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余光中乡愁四韵

余光中乡愁四韵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余光中乡愁四韵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余光中乡愁四韵范文第1篇

1、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准确理解诗歌的主题。

2、学习现代诗的基本朗诵技巧,学会划分节奏、重音,能有感情地朗读。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有感情朗读诗歌的能力,品悟语言的能力,丰富的想象力。

情感目标:通过朗读、品悟,体会诗人浓浓的思乡之情,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1、学习现代诗的基本朗诵技巧,学会划分节奏、重音,能有感情地朗读。

2、在朗读中感知《乡愁》的意境和情感。

教学难点:通过分析意象感悟意境,体会诗歌的情感。

课时预计: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背诵诗歌、导入新课

有人说,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诗的历史源远流长。无论大人小孩,谁都能吟诵一两首诗。同学们,你们还记得哪些思念亲人、思念家乡的诗句?

学生背诵交流。

教师小结,投影显示常见思乡诗:

(1)、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

(2)、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王维)

(3)、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李白)

(4)、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王湾)

(5)、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马致远)

(6)、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王维)

(7)、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

思乡是中国诗歌一个历久常新的主题,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首现代思乡诗—《乡愁》。

二、欣赏歌曲,简介作者

1、多媒体播放歌曲《乡愁》。

教师:这首歌是由著名歌唱家佟铁鑫演唱的,他以余光中先生的《乡愁》诗作为歌词。现在就让我们走近作者余光中。

2、作者简介(投影显示):

余光中,1928年生于南京,1950年去台湾,祖籍福建永春,台湾十大现代诗人之一。已出版诗集、散文、评论和译著四十余种,60年代起余光中创作了不少怀乡诗,故而被人们称为“乡愁诗人”。代表作有:《乡愁》、《乡愁四韵》、《春天,遂想起》等。1971年创作《乡愁》时,余光中时而低首沉思,时而抬头远眺。他说:“随着日子的流失愈多,我的怀乡之情便日重,在离开大陆整整二十年的时候,我在台北厦门街的旧居内一挥而就,仅用了20分钟便写出了《乡愁》。”

教师:仅仅用了20分钟就一气呵成的一首短短小诗,却广为流传,甚至成为诗人余光中的代名词。总理曾经在访美期间,在纽约会见华侨华人时,就引用了《乡愁》中的诗句。他说:“浅浅的海峡,国之大觞,乡之深愁。”道出了我们中华儿女的心声,这首诗再次引起了海内外广泛的关注。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余光中的《乡愁》。

三、朗读吟诵,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强调:朗诵是解读诗歌的敲门砖,我们只有对诗歌进行反复诵读,才能真正走进解读诗歌的艺术殿堂。

1、教师配乐朗诵。(背景音乐:马思聪的《思乡曲》)

思考:听着这样的一首诗,大家的内心油然而生的是一种什么感情呢?

明确:思念家乡,思念亲人。

2、学生自由朗读,体会诗歌的朗读技巧。

方法指导:本诗歌朗诵的基本要求:本诗感情深沉柔美而略带哀伤,所以语速要稍慢且舒缓,要多停顿,不宜读长句。具体重音和节奏的处理如下:

第一节稍平淡,回忆的口气;第二节增加了遗憾的语气;第三节,要体现出深深的失落和痛苦;第四节,表现出而今的惆怅。

节与节之间要有足够的停顿,特别在前三节与第四节间,约停2.5秒。

读的时候要配合相应想象,全情投入。

乡愁

余光中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重读“乡愁”“小小”“邮票”)

我/在这头(重读“这头”,以下类推)

母亲/在那头(重读“那头”,以下类推)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重读“乡愁”“窄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注意“啊”与前一字连读轻声,不能当单字重读)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重读“乡愁”“矮矮”“坟墓”)

我/在外头(语调稍微提高)

母亲/在里头(语气要转激烈,“在里头”可拖轻微颤音)

而/现在(语气转平和)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重读“乡愁”“浅浅”“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那头”拖长音,表现深深的惆怅和期盼)

四、披文入情,体悟诗歌的情感美。

1、全诗共四节,是按什么顺序组织安排的?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来?

明确:时间顺序,从“小时候”“长大后”“后来”“现在”可以看出来。

2、诗人的思乡情感是借用哪些具体的物象来表达的呢?

明确:船票、邮票、坟墓、海峡。

3、作者为什么分别选用这四种物象来表达自己的思乡情感?

要求:同学们先自学,一边读一边把自己的思想和感受写在旁边,然后四人一组讨论交流。

(1)乡愁怎么会和邮票联系在一起?

点拨:小时候的余光中离开家乡在四川求学,身在他乡只有借一枚枚小小的邮票来传达对母亲的思念,只能用书信的方式把自己的思念寄回家(教师板书:邮票---母子分离)。

全班齐读这一节,要求读出对母亲的思念之情。

(2)乡愁怎么会和船票联系在一起?

点拨:长大后与妻子相隔两地,只好借助一张张的船票来表达对妻子的思念,对家的思念(教师板书:船票---夫妻分离)。

男生齐读这一节,要求读出对妻子的思念之情。

(3)乡愁怎么会和坟墓联系在一起?

点拨:矮矮的坟墓表达了自己对已故母亲的深深思念(教师板书:坟墓---母子死别)。如果说前两种思念纵有万般愁绪,终有所寄托可以排解。而此时,矮矮的坟墓却永远的阻隔了生者与死者,母亲再也听不到儿子的呼唤,再也无法感受儿子深切的思念之情,这是一种凄凄的别情。

第一节稍平淡,回忆的口气;第二节增加了遗憾的语气;第三节,要体现出深深的失落和痛苦;第四节,表现出而今的惆怅。

节与节之间要有足够的停顿,特别在前三节与第四节间,约停2.5秒。

读的时候要配合相应想象,全情投入。

乡愁

余光中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重读“乡愁”“小小”“邮票”)

我/在这头(重读“这头”,以下类推)

母亲/在那头(重读“那头”,以下类推)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重读“乡愁”“窄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注意“啊”与前一字连读轻声,不能当单字重读)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重读“乡愁”“矮矮”“坟墓”)

我/在外头(语调稍微提高)

母亲/在里头(语气要转激烈,“在里头”可拖轻微颤音)

而/现在(语气转平和)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重读“乡愁”“浅浅”“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那头”拖长音,表现深深的惆怅和期盼)

四、披文入情,体悟诗歌的情感美。

1、全诗共四节,是按什么顺序组织安排的?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来?

明确:时间顺序,从“小时候”“长大后”“后来”“现在”可以看出来。

2、诗人的思乡情感是借用哪些具体的物象来表达的呢?

明确:船票、邮票、坟墓、海峡。

3、作者为什么分别选用这四种物象来表达自己的思乡情感?

要求:同学们先自学,一边读一边把自己的思想和感受写在旁边,然后四人一组讨论交流。

(1)乡愁怎么会和邮票联系在一起?

点拨:小时候的余光中离开家乡在四川求学,身在他乡只有借一枚枚小小的邮票来传达对母亲的思念,只能用书信的方式把自己的思念寄回家(教师板书:邮票---母子分离)。

全班齐读这一节,要求读出对母亲的思念之情。

(2)乡愁怎么会和船票联系在一起?

点拨:长大后与妻子相隔两地,只好借助一张张的船票来表达对妻子的思念,对家的思念(教师板书:船票---夫妻分离)。

全班齐读这一节,要求学生读出悲伤的情感。

(4)乡愁怎么会和海峡联系在一起?

海峡隔开了大陆和台湾,台湾人民有家难回,亲情难叙。诗人只好把浓浓的乡愁寄予这湾浅浅地海峡。前三个意象联结的是亲情、爱情,这节连接的是爱国情(教师板书:海峡---两岸隔离)。作者写这首诗的时候,还看不到两岸有交流的可能,思乡情切。作者在1992年首次回到大陆,在1995年回母校厦门大学参加校庆并发表演讲,回到台湾后,写下了绝唱《浪子回头》(投影显示):“鼓浪屿鼓浪而去的浪子/清明节终于有岸可回头/掉头一去是风吹黑发/回首再来已雪满白头/一百六十海里的海峡,/为何渡了近半个世纪才到家?……”离开大陆时还是英俊年轻,回到大陆时已是雪满白头。作为一个浪子对大陆、对祖国近半个世纪的期盼终于实现。让我们带着这份期盼齐读第四节诗。

小结:这首诗借小小的邮票表达了对母亲浓浓的思念,借窄窄的船票寄托了与妻子长长的爱情,借矮矮的坟墓抒发了与母亲凄凄的别情,借浅浅的海峡表达对大陆深深的思念。诗歌由个人故乡之思上升到普遍家国之思,主题得到升华,这正是这首诗高于其他思乡诗的地方。而现在有些人试图将台湾从祖国的版图上分割出去,这一阴谋是不可能得逞的,因为五千年血脉相连的炎黄子孙不可能被他们割断。余光中在《当我死时》中写道:当我死时,/葬我在长江与黄河之间,/枕我的头颅,白发盖着黑土/在中国,最美最母亲的国度/我便坦然睡去,/睡整张大陆……(投影显示),即使死也要死在大陆,死在最美最母亲的国度。而当诗人得知温总理引用他的诗句时,75岁的老人哽咽着说:“三十年前的乡愁已让我慢慢化解,而历史的乡愁还摆在这里……”(投影显示)“历史的乡愁”是所有华夏儿女的心结。请同学们再次自由朗读全诗,体会感情,试着背一背。

五、放飞想象,感受诗歌的图画美。

诗是精当的含蓄的艺术,光靠这样的领会是不够的,还需要我们插上想象的翅膀,到美丽的画面中飞翔。下面请同学们选择一个画面,描绘当时的情景。

学生想象描绘。

示例:

画面1:“生活还适应吗?学习还顺利吗?过节还回来吗?……”一声声的期盼、一声声的叮咛,满载着母亲的牵挂飞到我的身边,我不禁热泪盈眶,这真是“儿行千里母担忧”啊!小小的邮票也请你带着我最诚挚的爱,快快飞到母亲的身边吧。

画面2:亲爱的爱人,你还好吗?终于盼到了这一天!我紧紧地握着手中的船票,站在船舷上,想起了初恋时的山盟海誓,想起了相聚时的柔情蜜意,想起了分别时你婆娑的泪眼,那一声“等你平安归来”一直萦绕在耳畔……也不知哪位诗人为何要说“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此刻,我深深体验到原来生离比死别更痛苦。

画面3:“母亲,你的儿子看你来了!”我撕心裂肺地喊着。跪拜在母亲的坟前,我双手捧起掩埋母亲的泥土。你一定在怪儿子的不孝吧,您有生之年我不能尽孝,而今……“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这矮矮的坟墓竟活生生地将我们分开了,母亲,让我再叫一声---母亲。

画面4:海风呼啸,掀动着我的衣裳,我伫立在海边,目光的尽头是海峡那头——大陆,我多想能趟过这一湾浅浅的海峡!海风啊,你吹得再猛烈些吧,我要随着你到我日思夜想的大陆;海浪啊,请你用尽你全部的力量把我带到我亲爱的祖国吧!

六、回味咀嚼,品读诗歌的语言美。

在所有的情感中,诗歌是情感的铀;在所有的语言中,诗歌是语言的钻石;一起来回味品读《乡愁》的语言形式美。

1.形式美

结构上:寓变化与统一,节与节、句与句均衡对称;但整齐中又有参差,长短句错落有致,体现了自由诗的特点。

音乐上:同一位置上词的重复和叠词的运用,在音乐上营造出一种回旋往复、一唱三叹的旋律,给全诗营造了一种低回掩抑,如怨如诉的基调。

2.语言美

四个时间段:小时候长大后后来现在(平平淡淡)

四个对应物:邮票船票坟墓海峡(实实在在)

四个数量词:一枚一张一方一湾(微乎其微)

四个形容词:小小的窄窄的矮矮的浅浅的(轻描淡写)

小结:这首诗有如音乐中柔美而略带哀伤的“回忆曲”,是海外游子深情的恋歌。让我们再次深情地朗读这首诗。

七、布置作业

1、联系生活,仿照下面的句式说出自己心中的乡愁。

乡愁是。

示例:

乡愁是一杯浓浓的酒。

乡愁是故乡那轮永远明亮的月亮。

乡愁是离家时父亲久久的伫立。

乡愁是别离时妈妈不断的叮嘱。

乡愁是记忆中古老的童话。

乡愁是一辈子走不出的精神家园。

2、下面这首诗,也是抒写乡愁,说说它与余光中的《乡愁》在表达上各有什么特点。

乡愁

席慕容

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

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

故乡的面貌却是一种模糊的怅望

仿佛雾里的挥手别离

离别后

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

永不老去

八、结束全课

这堂课,我们通过对诗歌的品析,看得出诗人已经把乡愁升华为整个民族的感情寄托。诗人在《从母亲到外遇》中写到:“大陆是母亲,不用多说,烧我成灰,我的汉魂唐魄仍然萦绕着那片故土……”“我离开她时才二十一岁呢,再还乡时已六十四了:‘掉头一去是风吹黑发/回首再来已雪满白头’。”这不啻于泣血的悲啼,含泪的呼唤!“断肠人在天涯”的游子之痛啊,揪扯着我们每个人的心!最后让我们静静地聆听余光中作词,罗大佑谱曲并演唱的《乡愁四韵》,再次感受诗人浓浓的思乡感情。

板书设计:

乡愁

余光中

小时候-邮票-母子分离个人故乡之思

长大后-船票-夫妻分离主题

后来—-坟墓-母子死别升华

现在--海峡-两岸隔离普遍家国之思

男生齐读这一节,要求读出对妻子的思念之情。

余光中乡愁四韵范文第2篇

关键词:余光中;土地;乡愁诗;乡土意识

一、初识乡土

余光中自从把自己的笔伸回海峡对面的大陆之后所创作的许多留恋故土的乡愁诗,才是他赢得盛名的主要基础,其诗歌风格的变化可以说也是整个台湾诗坛50多年来风格走向的一个缩影。读者对他的认识和解读,也多从其乡愁诗开始。乡愁诗已经成为余光中通往世界华人心中的一枚“邮票”,其中他对“土地”的记忆与“地图”的书写秉承了中国传统依恋故土的诗歌艺术表现。余光中的诗歌以土地记忆为内核,以地理意象的乡愁式咏叹来实现对土地记忆的地理归依,从而对抗现有地理秩序与空间的区域矛盾,这也是诗人寻求历史与文化认同的主要通道。他的诗作解构了正在进行的时间,让历史叙事陌生化;也解构了原有的地理秩序,让地名排列陌生化;更解构了自我的意识形态,让身份认同陌生化。通过色彩斑斓的诗歌写作,我们可以感知那种内在的乡土意识上的两难处境,生存的异化转化为灵魂的异化与身份的迷失,并带来身份认同的危机。

二、内化的乡土意识核心

所谓土地,指的就是一群人居住的地方。这群人久居一地,使得人们依托于环境的特性而发展出乡土意识,从而具有人的“现代性”的意义并塑造出共同的生活经验,这块土地从此变得不可替代。余光中曾自己写道:“走出那一块大大陆,走破几双浪子的鞋子,异乡异国,走来走去,绕多少空空洞洞的圈子?再回头,那一块大大陆可记得从前那小小孩 ”。

对诗人而言,土地不仅仅是休养生息之所,更是民族文化传承过程中不可缺失的特质,具有心理治疗的超凡能力土地也与社会相互建构,相互依存,并互为因果,就如同今天在城市的上空在家家户户阳台花盆里生长、开放的花花草草。那花盆可以说就是城里人对土地和祖先种植的残存记忆与表征,人们总想拽住一些生命中本能的东西。人对土地的本能眷恋与现代城市的水泥森林产生激烈冲突,时刻进行着一种乡土意识突围的表演。而对大多数华人而言,共通的生活经验与传统文化,依据原始的地理景观而形成,落地生根,这就必然有一个彼此认同的核心,那就是乡愁的地理情结,这点独一无二,它链接着土地与文化,也是诗人联系过去、现在与将来的主要基质。余光中也说他是突然意识到“中国”情结的,我们知道,意识其实肯定早就存在。诗人藉由个人的乡愁,启动过去的记忆,这是一个时间与空间、形体与心理双重的旅程。当原来居住的土地已经不在,记忆成为诗人个体意识与民族之间维系的时候,这也是个体身份认同的起点。故土大陆在诗人的心里是被充分内化了的幻象,真正处于其中,则得以隐身,而一旦诗人居于外域,才会得以凸现,一如要识得庐山真面,必须身处于庐山之外,而身在山中则不可得见一样。诗以言志。诗歌的书写成为寻求地理归属心理依归的介质,诉诸文学的也是民族本质特征和带有民族印记的文化本质特征。虽然从大陆移居到台湾并不存在两个民族之间的文化冲突,但依然存在着两种生活经验、两种意识形态、两种制度的冲撞,语境也不免发生变化。

在不同的语境下,时空的分离导致新的时空制度转型是必然的,同时它也远不只是一种时空分离,而且完全可以视为一种更剧烈而更深刻的时空裂变。生命中最动人的,莫过于在这块土地上耕耘过的岁月,作为“异乡人”,诗人必须要冲破区域空间的焦虑与身份认同危机,这样,乡土意识就成为诗人能够着落的全部。土地在文化的延续性上具有不可磨灭的重要性,土地不仅指自然界外在的有形的实体,对土地的想象也赋予土地无形的社会意义,成为社会意识的载体,这样土地也就连接了自然与社会的一个特质,土地变成了诗人心中的“地方”。一个文化的身份认同建立在一个特定的地理位置上,这份认同产生了自我意识,个人由此开始创立一个建构整个文化的故事,而这样的文化认同必须回归到土地,是一种对故土在心理上的回归。土地是身份认同的实体基础,诗歌作品成为身份认同的文化依托。

三、意象书写的土地符码

在地域空间的取舍上,余光中选择的土地影像以地图作为书写的凭借,这是独具匠心的。我们知道,由于社会历史的原因,海峡两岸的隔阂久久不去,地理上的家国土地不再拥有,那块具体有形的故土只能在诗人的记忆里存在。余光中通过对一张中国地图的俯视进行幽古的思怀,用以怀想那片古老的大陆,怀想过去的中国。诗人也知道:“当你不在那片土地,当你不再步履于其上,俯仰于其间,你只能面对一张象征性的地图。”这样,地图在余光中这里就具有独特的乡土意识的表征意义,成为一个象征和一个绝佳的替代品,替代那片无法步履其上、俯仰其间的中国古老的土地,时间不会倒流,但心灵却可以在回忆中重温过去,对诗人来说,诗歌写作是对故乡土地记忆的修复与重建,也是艺术的还乡形式。诚如我们所知,自古诗人对故乡之情的处理大概一致,故土家园只能留在梦里,近乡情怯,时时想念,却又时刻准备远离故土家园而去,地域空间上的隔离所导致的巨大悲伤,使得精神上的创伤无时无刻不萦绕在诗人的心头,并不时表露在字里行间。诗人的记忆植根于具体的“空间 ”,由个人至民族而土地,以土地结合自我的记忆,土地与诗人的心理创伤进行符码的交流、转换,以土地的意识。去抚平创伤,以再现无法言说的地理空间的消减,尽管诗人远离原来的土地,诗人仍然会时时复苏生活与土地的紧密结合。在余光中的诗作中,乡土意识又常与母亲意象紧密关联,以母亲作为地域情感的归依。如《乡愁四韵》:给我一瓢长江水啊长江水/酒一样的长江水/醉酒的滋味/是乡愁的滋味/给我一瓢长江水啊长江水//给我一张海棠红啊海棠红/血一样的海棠红/沸血的烧痛/是乡愁的烧痛/给我一张海棠红啊海棠红//给我一片雪花白啊雪花白/信一样的雪花白/家信的等待/是乡愁的等待/给我一片雪花白啊雪花白//给我一朵腊梅香啊腊梅香/母亲一样的腊梅香/母亲的芬芳/是乡土的芬芳/给我一朵腊梅香啊腊梅香应该说,诗人所面对的不仅仅是个人意义的乡愁,而是海外华人共同的乡愁,甚或是离开故土、生活异地的人们共通的一种感受、情绪,诗因之也就获得了深远的意味,并接续了人类的精神序列。所以,土地的精神即是记忆,即便离开故土, 记忆承载的依然是祖灵土地的精神。可以说,乡土意识已经如同基因符码,铭刻于诗人的血脉里,乡土意识也与诗人自我意识的符码完全相应。

四、结语

综上所述,余光中的“地理感”大概可以分为三个层面:一是在人本意识层面产生的自我内在的地理感,这是与生俱来的类似基因的一种乡土意识情结;二是游历于异域而产生的区域空间的地理感,这是第一层面在空间向度上的延展;三是在异族文化层面产生的历史文化的地理感,这是第一层面在时间向度上的延展。通过三个层面,诗人一层层拨开历史的积淀,透过诗进行“对脚下这块土地历史的追寻”,从而反映出诗人面对故土失落的挣扎与被切割的土地记忆是如何构建自我、重塑文化地理形貌的。可以说,对以地名书写为表征的土地记忆,已经成为余光中抵抗外域文化和构建个人地域认同与文化寻根的重要依据。

参考文献

【1】余光中:《白玉苦瓜断奶》,大地出版社,1974年版。

【2】傅孟丽:《茱萸的孩子——余光中传 》, 天下远见出版有限公司,2001年版。

余光中乡愁四韵范文第3篇

乡愁是余光中散文的重要主题,他在“2003年度散文家”获奖感言中曾有一段自述:“乡愁是根深蒂固的人之常情,但不完全由地理造成。一个人多年后回到故乡,仍然可能乡愁不断,因为他所熟悉的故乡已经改变了。物是人非,便有乡愁。若是物也非了,其愁更甚。我当年离开内地,‘掉头一去是风吹黑发/回首再来已雪满白头’乃此生最大的伤痛。幸好那时我已经21岁,故土的记忆,文化的濡染已经深长,所以日后的欧风美雨都不能夺走我的汉魂唐魄。我在诗文中所以呼喊着狂吼着黄河长江,无非是努力为自己招魂。”读完《听听那冷雨》之后,我才深深体会到诗人“掉头一去是风吹黑发/回首再来已雪满白头”的无奈和伤痛。

一、春雨和秋雨之思

文中有三处关于“冷雨”的描写,但三处的季节又不尽相同,作者由此而生的感触似乎也有变化。文章开篇就有:“惊蛰一过,春寒加剧。先是料料峭峭,继而雨季开始,时而淋淋漓漓,时而淅淅沥沥,天潮潮地湿湿……躲过一阵潇潇的冷雨,也躲不过整个雨季。连思想也是潮湿湿的。”从这些语句中,似乎看到了苏轼“料峭春寒吹酒醒”的几分无奈情味。台湾地处南国,终年温暖潮湿,一场春雨怎么会令作者产生冷意,将台北看成是一张凄凄切切的黑白片呢?这里恐怕用晚清学者王国维讲到情与景的关系时“一切景语皆情语”来解释更能说服人。

冷的不是雨,而是作者的心,他的冷来自久违了二十五年的那块土地。更何况,春雨在作者的心中,还有别样风味。“杏花。春雨。江南。”六个字不仅让读者看到中国汉字的文化魅力,在作者心中,还存有他个人的乡愁之痛。余光中的母亲原籍江苏武进,因此,余光中常常自称“江南人”,潜意识里,他把自己看成了江南的后裔。江南的春雨,密密斜斜,温润缠绵,入夜无声,润物无言。诗人走在台北的潇潇春雨之中,怎能不想入非非,思及江南故里?所以他情不自禁地要嗅嗅、闻闻、舔舔那冷雨。

舔舐不到江南之雨,却舔到了清明这季雨。“清明”是个古老的节气,但无论对现代人还是古人而言,都有另一层深意――清明时节,人们要去祖先的墓前祭拜凭吊,寄托哀思。现代的许多人又把此举当成子孙对故里、对根的执著与自我存在的一种证明。因而,在作者眼里,清明雨后泥土散发出的淡淡土腥气就像是“古中国层层叠叠的记忆”,在潜意识和梦里蛰伏着。远离故乡的人只能借他处的泥土气息回味故乡的传统习俗,追寻自己的根。

在嗅雨、观雨之后,作者的乡情愁思一发而不可收,他更要听听那冷雨。此时的他不是听绵绵春雨,而是要听大陆的秋雨,听“疏雨滴梧桐”,听“骤雨打荷叶”。少年时代的他在大陆听雨,就已经听出了凄凉,凄清与凄楚,如今他在岛上回味,更添了一层凄迷。

二、处处皆有的中国的古典意象

在文中,处处皆可看出古典意象,使得文章充满了诗情文意,弥漫着作者对传统文化的深深敬意。除却几处对前代词人的诗词妙化,其他很多细节也闪动着古典之魅。作者不谈传统文明,却处处可见古典文化。

“杏花。春雨。江南。”六字不仅将作者带回魂牵梦萦的江南故乡,也使读者从中享受到古老汉字的图画之美,更能由其而得想象揣摩赏析之乐。古中国的竹楼,王禹的大竹为瓦,古人雨声下的围棋、投壶的意趣,牵动了诗人敏锐的神经,唤起了诗人心中的汉魂唐魄。在诗人的冥想之下,文人嬉戏的声响和屋外的急雨声共鸣,交织成一幅动人的历史画卷,藏在了远离故土四分之一世纪的游子心中。

对中华文化的崇敬,让作者的心一直飞往千年前文人意气最为风发的赵氏宋朝。竹楼杳无踪迹,古文人的投壶之乐也难能体会,但记忆中大陆民居的灰色屋瓦使作者感受到了灰色之美,“‘下雨了。’温柔的灰美人来了”,余光中把雨比作“灰美人”,生动形象,使雨的形态跃然纸上。“美人”一词是传统诗歌中常见的意象,如屈原的“香草美人”之喻,苏轼的“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的吟哦。“美人”二字吟哦在口,正似古人所说“齿颊留香”,一提及此二字,思绪即会缥缈氤氲起来。“灰美人,”视觉虽幽暗却给人以安慰,让人忘却了时间的流动,从晌午听到了黄昏。

可是这一切只能“在岛上回味”,那记忆深处的雨,二十五年不曾领略,只留下模糊的印迹。此时回味,只能给作者融入更加悠邈的乡愁。当乡愁如暴雨袭来之际,作者也只能借着在岛上的日式古屋中,听绵延不绝的黄梅雨甚至七月滂滂沛沛的暴雨,来击退心中的愁潮,止住心中对故乡的焦渴。可是,历史的车轮是无情的,当屋瓦也从人们的视线中消失以后,作者的最后一点缓解乡思之愁的凭借也难握手中。

三、诗画的散文,流动的音律――叠词之妙用

在行文中,叠词的大量使用不仅产生珠落玉盘的效果,更使读者领略了文字的美感――读出了诗情,也看见了画意。“料料峭峭”“淅淅沥沥”“天潮潮地湿湿”“潇潇”“凄凄切切”这些词,在错落曲回的音节下,隐隐透着一股冷意。又以一部惨淡无光的黑白片――凄风冷雨下的巷里民居为背景,境由心生,在“霏霏”中人不免想入“非非”。课文开头正如一部电视散文,在黑白背景之下,江南的丝竹管弦似诉如泣,一位诗人在小巷深处缓缓掠过,深情间闪过一缕哀愁。再如“即使有雨,也隔着千山万山,千伞万伞”一句,加以“山”和“伞”的谐音,那无尽的忧思与叹惋,引出了一连串的遐想和暗示。短短一节文字,传统水墨画的意趣和袅袅笙歌、缕缕愁思相得益彰,把读者带入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回忆中。

余光中乡愁四韵范文第4篇

从写法看,两首诗都是通过时空变幻来表现人物的情感。“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蒹葭萋萋,白露未睎”“蒹葭采采,白露未已”,以苍茫的芦苇起兴,在一个广阔空寂的空间里和一个萧瑟凄清的时间中,衬托出诗人的孤独与寂寞。“道阻且长”“道阻且跻”“道阻且右”,诗人所追求的意中人虽近在咫尺却又若在天涯,“宛在水中央”,一道浅水将意中人阻隔,可望而不可即。在时空交错中,美好的情感、残酷的现实,如水中月、镜中花的情人交织成了一幅凄美的爱情画卷。

《乡愁》的思乡之情是铭刻一生的。小时候——长大后——后来——现在,小时候离开母亲外出求学,长大后离开妻子远渡重洋,后来母亲离他而去,几十年的海外漂泊,有乡不得回。离别时间越久,思乡的愁绪愈积愈浓、愈深愈重。“这头”“那头”“里头”“外头”写来轻松,思来凝重,这里汇聚了诗人多少思亲、思乡的泪水。“母子别”“新婚别”“生死别”随着时空层层推进,“而现在”诗人的情感到达了,由前三节的思念亲人推进到了思念故乡、思念大陆。个人的情感上升到了民族之情、家国之情,将个人的悲欢离合延伸到了民族之爱和祖国之爱,深化了诗歌的主题。斗转星移、世幻,不变的是诗人的思乡情愁。

由此可见,两首诗都是通过时间推移、空间阻隔来表现诗人的内心情感。但具体手法上又有不同,《蒹葭》注重的是勾画苍凉凄清的景象,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意境含蓄感人。《乡愁》则是借助比喻的手法,把抽象的乡愁幻化为具体的“邮票”“船票”“坟墓”“海峡”。这些物象看似单纯却意蕴丰富,含蓄地表现了乡情。

从语言看,它们都不施粉黛、不加雕琢,是一种素面朝天的清新雅致。《蒹葭》语言质朴简约、真率脱俗。诗人的情感本色毫无修饰地自然流泻,如山间细流清纯洁净。它的奔泻也带着山野的淳朴与率直。在景物描写上,用“苍苍”“萋萋”“采采”,色彩素朴清冷;在表情上,用“阻且长”“阻且跻”“阻且右”来表现复杂而又曲折的追寻过程。艰难而又漫长的追求过程,只在个别字词的更换中达到了一种亦真亦幻的效果,用词简约朴素到了极致。《乡愁》的语言朴实无华,运用了口语。“这头”“那头”“里头”“外头”,淳淳的乡音准确而又细腻地道出了浓浓的乡情。犹如一位纯朴的乡民,用实实在在的土气实足的话语诉说着离别的愁思,让听者无不为之动容。

在诗歌节律的安排上,两首诗又同样采用了重章叠句,回环往复的手法。《蒹葭》用叠声词“苍苍”“萋萋”“采采”,双声如“蒹葭”,叠韵如“溯洄”来摹声摹形,增强了抒情效果。采用二节拍的四字句,用相同的调子和句式,更换一两个词形成一种单纯而又原始的音韵美。《乡愁》全诗四节,每节四句,句式长短不一,字数相等,高低缓急,疏密有致。每节第二句都用叠声词“小小”“窄窄”“浅浅”表达出与字面相反的情感。正是因为思乡之情的深浓,邮票才显得小,船票才显得窄,坟墓来得矮,海峡来得浅。叠词增强了音律的节奏感。四节诗歌在反复吟唱中,诗情层层递进。与《蒹葭》相比,《乡愁》在音韵和句子长短安排上更为自由,这也是现代诗歌区别于古诗的地方。

余光中乡愁四韵范文第5篇

一、诗意的课堂,回归语言审美

诗意的语文,是袁老师课的一大特点。他的语文课朴质而又扎实,没有花拳绣腿、天花乱坠迷人眼的形式。他创造了一个如诗如画的情境,带领大家在他的课上汲取美的养分。对于诗意的课堂,袁卫星老师觉得:“以深厚的生活和精妙的阅读为基础,创造出诗意,这应当是我们语文课堂不懈的美学追求。”这里的“诗”并不是指那些书上的让人们不断吟唱的作品,而是课堂上师生沉浸在生命绽放、灵感闪亮、思维碰撞或情感激荡的情境里。回归语言审美,是诗意课堂生成的载体。文以载情,情因文活,不回到语言中,又怎么能读出语文美呢?袁卫星老师注重学生读文,读诗。他让学生读出意境,读出想象,读出学生们自己的感悟。如《就是那一只蟋蟀》课堂实录中一个余光中,一首《乡愁四韵》到流沙河的《就是那一只蟋蟀》串起一个“诗意”课堂。一个看似随意的发问,却充满了教师的机智、机敏,在他的点拨下,学生们思维碰撞,灵感激昂。一个“童年的惊喜”和“中年的寂寞”把学生带进文本,终于把整个课堂引向。这是一节包裹着老师、学生及作者乡愁的课堂,沉浸在诗文中,遨游在字词的品鉴里,学生领悟到“台湾人想念家乡,大陆诗人盼望统一”的内涵,品味到“含蓄隽永,耐人寻味”的中国诗歌语言特色,抓住了“中国人有中国人的心态/中国人有中国人的耳朵”这样的诗眼。再如《祝福》课堂实录中,以“谁是凶手”引发一场有意思的辩论,学生在辩论中不断产生新思路,在思辨过程中一边鸣祥林嫂不平,一边叹当时社会背景不公。最后,终在文中开头两小节中看到一切悲剧的源头,把握住鲁迅文字背后的内涵。

如果不亲近文字,怎能取出藏在字海中的情、道、思?如果不辅以点拨,怎能生出思辨、灵感、情感的教学情境?袁卫星老师认为“诗意的课堂应当浮动师生的情绪、灵气和悟性。”这种“情绪、灵气和悟性”是师生的“人生经验、情感经验、社会经验、生活经验、阅读经验、课堂经验等各种经验集合起来之后产生的。”而语言文字正是这些情绪、灵气、悟性的纽带,串起了师生的各种经验,产生各种经验的共鸣。

二、情义的课堂,关注人间真情

情义的课堂中的“情”应当是教情、学情、文情的三情统一。语文课堂当是一个让师生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动真情”的过程。袁卫星老师课上的情并不是固有姿态的煽情,他教学生关注人间“真”情,学习发乎“真”情,载以文传递“真”情。他的课回归真“我”,而不是传播思想教育以及喊着空、大、高的口号。如《一碗阳春面》里以揣摩母亲四次要面的语言描写串起一节情义的课堂。

……唔……阳春面……一碗……可以吗?

……唔……一碗阳春面……可以吗?

……唔……两碗阳春面……可以吗?

唔……三碗阳春面,可以吗?

通过对四句话的品鉴,品出母亲支支吾吾的“难为情”,品出了店老板的“帮助”,“温暖”,“尊重”,以及“同情”和“祝福”,品出阳光总在风雨后,品出“好人一生平安”,这是学情。袁卫星老师用他贴近生活、平易近人,或和文本的作者有了共鸣的情,传达给学生感同身受的真情,正是因为他感悟“真”,学生在他的感召下才能体悟“真”,这是教情。于是一堂课不仅上的同学哽咽,座间老师也有潸然落泪。如《就是那一只蟋蟀》课堂实录中,一曲《乡愁四韵》想起台湾余光中的乡愁,想起流沙河的《就是那一只蟋蟀》,连着学生想起“童年的惊喜”,老师又带着学生想象“中年的寂寞”,以“想起妈妈唤我们回去加衣裳”唤起座间学生们的共鸣。住校生想起“妈妈天冷的时候也会给我送衣服来,还有棉被”,最后在此情此景的感动下,纷纷落笔,写下所体悟的意境,这是文情。

相关期刊更多

优秀作文选评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长春出版社

海燕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共大连市委宣传部

娘子关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国阳泉市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