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金色的草地教学设计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1 创设健康的心理生活环境
1.1学会蹲下来与孩子平等交流
“蹲下来和孩子说话”是个一直讨论的话题,怎样蹲下来呢?不是在位置上站在和孩子相同的高度,而是拉近与孩子之间的距离,感受到孩子的想法,探触孩子的世界。 蹲下来听孩子说话,也许,我们就可以看到很多我们想不到的事情,有我们意想不到的收获。蹲下来,这一步很关键,因为不管孩子的想法对还是不对、有无道理,只有从生理上和心理上都能蹲下来和孩子说话,老师和孩子之间才能更好地沟通,才能建立更亲密的师生关系,只有在了解了孩子的真实想法之后,才可能有的放矢地教育孩子。
1.2与孩子交流,少用命令语气,多用委婉建议
在和孩子说话时,注意用语。老师在和孩子的交流中,常常使用命令的语气,像“你为什么不……”、“你赶快给我……”难免让孩子产生逆反心理。每当老师发现孩子欠缺的时候,可以给出一些委婉的建议,像“如果”、“不妨”、“试一试”、“或者”等。同时,还要注意不能说伤害孩子感情的话。在尊重的前提下爱孩子。一定要把握一个原则:爱孩子,但不溺爱孩子。溺爱常常酿造悲剧。在尊重孩子的前提下爱孩子,就会有度、有节,而不会泛滥。每个孩子都是有自尊心的。要孩子去做某件事情,可用商量的语气,让他明白,他跟你是平等的,你是尊重他的。比如,你想要孩子把地上乱丢的玩具收拾整理一下,可以这么说:“宝贝,玩具乱丢,多不好的习惯啊,你跟老师一起把玩具收拾一下好吗?”千万不要用命令的语气:“你怎么搞的,玩具乱丢,快点去收拾好!”否则,孩子听你责备,心里就会产生反感,即使按你的要求去做,也是不开心的。
2 创设健康有益的学习生活环境
2.1创设健康的物质生活环境
物质环境指幼儿园内教室、寝室、活动室等场所的教学设施、用具的布置。幼儿总是生活在特定的环境中,环境是幼儿能否健康成长的不可忽视的影响因素。例如我们在各个区域中把一类的玩具贴上相同的标志,这样易于幼儿的取放及幼儿常规的培养;在自来水龙头旁边贴上洗手的图示;在盥洗室的墙壁上贴上节约用水四个字,培养幼儿的节约意识;幼儿起床时为幼儿播放轻音乐等。
2.2创设适宜的故事环境
《纲要》明确要求“创设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支持、鼓励、吸引幼儿与教师、同或其他人交谈,体验语言交流的乐趣。”在故事《金色的房子》的教学中,为使幼儿有一种身临其境地感觉,我带孩子们来到我们的小陶园中。那里有草地、有鲜花、还有一间园里为孩子们游戏提供的小房子。我和孩子们一起动手把房子的屋顶粘上金色的亮光纸,房子就变成了故事中的“红色的墙,绿色的窗,金色的屋顶亮堂堂”。我给孩子们提出问题:“如果你有一间这么漂亮的房子,会邀请你的好朋友去玩吗?那你们猜一猜这间房子的小姑娘对它的朋友会怎样呢?”孩子们带着疑问听我讲着发生在金色房子里的故事,我边讲边让孩子们走进故事中,让他们体验身临其境的感觉。故事语言变成了具体的形象跃然于眼前,孩子们争先恐后地去扮演各种角色,就连平时不爱说话的欢欢都跃跃欲试。自然而然,孩子们融进了故事环境中。他们学会了分享,学会了表达,学会了交流与沟通。通过具体的环境创设,他们亲历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从而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很快掌握了故事的内容,而且孩子们的个性和智慧得到了发展。
2.3创设多变的区域环境
创设多变的区域环境,不仅使幼儿手、脑、口有机结合,而且还大大提高了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和良好品质的培养。在废旧材料制作的“小小电视机”前,幼儿是小主持人在报节目、幼儿是小播音员在播送天气预报、幼儿是歌唱家在唱歌;穿上漂亮的蝴蝶的衣服,戴上美丽的花的头饰,幼儿是故事中的角色。故事《谁怕谁》的表演中他们模仿各种动物的声音、自编各种动物的动作。在故事《金鸡冠的公鸡》的表演中,我为孩子们提供了指偶及手偶,让孩子们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孩子们愉快地合作、表演着,不仅语言能力发展了,而且交往能力也提高了。
2.4创设与主题教学想结合的墙面环境
1 在教材中充分发掘美
1.1 引导学生发现自然环境美。
大自然为作者提供了无穷尽的素材,经过作者的审美处理,给人的印象往往比自然更美,如《草原》的风情,《五彩池》的神奇,《美丽的小兴安岭》的绮丽,《海底世界》的奇异,《小池》的幽静……课文教材中描写这些自然景物,可谓琳琅满目,教学中要细致品味和赏析这些景物,引领学生进入情景,体察情态,让绚丽多彩的自然风光给予学生自然美的陶冶和滋养,培养审美情趣,提高审美能力。
1.2 引导学生感受社会生活美。
生活处处都有美,语文教材源于生活并再现生活。许多课文描写的人物事件甚至场面都仿佛就在我们身边,使人产生一种真实的美感。如写母女俩关心邻居老奶奶的《亲人》,赞美小姑娘纯朴诚实品德的《在金色的沙滩上》……让学生了解人际间的友好的关系和生活中的真善美,是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点和欣赏情趣的艺术珍品。
1.3 引导学生感受情趣美。
新教材关注少年儿童的生活世界,关注少年儿童内心的情感体验,关注少年儿童游戏玩乐中天真烂漫的情趣美。如《秋游》中孩子们投向草地的怀抱,向着蓝天亮开嗓子,在草地上打滚、逮蚂蚱;《乡下孩子》中"我"捉蝴蝶、吹草叶,无不表现出天真烂漫的童趣美。
小语教材中的审美因素还有很多,如:人文景观美、人物形象美、语言艺术的美……这些美的因素一旦加以挖掘,定能折射出更多的光芒。
2 在教学设计中孕育美
要制定审美化人文化的教学目标。通过教学,学生将形成怎样的思想、情感、价值观在制定目标时予以细化,带有可操作性,有一个达成度。人文精神体现在教学目标上,应更专注于人的世界、人格的世界,把培养学生的独立人格和独立人性当作优先追求的目标。要制定出体现人文化的教学目标:
首先要把握教材的人文内涵:人文情趣和人文品格。譬如,凝眸《探母》,感亲情之美;《鼎湖山听泉》,感自然之美;观《生命的壮歌》,感生命之美……着眼于让学生的心灵深处积淀起高尚的审美情愫,收到怡美性灵、健全人格、优化生命质量的特殊功效。
其次,理解学生的缤纷个性。学生,是有着独特个性、鲜活生命力的个体。他们有着自己的知识经验、是非判断、真实情感、成长背景等。全面了解每一个学生,充分理解他们作为独立的人所具备的与众不同的思想、精神、气质、感情,尊重学生独特的审美体验,挖掘他们内心世界中潜藏的个性和自由精神。
3 在教学方法中体现美
3.1 以直观手段让学生从整体上感受美。
采用直观形象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创设情境,学生通过感官,置身丰富逼真的气氛中,可以驱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起学生心灵上的共鸣,使学生产生一种强烈的掌握语言艺术,领会文章意境的欲望……让学生以目感其形美。
3.2 以朗读激发学生审美情感。
语言是情感的载体,情感是语言的内蕴。朗读是语文教学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教师应重视朗读,充分发挥朗读对理解课文内容、发挥语言陶冶情感的作用。具体地说,就是通过朗读不仅使学生体会语言文字的韵律美,同时把语言文字化作鲜明的视觉形象再现在学生面前,唤起学生的想象,激发学生情感中真、善、美的因素,让学生与作者、与文本产生共鸣,情感得到美的感召和升华,从中受到教育和感染。
4 在对话中生成美
4.1 在对话中指向美。
新课标告诉我们教师要根据课堂生成的问题,形成新的教学目标。课堂教学有时可能会陷入困境,有时可能异峰突起,针对学生课堂上生成的问题,教师要及时调整自己预设的教学思路。在教学《船长》时,教师让学生对哈尔威船长忠于职守的英雄壮举谈整体感受,学生的回答完全出乎教师的意料:不理解哈尔威的举动,说他不珍惜自己的生命。学生初次解读时对哈尔威的表层理解甚至曲解,使课堂教学无法正常地进行。在师生的平等对话中,审美出现了断层,课堂生成了问题。针对此种情况,要求教师具有在复杂情境中把握和处理教育问题的教育智慧,教师针对学生的困惑与问题,作一个透彻分析,学生的这些问题透露出了人文思想底蕴的不足及审美能力的欠缺,哈尔威离他们太遥远了,他们需要人文精神的滋养与审美体验的铺垫,迫切需要教师调整,据此确定新的教学目标,在课堂教学中指向培养审美能力。
4.2 在对话中体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