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造句教学

造句教学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造句教学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造句教学

造句教学范文第1篇

读安徽颍上教研室王勇老师的《小学生“造句教学谈》(见2014年《小学语文教学》会刊第12期),得到不少有益的启示,同时产生一些不同的看法。这里就该文涉及的几个问题阐述个人见解,不当之处,请专家指正。

一、虚构人名有必要吃惊吗?

【原文】

比如用“已经”造句,“小红已经上学了”。“小明已经把作业做好了”。句子中的人物都是虚构的,学生的生活可以说是丰富多彩的,他们身边“已经”发生的真人真事也一定很多,为什么造句的主体都是小明、小红这些虚构的人名?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深思。而所有的学生都如此忽略我们的现实生活,以至于连人名都惊人的雷同式的虚构?

【分析】

的确,小学生造句多用小明、小红、小刚、小花等作主语,用真名的较少。笔者认为,此题检测的是会不会运用副词“已经”,平时造句主语可以写真名,但虚构人名也没有必要吃惊。如果期中或期末考试,每个学生造句都用真名,教师阅卷时就可以判断这一本本卷子各是哪个班的,试卷密封线就失去了作用。习作也是这样,应该立足现实生活,求真,求新,但考试中的习作,若涉及学校、班级、学生的名,我们还是要求用×x代替,这也是为了避免批习作打感情分,产生一些“矛盾”。

二、一个句子为何能“打天下”?

【原文】

一个句子“打天下”。有这样一位老师,三年级时指导学生造一个比喻句“妹妹的脸像苹果一样红”来应试,告诉学生只要是比喻句就这样写,就能得满分。果然,三年级考试“造句”,学生写了这个比喻句,得到了满分;四年级还是这样命题,学生还是这样的造句,还是满分;五年级也还是这样命题,他的学生还是这样的答卷,照样还是得到满分。试问,这样的造句怎么能发展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怎能为学生作文打下坚实的基础呢?

【分析】

一个句子“打天下”之说虽然有点夸张,但能说明教师在比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观念陈旧、教法死板,忽视发展。为何三年“还是这样命题”?为何试题没有变化,难易没有梯度?三年级用“像”造比喻句,四、五年级可改为用“像……似的”“像……像………”“仿佛”“犹如”等造比喻句,也可照课文例句仿写比喻句。(1)不久就只见鹅毛般的雪花,从彤云密布的天空中飘落下来。(2)大虫……把铁棒似的虎尾倒竖起来一剪。(3)天安门广场已成了人的海洋。还可照歌词、诗句仿写。(1)天大地大不如党的恩情大。(2)霜叶红于二月花。这样变化命题,由易到难,“妹妹的脸像苹果一样红”还能“打天下”吗?

三、造句的范畴包括写句群、写小段吗?

【原文】

一、变写一个通顺的句子,转为写具体、写生动的句群

二年级写一个通顺的句子;三年级写一个句群;高年级就要写一个小段。

比如用“美丽”一词造句,二年级的学生造句是“秋天的景色很美丽”。三年级就要写具体,也就是具体地写写秋天的景色如何美丽。

秋天,天那么高,那么蓝,几朵白云悠闲地飘着蓝天下是一眼望不到边的稻田,地里的稻子成熟了,金灿灿的一秋天的景色真的很美丽啊!

四年级及以上就要求写生动、形象。

秋天来了果园里,苹果红了,柿子像一个个小灯笼挂在枝头,梨树上果实累累,像是许多小葫芦在说:“秋天来了,秋天来了!”农田里稻子笑弯了腰,高粱乐红了脸,农民伯伯正在收割,花园里开了,桂花也开了,梳着漂亮的头发,桂花还散发出淡淡的清香=秋天真是一幅美丽的图画!

【分析】

何谓造句?把词组织成句子。教学生造句,股要求学生用提供的词语写一个完整、通顺的句子,先学造单句,后学习运用关联词语造句(感知复句)。而王老师的改造“造句”,是从单句(概括)到句群(具体),再到小段(生动、形象)。笔者认为,王老师说的“造句”太过开放,超出了造句的范畴。写句群、写小段属于片段训练,是第二学段习作常用的种训练形式,就是第三学段有时也练写片段。用“美丽”造句,写成句群、小段,是错误的,考试不得分。

四、“变用词造句”有道理吗?

【原文】

二、变用词造句,仿写课文中或课外读物中出现的优秀句子。

1.课文中的“变式句”(摘一例)

在繁华的巴黎大街的路旁,坐着一个衣衫褴褛、头发花白、双目失明的老人。

2.富有诗意的句子(摘一例)。

春天在进攻,冬天在撤退。

3学写警策性的句子(摘一例)。

眼因多流泪水而愈益清明,心因饱经风霜而愈益温厚。

【分析】

“变用词造句”的说法欠妥,与后半句也不连贯。用词造句,是小学生学说话、习作最基础的一种训练,不能丢。仿写句子,是句子训练早就有的一种形式。王老师与众不同的是,提出了三种类型的句子仿写,给笔者的感觉是有创意,只是有些句子似乎不适合仿写。先说“变式句”,王老师说的“状语前置,凸显了盲老人坐的位置”。笔者认为,这类写作技法有一定难度,仿写要求不宜提示“状语前置”,可采用另一种形式让学生感知:把句子补充完整,并与原句比较哪句表达效果好。一个衣衫褴褛、头发花白、双目失明的老人坐____。再说“警策句”,是名人、作家多年对生活的体验感悟,才锤炼出来的语言,含义深邃,学生多是朦胧理解,如例句的“愈益温厚”,孩子能读懂吗?读不懂,仿写就难,难度大的句子还是让学生阅读积累吧。

王老师提示的三类句子有的可仿写,只是缺少具体要求,不便于学生实践。这里各摘一例设计并说明如下:

读下面的句子,用带点词语各仿写个句子。

(1)渐渐它胆子大了,就落在我的书桌上。(带点词用在句首)

(2)春天在进攻,冬天在撤退。(带点词用在句中间)

(3)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造句教学范文第2篇

树干透着紫红色,极其光洁,柔软的枝条上,长满了褐色的娇嫩的骨朵。关于词语娇嫩有哪些是可以摘抄的呢?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词语娇嫩的造句,供大家参考。

一、娇嫩解析柔嫩;嫩弱。 宋 周密《声声慢·柳花》词:“堪爱处,是扑帘娇嫩,随马轻盈。”《水浒传》第三九回:“只指头略擦得一擦,他自倒了,不曾见这般鸟女子恁地娇嫩。”《红楼梦》第四二回:“富贵人家养的孩子都娇嫩;自然禁不得一些儿委屈。”许杰 《惨雾中》:“叶片渗透淡淡的阳光,觉得还是十分娇嫩。”

二、娇嫩近义词柔嫩 [ róu nèn ]

娇贵 [ jiāo gui ]

娇娆 [ jiāo ráo ]

三、娇嫩造句1、月季花开了,绽开她那娇嫩粉红的笑脸。

2、用爱心浇灌娇嫩的花朵,用双手托起明天的太阳。

3、她那娇嫩的小脸,如一朵带着朝露的玫瑰。

4、这一双眼睛似乎是娇嫩的矢车菊的蓝色,眼神柔和而又温暖。

5、孩子,愿你快快脱去幼稚的娇嫩,扬起创造的风帆,驶向成熟,驶向金色的海岸。

6、小草看上去很娇嫩,然而生命力极强。

7、蝴蝶展开娇嫩的翅膀飞在花丛中。

8、婴儿的皮肤非常细腻,也非常娇嫩。

9、她的皮肤太娇嫩了,受不得风吹日晒。

10、初春,大地上生出一片片娇嫩的小草。

11、教师好像辛勤的园丁,辛勤地浇灌着祖国花园里娇嫩的花蕾。

12、那几株娇嫩的小花芽在春雨地催促下,从松软的泥土中探出头来。

13、她样子虽然娇嫩,但意志却很坚强。

14、这些花太娇嫩了,不好养。

15、大雨已经打掉了两片蔷薇花瓣,花儿无力地垂着头,显得更加娇嫩。

16、这紫红色的喇叭花又娇嫩又鲜艳。

17、我告诉他,我会顾及他的感情,那像牛排一样娇嫩的感情。

18、娇嫩的皮肤可能会有暂短的刺痛感。

19、特有植物护唇精华,使你的双唇娇嫩欲滴,楚楚动人。

20、这位园丁用了一个木柱将这株娇嫩的植物撑直。

21、她的身体感觉碰伤了,她的嘴唇柔软娇嫩。

22、有。

这是上海产的珍珠霜。它可以使肌肤更娇嫩。

23、冬姑娘虽然没有春姑娘的娇嫩,没有夏姑娘的艳丽,没有秋姑娘的丰硕,但她的晶莹无暇一样给世界带来了另一种风采,也许这就是我喜欢有冬姑娘跳舞的校园的原因吧。

24、郁金香的花瓣是金黄色,叶片像个小女孩的舞裙随风飘动。

金黄色且带有一点嫩绿的花瓣像小鹰儿娇嫩的皮肤,那些已经展开的花瓣像爸爸妈妈一样保护着小宝宝。有些已经长成漂亮的大姑娘的花朵,像美丽的公主活泼可爱。

25、院子西面,几根长的竹竿架上,爬满了花藤,稠密的绿叶衬着紫红色的花朵,又娇嫩,又鲜艳,远远望去,好像一匹美丽的彩缎。

26、草莓,有的生长在荒郊野外。

它不是树,没有干,没有花木那样娇嫩需要人照料需要时时放在温室里。草莓不需要任何照料,它凭着自己顽强的生命力,独生独长。它还常常挺起自己纤细的腰,接受着狂风暴雨的洗礼。

27、是她滋润我们这些娇嫩的祖国之花,她像辛勤的园丁一样,哺育我们成长,传授我们知识。

造句教学范文第3篇

【关键词】教学方法;高效;小学语文;课堂

语文是一门需要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综合实践课程,做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课前准备要充分、具体、扎实,课中传授要轻松、愉悦、高效,课后总结要反思、归纳、落实,使整个教学环节形成一个良性循环,注重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全方位提高小学生语文综合能力。近年来,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和普及,各种新理念新思想新教学方法也层出不穷,教师要勇于探讨和优化各种课堂教学方法,有效的应用在课堂教学实践当中,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培养学生的学习思维,提高学习兴趣,促进学生个性发展,打造优质、高效的小学语文教学课堂。笔者根据多年教学经验,总结了以下几种教学方法,以供借鉴和参考。

一、生活教学:学以致用,学以致学,激发学习兴趣

新课标提出:“教师应尽可能让学生走进文本,又走出文本,并超越文本,使课堂充满浓浓的创新气息和多姿多彩的生活情趣。”做为小学语文教师要打破书本的樊篱,让生活走进课堂,在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以及问题情境的创设等各个环节,都要注意语文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注意教学内容的生活化处理,使语文教学更贴近生活。如我在教学《科利亚的木匣》时,这篇课文语句含义深刻,课文内容虽然是孩子们司空见惯的生活现象,但对于时间的悄然流逝却是他们熟视无睹的。于是我就事先向学生提出明确任务:观察你从小到大自己的相片,去与邻居家的小朋友比身高和步长,去找自己小时候穿过的服装来试穿,去观察最近身边的人有什么变化,仔细回想一年四季都有什么不同。经过课下的观察,课堂上学生发言和讨论异常激烈,轻而易举的理解了“时间一天天过去,人一天天长大,步子也在渐渐变大。周围的一切都在起变化。”让学生真正感受到,语文课程的学习与生活实际是紧密相联的,与生活体验、观察生活、体会生活难以分割,让语文学习成为生活的一种内在动力和需求,从而努力实现“语文教学生活化”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倡导:“在生活里找教育,为生活而教育”。美国教育家华特说:“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在课外,鼓励学生多收集生活中的语文,如鼓励学生写日记,记录生活中发生的事,写下自己的所思所感,抒写烦恼和快乐,畅谈理想和未来;针对当今社会上广告用词不规范、错别字多,电脑造成的写字水平下降等现象,让学生去收集并纠正这种问题,平时多练习书法,写规范字、说规范话,训练社交能力和与他人沟通的能力。每周定期开主题班会,让学生自己创设生活情境进行表演或对话。总之,生活是知识的海洋,教师要利用一切机会给学生创造生活化的语文学习情境,寻找生活与语文教学的结合点,让生活成为语文学习的教材和切入点。

二、情境教学:以情感人,创境融人,提高教学效率

小学语文情境教学模式,是依据小学语文的学科特点及学生心理需要而构建的,教学的关键是要在教师吃透课文的基础之上,遵循作者思路,通过实物的演示,图画的再现,音乐的渲染、角色的扮演及语言的描绘等途径再现课文内容情境,并引导学生进入情境之中,让学生通过自身的活动,充实教学内容,丰富教学形式,让学生在乐中学、动中学、做中学、趣中学,使学生在活泼的意境中产生兴趣,在高涨求知欲的基础上得到提高,在愉快的氛围中学到知识。如在教学《陶罐和铁罐》时,我在教学中加强“讲、演、练",把学生头脑中的语言文字还原成客观事物,创设表演情境,把课文转化成舞台剧。课前,我安排学生在充分阅读课文后,组织他们分角色扮演陶罐、铁罐和群众甲、乙等,演出一台绘声绘色的课本剧,铁罐的趾高气扬、目无一切,与陶罐的谦卑和气、宽阔心胸通过学生绘声绘色的表演表现的淋漓尽致,再加上十多个观众作为旁观者的讨论和发言,更收集到很多有哲理的话语,既让学生深入理解了陶罐与铁罐的不同特点和命运,又提升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演出后,让他们明白,不管是在学习还是生活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要善于看待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在学习中互相帮助,生活上和睦相处。又在无形中增加了班级的凝聚力。

在情境教学中,教师可创建多种情境帮助学生学习。通过“听一听”,根据课文内容,播放恰当的音乐和声响,使学生身临其境,加深对作者思想感情的把握,通过“看一看”,充分把文字、声音、图像、动画、视频等多媒体结合起来,将抽象的教学内容演绎的具体、生动、形象,使学生身临其境、拓展思维,加深学生对文章感情的整体把握和对词语的准确理解。通过“演一演”,将枯燥的文字变成生动的情景剧,对文中的语言、故事情节进行改编,提高学习的学习兴趣,易于理解,并有助于对学生的延伸教育。通过“做一做”,收集身边的语文知识,通过做一些卡片或小实验来激发学生的兴趣,体会教材的语言环境,不仅能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还能使学科之间相互渗透,获益良多。

三、阅读教学:积累和感悟,提升语文综合素养

新课标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小学语文作为一门学习和应用语言的学科,阅读能够使学生在语言训练方面得到大量的积累,有了量的积累就有质的飞跃,学生“胸有点墨”,有了良好的语感就自然能准确流畅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如在《秋天的怀念》这一课时,课堂开始,我先问学生文章写了一件什么事?然后,我叫两个学生富有深情地朗读全文,要求同学们边听边画出课文中母亲和儿子的描写。再根据学生的阅读理解善,板书设计:语言、动作、神态;母亲(表现),儿子(表现)。 并让学生再次细读课文,从对母亲和儿子的语言、动作、神态描写中体会母爱的伟大。指导学生对课文进行整体感知,加大了课堂教学的信息量,为学生进一步抓住课文重点和精髓进行阅读与感悟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凭借。

造句教学范文第4篇

一、教学改革的总体思路

依照《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教高[2000]2号文)、《教育部关于以就业为导向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教高[2004]1号文)、以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直接服务模具设计、制造、各种成型设备的选用、维护与管理工作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为目标,由目标岗位定工作范围,由工作范围规范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技能要求,并考虑专业的拓宽,设计教学过程,编制教学计划并组织实施。

二、教学内容

以技术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围绕社会模具专业人才的技能要求设置教学内容,突出了模具加工制造及冲压和注射塑料制件生产,而在模具制造方面又以模具数控加工、特种加工(线切割机床、电火花成型机操作)、操作能力培养为重点。在模具设计方面,以目前技术发展较快、人才需求较多的塑料模具设计和冷冲压模具设计为培养方向。

三、课程体系

由公共基础必修课、职业基础必修课、职业技术方向限选课、任意选修课、实践教学活动五大教学模块构成。理论教学以“必须和够用”为度。实践教学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逐渐形成基本操作技能、专业技能和综合技能。在拓宽就业口径的同时,注重具有就业竞争力的专业强项。将技能证书考试与教学内容紧密结合。教学内容体现以职业素质为核心的全面素质培养,并贯穿于整个教学进程的始终。

四、教学方法

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在计算机应用基础、模具CAD/CAM等课程中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比例达1:1。在冲压工艺与冲模设计、塑料模具设计、数控机床及其应用、模具制造工艺等主要专业课程中均安排有专门的实践教学周。聘请有实践经验的工程师担任主要专业课的教师,使教学内容更接近生产实际。

加强直观性教学。在冲压工艺与冲模设计、塑料模具设计课程中采用带有助学课件的高职高专教材,以利教师开展多媒体教学。

五、考试模式的改革

在考试模式改革中注重学生专业技能与能力的考核:

课程设计、综合训练以设计成果和实际操作为主评定成绩。毕业实习、毕业设计以实习报告、实习鉴定书、毕业设计成果和毕业答辩情况综合评定成绩。

除要求完成学校正常教学组织的考试外,还要求学生完成与本专业相关的职业技能鉴定中级工等级考试。

六、改革计划和配套措施

毕业设计及毕业实习方面:

计划在毕业设计与实习期间除完成课题规定的模具设计和工艺设计任务外,还要将自己设计的模具由自己动手加工出来。以进一步强化技能训练。以上计划的实施,主要需要足够的实习设备与更多的实习指导教师。从管理体制上要求教学机构有真正属于自己的实习设备(这里主要指模具加工设备)。另外,要求教师有较多的小型模具设计资料。

教学与生产结合方面:

利用教学设备,为生产服务,既创造了价值,也节省了实习费用,同时使学生受到了更为直接的技能训练。以上计划的实施,要求我们有足够的、较为先进的设备且我们教职工与社会有较多的联系,同时也取决于我校模具专业的学生能否得到社会的承认和同行赞赏。而从学校的制度方面主要要有合理的分配制度。

七、教学中反映当前科学技术先进水平和职业岗位资格要求

新技术向模具工业的渗透,改变了传统的模具设计与制造理念,引起模具工业的一场革命,CAD/CAM技术在模具工业中的应用,使模具工业进入高新技术产业化的重要领域。目前该专业开设的数控机床及其应用、模具制造工艺学、模具CAD/CAM等课程均反映了模具生产的先进技术并能和社会的急需相吻合。在现代的模具制造中,数控铣床是使用最广泛的设备。学生在数控机床及应用课程及该课程的实习中可学习数控机床的操作技能。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教学计划规定,学生要取得毕业证书及数控铣床操作中级工等级证书(或模具制造实际操作相应的其他中级工等级证书),体现了职业岗位资格要求。

八、创新特色

在模具制造方面又以模具数控加工、特种加工(线切割机床、电火花成型机操作)、操作能力培养为重点。在模具设计方面,以目前技术发展较快、人才需求较多的塑料模具设计和冷冲压模具设计为培养方向。

九、取得的效果

1.依照《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教高[2000]2号文)、《教育部关于以就业为导向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教高[2004]1号文)以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直接服务模具设计、制造、各种成型设备的选用、维护与管理工作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为目标,编制了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教学计划、课程教学大纲、实习、实训教学大纲。

2.依照教学大纲实施完成了三个学期的教学任务。

参考文献:

[1]《实用金属切削刀具》(机械工业出版社)

造句教学范文第5篇

项目教学法是一种融合了理论知识与专业实践技能的现代化教学模式,这种模式以职业活动为基础,以技能为先导,在模具设计与制造课程教学中具有明显性的促进作用。职业教育转型发展形势下,相信通过项目教学法的深入应用,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型,从而让他们在模具设计与制作课程学习中有所裨益。基于此,文章就模具设计与制造课程中的项目教学法应用这一课题展开探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

模具设计与制作课程;项目教学法;应用

职业教育改革深入推进环境背景下,社会向技师学院的学生提出了新的要求。就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来说,要想满足企业对一线专业人员的需求,学校必须要革新教育理念,推进课程教学模式的革新。《模具设计与制造》课程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专业选修课程,其课程教学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都学生模具设计和模具制造能力的培养。项目教学法是一种与传统教学方式完全不同的教学方式,能够有效解决“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问题,是一种能够帮助学生更好掌握课程知识和实现知识应用的教学方法。可见,探讨项目教学法在模具设计与制造课程中的应用,将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项目教学法的内涵概述

项目教学法,是国内外在理科专业课程教学中广泛应用的一种教学方法,具体步骤实施如下:①方案的设计:教师事先准备好一个相对独立的项目,学生针对教师提供的项目案例和提出的问题,在教师的指导下做好资料的搜集工作;②项目的实施。各小组对同一项目进行剖析,并通过分析、梳理形成小组意见,为下一个讨论环节做好准备。那么,在讨论结束后,教师就可以指导各小组学生独立进行项目分析和评价报告的撰写。③评价总结。这一环节主要是做好学生项目分析成绩的评定,评定的内容包括资料的搜集情况、讨论的发言情况、项目报告分析等等,是一个综合素质型的评价。

2项目教学法在模具设计与制造课程中的应用策略

2.1项目实施准备阶段,设计有新意的教学项目

对于模具设计与制造课程教学而言,要想顺利开展项目教学,必须要做好项目的布置准备工作,才能以此为基础,进一步落实教学活动。为此,教师应针对教学的实际需要,针对性地筛选项目案例,充分考虑所选择的项目是否能够帮助学生解答所遇到的学习问题,并通过案例组合方法来强化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与掌握。项目案例的运用,需要经过合理的计算分析,确保常规的教学任务能够顺利进行,课堂教学时间毕竟是有限的,倘若项目分析阶段占据的时间过长,那么就会影响常规教学(即理论性教学)的进度,学生对理论知识掌握不足,也会影响到项目实施的效果。为此,教师应在项目实施准备阶段,针对教学的实际需要,搜集相关资料,并设计有创意的教学项目作为教学应用的根本条件。

2.2项目实施的中期阶段,确立项目方案及实施

项目实施是项目教学法应用的主要阶段,在这一阶段中要求学生能够根据所制定的项目实施方案,运用自身的知识储备完成任务。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可以在划分学习小组的基础上,安排相应的项目负责人对组内成员进行项目分工。而教师则要对熟练掌握项目的实施内容,并在实施的工程中落实好跟踪工作,根据学生的进展情况,进行指导,必要时还可以提醒项目中所需要用到的基础知识和技能。除此以外,教师还要指导学生做好项目实施活动的记录,包括实施的内容、完成的效果、遇到的问题、解决的方法和新技能等。

2.3项目考核的后期阶段,及时检查评估及归档

模具设计与制造课程的教学并不是简单地向学生传授理论知识,而是在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学会总结规律、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最后学会知识的迁移应用。为此,在项目实施结束后,教师需要对项目教学的情况进行总结,分析学生的项目实施能力,以及学生在探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探讨结果的不足,帮助学生从“问题解决能力”上升到“知识建构能力”。其次,教师还要对案例教学效果进行评定,判断是否存在需要改善的部分,对欠缺的进行补充,以整个学生所反馈的信息,为下次课堂教学提供参考。除此以外,教师还要根据学生上交的《项目说明书》对学生的项目学习情况进行分析,进行资料的归档整理,让学生在对项目的实施有一个整体性的认识,从而形成良好的项目学习习惯。譬如说:在教学“冲压模设计”和“塑料模设计”内容时,教师可以各安排一个模具设计项目,让学生按照相关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设计。在此基础上,教师就可以根据学生所上交的《项目设计说明书》,对此进行审核,并结合学生日常的作业表现,给学生一个综合性的评定。

3结语

实践证明,项目教学在模具设计与制造课程教学活动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能够有效实现理实一体化教学,化平淡为神奇。为此,有关教学工作者应立足模具设计与制造课程的本质属性,根据理工科学生的实际情况,积极引进项目教学法,为社会培养更多的综合素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陶勇.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教学中的项目教学法应用[J].教育教学论坛,2010(30).

[2]朱芬芳.项目教学在模具制造实训课程中的应用[J];科教新报(教育科研),201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