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心脑血管内科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DOI:10.14163/ki.11-5547/r.2016.10.179
在临床诊断技术不断提高的过程中, 医疗技术逐渐趋于成熟, 医疗技术也逐步完善。传统的常规护理模式已经难以适应患者治疗疾病的需要。针对患者多元化和个性化的需求, 有必要针对临床护理措施进行改善, 继而提高患者对临床护理的满意度[1]。本文探讨优质护理在心血管内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4年2月~2015年2月内科收治的64例心脑血管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统计学原理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各32例。对照组中男18例, 女14例, 年龄30~78岁, 平均年龄(42.3±11.9)岁。观察组患者中男17例, 女15例, 年龄31~79岁, 平均年龄(42.9±12.1)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措施, 观察组患者实行优质护理模式, 优质护理模式实施程序主要如下。
1. 2. 1 加强临床观察 护理人员在护理的过程中需要注意观察患者疾病的疼痛程度、皮肤颜色、血压、尿量、肠胃表现以及发热等情况。针对疼痛表现较为明显的患者, 护理人员在遵医嘱的情况下给予患者甘油、地西泮等药物来缓解患者的疼痛。在使用药物的过程中还需要注意观察患者症状改善情况以及毒副反应, 预防药物对血压与呼吸产生的负影响。护理人员在护理过程中需要注意测量患者体温。通常情况下, 体温的测量需要每小时测量1次。鼓励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增加饮水量, 保持口腔与皮肤的干燥。患者在患病时心排血量会降低, 容易引起并发症。护理人员在护理工作的过程中应当特别注意患者皮肤颜色、尿量及血压等变化, 尽可能减少心源性休克情况的发生。
1. 2. 2 心理护理 治疗前, 护理人员应当热情接待患者, 并向患者充分说明医院的相关规定, 促使患者对医院基本情况有所了解。护理人员在与患者沟通交流的过程中, 应当注意语气保持温和, 对患者病情与家庭情况有一定了解。在患者承受较大压力的情况下, 护理人员应当选用有效的方法来协助患者放松。如音乐疗法、交谈法等。与此同时, 护理人员还需要向患者家属讲明患者的身心状态, 及时给予帮助。
1. 2. 3 饮食与用药护理 在患者住院期间, 护理人员应告知患者遵医嘱服用药物, 预防患者出现用药错误的情况。同时还应当明确告知患者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补充足够的营养, 这样才能保证机体运行平衡, 提高机体抵抗力, 促进康复。护理人员应当明确告知患者, 在饮食方面应当注意食用富含维生素及容易消化的食物。同时护理人员还应当提醒患者避免食用含有添加剂的食物, 减少刺激性食物的摄入。饮食对患者身体的影响比较明显, 护理人员应当明确告知患者。
1. 2. 4 主动护理 护理人员在护理操作的过程中, 应当变传统的被动护理为主动护理, 每一名护理人员相互配合。在护理服务实施期间, 护理人员需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 实行具有针对性地护理措施, 促使患者能够感受到护理人员积极护理的态度与临床护理行为的改善, 继而提高患者对临床护理的满意度。
1. 3 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两组护理效果满意度及治疗有效率。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观察组护理效果满意度与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6.9%(31/32)和93.8%(30/32), 对照组患者护理效果满意度与治疗有效率分别为81.3%(26/32)和78.1%(25/32), 观察组患者护理效果满意度与治疗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患者,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心脑血管是心内科患者中一类比较特殊的患者。患者治疗的时候如果出现不适, 将会引起非常严重的后果, 甚至还会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在医患关系日益紧张的情况下, 医护人员不断寻求建立良好医患关系的途径。唯有在患者治疗的时候, 提高患者对医疗服务的满意度, 才能预防医疗纠纷的出现。优质护理模式的实施, 就是根据患者的实际需求, 加强各方面的护理管理, 促进患者健康的同时, 为患者提供人性化的护理服务, 继而与患者建立良好的关系[2]。
综上所述, 内科心脑血管患者在治疗时, 予以优质护理模式, 可以明显提高患者对临床护理的满意度, 促进患者康复。
参考文献
[1] 马淙, 李海灵, 周厚湘, 等.优质护理模式在心血管内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3, 6(1):103.
关键词:心血管内科;感染危险因素;医院感染;相关因素
中图分类号:R714.252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5-0515(2013)8-060-01
在当今社会,心血管疾病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活健康。近年来,其患病率呈上升的趋势,可引发肾、肺、脑、心等器官的损害,且并发症发生率也在逐年递增,大大降低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威胁着人们的健康。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特点是突变性和多变性,在临床上感染几率较大。相关资料表明,感染发生率的范围在6.2%-12.8%之间[1]。为了提高医院及心血管内科对常见感染的重视程度,进一步加强医院感染控制力度,本试验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84例心脑血管内科感染患者的常见感染因素,详细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次试验选择2011年5月-2012年5月期间收治的84例心血管内科患者,其中,男性为46例,女性为38例,年龄范围在21岁-82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9.4±3.5)岁;病程范围在2年-29年,平均病程为(12.4±2.1)年。84例心血管内科患者中,心率失常有18例,扩张性心肌病有12例,风湿性心脏瓣膜病有14例,高血压性心脏病有31例,冠心病患者有9例。所有患者均符合《医院感染诊断标准》,存在不同程度的感染。同时选取84例同期收治的未感染的心血管内科患者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上均衡分配,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感染患者的感染部位调查后进行统计学分析,研究心血管内科感染的发生几率。对感染患者和对照组的合并症、住院时间、抗生素使用、抑酸剂使用、侵袭性操作及心功能进行统计学分析,研究两组患者之间的差异。
1.3 统计学分析
本次试验是同SPSS1.50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组间之间的比较进行t检验,技术资料使用X2检验,用P
2 结果
感染患者中,常见感染部位有下呼吸道、上呼吸道、泌尿系统、胃肠道、皮肤软组织,其中,下呼吸道感染比例占44.05%,下呼吸道感染机率最高,详情见表1。
对照组患者与感染患者的感染因素进行分析,两组患者是否存在合并症、住院时间、是否使用抗生素、是否使用抑酸剂、是否进行侵袭性操作及心功能状况比较上具有明显的差异(P
3 讨论
医院感染伴随着医院产生,且近年来随着医学科技的发展而加剧。医院感染是心血管内科住院患者的常见并发症,对患者的生活质量有较大的影响,严重情况下不仅会使患者病情加重,还对其预后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临床上多种操作和感染有着密切的关系。医学不断发展,治疗水平和技术也在不断提高,抗菌药物已经被广泛地应用在临床,侵入性医疗操作逐渐增加。中国人口老龄化趋势严重,免疫功能下降,较多的医疗发展因素和社会因素均会使心血管内科住院患者发生感染的几率增加,且感染部位也有一定的改变。
本次试验通过对2011年5月-2012年5月期间收治的84例心血管内科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感染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后发现,心脑血管科发生感染的几率为7.24%,高于我院平均感染率4.25%。统计分析发现,常见的额感染部位为下呼吸道、上呼吸道、泌尿系统、胃肠道、皮肤软组织,人数分别为37例、19例、12例、10例、6例。通过对感染因素的研究发现,针对本次试验进行预防处理。详细情况如下。
(1)临床侵入性操作会严重损伤患者的黏膜或者皮肤的机体屏障,微生物容易侵入患者的皮肤。所以在临床上,应严格准确地把握操作适应症,且医疗用品使用一次后必须进行消毒或其他处理,在护理和手术期间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和消毒技术规范。(2)合并症较为严重的患者在必要的情况下可以使用提升免疫药物,以减少感染发生,同时还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血糖变化,并做好保暖工作。(3)长期使用预防性抗生素容易导致患者机体出现有益菌群失衡、耐药菌株增加,还可造成黏膜屏障破坏等等,均会导致感染几率大大提高,已经感染的患者应按照感染细菌谱、细菌耐药情况及经验性使用药物,并提前进行药物试敏操作,根据试敏结果给予用药指导。(4)患者住院时间越长,发生交叉感染的几率就越大,所以若是患者符合出院条件,应及时提醒患者家属安排患者出院,降低交叉感染的发生几率。
综上所述,对心血管内科患者,要控制其感染率,可通过减少侵入式操作、合理使用抗生素、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改善患者基本情况及并发症等来实现。
1.心血管内科护理工作的危险因素
1.1意外事件
心脑血管内科病患的各个器官发生功能性减退的几率要比其他科室的病患几率要大[2]。其自我保护功能受到了严格限制,和其他科室病患相比,更容易发生意外坠床,烫伤等不良事件,病患在下床活动或者上厕所的时候非常容易滑倒摔伤,当其努力排便时,容易引发心绞痛等[3]。另外,心脑血管内科病患长期卧床者居多[4],病患的血液循环情况会受到一定的阻碍[5],令皮肤的功能降低,如果不对其进行及时护理,很容易出现褥疮[6]。
1.2用药因素
因为心脑血管病患使用药物种类繁多[7],例如:抗血小板凝集药,抗心律失常药,降压片,强心药物等等[8]。多种药物联合使用极易发生配伍禁忌。和其他种类疾病相比,心脑血管疾病在用药量上要求比较精确,因此,相关医护人员必须严格控制病患静脉滴注速度。比如说,病患在使用硝酸甘油进行治疗的时候[9],如果滴速掌握不佳, 就很有可能令病患出现低血压情况,在对病患使用达龙输液的时候,控制不好速度有可能造成输液外渗的情况,如果没有对其进行及时处理,会出现局部组织坏死的情况。快速静滴异丙肾上腺素,很有可能出现心律过快现象。相关研究表明,由于护士工作疏忽,造成的药物错发,漏发等现象,是常见的护理风险因素。
1.3管理因素
刚刚从护校毕业的护士一般都缺少临床经验,对实际操作还不是很熟悉,因此,很容易出现操作失误的现象。进而引起不必要的纠纷,在加上到医院工作后有效培训的次数也少,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临床护理水平,相关人员也没有对护理工作的管理措施进行全面落实,造成; 护理质量下降的情况。
1.4人为因素
在院内工作的部分护士不能认真对待自己的工作,缺少责任心,不能够认真发观察病患的相关病情。在对急症病患继进行抢救的时候,没有将器械和急救药品准备妥当,或者对器械的使用方法不够熟练,会在一定程度上延误病患的抢救时间。
2.护理管理方式
2.1完善相关管理制度
相关人员要做好风险管理的基础工作,并在保证医疗安全性的情况下,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概率[10]。要想在真正意义上做到这一点,就要将原有的规章制度在根本上加以完善。
依照心血管内科的病房特征,加强原有的安全管理制度,并建立起抢救机制,做好护理指引工作,对护理工作的核心制度进行全面落实,履行风险事件上报制度和风险预防评估制度。利用评估的方式,将各种各样的突况应急预案进行全面制定[11]:
(1)危险因素的相关评估工作
病患生活能力评估,心理评估,护理体检,健康教育需要评估,褥疮情况评估,输液外渗评估等等[12]。
(2)制定出应急预案
院方要组织相关护理人员将各种各样的应急措施进行全面掌握,并确保每一位护士都能够独自处理各种应急情况。
(3)当发生了护理不良事件之后,护理人员应该将“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单进行全面填写,并将事件发生的经过,时间,地点,病患受伤严重程度进行归纳,并及时制定出整改措施。
2.2成立护理小组
院内应该成立专门的护理质量小组,并组织起成立起护理质量管理小组[13]。并选择科室的护士长作为质量管理小组的组长,其他人员由院内骨干护士组成[14]。依照本季度的工作计划, 对科室护理质量进行全面检查,并及时将结果加以反馈,小组内成员对反馈结果进行全面分析,提出有效的整改措施。小组成员要定期的学习风险管理知识,将其作用和目的在根本上加以了解,杜绝不良事件的发生[15]。
2.3药物护理
使用任何一种药物都有不同的注意事项,比如说[17],病患在使用硝酸甘油进行治疗之前,护士要像病患和家属将使用该药物后的不良反应加以明确告知,比如心悸气短,面色潮红,头晕等等[18]。如果选择静脉滴注的方式使用该药物,则应结合病患实际情况,严格控制输液速度。为了在根本上防止病患出现用药后低血压的情况,护士要告诉病患使用药物之后应该马上卧床休息。再比如,对病患使用洋地黄类药物的时候,应该事先将其心率进行全面监测[19],并叮嘱病患在服药之后再离开,与此同时,还要将病患服药后反应进行全面观察,并严格做好交班工作,同时对病患的病情变化进行记录[20]。
2.4加强安全管理
在病患的病床旁边,应该加上护栏,病房走廊内也要加设防护栏,时刻保持卫生间地面干燥,并在卫生间内加设扶手,利用上述方式,在根本上杜绝病患出现意外坠床以及摔伤的发生。与此同时,院方还应该在病房内悬挂“预防摔倒,防止坠床,杜绝褥疮”的标语。悬挂这种护理标识能够对护理人员起到警示作用,在根本上降低护理风险,提升护士的工作警惕性,杜绝护理风险的出现。另外,医护人员还要告知病患家属,最好相关防护措施,当病患需要上厕所的时候需要有人陪同,出现便秘时要在第一时间内报告给医生,令其及时进行处理。护理人员要告诉病患,切勿自行使用助排便药物,不要用力排便,在根本上预防心力衰竭,心绞痛等情况的发生。
2.5提升业务素质
对于护士们的临床操作能力,特别是新进医院的护士,院方要不定期的为期举行业务培训工作。加强和规范护士们书写护理文书的要求。另外还要教会护士使用新仪器的方法,并举行考核,将相对应的应急措施制定出来,严格规范操作技术,在根本上消除不安全因素。
[关键词] 2型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临床分析
[中图分类号] R74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16)12(b)-0114-02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clinical situation of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and cardiovascular disease and analyze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diabetes and cardio-cerebrovascular disease and risk factors. Methods 80 cases of diabetes patients admitted and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October 2013 to October 2014 were analyzed, and divided into groups according to whether the patients were with Cardiovascular disease, 45 cases were complicated with the cardiovascular disease, and 35 cases were not complicated with the cardiovascular disease, and the condition of the two groups was researched and analyzed. Results The diet control in the no complicated group was better than that in the complicated group, and the results had statistical difference, and the diet in the complicated group is high sugar and high fat, and the vegetarian diet is fewer, and the no complicated group was totally opposite, and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P
[Key words] Type 2 diabetes; Cardiovascular disease; Clinical analysis
F代社会的生活和以往有了很大的不同,生活习惯,饮食习惯等发生了变化,糖尿病患者在我国的数量越来越多,该疾病是慢性疾病,患者发病后比较难治愈,如果不对患者的血糖进行控制,则可能会导致其他合并症的出现[1],对患者的身体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威胁,心脑血管疾病是2型糖尿病的主要合并症,两种疾病发作后,导致了患者的生活受到影响,生活质量显著下降,对患者的生命安全产生了严重的威胁[2]。所以,积极对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原因进行分析研究至关重要。此次该院就部分2型糖尿病合并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临床情况进行分析,对两种疾病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3年10月―2014年10月该院对80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了研究分析,将患者进行了分组,合并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作为合并组,有45例,未合并心脑血管的患者作为未合并组,有35例。共有男性患者50例,女性患者30例,最小42岁,最大82岁,平均(64.23±2.34)岁;两组一般性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能够进行比较分析。
1.2 诊断标准
2型糖尿病诊断标准:患者均符合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诊断糖尿病的标准[3]。心脑血管疾病诊断标准:患者均符合全国2009年科技文献出版社出版的《心血管内科疾病诊断标准》[4]。
1.3 调查方法
该次调查采取面对面交谈的方式,对所有患者进行基本情况调查,调查的主要内容有:患者的糖尿病疾病病情史、患者是否接受治疗以及治疗的情况、患者的生活习惯、饮食习惯、运动习惯、运动的时间及次数、对患者的血糖情况进行检测、明确患者时候伴有其他并发生等。
1.4 判断标准
①专业医护人员为患者提供饮食记录;②根据患者的生活习惯进行记录,对患者的吸烟史、运动情况、保养品使用情况等等进行记录。
1.5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
2 结果
未合并组患者的饮食控制比合并组优秀,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因为很多的2型糖尿病患者对自己的身体情况并没有引起重视,加上现在的生活节奏快速,人们面对的压力不断上升,糖尿病患者很容易由于情绪和环境的问题导致其他的合并症出现[5]。根据研究显示,心脑血管疾病是2型糖尿病患者比较多见的并发症,因为发病机制复杂,还有患者自身的胰岛素抵抗和血液高凝,造成了患者的心血管疾病发生率要比普通群体高出许多。此次研究结果显示,未合并组患者的饮食控制比合并组优秀,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综上所述,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中积极的改善自己的生活习惯,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可以有效地控制患者的心脑血管合并症发生几率,对患者的病情控制具有帮助,因此医生需要叮嘱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运动习惯,引起患者的重视。
[参考文献]
[1] 吕亚林,王向阳.2型糖尿病合并心脑血管疾病的临床分析与探讨[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13(5):22.
[2]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3年版)[J].中华糖尿病杂志,2014(7):447-498.
[3] 汪爱琴,杨福云.2型糖尿病合并心脑血管疾病的临床内科观察及治疗[J].医学信息,2014(35):38.
[4] 田野.2型糖尿病合并心脑血管疾病的诊治探讨[J].糖尿病新世界,2014,34(6):31.
[5] 陈浮.2型糖尿病合并心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分析[J].当代医学,2012(30):91-92.
[6] 杨昌杰.85例2型糖尿病合并心脑血管疾病的临床治疗分析[J].糖尿病新世界,2015,35(22):98-100.
【关键词】 血脂代谢紊乱;脑梗死;患病率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etabolism disorder of blood lipid and cerebral infraction. Methods The level of lipids in 128 cerebral infraction and in 128 healthy subjects in our hospital physical examination and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to December 2012. Results The level of triglyceride (TG), total cholesterol(TC), lower density lipoprotein(LDL)and apolipoprotein B(ApoB) in patients with cerebral infraction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elderly healthy group, and high density lipoprotein(HDL)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elderly healthy group. Conclusion Metabolism disorder of blood lipid increases prevalence of cerebral infraction.
【Key words】 Metabolism disorder of blood lipid; Cerebral infraction; Prevalence
血脂代谢紊乱是指高胆固醇血症、高甘油三脂血症、高低密度脂蛋白血症和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症[1]。脑梗死是脑血管病最常见的类型, 是脑动脉主干或皮质穿支动脉粥样硬化导致血管壁增厚、管腔狭窄和栓子脱落, 引起局部血流减少或中断, 脑组织缺血缺氧, 从而出现局灶或全脑神经系统症状体征[2]。本研究旨在观察脑梗死患者和健康老年人血脂变化规律, 探讨血脂代谢紊乱与脑梗死的关系。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128例均为2012年1月~12月本院神经内科住院患者, 符合第5版《神经病学》修订的脑梗死诊断标准[2], 并于发病3 d内经颅脑CT扫描证实。128例脑梗死患者均无高血压、糖尿病和冠心病史, 其中男72例, 女56例, 年龄63~76岁, 平均年龄(68.36±4.81)岁。对照组为同期来本院体检中心健康查体老年人, 均无高血压、糖尿病和冠心病史, 其中男70例, 女58例, 年龄60~78岁, 平均年龄(63.23±5.32)岁。两组年龄、性别经统计学处理,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所有入组的脑梗死患者和对照组个体均过夜禁食12 h后, 于次日早晨空腹抽取静脉血检测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载脂蛋白B(ApoB)。两组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
1. 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1.5软件进行分析, 计量资料用( x-±s)表示, 两组间比较用t检验;检验水准α=0.05。P
2 结果
两组血脂检测值的比较见表1。与对照组比较:脑梗死组TG、LDL-C水平升高, HDL-C水平降低, 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高甘油三脂血症可使血管内皮细胞受损, 内皮损伤后释放组织因子激活血小板并粘附于血管壁, 同时过氧化脂质还可影响前列腺素和凝血因子的活性, 促使血栓形成。TG升高使HDL下降, LDL增多, 后者尤其是氧化修饰LDL(ox-LDL)具有强烈的致动脉粥样硬化作用。本研究结果显示脑梗死组TG水平较对照组显著增高(P
高胆固醇血症可使动脉内膜脂质沉积, 单核细胞和淋巴细胞浸润, 血管平滑肌细胞增生, 形成泡沫细胞、脂纹和纤维斑块, 引起血管壁硬化、管腔狭窄, 斑块形成并脱落, 从而导致心脑血管事件发生[4]。本研究结果显示脑梗死组TC水平较对照组显著增高(P
HDL颗粒最小, 密度最高, 蛋白质和脂肪含量约各占一半。HDL的生理功能是将外周组织包括动脉壁内的胆固醇转运到肝脏进行代谢, 这一过程称为胆固醇的逆转运, 这也是HDL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的主要机制。HDL减少, 使机体清除胆固醇的能力下降, 引起胆固醇聚集于血管壁, 促进动脉粥样硬化形成。ApoB可促进LDL在动脉壁内沉积, 促进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HDL降低和ApoB含量升高与动脉粥样硬化发病率呈正相关。本组脑梗死患者血液中HDL降低和ApoB含量升高, 表明脑梗死患者有显著的血脂代谢紊乱。
脂质代谢紊乱, 加速了动脉粥样硬化过程, 导致了脑梗死发病率显著增高。改善脂质代谢, 可以显著改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 稳定并逆转斑块, 减少心脑事件的发生。近年来国内外一些大规模的流行病学调查资料及临床试验均证实, 调脂治疗可使心脑血管事件显著减少[5]。调脂治疗, 尤其是他汀类药物广泛应用构成缺血性脑血管病是防治的基石[6]。
参考文献
[1] 陆再英,钟南山. 内科学.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799-806.
[2] 王维治.神经病学.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 126-142.
[3] Takahashi M,Korogi Y.Problems and solution in mass screen for a symptomatic brain disease.Japan J Dises. In aging, 2008(18):1094-1103.
[4] 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中国老年学学会心脑血管病专业委员会.胆固醇吸收抑制剂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中华内科杂志, 2010,49(06):543-5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