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经典哲理名言

经典哲理名言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经典哲理名言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经典哲理名言

经典哲理名言范文第1篇

2、发光并非太阳的专利,你也可以发光,真的。

3、愚者用肉体监视心灵,智者用心灵监视肉体。

4、获致幸福的不二法门是珍视你所拥有的、遗忘你所没有的。

5、贪婪是最真实的贫穷,满足是最真实的财富。

6、你可以用爱得到全世界,你也可以用恨失去全世界。

7、人的价值,在遭受诱惑的一瞬间被决定。

8、年轻是我们唯一拥有权利去编织梦想的时光。

9、青春一经“典当”,永不再赎。

10、没有了爱的语言,所有的文字都是乏味的。

11、真正的爱,应该超越生命的长度、心灵的宽度、灵魂的深度。

经典哲理名言范文第2篇

为了扩大学校的阅读特色,增加学生的课外阅读积累,打造名副其实的书香校园。我们坚持立足点低,切入点小,涉入点实,组织和引导学生在课前两分钟里自主开展诵读活动。这样,不仅让短短的候课两分钟给力,让短短的候课两分钟增值,让短短的候课两分钟增效,更让这两分钟诵读成为大阅读的一种精神、一种态度、一种意识、一种追求。

诵读的内容为:每周积累至少四个成语,两句名言,一首古诗,一个优美片段。由同年级语文教师精心筛选,提供给教导处编印成校本教材,教导处统一调配时间,分别为周一读成语,周二片段赏析,周三读名言,周四读古诗,周五擂台赛。

1.四个成语。每周围绕一个主题的成语积累至少4个,一个学期积累至少20个主题的成语,成语的来源可以与课文相关,可以是其他。如,描写人物神态的成语:神采奕奕、眉飞色舞、惊慌失措、漫不经心,兴高采烈、喜出望外;可以背诵描写颜色的成语:五颜六色、五彩缤纷等。

2.两句名言。站在哲学和生命的高度,坚持每周积累至少2句名言,一个学期至少积累20句主题的名人名言。引领孩子穿透一句句经典的语言精髓,感受一个个不同的灵魂。如,五年级积累的“关于珍惜时间的名言:浪费别人的时间是谋财害命,浪费自己的时间则是慢性自杀。———列宁;时间是无声的脚步,她不会因为我们有许多事要处理而稍停片刻。———莎士比亚”。

3.一首古诗。把课标要求积累的70首必背古诗,分到各个年级,全校所有学生每周积累至少1首古诗,每个学生一学期积累20首,其中10首是课标中要求的,另外10首是自己自由积累的。仔细品读古诗,挖掘古诗的魅力,愉悦师生的身心。学生沐浴着阳光,沐浴着诗韵,行走在古诗的精神世界中,慢慢享受着。读“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一股浓浓的友情弥漫开来;“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让人置身于田园中的恬静;“惨淡天昏与地荒,西风冷月冷沙场”,让人仿佛亲临战场的悲壮中;“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让人体会到作者强烈的爱国之情……每首诗里都蕴含着一种厚重的文化底蕴;每首诗里面都洋溢着一种特殊的香味;每首诗里都牵引着整个心灵的升华……古诗中包罗着世间万象,蕴含着人生哲理。仔细品读古诗,挖掘古诗的魅力,能使人身心愉悦。

4.一个优美片段。优美片段,或特别精美、意蕴深刻;或诗意浓浓、幽雅经典;或惊心动魄、气势宏大;或意境美妙、充满想象……由学生自由选择自己的最爱背诵积累,在这个两分钟里或朗读、或背诵给其他同学听。

如,一个同学背诵“跌倒”。

风,跌倒了,才有了美丽的落叶。云,跌倒了,才有了滋润大地的雨水。

太阳跌倒了,才有了静谧的夜晚。所以,我们不再害怕跌倒,让我们在跌倒时,用最美丽的姿势站起来,全世界都在对我微笑。

学龄段不同,自己选择和老师引领的方向与内容不同,从童谣、儿童诗到经典散文、哲理片段……选择语言材料就是选择自我的生命姿态和成长路径,学习语言就是建构自己的语言世界和精神家园。能够选择这样语言的孩子,他们的精神世界一定是丰厚的。这样一次次阅读,一次次玩味,书中的片段就成了师生自己的故事。

候课,为学生搭建了阅读的平台,展示的舞台。靠着这边角余料的小块时间,在不经意中播撒着知识的种子,注入孩子的生命,润泽着孩子的灵魂,流淌着浓浓的师生情谊……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养成了惜时如金的良好行为习惯。长期下去,更是上好了人生的一堂大课。

经典哲理名言范文第3篇

【关键词】国学经典;诵读活动;感恩教育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国学,是祖国几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淀,博大精深。在教学实践中,渗透国学经典教育是时展的需要,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我们教师要学习和传播国学经典,努力营造课堂的国学文化气氛,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秀美,受到祖国优秀文化的熏陶。如何在教学实践中渗透国学经典呢?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一、举行经典诵读活动

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可见,在诵读经典诗词的过程中,学生的阅读能力、文学修养和写作水平也在逐渐提高。古代诗文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中国古代文明的精神,值得我们仔细地欣赏、品味。在国学经典诗词当中有许多脍炙人口的名诗佳句,教师要引导学生品味其中的精髓和真正的内涵,感受古诗文所凝结的文化精髓。“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等古人的名言警句,使学生自觉按圣贤的要求约束自己,身体力行去实践。经典诗词中,还蕴含了“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励志哲理,展现了“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的思维方法,也体现了“吾日三省吾身”、 “人贵有自知之明”的立人之道。“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使学生体验到“人间处处有真情,真情处处暖人心”的朋友之间深厚的情谊,从“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中体验那种辛勤为民、毫无私心、甘于奉献的高尚情操。 从梁启超《少年中国说》中“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更让学生树立了要珍惜时间,努力学习,将来为国家奉献的远大抱负。可见,一首好诗就是一道美丽的风景,在声情并茂的经典诵读中,让学生轻松记住一生受用的礼义廉耻,懂得谦卑,懂得真诚,懂得仁孝。

在平时教学中,我采用多种方式,例如课前五分钟诵读、举行朗诵比赛、表演读、古诗新唱等,让学生咀嚼体悟,自然就润养身心,传统文化中的思想精髓在无形中得以传承。此外,我在学生诵读的基础上,在国学课上做一些讲解与分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其内涵。让国学经典课堂教学真正落到实处,激发学生对国学经典的兴趣,激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国学经典传承活动中来,增长见识,修养身心,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二、把国学与学生习惯养成教育结合

好的习惯包括举止文明、尊重他人、诚实守信、认真听课、规范写字读书、感恩、勤俭节约、惜时守时等,这些都可以在国学经典中找到。

要养成读书的好习惯要做到三到,在《弟子规》内容中说道:读书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墨磨偏,心不端,字不敬,心先病。读书的方法要注重三到,心到、眼到、口到,三者缺一不可,如此方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读书时,心、眼、口都能一起用到这件事情上,加上手到、脑到和信心,才能发挥实力。肯用心思索,用眼睛专注书中的文字,用口清楚地念出字或动手搜集资料,并且养成力行的习惯,这样读书、做事就能成功了。古人写字使用毛笔先要磨墨,如果心不在焉,墨就会磨偏了。写出来的字如果歪歪斜斜,就表示你浮躁不安,心定不下来。有同学因为不小心地碰撞而吵起来,互相指责对方,我就用《弟子规》:“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财物轻,怨何生,言语忍,忿自泯……”这些内容教育他们,让他们懂得要讲究文明、和睦相处。通过类似的国学经典,让孩子们懂得习惯养成的重要性。

同时,加强养成教育是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坚持学以致用的原则,把国学经典与养成教育融合在一起。国学经典无不渗透着做人的哲理,尤其是对学生养成教育的名言,经久不衰,至今仍散发着勃勃生机和魅力。我们宝安中学附属小学创作的《附小三字经》,就是把国学经典与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相联系,让学生学会感悟和反省,督促自己,规范自己言行举止,做一个文明守纪的学生。

三、开展传统节日的教育活动

中国的传统节日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内涵,本身就是弘扬民族精神的最佳机会,在进行国学教育时,开展传统节日教育活动会让学生更加深刻地感受到国学文化的魅力。我在重阳节的时候,布置学生搜集相关资料,做手抄报。并开展一次交流会,让学生汇报关于重阳节的知识,了解重阳节的来历及有关习俗:登高、赏菊、饮酒、插茱萸等,并吟诵王维的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利用周末,我组织学生去爬福永凤凰山,在登高远眺中感受传统文化的内涵。在清明祭扫烈士墓和怀念亲人时,引导学生诵读杜牧的《清明》等诗篇。并给孩子们介绍清明节的习俗:除了讲究禁火、扫墓,还有踏青、荡秋千、蹴鞠、打马球、插柳等一系列风俗体育活动。相传这是因为清明节要寒食禁火,为了防止寒食冷餐伤身,所以大家来参加一些体育活动,以锻炼身体。因此,这个节日中既有祭扫新坟生离死别的悲酸泪,又有踏青游玩的欢笑声,是一个富有特色的节日。学生从活动中感受到特有的民族风情,这样的文化传承是意义深远的。

经典哲理名言范文第4篇

中华传统文化是我们民族的“根”和“魂”,更是我们民族文化发展的源泉。虽然时代在不断发展,但传统文化对于现代人依然有其独特的价值,尤其在培养青少年的学习、德行、气质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当下学习传统文化是十分必要的,但不应该是一成不变地照抄照搬,也不是简单地依葫芦画瓢,而是需要将传统文化中的优秀品质与现代的先进理念相结合,从一个良性的角度重新真正地认识和理解传统文化,以发展的眼光去学习传统文化,以使其能为今天所用、为将来所用。

“传优养心”青少年传统文化专题读本是广东暨南大学李香平教授以“传优”(即传播、传承、传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养心”(即培养具有爱国心、责任心、诚信心、友善心的人)为主旨,根据自己对传统文化的研究、对自己孩子的传统文化教育实践,以及对适龄青少年的传统文化教育教学中的研究与实践,编写的一套面向青少年的传统文化专题系列读本。这套读本包括《孝敬之道》《学习之道》《责任之道》《修身之道》(后两本待出版)等,旨在通过自己的实践经验以及孩子们的实践反馈,打造一本让孩子们真正喜欢学、喜欢听的青少年传统文化读本,而不是传统教育里那种灌输式的、填鸭式的枯燥乏味的照本宣科,避免了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的三个“两张皮”现象:学术与市场“两张皮”、传统与现代“两张皮”、教育者和受众“两张皮”。

这套“传优养心”青少年传统文化专题读本,作者在内容挑选和编排体例上都有别于其他的传统文化教材:一是立足青少年常见问题进行专题整编,针对性强;二是立足现代社会需要进行扬弃取舍,专业性强;三是立足青少年的学习特点进行互动,可读性强;四是立足多元文化背景“洋为中用”,开放性强。故而这套书选择了《说文解字》《经典撷英》《经典名篇》《古文初读》等栏目进行编排,还设计了《故事有约》《幽默讽刺》《七嘴八舌》《自我评价》等小栏目,短小精悍,好读易学,欢乐有趣,力求有针对性地给青少年进行人文精神和传统文化教育引导,立足现代社会人文精神和传播传统文化精神的需要,以轻松幽默、互动应用的方式进行展现,并博采众长地引用了部分西方经典名言、故事,同时富含趣味性和哲理性,真正体现了中西合璧、兼收并蓄的文化传承理念。

《孝敬之道》《学习之道》这两本书都是按七个大课进行安排的,每课选取一个传统文化经典篇目,然后由此引申出一个相对独立的主题,再细化、延伸、推广开来,从不局限于一部书或一个面。其中《孝敬之道》包括“百善首孝一人之本”“慈乌反哺一念亲情”“怀刑自爱一报亲恩”“庄敬孝慈一行孝道”“劳而不怨一行孝德”“显亲扬名一践孝行”“推恩及人一顺人伦”等。同时,还附录了课后经典诵读名篇:《孝经》《礼记・祭义》《荀子・子道》《吕氏春秋-孝行》《盐铁论-孝养》《陈情表》。这样的篇目内容和结构安排,意

经典哲理名言范文第5篇

第一级目标:思路清晰

写作的第一步是思路清晰。

议论文中,中心论点的位置因文而异,有的在文章开头,有的在中间,有的在篇末。提出论点的方法也很多,如:“理想是石,敲出星星之火;理想是火,点燃熄灭的灯;理想是灯,照亮夜行的路;理想是路,引你走到黎明。可见,理想在我们前进的道路上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连用比喻,构成排比,阐释要义,引出论点。还可以通过引用名言的方式提出论点。当然,通过故事引出论点也是一种很好的方法。

论证过程要想层层深入,一定要注意把握好内在的结构。论证结构主要有以下三种:A、并列式,就是文章的几个层次、段落之间的关系是平行的;B、对照式,就是把两种事物(或意思)加以对比,或者是用一种事物(或意思)来烘托另一种事物(或意思);C层进式,就是文章各层次之间是层层深入、步步推进的关系,如“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就是一个很好的构思方法。当然,我们也以按表达方式来考虑“先叙后议”或“议――叙――议”的结构样式。

头脑中有了对这几个问题的答案以后再写作议论文,那就可以做到心中有数,胸有成竹,再也不会出现那种“脚踩西瓜皮”,想到哪里写到哪里的现象了。

第二级目标:论证有力

议论文的论证方法多种多样,最常见的是举例论证和道理论证。前者是列举确凿、充分、有代表性的事例证明论点,增强文章说服力;后者则用经典著作中的精辟见解、古今中外名人的名言警句及人们公认的定理公式等来证明论点,具有权威性,使论证有力。这两种方法可谓是议论文写作的“半壁江山”,用好它们,议论文的写作大局就可以大致敲定了。但是很多同学却忽略了另外的两种可以让我们进一步提高分数的论证方法――对比论证和比喻论证。因为对比论证是把两种事物加以对照比较,鲜明地表现事物的特征和本质,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如果在我们的作文中能够让多种论证方法综合运用,文章的说服力一定会大大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