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聂政刺韩王

聂政刺韩王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聂政刺韩王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聂政刺韩王范文第1篇

春秋时期吴国人,家住阳山之野,靠为人屠猪维持生计,当时伍子胥隐居于此,其交好。后来,吴公子光欲刺其兄吴王僚,来见伍子胥,请其荐一勇士,伍子胥荐了专诸。为了刺杀吴王僚,专诸于是隐太湖学治鱼三月。藏鱼肠剑于鱼腹,成功地刺杀了吴王僚。

2、要离:

春秋时期吴国人。自吴王僚死后,阖闾立国,公子庆忌逃往艾城,招纳死士,接连邻国,欲待时乘隙,伐吴报仇。要离献计残身灭家,取得庆忌信任,终于成功刺杀了庆忌。

3、聂政

战国时期魏国人,原居轵地深井,因得罪乡里,带母及其姐窨避居齐国都城临淄,乃吴起好友。后吴起因私利将其荐给豪富严遂,聂政到达韩国都城平阳后,成功的刺杀了忘恩负义的韩相国侠累。

4、荆轲:

聂政刺韩王范文第2篇

来山西游览者,很少有人不去晋祠。晋祠是个古老的充满历史的地方,但是很少有人知道,晋祠附近还有这样一座桥,它不仅同样古老,而且同样藏着令人喟叹的故事。

晋祠北一里有个赤桥村,村以桥得名,赤桥又被称为豫让桥。

古中国历史上有五大刺客――曹沫、专诸、豫让、聂政、荆轲。豫让并不是其中最出名的,但是他所说的“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却被人们传诵千古。

五位刺客中,豫让是其中唯一一位不存在政治目的的刺客。报答知遇之恩是他历尽艰辛,自残身体,以命相搏的唯一理由。他的目的是最纯粹的;他的故事也是最富理想色彩和国士精神的。

豫让是春秋战国时候晋国人,当时晋国,也就是今天的山西,有六大家族争夺政权,智伯是其中最有力量的一支。智伯灭掉了范氏和中行氏后,又要求赵魏韩三家割让土地。赵襄子以唇亡齿寒的故事说服韩魏,三家联手灭掉了智伯,瓜分了他的土地。杀掉智伯之后,赵襄子还把智伯的头骨做成了酒器以羞辱他。

豫让是智伯非常重用的家臣,因此智伯死后他决心为智伯复仇。

为了完成自己的刺杀行动,他先是改名换姓,冒充服侍赵襄子如厕的仆人,结果被赵襄子发现。赵襄子感叹他是个义士,命下人放过豫让。

第二次,豫让为了不让人认出自己,剃光了自己的胡须和眉毛,漆身使自己身上长满癞疮,又吞下火炭,让自己声音变哑。

传说中还有这样一个情节:豫让在晋阳的街道上行乞,迎面碰到了自己的妻子,妻子早已不认识他了。但他走过后,身后却传来了妻子的哭声,豫让忍不住返回来询问,妻子说:“看到你的牙齿,我想起了我的丈夫。”于是豫让当夜用石块敲掉了自己所有的牙齿。

这一次,豫让躲在了赵襄子骑马必经的这座桥下准备行刺,然而也许是命运的安排,这次马突然受惊,豫让又被发现了。

赵襄子问他,为什么一而再,再而三地要刺杀他。豫让说“你杀了我主人全家,我要替他报仇。”赵襄子不明白,说:“你从前不也侍奉过范氏和中行氏吗?你现在的主人智伯杀了他们,没见你替他们报仇,这会儿怎么单单为智伯报仇?”

豫让说:“我在他两人手下的时候,那两人根本不重视我,到了智伯那里,智伯却很看重我,把我当国士看待,他是我的知己,士为知己者死,这就是我要替他报仇的原因。”

赵襄子不胜感慨,豫让知道再无法杀死赵襄子报仇了,于是请求赵襄子把外衣脱下,连刺外衣三剑后,自刎于赤桥之畔。

豫让死的那一天,赵国之士无不沧然涕下。

从结果上来看,豫让是个失败的刺客,但他却值得举国为他哭泣。这个过程是失败的,但是失败的过程成就了他的人格。司马迁说“豫让义,不为二心,作《刺客列传》。”与其说他是尽臣子之忠,不如说是全知己之义。就像一本书上说过的:智伯给了豫让尊严,所以,豫让要用生命捍卫智伯的尊严。

试问今天的世上,有几个人会为知己备尝艰辛,有几个人会为知遇之恩舍命相报。在自我的享受、个人的利益被无限推崇的时候,有几个人能够掷地有声地说出这一句:“士为知己者死。”

这样的惨烈决绝,让我们今天的人感到惊叹、动容,甚至是难以置信。然而翻开春秋战国的史册,却有许多这样的事情,有许多这样的人,他们有着现代人难以想象的血性,轻生死,重侠义。这样的人,也许除了心中的道义,没有什么可以撼动他的决心,也没有什么艰难可以挡住他的路。难怪韩非子要感叹“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重侠义的人不畏惧牺牲,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这也许正是统治者所畏惧的吧。

豫让刺杀赵襄子的地方,就在今天太原西南晋祠附近的豫让桥。豫让桥原名赤桥,跨在智伯渠上。智伯渠本是智伯引水灌晋阳城用的,战后用于农田灌溉。赤桥由赵襄子修建。历史上的豫让桥由砂石砌筑,桥上勾栏围护,桥西有观音庙,供奉着豫让塑像。如今参天古槐仍在,豫让桥却毁于1958年,如今只留下遗址。

但是,在晋祠仍然可以看到修建于春秋战国时代的智伯渠。正是有难老泉水从智伯渠缓缓流出,浇灌了周边的千里沃野,才会在黄土高原上有一片难得的水稻田,才会有“晋祠大米”这一特产。如今来到晋祠,可以听到许多关于智伯渠的传说,除了“豫让击衣”的故事外,“剪桐封弟”、水母娘娘的传说、张郎的故事等,都从未曾偏离过“忠信义”的主题。难怪有人说,水文化与人的精神道德是紧密联系在一体的。

忠心不二的臣子

春秋战国时代,是一个人性张扬的时代。除了有豫让这样轻死重义的刺客,还有许多忠心不二的臣子。

在太原以北的代县县城东南23公里,有一座古老的寺庙――赵杲观,里面纪念的赵杲,就是一位忠臣。

代县在春秋末期属于代国的领地,代国国王的夫人是赵国国王的姐姐。因为有这样的姻亲关系,赵王到今山西代县东北的夏屋山请代王相见,代王毫无戒备即来赴会。不想在酒宴上赵王早已安排下陷阱,斟酒的人在行斟时,用斟酒的铜勺乘机击杀代王及其从官。然后赵王兴兵伐代,一举占领了代国,将其领土并入赵氏版图。代国夫人悲愤交加,泣而呼天,拔下发笄自刺而死。其余家人姬妾由丞相赵杲引护外逃,居住在天台山石洞中。后人感其忠义,修庙建观为赵杲观。这个故事里的赵王,就是赵襄子。

今天的赵杲观是明万历年间重修,供奉赵杲塑像。如今这里郁郁葱葱,成为天台山国家森林公园内的一景。

历史总是惊人地相似,忠臣护孤的事情同样发生在山西阳泉盂县境内的藏山。晋国大将军屠岸贾陷害忠臣赵盾,怂恿晋国国君下令抄斩赵氏满门。一夜之间,赵氏三百余口化为冤鬼。只有赵朔的夫人庄姬公主因是国君的胞妹幸免于难,此时她已怀有身孕。

几个月后庄姬公主产下一个男婴。赵氏的门客公孙杵臼和好友程婴想把孩子偷偷带走。守将韩厥见程婴一腔正义,十分感佩,放走程婴和赵武,自己拔剑自刎。屠岸贾追查不到赵氏孤儿的下落,便宣布把全国半岁以内的婴儿全部杀光。于是程婴用自己的儿子冒充赵氏孤儿,假装出卖了公孙杵臼。公孙和程婴的儿子惨遭毒手,而程婴身负着“出卖朋友,残害忠良”的恶名,带着赵氏孤儿隐居在山高谷深的盂山,一住就是十五年。

十五年后,赵氏孤儿长大成人,在程婴的协助下灭掉了权臣屠岸贾。赵氏冤情大白于天下,程婴忠义大白于天下,程婴却自刎而死,赵武为此服孝三年,盂山更名为藏山。这就是“赵氏孤儿”的故事。赵氏孤儿赵武不是别人,正是赵襄子的曾祖父。如果没有义薄云天的公孙和程婴,也就不会有后来的这些故事了。

聂政刺韩王范文第3篇

一、音乐的优美

优美在音乐美诸范畴中最具有普遍性。人们在社会生活中,从大自然中感受到种种美好的事物,获得种种愉悦的心理体验,生出种种富于诗情画意的遐想,这些在音乐中就表现为优美。优美具有更加温柔、平和、纯净与细腻的特点。舒展流畅的旋律,平稳有序的节奏,适中的速度与力度,以及均衡的结构形式等,构成优美的基本表现特征。舒曼在把一段的时尚音乐和他所追求的美的音乐作对比时曾这样说过:“那一种不妨说是一朵花,这一种却是思想上丰富得多的诗――那一种是粗糙的自然的萌动,这一种却是诗人意识的劳作。”柏辽兹在论及音乐的艺术表现时也特别提出“诗意的美”是音乐所特别要追求的境界。

贺绿汀的钢琴小品《牧童短笛》可以说是一首杰出的优美之作。由五声音阶构成的悠扬旋律,配之以清新柔美的复调,犹如一幅淡淡的乡间水墨画,又如一首田园小诗。快速活泼的中间段与首尾形成鲜明的对照。瞿希贤根据内蒙民歌《牧歌》改编的合唱则是一首具有优美品位的声乐曲。舒展、悠长的歌调,配之以连绵起伏的复调式的合唱,加之无伴奏的纯净的人声效果,充满了诗情画意。在中国音乐作品中我们还可以举出《南泥湾》《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吐鲁蕃的葡萄熟了》等歌曲以及民族管弦乐曲《春江花月夜》、二胡曲《良宵》、古筝曲《渔舟唱晚》、江南丝竹《中花六板》等。在外国音乐作品中,著名的如贝多芬的《第十四钢琴奏鸣曲》(《月光》)、门德尔松的《无言歌》、肖邦的《夜曲》以及许多大型器乐作品中的抒情乐章,大量的抒情歌曲等等。此外,还有一部分优秀的轻音乐曲也属优美的范畴。

二、音乐的雄壮美

中国传统美学中所讲的阴柔美与阳刚美与我们这时所讲的优美与壮美是一致的。如前所述,优美以温柔、平和、纯净、细腻为特征,而雄壮美则以刚劲、果敢、勇武、粗犷为特征。人类自有史以来,就在为追求自身、群体与社会的解放与发展不断地进行斗争,并在斗争中磨炼自己坚强的意志和勇敢的精神。在诸种艺术中,音乐拥有特别有力的手段:昂扬激越的音调、铿锵有力的节奏、整齐有序的形式来表现这种意志和精神。

军歌和进行曲可以说是雄壮美的典型表现。驰名中外的《马赛曲》、《国际歌》和义勇军进行曲》,虽然都具有崇高的理想和抒情的意味,然而,从它们所表现的感情性质和音乐特征来看,最基本的美学范畴却是雄壮美。现实中的雄壮美往往是在群众性的集体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反映到音乐中也更多地表现在群众性的集体歌唱和各种形式的乐队合奏中,中国的锣鼓乐也特别具有一种雄壮美的意味。当然,音乐的雄壮美也并不仅仅表现在群众性的歌唱与演奏中,决定性的因素还在于音乐本身的所具有的雄壮美的品位。例如:由民族英雄岳飞填词的古曲《满江红》,虽是个人抒怀并多以独唱形式表演,但是这首歌曲壮怀激烈的豪迈气概,以及与之相配合的由大跳音程和宽广的节奏所构成的动人旋律,即充分表现出一种壮美的品位。还有许多壮美的音乐节奏活泼、旋律跳荡、速度偏快、带有明朗乐观的情调。如中国的《骑兵进行曲》、美国的《星条旗永远飘扬》等。

三、音乐的崇高美

崇高是音乐美的另一种重要范畴。它与优美、雄壮美虽有相通之处,但它比优美更壮丽,比壮美更伟岸,并且更深刻、更富于理想性。人类最初的崇高体验来自与大自然的斗争,那时人们把自己的力量作为崇高的象征。后来的宗教,则把上帝与神作为偶象,这时的崇高往往带有超凡、神秘的气氛。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在追求自身解放的斗争中产生的崇高感,则具有更为亲切由衷的性质。

音乐是最适于表现崇高美的艺术形态之一。歌德曾说:“音乐占有理性接近不了的崇高的一面。音乐能支配所有的东西,放射出不可言喻的感化来。” 音乐的崇高美总是和赞美、歌颂、敬仰、崇拜、爱慕等精神内涵密切相关,并且常常和祖国、英雄、正义、理想、信仰等不平凡的对象和理想相联系。

音乐表现崇高美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最常见的是规模宏大、气势雄伟、格调高昂的颂歌。贝多芬第九交响曲中的《欢乐颂》是一部充分体现崇高美的典型之作。在这部作品中,贝多芬这位音乐巨匠运用了他当时一切可能的手段:规模宏大的交响乐队、极富表现力的混声大合唱、还有重唱与独唱,以恢宏的气势热情讴歌了他终生不渝的共和理想。冼星海的《黄河大合唱》、刘炽的《祖国颂》等作品,也都以磅礴宏伟的气势、奔腾汹涌的激情、高昂激越的格调,出色地表现出音乐的崇高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