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商君者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在近日举行的第四届中国民营企业投资与发展论坛中,浙商与粤商的异同对比也成为一个重要的议题。粤商和浙商改革开放以来对中国经济不但有实际的贡献,而且还有示范标本的意义。
发家之路
浙商,中国有史以来“第一商帮”?中国人气最旺的财富部落?草根版的MBA?台湾的商界把中国的浙商比作内地的一批狼,现在商界也评价,他们的确是第一商帮。
20世纪90年代初,以“永争天下强”而著称的浙江商人,以推销、做苦力开始,四处闯荡,占据了当地人不屑一顾的那些领域,不声不响地富了起来。东部、中部、西部,浙江人的汗水洒落在神州的每一方土地;欧洲、非洲,甚至战火纷飞的国家,浙江人活跃的身影随处可见。浙商已经当仁不让地成为“中国第一商帮”,他们被欧美称为“中国的犹太人”。
东南西北中,发财到广东,这似乎是商界的一句流行语。
粤商素有敢为天下先的创业精神,无论是在近代还是远迹粤人不计其数。广东经济被商界誉为“加工贸易发达经济”,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得天时、地利、人和,广东的经济迅速发展起来。广东人言必称商,人人皆商,全民皆商。
以大吞小,强强联合,在资本市场跑马圈地,显现了粤商的资本魔方之高深莫测。粤商善于借鸡生蛋,用别人的钱办自己的事赚自己的钱。
在此次论坛中,港龙集团董事长蔡志远认为,浙商和粤商是两个比较聪明的商业群体,都是改革开放之后发展起来的。从优势上来讲,广东比浙江有很多先天性的优势,浙江依山依水,国家对浙江的基础设施投入是非常少的,国家的几个经济特区有三个都在广东,都在大力支持。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夏业良指出,从制造业来说,广东比浙江有优势,所以出了像华为这样的大企业。但是从第三产业、服务业来说,浙江比广东有优势,特别是这几年,浙江出了马云的阿里巴巴这样有优势的企业,这和文化有关系,浙江的企业不在乎做大,在乎这个企业是否盈利。跟粤商比起来,近几年浙江发展起来之后,特别是在长三角这一带,浙江的优势相对于粤商明显一点,但是制造业这个领域,粤商比浙商有比较大的优势。
产业比较
一组数据显示,2007年800个富人中间,广东是138、浙江是124。
著名经济学家辜胜阻认为,浙商大力发展专业市场和小商品市场,家庭作坊式生产,以满足膨胀的国内需求。
然而,粤商是投资于电器制造业和高科技产业、房地产产业。2000年以后诞生的粤商代表是腾讯的马化腾。
夏业良表示在特点方面,浙江先天的禀赋要差一些,哪怕是低端的服务业都做得很好,别人看不上的品种他们都做得非常好,无论是钮扣还是打火机,不在于小,而在于做强。这些年浙江发展民间资本融资体系在中国来说应该是独创。
浙江的小商品是出了名的,商品交易市场4000多个,产业主要是鞋类、服装、电器等。粤商有一个很大的特点是通过外部的力量,来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高技术产业产值2007年已经是1.87万亿,电子信息的产值达到4000亿,还有电器机械产业集群,经济规模达到1000亿。
【关键词】烧伤患者;创面分泌物;菌株
【中图分类号】R3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6-0438-01
近年来随着抗菌新药的不断问世,常见菌群的感染得到良好控制,但条件致病菌的感染呈明显上升趋势。烧伤患者由于皮肤黏膜屏障被破坏、免疫防御能力下降以及病程时间长,致使烧伤患者对病原菌的易感性增加[1]。为了解烧伤患者细菌感染的菌谱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依据,对我院烧伤科患者的创面分泌物分离出的248株细菌进行统计、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 菌株来源 2010年5月――2013年5月在我院烧伤科住院的烧伤患者,取烧伤创面分泌物分离培养阳性248例(排除同一患者同一部位重复分离菌株),其中男性181例,女性67例,年龄分布在1-89岁。
1.2 菌株鉴定 细菌培养按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第3版)进行。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全自动微生物鉴定系统进行菌种鉴定和药敏试验。
1.3 质控菌株 大肠埃希菌ATCC25922、铜绿假单胞菌ATCC27853购自安徽省临床检验中心。
2结果
3讨论
从患者创面分泌物分离出来的菌群总体看,G阴性杆菌在感染中占52.8% ,G阳性球菌占46.4%,两者所占比例相差不明显,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占分离菌株的32.2 %,铜绿假单胞菌占分离菌株的11.7 %,这与国外REZAEI等人开展的研究结果相吻合[2];G阳性球菌中,排名前三的依次是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溶血葡萄球菌,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占G阳性球菌的32.2%,值得注意的是溶血葡萄球菌所占比例明显上升,值得临床关注。G阴性杆菌中,排名前三的依次是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阴沟肠杆菌,其中铜绿假单胞占G阴性杆菌的60.4%,是主要感染菌株。248株细菌分布前五位依次是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表皮葡萄球菌、溶血葡萄球菌和大肠埃希菌。
由于金黄色葡萄球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及人体各部位,故成为首先定植在烧伤创面的细菌之一,本文中检出率高于铜绿假单胞菌,特别在烧伤患者早期检出细菌中占较大比例;表皮葡萄球菌和溶血葡萄球菌检出率达到10%左右,说明此两种细菌在烧伤感染中也不可忽视。铜绿假单胞菌多在烧伤感染中期的潮湿开放创面分泌物中被检测出来,而此时患者大多免疫状况和体内生态环境较差,这说明此菌更易在潮湿环境中繁殖。
大肠埃希菌为肠道正常菌群,属条件致病菌,在此次分析统计中检出率达到8.1 %,在G阴性菌中仅次于铜绿假单胞菌,说明此菌引起的烧伤患者自身感染有增加趋势,应为广大烧伤外科医生所关注。
在非发酵菌中,鲍曼不动杆菌引起的感染占3.2% ,虽然比例不高,但此菌的耐药性逐年增高,且耐药机制复杂,易发生多重耐药[3],故在烧伤感染中应引起重视[4]。
参考文献:
[1] HODLE A E,RICHER K P,THOMPSON R M.Thompson.infection Control Practices in U.S.Burn Units[J]. J Burn Care Res,200627(2):143-150.
[2] REZAEI E,SAFARI H,NADERINASAB M,et mon pathogens in burn wound and changes in their drug sensitivity[J].Burns,2011,37(5):1-3.
原文:
《赠周参政》朝代:清 作者:朱彝尊
周君北地推风雅,几载栖迟白门下。
四壁萧然竟罢官,知君亦是悠悠者。
匹马西来访故人,相逢师友更情亲。
自言溽暑辞堂邑,不觉辛盘换早春。
春晴风日官斋迥,翰墨于今数公等。
画品真同顾恺工,隶书远见钟繇并。
贻我梅边索句图,江南春思到平芜。
苍苔浊酒寻常得,冷蕊疏枝何处无。
纥干山高冻飞雀,健步移来总萧索。
不见黄须细细开,惟愁白雪纷纷落。
苏武城边送别迟,桑乾河上已流澌。
遥将南浦离人曲,迸入西征横笛词。
怜君此去壶关道,盍簪到处逢迎好。
泽潞三时芳树多,江风五月归帆早。
银是一种可杀灭细菌、真菌和霉菌的金属。自进入20 世纪, 临床应用银化合物杀菌消毒、抗菌消炎逐渐广泛。如湿润烧伤膏用于治疗烧、烫伤;应用含氟化二氨银漱口水防治牙周炎、龋齿、口腔溃疡; 应用一种羧酸银与乙醇复配液,治疗泪管炎、阴道感染、细菌性感冒等;纳米银抗菌凝胶是近几年来研制的一种通过纳米技术原理,将金属银制成直径为25nm左右的银微粒单位,与细菌体内去氧核糖核酸相结合,导致细菌微生物死亡,达到抗菌作用[1]的新药。自2011年9月~2012 年12月我科分别采用外用斯丽凯纳米银抗菌凝胶和湿润烧伤膏治疗二度烧伤及烫伤,并进行对比观察,报道如下。
本院共收治82例有Ⅱ度烧伤创面的患者,其中男45 例、女37例,年龄14~ 62岁,Ⅱ度烧伤总面积为3%~15%,均为72h内入院的火焰烧伤和热液烫伤患者,所有烧伤患者均无糖尿病等代谢系统疾病。随机将患者分为纳米银抗菌凝胶治疗组41例和湿润烧伤膏对照组41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方法:试验组:纳米银抗菌凝胶(深圳市源兴纳米医药科技有限公司);对照组:1%湿润烧伤膏霜剂(汕头市美宝制药有限公司)。
Ⅱ度烧伤患者:2组分别去除腐皮及污物后常规碘伏消毒液清洗创面, 将2组药物分别均匀涂于创面表面,后用普通纱布包扎,隔日换药1次。
1.3检测项目:治疗前、后各检查1次, 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作为参考。
1.4观察创面指标:①疼痛程度以视觉模拟评分法定量,疼痛越轻、分值越小;②疼痛持续时间以分钟测量;③观察渗出液以及肿胀情况。
1.5实验统计数据:①计算2组患者Ⅱ度创面愈合率,记录创面愈合时间。②创面分泌物实验室细菌培养:创面用药前及用药后3、10、20d各1次
1.6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10.0 统计软件, 采用配对t检验、进行比较, 计量资料以X±s表示。P
2 结果
2.1 2组创面治疗后对比:试验组(创面疼痛测量分值均明显小于对照组, 疼痛分钟明显短于对照组。2 组创面渗出液、创面肿胀均存在, 经治疗后创面愈合, 渗出逐渐减少,肿胀逐渐减退。创面愈合时间和愈合率见表1。
2.2 实验室分泌物细菌培养:试验组无一例出现细菌培养阳性结果。
2.3 创面愈合质量两组患者创面治愈后均采用常规综合康复治疗,纳米银抗菌凝胶治疗组创面愈合后色素沉着消退时间为7 ~ 60 d ,湿润烧伤膏对照组为30 ~ 90 d; 纳米银抗菌凝胶治疗组创面愈合后9例出现瘢痕增生,湿润烧伤膏对照组为22例瘢痕增生; 纳米银抗菌凝胶治疗组局部色素沉着较轻,消退快,瘢痕增生例数出现少,瘢痕增生较轻。
3 讨论
创面的良好修复有赖于合理的创面处理和外用药物的选择, 而创面在愈合过程中却往往是局部或全身感染的重要途径之一。至今,局部抗菌药物仍是预防创面发生侵袭性感染的主要措施之一。有研究表明, 纳米银能加快创面上皮再生的速度, 从而促进创面愈合[2] 。纳米银抗菌凝胶具有很强的吸收液体能力, 凝胶膨胀后形成湿润环境, 易于肉芽形成, 对创面产生一定压力, 有收敛作用[3] 。它具备以下特点:①起效快, 能在30 min 内迅速灭菌。②抗菌作用持久, 至少保持3 d 有效。③抗菌谱广, 对革兰阳性、阴性菌以及真菌等150 余种病原体有效, 包括耐药假单胞菌, 耐甲氧西林金色葡萄球菌。湿润烧伤膏是中成药,其对浅度烧伤有明显治疗效果,但面积较大或病情较复杂的病人往往见效时间长,效果改善缓慢,且治疗过程中有明显异味伴随,某些体质特殊病人对中药制剂有着潜在的不良反应风险,用药往往受到限制。在进行临床对照的过程中, 未发现纳米银对患者造成的明显不良反应, 偶有因换药引起的发热反应, 经对症后短时间内逐渐恢复正常。通过统计抽取的样本数82例研究结果表明, 试验组创面愈合时间、创面愈合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
参考文献
关键词:烧伤;铜绿假单胞菌;药敏;耐药
烧伤感染是烧伤患者的主要并发症,也是烧伤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1],烧伤感染中的85%是医院感染,在治疗过程中,特别是重度烧伤患者,往往由于较长时间联合使用抗生素治疗,导致耐药菌株逐渐增加。在众多的致病菌中,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aeruginosa,PAE)是引起烧伤患者创面感染最主要的致病菌,今年已成为烧伤患者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之一[2]。PAE对临床上多种常用抗菌药物耐药,引起的感染在治疗过程中易发生变异而形成多重耐药。随着致病菌耐药性的动态变迁,不断地对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的检测就显得极为重要。为了了解烧伤患者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药敏情况,研究其耐药情况,我们对2012年1月~2015年12月医院烧伤患者铜绿假单胞菌感染这对抗菌药物耐药情况进行分析,为临床烧伤患者用药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标本来源来自我院2014年6月~2016年5月就诊的120例烧伤患者,其中男62例,女48例,平均年龄(35.6±8.7)岁。
1.2细菌鉴定 把采自烧伤患者创面的标本接种于血平板与麦康凯平板,置35℃培养箱中培养24~48 h,对生长出疑为铜绿假单胞菌的致病菌分纯后采用法国梅里埃公司的ATB微生物鉴定分析系统进行鉴定。
1.3药敏试验 药敏试验采用K-B纸片扩散法,根据《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推荐的程序进行,按NCCLS标准解释药敏试验结果。超广谱的B-内酰胺酶(ESBLs)测定:采用NCCLS推荐的ESBLs初筛和表型确定试验[3-4]。
1.4质控茵株 铜绿假单胞菌ATCC27853。
2 结果
120株铜绿假单胞菌对常用抗生素的药敏中,敏感性最高的是多黏菌素B.敏感率达93.33%;妥布霉素、氨曲南、奈替米星、阿米卡星次之,敏感率分别为88.33%、83.33%、82.50%、78.33%。敏感率最低的抗生素是氯霉素和复方新诺明,敏感率为1.67%和4.17%,见表1。
3 讨论
铜绿假单胞菌是最常见医院获得性感染的条件致病菌之一,属于不发酵糖类的革兰阴性杆菌,在外科疾病中烧伤患者感染率远远高于其他疾病,是烧伤患者常见的死亡原因。铜绿假单胞菌是人体皮肤的正常菌群,当人体免疫力低下及抗菌药物作用下是会大量繁殖从而引起感染。随着国内外抗生素的不规范使用,再加上铜绿假单胞菌具有天然耐药与获得性耐药特点,使得今年来耐药菌株逐年增加,给临床医生治疗过程带来诸多困难。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机较为复杂[3],主要有一下几个方面:①产生了抗菌药物修饰酶或抗菌药物灭活酶,如产生氨基糖苷钝化酶、D-内酰胺酶等。D-内酰胺酶包括Ampc酶、碳青酶烯、质粒介导酶水解酶等,主要通过D-内酰胺类抗菌药物诱导产生介导质粒可通转导、转化等方式在细菌菌种间传递,产生产生耐药性,这也是铜绿假单胞菌院内感染率高的主要原因之一。②细胞膜屏障和主动外排,限制抗菌药物到达靶位发挥。③改变抗菌药物作用的靶位,从而使抗菌药物失去抗菌作用。④外膜通透性降低,如外膜蛋白OprD2是以亚胺培南为代表的碳青酶烯类抗菌药物耐药的主要原因[4]。
为了方便指导指导临床合理、有效使用抗生素,不断地对致病菌耐药性进行监测和总结,我们对来自本院烧伤患者创面分泌物的株铜绿假单胞菌进行常用抗生素的药敏实验,并对敏感率进行了总结和分析,发现120株铜绿假单胞菌对常用抗生素的药敏中,敏感性最高的是多黏菌素B.敏感率达93.33%;妥布霉素、氨曲南、奈替米星、阿米卡星次之,敏感率分别为88.33%、83.33%、82.50%、78.33%。敏感率最低的抗生素是氯霉素和复方新诺明,敏感率为1.67%和4.17%。铜绿假单胞菌对多黏菌素B、妥布霉素、氨曲南、奈替米星等具有较好的敏感性和抗菌活性,这几种药物可以作为临床铜绿假单胞菌治疗选择的抗菌药物。本文还发现亚胺培南是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代表性药物,在临床上应用广泛,抗菌活性也强,但耐药率正在逐u上升[5],其药敏实验耐药率已达到25%,本研究还显示,铜绿假单胞菌对多种抗生素的耐药性均较高,如氯霉素和复方新诺明其耐药率已超过90%。
今年来随着广谱抗菌药物的广泛和不合理使用,至使PA耐药率逐年增加,由于铜绿假单胞菌广泛存在于医院环境和自然界,长期定植于人体的皮肤、消化道、呼吸道等部位,当机体免疫力低下时致病,它是医院内最常见和最严重的获得性感染条件致病菌之一。尤其对于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烧伤患者在临床上应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应注意提高患者的机体抵抗力,维持水、电解质平衡,保持创面干燥,防止创面感染[6];对医护人员应加强无菌观念和操作,同时应通过药敏试验合理选择敏感药物,为控制感染争取宝贵时间。
参考文献:
[1]张若文,王璐,姜焱硕,等.烧伤病房老年患者感染铜绿假单胞菌耐碳青霉烯类药物现况[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4,34(6):3163-3165.
[2]闫沛,李武平,周琴,等.烧伤创面病原菌定植及其危险因素[J].中国感染控制杂志,2011,10(3):194-197.
[3]闫玉玲.烧伤患者产ESBLS铜绿假单胞菌101株耐药性分析[J].医药论坛杂志,2010,31(6):106-107.
[4]李学如,孟涛,王艳,等.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机理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抗生素分册,2004,25(3):105-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