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大学阶段学习经验总结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小学数学;数学概念;教学策略
教育关系民族素质提高和国家兴旺发达。小学教育为学生的进一步学习奠定了重要的基础,而数学概念又是小学数学理论学习体系的基础。所以小学数学概念的学习有着至关重要的地位。因此系统全面地探讨小学数学概念教学,对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和加深小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理解大有裨益。
一、小学数学概念
1.小学数学概念的特点
在课程学习的过程中,随着学习深度的加深,很多概念会在后来的学习过程中不断地加深和修正,因此小学概念相对而言比较简约。为了衔接生活和知识的过渡,小学数学概念是抽象性与具体性的辩证统一,且以具体性为主。同时为了方便学生的理解,小学数学概念也呈现出多样化,如图形辅助式、字形结合式、定义式等。
此外,虽然小学数学概念经过了简化,但是数学概念是有较强抽象性和概括性的,而小学生的思维却处于具体的形象思维占优势的阶段。数学概念的抽象性和学生思维的形象性之间的矛盾关系是影响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一个重要因素。
2.小学数学概念学习的经验来源
在概念化阶段,有专家学者研究了圆锥形底部结构的经验来源,并认为经验的不足是导致概念出错的一个重要因素。有老师将经验分为生活经验和积累活动经验,积累活动经验又包括直接数学教学活动经验、间接数学活动经验和专业设计的教学活动经验等。不同类型的经验相互补充、相互作用,当其中一种经验出错时,另一种经验可以对其进行纠正,多种经验共同作用,从而形成概念。
二、小学数学概念的教学
1.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意义
概念获得的来源有经验和学习。个人的经验是有限的,并且个人的经验总结并不完全是正确的,通过学习,可以纠正经验获得的概念知识。有学者指出,教师如何通过课堂教学修正学生生活经验所获得的错误概念是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数学概念的重要途径,并提出了将常见的错误概念纳入教师手册以供教师参考的重要教学建议。
此外,有些概念无法或者较少在生活中接触,此时学习活动就显得尤为重要。有学者对小学四年级学生的分数学习进行调查分析后得知,学生计算错误的一个主要原因就在于没有理解数学概念,而一味地背口诀来解题。强调教师的教学作用,优化教师的教学策略是有效弥补生活来源不足的重要途径,也是教育的重要意义所在。
2.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方法
(1)概念同化法
教师在讲解概念时,应注重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理解,可以借助图像、数形结合、比较分析、预先设置错误、理清概念、精选习题巩固概念等方法帮助学生加深对概念的理解。魏勇提出了数学概念定义应注重直观并展示普遍性,这和雒晓霞的数学概念类知识的可视化研究本质是一样的,皆是强调通过将抽象的概念化为具体,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学概念。
(2)APOS理论
此理论建构过程要经历以下四个阶段:操作或活动(Action)阶段―过程(Process)阶段―对象(Object)阶段―概型(Scheme)阶段。各阶段的操作步骤和特点如下表所示:
APOS理论教学模式表
针对其在课堂教学中的具体运用,有学者对其进行了探究和实践,并提出了有益的建议。在操作阶段,以刚性材料为基础,注意适度性、典型性和有效性;过程阶段,运用问题串引思维深入;对象阶段和概念阶段则应以多元化的操作,丰富和完善概念。
目前,关于该理论较少运用小学数学教学实践和理论探索,仅有少数的文章运用该理论分析小学数学概念的编排研究。小学数学课程改革要向探究性学习转变,该理论目前在中学、高中和大学的课程教学研究中较为丰富,在目前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之下,无论是从理论还是实践上加深对APOS理论的实践都是有益的探索,能够弥补我国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方法的空白。
参考文献:
[1]闫天灵.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策略的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0.
[2]郑小龙.小学数学概念形成和概念同化的数学对策[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3(04):37-38.
[3]张景媛.数学文字题错误概念分析及学生建构数学概念的研究[J].教育心理学报,1994(27):175-200.
[4]方文邦,刘曼丽.对我国小四年级数学低成就学童在分数学习的迷思概念、错误类型与成因之探讨[J].科学教育月刊,2013(358):20-35.
[5]魏勇.数学概念定义应注重直观并展示普遍性数学思维方法:以极限概念定义为例[J].大学数学,2014(30):36-41.
[6]雒晓霞.初中数学概念类知识的可视化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4.
[7]林浩.中学数学概念教学的在思考:基于两种数学概念的比较[J].浙江教育科学,2006(06):48-50.
关键词: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活动经验
小学数学中“图形与几何”领域中的教学是非常重要的,应该让学生联系实际生活探索图形与几何的相关问题。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探究过程,因为在探究过程中的实践能力能体现学生对图形与几何的理解。研究图形与几何可以增强小学生对空间的感知能力。
一、活动研究的背景
在日常教学实践中,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活动中总是会出现大大小小的问题。在“图形与几何”学习中因为几何图形不能直接动手操作,再加上小学生思维能力和想象力都有局限性,导致学生在解决问题的时候不能结合生活实际解决问题,简单的问题不能解决,更何况难题了。这样的死循环给教学带来了阻碍。长此以往,学生不能在解题中感受数学的魅力,觉得学习数学没用,就会导致小学生失去学习数学的兴趣。
在小学阶段,学生都不喜欢枯燥乏味的知识。几何中的大部分知识正好是乏味的,比如,旋转、平移求角的度数等。学习兴趣不高,自然只能被动学习,做不了学习的主人。小学阶段正好是打好“图形与几何”基本知识的重要阶段。所以加强“图形与几何”的学习有利于小学生对空间想象能力的培养,有利于智力的提高。小学生只有在实践中带动手、脑、眼多个感官一起分析图形,理解核心概念,自主获得知识,自主解决问题,才能在空间观念上有更多发现。教师要帮助学生理解空间概念,有利于培养小学生的创新能力,让学生学会演算和推理,才能使小学生在数学上得到更好发展。
二、加强“图形与几何”概念的途径
1.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激发数学活动的心理需求
玩是小学生的最大爱好,因为在玩耍中小学生会感受到快乐。所以我们在图形与几何教学中应该加入一些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生活中的图形。比如,我们可以在课堂上给孩子准备与几何贴近的生活物品。例如,在学习正方体和球体的时候,老师可以在课前准备一盒牛奶和一个篮球。学生看到牛奶和篮球就会想:是要进行篮球比赛,牛奶是奖品吗?球、牛奶已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课堂上教师顺便可以进行分组传球比赛。教师要利用生活物品让学生感受到几何是随处可见的,并不是陌生的。这种教学方法可以激发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欲望,让学生觉得学习几何不困难。
2.紧密联系生活经验,积累数学思维经验
要想让学生学好几何,学好图形,就必须让这些数学问题贴近生活。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发现那些图形就在生活中。把数学问题引入小学生的生活中才能有利于小学生主动解决数学问题。这样解决过一次,就能有所理解去掌握几何概念,等在生活中再次遇到的时候便可以将发现的几何问题数学化,并且解决它。只要将数学几何问题和生活实际联系起来,才能在思考中解决问题。经验的积累也表示数学方法的积累。
在教学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中,教师也应该引入丰富的图像和物体来增强学生对图形的敏感度,能够将图形和生活灵活联系,这样一来可以巩固学生对几何图形的变化特征,又能丰富“图形与几何”领域基本活动的经验。
3.运用数学实验教学,提高实践操作能力
在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教学的时候,不能仅仅是老师讲课,还要在课堂上加强对学生的训练,数学训练能将几何知识具体化。在自己动手解题的过程中,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不再是纸上谈兵。老师也可以组织数学实验,因为学生在实验中亲自操作会更加直观掌握实验步骤,能够自主尝试新的实验。例如,在讲解“三角形内角和”这一课的时候,先提出一个问题:三角形的内角总和是多少度,然后让学生猜想。学生可以自己用尺子测量每个角的度数,然后相加。还有的学生画了一个三角形,然后把每个角剪下来拼凑在一起,发现三个角加起来就是一个平角的度数。教师让学生自己动手测量,不仅使学生获得三角形内角和的直观感受,还给他们树立了“图形与几何”领域动手学习的基本意识,积累了基本的活动经验。
4.及时进行经验总结,为今后应用做准备
小学生的活动经验都是自己在活动中积累的。通过一定的活动,学生在动手实践中能力有所提高。实验过后学生也要学会总结,让学生把知识变为自己的,形成自己的经验,因为人都会健忘,总结了以后图形的概念才能一直刻在学生脑海里。这样就给学生树立了要学会灵活运用知识的意识,更让他们及时地做经验总结,为后面学习中合理运用这些经验,探索到新的知识做准备。
“图形与几何”领域的活动经验是需要在长期实践中获得的,一次或者两次根本没有什么作用。“图形与几何”领域中的教学是非常重要的,它是小数数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要将它作为一个长远的目标,进行长期积累。教师也要从实际出发,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进行不同的几何教学。
参考文献:
一、课题的提出
紧张、繁忙、竞争的气氛也同样笼罩中小学校园。家长的“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教师不科学的教育教学方法,片面追求分数;学生自身能力、水平的限制……致使那些脸上写满稚气和青春的孩子们,背负着成年人的沉重期望,在本该悠闲的双休日,奔波于各种为他们特设的学习场所。经过了一天的学校生活,疲惫不堪地回到家中,大人们都在悠闲自在地欣赏电视节目,而小小的孩子还要伏案对付那似乎永远也做不完的习题,电视中精彩的节目对他们来说只是周末晚上的奢侈享受孩子们的负担实在太重了。于是,有些孩子开始厌学,有些孩子因为不堪忍受而逃学拒学,有些孩子甚至以自杀的方式来逃避烦恼。
我们是二十一世纪的起跑线上的教师,摆在我们面前的问题急需解决,我们肩负的任务重如泰山。我们刻不容缓的任务就是对学生中出现的厌学情绪要及时的分析与研究,找出问题的根源,寻求有效的解决途径,在学生最需要帮助的时候伸出援助之手,给他们一片蔚蓝的天空。
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目的:厌学是目前中小学生诸多学习障碍中最普遍、最具有危险性的问题,是青少年最为常见的心理疾病之一,是导致辍学的最主要的因素。如果不加以有效引导和控制,就会发展为厌学症。患有厌学症的学生往往学习目的不明确,对学习失去兴趣。不认真听课,不完成作业,怕考试,甚至恨书、恨老师、恨学校,旷课逃学。严重者一提到学习就恶心、头昏、脾气暴躁甚至歇斯底里。厌学症对青少年的生理、心理健康具有极大的危害性。本课题研究的目的是通过各种渠道对小学生厌学现象进行分析与研究,探寻其厌学原因,针对不同的原因作出不同的决策,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健康发展,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希望通过实践和研究,取得如下效果:
1、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及学习效率有所提高。
2、班主任工作更加细致、合理、有效,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有更多的沟通,关系更加和谐、融洽。
3、家长的教育方法更得当,与子女之间的交流更密切。
4、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有所提高。
意义:通过对本课题的研究,帮助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改进学习方法,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尽快从厌学情绪中挣脱出来。
三、研究内容
本课题以研究本校厌学学生为主,以研究家长的教育方式、教师的教学方法、班主任的育人之道为辅,多渠道、全方位地去了解学生的厌学原因,寻求更加有效的方法帮助厌学学生更好地学习,健康全面地发展。
四、研究的原则
1、系统性原则
系统性原则要求教师在对学生厌学现象的分析与研究中树立系统观、整体现,对研究对象进行全面分析,包括学生的生理特点和心理特点以及学校、家庭、社会等各方面因素,透过各种错综复杂的现象从中找出主导性的因素与线索,从而作出更有效的决策。
2、教育性原则
教育性原则要求教师在研究过程中始终要注重培养学生积极进取的精神,尊重学生的人格,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3、动态性原则
这一原则要求教师运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小学生,力求通过动态考查把握学生出现厌学情况的来龙去脉和问题症结,不能静止地看待某些表面现象或行为表现,应由果溯因,以动态的视野寻求其心理机制的运行和外部影响的发展脉络,防止用僵化的模式去分析研究。
4、综合性原则
综合性原则要求教师在分析与研究中,既要重视心理学方法和技术的使用,又要综合运用多种学科的方法和技术,以利于发现厌学的根源,采用有效的措施。
5、指导性原则
教师在找到学生厌学的真正原因,作出正确的判断之后,要组织力量(或家长或老师或其他重要人物)对研究的对象进行必要的指导与教育,以帮助他们正确认识自己的行为,解决问题,走出困境,更好地促进他们发展。
6、异同性原则
这一原则要求教师在研究中,既要注意掌握对象的一般心理特点和行为发展规律,又要充分考虑年龄差异、性别差异、知识水平差异,理解接受能力差异、家庭环境差异等影响,努力做到共性、个性的有机结合和统一。
7、保密性原则
在研究过程中,教师有责任对学生的谈话内容结果予以保密,强调对研究对象的人格与利益的关系,学生的名誉和隐私权应受到道义上的维护和法律上的保证。
8、主体性原则
在研究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承认和尊重学生激发和调动学生的自觉和积极性。
五、研究方法
1、调查法(谈话与问卷)
通过谈话与问卷了解各班级中有哪些学生有厌学现象及厌学的原因,以收集大量的原始材料,使学生更客观地了解自己,让教师更有针对性地制订具体的教育目标和方法。
2、观察法
教师通过观察学生的言语、表情、动作以及在日常生活、学习、劳动、游戏中的活动表现,了解存在的问题,在掌握比较详实的感性材料的基础上进行正确的分析与研究。
3、个案法
教师通过详尽搜集厌学学生的有关资料,系统整理,综合分析,研究策略的有效性与合理性。
4、资料文献法
查阅国内外有关文献资料,加强理论探讨,为实践指明方向。
5、经验总结法
总结研究中的有效经验,提炼概括,撰写论文。
六、课题研究的难点
受以升学考试为中心的教育思想的影响。教师在课堂上拼命灌输,课外则布置大量的作业,通过大量的练习使学生熟练地应付考试;家长对子女的期望过大,教育不得法。一些教师已经意识到应当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但家长不同意。为了“提高”自己孩子的水平,许多家长在孩子完成了老师布置的作业以后,还要布置额外的作业让孩子做。
七、预期的目标和结果以及创新之处
1、加强家校联系
加强学校与家庭的联系,做到联手共管,使学生有个引导和支持。同时端正家长对子女读书的看法,使其与校方达成共识。家长要根据孩子成长的规律,根据孩子学习情况、思维特点、兴趣特长等,把握其“最近发展区”,在此基础上,选择符合孩子实际的阶段性期望目标,为孩子规定的目标要在孩子的能力范围之内,使孩子能够并乐于努力去达到目标。另外,家长要正确对待孩子的学习成绩。一般要多表扬,少批评。还有,家长在教育方法上切忌简单、粗暴,动辄棍棒相加,要以平等的方式和子女多交流、多沟通,了解其思想动态,给予及时的关心、指导。
2、加强师生联系
有人说“教师是学生在学校里的家长”。可见教师对学生而言是多么的重要,教师应该走近学生,关心学生,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内心世界,并且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给他们以信心与关爱,让他们对自己的前途充满信心。能够与学生交朋友的教师是出色的教师。教师绝对不能歧视学生,而应该正确引导学生。
3、上好学习心理课
厌学学生大多没有建立正确的学习动机,学习缺乏内在动力,学习上缺乏坚韧不拔的意志,上好学习心理课,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学习动机,端正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4、指导课余生活
教师应帮助学生正确合理地选择自己的课余生活,禁止学生上网吧、游戏室等娱乐场所。可以召开“我的课余生活”、“做文明的网络使者”等主题队会,使学生受到启迪和教育。
八、课题研究任务分工
九、研究的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研究论证阶段(2009年9月~2009年10月)
1、确立研究方案;
2、开题论证;
3、进行学生学习能力分项调查(问卷法、谈话法)。
阶段成果:调查报告、研究方案。
第二阶段:课题实施阶段(2009年11月~2010年2月)
1、进行实验,个案研究;
2、适时反馈,调整研究策略;
3、课题研究小组进行论证,并设计有效的评价手段和方法。
阶段成果:创造性学习个案及教学实践阶段经验总结。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2010年3月~2010年5月)
1、整理相关资料。总结得失,继续深入研究。
2、收集小课题研究成果,撰写实验论文及研究报告。
3、展示课题成果。论文、案例、随笔等。
4、整理分析研究结果,结题论证。
第四阶段:反思提高
最终成果形式:实验报告、经验论文和有一定推广价值的开放性学习案例。
十、参考文献
1、杨心德:《学生的自我有效感与学习动机》,《教育研究》
关键词:研究性教学; 程序设计课程; 教学改革; 课程阶段; 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4)06-1251-02
Exploration on Research-Based Teaching in College Computer Programming Course
DENG Xiao-ying, CHEN Wei-feng
(College of Physics and Technology, Yangzhou University, Yangzhou 225002, China)
Abstract: The paper introduces the practice of research-based teaching reform in college computer programming course, and summarizes the experience and theory.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ourse, three key stages are identified in the progress of teaching programming courses, and three different teaching strategies are innovated for them. The reform of the teaching method successfully cultivated the students’ problem-solving ability and creative thinking ability.
Key words: research teaching; programming course; teaching reform; course stage; ability training
研究性教学是在教学过程中创设类似科学研究的情景,让学生在探索、思考和实践的过程中吸收知识、应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素质,培养学生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的教学模式[1]。
计算机程序设计,作为现今理工科大学生的必修课,天然具有重创新、重实践的课程特点。编写程序的目的是为了满足各种各样的需求,注重效率和用户体验。“成为编程高手至少要写十万行代码”,已是业内的一种普遍说法。所以,我们将研究性教学改革应用于计算机程序设计课程,其目的正是希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思维,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扎实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培养其实际操作能力[2-3]。
1 教学改革的方案和手段
1.1 三个阶段的区分
在多种计算机语言中C语言因其应用领域的广泛,其程序设计系列课程已成为高等院校开设最广泛的程序设计课程,特别是非计算机专业的理工科学生,绝大多数都是学习C系列语言[4]。
由我们从事C语言系列课程的教学实践,根据程序设计的特点和方法不同,可分为三个阶段或层次:1)基础C语言语法和算法;2)C++面向对象编程;3)可视化、框架编程阶段。这三个阶段的划分,不仅是难度的逐步提高,更重要的是编程思维的不同。所以在实施研究性教学的时候,需区别对待。
C基本语法学习阶段,是面向过程的编程思维,而C++是面向对象的。第三阶段的VC++编程,虽然也是属于面向对象,但对学生来说,基于框架的可视化编程,从形式上又是一个大的突破。除了C语言课程体系,其它的许多计算机编程语言,也同样面临这三个方面的理解和学习。
1.2 研究性教学的内容安排和组织形式
在第一个阶段,由于面向的是零基础的学生,所以基础的语法仍然以课堂老师讲解为主。研究性教学体现在:当学生有一定编程基础以后,由老师选取合适的课题,让学生课后充分思考,再在课堂上讨论和比较。例如排序、查找、递归,都是比较适合运用上述教学方法的知识单元。特别要说的是,在教学过程中,凡涉及算法的内容,都鼓励学生采用伪代码描述,这样更能让学生明确算法和编程语言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到学习面向对象编程的第二个阶段,大多数学生都会遇到理解上的障碍。笔者采取循序渐进、逐步深入的教学策略。首先通过事例和程序的讲解,让学生了解类与对象的概念以及它们在程序中的使用方法。后期采用研究性教学,老师和学生一起,努力探究种种语法现象的原理,布置学生查阅资料,并动手上机调试验证,最后以总结汇报的形式提交结论。
在这一阶段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对计算机程序的运做机制会有更加深入的认识。例如内存的分配机制、编译器所承担的角色等等,这些知识也是编写高效安全的程序代码所必须要求掌握的。笔者也尝试在学习C语言之初就“一步到位”的讲解这些原理性的内容,但通过比较发现,效果不如现行的教学方式。
研究性教学的第三阶段的任务是利用可视化编程环境编写具有良好用户界面的计算机软件。这部分内容的特点是:理论上,涉及的知识比较深奥,例如界面编程、消息和事件等;但另一方面,采用可视化的编程方法,特别是使用编程框架(例如MFC),能够大大降低软件编写的难度。基于此,本阶段的教学主要采取例程学习、任务驱动的模式。
先由教师选取典型的例程,让学生上机模仿,教师对各种编程部件做功能介绍,并对原理做一些简单讲解。等学生掌握基本的编程要素,便可由教师布置任务,交学生完成,并鼓励学生根据所学,自己提出任务设想。教学形式上主要采取分组分工,团队合作的模式,以完成任务的情况为最终的考核依据。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样的教学方式恰恰符合现代软件工程的基本思想。
2 教学改革的经验和原则
2.1 教学资源的合理安排
时间上,做到课内与课外的统一。特别是课外时间,做为课堂的延伸,通过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而被充分利用,是研究性教学成败的关键。探究和实践的大部分工作是由学生利用课外时间自主完成的。这需要老师对学生积极引导,并针对学生特点制定合理的教学策略。
另外,对于程序设计课程,需要阅读大量的参考资料,不能局限于一两本教材。特别要求学生能够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日积月累。
2.2 研究性教学环节的精心设计
2.2.1 教学方案的制定
计算机程序设计,具有易会难精的特点,例如,条件判断、循环等基本的概念和语法,很快就能讲清楚,学生自学也不成问题,但难在运用。我们在教学实践中的一般做法是:针对每个知识模块,选取难度适中且开放性强的题目让学生思考解决,稍大型的软件编写,则提出要求,让学生从设计方案入手体验完整的软件开发流程。
在各个阶段,根据内容的特点和学生情况来制定教学方案,是贯彻实施研究性教学的重点。特别是学生的情况每届都不尽相同,这就需要教师及时去发现,并相应调整教学方案。
2.2.2 教学手段形式多样
根据不同的教学阶段和课题难度,寻找并采取最优的教学手段:或立足课堂,或独立探究,或分组合作,由教师根据具体情况来安排。如上文所述,我们根据三个阶段的教学特点,在教学手段上各有侧重。
这里需要指出,在程序设计课程中开展研究性教学,并非削弱教师课堂讲授的作用。研究性教学不等于让学生自学,将学生思考讨论和教师讲解点评有机的结合起来,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特别是教师对学生任务完成情况的总结和评价,往往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
2.2.3合理的评分考核体系
为配合研究性教学的特点,评分体系也必然要做相应的调整。具体做法是:降低笔试的比重,提高平时考察的分值,同时加入实践环节。在不同阶段,三者的权重也有所区别,一般说来,越往后,实践环节的比重越高而笔试的比重越少。教师在操作过程中必须保证公平,掌握每个学生的基础和学习情况,这要求做更多细致费时的工作。所以在开展研究性教学的过程中,如果条件允许,配置一两名助教是很有必要的。
2.3 协调师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定位和作用
当代大学生见识广,理解能力强,充分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调动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只有学生参与并投入到教学过程中来,研究性教学的实施才能顺畅无碍。这也是研究性教学区别于传统教学方式中,学生只能被动接受知识的态势。程序的编写更是如此,老师讲解十个例程也比不上学生亲自动手编写一个完整的程序。让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提出创新意见,在探究中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强调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并不意味着削弱教师的作用。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扮演着设计者、组织者、引导者和总结者的角色。从课程的整体设计到每一节课的安排;从课内的引导到课外的延伸;从研究性课题的取舍到难易的把握;从了解每个学生的基础到最后给出客观的评分,这些都需要教师付出更多的努力和时间。事实上,研究性教学是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 总结
研究性教学的实施,抽象的说,需要解决“研究什么”和“怎么研究”这两个问题,都需要教师从教学方案到组织形式,从激励机制到考核方法,等多方面进行精心设计和把握。该文基于计算机程序设计系列课程的教学实践,对此做了深入探讨和经验总结。
从教学效果来说,学生在掌握基本编程能力的基础上,不再局限于教材和课堂,能够积极思考并查阅资料;通过分组合作完成任务,使学生初步了解编写软件特别是复杂工程的工作方法;更重要的,通过研究性教学的训练,让学生能够做到自觉运用编程的手段去思考并解决遇到的各种各样的问题。总之,同传统教学方式相比,研究性教学改革在计算机程序课程中的运用,能够更好的达到培养能力和锻炼思维的教学目的。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高教司.教高[2005]1号文件: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Z].2005.
[2] 况迎辉,姜晓彤.研究性教学在程序设计课程中的应用[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10(6):76-77,116.
论文关键词:产学研合作;文献;研究;综述
产学研合作在发达国家有良好的传统,相关研究已很丰富。但人们真正开始熟知产学研合作,日益意识到产学研合作是知识经济时代推动经济和整个社会发展的动力则是源于“硅谷”经济奇迹的出现。世界各国纷纷仿效美国建立产学研合作组织,产学研合作已成为世界各国学术界日益重要的课题。我国引入产学研合作过程中,存在概念把握不妥,认识不清影响着产学研合作的推进和深入研究。有学者极力主张将产学研合作分成两层意义来研究,即第一,合作开发科研。其核心是经济,主体是科技人员,主要目的是科技成果的产业化,如美国的“硅谷”。第二,合作培养人才。其核心是教学,主体是学生,主要目的是提高学生对社会与生产的适应能力,如德国的“双元制”教育。这一区分,使我国产学研合作的研究更加细化和科学化,学者们约定俗成将第二种类型的产学研合作称为产学研合作教育。产学研合作教育研究从产学研合作研究这一母体中独立出来后发展十分迅速,本文就此进行了文献综述。
一、国外研究综述
1.缘起
1906年,深受杜威实用主义影响的美国工程师赫尔曼·施奈德首先在辛辛那提大学提出“合作教育”(Cooperative Education)概念。施奈德大力推崇大学与当地企业合作,用“工学交替”的方式培养工程技术人才,认为这种教育方式不仅可以让学生从劳动中获得与实践有关的知识和技能,还可从工厂获得一定的劳动报酬补贴学习之用。到了20世纪60年代,美国等发达国家相继成立发展和推广合作教育的社会团体。1983 年,由澳大利亚、加拿大、荷兰、菲律宾、英国和美国等共同发起,成立了“世界合作教育协会”。为了进一步明确这一模式的优势和特色,以便更好地在世界范围内普遍推广,2003年 8月世界合作教育协会通过理事会和全体会议表决,将“合作教育”改为“与工作相结合的学习”。德国联邦政府更是颁布《职业教育法》、《企业基本法》和《职业教育促进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明确德国的专科高等学校和职业学院实施“双元制”教育管理模式。英国的多科技术学院则是采用“三明治”学制的工读交替运行机制取得了良好收效。
2.发展
国外产学研结合在大学、职业教育中都得到了很好的开展,但在实施产学研合作教育之初也遇到了各种问题。特别是在产学研结合实施早期,不少企业很难不去计较眼前的利益损失而与学校一起开展产学研结合。针对这些问题,不少学者提出了相应对策,Joseph A. Raelin对国际合作教育的一百年发展历程进行了回顾,预测未来一百年合作教育的可能发展趋势,其中提出采取“三重螺旋”的运行模式来加强学校—产业界—政府之间的相互作用会出现“双赢”甚至“三赢”。而“双赢”的观点已在西方达成共识,人们认为企业至少可以获得以下好处:(l)取得高素质的科技研发人员;(2)接触较前端研究或技术知识;(3)寻找特殊问题的知识来源;(4)使用学校的特殊设备等等。而学校也有利可图:(l)由于政府经费的紧缩,产业界于是代表另一种研发经费的来源;(2)“产业界的”经费在运用上没有像“政府的”限制那么多;(3)与产业界的合作提供了师生接触实务、实际问题的机会等等。因而,不仅政府有意愿促成产学研合作,而且企业与学校同样有合作的强烈动机。
3.重要经验
国际上成功的产学研合作经验启示我们:政府在产学研合作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考察美、英、德、日四个西方发达国家的政府在产、学、研合作中的作用,可以发现四个西方发达国家的政府在推进产学研合作时有以下共同做法:(1)委派或组织专门机构;(2)政策性立法;(3)以科技计划对产、学、研予支持;(4)设立基金,拔出专款;(5)开辟多种信息渠道,鼓励科技人员交流。
由此可见,政府有意并从实际上通过行政、法律、经济等手段,对产、学、研合作予以保证和支持是西方国家成功实施产学研合作的关键举措。但我们也应认识到由于西方发达国家步入知识经济时代时间较长,国家、学校和企业能体验到这种合作对各自发展的收益远远超过了给其带来的损失,在共同利益驱使下,西方发达国家的学术界、产业界和政府的达成了空前一致的认识。所以,合作不仅成了学校和企业自觉、自愿的行为,更已上升为一种国家意志。这与我国国情是有较大区别的。我们在学习西方发达国家经验的同时,也要认识到国情差异,意识到我国实施产学研合作必须经过多方努力,必须经历相当长的一段历史时期。
二、国内研究综述
国内涉及产学研合作领域的研究还比较早,早在建国初期,我国在政府的控制下曾成功地组织了一些重大的产学研联合科技攻关项目,例如两弹一星的研制开发,大庆油田的勘探开发等等。改革开放以来,受西方文化、技术的影响,一些企业、高等院校、研究院所逐渐自发地进行合作。1992年,国家经贸委、教育部、中科院联合实施“产学研联合工程”,政府正式在我国推行产学研合作。十多年来,我国产学研合作取得了不少成功经验,理论研究也日渐丰富。以中国知网期刊收录的文献为例,截止到2011年5月,在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含学术期刊、博士论文、硕士论文、会议论文、重要报纸及国家标准等文献数据库)中以“产学研合作”为主题进行检索,得到了10851项检索结果;以“产学研合作”为题名进行检索,得到了3343项检索结果。而用另一个相关概念“产学研结合”为主题进行检索,亦可得到4930项检索结果;再以“产学研结合”为题名进行检索,仍得到1942项检索结果。成果数目之众令人欣喜。
将学术期刊、硕博士论文库中的相关文献认真梳理、高度概括后发现,研究成果基本可以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产学研合作的意义
学者普遍赞同产学研结合有强大的“生命力”,主要体现为:(1)发展需要;(2)生存压力;(3)已有合作关系等等。以发展需要具体来说,就包括国际发展趋势需要、社会工业化、科技化发展需要、学校提升需要、学生提高自身竞争力需要等。
2.产学研合作的内涵和类型
目前已有的产学研合作众多形式中并没有一种权威的分类方式,许多学者借鉴国外经验并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总结出各式各样的分类方式,最多的达二十多种模式。纵观下来,比较普适的类型主要集中在十种左右,分别是:(1)N+X顶岗实习式;(2)三明治工学结合式;(3)企业委托办学式(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4)企业指导办学式;(5)企业资助办学式;(6)合作培养“双师”式;(7)承接企业项目式;(8)校办产业式;(9)面向企业开展职工培训和继续教育式;(10)企业办学式。
3.产学研合作的机制
(1)动力机制;(2)调控机制;(3)利益分配机制;(4)保障机制等等。以动力机制为例,具体来说主要指政府通过制定和修改法律、法规、文件等明确引导、支持产学研合作,如修改《企业法》,增加明确条文规定生产条件先进的企业有为教育服务的责任和义务,同时制定一些优惠政策,对参与了产学研合作的企业予以各种形式的奖励。同样,学校也要明确把开展产学研结合视为必由之路,在管理和决策上制定鼓励学生、教师参与产学研结合的相关措施。企业方面也需提高认识,将人才培养视为己任,把开展产学研合作教育纳入企业发展计划中。
4.产学研合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学者们认为当前我国产学研合作存在的障碍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1)主体问题;(2)技术供给问题;(3)利益分配问题;(4)风险问题;(5)政策环境问题;(6)信息交流问题等等。以主体问题为例来说,学者比较普遍的观点认为政府、学校、企业3个主体在实施产学研合作过程中都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指出从政府,到学校和企业都未真正理解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实质涵义及合作主体彼此之间的利益关系,特别是企业对教育重要性认识不足或企业家们的短期行为导致很多项目昙花一现,浪费了资源。
5.产学研合作个案经验的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