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伶官传序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之”
(一)代词
可指代人、事、物等,通常充当句中的宾语。例如:
(1)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季氏将伐颛臾》之:指代所行之事,可译作"这样做",分别充当"欲"和"为"的宾语)
(2)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寡人之於国也》之:提到动词"有"之前的宾语,指代前面所说的情况。)
(3)野语有之曰。(《庄子。秋水》之:指代"野语"的内容,可译为"这样的话",充当"有"的宾语。)
(4)孟尝君怪其疾也,衣冠而见之。(《冯谖客孟尝君》之:指代冯谖,充当"见"的宾语)
(5)公赐之食,食舍肉。(《段于鄢》之:指代颍考叔,充当"赐"的近宾语。)
用于宾语前置的结构中,复指提到动词之前的宾语。此时原有的代词词汇意义消隐,
只起提宾的语法作用。例如:
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庄子。秋水》我之谓:谓我。)
《诗》曰:"孝子不匮,永锡尔类。"其是之谓乎?(《段于鄢》其是之谓乎:大概说的就是这吧。)
其李将军之谓乎?(《李将军列传》其李将军之谓乎:也许说的就是李将军这类人吧。)
惟陈言之务去。(《答李翊书》陈言之务去:务去陈言。)
(二)连词(结构助词)
1.置于名词性偏正结构(定中结构)的修饰语和中心语之间,表示多种修饰关系,通常可译为"的"。
例如:
(1)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代为?(《季氏将伐颛臾》)
(2)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可以食肉矣。(《寡人之於国也》)
(3)今陛下致昆山之玉,有随、和之宝,垂明月之珠,服太阿之剑,乘纤离之马,建翠凤之旗,树灵鼍之鼓。(《谏逐客书》)
2.置于主谓短句的主语后、谓语前,取消原有的句子独立性,使之变成名词性偏正结
构,在更复杂的句式中充当主语、宾语、状语、定语等。此时根据上下文,通常可译作"的"、"……的时候"、"……的样子"、"……的情况(条件)下"等,也可不译出。例如:
(1)寡人之於国也,尽心焉耳矣!(《寡人之於国也》寡人之於国也:寡人对于国家的治理。充当全句的主语。)
(2)李伶之为严相国至矣。(《马伶传》李伶之为严相国:李伶扮演的严相国。充当句中主语。)
(3)此其自多也,不似尔向之自多于水乎?(《庄子。秋水》尔向之自多于水:你以往因为河水满溢而自我炫耀的样子。充当"似"的宾语。)
(4)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前赤壁赋》东方之既白:东方已亮。充当"知"的宾语。)
(5)广之将兵,乏绝之处,见水,士卒不尽饮,广不近水。(《李将军列传》广之将兵:李广带兵的时候。充当状语。)
(6)南霁云之乞救于贺兰也,贺兰嫉巡、远之声威、功绩出己上,不肯出师救。(《张中丞传后叙》南霁云之乞救于贺兰也:南霁云向贺兰进明求救的时候。在全句中充当状语。)
(7)此吾之所为师也。(《马伶传》吾之所为:我师从的,充当"师"的定语。)
(三)动词
表示"去"、"往"、"到……去"、"到达"等意思。如:
驱而之薛,使吏民如诸民当偿者,悉来合卷。(《冯谖客孟尝君》之薛:到达薛地)
大军不知广所之,故弗从。(《李将军列传》所之:去的地方、去处)
“其”
(一)代词
可指代人、事、物等。与"之"不同的是,上古汉语中"其"时常隐含结构助词"之"的
意思,与后续词语组成名词性结构,因此通常只用作定语。魏晋以后,"其"的适用范围有所扩大,也可用作主语。例如:
(1)河内凶,则移其民於河东,移其粟於河内。(《寡人之於国也》前一"其"指河内,可译为"那里的";后一"其"指河东,可译为"河东的")
(2)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庄子。秋水》其:指代河伯,可译为"他的")
(3)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五代史伶官传序》其:指代前事,可译为"此"、"这".)
(4)愈尝从事于汴、徐二府,屡道于两府间,亲祭于其所谓双庙者。(《张中丞传后叙》其:指代当地百姓,充当主谓结构中的主语。)
(5)夫其以李伶为绝技,无所干求。(《马伶传》其:指代马伶,可译为"他",充当句中主语。)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古汉语中"其"的指代对象可以灵活多样,作为指示代词,可用作特
指、远指、近指;指代人物时,不仅可指代第三人称,也可指代第一、第二人称,这都需要根据上下文确定。例如:
(1)长者闻之,得无厌其为迂乎?(《报刘一丈书》其:此为作者自指,可译为"我")
(2)李生足下:生之书辞甚高,而其问何下而恭也!(《答李翊书》其:指李生,这里可译为"你")
(二)语气词
作为语气词,"其"通常置于句首或句中,可表示多种语气。
1.表揣测语气,可译为"大概"、"恐怕"、"也许"、"可能"等。例如:
(1)虽然,待用于人者,其肖于器邪?(《答李翊书》)
(2)千金,重币也;百乘,显使也。齐其闻之矣。(《冯谖客孟尝君》)
(3)若是,则与吾业者,其亦有类乎?(《种树郭橐驼传》)
2.表叮嘱、劝勉、期望、命令等语气,通常用于祈使句中,可译为"一定"、"千万"等。例如:
(1)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五代史伶官传序》其无忘:可译作"千万不要忘记")
3.表反问语气。可译作"岂"、"难道"、"哪里"等。例如:
虽如是,其敢自谓几于成乎?(《答李翊书》)
若阙地及泉,隧而相见,其谁曰不然?《段于鄢》
4.强调语气,可译为"究竟".例如:
(1)天下之不亡,其谁之功也?(《张中丞传后叙》)
(三)连词
连结并列的句式表示选择关系,可译作"是……还是"或"……还是……"等。例如:
如是者,其亦足乐乎?其无足乐也?(《答李翊书》)
“者”
起辅助作用的代词。与一般代词不同的是,"者"不能独立充当句子成分,必须附着于其他词或短语之后,共同构成名词性结构,以指代一定的人、事、物,可在句中充当主语、定语、宾语、中心语等。可以与"者"组合的词类较多,意义或作用也各不相同,主要有:
与名词组合:
主要可分两类:
复指名词或名词性主语,引出谓语。此时"者"通常可以不译,也可视需要译为
"……此人"、"……这个人"、"……的情况"等。例如:
李将军广者,陇西成纪人也。(《李将军列传》)
马伶者,金陵梨园部也。(《马伶传》)
气盛则言之短长与声之高下者皆宜。(《答李翊书》)
2.复指名词或名词结构,充当动词宾语。此时"者"通常可以不译,也可视需要译为"……此人"、"……的人(情况)"等。例如:
(1)齐人有冯谖者,贫乏不能自存。(《冯谖客孟尝君》)
与数量词组合:
表示数量的种类。可译为"种"、"样"、"类"、"方面"等,也可不译。例如:
(1)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季氏将伐颛臾》)
(2)此三者,吾遗恨也。(《五代史伶官传序》)
(3)此五子者,不产于秦。(《谏逐客书》)
(4)此数宝者,秦不生一焉。(《谏逐客书》)
与时间词组合:
表示一定的时间范围,可译为"……的时候"等。例如:
(1)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季氏将伐颛臾》)
(2)始者,非三代两汉之书不敢观,非圣人之志不敢存。(《答李翊书》)
与形容词或形容词短语组合:
将原有的形容词或形容词性短语变成名词性结构,可酌情译为"……的"、"……的人
(或情况、东西、事情等)".例如:
(1)夫物不产于秦,可宝者多。(《谏逐客书》)
与动词或动词短语组合:
将原有的动词或动词性短语变为名词性结构,也可酌情译为"……的"、"……的人
(或情况、东西、事情等)".例如:
(1)陈力就列,不能者止。(《季氏将伐颛臾》)
(2)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庄子。秋水》)
(3)此所谓"藉寇兵而赍盗粮"者也。(《谏逐客书》)
(4)秦时为将,逐得燕太子丹者也。(《李将军列传》)
(5)当是时,弃城而图存者,不可一二数;擅强兵坐而观者,相环也。(《张中丞传后叙》)
(6)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前赤壁赋》)
此外,"者"字结构有一类是提示或强调结果,以引出对缘由的解释,此时可译为"……的原因"等。例如:
而吾未尝以此自多者,自以比形于天地而受气于阴阳。(《庄子。秋水》)
第一单元:论语十则、寡人之于国、劝学、论语六则、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古代诗歌五首、神话四则;
第二单元:子鱼论战、邹忌讽齐王纳谏、赵威后问齐使、曹刿论战、鱼我所欲也、古代诗歌五首;
第三单元:廉颇蔺相如列传、屈原列传、论积贮疏、三峡、出师表、古代诗歌五首;
第四单元:陈情表、兰亭集序、归去来兮辞、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古代诗歌五首;
第五单元:师说、游褒禅山记、石钟山记、爱莲说、马说、古代诗歌十首;
第六单元:谏太宗十思疏、六国论、伶官传序、陋室铭、岳阳楼记、古代诗歌十首;
第七单元:縢王阁序、阿房宫赋、赤壁赋、醉翁亭记、记承天寺夜游、古代诗歌十首;
关键词:史记 伶人 讽谏
谈到伶人,人们首先想到的可能是欧阳修的《伶官传序》,进而想到唐庄宗李存勖得天下后因伶人误国而终使帝业毁于一旦的故事。虽然欧阳修在文章末尾提到国之灭不能都归咎于伶人,但伶人给人的印象终究还是“误国之徒”。“伶”在《古汉语常用字字典》中解释为“乐官”[1],这个解释在《国语・周语下》可以见到:“问之伶州鸠”。另外,“伶”也做表演歌舞的人讲。这体现在《新唐书・乐礼志二十》:“帝制新曲,教女伶数十百人,衣珠翠缇绣,连袂而歌”。 伶人,或称“优”,“优伶”,一般作为表演歌舞的人来讲,在中国古代属于“下九流”,社会地位长期不高。他们中的一些人还往往以国家覆灭的帮凶形象出现在人们面前,比如欧阳修《伶官传序》中所述的伶人形象。不过伶人在国君左右也并不全是误国,如果他们能够正确地使用他们的“特权”――讽喻进谏,将是对国事大有裨益的。
在中国古代,许多国君将一些伶人留在身边以供取乐。据史料记载,在公元前774年周幽王时期的宫廷中就已经出现了伶人。在当时的风气下,伶人可以在国君出现错误的情况下借助表演来加以讽谏,而无论伶人的讽谏正确与否,国君都不会对伶人加以怪罪,这使得他们能够对有关国君的一些问题不必噤若寒蝉,为伶人能够对国君的一些做法提出质疑和规劝提供了可能性。
在司马迁《史记》的记载中,伶人为国君的正确决策而做出过努力。这里的伶人不是干政,他们和国君身边的臣子一样,都是斟酌统治者的决策之后,做出必要的劝谏,而他们对国君进谏的方式也较为委婉与巧妙,使国君能够更容易接受。
司马迁在《史记》“世家”等部分提到过伶人进谏的一些史实,并且他也尝试将伶人集中放在一起进行记载,在《史记・滑稽列传》中,他就将伶人作为描写对象,并按照时间顺序,记载了几位伶人对当时国君进行有益规劝的事迹。
司马迁还在《史记・滑稽列传》中记载了优孟这一“乐人”。他“长八尺。多辨,常以谈笑讽谏。”他讽谏的特色以“谈笑”见长,善于顺着国君的思路将国君的想法放大,从而使国君自己认识到自己的荒唐,他的故事在《史记》卷一百二十六,滑稽列传第六十六中有所记载。当时,楚庄王特别喜欢自己养的一匹马,给它穿上漂亮的衣服,养在豪华的屋子里,而且让它睡在没有幔帐的床上,还用蜜饯喂养它,结果马肥胖而死。楚庄王很伤心,命人以士大夫之礼安葬它,群臣皆表示这样做不妥。但楚庄王根本不听劝谏,还下令欲将进谏之人处死。在无人敢劝谏之时,优孟来到大殿,进门便大哭,楚庄王问他为何而哭,优孟便答道,他觉得楚庄王太亏待那匹马了,应按照安葬国君之礼来安葬它才是,这样诸侯就都知道楚庄王“贵马”了。楚庄王听后,觉得自己做得过火,于是问优孟怎么办,优孟回答应按照安葬牲畜之礼安葬它,即“以垅灶为椁,铜历为棺,赍以姜枣,荐以木兰,祭以粮稻,衣以火光,葬之于人腹肠。”[2]于是楚庄王采纳了优孟的建议,从而避免了世人认为楚庄王“贵马”而失掉人心的问题。
优孟不仅善于将荒唐事例的效果扩大,还善于模仿,以出神入化的模仿加上必要的劝说让统治者自己发现问题。孙叔敖是楚国一位贤相,他知道优孟是贤人,平素善待优孟。当孙叔敖病重的时候对儿子言道:“我死,汝必贫困。若往见优孟,言我孙叔敖之子也。”[2]后来,果如孙叔敖所料,在他去世后,他的儿子“穷困负薪”。一日孙叔敖的儿子遇到了优孟,便说起自己是孙叔敖的儿子。优孟让他不要走远,自己则借来孙叔敖的衣服,模仿他的一举一动,一年之后就模仿得非常像了。一次庄王置酒宴饮宾客,优孟上前敬酒,楚庄王大吃一惊,以为孙叔敖复活,要他回来担任楚相。优孟则请楚王给他三日期限,好容他与妻子商量。三日后,优孟以孙叔敖妻子的口吻拒绝了再任楚相,他说:“楚相不足为也。如孙叔敖之为楚相,尽忠为廉以治楚,楚王得以霸。今死,其子无立锥之地,贫困负薪以自饮食。必如孙叔敖,不如自杀。”[2]并且唱道:“……楚相孙叔敖持廉至死,方今妻子穷困负薪而食,不足为也!”于是楚庄王认识到了自己如此对功臣之后是欠妥的,就给孙叔敖儿子以封地,还许诺十世不绝。优孟用自己的机智提醒了楚庄王,使他及时采取措施,以避免忽视功臣后代而使人心寒。
国君左右常伴伶人这一习惯一直延续了很久,可以说是贯穿封建王朝的始终,到清代慈禧太后时,优伶依然在浸渍于皇宫中。在秦朝时,出现了一个叫优旃的伶人,他是一个侏儒。他“善为笑言,然合于大道。”秦始皇一次在雨天宴饮,殿阶下的侍卫都淋着雨,优旃看到后很同情他们,于是优旃在殿上向秦始皇祝酒高呼万岁之时,喊道:“汝虽长,何益,幸雨立。我虽短也,幸休居。”秦始皇听到后,边允许侍卫可以轮流当班,而不用一直被雨淋。
优旃也善于将国君的不当意志夸大,达到劝谏的目的。当秦始皇想要将射猎区域向东扩大到函谷关,向西扩大到雍县和陈仓的时候,优旃对秦始皇的想法表示赞成,他还让秦始皇在那片区域中多放置禽鸟野兽,这样当敌人从东来犯时,就能让麋鹿去触敌人并把敌人打退了。秦始皇接受了他的劝谏,便不再扩大猎场。另外,优旃还用机智制止了秦二世欲将城墙涂漆的计划,对于优孟和优旃,司马迁在《史记》中这样评价:“……优孟摇头而歌,负薪者以封。优旃临槛疾呼,陛J得以半更。岂不亦伟哉!”
当然,伶人之所以能够发挥他们的讽谏的积极作用,与当时的国君能够纳谏这一因素是密不可分的。司马迁《史记》中国君身侧的伶人,利用自己的伶人身份和讽谏技巧,对当时的政治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王力等.《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第四版)》[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第242页
1、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诗经?王风黍离)
2、人而无仪,不死何为。 (诗经?风相鼠)
3、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诗经?大序)
4、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诗经?小雅鹤鸣)
5、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诗经?大雅抑)
6、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 (尚书)
7、满招损,谦受益。 (尚书?大禹谟)
8、从善如登,从恶如崩。 (国语)
9、多行不义必自毙。 (左传)
10、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左传)
11、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左传)
12、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老子)
13、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老子)
14、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老子)
15、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16、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论语?公冶长)
1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颜渊)
18、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论语?卫灵公)
19、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论语?述而)
20、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为政)
21、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论语?子罕)
22、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论语?为政)
23、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论语?雍也)
24、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论语?子路)
25、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
26、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礼记?中庸)
27、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礼记?学记)
28、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礼记?学记)
29、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屈原?离骚)
30、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楚辞?卜居)
31、尽信书,不如无书。 (孟子?尽心下)
32、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孟子?公孙丑)
33、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孟子?尽心上)
34、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孟子?公孙丑)
35、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孟子?滕文公)
36、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荀子?劝学)
37、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庄子?养生主)
38、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庄子)
39、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中庸)
40、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淮南子?说林训)
41、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史记?李将军传)
42、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 (史记?留侯世家)
43、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史记?淮阴侯列传)
44、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汉书?枚乘传)
45、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汉枚乘上书谏吴王)
46、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汉乐府?长歌行)
47、疾风知劲草,岁寒见后凋。 (后汉书?王霸传)
48、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后汉书?冯异传)
49、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后汉书?广陵思王荆传)
50、贫贱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 (后汉书?宋弘传)
51、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 (后汉书)
52、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三国曹操?龟虽寿)
53、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三国诸葛亮?诫子书)
54、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三国诸葛亮?诫子书)
55、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三国刘备)
56、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东晋陶渊明?杂诗)
57、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东晋陶渊明?五柳先生传)
58、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 (南朝萧铎)
59、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新唐书?元行冲传)
60、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 (唐太宗赠萧禹)
61、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唐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62、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唐王之涣?登鹳雀楼)
63、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唐李白?论诗)
64、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唐李白?将进酒)
65、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笑傲凌沧海。 (唐李白?江上吟)
66、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唐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67、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唐杜甫?奉赠韦左丞二十二韵)
68、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唐杜甫?望岳)
69、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唐孟郊?游子吟)
70、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 (唐韩愈?送孟东野序)
71、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毁于随。 (唐韩愈?进学解)
72、沉舟侧畔千帆进,病树前头万木春。(唐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
73、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唐刘禹锡?浪淘沙)
74、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唐刘禹锡?陋室铭)
75、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 ( 唐白居易?放言)
76、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 唐元稹?离思)
77、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 唐刘希夷)
78、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 唐颜真卿)
79、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 唐罗隐蜂)
80、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 ( 唐贾岛?剑客)
81、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唐李绅悯农)
82、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唐李商隐?无题)
83、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唐李商隐?无题)
84、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唐僧云览)
85、残雪压枝犹有桔,冻雷惊笋欲抽芽。 (宋欧阳修?戏答元珍)
86、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宋欧阳修?伶官传序)
87、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宋欧阳修?伶官传序)
88、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
89、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宋司马光?训俭示康)
90、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 (宋朱熹?读书之要)
91、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宋王安石?登飞来峰)
92、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 (宋王安石)
93、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宋苏轼?题西林壁)
94、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宋苏轼)
95、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 (宋苏轼)
96、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宋苏轼?水调歌头)
97、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宋陆游?游山西村)
98、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 (宋陆游?病起书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