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孟浩然的资料

孟浩然的资料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孟浩然的资料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孟浩然的资料

孟浩然的资料范文第1篇

一、黄鹤楼上看美景,紧扣“藏”字,感受别情缠绵之美

“李白和孟浩然一会儿仰望蓝天白云,一会儿远眺江上景色,都有意不去触动藏在心底的依依惜别之情。”

这短短一句话洋溢着依依不舍的浓浓真情,这份依依不舍蕴含在一个“藏”字里。他们是怎么藏的?为什么要藏呢?这个“藏”字让你读懂了什么?男子汉的别情背后,是满腔的深情,真情!细细地品读一个“藏”字,读懂的是藏不住的情,直抵人的心灵,“藏”字中流淌的是一种含蓄的缠绵之美。

师:同学们轻声读看景藏情的场景,哪个词最关键,从这个词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师:谁来说说。

生:“藏”字最关键。

师:“藏”的是什么?

生:藏伤心。

生:藏离别之痛

生:藏埋在心里的依依惜别之情。

师:他们是怎样藏的?

……

师:这“藏”字包含了多么深厚的情意啊,谁来读出这一份情谊?

从关键词语“藏”入手,经过“藏的是什么?怎样藏的?为什么要藏?”层层剥笋,学生的理解“拾级而上”。学生透过字面“一会儿仰望蓝天白云,一会儿远 眺江上景色”,看到了文字后面的一片真情,感受到了别情含蓄、缠绵之美。

二、一杯酒里盛深情,紧扣“满”字,感受别情炽热之美

酒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重要的地位。逢到喜事,以酒相庆;遭遇烦恼,借酒浇愁;知己重逢,千杯也少;好友分别,酒,也就成了重要的表达情意的东西。

“终于,李白举起了酒杯说:‘孟夫子,您的人品令人敬仰,您的诗篇誉满天下。自从我结识了您,就一直把您当作我的兄长和老师。今天您就要顺江东下,前 往扬州,不知我们何日才能再见面,就请您满饮此杯吧!’”

“请您满饮此杯吧!”这满满的酒杯里装着的仅仅是酒吗?不,还有对孟浩然“人品高洁”、“诗篇誉满天下”的敬仰情,还有对孟浩然如“兄长和老师”般关爱和提点的感激情,还有对两人跨越十二年的忘年之交的留恋情……李白把师生情,手足情,朋友情……无限的深情都装在这满满的酒杯中,酒满情更满。

“孟浩然接过酒杯,一饮而尽,然后说道:‘王勃说得好,‘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一个是“请满饮此杯”,一个是“一饮而尽”,每一个动作,每一句话语,传递的都是那无限的友情,那样真挚,那样深情,“满”字中勃发的是一种豪放的炽热之美。

师:离别的时刻并不因两人的不舍而停止前来,所谓的“送君千里,终须一别”,这个分别的时刻必然地到来了。

师:同学们轻声读举杯话别的场景,抓住“满”这个词,谈谈你的感受。

……

从关键词语“满”入手,教者挖掘了“满”的三层意思:“满饮此杯”饮下的是深深的情;“誉满天下”表达的是李白对孟浩然的敬仰;孟浩然的“满怀豪情”则是劝慰李白。课文中李白对孟浩然的敬仰仅仅只写了一句话,学生的理解有一定的难度,教者适时适度地引导学生补充了李白和孟浩然的资料,使学生对“敬仰之情”具体化、立体化。

三、一叶帆中聚思念,紧扣“凝视”,感受别情无尽之美

白帆渐行渐远,朋友也渐行渐远,李白的目光却未曾稍离,直至白帆早已消失。这一叶帆,凝聚着李白深情的目光,无限的思念。

“白帆随着江风渐渐远去,消失在蓝天的尽头。李白依然伫立在江边,凝视着远方,只见一江春水浩浩荡荡地流向天边……”

“凝视”是专注地看,长时间地看。李白看什么?先是看孟浩然,再是看孟浩然的船。孟浩然的人和船都不见了,“消失在蓝天的尽头”了,他还在凝视着“滚滚江水”。

波涛滚滚的长江之中,千帆竞发,为何在李白眼里却只见孟浩然的“孤帆”呢?李白的目光里面也许有什么?“凝视”中展现的是一种不尽的思念之美。

师:践行的酒喝下去了,友人该登船离岸了,友人就要消失在自己的视线里了。

师:同学们轻声读目送吟诗的场景,抓住“凝视”这个词,谈谈你的感受。

师:“凝视”是什么意思?

……

(多媒体出示李白伫立江边的画面)

师:是啊,李白对孟浩然的情就在默默凝视的目光中,同学们,如果你就是李白,此时此刻伫立岸边,望着渐渐远去的朋友,你心里会想些什么呢?请大家拿起笔,把心里想的话写下来。

从关键词语“凝视”入手,教者丰富了“凝视”的内涵:凝视时看什么?从小船离岸一直“凝视”到小船消失在蓝天的尽头;“凝视”的目光中有些什么?把不尽的思念之美表现得淋漓尽致。

抓重点句子,抓关键词语,是对学生粗略的阅读方式的改良和补充。《黄鹤楼送别》教学中紧紧扣住“藏”、“满”、“凝视”三个词语,让学生走进文字中,步入画面中咀嚼、品味,文字背后的那份情便悄悄地撞击心弦,演绎一场诗意的离别。

孟浩然的资料范文第2篇

林散之先生的草书,有的人简称为“散草”,有的人叫作“林体”,还有的人称“林草”、“林书”。综合大多数人的观点,称“林体”更好一些。其理由有二:一是按照习俗,二是方便传承。如的草书叫“毛体”,颜真卿的楷书叫“颜体”,柳公权的楷书称“柳体”。如果称“散草”等,相对来说不便普及,不懂书法的人容易产生岐义。

如果对“林体”草书进行定量分析、概括提炼,吸收马鸿增、庄希祖、衡正安、王冬龄、郑必宽等诸贤对“林体”的研究成果,就会发现“林体”主要有四个特征:一是瘦劲圆涩。主要说的是林散之先生的用笔。笔笔中锋,线条瘦劲,圆中有方,方中见圆,柔中有刚,遒健雄浑,力透纸背,牵丝引带,字字相连,以及生宣纸和长锋羊毫笔的选用所表现出来的审美效果。二是璀灿华滋。主要指林散之草书的墨法。包括墨破水、水破墨后形成枯湿浓淡的墨像,还涵盖宿墨、渴墨等。三是偏正相依。主要讲林散之草书结体布白的变化,这里有两层意思:一个指林散之先生盛年大草的体态有正有偏,偏正相辅。另一个指七十年代作品中有的字是以偏为正,八十年代作品中的字是以正为主。七十年代和八十年代合在一起就是“偏正相依”。四是飘逸天成。主要从气息上分析,指林散之先生的人品、学问、才情、思想的总和,尤指林散之先生书艺高超,人书合一,自然所为。如果对“林体”再作进一步概括可能就是4个字:瘦劲飘逸。瘦劲主要指线条等方面,飘逸大体指墨色、结体,还包括林散之的人文思想和人品等。

概括“林体”的基本特征是一道难题,不像一加一等于二那样绝对,也不像几何题的解析,通过论证,最终得出一个正确的结论,而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这里只是一个大概,是一个指向。其实,林散之的草书是无法用什么标准来衡量的。有法无法,有形无形,有笔无笔,有墨无墨,有心无心。“林体”是无言的诗,无形的舞,无图的画,无声的歌。

林散之草书《孟浩然 春晓》,立轴,1978年创作,尺寸为95×29,约3平方尺。落款是林散耳,印有“江上老人”(白文)、“大年”(朱文)。水墨纸本,生宣纸,长锋羊毫笔,宿墨。裱工精细,品相十品。正文内容是: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这幅草书作品全面地再现了“林体”的基本特征,是典型的“林体”。首先看用笔。通篇中锋用笔,“春”、“夜”等字是笔笔中锋,线条坚挺。“晓”中的牵丝细而圆,有一种弧度美,没有几十年的功力是写不出来的。“眠”、“来”的最后一个笔画的结尾是方笔。“不觉”、“风雨”是字字相连。其次看用墨。“春眠”、“啼”是浓墨,“少”是枯笔,枯中有润,浓淡相宜。“燥裂秋风,润含春雨”。再次看布白。“声”字上半部分密不透风,下半部分疏可走马。“知”和“多”偏正相依,或密或疏,左升右缩。行和行之间,互相避让,彼此照应,起转钩连,行气线上直下曲,落款与正文配合得体,毫无任何摆布之意。最后看气息。通篇行笔流畅,极具动感,鲜活自然,充满了书卷之气、山林之气、庙堂之气,是一件不可多见的精品力作。江苏省美术家协会主席、中国著名画家、林散之作品收藏家宋玉麟先生题签:“林散之先生草书唐诗精品轴。”中国著名书画鉴定家萧平先生题跋:“散翁1978年书孟浩然诗真迹,笔精墨妙可珍也。”

2003年9月28日下午,林散之书法作品专场拍卖会在南京金陵饭店举行。中国首席拍卖师刘新惠举槌,专场一共50件作品,草书《孟浩然 春晓》是2号作品,编号是02,是公认的精品,被多位收藏家看中,经过激烈争夺,最后以高出一般作品三分之二的价格落槌。草书《孟浩然 春晓》先后出版过3次:2010年4月,《林散之中日友谊诗书法手卷》第70页,文物出版社。2012年,《林散之草书精品赏析》,文物出版社。2012年3月,《华人时刊》杂志第3期。查阅相关资料,以《孟浩然 春晓》这首诗为题材的草书作品先后出版过的共有3幅:1985年12月出版的《林散之书法选集》中有1件,2010年4月出版的《林散之中日友谊诗书法手卷》中有2件。3件作品相比,这幅草书更为精彩。

林散之草书精品《孟浩然 春晓》,现由朱韬宇先生收藏。

(作者系林散之草书收藏家、林散之草书鉴赏家)

孟浩然的资料范文第3篇

我们以为,诗歌中的“广陵”即当时的“扬州”,之“广陵”与下“扬州”是指去同一个地方。我们知道古地名所指是非常复杂的,不仅每个朝代行政区划多不一致,而且同一朝代不同时期就多更改。不过,我们还是能够通过工具书与文献材料探求某一具体时代具体地域的。就此诗而论,《中国历史大辞典·历史地理卷》载,西汉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置广陵郡,治所广陵县(今扬州市西北)。徐廉芳《扬州风土记略》又谓:唐“广陵郡被扬州之名,肇于隋文帝开皇九年。”按:此事当在开皇九年由吴州改扬州后。隋文帝开皇九年即公元589年。《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扬州”条则指出:“唐武德九年(公元626年)复改为扬州,仍治江都县(今扬州市),天宝元年(公元742年)改为广陵郡,乾元元年(公元758年)复为扬州。”“扬州”与“广陵”地名改称的情况已然明了。一般认为,李白此诗创作于开元十六年(公元728年)。因李白得知孟浩然要去“广陵”办事,便约孟浩然在江夏(治今武汉市武昌)蛇山黄鹤楼相会(时两人同在江夏)。相聚之后,便留下了《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诗歌。当时地名已早由广陵改为“扬州”。可知“广陵”当为过去之称呼,“扬州”即为当时之称谓。

从唐代其他诗歌中亦可得知“广陵”即当时的“扬州”。为便于说明,我们举例仅举同一首诗歌或同一题目中“广陵”即“扬州”同时出现的例子。先看同一首诗歌“广陵”即“扬州”同时出现的例子。如唐代诗人韦应物《酬柳郎中春日归扬州南郭见别之作》中有“广陵三月花正开,花里逢君醉一回。”李洞《送韦太尉自坤维除广陵》中有“全蜀拜扬州,征东辍武侯。”又,章孝标《及第后寄广陵故人》中有“马头渐入扬州郭,为报时人洗眼看。”刘商《送薛六暂游扬州》中有“广陵行路风尘合,城郭新秋砧杵多。”姚合《扬州春词三首》中有“广陵寒食天,无雾复无烟。”再看诗歌题目中同时出现“扬州”和“广陵”的例子。如唐朝诗人宋之问《伤王七秘书监寄呈扬州陆长史通简府僚广陵以广好事》。这些例子,同一首诗甚至同一题目中就对同一地名采取不同的称呼,比比皆是,并不奇怪。

这里还需要指出的是:虽然“广陵”即当时的“扬州”,但其辖区范围与今天“扬州”地域大有差异(只是能够确定的是李白此诗“之广陵”与“下扬州”是指去同一个地域方向),故而不能将唐代“广陵”视为今日“扬州”。

那么,既然“广陵”就是当时的“扬州”,为何题目用“广陵”,而诗歌之中却要用“扬州”呢?难道真如《金陵日报》所载文章说的:“如果诗题中的‘广陵’,和诗句中的‘扬州’是同一地点,那无论从逻辑思维角度,还是从修辞学角度考虑,都显得很不和谐,这种同一首诗对同一地名采取不同称呼的做法实在令人费解”那样吗?答案显然不是。

我们以为作者对同一地名在题目与诗歌中采取不同的称呼,主要就是考虑了修辞的原因。我们知道,古人作诗写文,是非常重视避免重复的,在遇到同一地名或人名时往往变换着花样使用。诸如对文、对举均是避免使用同一词语的表现。试想:要是把题目换成扬州,成为《黄鹤楼送孟浩然之扬州》的话,就与诗中“烟花三月下扬州”之“扬州”重复了。若是如此,这首诗影响力就要大打折扣。另外,古人都是尚古的,在题目中运用过去的名字,不仅表现自己学识渊博,而且也反映自身情趣。例如,唐代的《及第后寄广陵故人》《送韦太尉自坤维除广陵》等诗歌,题目中均是用“广陵”,而诗歌中则均用“扬州”。又如,四川达州以前属达县地区,后改为达州市。改名已经多年,但多数人今天仍称达州市为达县。这些例子反映出人们在一定程度上有着崇古的倾向。故笔者以为此诗在逻辑思维与修辞学方面,都是很和谐的。至于同一首诗对同一地名采取不同称呼的做法,更是没有令人费解之处。上面所举的同一诗歌中运用不同称呼的例子不就是最好的证明吗?

此外,诗歌中用“扬州”而不用“广陵”的原因还有对韵脚字的考虑。古人作诗选韵是很有规律的。王力先生指出,开口较大的韵适宜表示宏大的气势,开口较小的韵适宜表示离别柔情之意。而此诗押ou韵,属于开口值较小的韵,适合表示对友人之留恋的绵绵情意。从用韵角度看,诗歌中用“扬州”而不用“广陵”也应该是合情合理的。

综上,我们以为诗中的“广陵”即当时的“扬州”,题目中用“广陵”而诗歌中用“扬州”主要就是出于避免重复与押韵字等修辞方面的考虑。

孟浩然的资料范文第4篇

“仙宗十友”的提出

早在五代时期,画家石恪便有《仙宗十友图》之作,收于黄休复的《益州名画录》。《益州名画录》是一部以记述唐、五代至宋初西蜀寺院壁画创作为主要内容的地区性画史,成书于景德三年(1006)之前。书中记录了这一时期寺院壁画的名目、内容、年代、配列、构图、绘画特点等,而且黄休复是依靠寻访壁画遗迹来积累编写史籍的资料的,所以这些内容较为翔实可靠。

《益州名画录》卷中载:“石恪,字子专,成都人也。幼无羁束,长有声名,虽博综儒学,志唯好画。攻古体人物,学张南本笔法。有《田家社会图》,《鳖灵开峡图》,《夏禹治水图》,《新罗人较力图》,陈子昂、卢藏用、宋之问、高适、毕构、李白、孟浩然、王维、贺知章、司马承祯《仙宗十友图》,《严君平拔宅升仙图》,《五星图》,《南北斗图》,《寿星图》,《儒佛道三教图》,《道门三官五帝图》。虽豪贵相请,少有不足,图画之中,必有讥讽焉。城中寺观壁画亦多,兵火后,余圣寿寺经阁院玄女堂六十甲子神、龙兴观仙游阁下龙虎甘,并见存。”

石恪,生卒年不详。宋灭后蜀(公元965年),至都城开封,奉旨绘相国寺壁画,后授以画院之职,坚辞还乡。据《画继》说,他的性格滑稽,有口才,攻画道释人物,初学张南本,以后自成一家。从石恪的画作看,他对道教题材很是偏爱,这也从侧面说明了把仙宗十友归类为道流名士在唐以降的士人心中存在着较高的共鸣。

从现存文字材料看,对传播“仙宗十友”这一提法影响较大的是宋代叶廷硅编著的《海录碎事》一书。以后,使用这一概念的多援引此书。如《历世真仙体道通鉴》、清代王琦《李太白集注》、清赵殿成《王右丞集笺注》等。《海录碎事》是叶廷在四五十年中借书、读书、摘录而编成,所征引的旧籍多为北宋刻本或写本,文字与今本不同,可以作参稽考核之用。鲁迅先生辑集《会稽郡故书杂集》、《古小说钩沉》和《岭表录异》就采用了《海录碎事》中的一些材料。

这本书中所收内容,有的标明出处,有的则未标明。据《海录碎事》的序文称,“仙宗十友”之说见于其书卷八下(见四库本),其云:“唐司马承祯与陈子昂、卢藏用、宋之问、王适、毕构、李白、孟浩然、王维、贺之章为仙宗十友。见本传。”但是,笔者查阅了这十个人在新旧唐书中的传记并没有类似的记载。同时,值得注意的就是关于“仙宗十友”身份记载的不同:在《海录碎事》与《益州名画录》二者中出现了王适与高适的出入。《海录碎事》成书于南宋时期,在《益州名画录》之后。我们不知叶廷这条材料的来源,但很明显叶廷所见到的这条材料不是本于石恪的《仙宗十友图》。

从这记载来看,大致上可以得出以下结论:第一,根据《益州名画录》记载,《仙宗十友图》是石恪的作品。不论这幅图是石恪本人构想出来的,还是他把社会上流传的关于“仙宗十友”的说法绘制出来,但有一点可以肯定,“仙宗十友”这一说法最晚当在晚唐五代末就有了。第二,据《宣和画谱》称石恪“工画道释人物”,而且上文也提到《益州名画录》主要记述唐五代至宋初西蜀寺院壁画。所以《仙宗十友图》很可能是某道观的壁画。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时人有从道缘的角度对十友归类的意识。第三,叶廷把“仙宗十友”这―概念摘录出来,一方面固然是积累知识的贮备行为,另一方面也表明他对“仙宗十友’’这一概念的肯定和标举。

“仙宗十友”成员的辨析

“仙宗十友”是一个活动于初盛唐时期具有共同宗教背景的文人群落。他们并没有共同活动过,是后人根据其共同的宗教背景和文学爱好归类而成的,那为什么会出现“仙宗十友”这种说法呢?其实对一定的社会群体进行总体性命名的做法在中国古代是很常见的。有的是当事人自己命名的,有的是时人对这些人的雅称。可能当事人知情,也可能不知情。可能这些当事人实有交往,也可能是人们由于他们具有相同的品质把他们放到一起的。比如白居易与胡杲、吉戈、郑据、刘真、卢真、张浑、狄兼谟、卢贞燕集,皆年高不事者,人慕之,绘为“九老图”。大致看来,仙宗十友也是这种性质的一个群体。

关于“仙宗十友”成员的说法小有争议,主要有两种。第一种以《海录碎事》为代表,认为这十个人包括:司马承祯、陈子昂、卢藏用、宋之问、王适、毕构、李白、孟浩然、王维、贺之章。第二种见于《益州名画录》。认为这十个人包括:司马承祯、陈子昂、卢藏用、宋之问、高适、毕构、李白、孟浩然、王维、贺之章。两种说法的主要分歧点就在王适和高适,其他人并无异议。

唐代的记载中有两个王适,一个在武朝时期,一个在德宗朝时期。本文认为,“仙宗十友”群落中的王适是活动于武朝时期的这一位。这个王适现存的材料很少,正史中并没有单独的传记,只是在其他一些人的传记中有零星的记载。《新唐书》卷二百二中刘宪传中附有王适的一些记载:“武后时敕吏部糊名考判,求高才,惟宪与王适、司马锃、梁载言入第二等。适,幽州人,终雍州司功参军”。《新唐书》卷一百七:“(陈子昂)初为感遇诗三十八章。王适日:‘是必为海内文宗’,乃请交子昂。”在《陈拾遗集》(四库本)附录等书中也有相同的记载。《金石文字记》卷三中载:“中岳体玄先生潘尊师碣文,王适撰,司马承祯八分书。”这个潘尊师就是司马承祯的老师――高道潘师正。王适为潘师正写过碣文,可见他和当时的道教界是有联系的。

高适是盛唐时期出色的文人,又曾经略边事,有军功,尤其以边塞诗歌及事功知名当时。《旧唐书》和《新唐书》中都有传,详言其一生的主要事件,有赴蓟北、客居淇上、举有道科及授封丘尉、送兵蓟北、入河西幕等等。他的事迹中少有与佛道人士交往的记录。除李白外,他与“仙宗十友”中的其他人物没有任何交往的记录。杜甫《赠李白》中提到三人梁宋之游,但他与李杜浪游梁宋也无任何宗教方面的记载。这样看来,王适位列“仙宗十友”还是比较合适的。

其次是好尚文学。单就文学史上产生重大影响的来说,就有陈子昂、宋之问、李白、王维、孟浩然、贺知章等重量级人物。虽然王适、卢藏用的文名没有这些人卓著,但《新唐书》中载二人都有文集,《全唐诗》中也都有作品传世。王适现存作品5首,卢藏用8首。只有毕构,由于涉及的材料太少我们还无法详知。

“仙宗十友”的特点

孟浩然的资料范文第5篇

设计问题;评价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4)08―0078―01

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让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是当前教师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曾说过:“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是知识获取过程中的主动参与者。学习者通过自己的训练、探索、发现,所获得的知识才真正有效。”可见,“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师作为学生学习上的引路人,应该培养学生形成自主探究的能力。那么,在语文课堂上,教师该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呢?

一、认识到自主探究能力的重要性是前提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终身教育局长保罗・郎格朗说:“未来文盲,不再是不认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可见,现代社会对人才提出了更高、更严的标准,未来需要的人才不仅是会识字的人,而且是能够自主探究、追求新知识的人。因此,语文教师应在意识和行动上充分认识到自主探究能力的重要性及教育功能,将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纳入到语文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在语文教学中给学生学习的时间和思考的空间,凡是学生自己能做到的事情,一定让学生自己去做。这样,才能真正体现出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的统一,才能使学生的自学能力得以提高,才能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形成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创造开放的课堂教学环境是基础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建立平等、民主、宽松的师生关系及课堂环境,是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前提条件。教师在教学时,要将课堂还给学生,要鼓励学生去探究课堂中的各种知识,敢于和教师、同学争论。例如,在教学《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一课时,教师首先可以让学生在课前搜集诗人的相关资料,并且在课堂上与其他学生分享,教师做适当补充。然后,让学生用喜欢的方式阅读古诗,把不理解的地方画下来。最后,教师引导学生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借助课后的注释学习每句诗的意思,并组织学生将不明白的地方在小组内讨论解决。

三、设计合理准确的问题是关键

自主探究离不开问题的设置,语文课堂探究活动主要是围绕问题展开。所以,问题的设置一定要引起全体学生主动思考、主动探究的欲望,问题的设置要找准切入点,这样不仅可以激起学生了解新课的兴趣,而且可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例如,在教学《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一课时,教师可先安排学生提前预习课文,并要求学生带着以下问题去预习:1.你对于诗人都有哪些了解?2.诗人的故友是从哪里辞行的?3.辞行的时候是哪个季节?你是从哪句诗中读出来的?4.你知道诗句中的“阳关”是现在的哪里吗?5.你想象一下当时诗人送别故友的心情是怎样的?学生带着问题有目的地去复习,就不会出现无功而返的消极心理,反而能够激发好奇心,增强学习的信心。

四、给出恰当及时的评价是催化剂

相关期刊更多

食用菌学报

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上海市农业农村委员会

染料与染色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沈阳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冶金标准化与质量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