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滕王阁序朗诵

滕王阁序朗诵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滕王阁序朗诵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滕王阁序朗诵

滕王阁序朗诵范文第1篇

一、运用多媒体激发学习兴趣

多媒体集视频、图片、声音等于一体,恰当地运用多媒体可以在最短时间内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比如在李清照《一剪梅》的教学中,如果教师能一开始上课就播放安雯演唱的《月满西楼》,学生很快就会被优美的旋律所吸引,甚至那些熟悉这首流行歌曲的学生会情不自禁地小声跟着唱起来。再如,在讲授王勃的《滕王阁序》时,投影滕王阁的图片,就能激发学生对滕王阁景色的想象和阅读兴趣。再如,在讲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时,教师就可以运用多媒体给学生播放电视剧《三国演义》的主题曲。当学生聆听了豪放、雄浑的歌曲后,自然对苏轼笔下的英雄人物产生了探寻的欲望。

二、运用多媒体扩充学生自主学习材料

新课改主张学生自主学习,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教师仅仅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这就要求教师给学生提供各种相关的素材或资料,并引导学生自己去领会文章的深意。而多媒体正好可以提供这种便利。

如在指导学生学清照的《声声慢》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南宋偏安江南的历史资料以及赵明诚去世的事情,有利于学生理解《声声慢》中所包含的国家破灭之愁,故园丧失之愁,晚年孀居之愁。在指导学生探究《将进酒》中李白的情感由豪放向狂放转变的原因时,也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示李白八年前被唐玄宗“赐金放还”的历史资料。

三、运用多媒体创造性整合教学内容

对语文教材进行创造性整合可以最大限度丰富课堂教学内容,使知识点变得系统且完整,而多媒体这一信息化技术手段恰恰可以做到这一点。

比如在讲授白居易的《琵琶行》时,就可以利用多媒体引入了《李凭箜篌引》,让学生比较两首诗歌对音乐的描写有何异同。再如在讲授杜甫的《蜀相》时,教师也可以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陆游的《书愤》,让学生比较两首诗歌在表达技巧和情感方面的异同。在比较中,学生很快就发现两位诗人都提到了诸葛亮出师北伐的典故,用这一典故来抒发壮志难酬之情是两首诗歌的共同特点,但又略有不同。杜甫面对自己年老多病功业未成显得格外伤感,而陆游在年老功业未成时依然保持乐观的态度。

利用多媒体整合教材内容的事例还有很多,如鲍照的《拟行路难》和李白的《行路难》就可以放在一起教学。两位诗人在面对森严的门阀制度时,都发出了抗争的心声,前者消极,后者乐观。

四、运用多媒体指导学生吟诵古诗词

诵读是古诗词学习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多媒体的出现为诵读环节的开展提供了许多便利,康桥、孙道临、濮存昕、胡乐民等名家的朗诵音频或视频材料,可作为学生练习朗诵的范本。

比如在讲授李白的《将进酒》时,可以为学生播放胡乐民的朗诵视频,学生会一边欣赏一边跟着朗诵起来,为声情并茂的朗诵所吸引,为李白诗歌中所洋溢的豪情所震撼。朗读的热烈氛围营造出来后,学生都举手渴望一试,在学生尝试朗诵环节,为学生播放精心挑选的背景音乐,使他们在教学中深切感受到朗读古诗词带来的快乐。在杜甫的《兵车行》教学中,选用孙道临朗诵该诗的视频,抑扬顿挫的曲调以及投入的朗诵会达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五、运用多媒体需要注意的问题

多媒体的使用要适合于教学内容,即使是网上下载的课件也应该带着批判性的精神进行创造性整合。色彩搭配、图片选择、音视频链接等需要精心设计,以简单、直观、实用为原则,尽可能不要妨碍到学生的思维活动。

课件容量要坚持度的把握,过多的内容设计只会加重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负担。问题的设计应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多设计开放性问题,让学生有思考与表达的空间。多媒体的使用只是促进学生思维发展,而非破坏思维活动。

教师应淡化多媒体在教学中的地位,传统教学中教师优美的黑板字或者迷人的声音是学生学习的榜样,吟诵是学生学习并体会古诗词魅力较好的方式,这是多媒体所不能取代的。

滕王阁序朗诵范文第2篇

本文基于高中文言文教学的现状分析,认为从反复朗诵课文、注重把课堂教学内容引向生活、重视文言文的多元化理解,拓展思维、充分利用多媒体资源等措施着手提高高中文言文的教学水平。

关键词: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教学水平

1前言

我国历史悠久,五千年文化源远流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凝聚着我国民族智慧。文言文作为我国古代文明,更需要文明去继承理解。要提升民族灵魂,就必须先从文言文学起,将文言文学好了,我们才能继承中华民族的美德,充其量能提高点文学修养。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施行,语文科目着重于学习其文化内涵。文言文的学习中,学生不仅要学习句子文章含义知识,更要体会到博大精深的文化,提高自身全方面成长。

2高中文言文教学现状

(1)教师问题:受高考思想的影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都是一字一句去教学生去理解,而忽视了文言文本身的内涵。文言文知识是有生命的,但是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看到的知识单纯的字眼,很难理解一整段话的意思和整段文言文所要表达的内涵,更难理解其中的深刻含义。

(2)学生问题:学生的惰性心理。学生对于文言文这看似枯燥的知识提不起兴趣,不愿去学,久而久之,形成了懒散的心理。

(3)教材链接问题:我们仔细回想初中到高中的文言文课文,就不难看出初中到高中文言文的跨越性很大,初中文言文比较简单且注释很多,比较容易理解,初中文言文教学的要求也只是熟记熟背,并没有要求很精细,而高中要求掌握每词每句的含义以及它的用法。所以学生刚接触高中文言文时学习起来很艰难,几乎找不到头绪。

3优化高中文言文教学的措施

3.1反复朗诵课文:

新课标指出,文言文教学应当培养文言语感。当前,高中文言文让学生倍感煎熬,大多数高中生都觉得文言文太难理解,就这现象该以什么方式去教学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先从朗诵着手,能将文言文阅读流利甚至背出来会在之后理解文言文有很大帮助。文言文也分为不同类别,有的铿锵有力有的温婉抒情,教师依据不同的文言文的类别指导学生采用不同的阅读方式[1]。例如《滕王阁序》这课文中,写景、抒情自然融合。此文重点珠描绘滕王阁雄伟壮丽的景象。以有力的朗读方式来诵读,必将滕王阁雄伟壮丽的景象展现出来,但是文中抒情语段也很多,“潦水尽而寒潭清”等诗句描绘了清幽、淡雅的风景,此处运用温润的情感来读,将自己化为王勃,探索他的内心世界。

3.2注重把课堂教学内容引向生活,从生活中感知:

文化源自生活,用于生活。电视剧《花木兰传》便是根据史书,根据民间广为流传的故事改编而成。教材中的文言文也多半是一些经典的事例,比如《出师表》、《空城计》就是通过叙述故事歌颂古人的智慧和对英雄人物的赞美。传统的教学模式老师会对文言文逐句翻译,对不常见的生词逐字讲解,但这种枯燥的讲解学生只能通过死记硬背来熟记,效果不明显。笔者通过已有的教学经验,浅谈看法。教师在上下一堂课前先告知学生要讲哪篇文言文,让学生先自行理解课文内容,可以通过各种书籍辅助理解,学生可以根据时代背景查找一些课外资料或者查看相关电影。根据文章讲诉的情节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分别担任编剧、演员、导演、评委、旁白等一些角色,如《廉颇蔺相如传》就可以在课堂上表演。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把文言文翻译成台词,还原成情景再经过老师的讲解不但加深了理解和记忆,也把课本带进了生活,启发了同学们感知生活的意义,不但提高了学生对学习的探知、表演和创作能力也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3.3重视文言文的多元化理解,拓展思维:

从传统的教学模式来看,学习文言文后一般只赞美主人翁的美德,很少从反面去剥析人物的缺点。例如课文《鸿门宴》,传统教学模式老师会告诉学生们项羽鸿门宴上不杀刘邦的原因是项羽狂妄自大、不听忠言、优柔寡断、目光短浅、有勇无谋,是刘邦的有勇有谋、善于用人。辅助时代背景看,后人对此事众说纷纭,有人认为刘邦是阴险奸诈的小人,忘恩负义,也有人认为当时项羽不杀刘邦算不得放虎归山。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以学生特有的阅读体验和理解为先,鼓励学生多元化解读,启发他们的独特见解,还可以设定某一问题开展辩论赛,说明论据是文中哪一字句,这样一来不但激发了同学们对文言文深入探究的欲望,活化了人物形象而且在营造了良好课堂氛围的同时培养了学生们的想象思维和创造思维。自然而然,摸索学习文言文的规律也会变的越来越容易。

3.4充分利用多媒体资源:

文言文除了字体、文章不易理解,还存在时空的限制,比如读《念奴娇.赤壁怀古》如果不解读一下时代背景可能很难理解为什么作者为什么会那么哀愁。时代在发展变化,信息技术被各行各业广泛使用,当然也应该用于教学授课[2]。试想,相比在教室里反复朗读课文、揣摩作者的思想感情,和将文言文和动画技术结合,集声音、图相、文字于一体,后者是不是更立体化更容易被学习和接受?创造生情并茂、活灵活现的教学场景不但能提高同学们的学习兴趣而且能把文言文和学生们的距离拉近,不再陌生。如:学习《烛之武退秦师》的时候可以放一些高昂的、节奏感强且快的战争曲,营造一种紧张的课堂氛围以至于让同学们感觉身临其境更容易理解文章;学习《念奴娇.赤壁怀古》的时候除了播放哀伤的歌曲还可以配上图片,比如配波涛汹涌、浪花高涌和风平浪静的大江图片,让同学们体验“大江东去浪涛尽”,待学到“多情应笑我”的句子时可以配一张头发花白的来人等着滚滚江水发呆的图片,情景再现可以让那种饱经沧桑但情怀仍在的风韵展现的淋漓尽致[3]。利用多媒体的教学方法不但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全身贯注地体验文化的熏陶还可以让文言文对同学们产生吸引力,也有助于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记忆。

4结束语

高中文言中教学中,教师要适当指导学生去了解文言文的内在含义,引导学生勤于诵读课文善于思考勤于理解词句意思,利用课外时间去增加文言文知识。学生要以积极的态度去学习,想办法克服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学会在不同的课文灵活运用文言文词句,真正的理解文言文知识,通过学习领会到古人源远流长的文化,增强民族凝聚力。

参考文献

[1]李朗平.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有效性思考[J].课外语文,2013,14:134

[2]陈佳.试论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的主问题设计[J].现代基础教育研究,2013,02:168-170

滕王阁序朗诵范文第3篇

大学中秋节主题活动方案一活动主题:赏月,吃饼,娱乐中秋

活动时间:20xx.9.6 19:00—21:00

活动地点:秋水广场

活动立意:月圆,家远,人圆

1.丰富同学间交流,营造团圆气氛,体会中秋主题,分享中秋节的快乐;

2.进一步加强同学们的集体观念,培养团队意识,同时发挥各自的个性才能;

3.营造和谐氛围,放松身心。

活动准备:吴**负责购置月饼、水果、零食及奖品(14号早晨一切都要准备齐备);张*负责活动中游戏的准备以及活动现场的主持;王*负责回校车辆的联系;郑**负责带数码相机、照相。

活动流程:

一.14号下午5:30在16栋楼下集合,各小组一起到公交站台坐209路公交到秋水广场。

二.到秋水广场集合,拍集体照,找场地。7:00活动正式开始,中间时间大家可以自由活动,拍照。

三.赏月,分发月饼(吴**负责),向大家介绍活动内容(张*负责)用心体会中秋主题意义(可以建议大家给家里打电话,捎去我们对远方亲友的思念之情 )。

四.互动小游戏(50分钟左右)

1.拍七令

从1-99报数,但有人数到含有“7”的数字或“7”的倍数时,不许报数,要拍下一个人的后脑勺,下一个人继续报数。如果有人报错数或拍错人则受惩罚(说真心话即受罚者任意选择男女各一名同学,请他们提问,并做真心回答;或者接受其他同学的任意提问,从中选三个问题并做真心回答,两种任选其一。主持者可适当要求发问者提比较尖的问题)。

2.一块五

男生为一块,女生为五角,以此为单位叠加,由主持人随即报数,在宣布开始时大家快速组合。凡是落单或组数出错的同学必须表演节目,节目及表演形式可以自选。

五.8:00看喷泉,自由活动,但以集体观看为主,注意安全。

六.集体有奖游戏

1.猜灯谜

猜灯谜分为必答和抢答两个环节,共分四组,每组都有5道必答题目,答对加十分,设有10道抢答题,答对加10分,答错扣十分。最后以总成绩最高胜出,发奖品。

2.歌曲接龙

可将同学分为四组,从第一个人开始,按次序每人唱一句含有指定字眼的的歌曲,每人所唱的歌词不能有重复,3秒接不上来的为败者,遇败者跳过,直至唱到每组的最后一人。

第一组:每人唱一句含“yue”音的字(如月、约、越、乐等)的歌曲;

第二组:每人唱一句含“liang”音的字(如亮、两、凉、晾等)的歌曲;

第三组:每人唱一句含“zhong”音的字(如中、忠、众等)的歌曲;

第四组:每人唱一句含“qiu”音的字(如秋、求、囚等)的歌曲;

等四组接龙结束后,公布对败者的集体惩罚:仰天向月学狼嚎。

此游戏参加人数较多,可迅速调动开场气氛。

七.集体面对滕王阁朗诵《滕王阁序》,初步定为一、二段。请**领诵,人手一份序文。(用时20分钟左右)

八.活动结束,集合清点人数,坐车返校。

活动金费

1.月饼、水果、奖品等预计250.00

2.回程车费预计150.00

九.活动组织及后勤服务

大学中秋节主题活动方案二月是民族、家庭幸福的象征。自古以来,中秋节不仅是小家团圆的日子,更是举国欢庆的时刻。从时令上看,中秋是“秋收节”。从渊源上看,我国古代就有春祭日、秋祭月的礼制,中秋又叫“祭月节”。祭月的风俗始于魏晋,盛于唐宋,甚至被定为国节,烧斗香、放天灯、走月亮、舞火龙……中秋活动极大地丰富了起来。一个民族把宇宙天象最完美的时刻与农事巧妙结合,把月圆之夜作为举国同庆的节日,使得原本纯粹的自然现象有了丰富的人文寓意。

今年的中秋节,我院为在校师生打造了“中秋望月”的平台。为此,我们设计了一个活动方案。

内容如下:

1、活动主题:“浓情中秋,情系火炬”

2、活动目的:让全院的师生们都感受到节日的浓厚氛围,以及家庭的温暖。

3、活动时间:零九年 农历 八月十五 晚上( 7点30分到9点45分)

4、活动地点:院图书馆喷池广场

5、主承办单位:

6、参与对象:全院师生

活动的整体构思(活动的板块、各个板块的主题、基调等)

活动形式:聚会+自助餐

环境的布置:

场地布置主要围着喷池进行,大致的布置情况如下:

滕王阁序朗诵范文第4篇

如何以兴趣为中心,构建新型高效课堂是值得广大高中语文教育工作者认真研究的一项重要课题。本文结合教学实际,就实施兴趣教学,提升课堂效率的策略进行探究。

【关键词】

高中语文 课堂教学 教学现状 学习兴趣 教学策略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良好的学习兴趣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促使学生增强学习意志与信心,从而帮助他们克服种种困难,提高学习效率。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实施,传统的高中语文课堂面临着极大地冲击和挑战,应试教育理念下的灌输式教学模式已经不合时宜,甚至对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构成了阻碍。

一、善于提问,激发学生思考兴趣

提问是课堂教学活动的重要环节,也是教师最常用的一种基本教学手段。合理、巧妙地提问有助于激活学生思维,诱发学生思考,使学生在浓厚的探究兴趣中提高学习效率。高中语文信息含量大,内容比较驮樱而高中生思维处于过渡阶段,求知欲与好奇心也比较重,必定心存许多疑问,所以更应注重提问的艺术与技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从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出发,并结合学生学习水平和心理特点,精心准备新颖的问题,准、巧、悬的提问,或采取因人施问、分层设问等方式来提高提问水平,激发学生思考兴趣。

例如,学习《项脊轩志》一课时,教师可以这样向学生提问:第一,本文在题材的选择上有什么突出特点?第二,本文最能触动你心灵的是哪里?第三,现实中有许多感动我们的点滴小事,在日常生活中你感受最深的小事是什么?在教师提问后,学生对文章写法进行了深入思考,巩固了课上所学;而对生活中那些往往被忽略或认为理所当然的小事的探讨,则启迪了学生的思维,震撼着学生的心灵,起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课堂教学变得生动、活跃起来。

二、创设情境,激发学生体验兴趣

高中语文课堂上,合理创设适当的教学情境可以触动学生的真情实感,引发学生思想共鸣,激发学生体验兴趣,进而使其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过程。情境教学不仅活跃了课堂氛围,让原本枯燥无味的课堂变得生动起来,也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理与探索欲望,促进了他们快乐地学习成长。因此,构建高中语文高效课堂应重视情景教学法的运用。教师要结合学生生活实际,精心选择素材、主题,创设一个一个符合教学要求并为学生广泛接受的情境,实现将知识融入到具体情景,使学生自主体验、感悟的目标。

如在教学《荷塘月色》时,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课件展示一些荷塘、月色的有关画面,为学生营造出一个清丽、朦胧、静谧的美好情境,使散文的文字美、意境美得以具体呈现,使学生深入体会到本文独特的艺术氛围和艺术魅力;在教学《滕王阁序》时,学生往往会对其中生僻的文字感到烦恼,难以领会其蕴含的文学美,教师可以播放著名表演艺术家孙道临在滕王阁录制的现场配乐朗诵,再通过多媒体配以展现滕王阁壮丽景色的图片,给学生以强烈的视听冲击,满足学生的审美情趣,从而使他们形成浓厚的朗读、感悟兴趣。

三、丰富活动,激发学生参与兴趣

新课标理念下,高中语文教师应转变思想,尊重并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通过改善课堂教学方法与手段,提高学生学习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具体来说,就是要打破以教师为绝对中心,以“一本教材、一支粉笔、一方讲台”为唯一手段的授课方式,明确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原则,积极尝试多种新颖的教学形式,如故事会、班级座谈会、课本剧等,鼓励学生敞开心扉,积极参与,大胆表达,从而使学生们能够快乐地学习,提高学习效率,也使他们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挖掘出更大学习潜能。

如在教学《鸿门宴》《烛之武退秦师》《荆轲刺秦王》等古代文言文时,教师可以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消除学生对文言文的抵触心理,激发其学习兴趣与参与热情,通过指导学生进行分角色朗读、对话表演等方式提高教学效率。在《鸿门宴》一课,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和对话(几名学生分别饰演刘邦、项羽、范增、张良、项梁、樊哙、项庄),指导学生在充分了解人物语言、性格、行为举止的基础上,为大家表演一个小“舞台剧”,借此使教材内容变得更具体、生动,从而让同学们临其境,闻其声,睹其貌,见其行。这样的学习活动不仅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也定会使之爱上语文课堂。

四、延伸教学,激发学生探索兴趣

语文学科包罗万象,又与生活息息相关,而高中语文课堂所讲知识大多源于课本,终究内容有限,且一些文本内涵深邃,简单的课上讲述只能使学生的学习停留在表层,难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与探索兴趣。基于此,教师应有意识地延伸教学环节,拓展教学空间,以教材和课堂教学为基础,引导学生认真研究思考课上的留白问题,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印象,同时要触类旁通,开发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力,使之自觉阅读与学习相关的有益读物,养成自主学习意识。长此以往,学生必将获得更多、更深层次的知识经验,有效提高自身的语文综合素养。

如在学习鲁迅的《祝福》时,文章中谈到祥林嫂最后成了乞丐,在新年的祝福声中死去。就此,教师先要通过讲解让学生对文章有总体的认识和理解,使之明确作者是以祥林嫂的悲惨命运映射当时底层劳苦大众的艰难生活,抨击黑暗社会的无情;然后,组织学生对文章写作手法、内容进行小组讨论,大胆发表个人见解,从而加深课文理解;最后,可以安排学生在课下为本文写一个后续,让学生通过自主思考,深入体会文章的真正意义。

【结 语】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提高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效率有着重要意义,教师应结合自身教学实际,不断创新理念、创新方法,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马秋红.对打造高中语文高效课堂的思考【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5(12)

滕王阁序朗诵范文第5篇

一、重视诵读

很多经典文言文重音律和谐,语言恣肆有势,极具美感、声情并茂的朗诵可以最直观地让学生感受传统文化的美,拉近学生与文言文的距离。

对于一些经典的美文,教师一定要指导学生声情并茂地朗诵,如《赤壁赋》《阿房宫赋》《离骚》《滕王阁序》等文章,课堂教学中必须要求学生放声朗读,在抑扬顿挫的音律中将语言形象化,将情感美化、深化。通过理解和想象,让学生沉浸于静谧悠远的图景中、沉思于严谨恣肆的论述里,读出文章的味道来,并有所得。

如“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其中“毕”“一”“兀”“出”四个字很值得玩味,每一个字简练精纯、干脆利落、运用精当。“毕”和“一”两字表明了秦王一统江山的迅猛,一位横扫六国、魄力非凡的千古君王出现在我们眼前。“兀”和“出”写出了阿房宫建造的迅速,更表明他是一个聚敛无度、极尽奢华的暴君。所以这几个字读起来,应在短音中读出秦王的威力和残暴,一代暴君可谓形神毕肖了。

声情并茂的朗诵可以在潜移默化中熏陶感染学生的文言语感,提高其文言理解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领悟文章的思想感情。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可以采取教师范读、配乐朗诵、朗诵比赛等形式,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二、古今结合

古代汉语中,不少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与现代汉语不一样,但是,也有许多现代汉语语词保留着古汉语语词的意义和基本用法。比如,要让学生掌握“朝济而夕设版焉”(《烛之武退秦师》)的“济”字,可以先让学生用“济”组词,然后将组成的“救济”“无济于事”“同舟共济”等词语加以比较辨析,使他们知道“济”有救、补益、渡河等不同意义,然后将这几个义项代入原句,再结合上下语境,就可推测出“济”为“渡河”之意。

另外,理解文言字词必须充分利用《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借助权威的工具书是文言文学习的重要方法,查阅字典既可以加深学生对文言字词句的理解,又能拓宽学生的文言知识面。每篇文言文教学的前后我都会组织学生翻阅至少半个小时的字典,课前查疑难,课后拓展夯实记忆。翻阅字典时,需从字形、义项及例句等方面入手,古今结合,课内外结合,给学生充足的自主查阅和理解时间,日积月累,学生的文言文学习兴趣就会不断提高。

三、贯穿故事

绝大多数文言文都是若干个故事组成的,学生对枯燥的文言文不感兴趣,但他们对名人、历史故事还是很感兴趣的。如讲《鸿门宴》,先从刘邦的一些轶事讲起,然后再讲一些项羽征战沙场的故事,选取那些跟课文有联系的、能跟课文中体现的人物性格特点紧密相关的故事。目的是吸引学生想知道后事如何,主动了解课文的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学生还可能课后去阅读《高祖本纪》《项羽本纪》《淮阴侯列传》等,这样学生就不把学习文言文当成是苦差事,而是当成一件趣味盎然的事。

我在平时的教学中还喜欢播放一些历史视频文件,如《百家讲坛》、央视精品纪录片、《袁游》、《腾飞五千年》等文化视频。目的是让学生在阅读文字之后通过音频、视频进一步记忆并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如我在讲《六国论》时,便会将《腾飞五千年》系列之《商鞅入秦》《合纵连横》《张仪欺楚》等小视频放给学生看,让他们了解战国时期秦国与六国的故事,这样既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又激发了他们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四、依文练笔

新课程主张,要实现课内表达导练与学生课外历练的相融与化通。教师在课文教学过程中适时教学生或依文仿写、扩写、续写、补写、改写、感评等,或自主发现课文内容的可思辨点并积极进行独立思辨。这样的表达训练才称得上是生发于课文教学的真表达训练,往往也最受学生欢迎,并能最大程度地激发起学生的表现欲和表达激情,可谓真写作文、写真作文。在现代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教学生依文练笔,文言文课堂教学过程中依然可以这样做,并且照样能做得精彩。

如《六国论》讲授完毕后,我教学生以史论的形式写一首七律,要求:用记叙和议论的表达方式,从秦国或六国两个角度出发,写出自己对文本的理解。学生兴趣很浓,通过模仿修改都拿出了自己的作品,如《秦・贪狼》“战国七雄争天下,大秦一国统四方。各君只为一朝安,割地求和做昏王。岂知秦人欲无厌,肯因一郡止战殇?假若六国似燕赵,试问怎会遭灭亡!”

相关期刊更多

中国宝玉石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国非金属矿工业有限公司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

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创伤与急危重病医学

统计源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沈阳联勒保障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