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孔子的论语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在《论语》中,我们可以搜集到很多与“学”有关的话语,其中很多和礼制有关。学礼也是孔子一生中的重要活动,至少在青少年时期,“子人太庙,每事问”(《论语・八佾》),所问的无非是礼制,所以孔子有“不学礼,无以立”(《论语・季氏》)的话。孔子认为礼是“立身之本”,他也始终以礼来约束自己的行为,“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论语・颜渊》)。这反映了孔子的春秋时代,虽然礼坏乐崩,但是礼制依旧在当时的社会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所以“礼”在孔子学说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范畴。在孔子的心中,恢复周代礼制是他一生的梦想,“夫召我者而岂徒哉?如有用我者,吾其为东周乎?”(《论语・阳货》)但是礼制的破坏是客观的现实,为学以礼,尽管是孔子教学的一个基本要求,但是在现实的操作中,礼制的运用和实践却遭受到了挫折,他虽有“知其不可而为之”的态度和精神,但还是遭到了别人的嘲讽和不理解。他曾说“事君尽礼,人以为谄”(《论语・八佾》),甚至他的弟子子贡也不遵守礼制,当子贡想把礼制中每月初一祭祀祖庙的羊免掉时,孔子便说:“赐也!尔爱其羊,我爱其礼。”(《论语・八佾》)可见,《论语》中孔子所言的“学”其基本内涵不仅仅有对礼制知识的掌握,还有将礼制视为行为准则、实现对礼制的遵循和践履。
礼制在西周时期得以推行很久,至少需要一个强大的中央政权,但是随着平王东迁、西周王权的衰落,礼制的维护开始陷入了困顿。可以说,正是因为时代原因,孔子教学的内容礼制已经开始不合时宜,即使践履也发生了相当大的困难,所以“学”什么和如何“学”成为孔子所面临的重要选择。可以说,时代的变迁和需要成为孔子教学内容改革的一个重要动力,也体现了孔子所创立的儒家学说“经世致用”的精神。在王权衰落和礼崩乐坏的情况下,如何将礼制变成人们的一种自觉行为,成为孔子对“为学”的权变性思考。于是他提出了一种“仁”的范畴。
仁是孔子学说中的核心。何谓仁?《说文》训“亲也,从人从二”,意谓人与人要相亲。孔子关于仁的思想,内容很丰富,但归根不外是处理人与人、个人与族群、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仁不仅是孔子为学的内容,更是为学的精神状态和所要达到的精神境界,它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根本,《礼记・中庸》引孔子语:“仁者人也。”孔子论人的完成,乃是达到一种一天人、合内外的境界,如其所言“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可以说仁具有儒学本体的意义,突出了人本论的价值原则。仁的基本内涵是亲亲。“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论语・学而》),他还说“民之于仁也,甚于水火。水火,吾见蹈而死者矣,未见蹈仁而死者也。”(《论语・卫灵公》)孔子将这种具有“亲亲”的仁爱情感贯注到人的一切行为中,其中主要的表现便是将仁贯注到对礼制的遵循上,既突出人的自然属性,更突出人的社会属性,并实现了两种属性的统一。如他说:
“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论语・八佾》)
在“仁”与“礼”的关系上。“仁”是本根,是践履礼制的起点,而礼制的实现是仁的最终归宿,只有心怀仁爱的礼乐制度才是完整的。可以说仁学便成了孔子“道体”的核心范畴。孔子说:“吾道一以贯之。”曾子认为:“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论语・里仁》)其实曾子对孔子之道并没有真正领悟,孔子“一以贯之”之道意谓通过一个基本的范畴或逻辑起点使之贯通全部,而曾子却运用“忠恕”两个逻辑起点来解释,无疑不是“一以贯之”了,而实际上“忠恕”也并非完全是孔子的道德逻辑起点。曾参不聪颖,难怪孔子说:“参也鲁。”(《论语・先进》)实际上,这个道德逻辑起点便是“仁”,为仁的最终目的便是将仁的精神贯注到对礼制的学习和践履之中。形成一种发自内心的自觉,而孔子所言的“道”其实也便是以仁为核心的“一天人、合内外”的治己安人之学。
孔子认为真正的“仁者”就在于“立己”和“达人”(《论语・雍也》),突出了自觉和觉人的两面。所以很多学生问“仁”,孔子便说:“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论语・颜渊》)由于为仁更突出了一种道德境界,所以孔子所言的“学”已不仅仅是学习、实践礼制了,更主要的是强调实践过程中发自内心的自觉精神,即“为仁由己”,这种精神要求自觉将自己和他人、自己和社会视为一体,能够做到这一点可以谓之“德”,就是君子了,那么就可以实现“仁”的境界。所以,在孔子《论语》中,“学”还有更深一层的含义,就是对“仁”的体悟和践履,在孔子看来,只要这么做,便是好学了。
关键词:孔子;君子人格;五德;《论语》
中图分类号:G640?摇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7-0093-03
在《论语》中,君子既有“君之子”的原初意义,又被赋予了“仁义礼智信”等全新的德性内涵,是二者的统一体。本文认为,在孔子所设计的君子人格中,德性“君子”是身份“君子”的应有之义,是身份“君子”的人格特质。
一、孔子君子人格提出的背景
孔子处于战乱纷争的春秋晚期,周天子天下共主的地位被诸侯争霸代替,礼崩乐坏的局面已然形成。所谓时势造英雄,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孔子心怀天下,试图以“克己复礼”的方式,恢复各安本位的社会秩序。为建设其心目中的理想的社会,孔子创立了一套以“仁”为核心的思想体系,并相应提出了“君子”这一理想人格。孔子本人的经历也是其建立君子人格理想的重要因素。孔子三岁丧父,与母相依为命,生活虽艰辛却十分好学,“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论语·为政》)精六艺,通古今,成为当时社会的全才。孔子以积极入世的精神,求谒仕途,曾先后任鲁国中都宰、大司寇,摄相事,使鲁国获得大治,后因“三桓”排挤离开故国,周游天下,希望得到诸侯国君的任用,却屡屡遭挫。但是,这样的处境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其思想的发展。孔子“五十而知天命”,晚年致力于教育,打破传统君子与小人的界限,实行“有教无类”的德性教育,培养君子。君子作为孔子仁学思想体系中的重要概念,在《论语》中出现了107次之多,并以“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学而》)开篇,又以“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论语·尧曰》)结篇。可以认为,孔子建立仁学思想的目的就是教育君子,培养君子的德性人格。
二、君子人格的内涵
孔子所说的“君子”具有双重意义:一是身份君子,二是德性君子,是位格与人格的统一。
(一)德位一致的君子人格基本内涵
从君子一词的由来看,是“君”与“子”的合称,“君”的上部是“尹”,表示治理,下部是“口”,表示命令,合起来是指发号施令、治理国家的人。“子”是对男子的尊称、美称,君子就是对当时为政者的尊称。君子一词广泛出现在《诗经》、《尚书》、《周易》等先秦著作中,表明在孔子之前该词已流行,是身份和地位的代称。但君子的内涵到孔子时已确定发展为两层意义,并开始从传统的身份转向德性人格。纵观《论语》,君子和小人的对举共有18处,其中标明为地位差异的有四处,标明为德性差异的有四处,其余均含身份和德性的两重意义。这正是孔子君子思想与前不同的意义所在。面对当时有君子之位而无君子之德、有君子之德而无君子之位的“德”“位”两分的现实窘境,孔子希望通过人格培养,使有德者必有其位,有位者必有其德。孔子说:“先进于礼乐,野人也;后进于礼乐,君子也。如用之,则吾从先进。”(《论语·先进》)在先于君子学习礼乐的野人(小人),与后学习礼乐的世袭君子(卿大夫子弟)之间,孔子更愿意选择前者,这符合其“学而优则仕”的主张。孔子打破传统的君子与小人的身份界限,实行“有教无类”,培养德性君子。从中可以看出,孔子的“德位一体、德先德本”的君子人格理念已然确立。
(二)德性视野中的君子人格体系:仁义礼智信
《论语》论及君子应该具备的人格素质非常丰富,有仁、孝、悌、义、忠、恕、礼、智、勇、恭、宽、信、敏、惠等。本文着重从后来成型的“五常”即五种基本的人格素质方面进行论述。“五常”虽在后代成型,但在《论语》中已有相当的分量。
1.君子之德,仁爱为本。在《论语》中,仁字出现了109次,是使用频率最高的词,仁是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概念,也是君子人格最基础的内涵。君子人格的其他方面都是围绕仁而展开的。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君子之道,以仁为本。“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论语·里仁》)作为君子,不能须臾离开仁,仁就是君子人格的最根本。
什么是仁?孔门许多弟子都曾向孔子请教,本着因材施教理念,孔子对不同的学生给予了不同回答,其中对樊迟的回答最经典。“樊迟问仁,子曰爱人。”(《论语·颜渊》)仁就是“爱(他)人”,但“爱人”的说法很笼统,具体化后就是曾参的一句话:“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论语·里仁》)夫子之道就是仁道,忠恕是仁最重要的两个方面内容。忠与恕,简要言之就是推己及人,忠的推己及人强调的是“为人谋”,恕的推己及人强调的是不要强加于人,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卫灵公》)将心比心,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不要强加于人;从更高层次看,就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爱人如己,自己欲立足于社会,也使别人能立足于社会,自己要发达人生,也使别人能发达人生,在立人中立己,在达人中达己。
2.义利之辩,义以为上。在《论语》中,义被谈及的次数也不在少数。子曰:“君子义以为质”。(《论语·卫灵公》)何为义?《礼记·中庸》解释:“义者,宜也”,义即合宜适当的意思。
君子行事应以合宜为度,义实际上是君子行为的价值标准,更准确说就是心中固有的道德价值观,正如朱熹所解释:“义者,心之制,事之宜也。”(《四书章句集注》)可见义是君子人格的重要德目之一。
孔子论义常与利相提。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然而这句耳熟能详的话,常被人引用作为批判儒家讲义而不讲利的证据。其实孔子并不反对利,在孔子那里二者是统一的。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论语·里仁》)孔子承认对利欲追求是人性使然,孔子甚至以自己为例:“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论语·述而篇》)但孔子也强调,在追求利欲时必须以道义作为准则,“见利思义”,“义然后取,人不厌其取”。(《论语·宪问篇》)
孔子没有把义与利绝对对立起来,只是强调二者中要优先考虑义,求利时心里首先想的是公众的利益,这是“喻于义”的真正意义。“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论语·里仁》)说的是君子行“德政”,考虑的是国家和社会等的公利,小人想的是获得小恩小惠,考虑的是个人和家庭的私利。作为德位一体的君子,显然要把义摆在利的前面。事实上,当先行其义时,利也随之而来。子曰:“君子谋道不谋食。耕也,馁在其中矣;学也,禄在其中矣。君子忧道不忧贫。”(《论语·卫灵公篇》)学习道德仁义,就能得到俸禄,因此,君子的追求不在谋食忧贫上,应该在谋道忧道上,即对义的追求上。君子坚持“义以为上”的原则,最终能义利双得。
3.仁智不二,智者不惑。君子既是仁者也是智者,智在《论语》中一般作知。子曰“知者利仁”,(《论语·里仁》)有智者能补益其仁德,丰富其仁德。智是君子人格的重要品质。
子曰:“知者不惑”,(《论语·子罕》)这里所说的智是明是非、辨善恶,所以智是一种道德辨识能力。具体说体现在“贵知己、善识人”上。“贵知己”是对自我的认识。子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孔子教育弟子对自己要有清楚认识,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智慧。智又体现在“识人”上。“樊迟问知,子曰知人”,(《论语·颜渊》)樊迟仍未明白,孔子进而解释:“举直错诸枉”,能识别谁正直并提拔他,放置于邪恶人之上。孔子认为,君子管理国家,如能“举直错诸枉,则民服”,若“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论语·为政》)由此足以看出,智是能够分清是非曲直,而且能以长远眼光看到长远利益的能力,是君子应该具备的素质。
4.信为立本,信以成之。孔子强调,在仁的基础上君子要有信。“信,诚也”,“诚者,实也”。(许慎《说文解字》)诚多指内向性追求,所谓内诚于心;信是诚的外化,所谓外信于行。
孔子言信,是内诚和外信的统一。信的第一表现是言必信实,即说出的话要真实。孔子反感花言巧语:“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论语·公冶长》)因为巧言与君子人格相悖;其次,信表现为言必信守。子贡请教如何成为君子时,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论语·为政》)说过的话、许下的诺言都应兑现;信还表现为言必谨信。子曰“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论语·子路》)即君子的措辞不能苟且马虎,如此则能:“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论语·里仁》)言语不轻易出口,就怕自己的行动跟不上。信是君子立身于世的重要德行。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论语·为政》)君子是社会的管理者和标杆人物,信的德品显得尤为重要。子贡问怎样治理政事,“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论语·颜渊》)孔子把信看得比死还重要,由此可见,信乃君子立身之本。
5.礼为行本,礼以行之。面对当时礼崩乐坏的现实状况,孔子提出了“克己复礼”的政治主张。子曰:“礼者何也?即事之治也。”(《礼记·仲尼燕居》)礼是君子做事的方式和行为准则。孔子认为,君子的行为要以礼为规范,无礼不成方圆。没有礼,一些好的德行也会变得极端,所谓“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论语·季氏》)“仁、义、知、信”等君子之德都要通过“礼”来实现。那么,怎样礼以行之呢?“礼之用,和为贵。”(《论语·学而》)礼的运用以和谐、有度最为可贵,也是在孔子在《礼记》中一再强调的中庸之道。子曰:“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礼记·中庸》)君子的中庸之道,是随时做到适中有度,无过无不及。当然孔子强调的礼是“心礼”和“行礼”的统一。真正的礼既有内心礼敬的态度,又有外在行为的恭敬,如果只有内心的敬而行为不合乎礼的要求,便是粗野;如果只流于外表恭顺而内心不知礼,便是花言巧语,所谓“敬而不中礼谓之野,恭而不中礼谓之给。”(《礼记·仲尼燕居》)
孔子对君子人格的构建,突破了君子身份的原始含义,赋予了君子全新的意义,使其向“德性君子”靠近。面对礼崩乐坏的社会现实,在“在位者”无德和“有德者”无位的现象面前,孔子为社会提供了君子这一道德修养目标,致力于培养德位一致的新型君子。孔子要求君子必须具备“仁、义、礼、智、信”五大最基本道德素质。君子人格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个内容丰富且具有活力的资源,为当代中国人的人格塑造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典范,对提高国民素质有着的现实参照意义。
参考文献:
[1]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0.
[2]潜苗金.礼记译注[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7.
论文摘要: 孔子是我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教育家之一。其教育思想影响深远。而《论语》则是记录孔子言行的主要著作之一。《论语》中反映的孔子思想颇丰。本文拟就《论语》中关于孔子的部分主要教育方法进行一定的感悟性论述。
孔子是我国古代最杰出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他的政治、哲学及教育思想对我国封建社会的发展产生过重大影响。尤其是私人讲学,是我国教育领域的一大创举,将永彪史册。孔子从三十多岁起开始他的教学生涯,几乎一生没有间断。先后传授的弟子有三千多人,其中身通六艺者七十二人。他在我国乃至世界历史上都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成为我国古代教育思想的奠基人。孔子认为,培养人才应该是培养既有知识技能,又有崇高品德的君子。他说“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雍也》)。为达到这一目的,孔子要求弟子成为全面发展的有用之才,而不能只拥有一才一艺。因而,孔子以“六艺”“六经”“四教”为教学内容,来实现他“君子不器”的教育思想。“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为了达到教育目的,除了选择好教育内容之外还应该有好的教育方法。孔子的这一系列教育思想在《论语》一书中都有论述。下面就教育方法略加分析。
一、“温故知新”
《论语·为政》中说道:“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要达到温故知新就需要一系列有效的办法。
1.多闻、多见、好学、博学。孔子曰:“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论语·述而》)意思是只有通过“多闻,多见”,更多地接触实际生活,才能开拓视野,扩大知识面,为“知新”打下良好基础。孔子是“好学,博学”的典范,他“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矣”。(《论语·述而》)他认为多思不如学。“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论语·卫灵公》)他还说:“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论语·雍也》)他更感叹时间的短暂:“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子罕》)
2.多学善思,学思结合。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就是说学习要有兴趣。他还告诫人们要善思“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孔子还主张学思结合。“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3.举一反三,闻一知十。孔子要求人们对知识在乐学善思、融会贯通的基础上,要“举一反三”,他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论语·述而》)他要求人们不仅要“闻一以知二”,还要“闻一以知十”《论语·公冶长》,要在对已有知识理解掌握的基础上,去获得更多更新的知识。
4.要学以致用,孔子说:“贤资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交友,言而有信。显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论语·学而》)这就是说要在实践中学习。只有经历过了,有了亲身体验,学到的东西才
能应用,应用于实践的知识才是真正学会的知识。
二、因材施教的教育方法
孔子提出的“因材施教”思想是十分重要的,因材施教是后人对孔子教学经验的概括。即孔子教学是要看对象的。他主张教育要切合受教育者的要求。需要从具体学生的具体情况出发,调动学生积极性,达到最佳教育者的要求。在《论语·雍也》篇中有“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也就是说对于中等才智以上的人,可以和他谈论高深的道理;对于中等才智以下的人,不可以和他谈论高深的道理。为贯彻这一思想,孔子很注意对自己学生的观察了解,诸如“由也果”、“赐也达”、“求也艺”(《论语·雍也》),在此基础上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即:“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论语·先进》)
在《论语·先进》的记述中我们也可以看到:孔子教育学生根据他们各自的长处教给他们不同的内容。孔子说:“从我于陈蔡者,皆不及门也,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方,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络,文学:子游,子夏。”关于“因材施教”,《论语·先进》中还记述了孔子一段有趣的故事: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诸。”公华西曰:“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先行诸,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退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由此我们可以这样来理解这一因材施教思想:
1.针对学生智力差异,分层次教学。他把人分为“生而知之”、“学而知之”、“困而学之”、“困而不学”四类,而且认为生而知之的“上智”和困而不学的“下愚”是不能改变的。这种区分“智”、“愚”的高明之处,是他客观而正确地论述了前提条件:对前者他从自己说起,“我非生而知之者,敏以求之者也”(《论语·述而》)。证明“上智”的天才实属罕见,言下之意,天赋高一点加上“敏以求之”,方能显出智力超群;对后者则强调由于“困而不学”的缘故,才出现“下愚”不能改变的现象。这充分说明他并不轻视任何人,只对那些因拒绝学习而不能摆脱愚昧的人表示遗憾。
2.针对学生性格差异,进行因势利导。孔子说:“性相近也,习相远也。”他对学生不同的性格特征有着透彻了解,教育很富有针对性。如我们前面提到的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诸。”公华西曰:“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先行诸,赤也惑敢问’”。孔子说:“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论语·先进》)。冉求性格柔弱,办事瞻前顾后,缩手缩脚,因而鼓励;子路性格鲁莽,风风火火,冲冲撞撞,需要降温。
3.针对学生的爱好差异,培养多向人才。孔子很重视发展学生的爱好专长,如他对有代表性学生的优势归结为:“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论语·先进》)他认为“雍也可使南面”(《论语·雍也》),德行突出的仲弓可以当君王;善于政事的子路可以管理军政,“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也”(《论语·公冶长》);善于交际的子贡可以从事外交,等等。
4.针对学生的实践差异,陆续推向社会。如:“子使漆彫开仕。对曰:‘我斯之未能信。’子说。”“季康子问:‘仲由可使从政也与?’子曰:‘由也果,于从政乎何有!’曰:‘赐也可使从政也与?’曰:‘赐也达,于从政乎何有!’曰:‘求也可使从政也与?’曰:‘求也艺,于从政乎何有!’”(《雍也》)
5.针对学生的工作差异,跟踪继续教育。如“子游为武城宰。子曰:‘女得人焉耳乎?’曰:‘有澹台灭明者,行不由径,非公事,未尝至于偃之室也。’”(《论语·雍也》)给子游以重用人才的启示;“季氏富于周公,而求也为之聚敛而附益之。子曰:‘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论语·先进》)对冉求以必要的警告。由此可见,孔子从各个方面运用“因材施教”原理教育学生,做得很主动。如果我们在对学生进行智力开发时,居优者为其做知识的向导,居中者为其做思路的开拓,居下者为其做知识的铺垫,因势利导,因材施教,不拘一格,成效必然会是丰厚的。
6.针对行为表现的差异,让学生警惕“六蔽”。如孔子所说:“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喜欢仁慈的人如不学习,难免愚昧无知;爱耍小聪明的人如不学习,难免放荡不羁;诚实憨厚的人如不学习,难免上当受骗;个性耿直的人如不学习,难免固执己见;性格勇猛的人如不学习,难免惹是生非;胸怀刚正的人如不学习,难免狂妄自大。孔子在肯定学生行为优势的同时,强调由“不学”而产生的行为的负面,其目的在于激励大家学习的积极性。
三、启发式教学方法
《论语·述而》还明确指出:“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当学生对某一问题感到疑惑,有主动思考却又不得解而非常渴望得到解答的时候,教师应对学生思考的问题给予指导,帮助学生开启思路。孔子的启发式教学是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处于主动地位,让学生主动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让学生主动去发现、去探索,教师只是从旁加以点拨、指导,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这一教学方法有这样几点小措施:
1.重视诱导式的启发教育,不要求学生死读书,而贵在触类旁通,即所谓“告诸往而知来者”。(《论语·学而》)孔子特别强调“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论语·述而》)即:不到他苦苦思索而想不通时,我不去启发他,不到他想讲而讲不明白时,我不去开导他。孔子还强调在实行启发诱导的基础上,注意循序渐进,“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末由也已!”(《论语·子罕》)这种使学生竭力钻研,“欲罢不能”的情状,正是对循循善诱启发教育的写照,在我国教育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2.“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举一反三”,就是把知识学活,由已知类推未知,由此及彼。说明对知识规律的把握可以触类旁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孔子发现开发学生智能的重要性,并从启发思维、开阔思路、培养联想能力等三个方面找到了突破口,揭示出带有规律性的开发智能的方法,其指导意义是显而易见的。
四、切磋讨论,教学相长
子贡请教孔子说:“穷而无诌,富而无骄,何如?”孔子说:“可也。未若贫而乐道,富而好礼者也。”子贡于是说:“《诗经》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孔子说:“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论语·学而》)即子贡听了孔子的关于穷富的教导后领会了切磋、琢磨的道理,孔子非常高兴。由此可见,孔子与他的弟子们在教学上是互相启发、取长补短的。孔子认为只有师生之间互相启发,才是最好的教学方法。反过来,颜回在孔子面前从来不提相反意思,孔子就批评说:“回也,非助我者也,于吾言无所不说。”孔子提倡“当仁不让于师”(《论语·卫灵公》),认为求学者要有强烈的主体精神和求学要求。孔子还说:“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论语·公冶长》)以强烈的求知进学精神启迪学生。
孔子作为一位著名的哲人、教育家,他的一系列灵活多变的教育方法促进了其教育活动的发展,也对后世的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直到现在我们的课程改革、素质教育中还在进行这样的教学方法的应用。足可见孔子教育影响之深远。我们应该认真学习其思想,应用其做法,来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论语.
[2]伍晓明.《论语》中的“论辩”与孔子对言的态度.中国文化研究,2008.
[3]孙小玫,阮航.《论语》中的“谦”及其现代价值.社会科学辑刊,2003,(3).
[4]黄怀信.《论语》中的“仁”与孔子仁学的内涵.齐鲁学刊,2007,(1).
[5]吴天钧.从《论语》看孔子的教学方法.教育与职业,2005,(1).
[6]刘敬东.从《论语》看孔子的教育目的.教育探索,2000,(2).
[7]冯皓,秦晓磊.谈孔子教育理念对现代教育制度的启发.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10).
[关键词]《论语》;孔子;修身之道
[中图分类号]B2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3)16-0043-02
儒家学派注重个人的道德修养,以“君子”和“小人”区分人的道德境界,以“圣人”为最终道德目标。作为孔子思想的核心,“仁”是儒家学说的精要。冯友兰先生认为,“仁”是一种人生境界。①作为儒家学说的创始人,孔子提倡个人注重自律、自强、自省的修身之道,这是接近“仁”的重要途径,是其价值观和道德观的具体体现。《论语》对孔子修身之道的记录比较零散,本文从人际交往的为人之道、自我修炼的为己之道以及道德修身的具体方法三方面进行论述。
一、人际交往中的处世之道
社会属性是人的重要特征,人无法脱离社会群体而独立存在,这种存在的具体形式具有不同的关系。在人际交往的处世哲学中,既有因交往对象不同而存在的特殊性,也有人与人必然存在交往的普遍性。
(一)孝悌
《论语》多次提及“孝弟”。“孝”即孝顺父母;“弟”通“悌”,即敬爱兄长。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②儒家学说将“孝弟”看作“仁”的基础,把它当作维护社会制度与社会秩序的一种道德力量,虽然孔子从未给“孝弟”下过具体定义,但却从多个角度对其内涵作了解释。
子夏曰:“事父母,能竭其力。”③尽心竭力,这是对“孝”程度的要求。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④孔子更为注重个人发自内心的爱敬之意,而不是形式主义的“能养”。学生宰我嫌三年之丧太久,孔子说:“予之不仁也!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予也有三年之爱于其父母乎!”⑤孔子认为每个人都曾享受过三年“父母之怀”的爱,应当守丧三年以回报父母生养之恩,所以对宰我的想法予以批评。虽然今日我们不必依从三年之丧的传统,但是这种心理感情的回报值得传承。
(二)友恭
子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⑥因此在孔子看来交友是人生一大乐事。曾子曰:“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⑦这种交友方式更注重精神层面的相互交流与提升。子曰:“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⑧朱熹说:“无、毋通,禁止辞也。友所以辅仁,不如己,则无益而有损。”⑨意思是假若如此,天下人都和优于自己的人交朋友,那也就无友可交了。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⑩选择借鉴他人的优点以提升自我,看出别人的缺点以提醒自己改正。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11孔子将阿谀奉承的人,当面称赞背后诽谤的人以及夸夸其谈的人都归为有害的朋友,提倡与正直、信实、见识广博的人交友,认为这三类朋友有益于个人自身的修养和成长。总之,儒家提倡交友要善于选择对象,懂得向他人学习。
(三)诚信
作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之一,诚信亦为儒家学说所提倡。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12孔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小车无。”13形象地说明了诚信的重要。子贡问“君子”,孔子认为应当先做后说,“先行其言而后从之”。但是儒家所讲的诚信并不是不问是非曲折所有的诺言都要兑现。孔子曾说:“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14这种适度原则正好体现了量变与质变的哲学思想。
二、为己之道
“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15为己之道是君子追求“慎独”与“表里如一”的自我修炼,是道德自觉的体现。在《论语》中,为己之道内容丰富,可归为以下几类:
(一)正直
“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16正直是儒家所看重的重要品德之一。正直不仅关乎个人品行,更关乎国计民生,是国家选拔人才的重要标准。子曰:“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17在孔子看来不正直的人是无法躲避祸患的。他反对“狂而不直”,认为“直而无礼则绞”。18
(二)敏于事而慎于言
子曰:“敏于事而慎于言。”这是对“行”、“言”关系的另一种阐释。孔子重行动轻言语,看到学生宰我白天睡觉,他感慨道:“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于予与改是。”19子贡问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孔子认为先做后说,这才是君子应当做的。与此相对,他讨厌那些“巧言令色”之人,认为“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20
(三)智勇
智勇双全是儒家提倡的道德品质之一。孔子说:“可与言而不与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21“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22知者,虽不及仁者,但也被孔子欣赏。谈及“勇”,孔子说:“见义不为,无勇也。”23“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24孔子赞赏“勇”,也提出要谨慎地对待“勇”,切不可“勇而无礼则乱”。25合于义、合于礼,结合仁才是真正的“勇”。
(四)恭敬
恭,即态度严肃,端庄有礼。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慧。”26孔子认为只要做到以上五点,就是仁者,而“恭”位于五者首位,可见其重要性。“敬”注重对人对事认真严肃的态度。如“敬事而信”、“事思敬”、“事君,敬其事而后其食”等。总而言之,恭敬就是要求个人对人对事都要秉持认真、严肃的态度,是儒家提倡的君子品格。
(五)义高于利
义与利历来备受争议。二者之间,孔子更为注重义。孔子说:“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孔子主张义高于利,甚至还将此作为划分君子与小人的标准,即“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27颜回践行孔子“义高于利”主张,孔子称赞道:“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28义高于利为儒家追求得的自我道德修养的境界,辨好义利是成为君子的必要内容和途径。
三、儒家道德修身的具体方法
孔子在《论语》中阐述了儒家的修身之道,还谈及一些道德修身具体的方法,大体可归纳为好学、自省、自律。
(一)好学
好学不仅体现在对学问的追求,更体现在对道德的塑造。孔子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将学习看作生活的乐事,学习作为其每日“三省吾身”的内容。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29这是孔子一生勤奋好学的真实写照。鲁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30这里的“好学”,涵盖了道德修养,是儒家教育注重个人道德品质的体现。谈及“好学”的重要性,孔子说:“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31可见,“好学”是好“仁、知、信、直、勇、刚”的重要前提,如果没有“好学”,则会“愚、荡、贼、绞、乱、狂”。总之,在孔子看来,“好学”是君子必备的品质,是其他道德修养的保证。
(二)自省
自省是个人道德提升的主要方法之一。孔子说:“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曾参提出“吾日三省吾身”。道德修养的自我提升,全凭个人的反省与努力。如何做到自省,孔子认为,“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32这是更高的自省标准。
自省是为了改正错误,进一步提升个人品德。“三人行,则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过而不改,是谓过矣。”故不断进行自省,认识改正错误,才能实现自我的进步。
(三)自律
自律是儒家道德内容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33认为应当合理克制不合于礼的行为与欲望,做到“非礼”则“勿听”、“勿言”、“勿动”,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仁”的境界。此外,孔子还说:“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34这种对自我品格的严格要求正是自律的具体表现。只有严格控制自我的非分欲望,才能磨练意志达成目标。
总之,《论语》所反映的孔子修身之道是一套完整科学的儒学思想体系,其中包含个人修身的具体内容和方法,是研究儒家文化不可缺少的部分,对中国传统文化传承、发扬及现代青年一代思想品德教育具有深远意义。
[注 释]
①冯友兰:《对于孔子所讲的“仁”的进一步理解和体会》,《孔子研究》,1989年第3期。
【关键词】君子 学 仁 义 礼
古老深厚的中华文明孕育了源远流长的中国文化,作为四书之一的《论语》带给世人无数的哲理与智慧。《论语》中许多积极的思想、认识,几千年来一直被人们重视和采纳,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品读《论语》如同置身于中国文化的历史长河,又好像是在中国人文精神的百花园中寻根溯源,其中,体现孔夫子立人观的词句更是俯拾即是。本文试图从《论语》的几个高频词去探索孔子的立人观,以期指导我们自己的人生。
孟子有云:“圣人,人伦之至也。”他把为人的最高标准定做“圣人”。那圣人之下呢?要数君子了。“君子”就是孔子立人的典范。“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视,俨然人望而畏之”,这是孔子对君子的总体评价。那么,君子到底有哪些杰出的品质呢?“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君子,这般的豁达脱俗;“不忧不惧”,“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君子如此的不卑不亢。孔子说:“君子求诸己”。靠自己,自己才是自己的上帝。“君子周急不继富,”“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孔子对君子的要求实在是高,不仅在圣人如此,连亚圣孟子也说:“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作为君子就要“过则改之”。人们对“君子”给予了极大的赞赏,十年树木,百年树人,那么,在孔子心中,怎样才能成为君子呢?
孔子有言:“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矣”。在孔子看来,“学”是君子一切礼教孝悌,仁义道德的基础。只有好学,方可具有君子的品质、风范。“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学”是《论语》中时常与我们照面的字眼。
在《论语》开篇《学而》一则中,孔子就提出“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学习的乐趣,尽在其中。常常温习回顾,细数自己拥有的知识,懂得的道理,这不失为一种愉悦身心之举。学习是快乐的。因为明白未知的道理,揭开不解的疑问,都是在为生活平添亮点。正因如此,孔子才有“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的感叹。
孔夫子嗜学,那么何为学呢?台湾文学家南怀瑾先生这样诠释《论语》中“学”:“做人好,做事对,绝对的好,绝对的对,这就是学问。学问不是文字,不是知识,学问是从人生经验上来,做人做事上去体会的,如‘观过知仁’,要随时地思考、见习、体会,这就是学问。”我很喜欢他的评述,“学问”并不只是文字上的一种收获,它是不断积累的经验、方法、智慧,是我们随时随地可以获取的一种正确的东西。不仅“学问”概念宽泛,“学者”也是人人可做,孔子曰“有教无类”。只要愿意,只要行动,不论是谁,都可以学习,都可以进步。正是如此,孔子才会积极地宣扬“学”的重要。“君子博学于文”。那么,君子要怎样学成呢?孔子尝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古人认为子以四教——文、礼、忠、行:教文——以博天下之文采;教礼——以礼规范自己的行为;教忠——以忠诚为生命的誓言;教行——以言行一致为永恒的信念。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这是大家最熟悉不过的了。子曰:“君子务本”,学习要以书为本,善于温故知新。在孔子眼中,最为重要的学习方法莫过于动脑子。“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只有思与学相辅相成,才能学而不罔,学而不殆,并学有所成。如果只学不思,就无可辨好坏,如果“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那结果只会落得“无益,不如学也。”善动脑筋的表现就是“举一隅”而“以三隅反”。举一反三的本领,颜渊当仁不让,连子贡也大叹“回也闻一以知十”。其次是“不耻下问”。孔子云:“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从他人身上,我们总可以找到自己所不具备的品德。我们说“集思广益”便是如此,汲人之长,增己之见。孔子曰:“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以能问于不能”,也许人们会很奇怪,向外行请教,不是缘木求鱼吗?其实不然,“当局者迷”的道理我们都听说过。正是这样,才有必要从外行那里获取一些灵感。“以多问于寡”中的“多”,就是我们常说的“O”型人才,他们往往博采众长,却无一深入。当他们遇到更深层次的问题时,求助于“一”型人才,也就是“寡”,便是理所当然了。“有若无”、“实若虚”更体现一种谦逊。渊博的学问,会让人变得深厚、内敛,俗话说:“饱满的谷子总谦虚的低下头。”这正是“有实”之人的写照!所以,多问于他人,是百利而无一害的。而既向别人请教,就必须“语之不惰”,专心听讲不懈怠,“默而识之,学而不厌”,默默记住,永不满足。因为“不践迹,亦不入于事”,只有站在巨人的肩上,才能看得更高,看得更远,只有“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才能称为博学之人。
光有方法,当然达不到圣人的立人标准。学习的精神品质,更是不可或缺的。“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孔子告诉我们,学习是为了自己,不可自欺欺人,要实事求是的致学。做学问的人,就要耐得住寂寞。“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孔子说:“学而优则仕”,以学为先,有余力再做官。正因为孔子把学习当作享受,所以才会“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才会有“学如不及,犹恐失之”的担心。
俗话道:“万事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子曰:“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如果离开了学习,不管什么仁、知、信,都会产生瑕疵,变得愚蠢、放荡、尖刻。看来,学的确非常重要,孔子“十有五而致于学”,他才能在晚年“随心所欲,不逾矩”。要想在未来“随心所欲”,我们就应当发扬“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精神;要想体会“一旦成名天下知”的荣耀,就必须耐得住“十年窗下无人问”的寂寞。
“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学”是“成仁”之道,而“仁”是终极目标。作为儒学的中心,“仁”在《论语》中先后出现多达一百多次。孔子曰:“仁者,爱人也”。“仁”的本质便是博爱、仁慈。心胸宽广,包容百态,感化万众,孔夫子将一己之爱扩大,惠及整个世界——“泛爱众而亲仁”。正如儒家常言:“大地有仁心,滋生了万物”。孔子认为“爱人”才可使“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爱世界”才能“钓而不纲,弋不射宿”。“仁”是儒学的精髓,也是立人的根本。
子曰:“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孔子胸中之仁,少了道家“拔一毛以利天下而不为”的个人主义,也不是墨子“摩肩放踵以利天下”的绝对无私。“仁”,爱人、爱祖国、爱世界。“亲亲、仁民、爱物”,“仁”如流水一般,一股股漫延、溶汇,由小及大,从近到远,保存着适度的私,慢慢扩充,直到滋泽了万物,达到为公。如此这般广阔绵延的爱,也只有在孔子,在儒学那里才能溯源。“爱人者人恒爱之。”这也许就是孔圣人被人们尊仰的原因吧!
吟《论语》感“仁心”,总觉得“仁”未免太缥缈,太遥远,仿佛那是道光,照着自己,却无法触摸。其实,“仁”并非如此高远。观念上引发慈心,心中有爱,就是“仁”。如此简单,“仁”不必去苛求,只要用心去积累爱。孟子曾说:“恻隐之心,仁之端也。”恻隐之心是“仁”的根源,是“仁”的本质。“恻隐”者,“爱怜”也。爱怜是人之常情,弱者、病患、贫困往往会引发我们的爱怜之心,也就是恻隐之心,这就引发了我们内心的“仁”,于是,我们便“成仁”。孔子曰:“仁乎远哉,我欲仁,斯仁至矣”。“仁”就是触手可及的东西,呼尔而来,念尔而至。也许人们总觉得“仁”这份修养太高深,是内心深处的修炼。这话虽没错,可要知道,其实,“仁”之用,也就是爱人爱物。只要以仁慈之心,博爱生灵,就是“仁”的表达。“仁”虽是爱人爱物,但这种爱是掩去了微笑、沁香后的一份极其质朴的爱。“巧言令色,鲜矣仁”,花言巧语,一味谄媚,并不是真正的“仁”,或者说这是“不仁”。
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仁者心地高纯,深厚气重,如山般宁静,宁静中绽放着涵养。“仁”是一种很典雅,微妙的境界。不顺时,仁的修养使我们安然处之,失败时,“仁”的信念使我们勇于搏之。“仁者安仁,知者利仁”,真正的仁者,是隐去荣华,退了金玉的乐天派,是懂得“里仁为美”,“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的洁士。难怪孔子曾感慨:“君子去仁,恶乎成名”。《论语·泰伯》中有句话,大家很熟悉:“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仁”者要承担天下之重任,用行动书写爱人的篇章,时刻磨练自己,让自己拥有伟大的胸襟,恢宏的气魄,坚定的决心,深远的眼力,永远爱人,至死不渝。这,才是顶天立地的君子,才是仁人。“仁”字重,重于泰山,重于生命,正如孔子教诲:“仁者,人也。”
说“仁”,绝对离不开“义”。孔子曰:“仁,人心也;义,人路也。”当我们举着“爱人”的旗帜,高唱“爱物”的主旋律,这是“仁”。当我们真正开始行动,助人为乐,奉献自我,怜惜病弱,爱护幼小并主动担起重任,一心向前,这便是“义”。“义”是“仁”生动的刻画,是表达“仁”的形式。子曰:“君子义以为上”,身为君子,就应当具有“舍生取义”的精神。要清楚“不义”就是“不仁”。“义是仁之用”。当“仁”失去了“义”,就像歌曲丢失了旋律,钢琴失去了键盘,油画退去了颜色,电视隐去了图像。只剩下空壳,变得毫无意义。所以,当我们执著地追求“仁”的时候,应该更敏锐的发现“义”,当我们标榜自己的“仁”时,应首先考验自己的“义”。
讲了这么多仁义,下面该说一说“礼”了。礼在《论语》中的出镜率之高,是可以与“仁”字媲美的。一般说来,孔子所谓“礼”,源头应为周礼。孔子对周礼抱着极为尊敬的心态,他曾说过“周之德,其可谓至德也”。“如有用我者,吾其为东周乎!”孔子对东周,对当时的礼教道德可谓推崇之致。但东周已逝,社会还在发展,于是孔圣人又把周礼进行了完善,在继承中创新。他把“礼”作为治人治学的支柱。
论“礼”首先要明确何为“礼”。礼的概念是十分宽泛的。礼要求表里如一。众所周知祭祀是古代的一件大事,孔子倡导我们“祭神如神在”,心中充满敬意外由内发,这种从内至外的礼,才是真正的礼。中国人历来自称是“礼义之邦”。“礼之用,和为贵”,礼就要做到中和矛盾,也就是中庸,这也正是“中庸之为德。”在我看来,中庸,就是在纷繁变幻的世界,能停在属于自己的原点,用冷静的双眼,看过往的人事,然后渐渐融入这个世界。中庸是一种平淡,人总是由绚烂归于平淡的。礼的内涵比之于它的外表更重要,正因为如此,孔子才提出“绘事后素”、“尔爱其羊,吾爱其礼”等观点。表面的东西确实没有心中的本质来得真切、宝贵,行“礼”如此,做人更是如此。
孔子说“君子成人之美”,这是一种礼,君子之大礼。老子也说过:“善者吾善,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礼,也包含着一份爱,一份善,一份对别人的关怀。“礼”,其实是温暖的,并不那么冷酷的高高在上。生活中处处充满“礼”:孝敬父母为“礼”,友爱朋友是“礼”,满怀感恩的生活也是“礼”。礼,在我们的一言一行中尽展无疑。孔子“入太庙每是问”,别人都以为这不合乎礼节,可孔子却说这才是真正的礼。本来嘛,“射不主皮,力不同科”,人人都有强项,也有弱处。不精通的事物乐于向专家请教,“不耻下问”,这才是“礼”之所在。诸葛亮说:“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德”,也是一种“礼”。“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德”需从俭来,从恬淡的心绪、安宁的精神中升华。孟轲说过:“辞让之心,礼之端也。”辞让,也不失为一种逊洁、儒雅的生活态度。生活中,我们要怀着一颗仁爱、宽容、博大、礼让的胸襟,接纳每一个过客,笑对每一个瞬间。
“礼”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注重平日的言行、气质,不断陶冶自己的情操,在生活中展示自己优雅的礼节,一颦一笑间充实着丰厚的德韵。但是我们不要认为,只要表面上恭敬、庄重,言语间和善亲切,就是真正的“礼”。要不,孔子也不会担心地提示我们:“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礼”要寻求一种精神上、思想上的,从内而外散发的恭敬。“君子于人无争,于世要争”,这就要求我们在淡泊中争取,该放则放,当争必争。孔子用“射”向我们阐述了“礼者”为人处事的风度。“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著名文学家南怀瑾先生是这样描述的:“开始时,对立行礼,显示礼让,赛毕,对饮而笑,赢者曰:“承让”,输者曰:“领教”,即使有争,也始终彬彬有礼。”是的,争是必要的,但在“礼”的包装下,“争”少了一股火药味,多了一些温柔和友好。赢而不狂,败而不伤,从始及末,尽展一种典雅、厚重的气度,而今,社会竞争如此激烈,这种颇为平和的心态确是立人之必备呀!
谈了很久的“礼”,那么,礼对致学有什么作用呢?孔子说:“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学问、人品都是如此。在诗书中漫游,在礼教中规范,在乐声中成长,“礼”是弥足关键的一个环节,没有了它,就像树苗没有了中绳,久而会变曲;就像孩子离开了管教,长此会走上歪路。“礼”就是致学、立人的中绳,“木受绳则直”,人依礼而立。“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喜学的君子们,往往纵古博今,以求样样皆通。可如果离开了“礼”的辅佐,就会门门不通。这时,礼就约束我们,先博览众家之采,再专研一家之长,以“文”“博”,以“礼”“约”,让弄墨致学,为人处世更合乎礼法,这才是孔子爱”礼”的真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