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教学叙事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一、了解事件梗概,把握主要内容
叙事性作品主要是通过事件的叙述和具体环境的描绘来塑造人物形象的。新课标要求阅读叙事性作品要了解事件梗概。了解事情的梗概即大体把握课文主要内容,对学生来说就是要能说出课文大致讲了一件什么事,这是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感悟作者情感的基础。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了解事件的梗概,把握课文主要内容呢?
1.借“六要素”概括
我们知道,叙事性作品通常包括六个要素: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教学中,引导学生把“六要素”弄清楚,再连起来说一说,即可以大体把握主要内容。如在教学《船长》一文时,我要求学生在读文的基础上说一说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学生很快梳理出事情发生的时间是“1870年3月17日夜晚”,地点是“‘诺曼底’号轮船从南安普敦开往斯恩西岛的途中”,主要人物是“哈尔威船长”,故事的起因是“客轮被撞,遇到危险”,故事的经过是“哈尔威船长镇定自若地指挥人们乘救生艇脱险自救”,故事的结果是“坚守岗位,以身殉职”。随着学生的回答,我逐步出示了一组关键词:遇险、自救、殉职。我引导学生借助这组关键词把事情连起来说一说。有的学生这样说道:“1870年3月17日夜晚,‘诺曼底’号轮船在从南安普敦开往斯恩西岛的途中,被‘玛丽’号巨轮猛烈撞击即将沉没,哈尔威船长镇定自若地指挥60名乘客和船员安然脱险,而他自己却随着客轮一起沉入深渊以身殉职。”借助这样的方法,学生从整体上了解了事情的梗概,大体把握了课文的主要内容。
2.借“时间”概括
有的叙事性课文还可以引导学生按时间的顺序说说每个时间段发生的事情,从而大体把握课文内容。如教学《卢沟桥烽火》一文时,我先引导学生在文中画出表示时间先后顺序的词语,学生很快圈画出“‘九一八’后”“1937年7月7日深夜”“第二天凌晨”“当天晚上”“的第二天”这些表示时间的词语,然后我引导学生简要说说每个时间段发生了什么事,最后再连起来说一说。借助这样的方法,学生很快知道课文主要描写了什么。
3.借“空间”概括
叙事性作品还包括一些游记,对于这类课文我主要引导学生按照作者的空间位置的变化即游览路线来感知课文主要内容。如教学《记金华的双龙洞》一文时,我把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每组根据课文的描述画一幅金华双龙洞的景点游览图。经过小组讨论,集体交流,最终确定了作者的游览路线:路上―洞口―外洞―孔隙―内洞―出洞。接下来我再引导学生根据游览路线说说作者的所见、所闻、所感。这样学生很容易就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
4.借“问题”概括
有些叙事性课文还可以通过几个问题的探讨从而把课文的主要内容串联起来。如在教学《司马迁发奋写〈史记〉》一文时,我引导学生根据课题质疑,学生问道:“司马迁为什么要写《史记》?”“他是如何发奋写《史记》的?”“发奋写作的结果怎样?”学生带着这几个问题朗读课文,之后用简要的语言回答了这三个问题,最终也把握了课文的主要内容。
5.借“关键句”概括
有的叙事性的作品中就有能直接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句子。如《郑成功》课文的最后一句:“民族英雄郑成功,建设台湾的伟大功业,是我们永远也不会忘记的。”又如《轮椅上的霍金》的一个过渡段也可以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霍金的魅力不仅在于他是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物理天才,更因为他是一个令人折服的生活强者。他不断求索的科学精神和勇敢顽强的人格力量深深地感动了大众。”
二、品读重点句段,深化阅读感悟
修订后的语文课标指出:要让学生“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能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喜爱、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这样的要求如何落实?笔者认为关键要引导学生品读文章的重点句段。重点句段指的是对表现课文主要内容和思想感情有突出作用的词句和段落。这样的句段主要包括细节描写的部分,作者精辟的议论和抒情性的语句等。如何引导学生品析叙事性作品的重点句段以深化自己的阅读感悟呢?我进行了以下一些尝试。
1.自主中感悟
在语文课堂上,我们要给学生潜心默读的时间,让学生带着思考自读自悟,引导学生找出能体现课文中心的重点段落、重点句子、关键词语,写一写自己的理解和体会。如果是写人为主的文章,就要关注描写人物行动和心理活动的词句以及人物的个性化的语言等。如在教学《钱学森》一文时,课堂上我选取了钱学森的三段语言,提出自学的明确要求:“读一读下面三段文字,在让你有感触的地方停一停、想一想、圈一圈、画一画、写一写自己的感受。”有的学生在“我是中国人”这句话中体会到了钱学森作为中国人的自豪之情;有的学生从“诚恳地说” “日夜盼望” “终于”“应当”体会到钱学森时时刻刻都在思念着自己的祖国,他把为祖国做贡献看做是自己分内的事,是一种职责,是天经地义的,等等。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学生在小组交流和集体研讨环节更有话说,发言也更加踊跃。经过同伴提醒,教师点拨,学生们把别人的想法与自己的认识相比较,总会获得一点灵感,得到一些新的启示,进一步完善自己的认识和理解。
2.质疑中探究
教学中,引导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特别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并探究问题、解决问题,学生能更好地体会课文的中心。如在教学《船长》一文时,引导学生思考哈尔威船长一共下了几次命令,每一次是在什么情况下下达命令的,结果怎样。《爱之链》一文中,乔依需要钱为什么又不要钱?通过这些有价值的问题的讨论,学生的交流会更具广度和深度,也会更深刻地体会文章的中心,加深自己的理解与感受。
3.交流中提升
在引导学生阅读叙事性作品的整个教学过程中,要给学生比较充足的“交头接耳”的时间。如在教学《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一文时,学生在自读自悟的基础上对描写肖邦的词句――“悲愤欲绝”“倾注”“他勉励自己要工作、工作、再工作”“他常常把自己关在幽暗的房间里,点上一支蜡烛,彻夜地作曲弹琴”,以及对肖邦弥留之际的所说的话“我死后,请把我的心脏带回去,我要长眠在祖国的地下”进行了交流、探讨,在交流中学生各自谈论了自己的感受:肖邦把自己全部的精力都用在音乐创作上,为的是解救自己的祖国;肖邦有着一颗炽热的爱国心,临死的时候还想着自己的祖国……学生在小组合作中聆听别人的谈论,不断完善和丰富自己的认识与体会,更加感受到了肖邦的那颗炽热的爱国心。
4.朗读中升华
毕业到现在,站在三尺讲台上已经有些年头了。我带着青春激情想要将自己的理想付诸教育实践。然而,在教学工作中,就遇到过各种各样的问题,其中,让我印象深刻的是这样一件事情,源于一个小的改变,让我和孩子们一起收获颇多。
在日复一日的教学活动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就是作业。时间久了,学生对于要完成的作业似乎已经毫无悬念,反正每天不是背单词、背课文,就是做练习册、卷子,没什么例外。有时候甚至老师还没有布置,几个“快嘴”的学生就自行口头布置了。细细地反思,我觉得自己作业布置的也的确有些单调乏味,却又不知该怎样改进,直到有一天下课前,突然产生了这样一个想法:
那天下课前,我准备利用剩下的5分钟随堂测试一下刚刚学过的课文中出现的十几个单词。同学们一听见听写单词,马上唉声叹气起来,一百个不情愿,磨蹭着不愿意取出听写本来。我环视一下孩子们,说:“我准备用一种新方法,这次你们每个学习小组出一套考本单元单词和语言点的题给我,我来挑一份最好的考大家,哪个组出的题质量最高,题目的设计最巧妙,有奖励;要是哪个小组出的题目大家一眼就看出答案,不但不能难住任何人,而且没有抓住重点、考点的话,那么这个小组可要接受惩罚哦!”
这下教室真的沸腾了。新鲜!孩子们从来没有出过考题考自己的同学,“我们要难倒所有人”,“看谁能破解我的题”……教室里同学们议论纷纷,热闹极了。那天放学后,很多学习小组聚在教室里商量考题,写了又改,改了再写。同学们兴趣都很大。
第二天,各个小组都把自己编的考卷都交了上来,我认真的对他们出的题进行筛选,虽然只是本单元学过的语言点,我却能够清楚地发现,孩子们都是很用心地在出题。有一套题出的相当出色,它几乎囊括了我在讲解语言点时所提到的全部重、难点。每个单词也都有词性,词形的变化,当真是煞费苦心。
第三天,就是考试的日子。本来大家都怕考试,可这一次看得出,同学们都很兴奋:到底老师会选哪个组的试卷?在大家的期待中,我将打印好的卷子发了下来,被选中的小组显然异常开心。而剩下的卷子,我们以抢答的方式,小组间竞赛,很快就将这个单元的单词、语言点认真细致地全部复习了一遍。而且,大家还复习得又积极又主动!我想这样不动声色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一直以来的被考者到出题者,角色的变化带给孩子们的是全新的体验,即培养了他们从出题者要求的角度如何进行有效学习的习惯。
从此以后,我的作业中经常多了这样一个任务,就是给本单元知识点出一套题。这个过程是对所学习知识的完整复习过程,是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一个过程。经过长时间实践,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二)
中学生对于英语学习的重视,视角总是落在做题,稍好些的还会关注阅读和写作。然而,朗读在英语学习中扮演的重要作用却总被忽略。这是一个严重的误区。大声朗读有利于纠正自己的发音,培养语感;而且对于语言的使用情境及习语、常用语、礼貌用语的使用都有着阅读和单纯听讲所不能产生的记忆效果。但是,我们的学生用来大声朗读的时间却是非常有限的,仅仅是隔天早上15分钟的早读时间而已。基本上,课下要求他们读书也是很难实现的。因此早读的重要性就尤为重要。
据了解,我们学生早读时的状况却是令人担忧的。不愿张嘴,不愿出声音,只是随口跟读的情况屡有发生。学生们几乎很少投入精力和热情。这对于一整天的学习也是十分不利的。面对这样的现状,我十分着急。怎样才能让孩子们愿意读,大声读,享受朗读带来的乐趣呢?
那天早上,我们班第一节是英语课,所以我装备齐全地进了教室辅导早读。与平时不一样的是,我带着上课用的麦克风。早读时,按照惯例要求孩子们读出声音。可是仍然全班都不及我一个人的声音大。这时,我突然想到为什么不让他们听听自己的声音呢?于是,我将话筒递给离我最近的一个孩子,告诉他,“接下来的这段文字你来领读。对着话筒读出声音,让自己和全班同学都听听你讲的英语!”起初,他推推搡搡,不是十分情愿。在我的一再鼓励下,终于大着胆子读出了声音。通过麦克风这么一扩音,真是令人吃惊!他的语音语调都不错,就是不够流利。我及时给予肯定,表扬他声音音色真不错,要是多加练习肯定会说出一口令人羡慕的英文。然后,我挑了靠近走廊的一组,将话筒轮流递到每个人口边,在他们身边稍微站一会儿,让他们对着麦克风朗读。并鼓励孩子们读出自己的节奏,不要受人干扰,用心倾听自己的声音。最重要的是享受朗读!没想到这样一个小的举措令孩子们有了明显的变化。他们更愿意出声朗读英语了。
1 教育叙事研究的特点
教育叙事研究所叙述的内容是已经过去的教育事件,而不是对未来的展望。它所报告的内容是实际发生的教育事件,而不是教育者的主观想像。教育叙事研究特别关注叙述者的亲身经历,不仅把作者自己摆进去,而且把自己经历过的事件表述出来。
教育叙事研究不仅是叙事,还要对所述事件进行分析,写出教育叙事研究报告,所报告的内容具有一定的“情节性”。叙事谈论的是特别的人和特别的冲突、问题或使生活变得复杂的任何东西,所以叙事研究不是记流水账,而是记述有情节、有意义的相对完整的故事。比如:教师在某个教育问题或事件中遭遇困境时,就要思考和谋划解决问题、走出困境的出路,这里面就会涉及很多曲折的情节。教育叙事研究获得某种教育理论或教育信念的方式是归纳而不是演绎。也就是说,教育理论是从过去的具体教育事件及其情节中归纳出来的。
2 教育叙事研究的方法
教育叙事研究主要是教师自身同时充当叙说者和记述者,而当叙述的内容属于自己的教育实践或解决某些教育问题的过程时,教师的叙事研究就成为“教师叙事的行动研究”。它追求以叙事的方式反思并改进教师的日常生活。教师本人通过叙述自己的教育生活史,形成教育的自我认识,达到一种自我建构的状态。
教育叙事研究特别适合于教师。因为教师的生活是由事件构成的,这些事件就如同源于教师经验的短篇故事。对教育事件的叙说,能使教师看到平时视而不见的例行事项的意义,并把自己遇到了什么问题、遇到这个问题和怎样解决这个问题的整个过程叙述出来。除了课堂教学的叙事以外,教师还可以叙述课堂以外的生活事件。
3 教育叙事材料的发掘和选择
教育叙事包括课堂题材和课外题材,课堂(课外)题材是发掘教学(或活动研究)过程中出现的精彩场面即亮点、教学过程中的突发事件、教师的“教学智慧”教学过程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可以从学生和教师两个方面进行研究,就学生题材而言,包括学生的“思维火花”(创意性思维活动、对问题的不同见解、独特的思维方式、个性化学习方法、超常的学习能力),学生的心理情感,学生的家庭故事,学生成长故事。教师题材的发掘方面,包括成功的教育教学活动、心理困惑、教学探索活动、难以忘怀的事、教学中的遗憾。
4 教育叙事的方式
一般是先叙事,后解释。叙事的写法是将调查研究中所获得的材料整理成一份有情节的有内在线索的故事。在整体上保持故事的完整性和情节性,但每一个故事都有一个相应的教育主题或教育道理。而且各个教育主题和教育道理之间有某种内在的联系。具体的“写法”要么显示为“夹叙夹议”,要么显示为“先叙后议”。
教学叙事示例片段:例如:笔者开设“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公开课内容,有这样一个片段:
上课时,教师请学生阅读第102页第二段:“1864年德国植物学家萨克斯做了一个实验:他把绿叶先在暗处放置几个小时,“”目的是消耗掉叶片中的营养物质。然后,他让叶片一半曝光,另一半遮光。过一段时间后,他用碘蒸气处理这片叶,发现曝光的一半呈深蓝色,遮光的一半则没有颜色变化。这一实验成功地证明光合作用的产物除了氧气外还有淀粉”,请指出其中值得改进的地方。
学生阅读并分组讨论,从中找出与现代设计一般原则不一致的内容。然后请小组代表发言,有的小组指出:消耗掉叶片中的“营养物质”(应改为淀粉);也有小组指出:实验中曝光的部分形成的产物会转移到遮光的部分,这样实验结果不可靠。
教师在听了各组学生发言后,还指出了两点:用碘蒸气处理这片叶(叶片没有脱色),蓝色不易观察;这一实验成功地证明光合的产物除“氧气”外还有淀粉,这个实验没有证明有氧气产生。
听课老师的反映:有的老师听过以后,认为这样处理很好,值得推广。但有的老师认为这样处理应该放在一轮复习中进行,那样效果会更好。
反思:笔者所带班级学生素质比较高,上新课时可以这样处理,如果在一般班级可以在复习课中进行。这种处理的目的是,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让学生认识到课本中的经典实验,如果用现代观点来分析,可能也会有不足。同时,为了解决光合作用产物转移_的问题,可以再进一步延伸,介绍常用测定光合作’用产物的方法:半叶法。这样既可以排除了光合作用产物的转移问题,又能定量测定。
5 研究报告的撰写要求
根据前面对教育叙事的理解,叙事还是停留在讲故事加感想阶段,叙事是研究的开始,也是提供材料的阶段,要形成研究成果,不仅要有叙事,还要有一个研究报告,教育叙事研究报告应包含以下四个要素:
(1)教育思想:叙事研究首先要体现教师的思想、理念。教师具有怎样的理念、秉持怎样的信仰,决定着教师在教育活动中的做法。关爱学生、尊重学生、以学生为本的信条会引导着教师在言行举止中时时处处从学生的立场出发,考虑学生将怎样看、怎样想,从而采用有益于学生成长的态度与行为。教育思想具体体现在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当中,如上述教学叙事片段中,通过学生讨论、质疑课本中科学史内容,体现了合作学习及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2)教学主题:有了问题,学生就会产生心理困境,有心理困境才有学习的动机。问题解决的前提是有需要解决的问题,问题解决的动机因素取决于问题情境。显然,无论是问题的提出,还是问题情境的建构都必须孕育在某个环境中,针对教学而言,就必须要有明确的教学主题。如上述教学叙事片段中,质疑科学史中内容与现代实验思想的矛盾就是一个主题。这个问题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韦伯第三国际辞典》认为“叙事”就是“讲故事或类似讲故事之类的事件或行为,用来描述前后连续发生的系列性事件”。叙事教学就是应用教学实践活动中的故事或其他描述叙事材料来诠释社会经验现象的教学活动。通过叙事教学,不仅加深了儿童对知识、生活的理解,而且可以培养儿童的生活情感和社会道德,这就是著名心理学家加德纳所讲的“故事影响人脑的两个部分――理智部分和情感部分”[2]。加氏的论述也为叙事教学提供了教育心理学依据。
一、学前教育中开展叙事教学的目的
1.儿童心智成长的目的。
英国学者卡里瑟斯指出:“讲故事是最强有力的人类活动,是为了懂得一系列行动中一个人自己和他人的心情、计划和信仰,还有精神状态的变化。”[3]因此,以讲故事为主的叙事教学是幼儿园实施综合性教育的一种手段。故事不仅内容含有各方面的知识,还能把幼儿带到广阔的天地,增长知识、启发想象、锻炼记忆。经常听故事的幼儿,可以从中学习语音、词汇,模仿成人说话,听故事对儿童连贯性语言的发展启示很大。听故事是幼儿生活的需要,是心智发展的重要途径。
2.教师专业发展的目的。
叙事教学法有助于幼儿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包括教学内容处理能力、教学过程设计能力、教学环境创设能力、师幼互动能力、语言表达能力、非语言表达能力、教学调节能力、教学应变能力、家长资源利用能力、自我评价意识的提升。因此,叙事教学对教师来说,是学习、工作、反思、提升、成长、发展的同义词。叙事教学可以帮助教师对自身教学实践的情境和经验做多角度、多层面、多方向的理性反思,从而切实地改善自己的教学工作,也可以深入、有效地唤醒教师情感意识,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二、学前教育中叙事教学的基本形式
1.教师研究自我,以自传或传记,甚至书信等自身经验作为教学叙事材料。
杜威说:“教育是一种生活的方式,是一种行动的方式。”[4]在幼儿教育中,教学不仅仅是一种知识的过程,更是一种生活的过程。教师可以从自身的经验和实践出发,针对日常教育经验的文化处境、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等各种有意义的事件及场景,从中反思、感悟,得出个性化的结论作为教学叙事材料。这种材料可以增强教学的实践性和亲切感,更容易内化幼儿对生活知识的认识。
2.童话故事。
童话故事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张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一般故事情节神奇曲折,生动浅显,对自然物往往作拟人化的描写,能适应儿童的接受能力,激发儿童的听讲兴趣,促进儿童对真、善、美的认识。
3.民间故事。
民间故事是劳动人民创作并传播的、具有虚构内容的散文形式的口头文学作品。它以奇异的语言和象征的形式讲述人与人之间的种种关系,是题材广泛而又充满幻想的叙事体故事。民间故事从生活本身出发,但又不局限于实际情况及人们认为真实的合理范围之内。它们往往包含自然的、异想天开的成分,对孩子认识历史、民俗和发挥创造性起到很大作用。
4.教师利用有关经验的故事、案例等作为教学叙事材料。
教师利用那些逼近经验和实践本身的故事或案例作为教学叙事材料来提高教学的逼真性。一方面,教师可以通过熟知的周围人的生活故事,促进学生对榜样的学习。另一方面,教师可以搜集学生所熟悉的区域内的相关生活案例,或者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物品的生长、生产或经营故事作为教学叙事材料,不仅可以使儿童对特定事物的认识,还可以聚焦社会,让儿童知晓时事动态。
三、学前教育中叙事教学实施的基本方法
1.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活现故事情景。
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加入背景音乐或者背景图片、视频片段,创设意境,使幼儿在意境和情境中感受故事内容。背景材料对集中幼儿的注意力起到很大的作用,能提高幼儿的想象力和自我控制力,提升儿童的故事理解能力。
2.利用创意阅读提高儿童的自我掌握故事能力
每个儿童拥有自己的创意阅读故事书,先让他们自我理解故事情节,然后教师通过不断提问的方式,引导儿童对故事深入理解。在提问中,教师通过表扬、激励等方式,让儿童充分体验到自我掌握故事的成功与快乐,以此提高其自信心。
3.利用角色扮演形式增强故事的生动性
喜爱游戏是儿童的天性。教师在故事教学中,可以充分利用儿童这一天性,将故事中的人物分角色让儿童扮演。有条件的幼儿园可以提早准备好形象的道具,比如面具、爪子等,让孩子在活动中对各种故事情节透彻地掌握。
4.利用故事复述提高儿童的表达能力、自信心
故事复述是一种思维联结、情节再现的认知过程。它不仅能提高儿童对故事的欣赏、理解能力,还能通过自己的理解将故事表达出来,极大地发展他们的创造力与表达能力。完整故事的叙述是儿童自信、开朗、乐观性格锻炼的手段之一。
关键词:叙事性散文;启发;感知;品析;拓展
叙事性散文是文学性很强的文体,中学语文教材选了很多的篇目,例如《春酒》《背影》《老王》《散步》等。这些叙事性散文语言优美、结构紧凑、感情细腻,不但可读性极强,而且对学生的写作有很强的借鉴作用。所以几年来,本人一直努力探索叙事性散文的教学模式,既重视创设与文章情感相符的情境,又努力引导学生欣赏、品析文本,指导学生揣摩文本语言,感受作者的情感,进行拓展写作训练,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一、创设与文章情感相符的情境,快速启发学生进入文本
不同作家的作品、同一作家不同背景下创作的作品,其感情基调是截然不同的,有的温馨感人,有的透着淡淡的忧伤,有的又满含悲愤。这些作品都是作家站在成人的高度创作完成的,不少学生都缺乏相应的生活和情感体验,因而找到一把钥匙打开学生进入文本的通道至关重要。因此,本人觉得创设与文章情感相符的情境,营造与文本相呼应的情感氛围,对于快速带领学生进入文本有积极的作用。下面就以《春酒》为例,讲讲如何创设与文章情感相符的情境,快速启发学生进入文本。
琦君的《春酒》紧紧地围绕“思乡”“思念母亲”这一情感写事抒情,呈现出温馨、淡淡忧伤的色彩。可是这种思乡之情对于每天和父母生活在一起,有些叛逆,甚至想叛逃家庭生活的十几岁的孩子来说是不能深切地理解和体会的,因此氛围的营造就尤为重要。上课之前我从网上摘录了一首和文章意境极为相似的小诗,配上柔美抒情的音乐很深情地给学生泛读了一遍,再引导学生回忆生活中一些与自己关系特别密切的人,回想和他分开时候的感受。学生很快就进入了状态,有的同学表达了对父母的思念,但更多的是回忆了与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温馨日子,有的甚至因为爷爷刚去世而潸然泪下。所以在这篇文本情境的设置上,我紧紧扣住思念两字做文章,而并非从思乡之情入手,这对学生的情感体验是截然不同的。这样,学生的心门打开了,对文本的深层解读才有一种继续的可能,否则,后面对文本的讲解更多的还是教师在唱独角戏,学生走马观花,浮光掠影感受,根本不可能有深层的体验。
随着教学设备的完善,更多的现代科技手段出现在课堂上,创设教学情境的方式也越来越多,但是我想方式再多,形式再花哨,无论如何也不能偏离叙事散文本身包含的情感氛围,否则对学生来说只会是隔靴搔痒,而不能真正起到快速带领学生走入文本的作用。
二、品味赏析文章优美语言,引导学生感受文本深层魅力
不管是抒情性散文还是叙事性散文,文字语言的优美动人是两者共同的特征,也正是文章的魅力所在。散文的语言优美凝练,也不只是体现在辞藻的华丽上,而更在于表情达意、写人状物的高度准确,所以细细地咀嚼语言的韵味是叙事散文教学不能缺少的一个环节,这对学生真正领略文本的美感,感受语言的魅力有直接的作用。
比如,同样是《春酒》这篇文章,我的重点就是让学生学会找文中的细节描写,让学生掌握品读、赏析文中细节描写的方法。细节是文章鲜活的花朵,阅读叙事散文,只有细细品味文中的细节,才能充分体味文中的感情,理解文章的主旨。上课时我就抓住了文中一些对“我”“母亲”“乡邻”富有情趣的细节描写,让学生细细地品味赏析。当然在让学生品析之前我先举一个写批注的例子,让学生明白我是如何品味的。
我找的是这样一个句子:“我是母亲的代表,总是一马当先,不请自到,肚子吃得鼓鼓的跟蜜蜂似的,手里还捧一大包回家。”我的批注是这样的:“这个细节写出了我当时对喝春酒充满期望而急切的心情,也写出了当时‘我’很‘馋嘴’、可爱的样子。‘总是’一词写出了我对春酒的期待之情,‘一马当先’写出了我急切的心情,‘不请自到’让我感受到了乡人们相处的融洽,‘肚子吃得鼓鼓的’写出了一个‘馋嘴’的可爱的小女孩子的特别,‘蜜蜂似的’形象地写出了小女孩子吃得饱饱的样子,突出了她的可爱。‘捧’字写出了小女孩对吃的东西的喜爱和珍惜。”有了这样的引领和示范,学生很快找到了赏析的方法,不管是对重点字词的分析还是对句子感情的把握都八九不离十,分析得比较到位,而文本中那些蕴藏在优美语言中的乡情美、质朴美都立体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比老师费尽力气告诉学生文章好在哪里、美在哪里效果要好得多。
赏析叙事散文优美语言是教学环节中不可或缺的一个步骤,但肯定也不是唯一的步骤,赏析文章的语言是为进一步引导学生感受文本深层魅力做好准备。《春酒》这篇文章通过上一个环节的设置已经将母亲的慈爱善良、童年的我的可爱调皮、乡邻的质朴纯真、故乡的真切曼妙渲染得淋漓尽致,可是如此真切可爱的故乡此时又在哪里呢?所以在赏析语言之后设置了资料链接,一是作家琦君的经历介绍,二是中国台湾作家的故土情结。通过这个环节的设计,就是希望学生更深层地领略作品的内涵,理解那种隔江而望,可望而不可即,永远也回不去的痛楚和思念,深入骨髓的思念却又无可奈何的忧伤。有了这些铺垫,文章最后一句“可是让我到哪儿去找真正的家醅呢”,让所有的情感都呼之欲出。
三、拓展延伸文本,寻找切入点模仿写作
拓展延伸文本是很多教师也会设计的一个教学环节,翻阅很多资料和课例,我们发现从情节、主题、作家、文体、写作五个角度进行拓展延伸的较多。我个人觉得对于叙事性散文,写作的借鉴拓展对学生来说效果是最好的。
首先,教师要进行归纳总结写作手法。像《春酒》这篇文章作者就是运用了很典型的借物抒情的手法,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的是那一份剪不断、割不舍的思念之情,以及再也回不去的那份无奈之情的表达。有了这样的概念,再引导学生去思考,其实在生活中也有这样一件信物,寄托着你对某一个人的一份情感,或者是亲人、朋友对你的一份深情厚谊。学生在点拨之下很快就明白了,一碗鸡蛋面、一个蝴蝶结,只要能够和相关的人联系起来,都能成为抒感的支撑物。学生只要动情,我手写我心,肯定能成为佳作。
其次,要让学生学会分析文章的结构,疏清行文的条理。为何大作家的很多文章优美生动又浅显耐读?我想这与他们对作品结构条理的架设息息相关。像琦君的《春酒》从乡俗入笔,自然地引出春酒,又顺理成章地写到了与春酒有关的人和事,所以虽然叙事的角度繁多,但是文章行文却丝毫不见凌乱。让学生学会模仿写作,这也是必须要强调和指明的。
写作训练的拓展模仿可以是片段练习,也可以是整篇文章的写作。在《春酒》的拓展写作中,我先是进行了片段的练习,给学生范读了一段自己写的借物抒情的文字,然后再让学生进行片段练习,学生有了前面情感的铺垫,又有了老师很明确的示范,动笔写作就不似往日一般绞尽脑汁。在片段练习完成的基础上,第二课时我又找来席慕容的《外婆和鞋》作为范文,让学生更进一步了解这种借物抒情的写作手法,然后在片段练习的基础上再进行整篇文章的拓展写作,效果较好。
总之,对于叙事散文教学,模式或方法也许还有很多,重要的是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本人只是结合教学实际做了最粗浅的一点探索,但我想叙事散文无论怎么教,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让学生真正走入文本,感受散文的魅力,并为学生写作提供有益的借鉴。
参考文献:
[1]谢富强.散文教学内容的选择与生成[J].学生之友,2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