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医疗垃圾

医疗垃圾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医疗垃圾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医疗垃圾

医疗垃圾范文第1篇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的医疗垃圾,是指医疗单位在检查、诊断、治疗各类疾病过程中和病员在住院期间所产生的各类固体废弃物。

第三条各医疗单位产生的医疗垃圾,必须单独收集、运输和处理,不得混入居民生活垃圾和工厂生产垃圾进行排放和处置。

第四条各医疗单位必须设置密闭式的垃圾容器,按照环境卫生部门的规定,实行分类收集。

第五条含放射性物质的废弃物,须交管理放射性物质的专业机构统一处置,不得混入医疗垃圾处理。

第六条医疗垃圾的收集容器、运输工具每次使用后必须进行消毒处理。

第七条担任医疗垃圾收集、运输和处理的工作人员,在作业过程中必须穿戴防护装具。

第八条医疗垃圾从产生到清除,不得超过二十四小时。医疗垃圾的运输必须在严格密封条件下进行,不准暴露运输。无专用密封运输工具的医疗单位,可委托市环境卫生管理部门指定的专业单位收运。

第九条市区各医疗单位的垃圾,须交给市环境卫生管理部门设置的特种垃圾处理场,统一进行卫生处理。医疗垃圾必须焚烧处理,医院其它垃圾及焚化过的医疗垃圾残渣,实行卫生填埋处理。

第十条郊区医疗单位的医疗垃圾,可自建焚烧焚化处理。市区医疗单位如果自建焚烧炉,必须设在郊区。焚烧炉的烟囱必须高于二百米半径范围内最高建筑物的高度。

第十一条自建或购置的焚烧炉,应当向环境卫生管理部门备案。焚烧炉的工作温度、排放烟尘必须符合环保、环卫的有关标准,焚烧后的残渣,必须委托环境卫生管理部门指定的专业单位统—处理。

第十二条凡认真执行本办法,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由市环境卫生管理部门给予表彰和奖励;违反本办法者,根据情节轻重,给单位负责人及直接责任者处以50元至200元的罚款,直至追究刑事责任。

第十三条本办法适用于在本市的各级各类医疗单位(包括个体开业的诊所),也适用于屠宰场、生物制品厂和其它产生含有病菌、病毒或放射性废弃物的教学、科研单位。

第十四条本办法由*市环境卫生管理部门负责解释并监督执行。

第十五条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市人民政府关于修改部份规章的决定

(2004年5月31日*市人民政府令第33号)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规章制定程序条例》的有关规定,市人民政府决定修改以下规章:

……

医疗垃圾范文第2篇

3月19日上午10时,记者随着一辆清运垃圾的卡车,五天内第二次“光顾”这里,目的是了解已被不少权威资料列为头号危险废弃物的医疗垃圾的处理情况。

记者走进这个大垃圾场,只见此处蚊蝇肆虐,臭气熏天,大面积的生活垃圾露天堆置。据了解,每天填埋于此的垃圾多达1400多吨,其中有一部分不仅可能引发污染事故,而且会给水源和土壤环境带来长期的潜在危害。医疗垃圾作为含有大量细菌、病毒的特殊垃圾,本不应出现在这个生活垃圾场里。但情况远比记者想象的还糟糕。红庙岭垃圾场上的拾荒者告诉记者,这里每天都能看到从医院里运出的医疗垃圾,纱布、棉签、一次性注射器等等,用拾荒者的话说是“什么都有”,连病人被切下来的器官都已是“见怪不怪”。

那么,这些医疗垃圾是如何被抛弃在这里的呢?

大医院将医疗垃圾和生活垃圾混在一起

医疗垃圾被称为特殊垃圾,它主要指由医院、诊所、兽医院、输血中心、透析中心、医学检验部门、核医学部门、化疗诊所、药店、病理实验室、生物实验室等处所产生的任何废弃物。如注射器、输液输血袋管、伤口敷料、人体组织器官等,这些医疗垃圾比普通生活垃圾所带病菌多几十倍、几百倍,除含有大量细菌病毒外,还具有危害大、空间污染、急性传染和潜伏性传染等特点。福州市虽然算不上特大城市,但大小医院每日产生的医疗垃圾也是为数不少。那么,这些医院究竟是如何处理医疗垃圾的呢?

3月12日上午11时,位于八一七南路省城实力较强的福建省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这里的景象是如此的令人不堪忍受:在门诊大楼后门的垃圾箱内,生活垃圾和医疗垃圾混杂,苍蝇围着饭盒、烂水果、带血的棉签、一次性针头、一次性便杯、点滴瓶飞舞着。

3月12日下午4时,在福建省妇幼保健院住院部大楼后的通道垃圾口处,堆着带血的纱布、手套及一次性床垫等。一辆板车正拉走这里的垃圾。而此车穿过人群熙攘的商业街时,记者目睹了这样一个场景:几位在小摊前吃早点的中年人见垃圾车擦身而过,并不知车上装的究竟是什么,因此麻木得连眉头都未皱上一下……

这辆板车的目的地是位于交通路方向的一垃圾中转站。此车一来,清洁工便将板车上的垃圾卸下,如此,医疗垃圾很快便与生活垃圾混在一起了。一位姓陆的女清洁工告诉记者:“那边医院(省妇幼保健院)的所有垃圾都由我处理,一天要装近10车,那些带血的东西,车上每天都有。”而旁边一位清洁工正专心致志地将板车上的剩饭、烂水果等捡出,装入身边一个发出酸臭味的红塑料桶。他捡完后,双手在水龙头底下一淋,之后仅用他那条已发黑的毛巾简单地擦……他说:“这些东西是拿去喂猪的。”记者听闻此言,不禁愕然。

3月16日下午3时,福马路的福建省肿瘤医院。这家据说是处理肿瘤“老大”的医院,在它的垃圾箱内,则呈现这样的情景:敞开的污物袋内,从人体割下来的器官仍然在溢着脓血,不断散发着阵阵恶臭。这家医院的清洁工把这些垃圾装进板车后,运至锅炉房旁,将煤渣盖在垃圾上。这辆板车穿过福马路的自行车道,便来到连江路的一家垃圾中转站。拉板车的清洁工对记者说:“医院把一次性针头、针筒收走了,我收的大多是病人吃剩的食物。医疗垃圾也多,纱布、绷带、血棉签天天都有。”当记者问她为什么要在垃圾车上覆盖一层煤渣时,她不好意思地笑笑说:“看相好些嘛!再说,运送途中也不会被风吹掉。”

3月17日上午10时,福州市皮肤病医院。这里的情况也不容乐观:除了将一次性注射器和输液管进行分装外,一大部分医疗垃圾则被倒入露天的生活垃圾堆中。

记者用数日时间,对省城多家医院进行暗访,发现这些医院只是将一次性针头、针筒收集,交有关人员消毒、毁形后焚烧。而大多数医院将医疗垃圾通过医院附近的垃圾中转站运送到垃圾处理场。在这个简单的处理过程中,医疗垃圾穿过居民区,穿过街道,最终“转化”成一般生活垃圾。这些垃圾只要是在医院产生的,就有可能带有某种病菌或病毒,而许多由医院外聘来的清洁工又会将有用的废品进行回收,焚烧、填埋自然也就被省略了――即使是经过了焚化炉的处理,但大多数医院仍无法提供安全的保障。有关监督部门的人员说,负责焚烧工作的员工大多数是请来的临时工和小工,缺乏操作经验,即使采取了焚烧措施,焚烧温度也达不到,排出的烟雾仍带有多种病毒、病菌。

3月17日下午3时,位于仓山区福湾路的福州神经精神病防治院。消毒工老徐推开污水处理站的门,记者听到的是地板下污水流动的声音。老徐指着两只大塑料空桶说:“我常去领药粉来调配次氯酸钠溶液,再倒入污水处理器,用完了再领。”当记者发现污水处理器口的阀门已关死时,老徐连忙解释说:“它们像水龙头一样,没关紧的话,药水会一下子用完的。”记者看见墙上挂着《污水处理站规程》。这个“规程”规定:管理人员必须定时抽样检查,每日要做值班记录,及时填写检查报告单等。对此项工作,老徐告诉记者,当天的没做,前两天还做了,只是被卫生防疫站的人拿走了。

记者调查其他医院的污水处理站时,情况也不乐观,甚至有市民反映:因医院附近下水管道堵塞,往往有多处窨井冒污水。这些污水,多数含有医疗废水及病人的大小便,污染了环境,同时也传播着各种病毒。

废弃的一次性医疗器械随意丢弃垃圾场

稍有卫生常识的人都知道,使用后的一次性医疗器械往往带有大量的病毒、病菌,虽然福州市各家医院大都按有关规定进行有序的消毒毁形,但是仍有一些废弃的一次性医疗器械悄悄流失。

3月17日下午5时,记者在仓山的一垃圾中转站内,看见一个小女孩正用一个一次性注射器刺入地上的烂苹果,一个男孩则拿另一个注射器到水龙头边去注水玩。小男孩指着中转站内的垃圾箱说:“针筒是在那儿找到的,我们把针筒里的血洗干净了才玩的。”小男孩见记者并无恶意,便讨好地说:“你要吗?我到那儿再帮你找几个。”

3月18日上午10时,在火车站附近的一家医院的垃圾站前,一个严姓老者正在粉碎大堆的药瓶,铁锤落下,瓶内的残余药液不断溅出来,落在老者身上。老头告诉记者:“这里有废弃的一次性注射器,但不常见。通常医院会碾碎了再处理,但漏网者仍然不少,如果你需要的话,我可以帮你想办法,到小医院去弄!”

3月19日上午10时,红庙垃圾场的露天堆放处。垃圾散发着恶臭,全然没有影响到在那挑挑拣拣的拾荒者。一位吴姓拾荒者听记者说要收购废弃的一次性医疗器械,显得非常热情:“你出什么价钱?针头、注射器在这个垃圾场里经常可以看到,但是不好捡,不是因为少,而是有时手会被刺破。”他指着围在那堆刚卸出的垃圾周围的30多个拾荒者说:“只要价钱合适,我可以组织他们,天天帮你捡。”

值得庆幸的是,记者从这群拾荒者处得知,目前并没有真正的商人来收购废弃的一次性医疗器械,但吴姓拾荒者的“组织”一说,表明福州市废弃一次性医疗器械的管理已出现十分令人担忧的漏洞。

加强医疗垃圾的管理迫在眉睫

虽然福州市目前还没有发现由于医疗垃圾管理不善而引发的病毒感染事件,但从记者掌握的资料来看,医疗垃圾确实是人类一种高度危险的“隐形杀手”。深圳市有关部门的数据显示,超过三分之二的病人,不是因身体不好而生病,而是因为不慎感染上了各种病菌、病毒,无论是普通感冒或是难以治愈的乙肝、丙肝和艾滋病,都不排除是因医疗垃圾处置不当而受到感染的。在福州,医疗垃圾问题几年前有媒体曾作过类似报道,几年后的今天,情况似乎并没多少改变,这不能不令人担忧。

福州市环保局污染管理科的一位姓张的同志告诉记者,对医疗垃圾的问题政府是高度重视的。早在20年前,WHO(世界卫生组织)就发出了对医院废弃物进行处理的通知,之后部分国家提出了医院废弃物处理的方针和法规。我国在《传染病防治法》、卫生部《医院感染管理规范(试行)》以及一些地方性垃圾管理办法中也已提出了对医疗垃圾的处理方案。

对此,福建省卫生厅的一位领导直言:“其实国家对医疗垃圾也作出了管理规定,不同类别的污物要分开收集,特别是感染性废弃物与其他废弃物必须分开。严防污物在使用单位存放过久。收集与转运废弃物应正确使用污物袋或容器,并且要密封,避免废弃物扩散;绝对禁止废弃物任意抛弃户外或变卖。感染性废弃物在科室和医院中心存放点的存放时间应尽量短,保管地要有标志。不同类型的污物分别处理,尽可能焚毁。我国卫生部要求二级及以上医院应设立焚化炉。医疗垃圾从收集到最后焚化,均不得拆卸污物袋。全过程均应有记录,反馈给管理当局,确保废物的正确处理。医院应该为废弃物处理人员提供保护装置。处理人员工作时要穿工作服、戴手套,有时需戴护目镜保护眼睛;在焚化炉工作的人员加戴防护帽、穿工作靴;处理感染性废弃物的人员应有乙型肝炎和破伤风的免疫。工作人员需进行培训才能上岗。”

但是,福州市卫生防疫站一位不愿透露身份的同志则对记者说,市内的较大医院,基本上只能做到对废弃的医疗器械的消毒、焚烧这两步,至于分类、填埋,市内各家医院均未做到。

福州市一家省级先进单位医院的供应室一位刘姓护士长告诉记者:“在操作一次性医疗器械方面,我们按有关规章领来多少,就发给各个科室多少,使用后处理也要统计数量,在程序上必须开三联单登记数据。如果对不上,我们是要追踪其去处的。”该院总务科姓蔡的同志也说,病房垃圾我们都用黑色污物袋装好后,再进行焚烧。但有时污物袋破了,也许会出现漏焚的现象。

在医院感染管理科工作多年的张科长,对医疗垃圾分类问题颇感无奈。她告诉记者:“有色污物分类袋,相比一般的垃圾袋质量较高。如果医院采用标准分类污物袋,再加上污物处理工的培训等,每月将增加几千元开支。再说,居民的生活垃圾也没有进行分类,而全省也没有统一的规范,所以我们做起来也比较难。”

记者在调查中了解到,福建省对医疗单位有规定,红色的污物袋应装危险垃圾,黑色污物袋应装一般性垃圾。实际上,各家医院并没有遵守这一规定,既未严格规范,也未统一区分。对此,有些医院只强调是资金和社会的问题。

医疗垃圾范文第3篇

课间,同学们都在兴高采烈地玩着。“快看哪,垃圾筒里长了一棵树!”不知谁叫了一声。这无疑是一颗小型炸弹,大家不约而同地寻声望去——

咦,是真的!3月12日植树节刚过,就有人因找不到植树的土地,在垃圾筒里种起树来了?也太环保了吧!我正这么想着,也快步向垃圾筒靠拢。“是工人砍下来的书枝嘛!”“不,你看那根!”“哦,是谁将这棵小树连根拔起来了!”“这棵小树的命可真苦哇!”……同学们议论纷纷。对呀,这分明是一棵枯树嘛。我疑惑不解:怎么在植树节的前后还有这样的“大力士”?

这棵孤独的小树在风中扬着已经失去生命之绿色的小手,仿佛在向人们诉说着什么……

医疗垃圾范文第4篇

[关键词]依达拉奉;急性脑出血;疗效

[中图分类号]R743.3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1959(2009)12-0120-01

脑出血(ICH)是指非外伤性脑实质内的出血[1],是一种常见的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其发病率、病死率和致残率都较高[2]。目前研究证实,脑出血后细胞的损伤与自由基生成有着密切的关系[3]。依达拉奉(edaravone)是一种氧自由基清除剂,临床已证实对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具有较好的疗效[4]。我院应用依达拉奉对急性脑出血损伤患者进行了治疗,取得了显著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在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急性脑出血患者共74例,其中男45例,女29例,年龄47~72岁,平均年龄(63.88±18.67)岁。CT证实符合1995年全国第4次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关于脑出血的诊断标准[5]。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5例和实验组39例,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对照组根据出血量的多少给予吸氧、脱水降颅压、控制血压及血糖,并给予脑细胞活化剂及对症治疗。治疗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给予依达拉奉注射液30mg(商品名:必存,南京先声药业有限公司生产,针剂,每支10m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100mL中静滴,2次/d,疗程14d。应用3~4个疗程。

1.3 评价指标:①临床疗效判断标准:按1995年全国第4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订的疗效及功能缺损评分标准[5]:基本痊愈:功能缺损评分减少91%~100%,病残程度0级;显著进步:功能缺损评分减少46%~90%,疾残程度1~3级;进步:功能缺损评分减少18%~45%,生活能自理;无效:功能缺损评分减少17%以下;恶化:功能缺损评分增加18%以上。②患者在治疗前后神经功能评分,神经功能缺失(采用中国卒中神经功能缺失评分量表)测定,0~15分为轻度神经功能缺失;16~30分为中度神经功能缺失;31~45分为重度神经功能缺失。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的比较:与对照组相比,依达拉奉实验组的基本痊愈率和总有效率明显提高,无效率明显降低,结果见表1。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确实的比较:见表2。

3 讨论

自由基引发的脂质过氧化造成细胞成分间的交联,使神经元丧失功能;同时,自由基致使血管通透性增加,加重脑水肿,从而导致恶性循环[6]。

医疗垃圾范文第5篇

[关键词] 依达拉奉;醒脑静;脑出血;疗效

[中图分类号] R743.34[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9701(2009)34-144-02

脑出血(ICH)是指自发性脑实质内出血,临床上ICH无明显手术指征时,内科治疗难度较大且预后较差,致残率和病死率亦较高。本组资料应用依达拉奉联合醒脑静治疗80例脑出血患者疗效满意,现将临床观察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06年1月~2009年2月我院住院的急性脑出血患者80例,发病均在24h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男22例,女18例,年龄44~70岁,平均61岁;对照组40例,男21例,女7例,年龄46~72岁,平均63.5岁。两组年龄、性别、出血面积、神经功能评分(GCS评分)、合并高血压病、糖尿病例数、接受治疗前发病时间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入院病例均符合以下条件:①符合1995年全国第四次脑血管病学术会议通过的诊断标准[1],并经CT证实;②发病在24h内的急性脑出血患者;③初次发病,脑出血前没有其他疾病引起的残疾。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醒脑静注射剂(大理药业有限公司,批号H051002)20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中静脉滴注,1次/d,治疗组加用依达拉奉注射剂(南京先声东元制药有限公司,批号:050904,060802,5mL:10mg/支)30mg加入100mL生理盐水中静脉滴注,2次/d,疗程14d,两组患者辅助治疗相同。

1.3疗效评定

按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通过的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1995)[2]评分,判定疗效。功能缺损减少90%~100%为基本痊愈;46%~90%为显著进步;18%~45%为进步;0~17%为无变化;0以下为恶化。总有效率=基本治愈+显著进步+进步,显效率=基本治愈+显著进步。

1.4统计学方法

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用均数±标准差(χ±s)表示,两组间及治疗前后比较用t检验;疗效评定显效率及总有效率两组间比较用卡方检验,P

2结果

2.1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失评分变化

见表1。由表1可见,治疗后两组的神经功能缺失评分分别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

2.2临床疗效观察结果

见表2。由表2可见,两组的总有效率、显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2.3不良反应

两组均未观察到明显副作用。

3讨论

醒脑静是由麝香、郁金、栀子、冰片等中药提取而成的一种中药制剂,其药理研究结果表明,醒脑静能直接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有效降低血脑屏障通透性,减轻脑水肿,降低颅内压,改善脑缺氧,使神经细胞的损害减轻;有抗氧化作用,有助于甘露醇、维生素A清除氧自由基,减轻钙超载;具有增强组织细胞耐缺氧能力及对中枢神经系统具有调节平衡作用[3]。临床研究证据显示[4],醒脑静注射液有减少脑出血患者死亡/依赖的趋势,能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

依达拉奉主要通过四个方面的作用保护神经组织:清除羟基,抑制脂质过氧化作用;抑制白三烯的合成,保护内皮细胞,抗脑水肿作用;抑制神经细胞损害作用;抑制血管痉挛的作用[5]。曾爱源等[6]研究了依达拉奉对急性脑出血的抗氧化作用,结果显示依达拉奉治疗组血清一氧化氮、过氧化脂质水平明显降低,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及超氧化物歧化酶水平明显升高,提示急性脑出血患者早期应用依达拉奉治疗可以减轻或防止继发性脑损伤,促进细胞功能的恢复。临床研究[7]亦表明,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出血有明显效果,可减少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明显促进血肿吸收和抑制水肿形成。依达拉奉与醒脑静合用增强了脑出血后自由基清除,减轻脑水肿,作用可以增强和互补,在多种途径中对脑细胞发挥保护作用。本组资料显示,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表明依达拉奉联合醒脑静治疗急性脑出血可减轻脑水肿,促进神经功能恢复,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具有临床实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中华神经科学会,中华神经外科学会. 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J]. 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79-380.

[2] 中华神经科学会,中华神经外科学. 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序评分标准(1995)[J]. 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81-383.

[3] 罗侃,刘苏中,徐润,等. 临床应用醒脑静注射液的综合总结[J]. 中国中西医急症,1997,6(3):119.

[4] 林森,吴波,刘鸣. 醒脑静注射液治疗脑出血的系统评价[J]. 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08,8(2):93-96.

[5] 李检生,杨友松. 新型自由基清除剂依达拉奉的脑保护作用[J]. 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2006,33(2):125-128.

[6] 曾爱源,唐永刚,梁志清,等. 急性脑出血时依达拉奉对一氧化氮、超氧化物歧化酶等的影响[J].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07,15(4):258 -2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