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资治通鉴读后感

资治通鉴读后感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资治通鉴读后感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资治通鉴读后感范文第1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课外阅读 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24.218

1 前言

就我国当前现状来看,人民群众阅读量普遍偏少,其中就包括有小学生。导致小学生阅读量偏少的主要原因有三:一是学生对进行课外阅读的途径缺乏认识与了解;二是对课外阅读不感兴趣;三是对课外阅读缺乏重视,不了解课外阅读的重要性。此外,由于针对小学生课外阅读而实行的管理工作并不完善,导致大部分小学生对阅读材料选取不正确或阅读方式存在错误,这些因素都导致他们没能从课外阅读中获益。下面,本文就小学语文教师如何引导小学生进行有效的课外阅读展开探讨,以期提高小学生课外阅读能力,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

2 依托教材,提高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众所周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兴趣,才能从内部引发一个人的动力,对于小学生而言更是如此。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注定了他们往往只对感兴趣的事物才会产生积极主动性,教师应针对此点,有计划地引导学生,使学生对课外读物产生兴趣,自动自发地进行课外阅读。例如在教授《司马光》这一课程前,教师首先对学生进行提问:“同学们,当你和朋友玩耍的时候,你的小伙伴突然不小心掉进装满水的水缸里,这时候你要怎么办?”学生们有的回答把大人叫来,有的回答伸手进去抓住对方,还有的回答把游泳圈扔下去,答案多种多样。这时,教师对学生们丰富的想象力给予赞扬,然后让他们朗读课文。朗读结束后,教师再问:“同学们,你们觉得司马光的办法好不好?”同学们不约而同大声道:“好。”教师点点头,开始向学生介绍司马光:“当其他孩子都又哭又喊的时候,只有司马光保持沉着冷静,果断搬起大石头砸碎了缸,迅速救出了朋友。司马光这种冷静的态度与机智不仅表现在童年,也延续到他的成年,同学们,你们知道司马光平生最大的成就是什么吗?”有同学迅速举手回答:“砸缸。”教师微笑:“砸缸救人只是司马光的成就之一,但并不是他最大的成就,司马光最大的成就,是编撰了《资治通鉴》。”接下来,教师通过层层递进的方式向学生们介绍《资治通鉴》,使学生们了解该书对我国的重大意义,进而引发浓厚的阅读兴趣。由于以小学生目前的语文知识,阅读原著较困难,教师可引导学生阅读儿童注音版,为今后学习打下基础。

除我国文学外,这种引导阅读方式同样适用于国外读物,例如在教授《巨人的花园》时,当学生对课文有一定了解之后,教师可引导学生认识该文的作者奥斯卡・王尔德,并描述其在文学上的各项成就,指导学生阅读王尔德的其它作品如《西班牙公主的生日》、《快乐王子》、《夜莺与蔷薇》等童话著作。小学生本身就对童话故事存在好感,再经由教师说明之后,阅读兴趣被充分调动起来,眼中充满了渴望阅读的神采。利用教材引起学生阅读课外读物兴趣的方式不仅能拓宽学生视野,还能对其所学内容起到巩固作用,实现语文教学的目的。

3 家校合作,培养学生自我阅读的习惯

要引导小学生进行课外阅读,除了学校之外,家庭的潜移默化作用也不可忽略。然而对于学生而言,相较于全是文字的书本,家中电视机里的电视节目更有吸引力。据可靠资料显示,半数以上的学生课余时间都被电视节目所占据,读物已经难以引起他们的阅读兴趣。为此,学校应定期组织家长会,由教师向家长说明课外阅读对小学生的重要性以及长期观看电视对身体健康造成的危害,使家长们产生危机意识。教师还应指导家长为学生购买适合其年龄段阅读的书籍,并鼓励家长参与到学生的课外阅读活动中,一起交流书中的内容并进行适当引导,从而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兴趣与习惯,提高其对书中知识的吸收率。

在引起家长对学生课外阅读重视的同时,教师也应以身作则。试问,对阅读没兴趣的教师又怎能培养出喜爱阅读的学生呢?而语文教师的职责也注定了其必须进行大量阅读,不断提高自身的人文底蕴,巩固语文功底才能胜任这份工作。教师应阅读的书籍一是教育类书籍,二是学生喜爱的书籍。通过与学生交流,了解学生喜欢的书籍,并站在学生的角度与其一起进行阅读,不仅能加深师生关系,而且在向学生推荐阅读和指导阅读时也更易被学生所接受。

4 创设途径,为学生营造课外阅读的氛围

目前存在部分小学生想要进行阅读,却由于缺乏途径而无从下手的现象。为此,教师应从一年级起就鼓励并指导学生定期从图书馆内借出感兴趣的读物进行阅读。同时,教师自己也应从图书馆中借出相关书籍阅读,与学生进行交流,借以提高学生的阅读积极性。除去从图书馆借书外,教师还可组织学生充分利用寒暑假时间,购买两本左右书籍进行阅读并写下读后感。待开学之后,教师再开展活动,让学生们交换借出各自拥有的书籍,如此一来,可供阅读的书大大增加,在班级内形成了一个图书角。教师再要求学生每日从中午抽出一段休息时间进行课外阅读。在这种人人都读书的良好氛围之下,班级内的学生自然都乐意并主动地寻找课外读物阅读。

综合上述,语文作为我国教育最为重要的科目之一,其学习方式需要以阅读能力作为前提。而培养优秀的阅读能力不但能帮助小学生积累语文知识,提高语文素养,同时还可起到巩固课堂知识内容的作用。但是,阅读能力的培养需要通过大量阅读材料进行,而教材中包含的文章数量远远没有达到这个需求,因此必须通过课外阅读才能实现。小学语文教师在教授学生语文知识的同时,还应培养其理解和掌握语言文字的能力,引导学生进行大量阅读,陶冶情操,树立完善的心理素质。

参考文献:

[1]崔治礼.让课外阅读为你的语文教学增光添彩[J].青春岁月,2010,(12):91.

[2]谢[斌

贝].应重视语文的课外阅读[J].文学教育(下),2012,(12):108-109.

资治通鉴读后感范文第2篇

那么,如何对小学生进行有效的育心活动,促进小学生的健康成长呢?下面谈谈我的一些做法。

一、着力班级文化建设,实现环境育心

学校是学生的第二个家,让学生在不自觉中接受教育。因此,优雅、洁净、文明的校园环境能给学生润物细无声的良好心理影响。为此,我加强了班级环境建设,优化了班级文化氛围,对教室进行了科学的规划、布置。

1. 我在班里悬挂名言警句、文明用语、图片等,努力营造良好的班级文化环境。

2. 教室门口,是我与全班学生的合影;合影上,写着“学知识,懂道理,争当班级小主人”的班呼。这样的布置,增强了集体的凝聚力,让全班学生都有一个明确的目标。

3. 开设“荣誉栏”。在我班教室前面的墙上,醒目地张贴着“荣誉栏”三个字。每周,我都在班里评选出“纪律之星”、“助人之星”、“文明之星”、“进步之星”,并将学生的照片张贴在墙上,以资鼓励。同时,他们为全班同学树立了榜样。

4. 鼓励学生写日记。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我也希望学生们每日“一省”。为此,我建议学生坚持写日记。日记不需要很长,有时甚至是一两句话。每天,学生们都将自己对生活的点滴感受记录下来。这样,孩子们就会在每天学习思考,并在思考中不断进步。

以上的班级文化建设,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实现了环境育心,为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落实活动育心

1. 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知识。课堂是学校进行教育活动的主要场所,课堂教学不仅是科学知识传授的过程,也是学生心理发展的过程。在各科教学中,都能有机地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例如,语文、品德等学科的教学可以陶冶学生心灵,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生活的热情;数学、科学等学科的教学可以进行科学思维训练,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情感;美术、音乐的教学可利用特有的旋律、线条和色彩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塑造高贵优雅的品质;体育课的教学可以锻炼学生坚强意志,培养学生竞争、拼搏、进取的精神。

2. 在少先队活动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少先队活动是最受孩子们欢迎的。我充分利用少先队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开展丰富多彩且有益学生身心健康的中队活动,让广大学生在参与活动中不仅提高能力,同时也进入特定的心理氛围,受到教育。我在班里开展的“阅读之星”评比活动中,培养了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让孩子们在与书本对话的过程中增长知识、陶冶情操、明白事理;针对学生参与意识强、表现欲强的特点,参加学校组织的唱“三歌”(国歌、队歌、校歌)比赛、毽球比赛、文艺表演等竞赛活动;针对学生从众心理强、热情大方的特点,组织开展献爱心活动,让学生在各种活动中提高修养,促其养成良好的习惯和健康的心理。

3. 以课堂教学为阵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我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已经有多年了。其中,课堂教学的形式包括团体心理辅导教育课、心理健康教育课、班会课等。我不但积极参加了在课堂上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还积极参加了各种相关的讲座、观摩课、评课活动。2011年6月,我执教了心理健康教育课《做一个快乐的人》,为我校探讨如何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交流平台,同时,也受到市领导及同行的好评。

通过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学习,大多数学生掌握了基本的心理常识,自我调节控制情绪,学会做自己的心理医生,学会当遇到自己不能排除的心理问题时,能坦然寻求心理帮助。学生的心理素质有了明显的提高,表现在下面四点:(1)学会调控自己的情绪,保持乐观向上的心态;(2)能与周围的人正常交往,懂得分享与合作,乐于帮助别人,尊重别人;(3)能自我接纳,有自制力,能面对生活中的问题,适应环境;(4)逐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形成健全的人格。

以上“育心”活动的开展,不仅活跃了班级文化氛围,更为重要的是让学生在切身体验中促进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培养了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学习、热爱集体、善于合作、讲究卫生等品质,学生的文明素养得到了明显提升,实现了活动育心。

三、开展假期读书活动,渗透书本育心

开展假期读书活动以来,每位学生都能读一本以上的书本。学生读书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四种类型的书目:(1)世界名著,如《爱的教育》、《红楼梦》、《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传》、《上下五千年》、《尼尔斯骑鹅历险记》、《莫泊桑短篇小说精选》等;(2)历史书籍,如《资治通鉴》;(3)作文选;(4)励志书籍,如《名人故事》、《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等;(5)科普类书籍,如《神奇的动物世界》、《神奇的植物世界》、《十万个为什么》等。

假期里,学生不但主动制作了读书卡片,还写下了读后感。每学期开学后,我都会开展《一路书香伴我行》、《我读书,我快乐》、《我与书本交朋友》等读书交流活动,并在课堂中对孩子们的交流相机进行引导,帮助孩子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

通过课外阅读,丰富了学生的生活,开拓了学生的视野,陶冶了学生的情操。读书,让学生对生命有所感悟,从而学会自我反思、自我鼓励、自我启迪,于“润物无声”中丰富了精神世界,塑造了美好人格,实现了书本育心。

四、开展心理咨询与辅导,通过交流育心

我利用学校开放了“心理咨询室”的资源,鼓励学生前往心理咨询室释疑解难,让他们将自己成长的烦恼向值日的教师倾诉,及时疏导他们的思想。作为班主任,我定期对全班孩子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孩子们内心的烦恼、需求,集体进行心理疏导。另外,我尤其重视对班级小团体的引导。我利用班干部对班级管理的积极性,经常向他们了解班级小团体的心理及活动情况,及时做好他们的思想教育工作,让他们能在稳定的心理状态下学习。由于我长期注重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因此我班一直呈现出一种稳定、健康的状态。

相关期刊更多

财经问题研究

CSSCI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辽宁省教育厅

湘年法学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湘潭大学

现代中医临床

统计源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