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投资机会分析

投资机会分析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投资机会分析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投资机会分析

投资机会分析范文第1篇

评价盈余预增公司(“预告其盈余将增长50%以上的公司”的简称,下同)是否具有投资机会分析“预告当日及其后的走势、并与预告之前走势之对比”将是其中的关键。对此,我们针对公告的预计2001年盈余将增长50%以上的公司”、“预计2002年中期业绩将增长50%以上的公司”、“2002年中期预亏公司”,分别设计了“2001年预增指数”、“2002年中期预增指数”、“2002年中期预亏指数”,分别反映此类公司的整体走势。

在“2001年预增指数”构造中,我们以“2001年盈余预增公司”为样本,以2000年12月29日为基点,以总股本进行加权。这种指数构建思路与“上证指数”基本类似,目的是使其与“上证指数”具有可比性。同时,为方便将“2001年预增指数”走势与“上证指数”相对应,比较时须同一化处理,于是假定上证指数基点为2000年12月29日,其数也为1000,定义为“上证综指”,其值为上证指数实际数与2000年12月29日实际数之比再乘1000(其余指数的计均按此原则)。

(一)2001年盈余预增公司走势明显强于大盘

通过事后构造的“2001年预增指数”来回溯“2001年盈余预增公司”的整体走势(详见图1),并与“上证综指”对比可以发现:

附图

1、在2001年5月以前,“2001年预增指数”与“上证综指”走势也基本同步,投资该板块的公司的超常收益率(指“高于上证指数或大盘的收益率”,下同)也极小。

2、2001年6月之后,“2001年预增指数”明显强于“上证综指”,且之间的差额有放大之势,这与部分公司的业绩增长信息在2001年中报中有所反映相关。

3、盈余预增公司的超常收益率随大盘的上升而有所放大,这从“2001年预增指数”与“上证综指”在2001年7月至2002年1月、以及2002年2月至今的两个时间段的走势可见一斑。

4、“盈余预计大幅增长”信息披露后,“盈余预增公司”投资仍具有超常收益,其走势强于大盘,并有放大的趋势。

因此,仅从“2001年盈余预增公司”的整体走势来看,其收益明显强于“市场整体”,特别是在“强市或上升市道”中,获利效应更加明显。

(二)2002年中期预增公司、预亏公司与上证指数对比

为进一步评估业绩预增公司是否能带来超常收益,我们对2002年中报期间的“2002年中期盈余预增公司”与“2002年中期预亏公司”在预告之后的整体走势,除相互之间进行对比外,还结合同期上证指数走势进行分析。从中可以发现:

1、“业绩预增”公司的走势强于“业绩预亏”公司,并强于大盘

在2002年第1季度,“2002年中期业绩预增”公司的整体走势并未强于大盘(本文中,大盘均指上证指数),预计与其业绩预增信息并未被市场认识有关。但从2季度初开始,部分公司开始披露其“2002年中期业绩大增”,该板块开始走出明显强于大盘的独立行情,而且随时间的推移,其整体的超常收益率也逐渐提高。

“2002年中期预亏”公司的整体走势则略弱于大盘,而且由于58.32%的公司在2001年末已出现亏损,因此使该板块在2001年底至2002年第1季末的走势大大弱于大盘。1月末,受银广夏等问题股的带动,亏损公司、问题公司、ST公司等均有较大的反弹,使其与大盘走势之间的差距明显缩小。但是,中报披露之后,“2002年中期预亏”公司的整体走势再次明显弱于大盘。

2、业绩变化是能否获得超常收益的重要基础

从“2002年中期预亏指数”、“2002年中期预增指数”与大盘走向的比较上看,在部分时间段可能出现的“预亏公司”有较大的反弹力度(如2002年1月中旬至2002年2月中旬)。但在大部分时间中,其与大盘相比的超额收益基本为负,与“盈余预增公司”相比,其收益率也要低得多。因此,可以认为“业绩仍是股价的重要支持,能否增长是获得超常收益的重要因素”。

二、盈余预增信息能带来超常收益

(一)盈余增长预告当日的股价走势特征

1、盈余增长预告当日股价涨多跌少

盈利增长信息公告当日的股价走势备受关注,“见光死”似乎已被广为接受,其中也有相当多的公司出现“高开低走”。但是,“2001年盈余预增公司”在预告当日平均涨幅达到3.50%,其中有85.37%在当日有不同程度的涨幅;“2002年中期业绩预增公司”在业绩预告当日也有65.52%出现上涨。但是,由于预告业绩增长的时间差异、所处市场环境差异、以及盈余增长信息在非正式渠道的可能提前等因素影响,各公司在公告当日走势的差异较大。如在“2001年盈余预增公司”中,有超过15%的公司在公告日出现“涨停”。

2、公告当日仍具有明显的超常收益率

上市公司业绩预告当日的涨跌,可能还会受大盘(或行业、板块)整体走势的影响,会使其上涨动力受到抑制或推动,因此其当日的涨跌可能未真实地反映“业绩预计增长将达50%以上”对股价的推动。于是,需要计算超常收益率,即“上市公司股价涨幅”减去“同期大盘的涨幅”(本文所有的超常收益率均采用此算法)。

统计结果显示,“2001年盈余预增公司”在公告当日有90.24%走势强于大盘,平均超常收益率达到4.06%。预告当日各公司的超常收益率差异较大。其中,2001年业绩预增公司,在预告日当日超常收益率最大值达到11.75%,而最低值则为-2.94%,“四成以上”业绩增长公司在预告当日的超常收益率在3-6%之间。

(二)盈余增长预告后的短期走势特征

盈余增长预告是否会对上市公司股价“正常”走势产生影响,需要对“预告”前后的股价走势进行对比。

通过对比,大致表现出如下特征:

1、盈余增长预告前的股价走势对“盈余增长”已有所反映,特别是在预告前1日,股价有明显异动。这从股价平均涨幅与超常收益率的变化上可以看到这一点。

2、盈余增长预告后,上市公司股价在短期内仍会有小幅上涨,超常收益率有所下降(但仍具有超常收益率)。

3、盈余预告会使当日股价走势出现明显异动,反映出有相当多的投资者示能提前获得(或关注)有关信息。

(三)盈余增长预告后的中长期走势特征

上市公司股价在盈余增长预告后有明显异动,其整体超常收益率也明显提高。

通过对预告前1个月、预告后1个月、预告后3个月的股价走势与大盘的对比分析,可以发现“盈余增长预告”后的股价中长期走势特征(详见表2):

1、“盈余增长预告”公司在预告前后的走势均强于大盘。

2、“盈余增长预告”后1个月的“超常收益”最高。如,对“预告2001年业绩增长”的公司,在“预告”1个月后的整体超常收益达到6%,但3个月后的超常收益只有5.14%。

3、对披露“年报业绩增长”的公司的认同度,高于披露“中报业绩增长”的公司,预计与中报不经审计有一定关系。

4、大盘上涨期间预告“业绩增长”的公司,所具有的超常收益相对较高。

三、盈余增长预告后股价高低点的时间特征把握

(一)中期投资点与风险点的分布

“盈余增长预告”的公司,在预告后1个月(中期)的股价走势明显强于大盘,但是何处是低点与高点,其可能的超常收益范围大致是多少,则是根据公开信息选择投资时机的重要依据。

对“盈余增长预告”后股价走势中的高低点分布特征分析,可以发现:

1、大部分公司的高点出现在“预告”之后的19-20个交易日,其中有42%的公司在这两日出现高点。但是,应注意的是此类公司中有近一半公司的预告时间在2002年1-2月,此时上证指数相对处于低位。

2、大部分公司在“预告”日后数日出现低点,其中有30.49%的公司低点出现在公告当日,21.95%的公司低点出现在公告次日。但是,公司基本面的改善,对中期股价走势仍有较明显的支持,因此其后的超常收益率有明显提高。这一结论与前文的“在预告后,距预告日越近,超常收益率越低”的结论基本吻合。

(二)长期投资点与风险点的分布

我们以预告日之后的3个月作为“长期”。

对“盈余增长预告”之后的长期高低点分布分析,大致可以总结出如下特征(详见表3):

(1)距公告日越近,出现低点的概率越大,其超常收益率越小。特别是盈余预告后2周内,出现低点的概率最大。此判断与短期走势中的高低点分布特征基本一致。

(2)“盈余增长”预告后的第3周开始,出现高点的上市公司数明显增加,同期的平均超常收益率也明显提高。估计从此时开始,因“盈余增长预告”造成的股价“冲高回落”之后,开始走出低点。

四、盈余预增公司的差异分析是谋取超常收益的关键

从整体上看,投资于“盈余预增公司”可以取得超过大盘的收益率,但是各公司股价走势的分化相当严重,既有相当多的公司涨幅明显,也有部分公司出现下跌。其中,于2002年1月29日盈余大幅增长预告的深宝恒(000031),其后60个交易日的涨幅达到58%以上,但浪潮软件(600756)在2002年1月22日盈余大幅增长预告后,股价很快见顶,投资该公司的超常收益率(60个交易日)为-24.12%。

附图

分析处于“股价涨幅、超常收益率”最低与最高“两极”的上市公司,可以发现以下几个共同特征:

(一)基本面改善带来的业绩增长,产生更高的超常收益

“主营业务明显改善、重大资产重组已经见效”等因素是公司基本面实质性转好的重要表现。如果公司的业绩增长能来源于此,则对取得超常收益会有直接支持,其中如粤华电、如意集团、江铃汽车等公司。但是,部分公司(如银基发展、金融街)的业绩增长与补贴收入增长密切相关,部分公司(如轻工机械)因为出售不良资产带来非经营性收益增加,并由此带来业绩大幅增长,但其“业绩增长预告”之后股价走势仍弱于大盘。

(二)预告前股价累计涨幅的差异影响后期的超常收益

信息不对称、不同投资者对非正式信息(或业绩增长前兆)的敏感程度或判断差异,仅有部分投资者能优先利用业绩预增信息,并造成预增信息前股价涨幅较大,但这会使“盈余增长预告后”的超常收益率明显下降。如宁波的韵升、江苏吴中、盐田港等公司在业绩增长预告前1个月分别上涨10.18%、-0.06%、4.16%,对应的超常收益率达到17.05%、16.42%、15.31%,这使得业绩预告之后的走势明显弱于大盘。但西安饮食、湖南投资、丽珠集团、中国高科等公司,在业绩增长预告前1个月内股价下跌24%-33%,较上证指数多跌去9%-16%,但业绩增长预告后的1个月内股价上升都在30%以上,其平均超常收益率也在20%以上。

(三)行业环境变化也影响后期超常收益

行业环境发生转变并预期能够持续好转,此时“业绩预计增长”将对公司股价产生较强支持。其中,一汽轿车在预告业绩将出现大幅增长后,其1个月与3个月的超常收益率分别达到6.35%与20.54%,其在第一季季报中披露的业绩增长原因是“如果第二季度轿车市场仍能保持良好的势头,预计公司本年中期利润水平较去年同期增长幅度可能达到50%以上”。从股价走势上看,投资者对一汽轿车业绩增长前提给予了肯定的回答。但中兴通讯在2002年1月24日利润增长将在50%以上预告(来源于第1季报),但全球通讯市场变化、通讯类上市公司股价下跌,其业绩增长预告并没有带给投资者的超常收益(在4月份其拟赴境外上市的消息尚未明朗,暂还未对股价走势产生明显影响)。

(四)后续“正面信息”披露对后期走势产生重要影响

投资机会分析范文第2篇

随着我国房地产业的迅速发展,企业出于资金保值增值的目的而投资房地产已逐渐成为一种普遍的经济现象。投资性房地产既不同于一般企业的固定资产,又不同于房地开发企业的存货,是具有为增值而置性质的资产。由于投资性房地产的特殊性,将其等同于一般的固定资产计提折旧,显然无法体现此类资产的经济实质。为了规范投资性房地产的确认、计量和信息的披露,2006年2月,我国财政部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了《企业会计准则第3号――投资性房地产》(以下简称新准则),对公允、客观地反映企业投资性房地产的价值具有重要意义。

一、投资性房地产会计准则出台的背景

长期以来,在我国的会计实践中,企业将具有投资性质的房地产等同于普通的固定资产看待,计量上采用按历史成本入账和分期计提折旧的处理方法。然而,投资性的房地产在经过数年后,其市场价值一般不仅不会因计提折旧而低于初始投资成本,而且还经常高出其初始投资成本而大幅增值。就我国会计制度改革以来已的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来看,还没有对这类资产的处理和反映作出规定,在现行制度下,投资性房地产没有作为单独的一项资产来反映,而是与企业自用房地产一样纳入固定资产或无形资产进行核算,房地产按历史成本记入企业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其它资产,并按其估计使用年限提取折旧、进行摊销。但是,这种计提折旧后的固定资产净值或摊余价值往往不能反映投资性房地产的真实价值。投资性房地产在经过数年以后,它们的市场价值不仅可能高于其账面净值,而且还能高于其账面原值的数倍,甚至数十倍。显然,这种方法在很大程度上低估了房地产的市场价值,歪曲了企业投资的真实含义,不利于会计报表使用者了解企业的真实情况,并给企业当局进行利润操纵提供了很好的机会与很大的空间,极大地损害了会计报表使用者的利益。现在,投资性房地产在企业资产中的比重越来越高,如果按固定资产或无形资产对这些资产进行处理,不利于反映企业房地产的构成情况及各类房地产对企业经营业绩的贡献,也不能反映这种业务的经济实质,所以,制定并投资性房地产会计准则势在必行。在此背景下,新《企业会计准则》明确将投资性房地产定义为:“为赚取租金和资本增值,或两者兼有而持有的房地产。”新会计准则规范了投资性房地产的后续计量与期末估值,谨慎地引入了公允价值的标准,给企业财务政策的选择留下了一定的空间,也给广大投资者及债权人、各级主管部门准确了解企业真实的资产及财务状况提供了合法的保障。

二、新准则与国际会计相关准则的差异性比较

2000年5月3日,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正式了《国际会计准则第40号――投资性房地产》。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第3号――投资性房地产》与《国际会计准则第40号――投资性房地产》存在以下差异:

(一)投资性房地产所涵盖的范围不同

《国际会计准则》中投资性房地产所涉及的“土地”是指土地所有权,而我国由于土地属公有制性质,因此,我国新准则中的“土地”则是指土地使用权;《国际会计准则》将融资租入的房地产和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入后转租的房地产均纳入投资性房地产的范围,我国新准则未将其纳入,而是作为《租赁》准则的内容。我国新准则的定义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定义已经非常相近,但在土地方面还存在一个明显的差别。差别产生的原因是土地制度的不同,《国际会计准则》秉承西方国家土地私有的法律理念,在法律上将土地视为一种不动产,土地财产权可以依法转让,会计准则也自然地将土地作为一项不动产进行确认和计量。而我国《宪法》规定:“土地实行社会主义公有制,即土地属于全民所有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任何其他商事主体都不能够取得土地的所有权。”《土地管理法》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占、买卖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转让土地。土地使用权可以依法转让。”因此《征求意见稿》定义中的房地产包含土地使用权而不是土地,这一点也影响到投资性房地产业务中的融资租赁,即承租人无法行使优惠选购权取得土地,而只能取得一定期限的土地使用权。

(二)后续计量中两种计量模式的选择不同

我国新准则第9条对投资性房地产的后续计量规定:“企业应当在资产负债表中采用成本模式对投资性房地产进行后续计量,但本准则第十条规定的除外。”第10条规定“有确凿证据表明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能够持续可靠取得的,可以对投资性房地产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进行后续计量。”可见,我国新准则更倾向于采用成本法计量;而ISO40虽没有规定成本模式和公允价值模式的优先顺序,但IAS40第25条指出:“《国际会计准则第8号――当期净损益、重大差错和会计政策变更》规定,只有能够在企业财务报表中对事项或交易进行更恰当的列报的情况下,才能作自愿变更会计政策。从公允价值模式变更为成本模式不大可能导致更恰当的列报。”因此,不难看出国际会计准则不太赞成从公允价值模式改为采用成本模式,而对于从成本模式改为采用公允价值模式则没有表明倾向性意见。

(三)信息披露的要求不同

国际准则对投资性房地产的披露要求比我国新准则更详细,其差别主要有两个方面:1.规定了收益表(利润表)中有关金额的披露,包括与投资性房地产有关的租金收益、当期修理维护费用等;2.在成本模式下,要求披露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而我国新准则却没有这些要求。

三、企业使用公允价值计量应注意的问题

采用公允价值对投资性房地产进行计价是目前国际通行的做法,有利于公司在资本市场上获得正确的定价,从而也有利于公司再融资,获得资本市场的种种便利。从这个角度讲,公允计价可帮助企业更好地借助资本市场的力量来获得发展。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引入正式奠定了NAV(重估净资产值)方法作为房地产上市公司估值的核心地位,这必将引导市场对该项方法的进一步认可。而且随着投资性房地产物业的增多,特别是人民币升值和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新会计准则采用公允价值进行计量,肯定会引导市场更多地关注各项投资性房地产物业的真实价值,并使NAV的估值方法成为评估投资性房地产企业的主要标准之一。即使对以开发业务为主的房地产企业来说,新会计准则的实行也会导致投资者以更为稳健和客观的估值标准来衡量一个公司的价值,这无疑构成制度性的长期利好。然而,会计核算方法的改变,只是让公司的隐性价值显性化,但并没有改变公司的真实价值。因为决定公司价值的应该是企业的核心盈利能力和真实的资产价值,而非账面利润与账面价值。在投资性房地产会计准则下,是选择成本计价还是选择公允计价值得大家深入研究。

投资机会分析范文第3篇

摘 要 本文研究了我国开放式基金的赎回现状,并分析了产生这一现状的因素,最后给出了我国开放式基金投资行为的建议,并期望通过这些切实可行的策略使我国开放式基金投资行为健康发展。

关键词 开放式基金 流动性风险 赎回行为 建议

我国开放式基金市场起步相对较晚,但是由于开放式基金适合市场发展的优势,我国的开放式基金也得到了很快的发展。然而开放式基金在快速发展过程中也日益凸显出了其流动性风险,基金管理者面对基金的赎回压力越来越大。

一、我国开放式基金的赎回现状

我国基金市场相对说起步较晚,但由于其自身相对灵活的经营策略以及适应市场发展的优势,无论是在基金份额还是在基金净值上都得到了很快的发展。也正是因为其经营的灵活性策略,投资者随时可以选择赎回,因而开放式基金面临的流动性风险也日渐凸显出来。我国开放式基金在2007年左右出现了爆发式的增长,而在此期间我国的资本市场处于上升的发展通道,人们的储蓄观念也从单一的银行存款转化为基金、股票等多种形式,个人投资者购买基金的意愿明显增强。由此导致了基金管理公司的基金销售工作逐渐从买方市场转变为卖方市场,这样就由于资金募集过多而给基金管理者带来了巨大的管理压力。另外对我国基金管理者来说,其面临的压力还有基金的不规则的赎回现象,基金业的健康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受基金大规模及不规则的赎回影响,基金的大规模赎回行为除了直接对基金管理者造成威胁外,也会造成市场异常波动。

二、影响开放式基金赎回行为的因素

(一)基金管理者方面的因素

一般说来,基金管理者面对基金赎回的压力跟基金规模、资金数量以及资金流动性管理的空间成反比。基金分红让投资者获得了更多的收益,这种收益被投资者认为是资本收益之外的额外收益。因此,分红对开放式基金的赎回存在着积极的影响。投资者面对越多的分红次数,越大的分红金额,其对于基金的增长信心就越大,其基金的赎回行为就会越少。

(二)基金投资者方面的因素

我国开放式基金集中度对于机构投资者和个人投资者持有的基金份额差异性很大。机构投资者比例越多,持有者的集中度越高,对基金赎回的影响越大。机构投资者的资金大多来源于企业闲置资金,保险金及私募基金和一些证券类机构的委托理财资金等,这些资金大多需要在年底结算、资金回笼。因而很容易导致每年的年底产生巨额的赎回申请,从而使我国的开放式基金不得不面临着一个周期性的赎回风险。

(三)基金其他方面的因素

在基金的其他特征因素中,基金的类型和基金的品牌是主要的因素。首先对于基金的类型分析,数据分析表明不同类型的开放式基金所面临的赎回情形有很大的差别,且跟市场走势紧密相关。其次对于基金的品牌,在任何产品的买卖过程中,品牌都在其中起着一定的作用,基金申购和赎回过程中,基金的品牌效益也表现得很明显。

三、对我国开放式基金投资行为的建议

(一)基金管理者方面考虑

1.合理配置基金资产

基金公司用于赎回基金所支付的现金也是资产的一种,所以基金公司最直接的确保流动性的方法就是通过资产安排来实现。但所谓的资产安排并不是简单将资产按照流动性分为流动性高和流动性低两种,然后按照一定比例进行分配,因此,从资产方面管理流动性还要把握好各类资产、各类明细以及资产流动性转化的关系。

2.改进现有的分红策略

分红能够有效的制约开放式基金的赎回率。因而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基金管理者可以对基金实行一定的分红,分红可以采取多次数、少金额的方式。投资者通过分享分红带来的收益,将增加投资该基金的信心,这样能有效的降低基金的赎回。

3.改变传统的营销方式

我国开放式基金在发行过程中,产生了一部分不规则的捧场资金,这部分资金的进入并不是以投资该基金为目的,因此赎回的可能性就很大。在发行阶段初期基金虽然在捧场资金的加入中增大了规模,给基金带来了良好的销售形象,但封闭期一过大量的基金赎回不仅损坏了基金的形象,也给基金的投资运作带来不利影响。所以应尽量减少基金发行过程中的营销资金,以减少前期基金的赎回。

(二)基金投资者方面考虑

1.优化投资者结构

开放式基金能广泛吸收各类资金来源,开放式基金的管理者能够从大规模资金投入以及来源多样性的资金投入中得到好处。基金的投资者包括散户投资者和机构投资者两大类,与之相对应的是他们不同的购买动机和风险承受能力,以及由此衍行出来的不同的购买和赎回习惯。因此,了解基金投资者的风险收益偏好,明确其可能的赎回数量时间,可以形成对基金在未来一段时间的潜在赎回状态的预测。

2.加强投资者教育

结合我国证券市场起步较晚,投资者对开放式基金这个新鲜事物还缺乏了解的实际情况,因此,要对投资者进行金融财务方面的培训,使其能真正了解基金产品,那么投资者就不会倾向于短期投资,不会依靠基金单位净值的短期变化而盲目要求赎回,这必然促使开放式基金选择长期投资策略。

3.培养长期投资观念

在我国证券市场,缺乏较多有长期投资价值的股票,其中一个原因在于我国证券市场的风险相当大。而基金通过投资多种证券产品,实行专家管理和风险分散,给投资者长期投资提供了前提条件。因此,基金管理者应该加强对基金投资者投资理念、投资风格、投资目的等的介绍,使得投资者树立长期投资的观念,以此减轻基金赎回压力。

参考文献:

投资机会分析范文第4篇

[关键词]固定资产 账面价值 期望价值 投资价值

1.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及国民投资理财意识增强,进入资本市场参加上市企业投资的投资者急剧增加。为了使投资者更好地理解上市企业公开披露的财务报表,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及现金流量情况,分析每股净资产(元)、每股资本公积金、每股收益、每股未分配利润、净资产收益率(%)及每股现金含量等重要财务指标,综合估算企业的未来投资价值,合理做出恰当的投资决策方案,必须客观分析企业会计报表及固定资产会计信息。

从客观的角度看来,现在公开披露利润表反映的是企业过去的盈利能力信息,而资产负债表中的资产反映却是资源给企业未来带来经济利益的盈利能力信息。尤其是占有份额大、使用目的多、事业支撑元素强的固定资产,更加对企业未来收益起着决定性作用。从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企业代号排行前(600001-600007之间)5家企业在2006年9月30日披露资产负债表的调查分析看来,5家企业持有固定资产平均比率占总资产平均额的61.14%,超过资产总额一半以上,其中最高是中国国贸(600007)的固定资产金额占资产总额的92.29%。可见,企业的每股净资产金额中所含固定资产份额较高,也就是说能给企业未来带来经济利益的资产一半以上是固定资产。因此,要合理估算企业的未来投资价值,就必须详细了解企业资产,特别是占有份额大而且使用元素多的企业固定资产,通过综合分析固定资产的会计特征,全面评估企业价值。

2. 固定资产取得成本的确定性与期待价值增值

企业在根据本身经营战略决策进行事业投资过程中,取得并持有土地、房屋建筑物、机器机械设备、运输工具等固定资产,其目的是同过运用投资固定资产进行生产经营,并取得超过固定资产投资成本以上的事业收益。

2.1固定资产取得成本的确定性

企业资产负债表披露的固定资产账面是取得固定资产的全部成本。由于企业取得固定资产属于事业投资行为,所以购入费用支出属于资本性支出。也就是说,从购入固定资产开始到交付使用为止的全部费用支出额,作为固定资产的投资原价并在资产负债表上确认及计量,并且在未来的使用年限内,通过折旧分摊费用的形式,收回固定资产这一事业投资确定成本。可见,固定资产购入时账面价值高,此时表现出来的每股净资产价额也高,随着固定资产的使用及折旧核算,表现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在减少,每股净资产价额也随之降低特点。

2.2固定资产取得的期待价值增值

企业购买固定资产的目的一般是通过使用取得固定资产进行产品生产经营,并获得超过固定资产投资成本以上的期望价值。

企业固定资产事业投资成本收回及实现期望价值是一个长期过程,而在这一长期生产经营过程中,一方面随着生产技术的熟练完善、市场的不断开拓及产品销售量的扩大,营业利润会不断增;另一方面,随着固定资产的折旧会计处理,其账面价值不断减少,需要分摊的费用总额在降低。加上固定资产的实际使用年限长于折旧年限,也就是说企业固定资产经常是在累计折旧全部计提完毕之后,仍然还在使用并创造收益。因此,投资者在分析企业固定资产信息时,必须了解企业使用中的固定资产账面价值呈减少趋势、而投资可能实现的期望价值却呈增加趋势。

3.固定资产的原价减少与绝对收益增加

根据我国2007年1月1日实施的《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固定资产》(以下简称“会计准则”)第三条规定,企业有形固定资产是为商品生产、提供劳务、出租或者经营管理使用目的而持有,并要求在使用期间实行按“使用寿命”期内摊销的核算方法。由于固定资产本身具有多重效用的客观特性,同一固定资产、同一核算成本、不同的持有目的、不同的使用方法将带来不一样的经济收益。

3.1固定资产持有的原价减少性特征

根据会计准则规定,企业固定资产一经取得,不管使用效益如何,都按照固定资产取得原价,确认及计量于资产负债表之中,并且设立“累计折旧”科目核算固定资产减耗量。根据固定资产折旧处理的理论依据:在企业生产及经营正常进行前提下,由于物理的,机能的因素将导致固定资产使用价值和价值损失,为了合理反映这种价值减少,会计核算实行对使用固定资产在“经济使用年限”内进行折旧会计处理,通过固定资产的原价分摊形式收回其投资成本。

可见,在固定资产折旧会计处理过程中,无论选择平均年限法、工作量法、年数总和法、双倍余额递减等折旧方法中的哪一种,都表现为固定资产的账面原价在减少、折旧累计收回投资额在增加,即体现了持有固定资产的原价减少性特征。

3.2固定资产的金融价值性特征

企业持有的土地、仓库、厂房及建筑物或以“在建工程形”形式核算的土地等有形固定资产,本身具有客观金融性特征。根据会计准则规定,企业保有固定资产不管是使用目的还是投资目的,持有期间都实行折旧核算,使得若干年经过账面价值变得越来越少。事实上,随着我国土地价格及建筑成本不断上升,这类固定资产的市场公允价值远远高于账面价值。

然而,在企业经营过程中,企业保有这部分金融性固定资产,由于具有巨大含溢价值。由此,企业为了实现利益最大化,可能选择改变固定资产使用目的为金融投资目的,转为把这些固定资产在市场上以市价卖出实现变现,将取得巨大营业外收入,实现企业利润增加。

4. 固定资产账面价值以外挖掘企业投资价值

由于企业有形固定资产种类繁多、使用状况复杂、确定成本核算单一,因此,投资者必须善于有效分析企业固定资产项目、结构、使用状态及性质,从理论上发现企业固定资产账面价值以外客观存在的未来投资价值。

4.1 善于发现企业固定资产的使用价值收益

根据固定资产折旧理论依据我们知道:一方面,固定资产对企业经营利润有贡献,并且这一贡献额度是通过固定资产本身的机能减耗换取而来的。一方面,在假设企业持续经营前提下,固定资产取得原价就等于资产的潜在经济使用能力。其实,对于企业生产经营长期使用的固定资产来说,随着我国经济迅速发展,物价水平的不断上升,企业品牌价值的不断提高,固定资产在经济年限内所带来的单位年间经济收益,将大大超过原价折旧额。因此,投资者须详细了解企业固定资产项目及使用状况,善于发现企业固定资产的使用价值收益。

4.2善于认识固定资产的金融性价值收益

由于企业有形固定资产的确定核算特征,使得固定资产的账面原价客观呈减少趋势,而投资可能实现的期望价值却呈增加趋势。在这基础上,如果改变固定资产使用目的为金融投资目的,把金融性固定资产以市价卖出变现,将实现巨大的经济收益。

实际上,金融性固定资产按现在市场公允价值交易,将使其隐含在该资产中的“含溢”价值部分得以实现,形成企业的确定收益。这样的结果将会直接带来企业每股收益及现金流量增加的同时,创造超过期望价值、使用价值以上的扩大价值额,形成扩大面积的增值空间。

4.3挖掘超过账面价值以上的多元投资价值

投资机会分析范文第5篇

[关键词]居民投资 理财产品 会计准则

一、我国居民投资结构现状分析

1.总体分析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小康社会的建设,我国居民生活日益富足,手上的“闲钱”渐渐多了起来,投资规避风险的理念逐步在普通群众心中建立了起来。为了保值增值、获得收益,投资理财愈加受到关注。因此我国居民投资理财方面有着很大的发展潜力。

1992年~2000年,我国处于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加快转型阶段,居民收入快速增长,但是彼时的国民还没有建立起良好的投资意识,投资方式单一。2001年底中国个人金融资产投资在的现金、银行存款和金融资产的比例分别为12%,71%和15%。2002年之后,国民投资结构朝多元化发展。尼尔森市场研究公司在2008年对中国居民投资情况的调查中得到的数据,中国居民在某些投资领域已形成较大规模和共识,储蓄依然是国民理财中占比最大的,其他投资产品如房地产、股票、投资性保险、基金分别占比66%、34%、29%以及22%,与以往单一、小规模投资状况相比,显现出居民投资的良好势头和庞大空间。发展尤为瞩目的房地产,股票和保险行业同时推动着相关会计计量交易准则的改良。

2.结构分析

不同收入层次居民人均投资差距较大,收入越高的家庭对投资市场环境和投资政策的敏感性越高、投资意识越强,投资支出也越高。

(1)低收入人群。主要群体构成是广大农民,受传统观念、金融市场滞后和文化程度的限制,农民的理财观念单一,其中储蓄这一项占据了相当大的部分。

(2)中等收入人群。一般为工薪阶层,他们对以股票、基金为主的投资理财工具正表现出越来越高涨的热情,但是存款仍然占据很大比重,也会较少的保险和房产这些比较保本型的产品。如今大众理财的主要目的是让财富保值增值,抵御通货膨胀。

(3)高收入群体。投资更加多元化,从低中高收入三种人群的比较来看,富人的存款数据是被调查群体中最低的,他们更加倾向于股票和外汇。近年来,投资于股票、基金分别为29%和10%左右。除次之外,外汇也得到高等收入群体的青睐。据调查,中国香港、中国台湾和中国内地拥有外汇存款的比例分别达56%、32%和21%。而今黄金,艺术品,房产投资也成为他们的选择。

因不同文化背景和经济实力差距,中国人的储蓄比例太高,而发达国家居民有更多的人选择投资类金融资产。中国居民的大部分投资都放在了通货和存款上,占到了80%以上,其它金融资产所占比例都不超过10%。发达国家的居民投资则显得比较分散和均衡,每一种金融资产都有一定的投入分额。

3. 特点分析

(1)储蓄比例呈下降趋势。根据经济学原理,只有流动的现金才能带来价值。对于每个投资者来说,储蓄比例的减少不可不谓为一种良好的趋势。说明投资者有意愿积极管理自己的资金,带动如证券市场的繁荣发展。

(2)金融,证券市场和保险业空前繁荣。就证券而言,购买债券和股票依然成为新潮流。无论资金多少,现代社会人人都会在证券市场上参与一把。而保险行业更是保守的中国居民最佳选择。中国居民在近几年保险的投资比例有了很大的提高,2009年,中国保险市场以1630470亿美元的保费收入位居全球第七位。作为刚刚起步的保险行业,市场远远没有饱和。2012年的保险行业监管将围绕"三项重点工作"和"六项日常监管工作"展开,预计未来十年将成为投资产品的中流砥柱。

(3)实物投资热情高涨,房产投资仍然炙手可热。据央行的2010年第4季度储户问卷调查报告显示,在各主要投资方式中,“房地产投资”以26.1%的相对高值继续成为居民投资首选。寿险公司的利差空间将逐步扩大,盈利能力持续提高,因此目前寿险行业投资时钟已经敲响。中长期债券收益率稳步上扬的趋势进一步确立,而同时升息不会很快到来,保单资金成本将基本稳定。因此寿险公司利差空间将扩大。另外,由于寿险业结构调整已经基本完成,保费增长使得保险公司投资的选择空间和收益率水平将获得稳步提升。”

(4)理财渠道狭窄,风险分散程度小。尽管近年来证券,保险和其他新型投资产品在崛起,然而我国储蓄率仍然偏高,且投资方式相对比较单一,风险的分散程度小。在1997至2006年间通货和存款占到80%以上,而其他各类金融投资产品都未超10%。2006年后情况好转,但仍然未调节到最佳资本结构。

二、现有居民投资结构产生及变化的经济影响

1. 居民投资结构的非平衡化使得部分投资板块出现泡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