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留守儿童的教育

留守儿童的教育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留守儿童的教育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留守儿童的教育

留守儿童的教育范文第1篇

(一)学习上,缺乏兴趣,成绩不理想

据调查显示,外出打工家庭子女中,有46%的学习成绩较差,42%的学习成绩中等偏下,10%的学习成绩较好,仅有2%的学习成绩优秀。学习困难成为大多数农村留守儿童面临的共同问题之一,此外,辍学现象也比较严重。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留守儿童生活在家庭教育缺失的5 种模式下,长期与父母分居,缺少父母的管教,自觉能力较差,得不到他人的督促与教导,只是“填鸭”式地被动学习,最终导致留守儿童学习兴趣较低,甚至一些留守儿童放任自流,最终厌学、逃学、辍学。

(二)心理上,易产生心理缺陷

由于家庭功能的弱化,父母缺少和留守儿童在感情上的交流和沟通,忽视对孩子心理的教育和疏导,使他们感觉不到家庭的温暖和安全感,在内心缺乏亲情和信任,从而心理扭曲发展,并产生一系列心理问题,如人格障碍、性格孤僻、自卑、情感冷漠、失落、封闭等。

据对一些农村留守儿童的调查显示,他们中绝大部分存在比较严重的自卑感。由于父母长期不在身边,觉得自己没有依靠和坚强的保护,因此,与父母都在身边的儿童相比,容易产生自卑的心理障碍.

(三)行为上,习惯较差,极端行为凸显

道德行为每况愈下。农村留守儿童的道德行为较差,由此引起的不良行为也经常发生,例如破坏课堂纪律、抽烟、打架斗殴等。习惯行为问题普遍存在。留守儿童自我控制能力不强,习惯行为不良,例如不讲卫生、挑吃挑穿、乱花零钱;部分留守儿童习惯行为较差,不听长辈教导,我行我素,说谎骗人,小偷小摸等。不良的习惯行为最终导致留守儿童成为“问题儿童”。

极端行为问题凸显。集中表现为农村留守儿童在未成年人犯罪率中占比例较大。在辽宁省未成年犯管教所中,仅鞍山籍的未成年人犯罪,留守儿童就占服刑人员的12 %。亲情关爱和家庭教育的缺失导致留守儿童犯罪剧增。

二、解决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措施

1、家长要营造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使孩子能够充分感受到父母的爱;要正确处理生产、创收与子女教育的关系,不能以牺牲孩子的成长和未来为代价来换取眼前暂时的利益;要与学校和老师保持经常性联系,随时了解子女学习和发展情况,并对他们进行及时的引导教育。临时监护人要真正负起教养孩子的责任和义务,努力为他们营造近似完整结构家庭的心理氛围和教育环境。

2、以学校教育为主导,发挥学校的教育功能。学校作为留守儿童所在地的教育机构,要完善健康教育观念,将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德育教育的主要途径。学校要尽可能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开展各种形式的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首先,学校应该加强对教师的素质培训,使教师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充分发挥教育优势,公正、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给予心理上的体贴与温馨,及时疏导他们的心理压力,让孩子有一个稳定的情绪、积极的情感,营造和谐大家庭氛围满足孩子们的精神需求。

留守儿童的教育范文第2篇

一、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现状

(一)家庭对儿童教育的偏颇

留守儿童的父母都在外地打工,他们只能由外公、外婆、爷爷、奶奶或者其他亲戚照管。这些孩子得不到应有的关爱,更多的是不应有的溺爱,且独生子女较多,隔代养育“隔代亲”,对孩子娇生惯养,助长了他们不少恶习。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极不协调,使得学校教育收效甚微。

(二)社会上的不良风气对儿童的负面影响

社会是一个大环境,社会上“斗地主”、“打麻将”等赌博风气对不少儿童产生了不良影响。学生中有的利用各种游戏形式进行赌博;还有电视、录像里的黑帮老大之类的镜头和社会上“称王称霸”的不良现象,也给孩子带来了负面影响。学生中出现“拉帮结派”“充老大”,以强欺弱的现象。这些都给学校教育增加了难度。

二、加强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

(一)以身为范,教育儿童

俗话说“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而对于父母不在身边的留守儿童,他们的监护人就要以身示范教育孩子,这样才具有说服力,让孩子在一种良好环境中健康成长。

(二)用“爱”激励孩子

农村留守儿童的生活条件相对较差,一般都由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叔叔、姨妈等亲人照料。在他们的心理上,对孩子的“爱”理解不够全面,认为孩子要什么就给什么,要干什么就干什么……一切顺着孩子,一切护着孩子,这就是爱。其实这是种不健康、不负责的爱,是一种溺爱。真正的爱是一种积极的负责任的爱,不但要让孩子吃好、穿好,而且要教育孩子如何做事、如何做人,了解孩子的思想动向,教育孩子明辨是非,有错必改。监护人和教师要经常与儿童谈心,使他们心情愉快,自强不息,树立远大的理想抱负,这才是一种真爱。

(三)指导孩子慎重交友

古人云:“近墨者黑,近朱者赤”,这是古人警示交友的名言。孩子明辨是非能力差,加之这种特殊的监管环境,留守儿童容易感染一系列的不良社会陋习。所以,监护人和教师要引导他们慎重交友,以防孩子与有恶习或品德败坏的人交朋友,被引诱变坏。特别是现在的网络文化的泛滥,对孩子的影响特别大。为了孩子,使他们能健康成长,我们要向孟母学习,把好“孟母择邻”这一关。

(四)引导留守儿童,培养健康的兴趣爱好

留守儿童因特殊的环境,很大程度上,缺乏父爱、母爱,心理不完善、感情脆弱,再加上青少年儿童的好奇心,在爱好和兴趣方面各有不同。因此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培养健康的爱好和兴趣尤为重要。同时这也是监护人和留守儿童进行思想沟通和感情培养的有利时机,并弥补“留守儿童”空虚心理,起到了锻炼身体、陶冶情操、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远大志向的效果。

留守儿童的教育范文第3篇

1.学业成就感不强,失学现象严重

由于缺乏父母正确和及时的引导,在西南民族地区,大部分农村留守儿童学习目的不够明确,难以形成正确的学习观。在学习过程中,缺少父母有效的监督和管理,学习自觉性和进取心较弱,无法从学习中获得应有的成就感。有学者通过对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104位留守儿童的调查发现,在与爷爷、奶奶一起生活的87位留守儿童中,作为监护人的爷爷和奶奶,文盲半文盲的比例超过了67%。[2]这些监护人在留守儿童成长过程中,关注更多的是其生活,由于自身文化程度的限制对其学业仅停留于监督家庭作业的完成上,在形成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上,无法发挥家长应有的引导和监督作用。然而,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儿童,自律能力还相对较弱,在行为习惯上他律所占的比例较重。但是,由于父母的缺位,这些留守儿童在学习行为上失去了应有的他律“规训”。这些都助长了留守儿童逃学、厌学、辍学,外出流浪现象的发生。

2.心理问题突出,性格形成出现偏差

在西南民族地区,大部分农村留守儿童主要是由祖父母或外祖父母照顾和教育。由于祖父母年纪普遍偏高,与孩子之间存在着明显的代沟,彼此之间的交流与沟通较少。同时,交流的内容单调,大都限于生活方面,而关于心理、性格形成等方面几乎很少涉及。长此以往,孩子也失去了和祖辈交流的兴趣,平日在生活和学习中的快乐与不如意失去了分享和倾诉的家庭对象。由于该年龄阶段的儿童、青少年,在身心发展上处于情感和性格变化的转折期,而长期与父母两地分离使得他们在生理和心理上的种种需求得不到满足,加之留守儿童的年龄又偏小,他们中的许多人,因为缺少父母的坚强后盾而感到缺乏自信,这些长期受消极情绪困扰和影响的孩子,其性格形成极易形成两个极端态势。由于父母教育缺位,性格变得自卑、沉默、悲观、孤僻;而与此相反,有些学生的性格却变得任性和暴躁等。

3.情感交流欠缺,道德品行产生偏离

亲子依恋理论认为,儿童与父母的关系越是密切,就越有可能认同和依恋父母。在家庭中由于父母双方或一方长期在外,在子女的心目中父母亲成为一个“文字符号”,致使留守儿童无法实现与父母的情感交流与互动,从而造成亲情的缺失。一个孩子,只有经常与父母进行情感交流,在接受父母关爱的基础上,才知道如何去关爱他人,理解他人。对于那些缺乏与父母情感沟通的留守儿童来说,大多数存在着情感冷漠,不懂回报感恩,从而影响了正常情感的形成。由于父母教育的缺位,存在于留守儿童思想和行为上的偏差不能得到正确的引领和及时的矫正,从而在道德观念、情感和行为等方面出现不同程度的偏差。监管人或代管人主要负责他们的日常生活,而对于这些留守孩子的不良行为习惯大都采取了放任的态度。这就使得相当一部分的农村留守儿童漠视社会行为规范,造成许多不良行为的产生,如不服管教、打架斗殴、拉帮结派、小偷小摸、迷恋网吧等,个别孩子甚至还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在人的身心发展过程中,不同时期的发展内容是不尽相同的,心理学家将其称为关键期。关键期是指个体在发展过程中环境影响能起最大作用的时期。在关键期内,机体在适宜的环境影响下,行为习得特别容易,发展特别迅速。但这时如缺乏适宜的环境影响,也可引起病态反应,甚至阻碍日后的正常发展。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埃里克森在“心理社会”阶段理论中认为,一个人从出生到成年要经历基本信任与不信任(0~2岁)、自主与害羞和怀疑(2~4岁)、主动与内疚(4~7岁)、勤奋与自卑(7~12岁)、自我同一性与角色混乱(12~18岁)这五个成长阶段。对于年龄大多集中于0~17岁的留守儿童来说,由于父母教育的缺位,家庭教育权的丧失而导致了在关键期内诸多行为无法获得正常的引导,从而对其终生发展造成一定的障碍。

二、西南民族地区农村留守儿童受家庭教育权缺失的法律救济

现代社会的教育权可以分为国家教育权、家庭教育权和社会教育权。对于西南民族地区农村留守儿童这个群体而言,教育上出现的主要问题就是家庭教育的缺失,家庭教育权不能得到保证。权利的实现源于法律的救济,“救济不仅是在实体权利发生纠葛时,为实体权利提供解决纠纷或冲突的途径,而且使实体权利的合法实现或义务的普遍履行成为可能”。[3]因此,通过法律救济是解决西南民族地区农村留守儿童受家庭教育权利实现的一条重要路径,具体有如下三种解决途径:

1.对留守儿童进城给予法律救济

在现阶段,我国正处于城市化进程的过渡时期,西南民族地区的贵州、重庆、四川等省份是外出务工的大省,该地区大量的农民游离于乡村,工作于城市,家庭经济主要来源于城市的务工。但是,这些进城务工人员的归属感依然在乡村。经济上,他们对城市生活支付能力依然有限;文化上,城市的不完全接纳而造成自身不能完全融入;再加之他们乡土情怀还未完全淡漠。而从社会发展的趋势来看,在不久的将来,大量的农村人口随着进城务工工作的稳定和所获得的经济地位的提升,他们必将转变成为城市人口。目前,我国的城市人口还远低于世界城市人口比率的平均水平,城市化率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未来30年,中国还将有3亿左右农村劳动力需要转移出来进入城镇,将形成5亿城镇人口、5亿流动迁移人口、5亿农村人口‘三分天下’的格局”。这一发展趋势将预示着大部分农村留守儿童将逐渐融入城市之中,与自己的父母共同生活。目前,随父母进城的农民工子女只占总数的20%到30%,还有70%到80%的农民工子女留在老家。基于此,为保障留守儿童受家庭教育权这一私权,国家应为其早日进城就学与父母团聚制定合理的优惠政策和条件,从而以此来补偿父母的家庭教育权和儿童受家庭教育权。《义务教育法》第12条明确规定:“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在非户籍所在地工作或者居住的适龄儿童、少年,在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工作或者居住地接受义务教育的,当地人民政府应当为其提供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条件。”但是,在目前的西南民族地区,城市内的学校并没有打破原有户籍的界限,无法为农民工子女提供平等的义务教育资源和条件。农民工多数子女只能进入条件较差的农民工子弟学校就读。而要想进入正规的市内学校学习,要缴纳高额的额外费用,这对于普通的农民工家庭来说有很大的困难。因此,国家应加强法律的落实,同时制定出一些有利于农民工子女受教育的法律保障政策。“一个公正的社会不能是在剥夺弱者的基础上使强者更强的社会,而应是强者扶助弱者从而使弱者变强的社会”。

2.制定父母返乡就业的相关法律保障制度

在西南民族地区,大量的农村青壮年劳动力进城务工主要是因为当地经济发展贫困落后,就业机会较少,赚钱的途径有限,不足以承担家庭的正常开销。但实际上,虽然相对于经济发达的东部来说,西南民族地区的经济依旧处于相对贫困落后的状态。但是,该地区所面临的并非是单一的经济贫困,却是自然人文资源富集而经济贫困落后的矛盾统一体,是一种相对的贫困。以往人们只是关注到了贫困落后的经济,而对自身丰富的自然人文资源却“视而不见”,从而导致了“捧着金饭碗要饭吃”的尴尬局面。面对西南民族地区的这种特殊状况,国家和当地政府要积极鼓励和引导农民实现当地就业或自主创业,尤其是返乡的农民工。农民工通过在外打工的实践,他们开阔了眼界,掌握了相关的技术和本领。同时,他们也接受了城市中诸多先进的创业观念。地方政府要积极主动地把握这部分有益于地方发展的力量,给予他们政策上的支持和制度上的保证,把具有地方特色的东西做大、做强,实现地方有效、持续的发展。这一举措也是促进地方城市化进程,实现城市化合理发展,避免特大城市畸形发展的有利途径。当然,在为返乡农民工积极提供就业机会的同时,国家和地方政府要加强西南民族地区农村基础教育建设,落实我国《教育法》第56条的法律条款:“国务院及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设立教育专项资金,重点扶持边远贫困地区、少数民族地区实施义务教育”。从而打消农民对其子女能否受到优质教育资源的担忧。

3.完善学校教育补偿制度

在个体成长过程中,学校教育起着主导作用。在西南民族地区,随着大量农村九年一贯寄宿制学校的建立和义务教育“两免一补”等相关优惠政策的实行,学校在关爱和服务留守儿童中负担起更多的教育责任,在弥补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缺失中发挥着主阵地作用。首先,教师要落实自己的教育责任。《义务教育法》第34条明确指出:“教育教学工作应当符合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特点,面向全体学生,教书育人,将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统一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留守儿童作为思想、情感等具有一定特殊性的群体,教师要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关注,根据他们身心发展的特点,进行因材施教。其次,教师要增加与留守儿童的交流和沟通,加强对留守儿童的照顾、帮助和关爱,弥补其亲情的缺失。再次,要调动所有教师的工作热情,将科任教师也投入到对学生生活上的关注与帮助上来,实行每名教师对部分学生负责制,纳入到教师的考评之中。根据具体情况的综合考虑,将留守儿童合理地分配给每名教师,教师对自己负责的学生定期与不定期进行随时关注、沟通与交流,给予学生亲情般的照顾,把握学生思想与情感方面的动向,将学生的不良发展消灭在萌芽状态,实现每名留守儿童身心得到健康的成长。与此同时,为保障学校对留守儿童成功有效的教育,国家的政策和法规也要进行一些相关的支持。首先要严格规定每个班级的学生人数,切实落实小班化教学,减轻教师常规的工作压力,使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留守儿童的关爱之中。其次要加强对农村教师的在职培训,并且要注重教师培训的效果,把教师培训落在实处,针对教育中遇到的问题给予观念性、方法性、策略性的指导,也可以针对西南民族地区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进行专题培训。

留守儿童的教育范文第4篇

一、留守儿童在思想与行为上的表现

1.性格放纵,不受约束。留守儿童性格放纵,不受约束是由于父母长期在外打工,其监护人不好向孩子的父母交代,通常来满足孩子物质上的需要,而忽略了孩子行为习惯的养成,孩子心理和精神上的关注很少,一切顺其自然,任其发展,认为孩子不犯什么大错就可以了。对其一般行为不过问,因而缺乏有效的约束管理,导致其纪律松散,没有时间观念,自由散漫,不遵守规章制度,经常性迟到、旷课、逃学,养成了无拘无束、随心所欲的行为习惯。

2.学习较差,没有上进心。由于这些孩子留守期间是和老人或其他亲友在一起的,这些老人年龄普遍较大,身体不好,再加上文盲的比例较高,不但在学习上无法给留守儿童切实有效的帮助与辅导,而且由于年龄相差较大,与留守儿童思想观念差异极大,存在明显的沟通障碍,加之他们还要承担家务劳动和田间农活,根本没有时间关注孩子的学习,久而久之,使留守儿童学习松懈,不按时完成作业,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无法解决,便学会了“抄袭”,进而出现逃学、厌学等现象。

3.自卑、孤僻。留守儿童正处于身心发展阶段,对生理、心理及人际交往方面遇到的困惑,由于父母长年在外,得不到及时的帮助和引导,导致他们缺乏基本的交流能力,他们与家庭完整的儿童相比较,在心理上有落差,觉得家境、父母不如别人,没有人喜欢他,进而沉默寡言,封闭自己,不愿与老师同学交流,自闭心理严重。

二、营造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环境的具体措施

1.摸清情况,确立工作目标。儿童是祖国的未来,孩子是家庭的希望,留守儿童的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成了学校工作的重点。我校通过对留守儿童的调查、分析与研究,找到了影响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原因,有针对性的提出了行之有效的措施和办法,全面推广“关爱活动”把为留守儿童营造健康、快乐、平等和谐的成长环境,作为教师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目标之一。组织教师对留守儿童进行摸底交查,根据学生变动情况,及时补充或变更联系卡的电话,确保对留守儿童的现状做到清楚姓名、性别、年龄;清楚性格特点,兴趣爱好;清楚病史状况;清楚留守儿童父母的联系方式;清楚监护人姓名、地址及联系方式。

2.多方管护,倾情关爱。为了更好的关爱留守儿童,开通了免费亲情电话,学校成立了“留守儿童之家”,购置图书763册,电子钢琴一台,电脑2台及5124元的体育器材。安排骨干教师组织留守儿童在课余时间开展文艺体育活动;组织有经验的老师定期和在节假日期间对其进行思想、心理疏导,为了能使留守儿童健康成长,学校开办食堂为他们提供了免费午餐,对贫困留守儿童通过“希望工程”和“654321”结对帮扶活动对他们进行救助。有的同学,家境贫寒,仅与年迈的奶奶相依为命,曾几次因家庭原因而辍学,当学校了解到这一情况后,为他提供了免费午餐,班主任在学习、思想、生活等方面也及时给予关爱,在后来的学习中,他们积极奋进,多次成绩突出,多次获奖,还被评为“三好学生”。学校开设了多种娱乐项目,发放学习用品,丰富了留守儿童的课余生活。教师利用课余时间,多与留守儿童谈心沟通,及时引导留守儿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形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多与家长交流沟通,了解孩子在家的表现,汇报学生在校的学习、生活情况,并探讨孩子的教育措施。利用秋收和春节外出打工人员回家之机,学校成立“家长学校”,对家长或第二监护人进行培训指导、沟通,提高他们教育孩子的水平。

留守儿童的教育范文第5篇

一、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环境分析(SWOT分析)

SWOT矩阵图

(一)优势(strengths)

1.很多学生还保留着空杯心态,其接收新知识、新事物的能力很强,而且善于模仿。若该阶段能够接受较好的教育和辅导,则对其日后人生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2.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教学内容丰富化和方式多样化,能够满足儿童的好奇心,促使其更好地去接受教育,实现自我学习。

3.现在大部分孩子都是独生子女,都是父母的掌上明珠,对孩子的教育投入占据了很多家庭收入的较大比重,家长都非常关注孩子的教育、学习问题。

(二)弱点(weaknesses)

1.大部分农村留守儿童性格内向、孤僻。由于亲情缺失、隔代教育和心理健康等方面存在阴影,大多数留守儿童容易滋生“亲情饥渴”,在心理健康、性格等方面出现偏差。很大一部分学生表现出内心封闭、情感冷漠、自卑懦弱、行为孤僻、缺乏爱心和交流的主动性,还有的脾气暴躁、冲动易怒,常常将无端小事升级为打架斗殴,从而影响到其学习和性格取向。

2.农村留守儿童年纪尚小,自我控制能力缺乏或较弱,而且很多需要照顾,无奈过早地步入复杂的社会,容易使其染上不良的社会习气。

3.农村辍学儿童越来越多,大部分都外出打工挣钱,而留在学校里念书的越来越少,令本来就较少的在校儿童心生辍学念头,跟随大流加入打工浪潮。

(三)机会(opportunities)

1.国家正逐步调整学校布局,加大寄宿制中心学校建设。留守儿童问题已经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并需要采取一些可行政策来逐步解决该问题。各地政府和教育部门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合理调整学校布局,加大寄宿制中心学校建设,让留守儿童尽量住在学校并根据实际情况给予其一定的扶持和帮助,逐步向取消所谓的借读费和择校费迈进。

2.政府正在讨论、调整人口管理制度,慢慢取消户籍差别,并将解决留守儿童问题与城市民工子女入学问题有机地结合起来,实行农民工“市民待遇”,从根本上解决留守儿童问题。

3.社会公益组织的指导、帮助。目前很多社会组织致力于打造帮助留守儿童的公益平台,号召更多的爱心人士关注留守儿童。

(四)威胁(threatsmatrix)

1.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贫富分化和社会二元结构问题越发明显,因人口流动引发的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已经成为不可忽视和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而且可能会愈演愈烈。近几年未成年人的高犯罪率和低龄化就是很好的佐证。

2.对留守儿童监护不力。大部分留守儿童是由祖父母隔代监护和亲友临时监护的,年事已高、文化素质较低的祖辈监护人基本没有能力辅导和监督孩子学习。农村学校受办学条件、师资力量、教学理念的局限与制约,针对留守儿童的需求提供特殊有效的教育和关爱力不从心,学校与家庭之间缺乏沟通。家庭和学校监护不力,导致相当数量的留守儿童产生厌学、逃学、辍学现象。

3.对留守儿童缺乏照顾和抚慰,容易令其寻找其他消极的方式来作为依赖,如网络。因为父母不在孩子身边,而恰恰这个时候孩子是最需要父母陪伴和教育的阶段。由于父母长期外出,留守儿童的情感需求得不到满足,遇到心理问题得不到正常疏导,极大地影响了其身心健康,容易形成人格扭曲的隐患,导致一部分儿童行为习惯较差,并且极易产生心理失衡、道德失范、行为失控的倾向,更有甚者表现出怨恨父母、仇视社会的倾向。而现在网络使用得已经很广泛,孩子由于父母不在身边无人能管,于是很容易去网吧寻找精神寄托,染上不良习惯。

4.由于教育资源分布的不均衡和师资差异,农村留守儿童之间的分化可能愈演愈烈。大部分的教育资源集中在高校阶段和城市里,中小学阶段和对农村投放相对较少,加上中小学教师的激励措施少,教师薪酬无法与社会其他行业薪酬水平相匹配,导致部分教师进行任务式的教学,这可能会给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带来不利影响。

二、农村留守儿童教育方向的建议

1.处于第一象限的SO战略(优势+机会战略),即发挥优势、利用机会的战略。对于处于该组合的农村留守儿童,应该充分发挥内部、自身的优势,牢牢抓住外部有利的机会升华自己,使自己将来成为对国家有用的人才,为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

2.处在第二象限的ST战略(优势+威胁战略),即利用优势、回避威胁的战略。对于该组合的农村留守儿童,应该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减少或回避外部威胁的战略,努力克服外部环境的不利影响,使自己能够步入正常轨道,避免走歪路或弯路,从而实现自身价值。

3.处于第三象限的WT战略(弱点+威胁战略),即减少弱点、回避威胁的战略。对于该组合的农村留守儿童,应该诱导其减少自身的劣势、弱点,同时回避或减少外部不利环境影响的战略,避免其走上不符合社会公众利益的违法犯罪之路。

4.处于第四象限的WO战略(弱点+机会战略),即利用机会、克服弱点的战略。对于该组合的农村留守儿童,应该努力通过外部有利机会来弥补内部弱点的战略。

综上所述,对于不同的农村留守儿童采取不同的方向、战略进行教育,只是“因地制宜”、“因人施教”,并非将农村留守儿童划分为“三六九等”,更不是要放弃具备威胁或弱点的农村留守儿童。更好更全面地了解不同的农村留守儿童的综合情况,方能实现家长、教师、社会公众的良好互动,方能清楚农村留守儿童心中所想,方能更好地“因地制宜”、“因人施教”,更好地引导农村留守儿童健康成长,促进社会健康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 中国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研究课题组.农村留守儿童问题调研报告[J].教育研究,2004(10).

[2] 谢海燕,刘玖玲.农村留守儿童现象分析[J].理论观察,2006(4).

[3] 周宗奎.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发展与教育问题[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