首页 > 文章中心 > 桃花源记原文及翻译

桃花源记原文及翻译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桃花源记原文及翻译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桃花源记原文及翻译

桃花源记原文及翻译范文第1篇

2、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3、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4、译文:东晋太元(公元376-396)年间,武陵有个人以捕鱼为生。有一天他沿着溪水划船而行,忘记了路有多远?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在小溪两岸的几百步之内,中间没有其它树木,花草鲜嫩美丽,地上的落花繁多交杂,渔人对此感到非常诧异。他继续往前走,想要走到林子的尽头。

5、桃花林的尽头就是溪水的源头,渔人发现了一座小山,山上有个小洞口,洞子里面仿佛隐约透着点光亮。渔人便下了船,从洞口走了进去。最开始非常狭窄,只能容得下一人通过。又行走了几十步,突然变得明亮开阔了。渔人眼前这片土地平坦宽广,房屋排列得非常整齐,还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塘,以及桑树、竹子这类的植物。田间小路四通八达,鸡鸣狗吠的声音此起彼伏。人们在田间来来往往耕种劳动,男女的穿戴全都与桃花源以外的人一样。老年人和小孩儿,都怡然并自得其乐。

6、这里的人看见了渔人,感觉非常惊讶,问他是从哪里来的。渔人都一一作了回答。这里的人便邀请他到家中做客,摆了酒、杀了鸡用来款待他。村里面的其他人听说来了这么一个人,全都来打听消息。他们自己说他们的先祖是为了躲避秦朝时期的战乱,率领妻儿乡邻们来到这个与世隔绝的地方,从此他们再没有人出去了,所以和外面的人隔绝了一切往来。村里的人问渔人现如今是什么朝代,他们不知道有汉朝,更不用说魏、晋两朝了。渔人把自己知道的所有事都一一说了出来,村民们听了都感叹惋惜。其余的人各自又把渔人邀请到自己的家中,都拿出自己的美酒佳肴来款待他。渔人停留了几日后,就向村里的人告辞。村里的人告诉他:“这里的情况不值得对外面的人说啊。”

桃花源记原文及翻译范文第2篇

关键词:《桃花源记》 注释 质疑

《桃花源记》为晋人陶渊明所作,文中虚构了晋太元时武陵人误入桃花源,见到秦时因避乱而躲入桃花源的人民,体现了作者对与世无争,安宁祥和生活的向往。

《桃花源记》其中有一句“其中往来种做,男女衣着,悉如外人”,人教版的教材对“外人”的解释是“桃花源以外的世人”。但如果将该句原文翻译,就成了“桃花源中人的耕种劳作,男女的衣着都同桃花源以外的世人一样”。但文章告诉我们:“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也就是说,桃花源里的人自秦末迁徙于此后,就与外界失去了联系,还保留着秦时的习俗。而在秦朝到晋朝这五百多年的历史中,虽然桃花源内习俗没发生巨大的变化,外界却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桃花源内外既然已全无通迅,服饰怎么会相同呢?更何况文章后面还提到“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它也从侧面了译文,如果内外的服饰趋于一致的话,桃花源人不会“大惊,问所从来”,只有内外服饰大不一样,行为举止和说话口音语调相去甚远,桃花源人才会一眼就发现武陵人的不同,如果说这些都是片面之词,那么所幸的是,陶渊明自己也留下了充分的证据,他在《桃花源诗》一文中曾经做过如下描述“俎豆独古法,衣裳无新制”翻译过来就是祭祀还是先秦的礼法,衣服没有新的款式。说明桃花源内外的服饰在历史的推进的影响下,还是有差异的。

如此说来,《桃花源诗》和《桃花源记》就可能出现自相矛盾的情况,但《桃花源记》本是桃花源诗的“序”两者应趋于一致。我认为《桃花源记》没有错,《桃花源诗》也没有错,关键在于《桃花源记》的译文上,人教版教材对“外人”的解释是桃花源以外的世人,这种说法是与下文“遂与外人间隔”和“此不足为外人道也”相符的,我认为也不能单凭这一点就可以给译文板上钉钉,因为有的词语放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是有不同的意义的,而根据上下文才是最稳妥的方法,我认为,这里的“外人”可以翻译为“不熟悉,不了解、不曾接触的人、不属同类的人”。译为“桃花源人的耕种劳作,男女的衣着都如同不曾了解,不曾接触过的人一样”也有不同于外人的意思。

因此,我认为《桃花源记》中“悉如外人”中的“外人”应翻译为“不熟悉、不了解、不曾接触”而不是“桃花源以外的人。”

以上观点可以从中国服装演变历史中得到进一步佐证,中国的衣冠服饰制度,大约是在夏商时期初见端倪,到了周代渐趋完善,并被纳入“礼治”范围。商周时期,服饰形式主要采用上衣下裳制,衣用正色,即青、赤、黄、白、黑等五种原色;裳用间色,即以正色相调配而成的混合色。服装以小袖为多,衣长通常在膝盖部位。衣服的领、袖及边缘都有不同形状的花纹图案,腰间则用条带系束。春秋战国之期,出现一种名为“深衣”的新型服饰,它是一种连体服饰。深衣的出现,改变了过去单一的服饰样式,故此深受人们的喜爱。

在战国时期,胡服的诞生打破了服饰的旧样式。胡服的短衣、长裤和革靴设计,善于骑射,便于活动。

先秦时期的鞋履,主要有履、舄、鞋、靴等形制。诸履之中,以舄为贵。周代君王之舄有白、黑、赤三种颜色,分别在不同场合穿着。鞋是一种高帮的便履,以皮革制成;靴则是来自西域,胡人骑马射箭时穿着,后来汉族人也逐渐接纳。

秦代只有十五年,除了秦始皇按阴阳五行思想规定的服色外,一般服色仍是沿袭战国的习惯。秦国本处西陲,向来不如中原的繁文缛节,服装样式较简单,而且开始将古代做为常服的袍,正式穿着。在军事上,也效法赵武灵王的胡服,即扬弃周制的上衣下裳之韦弁服,改为上襦下裤便于骑射的形式。

汉代由于社会经济的恢复发展,与西域各国的贸易交流,服饰又很大的变化。

魏晋时期的百姓服饰近年在甘肃嘉峪关东北的戈壁滩上,发现一处魏晋时期的墓群,其中有六座墓室的墓砖上绘有彩画,共有六百余幅。砖画的内容几乎都是现实生活的各种场景,包括采桑、耕田、狩猎、畜牧、屯垦、庖厨、宴饮等,其中描绘劳动者形象的,就有二百多幅。如农民的袍服、猎户的毡帽、信使的巾帻、牧民的绑腿、妇女的围裳等,都被刻画得惟妙惟肖。

范婷婷通过对敦煌莫高窟西魏第285窟供养人像服饰研究,发现西魏285窟供养人既有鲜卑服,又有汉式服饰,并出现了胡汉结合的样式。同时,出现了“褒衣博带”、“秀骨清象”的人物形象。北魏孝文帝的汉化改革是这一时期服饰史上的一个重大历史事件,通过与敦煌北魏、西魏、北周时期的其它石窟以及云冈石窟、龙门石窟、巩县石窟相比较,从中可以看出鲜卑服饰汉化的源流和鲜卑服的某些特征。南朝流行的“秀骨清象”风格对中原地区的服饰艺术产生了影响,同时也流传到西域,从北朝时期中原以及敦煌地区的服饰特征可以印证这一点,也可以看出魏晋时期南北服饰相互影响和传递。

综上所述,从上下文逻辑关系推测,考古发现证明,我们的质疑能够得到史料的支持。

参考文献:

桃花源记原文及翻译范文第3篇

[关键词]景区名称;生态翻译学;语言维;文化维;交际维

[中图分类号]H3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712(2014)04-0088-03

[作者简介]刘爱萍(1977―),女,山东平度人,硕士,广西旅游科学研究所副教授,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导游系副主任,研究方向:旅游翻译理论与实践,跨文化交际。

一、问题的提出

当前,桂林正在建设“国际旅游胜地”,这就要求旅游基础设施、景区管理以及服务质量等方面要与世界接轨。作为旅游景区景点特征形象概括的景区景点名称,对景区景点的宣传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同时也是桂林城市形象的一张名片。桂林旅游景区景点名称翻译的水平,不仅直接反映译者能力的高低,更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桂林这座城市的国际化水平。笔者在调研中发现,桂林旅游景区景点名称翻译主要存在以下三个问题:一是名称翻译不统一。如“象鼻山”就出现了三种翻译文本,“Elephant Hill”“the Elephant Hill”和“Elephant Trunk Hill”,让国外游客摸不着头脑。二是名称翻译不贴切。如把“世外桃源景区”翻译为“Shangri-La”,没有体现出桂林“世外桃源”的特色。三是名称翻译不规范。如把“漓江”翻译为“Li River”,就违背了“通名专名化”翻译规则。

旅游景区景点不同于一般行政区划地名,它不仅具有提示性、指示性等功能,更蕴含了丰富的历史、人文信息。因此,采取适当的翻译策略和方法,使景区景点名称的翻译充分传达源语语义和文化色彩,以达到增进文化交流,促进涉外旅游发展,增强外国游客对桂林的了解和认识,将桂林打造成国际旅游胜地,是积极树立富有影响力的国际旅游品牌城市形象的迫切需要。本文拟从生态翻译学视角对桂林旅游景区景点名称的翻译进行探讨。

二、生态翻译学的基本内涵

生态翻译学(Eco-translatology)是由清华大学著名教授胡庚申提出的全新翻译理论,它是在翻译适应选择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是“运用生态理性,从生态学视角对翻译进行综观的整体性研究,是一个‘翻译即适应与选择’的生态范式和研究领域”。[1]这一理论具体阐述了“翻译适应选择论”对翻译文本的解释功能,一是翻译过程――译者适应与译者选择的交替循环过程;二是翻译原则――多维度的选择性适应和适应性选择;三是翻译方法――“三维”(语言维、交际维、文化维)转换;四是评价标准――多维转换程度、读者反馈以及译者素质。[2]

目前,该理论共涉及九大研究焦点和理论视角,即生态范式、关联序链、生态理性、译有所为、翻译生态环境、译者中心、适应选择、“三维”转换、事后追惩。在本文中,主要运用其中的三大理论对桂林景区景点名称翻译实践进行指导。

(一)翻译生态环境

翻译生态环境是一个比语境更宽泛的概念。语境仅仅是以使用语言为参照,不包含语言本身或语言使用。而翻译生态环境是译者和译文生存状态的总体环境,范围极其广泛。它是由所涉文本、文化语境与“翻译群落”及精神和物质构成的集合体。可以说,译者以外的一切都可以看作翻译的生态环境。翻译生态环境是翻译者多维度适应与适应性选择的前提和依据。[1]

(二)适应选择

生态翻译学认为,“适应”与“选择”是译者的本能,是翻译过程的实质。译者不仅要适应生态环境,而且要以生态环境的“身份”实施对译文的选择。适应的目的是求存、生效,适应的手段是优化选择;而选择的法则是“优胜劣汰”。从这个角度说,翻译可以被描述为译者适应和译者选择的交替循环过程。[1]

(三)“三维”转换

“三维”转换就是指语言维转换、文化维转换和交际维转换。语言维转换就是指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对语言形式的适应选择转换。这种转换可以发生在翻译过程的不同阶段、不同层次和不同方面。文化维转换就是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关注双语文化内涵的传递与阐释。它关注的是源语文化和译语文化在性质和内容上存在的差异,避免从译语文化观点出发曲解原文。交际维转换就是指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关注双语交际意图的适应选择转换。它要求译者除语言信息的转换和文化内涵的传递外,把翻译选择转换的侧重点放在交际的层面上,关注原文中的交际意图是否在译文中得以体现。“三维转换”是发生在翻译操作层面的,具体指导译者应如何进行翻译。

三、生态翻译学在桂林景区景点名称翻译实践中的应用

旅游翻译是为旅游活动、旅游专业和行业所进行的翻译实践,属于专业翻译。概括地说,是一种跨语言、跨社会、跨时空、跨文化、跨心理的交际活动。[3]而旅游景区景点名称翻译是旅游翻译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种翻译实践。在旅游景区景点名称翻译中,需要翻译成英文的汉语专有名词可谓包罗万象,很多是独具中国特色、富含诗情画意、寓意深刻的汉语景名。因此,翻译者在生态翻译环境中,不能只从一个维度进行考量,而是要灵活运用“三维”转换,将“三维”有机结合,综合考虑。

(一)关于“世外桃源”的译法

“世外桃源景区”是根据晋代陶渊明所著的《桃花源记》中描绘的意境,结合当地的田园山水风光开发建设的首批国家AAAA级景区。目前,对于该景区名称的翻译共有两种,一是将其翻译为“Shangri-La”;二是将其翻译为“Peach Blossom Land”。

将“世外桃源”译为“Shangri-La”,就只是运用了文化维转换,而没有考虑到交际维转换,因此,此种翻译值得商榷。《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把“世外桃源”定义为“晋代陶潜在《桃花源记》中描述了一个与世隔绝、没有战乱、安乐而美好的地方。后借指不受外界影响的地方或幻想中的美好世界”。“Shangri-La”是指美国作家詹姆斯・希尔顿在小说《消失的地平线》(Lost Horizen)里所虚构的与世隔绝的乐园。美国《韦氏大词典》将其解释为“乌托邦”式的幻想乐园。正是由于两者在文化内涵上具有相通之处,因此,译者就直接将“世外桃源”译为“Shangri-La”了。但是这种译法在交际维转换层面就出现了问题。因为在现实生活中,“Shangri-La”有两大所指,一是指在我国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的一个著名旅游胜地――香格里拉县,该地是小说《消失的地平线》里的创作原型;二是指酒店,香格里拉(Shangri-La)是国际连锁酒店的知名品牌。因此,一提到香格里拉,人们首先想起的是香格里拉大酒店(Shangri-La)和香格里拉县,而不是“世外桃源”的意思。

将“世外桃源”译为Peach Blossom Land,就是从语言维、文化维、交际维综合来考虑。此种译法较为贴切,较为妥当。从语言维和交际维转换角度看,在英语中,旅游景区名称也经常用Land这个词来表达“乐园”“乐土”的意思,如美国迪斯尼乐园,就是用Disneyland。因此,用Peach Blossom Land更容易让外国人接受和理解。从文化维角度看,用Peach Blossom Land也能体现出“世外桃源”的文化内涵,能让人联想到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描述的落英缤纷、安静祥和的情境。

(二)关于“两江四湖”的译法

“两江四湖”景区是指漓江、桃花江、榕湖、杉湖、桂湖、木龙湖构成的环城风景带,属于国家AAAA级景区。目前,笔者发现有关“两江四湖”的译法有“Two Rivers Four Lakes”“Dreams On Water”“Water System in Guilin”以及“Guilin Water System”四种。

“Two Rivers Four Lakes”的译法直接采用了语言维转换,没有表达出“两江四湖”的“千峰环野立、一水抱城流”的环城水系内涵。“Dreams On Water”则想表达在游览两江四湖时的一种心理感受,作为景区名称不太适合。“Water System in Guilin”虽然表达出来了“两江四湖”的内在本质,但是违背了在景区名称翻译时应避免使用冠词和介词的要求。因此“Guilin Water System”是一种比较理想的译法,既表达了“两江四湖”的文化内涵,又符合景区名称翻译的规范要求。同时,还便于冠名“桂林环城水系”或“两江四湖”的复合名词的英译,如桂林环城水系游――Guilin Water System Tour、桂林环城水系图――Guilin Water System Map、两江四湖问讯处――Guilin Water System Inquiry Office等,既简洁,又达意。

(三)关于“伏波山”的译法

“伏波山”景区是桂林市区的经典景区之一。关于“伏波山”的译法共有两种,一是把“伏波”的意译出来,于是就把“伏波山”翻译为“Wave-Subduing Hill”(制服波涛的山)或“Wave-Restraining Hill”(抑制波涛的山)。二是把“伏波”直接音译过来,将“伏波山”译为“Fubo Hill”。两种译法均来自伏波山的传说。

伏波山名字的由来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此山因有一崖角突出江面,每当春夏涨水时,遏阻了汹涌的波涛,好像驯服了波涛似的,因此取名“伏波山”;另一种说法是,东汉时有一位伏波将军马援,受光武帝的派遣出征交趾,途径桂林屯兵,与敌使谈判于山下,试剑劈石,吓退敌人。后人为了纪念他,在山上建了一座新息侯祠。新息侯是伏波将军的爵号,新息侯祠也叫伏波庙,山因庙而得名。[4]因此,这两种译法都能体现“伏波山”的历史文化内涵。但是,根据外国人的思维和语言习惯,翻译为“Wave-Subduing Hill”更妥当一些。

关于桂林景区景点名称不妥当的翻译还有很多,如把漓江翻译为“Li River”,把“叠彩山”翻译为“Diecai Hill”,把“穿山”翻译为“Tunnel Hill”,把“乐满地度假世界”翻译为“Lemandi Amusement World”等,本文就不再一一分析和论证。只是想通过上述三个例子表明,在翻译景区景点名称时,译者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在翻译生态环境中适应性选择和选择性适应,通过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的综合运用,翻译出最为贴切的景区景点名称。

四、结论

根据生态翻译学理论,译者在不同的生态翻译环境中,应采用不同的方法来实现最大程度的多维度选择性适应与适应性选择。旅游景区景点名称可谓包罗万象,很多是独具中国特色、富含诗情画意、寓意深刻的汉语景名,其翻译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一个城市的外宣形象,意义和作用不可忽视。然而,景区景点名称翻译由于错误层出不穷,历来被专家所诟病,其翻译市场的规范和整顿任重而道远。在此,我们建议,译者不妨采用生态翻译学中提出的“三维”转换法来指导旅游景区景点翻译,翻译过程中考虑具体的生态环境,采取有效的翻译策略和手段,提高整合适应度,达到翻译的最佳效果。

参考文献:

[1]胡庚申.生态翻译学的研究焦点与理论视角[J].中国翻译,2011(2):5-8.

[2]胡庚申.生态翻译学解读[J].中国翻译,2008(6):11-15.

[3]陈刚.旅游翻译与涉外导游[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10:59.

桃花源记原文及翻译范文第4篇

本文结合笔者多年语文教学经验,从实际出发,结合文言文教学的实际情况和教学效果,对初中文言文教学思路进行探讨。

【关键词】

以虚衬实 虚实相生 初中文言文 教学思路 探讨

初中文言文教学经过几次修改,并未取得较大的改观,文言文教学的基本要求是“培养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目标是正确的,但教学内容却偏重于“字、词、句、段落、篇章”,偏离了文言文的教学目标,直接影响文言文的教学质量和水平,教师系统的、清晰的讲述了文言文范例,这就需要教师改变原来单纯的文白对译教学方法,树立先进的教学观念,引进先进的教学方法,强调文言文教学的思想性和人文性,促进初中文言文教学的改革。

一、初中文言文教学现状

文言文具有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具有较多的生僻字,加上白话文的不断推广和应用,致使现代的学生对文言文非常陌生,文言文成为学生学习语文的一大障碍。通过调查研究表明,大部分学生对文言文学习没有兴趣,甚至产生排斥心理,主要原因归结于难懂难记。除了文言文本身的语言特点外,文言文教学的严重弊端也成为影响文言文教学效果的重要原因。

1.以教师为中心,忽视学生主体地位。目前,教师采用的文言文教学方法主要是灌输模式,教学内容单一,教学方式单调乏味,一味灌输知识,采用填鸭式教学方法,依照教学参考书死板的教学,大大降低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独立性,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大部分教师的教学内容主要强调字、词、句、段落的翻译、朗读、背诵,使得文言文教学空洞乏味,枯燥无味,增加了学生对文言文的反感度。

2.偏离教学目标和要求。教师的教学目的偏离了文言文教学的本来意义,一味的强调学生对文言文知识的接受,过分强调了文言文知识的重要性,只注重文言文语法、文法的讲解,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单纯的让学生死记硬背,进一步增强了学生对文言文学习的排斥心理。通过对初中文言文教学方法和内容的总结,可以得出“理解句意、梳理文章、题型练习”成为文言文教学的主要教学内容。基于这样的教学内容,注重词句、文章翻译自然就成为文言文教学的核心。使得教师在进行文言文讲解时,过分注重一字一句、一词一句的讲解清楚。

3.文言文教学以背诵为中心,具有较强的功利性,要求学生的记忆力。由于文言文范例比较典型,因此成为课程教学的主要内容,而教师对于主要内容的掌握要求就是准确的背诵和记忆,缺少学生对文言文独特的理解和体验,致使文言文最终成为诵记的重点。

二、探析初中文言文的教学新思路

对于初中文言文教学中所出现的问题和现象,应当立即采取解决方法和措施,重新确定文言文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树立新课程的教学观念,引进现代化教学方法和内容。改变传统教学思想,加强学生的主体地位,增加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加深其对文言文内涵的理解和体验,思考和感悟文言文的精华所在,享受文言文的审美乐趣。课堂教学是一个比较具体而细微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应当如何来实践呢?

1.采用以虚衬实虚实相生的教学思路

我国古代文言文主要以朗诵、背诵为主,需要口、耳、脑并用,是一项需要情感、操作的语言活动,文言文学习的重点在于对文章的理解,语气、停顿及语速等都是虚化的重要因子,包含着不同的情感和意蕴。比如《桃花源记》中的“后遂无问津者”,重音为“遂”字上,表现出作者对后人不再追寻桃花源的淡淡忧伤和遗憾。如果重音为“无”上,所表现的感情为后人对桃花源不再追寻,让读者感到无尽的悲伤。又如《唐雎不辱使命》中,秦王愤怒后怒言“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强烈表现出秦王的盛气凌人,然而最后却是“色挠,长跪而谢”,“怒”到“谢”的巨大变化,为读者留下了无尽的想象空间,从中可以强烈感受到秦王的外强中、色厉内荏。因此,在进行文言文教学时,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学习文言文中意蕴,体验文中人物的感彩,通过不同的语气、语速、语调等方式进行朗读后,感受文中人物的不同情感。

2.替换比较的教学思路

一般来说,作者采用独具匠心的用词用句方法进行写作,无论是从意义方面,还是言语形式方面都要选择最生动、表达效果好的字、词、句,通过创造独特的氛围意境,可以明确的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因此,教师需要引领学生抓关键词、关键句,采用增、删、换的方式方法对原文进行更改,对比分析不同方式的感彩,从而体验到作者的思想感情,了解和掌握手法运用的好处。

总之,文言文教学需要站在新视角、新课程的角度进行改革,注重学生的言语形式,不仅可以学习文言文的实质内容,还要引导学生体验和感受以虚衬实、虚实相生的妙处,培养学生学习语言形式的能力和运用言语的能力,从而掌握阅读文言文的要领和方法。通过对文言文的理解和体会,学生可以深入感受作者的思想情感,真正感受文言文的文化魅力。树立先进的教学观念,引进先进的教学方法,强调文言文教学的思想性和人文性,促进初中文言文教学的改革。

【参考文献】

桃花源记原文及翻译范文第5篇

一、研读课标,研读考题

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功。”复习之前教师首先要认真研读课标,分析课程目标和实施建议,这样才能在复习时做到有的放矢。初中《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背诵优秀诗文80篇”。所以在复习时要重视学生对古诗文重要篇目的诵读积累,提高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同时,不能忽视对中考试题的研究。

分析近几年福建省三明市中考语文试卷可以看出,文言文阅读部分的考查正是紧紧围绕《语文课程标准》中“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要求来出题的。阅读材料无论是出自课内还是出自课外,考题的设计基本上着眼于课内知识,让学生运用课文中学到的知识来解答。

如2011年三明市中考,文言文试题为阅读《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和《孙叔敖遇狐丘丈人》两篇文言文,完成12~15题。(15分)

12 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4分)

(1)必先苦其心志( )

(2)入则无法家拂士( )

(3)仆闻之( )

(4)官大者,主恶之( )

13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不知木兰是女郎

B 舜发于畎亩之中 此之谓也

C 所以动心忍性 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D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孙叔敖曰:不然。

14 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人恒过然后能改。

(2)可以免于患乎?

15 阅读甲乙两文后,回答下面问题。(4分)

(1)甲文中,列举舜、孙叔敖等人的事例是为了论证什么观点?

(2)乙文中,孙叔敖所持的观点与甲文中哪句话意思相近?

又如2012年三明市中考,文言文试题为阅读《桃花源记》和《愚公移山》两篇文言文,完成10~14题。(15分)

10 用“/”给下面句子划分朗读节奏。(每句标一处)(2分)

(1)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2)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

11 解释下列加点词语。(2分)

(1)便要还家( )

(2)杂然相许( )

12 下列句中加点词语意义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其如土石何

B 具答之 投诸渤海之尾

C 屋舍俨然 杂然相许

D 不复出焉 且焉置土石

13 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2)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14 内容理解。(4分)

(1)甲段作者虚构桃花源,表达了怎样的愿望?(2分)

(2)乙段“愚公移山”的故事,反映了当时人们怎样的愿望?(2分)

分析以上两年的市中考语文试卷可以发现,文言文题型变化不大,基本为四种:句子的节奏划分;解释词语;翻译句子;理解课文内容。其中要求解释的词语多为文言文实词,即使是课外的阅读材料,最后也落实到课本中经常出现且在现代汉语中仍有生命力的词语,而且通常考查“一词多义”“通假字”“古今异义”和“词类活用”等用法。如2011年第12题“必先苦其心志”中的“苦”是形容词活用为动词,解释为“使……痛苦”“入则无法家拂士”中的“拂”为通假字,通“弼”,解释为“辅弼”。第13题考查的是“是、之、所以、然”等多义词的不同意思。句子翻译则以关键句或特殊句式的考查为主,如判断句、省略句、被动句、倒装句和反问句等,还要求学生理解特殊词语在特定语境的意思。如上例中的“可以免于患乎?”“寒暑易节,始一反焉”中的“易、反”。课文内容一般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如对事件的概括,对人物形象的分析、对作者情感的体会以及对主旨的提炼或谈自己的感悟。如上例中的“甲文中,列举舜、孙叔敖等人的事例是为了论证什么观点?”“甲段作者虚构桃花源,表达了怎样的愿望?”

总而言之,考查的目的是要求学生在学习文言文时,要有一定的语言应用能力,而不只是机械地记忆文言文知识。在此基础上,能够结合文本,理解文本内容。

二、立足课本,分类归纳

根据以上分析,笔者认为,要提高文言文复习的效率,就必须立足课本,分类归纳,从而提高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苏霍姆林斯基说:“复习是学习之母。可是,善良的母亲常常变成凶狠的后娘。”文言文在初中语文课本中占有一定的比例,如果逐篇复习过去,将非常单调繁琐,以致事倍功半,难以达到预期效果。所以教师要讲究复习的方法和技巧。苏霍姆林斯基建议教师要“从教材中解脱出来―即放过细节,抓住要点”。要想提高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提高复习效率,既要立足课本,更要引导学生从课本中解脱出来,在熟读理解课文的同时,注重系统性地梳理和积累文言知识,即“抓住要点”。

在复习开始,教师可以先把自己对课标和中考试卷的分析情况与学生交流,大致安排复习的进度,七年级的文言文以册为单位,八、九年级的以单元为单位。然后把主动权交给学生。为避免基础差的学生无从入手,可以把全班同学分成几个学习小组合作复习,让学生根据各自的学习情况确定每位成员重点复习的内容,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自己分类梳理所学文言知识,然后再在组内进行交流汇总。在复习过程中,教师并不是完全放手不管,而是跟踪学生的复习情况以便有针对性加以指导点拨。这样既节省了宝贵的复习时间,又保证了对文言基础知识的落实,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把握。同学之间还能互相学习、互相促进,使复习的效率大大提高。

另外,近两年三明市中考新增了对文言句子的节奏划分的考查。在学生诵读课文时,教师可适当巩固断句的原则和方法:第一,人、地、物等名称中间不能停顿。第二,表示完整意思的词语、句子中间不能停顿。第三,主谓之间通常可停顿,动宾之间有时也可停顿。如“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腰/白玉之环”。第四,领起全句的虚词后和表连接的虚词前可作停顿。如“夫/环而攻之……”,“太守归/而宾客从也”等。这样既帮助学生更顺畅地诵读,也有利于学生理解课文。

三、精练促学,小测巩固

光是梳理知识还远远没有达到目标,在这个基础上,教师还要精心安排练的环节,以练促学,这样才能确保夯实积累,促使学生将知识转化为能力。

设计练习时要重点关注课标推荐背诵的基本篇目,特别是八、九年级课本中的名篇及重要段落,并根据中考考查目标和题型出题。还要针对学生平时学习文言文的情况,选择一些他们容易做错的题目加以考查,要避免茫无目标地随意出题。如《曹刿论战》一文就可作为很好的范例。文中既涉及到通假字“”,多义词“间”、“故”、“加”,词性活用的现象如“神弗福也”、“公将鼓之”,有两个句子学生也很容易翻译错,如“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中的“狱”是一个古今异义词,意思是“案件”。又如“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中的“再”学生很容易翻译成“再一次”。还有,“忠之属也,可/以一战”一句,学生往往会断在“可以”的后面。在内容的理解方面,还可以考查用原文回答问题,对曹刿这一形象的分析等。因为选材较为典型,学生通过训练能更快掌握阅读的方法,起到举一反三的复习效果。此外,教师还可挑选一些简短的、难度适当的课外文言文进行训练。学生在训练中既能巩固已有知识,又能进一步提高阅读能力。

相关期刊更多

五台山研究

CSSCI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山西省社会科学院

医学美学美容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陕西省东方美容科技文化研究所

百花洲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文天地出版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