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中秋节名句经典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1、语文教学中传统节日的缺失
首先是关注度不够。我国有着丰富的节日资源,除了学生耳熟能详的春节、清明节等外,二十四节气也是节日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我国作为一个多民族国家,每个地域或民族还有自己特殊的节日。但是与此形成对比的是,平常的语文教学对其关注度不够,往往是一带而过。同时有些教师以为节日文化教育是社会的事情,学生会自然得知,语文教学不需再次涉猎。更主要的是应试的压力让老师也无暇顾及所谓的节日文化。
其次是学生对传统节日逐渐淡漠。随着社会的发展,圣诞节、情人节、愚人节、万圣节等西方的节日逐渐进入学生的日常生活中。相比而言,学生对西方节日的热情要远远地超过传统节日。学生对传统节日的认知仍然停留在“端午节就是吃粽子,中秋节就是吃月饼,春节就是吃饺子”上,未体验到节日更深层次的意味。
2、语文教学传承传统节日文化的必要性。
首先是传统节日文化与语文教学具有契合性。每个传统节日都有自己特定的风俗习惯以及历史故事,同时也包含着我国先人的智慧与思维方式,蕴含着丰富的人文信息。而语文相比其他学科,最主要的特点仍在于它的“文”,而“文”是指蕴涵丰富的民族文化。因此,传统节日就成为了与语文课程相契合的教学资源。
其次是传统节日文化的传承能有效激发学生独特的生活体验。学生本身对传统节日并不陌生,特别是一些风俗习惯、仪式等。如果传统节日能成为语文教学资源的组成部分,在学生原认知基础上,从节日的风俗习惯、仪式升华到其中包含的价值观或者审美情趣,就能实现理想的教学效果。
既然传统节日是语文教学不可或缺的资源,那么如何在具体的语文教学中让学生了解传统节日文化呢?
二、语文教学让学生感知传统节日的途径
1、从语文课本入手,挖掘传统节日内涵
虽然现有的语文教材关于传统节日的题材的文章数量不是很多,但教师仍然可加以发挥,抓住机会点燃学生对传统节日文化的兴趣。比如古典文学中常涉及的节日,它们往往是诱发作者情思的导火索,最突出的则是春愁、秋思。那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则可通过体验节日,进而赏析节日与诗人情感的联系。
如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整首词都是围绕着中秋节展开的。在语文教学中可首先通过师生互动谈中秋的方式进行“预热”,继而引出苏轼是在离开弟弟苏辙七年后的中秋之日写的,进而埋下伏笔。再谈及中秋节与哪种意象最为相关?词作中是否出现了该意象,又是如何描述该意象的?等一系列的问题让学生产生兴趣。然后在赏析诗作过程引导学生发现“月亮”是出现频率最高的物体,将月亮、月宫、中秋节的联系自然地引出,让学生了解中秋节中包含浓厚的团圆、事圆、人圆的意味,对照诗人现有的境遇,词作中才有诗人往返于人间与月宫的情怀。
2、在语文主题活动中,传承传统节日文化
除了语文教学课堂外,主题活动也是语文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可以结合传统节日,围绕学生较感兴趣的传统节日设计语文的活动主题,从而让学生动口、动手体验传统节日的魅力。这样,既丰富了学生的生活体验,也能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一、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必要性
语文是传统文化的载体,是传统文化的传播工具。《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将语文学科性质定位为:“语言文字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学科性质及语文教学的特点决定了中学语文教学中理应贯注文化精神。
二、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重大意义
1.利用传统文化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
爱国情感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源泉,是维系中华民族悠久和灿烂历史文化的精神纽带。语文教材中收集大量爱国的篇章,传递着对祖国忠诚、挚爱的民族精神,学生能够从《黄河颂》中感受中华民族的英雄气概和爱国情怀,从《木兰诗》中感受古代巾帼英雄的形象,从《我爱这土地》《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中感受作者炽热的爱国热情。
2.利用传统文化来培养学生的民族气节和民族精神
翻开中华民族的文明历史,一位位民族英雄以英雄气概谱写华夏儿女壮丽的诗篇。语文教材中蕴含“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民族气概、“兴,百姓苦;亡,百姓苦”的民族关怀、“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杀敌报国的雄心壮志等民族精神,它们如春风化雨一样在学习中渗透,培养学生的民族情节。
3.利用传统文化来净化学生的心灵
由于现在的学生受网络、社会等不良风气的影响,内心浮躁,我们要用传统文化如春风般吹进学生脑海里,用优秀文化来武装青少年头脑,使民族文化作为他们成长过程中的精神支柱,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高尚情操。
三、语文教学中有效地渗透传统文化的方式
1.传统文化的渗透要接近学生的生活
教师在课堂上进行传统文化的渗透要启发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阅历等主观体验,激发学生传统文化的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将自己的体验、感受,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笔者在讲授《散步》时,先设置“请结合文中例句分析句子所传达的人物情感”这个学习活动,引导学生感受一家人浓浓的亲情。在深化文章主题的环节中,请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谈谈对年青一代啃老现象的看法,学生根据自己的感受自由地表达自己的看法。进行德育渗透还是要回归到个人,笔者创设一个生活情境:晚饭后,全家人在一起看电视,爷爷奶奶喜欢看戏曲节目,爸爸妈妈喜欢看时事报道,你喜欢看动画片,而遥控器在你的手中,你该怎么办?请学生谈谈自己的做法。该环节旨在引导学生把感悟到的道德思想去指导自己的道德行为。最后笔者布置一题作业:请你描写一个体现你尊重长辈、孝顺父母的情景,字数200字。本活动把传统文化的弘扬与写作训练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关注自身“孝道”的践行情况,书写自己孝亲的故事,进一步强化学生的道德感受。这种思想文化或许将成为学生成长的人生导师。
2.大力挖掘作品文化内蕴,解读作品所反映的深刻思想
语文教材书中蕴含大量的文化信息,语文课堂教学除了要讲授知识、阅读技能外,还要适当给学生一定的文化滋养。老师在备课时适当挖掘作品中蕴含的文化内涵,挖掘语文教学自身文化内涵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要关注作者;关注写作背景;要善于创设情境;善于发散;注重揣摩推敲以及学科沟通。例如,《秋天的怀念》中,“我”与母亲的母子深情固然真挚动人,作者细刻画抒真情的写法固然值得学生学习,同样老师不能忽略作者在这篇文章传达了一种文化精神,那就是古代所推崇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传统文化。笔者给学生展示作者的生平简历:“作者史铁生21岁双腿瘫痪,永久坐上轮椅,但他没有放弃自己的人生,他所创作的《我与地坛》被公?J为中国近50年最优秀的散文之一。2002年,他获得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杰出成就奖,是现在中国最令人敬佩的作家之一。”史铁生用辉煌的人生给“自强不息”做了很好的注脚,而文末那句“好好儿活”这种顿悟正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传统文化的传神表达。史铁生这种不向命运低头的顽强精神或许因为这一课而植入学生的心田。
3.积极开展诵读活动,更好地体味民族精神
在开展诵读活动时要注意整体推进,系统布局。诵读什么,如何诵读,必须坚持从学生的身心特点和认识规律出发,系统安排,逐步拓宽、提高和深入。在对文化经典的选择上,围绕对“真”“善”“美”的认知和追求,列出学生成长中最具基础性意义的“立人”之本的一些篇目。分阶段确定诵读内容,循序渐进,灵活多样。要注意古今中外的比较,让学生既诵读传统经典,又诵读现当代经典;使传统文化与现实社会相融相通,融入素质教育的各个方面、环节和阶段。
古诗文聚集了中华民族文化的大量精华,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老师可以充分利用古诗文深刻的文化内涵,一方面落实古诗文赏析的能力训练,另一方面让学生在教学活动中感受文化精髓。老师可以给小组一个诗歌的主题,让学生找出初中阶段能体现该主题的诗篇,例如:爱国篇、隐逸篇、思亲篇、友情篇、抑郁篇、闲适篇、田园篇等,学生在整理古诗的过程中既提高了能力,也感受了古诗文的魅力。老师可以指导学生从学过的古诗文中提取出一个体现深厚文化的主题,然后筛选相应主题的几篇古诗文,中间设置简洁凝练的串讲词,最终形成诵读稿。通过经典古诗文诵读活动,学生对古诗文的兴趣会得到激发,朗读的技巧有所提升,并从有感情的诵读中更好地体味民族精神。
4.结合中国传统日子,让学生深入了解身边的传统节日文化
关键词:幼儿园;传统文化;教育途径
G611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始于萌童,幼儿时期是一个人性格的成型期, 也是品格形成的关键时期。幼儿在园内的一日生活体现最多的就是各种习惯。因此培养良好习惯就成为促进幼儿良好品格形成最为直接和有效的手段。在幼儿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不断更新的今天,人们越来越多地重视幼儿智力的开发和能力的培养,而对幼儿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往往被人们所忽视。幼儿园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自喻,如何将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融入到幼儿教学之中,成为我们幼儿教育从业者所需思考的重要问题。
一、通过各种教育活动激发幼儿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萌发民族自豪感
首先,我们可以通过各种教育活动激发幼儿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萌发民族自豪感。如设计教学活动“有趣的汉字”,通过活动让幼儿了解汉字的起源,知道象形字,知道汉字与人们的生活是密不可分的,由此也可以激发幼儿对中国传统文化探索的兴趣。另外,通过对古典文学、经典故事、成语故事、传统节日以及民间游戏活动的接触和学习,幼儿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明显增强了。在日常生活中,幼儿非常愿意诵读千字文、三字经、唐诗等古典文学,对中国的一些经典动画片也逐渐地喜欢了。他们开始对中国的民间游戏和活动有了一定的接触和了解,并由此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萌发民族自豪感。
二、利用重大传统节日对幼儿进行传统文化教育
正月初一春节,正月十五元宵节,五月初五端五节,八月十五中秋节、九九重阳节……,每个传统节日的由来,都有一个年代久远,寓意深刻、耐人寻味的故事,同时也是我们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契机,传递给幼儿热爱生活、讲礼仪、重情义、报效祖国和人民和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尊老爱幼”、“路不拾遗”等等许许多多的典故和名句,都可以成为我们的活动素材,对指导幼儿做人有着深远的历史和现实意义。许多有突出成就的外籍华人,华侨巨子们为什么放弃豪华舒适的现代化生活,丰厚的待遇,一心要回到生他养他的中华大地,喝上一口家乡水,吃上一口家乡饭,听上几段家乡戏,过过中华民族特有的传统节日,用自己的学识为祖国尽心效力呢?究其根源,他们要寻的是一种民族,民俗的情结。而这情结,是他们的父母,师长在他们极小的时候就已打好,深深埋在他们记忆和情感的最底层,而且在不断发芽,生长,任何外来的力量无法遏制得了的。这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因此利用中国传统节日的丰富内涵,为教育下一代服务,不失为教育者的明智之举。它对弘扬民族艺术振奋民族精神,提高民族认知,培养幼儿具有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传统美德、身心和谐发展起着重要的教育作用。
三、开展经典诵读活动对幼儿进行传统文化教育
中国古典诗歌是中国文学的代表,它具有情感性、形象性、音乐性、概括性和跳跃性等特征。特别是近体诗讲究押韵、平仄、对仗等格律,在遣词造句中力求精炼,因此朗朗上口,节奏优美。幼儿诵读古诗能丰富他们的词汇,锻炼提高他们的语言能力,能让幼儿在体味古诗的优美意境中,让他们感受美、欣赏美,获得愉悦的身心体验。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历史形成了自己独特而璀璨的民族文化,千百年来一直绽放光芒,所以后世的人很尊敬它,称它为“经典”,像《三字经》、《弟子规》、《百家姓》、《唐诗三百首》等就是这样的经典。经典是民族智慧的结晶,所载为常理常道,其价值历久而弥新。幼儿是在环境中学习的,环境潜移默化的影响能够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所以在开展经典诵读活动时,教师应为幼儿营造诵读的环境,这里的环境包含了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两方面。物质环境的创设,是通过物品的摆设、墙饰和一些辅助教材来实现的。例如:在区角中增加国学经典作品的读物;墙饰上布置一些《三字经》、《弟子规》中的图片、名句;张贴古诗文的图画等等,让幼儿置身于轻松自然的环境中感受国学经典的魅力。精神环境的创设上也不需要教师做大量的工作,而是渗透在幼儿一日生活中不断累积。经典诵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它追求的是过程而不是结果,读经就像吃饭睡觉一样,是成长的需要,是一种习惯。只要按计划,每天早晚读一段,坚持下去就行了。可以利用早晨来园、中午进餐前、下午离园前等不同时段,带领幼儿在没有压力的情况下集体诵读。幼儿长期坚持诵读,有利于积累知识,诵读过程中书声琅琅、情绪昂扬、也营造出了应有的文学气氛,有利于集中注意力。同时,多次这样训练,潜移默化、熏陶感染,激发培养了幼儿对经典诗文学习的兴趣,使幼儿沉浸在浓浓的经典氛围中。
四、把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融入家长学校课程,鼓励家长和孩子共同寻根去亲近传统文化
开展丰富多彩的家长学校培训活动、家园合作活动,让家长和孩子共同参与传统文化教育之中,让家长感受孩子对传统文化课的喜爱和兴趣。例如我们开展了《羊羔跪乳》家长见面会,发出邀请函邀请家长参加我们的活动,整个活动的过程温馨而亲切,孩子们表演了根据经典历史故事“羊羔跪乳”改变的童话剧,家长眼含热泪观看了孩子们的表演,在孩子们一声声感恩的话语里流下激动的热泪,孩子们通过表演也深刻的体会了父母的辛苦和不易,感恩之情油然而生,纷纷跑过去拥抱自己的妈妈,真情的流露感染了现场的所有人,从而升华了我们的活动主题,真正实现了用传统文化润养孩子们的心灵。
一、培养小学生学习优良传统文化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语文课堂中的优良传统文化教育应竭力做到生动活泼、情趣盎然。通过各种丰富多彩、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诵读经典活动,把每一个学生吸引进来,让他们真心悦纳书籍,与书籍成为好朋友,享受读书之乐。在课堂上,我绘声绘色地向同学们讲述、名人故事、成语故事;利用动感十足的编曲教孩子们演唱《唐诗三百首》;播放动画吸引学生注意力,让他们直观地了解《弟子规》《三字经》所蕴含的深刻道理……培养孩子们对中华优良传统文化浓厚的兴趣。
二、让小学生了解和感受优良传统文化精髓
中华优良传统文化,就是历史上曾生活在中国大地上的中华各民族共同创造的经典的文化成果和精神财富。中华优良传统文化应包括:古文、诗、词、曲、赋、民族音乐、民族戏剧、曲艺、国画、书法、对联、灯谜、射覆、酒令、歇后语等;传统节日(均按农历)有:正月初一春节(农历新年)、正月十五元宵节、四月五日清明节、五月五日端午节、七月七七夕节、八月十五中秋节、腊月三十除夕以及各种民俗等;包括传统历法在内的中国古代自然科学以及生活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各地区、各少数民族的优良传统文化也是中华优良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所以,优良传统文化是民族的根、社会发展的基石、国家强盛的顶梁柱。
小学课本中的《三字经》、《论语》、《百家姓》、《唐诗宋词》及少量古文是经编者再三斟酌的经典内容,大都是脍炙人口,传诵久远的名篇名句。无一例外地携带着优良传统文化的印记。这么多精品,在教学中如何着手呢?我认为首先应该让学生了解课文背景,感受优良传统文化。
三、结合课文内容,弘扬中华优良传统文化。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及时发现机会,适时给学生传授优良传统文化知识。抓住语文常规课堂教学这块主阵地,努力营造语文课堂的优良传统文化气氛,深入挖掘教材的文化内涵,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秀美,受到祖国优秀文化的熏陶。古代诗文是我国优良传统文化的载体,古代诗文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中国古代文明的精神,值得我们仔细地欣赏、品味。在我们小学阶段的课本当中有许多脍炙人口的名诗佳句,教师要引导学生品味其中的精髓和真正的内涵,感受古诗文所凝结的文化精髓。
四、通过课外活动,弘扬中华优良传统文化
通过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增加学生在传统经典文化方面的积累和精神积淀,培养学生对中国优良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克服目前青少年学生中妄自菲薄、盲目崇拜西方文明、思想脆弱、民族意识淡薄、奉献精神不强等不良倾向。在“润物细无声”中外化为良好道德、丰富学识和文明行为,使他们“博于学问,明于睿思,笃于务实,志于成人”。
五、拓展课外内容,延伸优良传统文化教育广度
在教学《藏戏》一课时,学生在了解藏戏特点的同时也对其他戏曲形式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从而了解了戏曲是我国特有的民族艺术,是包含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武术、杂技以及表演艺术各种因素综合而成的一门传统艺术。剧种繁多有趣,表演形式载歌载舞,又说又唱,有文有武,集“唱、做、念、打”于一体,在世界戏剧史上独树一帜。知道中国五大戏曲剧种有北京京剧、浙江越剧、安徽黄梅戏、东北评剧、河南豫剧。更对家乡的川剧有了更多的了解:由昆曲、高腔、胡琴、弹戏、灯调五种声腔组成,“川剧变脸”堪称一绝。
六、通过社会实践活动,继承和弘扬优良传统文化
学校可举办优良传统文化知识讲座;开展书画比赛、诗歌诵读比赛、传统美德故事演讲等活动,促进学生对优良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锻炼与提高学生的遣词造句、语言表达的能力。同时把优良传统文化内化为学生的思想内涵,升华为做人的行为,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利用传统节日促进学生对优良传统文化的认知。结合传统节日开展学生喜闻乐见的实践活动,一方面可以使学生了解和喜爱自己民族悠久的传统;另一方面,在活动中又锻炼了学生的语文能力,并将优良传统文化不断传承发扬。可在语文老师指导下,在春节、清明节、端午节,结合踏青、郊游等社会实践活动,在活动中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优良传统文化熏陶。
七、通过班会,继承和弘扬优良传统文化
“游子思乡”是我国古典诗词中的重要题材之一,这类诗词作品中一个经常出现的意象便是月亮,所谓“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似乎在诗人眼中,故乡的月亮要更加皎洁、明亮。客观而言,虽然自然气象变化万千,故乡的月与他乡的月,并无本质区别,“共看明月皆如此”,不同的是看月亮的心境,即所谓的“一切景语皆情语”。 对于小学生来说,最先接触的这类诗作是李白的《静夜思》,此后随着年龄的增长,类似作品还会遇到更多。本文将以《泊船瓜洲》一诗为例,试图通过引领学生解读诗词大意及诗词背后的故事,探讨明月这一意象在思乡怀人诗作中的运用。
二、《泊船瓜洲》诗作分析
1.引导学生了解诗词大意
《泊船瓜洲》的作者是宋代文学家、政治家王安石。本诗以“泊船瓜洲”为题,点明了写作地点及写作背景。首句“京口瓜洲一水间”是诗人凭栏远望看到的情景,站在瓜洲古渡口,放眼向长江对岸望去,看到了京口与脚下的瓜洲离得这么近,仅有一水之隔。由此诗人联想到次句“钟山只隔数重山”,钟山与瓜洲对岸的京口也只隔着几层山,这样的描述,无论从视觉上还是感官上都拉近了瓜洲与家乡的距离,也暗示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和回家的渴望,传达了离家那么近而不能回家的遗憾与无奈。第三句又返回来写景,“春风又绿江南岸”,江南已是草长鸢飞的季节,而游子却要在外漂泊,以春天欣欣向荣的“乐”景衬托自己不能还家的“哀”情,读来更觉凄凉。最后终于忍不住问出“明月何时照我还”,深切传达了作者期待回乡的愿望。
教学时,教师可以重点讲解诗中的生字,以及在用法上与平时有异的字,在此基础上,鼓励学生自己口述诗句大意,不必苛求学生的表达一致,只要顺理成章,基本意思正确即可。这样既可以使学生在复述过程中加深对诗词的理解,与作者的思想产生共鸣,还能锻炼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2.让学生了解《泊船瓜洲》的创作背景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首诗,教师要向学生介绍其创作背景。王安石写下《泊船瓜洲》的时候,已过天命之年,此次再次被任用为相,本不想出任,然而推辞未被获准,只能无奈就职,这首诗就写于进京复职的路上。船到瓜洲,正是春回大地的时节,他知道自己不会改变坚定变法的决心,势必会再次触及统治阶级的切身利益,因此对自己未来的官宦生涯并不乐观。对于安土重迁的古代中国人来说,当一个人成功发达的时候渴望衣锦还乡,将自己的闻达传递给乡邻。同样,当一个人遇到逆境之时,也越发希望回到家乡,h离世俗纷扰。而出生在官宦世家的王安石曾在南京久居,对钟山感情很深,已将其视作自己的“第二故乡”,因而当作者明知宦途颠簸之时便期望可以回到故乡,在诗中发出了“明月何时照我还”的感慨。
3.让学生领会“绿”字的传神运用
“春风又绿江南岸”,一个“绿”字用得非常传神,被后人交口称赞,充分显示了王安石的炼字功夫。这种炼字在很多古诗词中都曾出现过,教师可以借此机会给学生讲作者对这个字反复推敲的故事。据说,王安石曾经对这个字进行了多次修改,“到”“过”“入”“满”等都被作者了,最后选定了“绿”字。后人分析,这些字也能表现春天的来临,但却不能展现出春风吹过江南风物的变化,而“绿”字则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春风拂过,千里江岸到处欣欣向荣的风景变化。教师还可以由此再延伸到“推敲”典故的由来。诗人贾岛对一句五言诗中到底是用“推”字还是用“敲”字拿不定主意,反复思考,不断琢磨,比划着推和敲的动作,还向韩愈请教,最后便有了经典名句“鸟宿池中树,僧敲月下门”。这样的讲解不仅能够增强诗词的趣味性,还可以借此教导学生在写作时挑选更适合的词,逐渐养成锤炼语言的习惯。
三、月是故乡明――探讨明月的作用
对于故乡的印象,大多数人都停留在年少时期,青梅竹马的玩伴,无忧无虑的童年,或者“为赋新词强说愁”的少年情怀,这些往事同“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的他乡奔波漂泊相比,更加让人觉得故乡的美好。此外,故乡也不只是一个地方,还是家与家人的代表符号,慈母与妻儿都是诗人内心深处的牵挂。在儒家思想“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教育下长大的古人们,当被迫背井离乡而不知归期的时候,对家乡的思念就带有普遍性和共通性,很多人会选择以诗词的形式抒发思乡怀人的感情。
对成长于信息时代的学生们来说,连书信都已经很少用到,更多地是用电话、网络与他人联络,即使与亲人朋友相隔万里,也能随时随地联系,让他们理解古人通讯的困难,以及一别便不知何时才能相见的心情,是有些难度的。因此教师需要创设一定的情境对学生进行引导。如请学生想象一下没有智能手机、没有电脑、没有基于卫星与互联网的快捷通讯方式,相隔两地的人要怎样才能互通消息呢?如果现在迫切地想对家人说的话,要隔上十天半个月甚至更长时间才能被家人收到,自己的心情又会如何呢?在这种情况下,人们会用什么方式来寄托自己的感情呢?这样就可以自然地引出下面的问题:月亮为什么会经常出现在思乡的诗句中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