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初二学习个人经验总结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授课班级具体情况分析
本学期我担6-7年级10个班级的音乐教学工作。分别是七年级6个班(7年11班-7年16班)六年级4个班(6年1班-6年4班)。音乐课的测评标准如下:课堂平时表现,期末卷面考试,期末文艺汇报演出。
课堂平时表现:
我所教的班级中4个6年级班级。6个7年级班级。其中6年级学生相对7年级学生表现的较好。
学生平时课堂上比较好的班级是6年3班和7年12班。表现较差的班级是6年2班和7年14班。7年12班是7年级的实验班。该班平时课堂表现非常好,上课时学生能够积极地配合老师讲课。能作到气氛活泼,纪律不乱。班级学生有很高的艺术鉴赏水平和道德修养。这时我所任课的10个班级中表现最好的班级。卷面考试成绩也排在了10个班级中的首位。6年3班在6年级中表现比较突出。6年3班有几个比较调皮的学生,经过几次教育后这些学生改进很快。课堂上能够遵守纪律的同时积极回答问题。给班级带来了一个很好的音乐学课习环境。
课堂平时表现较差的班级:7年14班和6年2班。
7年14班学生课堂学习气氛不浓,课堂上课时基本没有举手回答问题的学生,缺乏创造力和学习音乐的兴趣。多数学生课堂上有小动作、溜号、说话等情况。多次教育效果不好。
7年11班个别学生影响班级。每节课都要用大量的时间组织课堂纪律。班级学生说话接话想象严重。重点学生:刘浩承于添聪 孙语良 杨京瀚 蒋博 高志昂。
6年2班时六年级的实验班,与七年级实验班相比有着较大的差距。班级女同学表现良好,主要问题出现在男同学。该班男同学说话现象严重,严重影响到了其他同学。多次教育效果不好。
期末卷面考试:
成绩最好的班级是7年16班。出现问题:由于本学期期末“红歌会”合唱比赛占用了学生课余时间。临近期末为了不影响学生的其他学科考试。经组内研究决定采用开卷考试。此次开卷考试题内容多位学生自由发挥的文字题。给学生2天时间(周六周日)完成试卷。试卷成绩突出的班级是7年12班和6年2班。较差的班级是7年15班(该班雷同卷较多疑为集体抄袭)。
期末文艺汇报演出:
期末文艺汇报演出是根据教学大纲要求,以班级音乐会形式进行考试。表现较好的班级是:7年12班 7年16班 6年3班表现较差的班级是:6年4班。其中7年16班的音乐会最有气氛。班级干部经过了精心的策划(演出顺序,邀请函出场顺序 班级设计主持人串词)。6年3班的整体节目设计的非常好。7年12班的节目很有艺术气息。演出较差的班级是6年4班(没有演出节目顺序学生没有准备考试内容 没有主持人 没有班级设计学生积极性不高)
活动表现:
本学期6,7年级主要的文艺活动有:军训文艺汇演,校庆运动会班级文艺节目,“红歌会”合唱比赛等。
军训文艺汇演中各班节目都比较出色。相对来说7年11班的全班同学大合唱非常出色。校庆运动会文艺表演中大多数班级能够主动利用课余时间排联节目。突出的班级是7年16班 6年1班。本学期最后一项大型活动是“红歌会“合唱比赛。6年2班的节目《闪闪的红星》,7年12班的《黄河大合唱》都获得了学校合唱比赛的前10名。红歌会活动中。6,7年级从学生道班主任都能够积极的参与,使学生们的艺术修养以及合唱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
“红歌会”暴露的问题:
1.“红歌会”初期个班班主任不够重视,临近比赛前几天“临阵磨枪”直接造成了学生上台紧张忘词等情况。
2.平时训练时学生不跟伴奏练习。正式演出时跟不上节拍。
课代表表现:
7年11班课代表李冠达,7年16班课代表李佳绮,等表现出色。
个人总结:
时间过得真快,这个学期很快就过去了。教师这一职业首先让我感受到的是快乐。生活在省二实验这个附有挑战性的环境,身边是一群同龄的充满着活力的同事。每天相伴的是满带着天真的孩子。快乐的背后我感到的是从未有过的压力。压力——不是一种想象出来的疾病而是身体"战备状态"的反应,这是当我们意识到某种情形,或者某个人,或者某件事情具有潜在的威胁性的时候做出的反应。仔细想想压力就是来源于责任,来源于潜意识里的责任。我担心无力面对时刻的挑战,害怕缺乏经验的我无法马上胜任教育工作。我开始彷徨,我渴望鼓励与帮助。这时学校给我配了师父。是师父和同事们的帮忙让我感受到了温暖,同时让我知道在激烈的职业竞争和繁重的工作压力下,我必须以良好的心态对待工作中的困难和挫折,努力学习充实自己。 1
与本篇 2010—2011学年度上学期期末总结 内容有关的:
| | | | | | | |
到 栏目查看更多内容 >>
在这短短半年的工作,让我学习到了在学校课本中永远都无法领会的教育教学的宝贵财富。同时让我深刻地认识到:成为“好老师”最重要的前提就是要有崇高的师德。教师要热爱学生,师爱是师德之魂。对于我们新老师而言,我们有着非常艰巨的任务。怎么样才能让自己具备肩负重任的基本教学素质呢?我想无非也就是这两点:第一点是写教案,对待教案一定要认真,新教师几乎毫无讲学经验,那怎么才能不在讲台上出洋相,不说错话,不写错字呢?那只能认真对待教案和备课,我一般都会先备课,再默课,最后设想学生可能会提出的问题,然后尽量解决,如果无法解决,我在上课时也会尽量避免。第二点是听课,新教师快速成长唯一途径,自己学科的公开听课是一定要听的,但光听公开课是不够的,我在自己的学校里没听课调节,但我会去听语文和数学公开课,说不定能从中体会到一些不一样的感觉,我觉得对我同样是有帮助的。
有梦就有希望,有希望就有朝阳。尽管追求梦想的路遥远而又坎坷,但我想说:"就算很受伤,也不要闪泪光!"让梦想起飞,总有希望之花盛开的那一天!既然我们选择教师这个职业,那就要认真对待我们的学生、学校还有自己的教学态度。万事开头难,只要我们克服眼前的困难,勇于钻研和攀登,我相信我一定会成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XX年 年是幸福的一年,因为在这一年当中我付出着、收获着、快乐着.
(2)
与本篇 2010—2011学年度上学期期末总结 内容有关的:
不管你抱着怎样的态度,课改正向我们走来。课改使教师不得不“洗脑筋”、“动脑筋”,甚至“伤脑筋”,最终必定会使教师们有一个“好脑筋”。
面对课改,有人信心百倍、勇往直前;有人战战兢兢,畏难苟安。甚至有人戏称之为是一次“”,是海归派的“想当然”,是教育家的乌托邦,是一次天真的“弥天大谎”。但我要说,课改给了我们极大的机遇。庸者丧失机遇,弱者等待机遇,强者抓住机遇,智者创造机遇。成功总属于那些比他人更快、更有效地学习、思考和付出行动的人。
面对课改,我们只有坚信不疑,才能坚定不移,才能大胆往前走。课改的最大障碍仍然是观念问题,捉领而顿,百毛皆顺。据报载,一名五年级的小学生竟然已经考了44个证,小学六年级学生过了钢琴九级,初二学生过了英语六级……我们的教育再也不能盯着几个孩子,不切实际,揠苗助长。我们再也不能搞精英教育,精英教育捧了几个人,压死一批人。学生学校生活的开始就意味着快乐童年的结束,有人戏说学校是孩子们的“监狱”,重点中学已经办成了“模范监狱”。为了祖国的未来,为了孩子的明天,我们责任重大,任重而道远。课改的艰巨性、复杂性、长期性要认识到位。我们必须脚踏实地,热情和理性、实干与反思、专家引领和教师探索、自下而上与自上而下相结合。要用科研来促进课改的发展。没有教研过不好日子,没有科研过不长日子,没有教育的科学就没有科学的教育。多研究、多探索、多总结,不断积累,定有收获。
课改不可能一帆风顺,“痛并快乐着”是一个必然过程。课改必须人人参加、个个有份,全方位参与,全员参与,全过程参与,课改才有希望。在课改的过程中,我们不能让学生边缘化,更不能让一部分教师或者岁数大的老教师边缘化。搞课改失败不可怕,不完美不可怕,不真实最可怕。花拳绣腿、“雨过地皮湿”、“旧瓶装新酒”、“穿新鞋走旧路”的情况必须引起我们高度重视,必须坚决摒弃。
二、关于实施新课改的“十点”思考
教学应该是实实在在的生活、扎扎实实的耕耘,它需要我们去真实地面对、深刻地反省、兢兢业业地劳作,惟其如此,才能获得丰硕、甘甜的果实。本人通过自己的亲身实践和学习,勤总结、反思,就产生了课改背景下关于教学的思考,希望能引起同行们的共鸣。
(1)您有一本教学心得吗?您的学生每位有一本错题跟踪簿吗?您经常写教后记吗?(教后记的内容可以是自我诊断调节式、经验总结式、实况摘录式、体验感受式,还可以记录教学中的失误,灵感思维的火花,学生学习中的闪光点、困惑,新的教学设想等。)您不想试试看吗?
(2)您的学生每人有一本课堂练习本吗?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一样认真吗?您上课关心后三排学生吗?学生会记课堂笔记吗?
(3)您在备课时,常和同仁思考教材为什么这样写吗?您考虑学生个性了吗?能因材施教吗?这样讲学生好懂吗?学生有兴趣听吗?能有其它方法讲解吗?(备课应是终身的随时感悟,而不应是一时的偶有所得;备课应是刻在心中永远难以忘怀的教学蓝图,而不应是写在纸上供人查验的吃饭家什;备课应是形式和内容俱佳的美好篇章,而不应是徒有外观的花拳绣腿。教案要杜绝克隆、拷贝。)
(4)您能做到下面的事情吗?自己没有研究透的决不讲给学生听,不懂可以查资料、请教同事、问学生,决不胡弄过关;不备课绝不进课堂;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先做到;要求学生做好的,教师先做好;要求学生不做的,教师坚决不做。
(5)您上课思考过用小黑板、投影仪、多媒体吗?思考过用彩色粉笔吗?用得正确吗?自制过教具吗?能让学生动手吗?凡是实验您都克服困难做了吗?想过课堂效率吗?
(6)您每道题目讲完后,师生能共同探讨解题的启迪和感悟吗?为什么要讲这题?为什么要这样讲?换一种方法如何?教学中,您有创新意识吗?您想改掉“年年岁岁人不同,岁岁年年课相似”的状况吗?
(7)您上课能少讲一些,让学生多练一些吗?允许学生发表见解甚至是不正确的意见吗?您如何在教学中实施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您能真心向同事学、向书本学、向实践学、向学生学吗?
(8)您备课时,研究自己、研究学生、研究《课程标准》了吗?您的评价观念有所改变吗?
(9)您喜欢读书、经常翻看一些与教学有关的杂志吗?经常写文章吗?在讲一些较难的综合题时,考虑用题组教学吗?能化大为小、化难为易、化曲为直、一题多变吗?
(10)您能从起始年级就注重学法指导,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吗?您告诉过学生教师的解题失败吗?教学中您做到了重结果更重过程吗?您经常让学生评价你吗?(教师心里不仅要装着知识,更要装着学生;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而且要教给学生思维的方法,更重要的是教给学生心态。)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现状;分析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1)09-0-02
在我国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大背景下,中等职业教育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如何对中职学生进行有效的教育,将其培养成为具有综合职业能力的高素质劳动者和初、中级专业人才,已经成为现今迫切需要探索和实践的课题。对此,我们必须首先对中职教育的主体――中职生有一个充分的了解和认识,只有对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现状有了充分的分析和清醒的认识,才能在以后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做到有的放矢,对症下药,结合当前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学习特点和现状,不断改进教育方式和教学方法,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心态、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让学生学会学习,最终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为学生步入社会以后的自身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成为学有所长的有用人才。
一、文化知识基础现状
根据有关资料统计,在中等职业学校的新生中有64%是参加过中招考试的应届初中毕业生,以一般普通高中的入学录取分数400分为线,成绩高于400分的仅占21.1%,低于400分的占78.9%。另外,在没有参加中招考试的另外36%的学生中,大部分是初中成绩较差登记入学的,有10.3%是初中没有毕业提前分流的学生。中等职业学校新生中仅有20%左右的学生达到普通高中的录取成绩。
在教育部组织开展的《中等职业教育对学生文化知识水平和学习能力要求的研究》调查中,相关调研小组对全国111所中等职业学校的45886位在校生和45596位刚报到的新生分别进行了数学和英语测试。从数学成绩来看,46.60%的学生没有达到小学毕业应有的水平;59.69%的学生没有达到初中二年级应有的水平;从英语成绩来看,38.63%的学生没有达到小学毕业应有的水平;72.24%的学生没有达到初中二年级应有的水平。
结合以上调查和测试的结果,进行更深一层的分析发现,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入学时文化基础知识水平呈现以下三个特点:
(一)中等职业学校新生文化基础知识总体水平处于不及格状态,而且大半处于50分以下。在调研的8个城市中,只有一个城市的中等职业学校新生中招考试平均分为53.82分,其余7个城市大多在30-49分之间,还有一个城市仅有15.02分。
(二)中等职业学校新生中招考试“主要科目”水平更低:英语最低,数学次之,语文稍高。8个城市中,英语平均分最高的城市为50.45分,其余城市英语成绩在24-46分之间;数学平均分最高的城市为54.48分,其余在26-50分之间;语文有6个城市超过50分,最高的城市语文平均分为58.67分,最低的两个城市分别为45.93和33.70分。
(三)中等职业学校新生的文化基础知识水平离散程度很高。既有文化基础知识水平很高的学生,也有文化水平很低的学生。在基础知识水平测试中,有27.75%的学生达到英语初二及格水平,其中有9.62%的学生达到优秀水平;有40.31%的学生数学成绩达到初二及格水平,其中有20.92%的学生达到优秀水平。
二、学习情感现状
目前,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厌学已成为一种较普遍的现象,它严重影响到学校、班级的管理和教学质量的提高。针对此情况,有关学者对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学习情感进行了统计调查,具体调查结果统计如下:
调查结果显示,尽管学生对学习有着一定的动机,却不能自始至终地保持稳定的学习愿望和兴趣,缺乏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热情;尽管大部分学生有较强的自尊心,能对自己的学习能力做出正确的评价和认识,但在学习过程和活动中却表现出对自己的价值和能力缺乏自信心,久而久之产生厌学心理。
学生厌学在中等职业学校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现象,表现形式也比较多:比如学生对学习消极应付,不求上进,上课不专心,讲话,说笑,玩手机,听MP3;有的甚至还置老师的批评教育于不顾,顶撞甚至辱骂老师;课下作业不认真完成,相互抄袭,或者根本不做;有些学生经常无故旷课,迟到早退,东游西逛,无所事事;还有些学生天天热衷于上网聊天,打网络游戏,无心读书学习;更有甚者晚间翻墙外出上网打游戏,白天趴在课桌上睡觉。曾有一位迷恋网络游戏的学生在与班主任谈心时说:“老师,我实在是控制不住自己,一上课心里总想着游戏,心总也静不下来。一玩上游戏,我就收不了手,游戏里的情节,倒过来我也能背得出,但一提到学习我就学不进,记不住书上的东西了,打开书本见到密密麻麻的文字就头晕,不如玩游戏这么轻松……”。这些学生学习成绩普遍较差,有些学生考试多科不及格,个别学生甚至连补考也不参加。学生对文化基础课学不进,听不懂,专业课也不愿学、不好学。几年下来,知识和技能没学到,却学到一些不良风气,染上一些抽烟、喝酒、上网、打架之类的坏习惯。这些都给学校的管理,班级管理以及教学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对于中等职业学校的发展、学生素质的提高也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三、学习能力现状
根据教育部组织开展的职业教育专项研究课题《中等职业教育对学生文化知识水平和学习能力要求的研究》中对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及行为习惯等问题的调查结果显示,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对文化课学习的自觉性较差,教师认为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学习习惯、学习方法“比较差和很差”的比例分别高达60.8%和53.01%。这一评价也从另一方面体现出中职学生学习能力的窘困。
(一)学习价值观不正确。据相关调查统计,约有43%的学生认为学习知识对一个人的发展不重要,学习是一件可有可无的事。对于学习目标,有5%的学生理解为考试获得高分,72%的学生理解为能够掌握和运用所学的知识。这种对知识价值和学习作用的片面认识,正是导致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厌学、学习动力缺乏的根源。
(二)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和主体意识。中职生中,大约有近40%的学生希望由教师制定学习目标,另外约有29%的学生基本没有考虑过自己的学习目标。对于不太难的知识内容,约有51%的学生仍然希望由教师讲解,12%的学生从未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过自我反思、自我评价,仅有5%的学生表示能够自己主动提出问题。种种结果表明中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乏学习的主体意识,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对教师过分依赖,只是充当着知识的容器,是被动的接受者,而失去了学习的主动性。
(三)欠缺科学、系统的学习方法。在调查中,约有68%的学生承认学习方法对于学习效果的重要性,但在实践中,约有77%的学生根据自身的学习经验总结学习方法,31%的学生根本不喜欢在书上写、划、做记录,许多学生的课本学完以后依然是新书一本。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不做笔记、不会做笔记的现象更是屡见不鲜。
总之,目前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知识水平、学习情感水平和自主学习的能力水平还普遍较低。因此,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针对中职生的这些学习特点和现状,积极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知识观和价值观,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就业观,培养并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学习情感和学习习惯,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念和学习的信心,大力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主体意识,让学生学会学习,快乐学习,为他们以后的就业和职业发展奠定基础。教师应从教育教学改革和管理的角度出发,明确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认真总结教学经验、不断优化教学方法,正确处理好教材内容和学生认知水平的矛盾,力争开创出一个适合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实际情况和专业需求的课程模式,为社会培养有用之才,使无业者有业,使有业者乐业。
参考文献:
[1]吴铭.中职课改:学得会用得上才是有实效的文化课[J].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育报,2008,(7).
〔关键词〕学习情绪;发展;展望
近年来随着倡导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活动的兴起,学生在学习中所体验到的学业情绪引起了越来越多研究者的关注。它作为一种和学生的学习过程密切联系的非智力因素,对学生认知活动的开展、学习动机的激发以及学习策略的使用均具有重要的影响。无论是正性的还是负性的, 对学生的学习、考试、学业成就以及其他方面的活动都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为了系统了解学业情绪的研究现状,我们从研究概况、研究方法、研究内容、研究展望等方面对近五年来关于学业情绪的研究进行回顾和总结,为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一、研究概况
学业情绪(academic emotions)这一概念最早是由pekrun等人(2002)提出的。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产生并体验到的情绪几乎囊括了人类所有的情绪种类,但与学习活动紧密相连的主要有九种,即愉快、放松、希望、自豪、焦虑、失望、羞愧、气愤、厌烦,并称之为学业情绪。sophie govaerts和jacques gregoire(2008)通过对学业情绪量表(aes)的发展和建构维度上的研究,提出了学业情绪包括学生在学校学习中所体验的六种情绪,其中与以往研究不同的是增加了挫折感。在国内对于和学习有关的情绪如考试焦虑、厌学等的研究很早就开始了,以学业情绪为主题的研究则是从2005年开始的。通过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上的检索发现,截止到2010年5月总共有45篇相关论文,其中2005年、2006年、2007年发表的论文各占7%,2008年的论文占9%,2009年的论文占38%,2010年的论文占32%,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关于学业情绪的研究呈明显上升趋势。
目前在国内,学业情绪已经成为教育学和心理学研究的热点。研究对象多以初中生和大学生为主,对高中生和小学生的研究只占很少一部分。方法上以实证研究居多,理论探索较少,而且所有的实证研究都是以问卷的形式来测得的,很少涉及实验。具体来说,理论探索主要针对学业情绪的结构维度、发展特点、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并简要介绍了学业情绪的情绪控制—价值理论;实证研究则探讨了学业情绪与学业成就、学生适应等方面的关系。
二、研究方法
纵观近五年来国内对学业情绪的研究,其研究方法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理论研究,一类是实证研究。理论研究多是在对他人文献进行分析总结的基础上,以综述的形式呈现出来;实证研究多以问卷为主,也有一部分是干预性实验研究。
1.研究工具和研究方法单一
目前国内对于学业情绪的研究所采用的方法比较单一。理论探索主要采用文献分析和经验总结的方法,实证研究大多采用问卷法。如董妍、俞国良(2007) 结合访谈和半开放式问卷, 以1731名初一到高三学生为被试,考察了青少年学业情绪的维度并编制了青少年学业情绪问卷。陆桂芝、庞丽华(2008)使用《青少年学业情绪问卷》考察了哈尔滨市468名初中1~3年级学生的学业情绪和学业成就之间的关系。苏世将、马惠霞(2009)使用自编的一般大学生学业情绪量表了解大学生的一般学业情绪特点及其与学业适应的关系。董妍、俞国良(2010)采用《青少年学业情绪问卷》《成就目标问卷》等以1209名青少年为被试,考察了学业情绪对学业成就的影响。陆桂芝、任秀华(2010)使用《青少年学业情绪问卷》《教师领导行为问卷》以驻马店市630名初中生为被试,考察了教师领导方式对初中生学业情绪的影响。
以上所使用的《青少年学业情绪问卷》都是由董妍和俞国良2007年编制的。也有学者使用实验法来研究学业情绪,如马惠霞、郭宏燕、沈德立(2009)采用2(实验班、对照班)×2(班级辅导+教师与家长辅导、注意即心理安慰剂)×3 (学业情绪、自我概念、学业成绩) 的实验设计,对65名初中二年级学生进行系统心理干预实验研究,发现系统心理干预对增进初二学生良好学业情绪是有效的。整体而言,国内在学业情绪的研究上,研究工具比较单一,以问卷为主,很少使用实验,更缺乏与观察法、访谈法等其他方法的结合。
2.研究范围狭窄
许多研究者在研究的过程中,只是单纯考察了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学业情绪。但学业情绪并不仅限于此,在与学业有关的其他活动如课后复习、课前预习等同样也存在这种情绪。因而这些研究存在两方面的不足:一是研究不具有生态效应,不确定是否可以在正常的教学中推广;二是量的研究少,只是通过积极和消极这两个质的变化来考察学业情绪对学生的影响。同一刺激引起情绪的量的大小是有差异的,不同情绪的量怎么衡量、如何作用于学习等都需要进一步研究。
3.研究被试取样的局限性
从研究对象上来说,许多研究以初中生和大学生作为被试。但对于面临高考,心理压力更大、学业情绪起的作用更明显的高中生则很少涉及,关于小学生的研究则几乎没有。从地域上来说,以大、中城市学生作为被试的研究很多,但以农村学生作为被试的研究则没有,而且缺乏对留守儿童、流动儿童等的研究。此外,由于现在很少有对汉族和少数民族、英语和语文学习等的对比研究,因此,就学业情绪所涉及到的各个相关维度是否存在跨文化的一致性还值得思考。
三、研究内容
1.学业情绪的定义和维度
在pekrun提出学业情绪的概念之后,国内学者对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尤其是在它的结构维度方面。董妍、俞国良(2005)扩大了学业情绪的范围,认为学业情绪是指在教学或学习过程中,与学生的学业相关的各种情绪体验,包括高兴、厌倦、失望、焦虑、气愤等。值得注意的是,学业情绪不仅仅指学生在获悉学业成功或失败后所体验到的各种情绪, 同样也包括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情绪体验、在日常做作业过程中的情绪体验以及在考试期间的情绪体验等。董妍、俞国良(2006)按照愉悦度(积极与消极)与唤醒度(高唤醒与低唤醒)将学业情绪归为积极唤醒度高的情绪、积极唤醒度低的情绪、消极唤醒度高的情绪与消极唤醒度低的情绪四类。
李磊、郭成(2009)认为,学业情绪是指学生在学业学习过程中所体验到的所有情绪,学业学习包括所有的学习活动以及与学习活动有关的各种因素,如体验到与学业成就有关的各种情绪。马慧霞和张泽民(2010)根据学业情绪与课程、情境的相关,将学业情绪划分得更为详细。他们认为学业情绪首先指的是一般学业情绪,一般学业情绪又可具体划分为课程特异学业情绪和情境特异学业情绪。在课程特异方面,可分为中学生和大学生课程相关(course-related)学业情绪;在情境特异方面,可通过设计编制课堂、课外和考试相关的学业情绪问卷来研究相应情境相关的学业情绪。
综上所述,研究者普遍认为学业情绪是指学生在学习及与之相关的活动中所体验到的各种情绪,并且这些情绪必须在这些活动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只是按照这些情绪的性质把学业情绪分为积极和消极两个维度,并没有按照这两类情绪所起的作用进行进一步的划分。
2.学业情绪的发展特点
学业情绪的发展特点主要体现在性别、年级的差异上。在性别上,董妍、俞国良(2007)和马惠霞(2009)的研究证明,男生体验到的积极情绪要多于女生,而女生体验到的消极学业情绪多于男生。但也有研究显示,学业情绪不存在性别差异,如罗丽丹(2010)认为性别因素对海南高一学生的学业情绪的影响不大,不存在显著差异。总体而言,男生的积极情绪要多于女生,这和女生的性格特点、内心特征有关;女生相对于男生总体上感觉细腻、情感丰富,能够更多地体会到学习活动对她们的影响。因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更加关注女生的情绪变化,并进行积极的鼓励。
在年级上,对于不同研究对象的结论是不一样的。李磊、郭成(2009)认为,随着年级的升高,青少年学生体验到了更多的不良情绪;苏世将、马惠霞(2009)等通过对大学生进行调查发现,二年级比一、三年级体验到较多的负性情绪和较少的正性情绪;随着年级的升高,学生将会体验到更多的消极情绪。高中生相对于初中生会体验到更多的消极情绪,这可能与他们的学习任务较重、高考压力较大有关。而对于大学生来讲,他们所体验到的积极情绪要多于消极情绪。也有研究者把学习不良青少年与一般青少年的学业情绪作了比较,发现学习不良青少年的积极学业情绪显著低于一般青少年;学习不良青少年的消极学业情绪显著高于一般青少年;两者在学业情绪上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初一、初二和高二、高三年级。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差异,是由于学习不良青少年的学业成绩相对较差、学习能力相对较低,经常受到教师的负向评价。另外,学习不良学生的情绪表达规则、知识的掌握能力也会使他们体会到更多的消极情绪。
3.学业情绪的影响因素研究
影响学生学业情绪的内部因素有:
(1)个人认知
个体对学业目标的控制和价值的估价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的学业情绪。在此基础上,个体的能力水平、自我概念、自我效能感、成就目标等各因素之间也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这些因素影响个体的学业情绪。与此同时,归因方式对学生的学业情绪也有着显著的影响。
(2)调节水平
不同的学业情绪对学生学习活动的影响不一样,同样的学业情绪对学生的学习活动的影响也是不一样的。这主要取决于学生自身的调节水平,个体通过一定的策略和机制,使得情绪在生理活动、主观体验、表情行为等方面发生一定的变化。在学习活动中,不单单是消极情绪需要调节,有些积极情绪(如过多满足和骄傲)也可能会使个体在今后的学习中受到影响。
(3)成就目标
罗乐等(2009)认为,掌握目标和成绩接近目标更多地与学生的积极学业情绪相联系,而成绩回避目标则更多地与消极学业情绪相联系。
影响学业情绪的外部因素有:
(1)教师因素
教学是一个互动的过程中,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因素对学生的学业情绪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教师领导方式等都会影响学生的学业情绪。因此有研究者提出了 “教学情绪场”的概念,它是指以一种能给学生以情绪感染的情绪体验,进而产生某种学习动机或者需要的课堂教学环。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适当的表扬和鼓励来引导学生学业情绪的变化。
(2)心理辅导
心理辅导可以使学生的学业情绪产生积极的变化。这种辅导既可以来自学校、班级、教师,也可以来自社会、家庭。马惠霞、郭宏燕、沈德立(2009)发现,班级辅导+教师与家长辅导的系统心理干预方法可以增加初二学生的正向学业情绪,减少负向学业情绪,并且干预后间隔一个月有延续效应。
(3)课程科目
学业情绪在不同课程的学习中关系的强度差异是比较大的,这就体现了学业情绪的领域特异性。马惠霞(2009)通过对某师范大学二年级开设教师教育课程的394名学生的研究发现,不同专业学生对快乐源的选择有专业差异。
(4)环境因素
环境因素包括社会、文化背景、家庭教养方式等。
总之, 影响学生学业情绪的因素很多,往往是内、外因同时起作用。
4.学业情绪的控制—价值理论
学业情绪的控制—价值理论涵盖环境变量、控制和价值的相关认知评估与学业情绪。控制—价值理论认为,控制及价值相关的认知评估是环境变量与学业情绪之间的中介变量。在这个理论中,学业情绪包括和行为相关的情绪,如在学习过程中所经历的高兴、挫折感以及厌烦,以及那些预知到自己成功或者失败的结果的情绪,如高兴、希望、骄傲、紧张、无助、害羞等。控制—价值理论认为,与成就情绪唤起相关的评估主要有两种,即对成就活动、结果控制的评估和对这些活动、结果价值的评估。对控制的评估包括与成就相关的期望、成就结果的归因、自我概念,对价值的评估包括主观价值和成就目标。任何与成就相关的情绪都是控制和价值评估的结合。
5.学业情绪与其他因素的关系
(1)学业情绪与学业成就
学业情绪对学业成就有一定的预测关系。陆桂芝、 庞丽华(2008)选取哈尔滨市468名初中1~3年级的学生作为被试,运用问卷法考察了学业情绪和学业成就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十三种学业情绪对学业成就的联合预测达到极其显著水平,其中“无助”能极其显著地预测学业成就;除了“恼火”外,学业成就对其余十二种情绪回馈作用显著。俞国良、董妍(2010)通过研究也发现:积极低唤醒学业情绪能够直接积极预测学业成就;消极高唤醒与消极低唤醒学业情绪能够直接消极预测学业成就。孙芳萍、陈传锋也得出了和他们一致的结论,并进行了进一步的探索。他们认为学业情绪和学业成绩之间相互影响,学业情绪对学业成就具有预测作用,而学业成绩对学业情绪具有回馈作用。学业控制感和成就目标通过学业情绪来影响学业情绪与学业成绩之间的关系。
(2)学业情绪与学生适应性
学生适应性包括学校适应和学习适应,许多学生之所以会出现逃学和厌学的现象与学生的学业情绪存在着相关。俞国良、董妍(2007)以学习不良青少年为被试,采用成绩反馈法诱绪,考察了情绪对学习不良青少年选择性注意和持续性注意的影响,结果表明:情绪会影响学习不良青少年的选择性注意,具有积极低唤醒情绪的学习不良青少年,他们的选择性注意的反应时显著短于消极情绪下的被试;学习不良青少年的情绪会影响到他们的持续性注意能力, 消极高唤醒的情绪能够增加虚报率,而积极高唤醒的情绪能够提高判断标准,降低虚报率。因此,教师应当重视学生的学业情绪,如果学生的消极情绪得不到疏导,那么他们的学习就可能会跟不上教师的节奏,进而导致厌学行为,甚至会逃学。
(3)学业情绪与心理健康
学业情绪是影响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采用适当的情绪调节方法维持积极情绪,改变、预防消极情绪能促进青少年心理的健康发展。积极的学业情绪有助于学生认知活动的顺利开展,有助于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有利于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如果能够给学生营造一个宽松平等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业情绪,就会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增强学生主动学习的动力,进而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和健全的人格。
四、研究展望
国内近五年来关于学业情绪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些积极的成果,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未来的研究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1.研究内容系统化
首先,理论研究要深入。进一步研究影响学生学业情绪的各种因素,把握学业情绪的内涵,探讨学生学业情绪作用的内在机制。同时结合具体的学科来对学业情绪进行有针对性的研究,比较在主科(语文、数学、英语)学习和在其他副科学习中的变化维度是十分必要的。
其次,研究的范围要拓宽,扩大研究学业情绪的学生群,不仅要研究正常儿童,同时对留守儿童、流动儿童也要进行研究,考察他们与正常儿童的差异。
再次,教学是一个互动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如果带有一定的情绪,那么对于学生的学业情绪必然有影响,所以教师的情绪是如何作用于学生的也是我们要研究的内容。
2.研究方法多元化
首先,纵向研究与横向研究相结合。以往的研究无论是问卷法还是实验法,都是同时考察所有被试的情绪变化,并没有进行纵向研究。而对于学生来说,他们的情绪在学习活动的进行中一直是变化的,如何用曲线来描述这个变化的状态,以及随着个体生理、心理成熟度的增强,这种状态的变化是否一成不变等问题,只有追踪研究才能来确定。
其次,质的研究与量的研究相结合。目前国内关于学业情绪的实验研究主要集中在学业情绪积极或者消极质的研究上,学生的学业情绪在不同的质上也有量的变化,所以在实验设计的时候,我们先要分析某种刺激是否能够引起某种学业情绪,然后分析这种量的大小。在此基础上,我们也可以探讨不同学业情绪类型上量的差异对学生学习效果的影响。同时在实验的过程中,可以将访谈法、观察法等多种方法相结合。
3.研究成果实践化
关于学业情绪,我们作了大量的理论探讨和实验研究,如何把研究结果转化成为学生学习的心理资源,使其具有生态效应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如何把这种研究的成果推广,并由此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使得学生的学习压力能够减少,学习效率能够提升,这是研究者需要努力的方向。
总之,学业情绪作为一种与教学和学习过程密切相关的非智力因素,在学生的成长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这一领域还有很多的问题需要思考,需要研究。积极开展青少年学业情绪的研究,了解学业情绪的特点和规律,有助于我们有效地指导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工作。而且学业情绪作为影响学生心理发展的情感变量,与其他的影响因素有着复杂的相互关系,其中作用方式和机制以及密切程度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研究意义。
参考文献:
[1]孙芳萍,陈传峰.学业情绪与学业成绩的关系及其影响因素[j].心理科学,2010,33(1):204~206.
[2]苏世将,马惠霞.大学生的一般学业情绪现状及其与大学适应的关系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9,17(5):591~593.
[3]pekrun,r. goetz,t,& titz,w. (2002 ). academic emotions in students ’self-regulated learning and achievement: a program of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research. educational psychologist,37,91~105.
[4]sophie govaerts, jacques gregoire. development and construct validation of an academic emotions scal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esting, 2008,(8): 34~54,
[5]董妍,俞国良.青少年学业情绪问卷的编制及应用[j].心理学报,2007,39(5): 852~860.
[6]陆桂芝,庞丽华.初中1~3年级学生的学业情绪与学业成就的相关研究[j].教育探索,2008,210(12):124~125.
[7]董妍,俞国良.青少年学业情绪对学业成就的影响[j].心理科学,2010,33(4):934~937.
[8]陆桂芝,任秀华.教师领导方式对初中生学业情绪的影响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1):41~43.
关键词:中国学生;以英语为母语的学生;语音学习;词汇学习
一、问题的提出
据统计,全球60亿人中,有3.8亿人的母语是英语,2.5亿人的第二语言是英语, 12.3亿人学习英语,33.6亿人和英语有关;全世界电视节目的75%,E-mail的80%,网络的85%,软件源代码的100%都在使用英语(网络资料)。
对中国人来说,英语不只是一个学科问题。从大的方面讲,它与中国同世界接轨有重要作用;从小的方面讲,它与个人发展密切相关。
中国约有四分之一,即三亿多人在学英语,其中,在大、中、小学学习英语人数超过一亿人。有专家预测,再过几年,中国学英语的人数将超过英语国家的总人口数。中国人学英语人数众多,但成功者却极少。这是为什么呢?本文拟从英语语音和英语词汇学习这两个方面对这一现象进行初步探讨。
二、当前中国英语学习研究、教育和学习方面的状况及其评价
对当前中国英语学习的研究,主要有研究机构及高等院校的专门研究和来自于教学第一线的教育教学工作者的经验总结。
(一)关于语音的学习
1、语音的依赖程度并不高
高定国、章睿健(2005)研究表明,中国学生学习英语对于语音的依赖程度并不高。他们调查了广州普通中学、重点中学和重点大学的学生。结果表明,在听、说、读、写这四个不同的过程中,语音加工策略的使用情况有显著的不同;在语音加工策略的使用上没有表现出性别以及年龄上的差异,但是在起始年龄阶段上以及院系之间存在差异。
2、不重视语音教学
来自教育上的情况则是,有些英语教育教学者不重视英语语音方面的教学,检查学生的单词时常常是教师说出汉语,要求学生写出对应的英语单词。这无疑会使学生认为英语语音并不重要,只要能看懂就行,限制了学生今后英语学习的发展。
3、学生学习力求知道每个单词的汉语含义
当学生听到一个单词时,总是要在头脑中思考该单词是什么意思。果他们不知道该单词的汉语意思,便会对整个句子的理解造成影响。如当听到下面的句子:“NEirotti said,‘We're meeting with people from IOC members.’”学习者总是在头脑中思考“NEIrotti”、“IOC”的中文意思。由于对这两个词的意思不能用中文说出来,便不能对这个句子进行理解。其实,从本句我们便可知道前者是一个人名,后者是一个组织,至于该人名和该组织名汉语意思是什么,并不影响我们对该句子的理解。
4、学习时不能按意群断句
在听句子方面,学生总是力求一个一个地听懂句子中每个单词的意思,而不是像汉语那样按意群来听句子,有时则是不能对一个句子划分意群。试想一下,如果我们按这样的停顿来读下面的句子时,听话者是不是能很快明白它的意思的:“我们…的祖…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听英语句子时,多数学生没能按意群来听,导致于觉得英语说得太快,难于理解英语句子的含义。如有的学生这样读下面的这个英语句子:“Many great… writers were not … appreciated… fully while …they were alive.”这其中的“fully while”,由于断句上的错误,谁也不知道它是什么意思。
以英语为母语的国家的学生学习英语和中国学生学习汉语有类似的情况。他们学习英语语音并不借助于另一语言来理解英语。听句子时类似于中国人学习汉语,是按意群来听。中国学生在学习英语时和以英语为母语的学生学习英语时对语音的学习有不同的模式是导致中国学生学习英语时收效甚微的原因之一。
(二)关于词汇的学习
1、关于语义通达机制
郭桃梅、彭聃龄(2003)考察了初、高中生英语语义通达机制(就是指我们看到一个单词是如何知道它的意思的),结果表明他们都只能借助其汉语对译词的词汇表征通达其语义概念表征。也就是说,如果要知道door的语义,其心理过程是:“door——>门——>设在进出口能开关的装置”。可以看出,中国学生学习英语词汇要经过两个心理加工阶段才知道其语义。以英语为母语的学生学习英语词汇时只需要一个心理加工阶段就知道其语义,他们学习英语词汇的心理加工类似于中国儿童学习汉语词汇的心理加工。因此,我们可以推论,以英语为母语的学生英语词汇语义通达时间要短于中国学生的英语词汇语意通达时间。这可能是中国学生学习英语收效甚微的又一原因之一。
2、关于关键词方法
关于词汇记忆方面的研究在中国则很多。1975年美国著名记忆心理学家Atkinson提出了关键词方法, 把它应用于掌握外语词汇。关键词方法是一种包括两个步骤的记忆技巧。一学习者将所学外语单词与本族语的一个单词在声音上建立联系。这个本族语单词的发音类似于外语单词的一部分。这个本族语单词称为关键词。二将关键词与外语单词的译文在意义上联系起来, 形成一定的想象。朱谨、李明德(1985)把关键词方法应用于中国儿童英语学习的研究。他们选取北京大学附中64名初二学生进行实验,结果表明关键词法有利于顺向回忆。
姜英杰、李广(2003)在初一学生英语单词学习中引入关键词,研究结果表明关键词策略训练可显著提高低自我效能感的被试的自我效能感。
以学习英语单词tiger为例,其心理加工过程是这样的:“tiger——>泰——>泰山——>泰山上有一只老虎——>老虎”。从这一图示我们可以看出,学习者要知道tiger语义,要经历四个心理加工过程。我们知道每一个心理加工过程都需要一定的心理加工时间。关键词法在研究中虽然显示了其有效性,但是如果我们用这一方法来学习英语词汇,当我们听外国人说一段话时,其中的每一个英语单词都要经历四个心理加工过程才知道其语义,我们能否听懂他们说话就不得而知了。其实一种方法,在某一阶段的学习中有效,在今后会不会产生一些副作用,这是应该值得考虑的。我们学习汉语词汇难道也要经过几个心理加工过程才知道其语义吗?以英语为母语的国家的学生学习英语词汇也要经过几个心理加工阶段吗?非也。如果要经过几个心理加工阶段,我们才知道一个词汇的意义,那我们是根本听不懂别人所说的话的。
3、关于关键字母法
李庆安等人(2009)认为,Atkinson(1975)提出的关键词法用于研究被试的母语为英语,其外语则是西班牙语或俄语时显示了关键词法效应。但英语、西班牙语和俄语均属于印欧语系,而汉语则属于汉藏语系。因此,标准的关键词方法可能难以促进中国学生的英语词汇记忆。基于这种认识,他们建构了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关键词方法——关键字母法。以sabotage为例,其心理加工过程是这样的: sabotage——>abot——>boat——>小船——>破坏。
可以看出,这一模式仍然有四个心理加工过程。根据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每一个心理过程都需要一定的心理加工时间。如果心理加工时间较长,我们对于口语便会难于理解,对书面语的理解也会慢得多。
三、中国学生英语学习的展望
中国学生在英语语音和词汇学习方面存在一些不同。这些不同主要是:(1)中国学生学习英语大多需借住汉语这一中介来通达英语语义;以英语为母语的学生学习英语不需借住中介便能通达其语义;(2)中国学生在学习英语时由于教师的原因在语音上未得到足够重视;以英语为母语的学生学习英语不存在语音上的问题;(3)中国学生学习英语心理加工过程时间较以英语为母语的学生学习英语的心理加工过程时间要长得多。
可能正是基于这样的不同,中国学生学习英语才这样困难。中国的英语学习要走出困境,必须结合中国学生母语是汉语,走母语是英语的学生英语学习的道路,同时加强有关中国学生英语学习实验的短期效应和长期效应的研究,从人生全程发展观的角度来审视中国学生的英语学习。这样,相信我们的英语水平和母语水平之间的距离会更近一些。
参考文献
[1]高定国,章睿健.中国学生在学习英语中语音加工策略的使用[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5(3),66:73.
[2]郭桃梅,彭聃龄.初中和高中生英语语义通达机制的比较.心理发展与教育[J].2003(2),12:18.
[3]朱谨,李明德.关键词方法与英语词汇的掌握.心理学报[J].1985(2),170: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