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电算化会计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一、完善操作控制制度
为保证会计信息处理质量,减少人为差错和事故的发生,必须建立、健全上机守则与操作规程。这是操作控制科学化、制度化的具体体现。具体包括:1、无关人员不能随便进入机房操作;2、各种录入的数据都要经过严格的审批并具有完整、真实的原始凭证;3、数据录入人员对输入数据有疑问,应及时核对,但不能擅自修改;4、发生输入内容有误的,须按系统提供的功能加以改正;5、数据存储和处理相隔离;6、设置接触与操作的日志控制;7、设置操作权限限制;8、机房工作人员不能擅自向任何人提供任何人提供任何资料和数据;9、不能把外来的软盘带进机房;10、操作人员身份的密码控制;11、开机后,操作人员不得擅自离开操作现场;12、定期做好数据备份;13、专机专用。当然,这些制度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还必须随着企业经营管理、会计核算手段以及信息技术的变化而不断修改完善,只有通过完备详尽的制度才能减少错误的发生,从源头上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二、加强操作人员权限控制
操作权限控制是指每个岗位的人员只能按照所授予的权限对系统进行作业,不得超越权限接触系统。企业应制定适当的权限标准体系,使系统不被越权操作,从而保证系统的安全。操作权限控制常采用设置口令来实现。同时,企业必须制定相应的组织控制,明确职责分工。组织控制,是指在系统各类人员之间进行分工,并约束以相应的规章制度。其目的在于通过设立一种相互稽核、相互监督和相互制约的机制来保障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减少发生错误和舞弊的可能性。职责分工,是指将电算化部门与产生原始数据的部门或人员的职责相分离。其目的是尽可能保持不相容职能的分离,以及在电算化部门内部的职责分离。通过科学、有效的内部职责分工,以弥补不相容职能集中化的不足。
三、加强系统安全控制
系统安全控制是要保证系统程序不被修改、不损毁、不被病毒感染。其内容主要包括接触控制、数据和程序控制、实体安全控制、软件安全控制、系统网络安全控制、病毒的防范与控制等。
1、接触控制。非系统维护人员不得接触到程序的技术资料、源程序和加密文件,以减少程序被修改的可能性。
2、数据和程序控制。程序的安全与否直接影响着系统的运行,而数据的安全与否关系到财务信息的完整性和保密性。数据控制的目标是要做到任何情况下数据都不丢失、不损毁、不泄露、不被非法侵入。通常采用的控制包括丢失数据的恢复与重建、程序备份等。系统的安全控制还要求系统使用单位制定具体的防病毒措施,定期对系统进行查、杀病毒和升级杀毒软件,使用网络病毒防火墙以防止日益猖獗的网络病毒侵入等。
3、实体安全控制。实体安全涉及到计算机机房的环境、光和磁介质等数据存储体的存放和保护。机房应符合技术和安全的要求,充分满足防火、防水、防潮、防盗、恒温等技术要求,并配有空调和消防设施。对用于数据备份的磁介质存储媒体注意防潮、防尘和防磁,对所有业务数据实行双备份、异地存放,建立目录清单,对长期保存的磁介质存储媒体还应定期转储。
4、软件安全控制。(1)软件的开发必须严格遵循财政部颁布的有关规定,科学系统的分析和设计。系统软件完成后必须与提交的原程序清单保持一致,减少软件开发时可能埋下的安全隐患。(2)应分析研究各应用软件的兼容性、统一性,使各业务系统之间能相互衔接,相关数据能够自动核对、校验,数据备份应统一完成。(3)尽量减少人机对话窗口,重要窗口力求界面友好,防错能力强,做到非正确输入不接受。(4)增强系统软件现场保护和自动跟踪能力,提供“黑匣子”模块,记录一切非正常操作。
5、系统网络安全控制。(1)将整个网络系统分级管理,设置不同岗位,并赋予不同的操作权限,拒绝其他用户的访问。(2)每个用户按照各自的身份和密码进入系统。对密码进行分级管理,避免使用易破译的密码。(3)在网络中传播数据前对相关重要数据进行加密,接收到数据后作相应的解密处理,并定期更换加密密钥。(4)在系统内部安装实时监控软件,在内外网之间建立防火墙,对外部访问实行多层认证,防止病毒感染和非法侵入,确保网络数据安全。
6、病毒的防范与控制。防范病毒最为有效的措施是加强安全教育,健全并严格执行防范病毒管理制度。
四、加强电算化会计档案管理
企业必须根据电算化会计档案的特点,做好会计档案的收集、管理与保存、移交、销毁等工作。
1、电算化会计档案的收集。电算化会计档案的收集是指在一定的时间间隔内如一个会计年度,把计算机系统中的所有会计数据拷贝(备份)存储到磁性介质或光盘上,从而脱离于原计算机系统的会计档案。财务部门应把财务数据的备份文件保存好,以防计算机硬件系统损坏后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在最小的损失下恢复原有的会计电算化系统。除了备份之外,还应收集计算机硬件系统的型号、存储空间的大小、外部设备的配套类型等。
2、电算化会计档案的管理与保存。电算化会计档案管理作为企业一项基础工作,应由电算化会计档案管理员专人具体负责,不能由出纳人员兼管。电算化会计档案是存储在磁性介质或光盘上的,在形成这些档案时应准备双份,即采用“AB备份法”进行数据的备份,备份软盘必须写保护、装入盘套、放进硬盒,并且每份上要注明形成档案时的时间与操作员姓名,存放在两个不同的地点,以防止地震或火灾等意外情况引起整个会计电算化系统的毁灭与系统的不可恢复性。在保存这些档案时应远离磁场,注意防潮、防尘等。对采用磁性介质保存的档案,还应定期进行检查、复制,防止由于磁性介质的损坏而使会计档案丢失,造成无法挽救的损失。电算化会计档案与对应的财务软件版本应保持一致。因为在不同版本软件下形成的会计档案其会计数据的结构有可能不同,有可能产生会计档案不能被调阅或产生某些预料外的错误。因此,会计电算化档案除保存各版本的备份财务数据外,还应保存对应版本的会计电算化软件系统版本,二者的一致性是非常必要的。
3、电算化会计档案的移交。更换会计电算化档案管理员时,必须办理移交手续。编制会计电算化档案移交清册,列明应当移交的档案名称、编号、数量、起止年度、应保管期限、已保管期限等内容。移交会计电算化档案要由单位负责人监交,交接双方经办人和监交人要在移交清册上签字。
4、电算化会计档案的销毁。保管期满的会计电算化档案,由档案保管人员向单位负责人提出销毁意见,编制销毁清册,列明应销毁的档案名称、编号、数量、起止年度、应保管期限、已保管期限等内容。单位负责人在会计电算化档案销毁清册上签署意见。实施销毁时,应当由单位档案机构、会计机构和上级主管部门派员监销,并将实际销毁内容与销毁清册进行准确核对。销毁后,监销人员要在销毁清册上签字,及时将监销情况报告单位负责人。
一、概念比较
我国最早在1979年把机在会计中的简称为“会计电算化”。随后借鉴国外的提法,出现了“电算化会计”、“电脑会计”等概念。后来,人们把审计电算化和电算化审计也看成意义相同的两个概念。严格地说上述两组概念是有差别的,会计电算化和审计电算化并不考虑会计和审计的原理、程序、的变革,其没有变化,仅仅是处理手段的替换,指一种电算化工作过程。电算化会计和电算化审计强调的是将计算机技术与传统会计和审计相结合后诞生的一种新型会计和审计。它不仅包含了实现电算化的过程,而且特指一种新型交叉学科的产生。
现在,人们已认识到电算化会计对传统手工会计产生的多方面冲击,有人认为这种冲击是对传统会计的一次革命。人们也正在讨论电算化会计对传统手工会计的要素、基本假设及核算原则等会计理论所产生的冲击,为建立电算化会计的理论体系统准备。同样,电算化审计也造成了对传统手工审计的冲击和革新。电算化审计要面对新的审计环境、审计线索、安全控制的变化新的审计方法、程序和途径,形成一套不同于传统审计的新的理论、方法和程序体系。
二、存在问题
1.电算化会计软件不能完全满足电算化审计的要求。,电算化会计软件的功能由核算型向管理型转变,其功能越来越强,结构越来越复杂。但是,软件对如何满足电算化审计要求的考虑还不够,如不少系统没有考虑提供标准的数据接口或者对数据结构不开放,这为数据的自动转换带来困难。会计软件设计的数据库结构也存在不规范之处才同时,对数据的查询不能满足双向查询的要求,更谈不上二维查询了。另外,电算化会计软件在保留审计痕迹方面还存在不少缺陷,尤其没有考虑为电算化审计预留测试通道,这个问题需要通过制定法规和市场竞争来解决。
2.电算化审计法规建设滞后。财政部从1989年开始先后了《会计核算软件的几项规定》等多项法规,使我国电算化会计工作逐步走上规范化道路。这些法规中虽然提到了关于保留审计痕迹和不能有人工修改报表功能的规定与要求,但因上述法规主要是针对电算化会计工作而的,远远不能够满足电算化审计的要求。因此,有必要对电算化审计从定义、原则、方法、要求到评审都进行规定,使人们在开展电算化审计工作时有章可循。与此同时,还要对电算化会计法规进行修改和完善,使两类法规相互配套。
3.电算化审计研究与应用落后于电算化会计。电算化会计工作经过多年的,在电算化会计软件的研究与开发方面,已取得了较好成绩。会计软件的研究正在朝两个方向发展,横向是与企业管理相结合,研究开发面向企业各级管理部门的财务软件;纵向是研究为企业高层管理服务的财务决策支持系统。由于电算化审计起步晚及配套措施滞后,使得电算化审计的研究落后。目前绝大多数会计师事务所都购置了电脑,但是大多只用于打字和辅助计算,用于辅助审计的极少。电算化审计的应用还没有进人普及阶段。
三、特点比较
电算化和电算化审计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新型交叉学科,两个学科既有共同点又有不同特征。两者主要特点如下:
1.将信息技术和机技术分别与会计或审计交叉融合。不管是电算化会计还是电算化审计都是将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与会计和审计的原理、相结合并融为一体,对手工会计和审计的原理,程序及方法进行变革,形成一套新的电算化会计和电算化审计核算系统。新系统的原理、程序、方法、功能和结构与手工信息系统是不同的。
2.数据化和工作程序化。电算化会计和电算化审计的数据都必须是存人计算机中的电子化数据,可以通过计算机连接双方来实现网上处理。并且电算化会计或电算化审计的大部分处理过程是展于结构化的,可由计算机程序自动完成。非结构化可以借助人工智能技术辅助解决。
会计档案作为国家档案一个重要构成部分,同时也是单位一个重要档案资料,在会计工作以及经济管理工作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随着计算机应用的普及,会计档案管理也开始向电算化发展,基于电算化条件下如何实施会计档案管理工作,提升会计档案管理效率和质量,使会计档案所具作用得以充分发挥也成为了目前会计事业研究的一个焦点。
二、会计电算化条件下会计档案特点分析
基于会计电算化,会计档案的特点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内容广泛化。和传统会计档案相比较,基于会计电算化下,会计档案所涵盖的内容不仅有传统纸质资料,同时还包括储存于计算机中和会计有关的各种信息以及数据等,且计算机软件以及硬件中有关会计方面的信息也均为会计档案,由此可知在会计电算化条件下会计档案不管是内容还是范围均已扩大。第二,档案信息载体多样化。未实施电算化之前,会计档案一般是经纸质记载,而纸张则为会计档案信息载体。伴随着信息技术水平的提高,会计档案信息载体也发生了相应的改变,除传统纸质会计档案外,还包含有其他介质,比如硬盘、U盘以及磁盘等,这些均为会计档案载体,对此,在会计电算化条件下会计档案载体也变得更为多样化。第三,信息具有可变性。在电算化条件下会计档案信息一般储存于光盘或者软盘等介质上,简单地来讲这些信息均为数字信息,具有不稳定性以及流动性,易损坏或者被修改,正是因为如此也使得会计档案管理难度增大,若这些信息被修改或者损坏,不可恢复至之前的状态,则会使整个会计工作受到影响。
三、会计电算化条件下会计档案管理所存问题分析
(一)认识不足
目前有很大部分会计档案管理者和财务部门有关领导对于电算化会计档案的了解还比较浅显,管理经验较浅。在收集整理档案资料时,仅仅只是存档打印出的各纸质档案,未把储存于计算机中关于会计方面的信息备份保存于磁性介质或者光盘上,导致档案完整性较差,使得会计档案管理工作比较盲目。
(二)制度不健全、信息化水平低
会计电算化条件下所实施的会计档案管理工作,缺乏相应的备份制度以及保管制度等,导致会计档案信息的真实性以及完整性得不到保障。目前在会计档案管理中电算化已得到广泛应用,尽管各单位或者企业明确要求每天备份,然而实际工作中却并没有按照该要求执行,当计算机或其他设备发生故障的时候,没有办法及时补救这些信息,导致信息流失。在会计档案管理中应用电算化,把档案信息资料保存于光盘或者U盘上,这些信息易被修改,无法识别数据信息原貌,造成信息失真,影响整个会计档案管理工作的开展。除此之外,会计档案管理者自身综合素质还有待提高。
四、会计电算化条件下提高会计档案管理水平的相关策略
(一)做好档案收集、管理以及保存工作
财务部门应保存好财务数据备份文件,避免计算机硬件系统受损后可短时间内恢复原会计电算化系统。做好备份工作的同时,还应收集计算机软件方面的相关资料。因电算化会计档案一般是储存于光盘或者磁性介质上,基于这些信息载体自身物理特性,当这些信息形成档案的时候需准备双份,采取AB备份法备份数据,同时每份还应明确标注好档案形成时间以及操作人员的相关信息,存放于不同地点。存放档案时不可离磁场过近,注意防尘以及防潮。若采取的是磁性介质保存,需定期检查和复制,避免因磁性介质受损使会计档案信息资料丢失。要注意的是电算化会计档案和所对应的财务软件版本需保持一致,以免因软件版本的不同而使会计数据结构受影响。此外,基于计算机程序的考虑,设相应的密码口令,增强系统安全防护性,定期补丁维护,防止由于计算机安全或者网络安全而使会计信息资料丢失或者被他人修改。
(二)确定会计档案内容,完善各项制度
制度化会计档案管理内容,借助于明文资料的形式确定会计档案管理内容,使档案管理者实施工作时有章可循。在电算化条件下明确会计档案信息资料收集制度,定期拷贝以及储存全部会计数据信息,使其生成为备份文件,确保计算机系统受损于短时间内不会对会计档案信息产生不利影响。根据国家《档案法》中相关要求和标准,结合企业或者单位自身实际情况,构建关于会计档案管理方面保管制度、借用手续制度以及信息查阅制度,最大程度确保档案信息的完整性以及安全性。
(三)增强有关人员综合素质
在电算化条件下所实施的会计档案管理工作一般由人操作,计算机系统的稳定性与安全性;会计档案信息资料的真实性与安全性等均和有关人员职业素养以及技术水平高低有关。对此,需对参与会计档案管理工作的相关人员实施系统且全面的教育以及培训,根据业务以及管理内容的不同,分类培训,且施予相应的职业道德教育,强化档案管理者法律意识,以确保在电算化条件下会计档案管理工作得以健康且有序地开展。
五、小结
内部控制包括内部管理控制和内部会计控制。电算化会计的内部控制则是内部会计控制的特殊形式。2001年财政部颁布了《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基本规范(试行)》,并指出:“电子信息技术控制要求运用电子信息技术手段建立内部会计控制系统,减少和消除人为操纵因素,确保内部会计控制的有效实施。”随着信息技术特别是以Internet为代表的网络技术的发展和运用,电算化会计进一步向深层次发展,由此引发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体系也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和变化。探讨和研究这些特点的演变,有助于我们建立科学严密的电算化会计内部控制体系。
一、电算化会计对内部控制的挑战
1.数据处理的集中性使传统的内部控制制度削减。手工会计系统中,所有会计业务如凭证、日记账、明细账、总账等均由不同的责任人分别记录并保管,即按经济业务的性质分为不同的工作职责,各司其职,彼此构成一个内部牵制网,不易出现舞弊行为。且未经授权,任何人都难以浏览到全部的会计资料。而一旦出现问题,也可通过检查不同的责任者追究责任。这种职能的分割与人员的分工便形成了行之有效的手工会计的内部组织控制。而在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中,是按照计算机数据处理系统组织起来的,所有的会计信息均由同一套电算化软件执行多项业务处理。这种数据处理的集中性使得传统的组织控制功能削减,会使人非法浏览、修改、拷贝甚至损坏系统资料和会计信息资料。
2.操作身份难以识别使内部控制失效。手工会计系统中,业务人员之间的联系是直接的,这就很自然地形成了相互制约、相互监督,如笔迹识别、岗位分工等。而在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中,原来人与人的联系部分地转变为人与计算机的联系,由此带来了难以防范的高科技经济犯罪活动,使企业蒙受损失,也导致了内部控制失效的风险。
3.内部稽核的削减导致了会计业务处理程序中内部控制的削减。由于手工会计的明确分工职责,使得每一笔经济业务的处理都需要经过多道手续,自然形成了层层复核,道道把关,具有严格的审核复审机制,如账账核对、账证核对、账表核对、账实核对,以及各级主管审查、签字、盖章等制度和措施,保证了会计资料的正确性和一致性。而使用计算机后,会计人员只需输入凭证,登记各类账簿和编制报表工作则由计算机自动完成,使之造成审查、复核等控制被削弱,甚至消失了。
4.电算化后会计资料存储介质的变化导致了会计数据管理方面的内部控制的变化。会计信息处理方式的电算化,使过去手工会计处理中,由原来手工条件下会计信息被记录在凭证、账簿、报表等纸介质上,转变为会计档案包括打印输出的各种账簿、报表、凭证和存贮在计算机软硬盘和其他存贮介质中的会计资料、程序,以及软件开发运行中编制的各种文件以及其他会计资料。这些存放在磁性介质的会计档案,更容易被损坏、修改、仿造、复制,特别是资料涂改不留痕迹,不易实现签字、盖章等具有法律效用的手段。磁性介质在受热、受潮、弯曲、强磁场等因素的影响下会损坏、易造成会计资料的丢失。
5.电算化软件设计中存在的资料保密性、安全性差异导致内部控制失效。财务上的资料,是企业的绝对秘密,关系着企业的发展。但几乎所有的软件系统都在为完善会计功能和适应财务制度上大伤脑筋,却没有几家软件公司认真研究过资料的保密问题。所谓的加密,也无非是对本身的加密,防止盗版。另外在进入系统时加上一些诸如用户口令、声音监测、指纹辨认等检测手段和用户权限设置等限制手段,不能真正起到资料的保密作用,安全性上,更是难如人意,系统一旦瘫痪,或者受病毒侵袭,或者突然断电,很难恢复原来的资料。
二、电算化会计内部控制体系的构建
由于电算化会计的实施,其结果的正确性在很大程度上依赖内部控制,因此,管理者应充分重视企业的内部控制。与电算化会计相应的内部控制可分为程序控制和制度控制两类。
(一)程序控制的形式
一、对“电算化”概念的理解
会计电算化是指在会计工作中应用电子计算机技术,是一门融系统工程学、电子计算机技术等诸多学科知识于一体的边缘科学,其目的是运用最新科技成果,以现代化的电子计算机工作取代传统的手工记账、算账及报账,以及替代人脑完成对会计信息的分析和判断,实现会计工作方式的变革。它是使会计工作标准化、规范化和提高会计核算质量的重要手段,也是会计发展史上的一场革命。目前,我国的电算化会计系统仅是对手工会计系统记账、算账及报账全过程的模仿,仅仅是一个粗浅的仿真系统。随着网络经济的发展,将逐步实现电算网络,即会计电算化的高级阶段——会计信息化。
所谓会计信息化是指结合现代信息技术对传统会计进行重整,并据以建立开放的会计信息系统,这种会计信息系统将全面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信息处理高度自动化,信息高度共享,主动和实时报告会计信息。从而弥补了单机工作中出现的如数据传送时间长、资源不能共享、信息交换不畅、信息使用者查看数据资料不方便等诸多问题。
二、电算化对传统会计理论的影响
任何理论都有其赖以生存的客观环境条件,会计理论也不例外。传统会计理论是工业时展起来的,它是与工业时代的会计环境紧密相连的。而今天,随着人类由工业时代向信息技术时代的迈进,随着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的产生和发展,使会计工作所面临的环境和工业时代相比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种变化不能不引起我们对传统会计理论体系的重新审视,预见其对会计工作可能产生的各种影响。在会计基本理论中,会计假设最为重要。既然会计所依存的经济环境、社会环境由于信息技术的推动和发展,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那么,基于工业时代背景下所提出的会计环境假设,在目前则面临着挑战和改革的压力。
1.对会计主体假设的影响
所谓会计主体,是指会计工作特定的空间范围,它为确定特定企业所掌握的经济资源和进行的业务提供了基础。从而也为规定有关记录和报表所涉及的范围提供了基础。传统会计主体的选定有两个可以依赖的基础:一是根据能控制经济资源,承担义务并进行经营运作的经济单位来确定;二是根据特定的个人、集团或机构的经济利益的范围来确定。这一基础隐含了一个前提条件,即公司结构和功能的相对稳定。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尤其是网络技术的出现,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产生了网络公司。它是一种临时结盟体,没有固定的形态,也没有确定的空间范围。网络公司属于“虚拟公司”,它可以由各个相互独立的公司将密切联系的业务划分出来,经过整合、重组而形成,同时也可以根据市场变化或业务发展,不断调整结盟体的成员公司,甚至经常解散或重新构建。由于其生产设施多为临时租用或与其他生产机构实行短暂联盟,在生产某一产品时具有同一经济利益的团体又具有一次性和不可靠性,从而导致了许多不确定因素的产生,使传统会计主体假设中所强调的单个的、独立的企业实体己不能适应计算机网络上各自独立法人企业所组成临时联盟体的新情况,这一传统假设已不再能为网络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范围提供基本的支持。因此,将有“围墙”的会计主体理论运用于无边界的现代企业,似乎不再合适了。
由于对会计主体认识上的差异,会导致截然不同的会计处理和会计报告方式,所以,我们应对会计主体假设有一个认识上的深化,以确保会计工作适应经济发展,服务于经济发展。会计主体假设应由过去强调单个绝对实体的信息使用观转向网络时代的相对主体信息使用观,使其成为一个开放性的主体假设。只要是为了共同的经济利益而相互协作的联合体,不管其究竟由多少个部门或多少个独立的企业组成,都可将其视为会计主体。网络公司的各个企业之间也存在不同的职能分工,如同单个不联盟企业内部不同的职能部门一样,为着相同的利益目标而开展高效的运作,所以将其视为一个会计主体。因为依据重要性原则,会计主体控制的资源应理解为公司中的主要资源——智力资源,承担的义务则应是其主要义务——智力资源的充分应用和合法应用。
这都是由于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成为最重要的生产要素,在虚拟公司中表现为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方法,成为贯穿整个虚拟公司生产过程的主线。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虽然虚拟公司具有不确定性,但选择其作为会计主体也无可厚非。
2.对持续经营假设的影响
所谓持续经营假设,是指假定企业将持续经营下去,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企业不会被清算或破产。在持续经营假设下,企业所持有资产将在正常的经营过程中被耗用、出售或转换,其所承担的债务,也将在正常的经营过程中被清偿。在传统的财务会计理论中,持续经营假设一直占有重要的地位,它反映了企业的所有者与经营者的愿望和目的,旨在解决企业的资产计价和费用分配等问题。许多会计计量的基本原则都与持续经营假设相关,如历史成本计价原则、权责发生制原则、配比原则等,都是基于该假设而提出并与该假设相配合和适应的。
在互联网络非常普及的环境下,企业间的联系因网络技术的发展而变得更加紧密,网络公司作为存在于计算机网络之中临时性的联盟体,可能时而膨胀,时而缩小,还有可能立即解散。会计主体十分灵活,存在的时间长短有极大的不确定性。这使得资产的历史成本计价、费用与收入的配比原则变得不能切合实际,不能正确地反映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以上这些都对相对稳定实体的持续经营假设提出了挑战,使对企业主体自身以及外部关联企业的持续经营状态的估计和假定都面临着考验,特别是基于历史成本计价原则、配比原则等基本会计原则而揭示的会计信息不能真实反映企业的经营现状,使财务报告成为例行的形式,造成了会计信息的严重失真。会计人员所提供信息的相关性与可靠性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面临更大的压力。同时,企业的兼并或分立,资产重组或剥离将变得更加频繁,这就意味着按传统的假设,已经难以判断一个企业的持续经营能力。持续经营的静态观,已经受到了来自动荡不确定因素的挑战。
3.对会计分期假设的影响
所谓会计分期假设,是指为了在会计主体终止之前,能够向会议信息的需求者及时提供会计主体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信息,人为地将会议主体持续不断的经营过程按照一定的时间间隔分割开来,形成一个个的会计期间。
在以往手工操作的会计环境下,会计循环中的每个步骤都需要耗费一定数量的人力和物力。因此,分步越多、过程越长、次数越频繁,信息提供的成本也越高。然而,在实现电算化的情况下,情况就会大不相同。会计人员只需要将各类明细信息搜集并录入计算机中,形成一个具体而齐全的基础数据库,以后各种报告及报表的生成即可由计算机依据一定的指令从基础库中自动搜集、分类和汇总而得到,而且成本较为低廉。因此,在形成基础库的环节中所花费的成本,就构成了会计信息系统的沉入成本,基础库中的数据库被使用的频率越高,以此为基础产生的报告和报表越多,单位报告与报表的成本就会越低。从而为降低信息成本、缩短会计期间和提高信息的及时性提供了可能。计算机网络的采用,可以使一笔交易在瞬间完成,网络公司可能在某项交易完成后立即解散。换言之,网络公司因某种业务或交易而成立,因该种业务或交易完成而终止,其存续的时间跨度伸缩性很强,可能和一般企业一样,长达多年或更长,也可以只是很短的时间。在会计主体存在时间长短不确定的情况下,尤其是在存在时间很短的情况下,要人为地进行分割,不仅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而且其实际意义也不大。所以应将会计分期假设纳入持续经营假设,改变过去需经过一段较长的时间才能汇总反映企业经营状况的会计分期的传统做法,使会计信息真正服务于企业的经营决策。
4.对货币计量假设的影响
所谓货币计量假设,是指会计核算以货币作为计量单位的最佳形式。尽管会计数据不只限于货币单位,但传统会计报告主要包括以货币计量的财务信息。货币计量假设有两层含义,第一,货币是众多计量单位中最好的计量单位;第二,货币价值相对较为稳定。以货币作为会计信息的统一计量单位是传统的会计基本假设,自从实施复式记账法以来,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货币作为会计信息的统一计量单位,有利于不同企业、不同行业用同一口径衡量反映其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使人们能够以货币为工具来考察企业经营状况的全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