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跨越百年的美丽课文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初中语文 阅读教学
一、启发引导学生自主阅读,开展大胆质疑
巴尔扎克说过:“打开一切科学之门的钥匙毫无疑问的是问号。”问题是思维的向导,当一个人有了强烈的问题意识,就会激起求知的欲望,使思维活跃。因此,在阅读教学中要重视引导学生学会质疑,鼓励他们大胆提问。
起初,学生提的尽是些“鸡毛蒜皮”的问题,尽管如此,我还是认真倾听,给予肯定。由于问题提得多,课堂教学时间会受到一些影响。为了避免问题重复或过于简单,让学生先在小组中质疑释疑,小组解决不了的问题,由小组选派代表在班上汇报,再由大家进行讨论。同时,表扬一些问题提得好的学生,引导他们围绕主题提出一些有价值的问题。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的提问水平提高了,并能紧扣教学的重、难点进行质疑,提高了教学效率。例如,我在教学《跨越百年的美丽》一课时,先让学生自读课文,然后问学生:“读了课题,看了这篇文章,你读懂了什么?还存在什么问题?”同学们纷纷举手谈了自己读后的认识,同时也提出问题:“这篇课文写了谁的什么事?”“课题的‘美丽’表现在哪里?”“什么样的‘美丽’能‘跨越百年’?”“课文为什么要以《跨越百年的美丽》为题?”……这些问题不正是学习的关键吗?当这些问题都得到了解决,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也就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激发鼓励学生在读中悟,发表独特见解
有了问题,学生自然会急于寻求答案,这就充分调动了学生探求真知,继续学习的积极性。对于问题,不要急于分析、解答,也不马上进入讨论中,“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通过再次朗读,学生纷纷发表自己的见解:“我认为居里夫人对科学事业坚定的信念和执着的追求精神是美丽的。”“我认为居里夫人的‘美丽’不但表现在她的外表美丽,还表现在她为科学献身的精神。”有一位学生说道:“我认为课题中的‘美丽’主要表现在居里夫人对科学执着的追求,为科学献身的精神以及对名利的淡泊。这种‘美丽’是长久的,所以说是跨越百年的美丽。”……这些不都是孩子们自读、自悟的结晶吗?
当然,由于学生的个性差异、情感体验、家庭社会背景的不同,对同一事物会有不同的感受,因此,让学生尽情表达自己的见解,我指导学生在文中深有感触的地方写上自己读后的感受、体会。有的同学这样写道:“我深深的为居里夫人对科学事业坚定的信念和执着的追求精神所感动,这种信念和精神无疑是美丽的。”“虽然居里夫人美丽健康的容颜在悄悄地隐退,但是她用自己的美丽和健康换来了科学实验的巨大成功,换来了对人类的巨大贡献。”“我觉得这是平常人难以做到的,正是这种牺牲精神使得居里夫人取得了别人无法得到的成功。这种美丽比外表的美丽更持久,更能经受时间的考验。”……课本成了同学们抒感的舞台,记录下了自己的独特感受。
三、分组合作讨论读书心得,提升读书效果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及探究精神。在自主的前提下,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讨论。新课标要求学生“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对一些有争议、答案多样、有一定难度的问题,我就引导学生展开讨论、交流,各抒己见,相互启迪。如教学《桃花心木》一课时,我让学生就“种树人给桃花心木苗不定时、不定量浇水,桃花心木能从仅及膝盖高的小树苗长成百年的大树吗?他这样做对不对?”一问,发表自己的见解。由于学生阅历、视野的种种不足,所以回答时所列理由并不充分,而且非常局限。于是我让他们在小组中相互讨论,集思广益。经过交流,在后面的小组汇报中学生大多持赞成观点,理由是:“种树人没有任何规律地给桃花心木的树苗浇水,是在模仿老天下雨,给树木创设‘不确定’的生存环境。树木只有适应了这种‘不确定’的生存环境,学会了在不确定中找到水源,拼命扎根,才会长成百年的大树。”“种树人不定时、不定量地浇水,目的就在于模仿自然规律,让树苗在不确定中汲水生长,这样树苗自己就能够学会适应自然。人和树是一样的,生活在艰苦环境中的人更经得起生活的考验,从而学会生存和发展的本领。我们也能像桃花心木一样,经得起生活的磨炼,长成栋梁之材。”……面对如此充分的理由,我又何必再阐述自己的观点呢。
总之,只要我们从神圣的讲台上走下来,以生为友,由“课堂权威”转变为“课堂民主”,创设适合学生的教学,充当好“平等中的首席”,就能真正落实学生阅读的自利。参考文献:
[1]孟云.中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J].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08(25).
成为工作室学员之前,我对师傅研究的“和美语文”早有耳闻。进入工作室,我认真拜读了师傅所著的《语文课堂:教学走向和美》《盛新凤经典课堂与创新设计》《盛新凤讲语文》等书,渐渐地对“和美语文”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和美语文”以“融通”为关键词构建起理念体系,提出了雅俗共赏的优课观,显隐结合的学习观,主客相生的师生观,言意相谐的性质观,并建构了“寻点―拉线―丰枝―画圆”的程序进行教学设计。在具体操作过程中,采用“内外融通、读写融通、讲练融通”的教学策略,找到最佳融通点,把课内和课外,阅读和写作,讲授与训练巧妙融通起来,使两极要素不断转换、相互交织、相互促进,以达到“两极融通之和”的小学语文绿色生态课堂境界。
在教育教学上,师傅追求“和美”。在引领我们学员时,师傅同样是以“和美”的思想在教导我们。她经常说:“你们不仅仅要了解‘和美’,还要关注更多的教学风格。你们可以博采众长,并融合自己的特色形成自己的风格,因为‘和美’的内蕴之一就是‘和而不同’。”师傅就是这样以一种“和美”的思想给予我们学员更多自由发挥的空间,让我们在语文这片天地里自由地驰骋,快乐地翱翔。
记得2011年6月16日,我尝试了《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一课的教学。上完课后,师傅给予了评价:“教学构思新颖独特,但上课时人要在课中,找到课的感觉。”师傅的话中有鼓励也有要求,既给了我继续磨课的信心,又指引了我今后努力的方向。以前,我也常听师傅说:“作为一名教师创造课境很重要。一堂好课应该是人课合一,人在课中,课在人中,达到人与课的‘和美’。”
那“和美课境”究竟是怎样的呢?一直以来,我只是觉得这应该是课的最高境界,大概和武侠小说中描绘的武术最高境界“无招胜有招”有异曲同工之妙。当师傅对我的课做出点评后,我努力尝试着想进入这种课境,但总觉得遥不可及。虽然在师傅的著作中对“人课合一”从理论上有了一定的了解:教师自己要融入课文,融入课堂,达到人、文、课的自然和谐;同时,教师还要亲近、宽容地走向学生,组好课堂上的“场”,让主体和客体融合在一起,让师生之交变得“美”。但理论毕竟是理论,与实践总隔着一段距离,如何将书本上学到的付诸实践呢?工作室的学习活动让我有幸亲历了师傅磨课的过程,才知道原来“人课合一”不光是课堂上下功夫。
《跨越百年的美丽》这篇课文不仅篇幅长,还很难教学。师傅毅然向高难度挑战。
2012年2月16日21:50,我收到了师傅发来的短信:明天上午在605班试教《跨越百年的美丽》,有空过来听一下。
第二天听课后心头怦然一震!这篇课文还可以这样教啊!可是,师傅并不满意,她觉得学生对这篇课文的学习兴趣还不够浓厚,学习积极性还没有充分调动起来。于是,对第一稿进行了调整,又开始了第二稿的尝试……
当我再次聆听师傅执教《跨越百年的美丽》后,又觉眼前一亮,心中不禁感慨:每次听师傅的课都会有意想不到的惊喜啊!在师傅自身的高要求下,一堂好课又出炉了。这次磨课过程,我看到了教学中的师傅:课前充分准备,大量阅读关于居里夫人的资料;课中不断磨砺,精益求精;课后及时记录下教后感,对课堂教学进行深入细致的剖析……
原来,要创造“和美”的课境,课前、课中、课后都得下足功夫。真的是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师傅的很多课例,如《半截蜡烛》《三个忠告》《青海高原一株柳》《最想做的事》……都让我领略了“课境的和美”,也更深入地了解了“和美语文”的内涵。
一、站位在“课程”的高度进行教学
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基本理念”部分中,对语文教学的指导思想做了这样的阐释:“语文课程是实践性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语文课程的“实践性”是要在“语文实践”(语言文字运用)中进行的。所以,我们的语文教学应该站位在“课程”的高度来设计我们的教学。说到实践,说到“表达”,我们很多老师都想当然地认为:就是要在语文教学中教学生多读,让学生多说,引导学生多写。其实,这只是抓住并运用了语文运用的几种表面化的形式与方法而已,远远没有触及到学习语文“表达”的本质所在。以《跨越百年的美丽》一文为例,我们通常的教法是这样的:抓住“美丽”一词,体会居里夫人的美丽所在,再学习美丽的深刻内涵,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熏陶。这些应该属于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的范畴,和新课标中规定的“语文实践”还是有很大的距离的。福建曾扬明老师教学《跨越百年的美丽》一课时,设计了“破题,发现‘美丽’表达之妙;说‘镭’,感知全文的表达个性;品‘言’,表达秘妙中解读人物;随笔,多角度表达人物的‘形’;还原,领悟‘美丽’的表达内涵”等五个环节——五个“语文实践”活动,在这五个环节的教学过程之中,无一不是让学生进行语言的表达:“理解”语言用自己的话说出来,“体会”语言(情感)用自己的“心”读出来,“运用”语言用自己的笔写出来;“感知”文本个性与写作方法让自己的表达巧妙起来。课文,在这里只不过是让学生学习语言表达的一个材料而已。
总之,从“课程”的高度进行设计——以儿童为中心,调动儿童的思维与语言来学习;站位在“运用(实践)”语言的角度进行语文教学——让文本“活”起来,让“静态”的文本变为“动态”言语过程;站位在语文学科的性质的高度进行语文教学——以语言文字为载体学习运用,达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高度统一。这样,我们的语文教学才能紧紧地抓住了语文教学的灵魂,深深地植根在“运用”的沃土之中,实现了运用的本质。
二、语言文字运用实现途径——表达
什么是表达?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方式,就是让学生说出来、读出来、写出来。其实,这只是对“表达”表面层次的理解,没有深入到更深层次的理解上。在语文教学中,我们的表达分为“显性”表达,包括说、读、写——直接表达出来,这是我们在语文教学中最常用的表达训练方式。也正是这些表面化的表达方式,把我们的语文教学引入了另一个歧途——只重视“表达”,而忽视“表达的生成”与表达中“人文的熏陶”,令我们教学中的表达缺乏深刻的内涵。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还存在着一种“隐性”的表达——通过阅读文本,进行理解与感受——是一种把作者的表达“内化”为自己的表达的过程——是“逆化”与“潜意”的表达。这种“隐性”表达,是“显性”表达的基础与来源,学生能否学会表达,能否很好地表达,在某种程度上是要依赖于这种“隐性”表达来实现的。只有把“显性”的表达与“隐性”的表达紧密结合,让学生进行完整的、科学的表达,才能实现“表达”的本质。
如,教学《老人与海鸥》中海鸥与老人诀别的场面时,可以通过让学生反复读描写海鸥动作的词语,如“急速扇动翅膀”“肃立不动”“炸了营似的朝遗像扑过来”等,在读中理解语言,体会海鸥的内心,然后让学生站位在“海鸥”的角度,用自己的口替海鸥说出内心的话语。这样,就可以做到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把对词语的理解、情感的体验和语言的表达融合在一起,从而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三、“语言文字运用”不只是“表达”,更充满了人文的熏陶
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中,无论是“课程性质”,还是“课程理念”,抑或“课程设计思路”和“课程目标与内容”中,都提出并强调了语文教学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等人文素养形成的重要作用。这就要求我们的语文教学必须做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并且是高度的统一。而“语言文字运用”中“运用”的深刻内涵就决定了“运用”并不局限于表达,更充满了人文的熏陶,是一个“大”表达观。如,上面提到的《跨越百年的美丽》和《老人与海鸥》的教学中,都充分挖掘了课文中所蕴藏的“美丽”精神与情感,让这种美丽来“美丽”学生的心灵,滋润学生的人生。这就给了我们落实“学习语言文字运用”以更大的启示:“运用”不能只限于表达,更应包括人文精神,是充满人文的表达——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这才是“运用”真正的内涵与实质所在。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4A-
0032-02
古人云:“学而不思则罔。”当前,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可喜的变化:教学打破了过去单一、沉闷的课堂气氛,课上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表演、辩论等又唱又跳,异常活跃。然而美中不足的是,学生安静下来独立思考的机会少了。面对本应学生自己深入思考的问题,教师或是组织学生小组讨论,让大家共同解决,或是让学生推荐代表回答,表面看来学生回答得精彩,其他学生被动地听,久而久之,大多数学生养成了不爱动脑、不会动脑的习惯,思维能力没有得到很好地发展。笔者认为,语文课堂需要适时给学生创造一个无声的思考空间,让教学动中有静,静中有动,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一、以提问为突破口,激发思考的欲望
不少学生依赖教师的讲解,不愿独立思考,结果学生的大脑得不到思考的训练。教师应当以提问题作为突破口,激发学生乐于思考的欲望。首先,课堂提问必须具备足够的驱动力,让学生思考的问题有思考价值,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其次,问题要适合学生的思维水平和生活实际,应当让绝大部分学生经过思考后都能找到答案,同时要让部分学困生在教师的引导或同学的帮助下解决一定难度的问题。再次,提问时机要恰到好处,要提问于学生的疑惑处、教学环节的关键处和学生思维的转折处,从而启发学生思维,促进“学”与“思”的良性循环。如人教版语文第十册《养花》提到养花的乐趣时写道:“养花有喜有忧,有笑有泪,有花有果,有香有色,既须劳动,又长见识,这就是养花的乐趣。”学生对养花的“喜”和“笑”乐趣容易理解,但为什么说“忧”和“泪”也是养花的乐趣呢?这就需要教师进行多角度引导、多方式提问,如:从课文中的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作者在养花过程中有“忧”和“泪”,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学生经过独立思考、讨论分析,体会到作者在养花过程必须付出劳动,是苦中有乐,感受到了作者对花的热爱,真正理解“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的含义,才能体会到“忧”和“泪”也是养花的乐趣,得到了独立思考的训练。
二、以教给方法为途径,学会思考
语文教学强调在发展学生语言能力的同时,还要发展其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让学生在学习科学思维方法的同时,逐步养成实事求是、崇尚真知的科学态度。因此,教师要教给学生思考的科学方法。
1.观察法,即引导学生调动视觉、听觉、嗅觉等感官,运用辅助工具对事物进行考察,从中发现问题、引发思考。如教学人教版语文第十一册课文《只有一个地球》时,教师可以针对文中句子“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引发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观察地球的“可爱”表现在哪里,容易“破碎”又表现在哪里,请自主查找、交流。
2.究原法,即引导学生对事情发生的根源进行思考,弄清因果关系,让学生学会多问几个“为什么”。如教学人教版语文第十一册课文《唯一的听众》时,教师引导学生就课题发问:“为什么听众是‘唯一’的?这个‘唯一的听众’又是怎样的人呢?她为什么愿意做‘唯一的听众’?”
3.质疑法,即引导学生大胆质疑,不迷信书本和已知的知识,要敢于怀疑,这样才能有所发现。如教学人教版语文第十册课文《草船借箭》中诸葛亮叫鲁肃准备草船和军士时,教师点拨道:“鲁肃是哪国人?”由此,学生马上提出疑问:“鲁肃是周瑜的人,诸葛亮怎么还敢叫他去准备草船,他就不怕鲁肃告密吗?”教师引导学生先从课本中找出答案:“鲁肃告密了吗?他为什么不去告密?如果鲁肃告密了会有怎样的结果呢?”学生带着这些疑点思考并展开讨论,很快就明白了诸葛亮非常了解鲁肃,做到了知己知彼,同时也说明了鲁肃是个深明大义、以大局为重的人。
4.联想法,即引导学生由此事物想到彼事物,由未知的想到已知的相似的事物,由眼前的想到过去的或将来的情景。如在识字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联想学过的字,记忆刚认识的生字;在理解句子时,联系生活实际进行理解;在学习课文时,要从文中的事件或人物联想到生活中、自己记忆中相似或相反的事或人物,甚至由学习本课的表达方法联想到其他的表达方法等。
5.找规律法,即引导学生从思想、生活、学习等方面联系实际进行思考,找出规律用以指导学习实践。如在识字教学中,通过对一组字形相似的字进行比较,学生很快就能发现带提手旁的字都跟动作有关,带“口”字旁的字大多与吃有关等,这样学生能更好地理解、记忆字词。又比如教学人教版语文第十二册《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一文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认真读课文,边读边思考:作者用了哪些事例来具体说明自己的观点?你从这几个事例中发现了什么?从中受到怎样的启发?
教学中引导学生思考的方法还有很多种,教师教给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就是要让他们学会辩证地思考问题。
三、以发展为导向,确保思考的时间
由于课堂时间有限,教师有时为了顺利地完成预设的教学任务,在课堂中给学生思考的时间过短,学生还未进入思考状态,思路就被中断了。要想让学生深入地思考问题,教师就必须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让他们有一个充分感悟的过程,这样才能从大量的感性材料中自觉提取信息进行分析综合、对照比较、抽象概括,逐步形成深入思考的习惯,这样学生才会思有所得。如一位教师在教学人教版语文第十二册《跨越百年的美丽》一文时,学生围绕课题提出了十几个很有价值的问题,但教师在引导学生解决问题时,却没有给学生充足的时间思考,而是要求学生在2分钟时间内作答。结果,学生无法解答,教师只得逐一解答问题。一堂课下来,学生列出的问题似乎都解决了,但却是被动地听,这样的课堂“思考”成了教学的摆设,语文教学要求“发展学生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潜能”的目标也成了一句空话。
在教学中,教师出示问题后,应当为学生留出独立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可以着重就以下几个问题引导学生选择一两个自主探索解决,如:1.这篇课文写了谁的什么事?2.课题中的“美丽”表现在哪里?3.什么样的“美丽”能跨越百年?4.这里的“美丽”有什么特殊的含义吗?5.“跨越百年”指的是什么时间?6.课文为什么要以“跨越百年的美丽”为题?学生有了独立思考的时间和交流探索的空间,对所要解决的问题形成初步认识,通过交流探索获得了独立思考后的学习收获。这样教学达到了探究问题的效果,让学生的交流、学习成为思考的平台。
四、以环境为依托,减少思考的干扰
教师在教学中创设良好的无声环境有助于学生进行深入地思考。然而,笔者在课堂教学观摩中,常常发现有的教师在学生思考问题时不停地“唠叨”,一会儿提醒学生应该怎样,一会儿想起了什么又交代几句,学生的思路总是被打断。教师是学生学习中的引导者,要发挥“引导”的作用,不需讲时大讲特讲,不仅打断学生的思路,而且让学生产生厌烦心理,教学往往事倍功半。如一位教师在教学人教版语文第十册《放弃射门》一文时,学生在讨论了福勒该不该放弃射门,大部分学生认为不应该放弃射门,并从文中找到了相关依据。此时,教师提出了一个很值得思考的问题:“一场足球赛的胜负重要,还是一个生命重要呢?”就在学生陷入沉思时,教师却耐不住性子大谈生命的价值,慷慨激昂地朗诵了关于生命的诗词、名句。学生听了教师的朗诵后,已经忘了重新思考自己对问题的看法,也没办法深入体会福勒伟大的人性美。
教学中创设良好的无声环境是学生深入思考的保障。教师在语文课上营造出思考的氛围,让学生学会思考,才能将无声的语言转化成自己的教学艺术,这样的语文课堂才能呈现出静中有动、动中有静的教学效果,达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教学境界。教师在教学《放弃射门》一课时,针对“一场足球赛的胜负重要,还是一个生命重要”这一问题,可以引导学生从生命价值、人性美等角度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并给学生留足思考的时间。待学生交流讨论、发表见解时则让学生换位思考,从多元角度去思考和分析问题。教师在课堂上要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学生自己能读懂的地方教师不讲,需少讲时精讲。
一、学习起点:对单元教学目标的思考与重构
“学习起点”的分析主要包括基础经验探查和学习需要分析两方面。首先,从基础经验探查来看,综观相关年级教材,本组教材以“科学精神”为专题编排,既是低中年级科学故事、科普文章的承接,也是上述单元的发展。选编的课文从不同角度,用不同方式对科学精神作出了阐释。再则,横向对照本组课文分析学生的学习需要,不难发现它们都属于说理性的文章,其中《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是典型的议论文。严格意义上来说,这是小学阶段首次真正接触议论文体,本单元导语中还要求“学习用具体事实说明道理的写法”,这正是难点所在。
显然,仅凭本组的四篇文章来感悟科学精神的内涵,领悟议论文体的表达方法与表达效果是远远不够的。如何以结构化的“1+X”群文开拓学生的思维与视野,有效地达成重点、难点,并以发现为核心目标,重构本单元的整组教学呢?
(一)结构的建立
本组教学主要由精读、“1+X”群文、口语交际(辩论)、习作、读书课等部分组成,在原来教材的编排上需进行大胆的调整。群文主要补充两类:其一,包含科学精神特质的文章,以丰富科学精神的内涵;其二,体现说理性的议论文章,并以比较发现议论的表达方法为主的文章。习作上建议将《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课后安排的小练笔作为习作内容:仿照课文的写法写一段话,用具体事实说明一个观点。此项习作更符合本组文章的表达气质,更有助于达成单元教学目标。读书课将推荐阅读一些科学家的传记或其他科普作品,如《居里一家》《科学的旅程》《星光璀璨》《不要烦人・科学生涯经验谈》,不断加深学生对科学精神的理解与感悟。
(二)过程的设计
“1+X”群文阅读意味着寻求更合理的结构化的教学内容,经历让读、让学、让发现的过程,以实现教材重构的最大效益。因此,本着结构化的原则,本组教学参考10~12课时,分以下三步实施。
第一步:精读教学(4课时)
教学目标:把握文章大意,体会文本情感,初步了解科学精神的内涵。
教学内容:《跨越百年的美丽》《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第二步:“1+X”群文教学(4~5课时)
教学目标:尝试略读、浏览、跳读等阅读方式,经历较高水平的发现性阅读与思考性表达。
教学内容:
板块一:指向发现的“1+X”群文课例:《科学精神到底是什么?》
延伸活动:口语交际・辩论:“科技发展:利大还是弊大”。
板块二:指向表达的“1+X”群文课例:《找出主旨及发表议论》。
延伸活动:习作・练笔:用具体事实说明一个观点。
第三步:巩固提升(2~3课时)
教学目标:打开阅读视野,延伸阅读活动,丰富主题体验,整理单元收获。
教学内容:结合“回顾・拓展”,导读科学家传记,读书课交流。
二、学习状态:对学习活动设计的需要与驱动
群文阅读一直强调多一些默读和浏览,多一些小组对话和讨论,多一些比较阅读,多一些探究思考。归根到底,就是要切实改善课堂“学习状态”,让学生在课堂上体验到成功的、思索的乐趣,进而鼓动学习的动机,在这期间,教师需要做的就是发现学生的学习需要所在,在学生“理解不到”和“揣摩不出”的地方给予指导。这种以“学”为导向的课堂,必须驱动学生“学的活动”。
(一)依据“源自学生的带有共性的提问”组织“学的活动”
一堂好课应当激发学生的共鸣,其基础便是对学生真问题的发现。筛选带有共性的提问,是很考验教师课堂的辨识能力的。课堂上,“讨论―辨识―引领”的过程就是满足学生学习需要的关键事件。比如《跨越百年的美丽》的学习过程。
1.预习:居里夫人给你留下的“美丽”印象,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2.讨论:学生反馈文中的各个关注点,呈现已懂,关注难懂及不懂。
3.辨识:对“这种可贵的性格与高远的追求,使玛丽・居里几乎在完成这项伟大自然发现的同时,也完成了对人生意义的发现”这一句的理解是带有共性的问题,是学生想要领悟而领悟不到的问题。
4.引领:带着问题展开群文阅读,内容为居里夫人的《我的信念》与爱因斯坦的《悼念玛丽・居里》,获取关键信息,提升阅读领悟,解开疑惑。
5.反思:结合“诺贝尔科学奖颁奖”的形式,统整对“美丽”的认识,为居里夫人写几句颁奖辞。
这样的课堂,既能形成一种动态的、开放的课堂模式,又有利于学生的思路相对集中,自然,最终使“学”更加有效。令人深思的是,“1+X”群文不仅是教材内容的拓展与补充,更成为学生突破难点的一种策略与途径,因疑而读,因读而思,因思而得,极大地激活了学生的学习状态。
(二)依据“使学生感到意外,引起他们好奇心”的内容组织“学的活动”
本单元的教学重点在于引导学生发现“科学精神到底是什么”,凭借单元中的四篇课文,能够让学生初步感悟科学精神的一些特征,但若仅仅如此,相对于其内涵的博大精深,又是远远不够的。如何激发学生对科学精神的好奇心,更主动、更深入地进行思考呢?例如以下任务驱动式的活动设计:
1.任务平台:出示《科学精神的形成》(法国・巴什拉著)中对“科学精神”的论述,重点关注其中列举的15种精神品质。
2.在这15种精神品质中,哪几种我们已经通过相关课文关注到了?(陈述已知)哪几种我们还没有关注到?(关注未知)
3.以未知为引擎,小组阅读群文资料袋中的四篇文章:《“蠢家伙”的胜利》《我们的知识是有限的》《“我站在巨人肩上”》《对“想当然”的惩罚》,阅读后交流:发现了哪种未知的精神品质?
4.深化主题:丰富科学精神的概念图。
本例中,以富有张力的阅读话题激活学生的学习需要,让学生自觉、积极、主动地投入到群文阅读的视域之中,生疑、解疑,再质疑、再解疑,随之,“1+X”也开始充实为“1+X+X+X” “1+X+1+Y”……这是一种有需求的阅读活动,可以预想,课堂上学生阅读的时间、空间大大提升,自然,思考的广度、深度都得以受益。
(三)依据“学生已经有所体验,但仍感到有疑难”的内容组织“学的活动”
对于议论文体教学,找出主旨及发表议论是其核心要求。分析学情我们会发现,找出主旨,读懂议论文,显然是较容易达标的。而“仿照课文的写法写一段话,用具体事实说明一个观点”,发表议论,对于小学生而言,自然是有困难的。
课例:用具体事实论证观点“功夫不负有心人”。
1.揭题讨论,小组阅读群文资料袋中论述“功夫不负有心人”的三篇文章:《滴水穿石的启示》《说勤奋》《说“勤”》,讨论思考:从文章的主旨、选用的具体事实、论证的语言表达等方面,三篇文章分别有哪些成功之处?
2.全班交流,并罗列出三篇文章中选用的所有具体事实,呈现在黑板上。
3.围绕主旨,自主选择2~3个具体事实,发表议论。在个人操练中,借助已有材料,尝试初步的议论文建构。
本例中,摒弃了苦口婆心的写作前指导,发挥了群文阅读结构化的优势,灵活地将“1+X”转变为“X+1”,采用多见面、多比较的方式把学的主动权交到学生手里,通过自我辨析,强调自我建构,把看似散乱无序的信息提升为系统化的认识,如此定能突破难点。
三、学习结果:对教学评估指向的突破与丰富
“1+X”加减之间,到底“教什么”?我们需要寻找一个基本的立场,那就是把着力点放在“学生实际学了什么”的“学习结果”上,由此反过来审视教师教学内容与方式的有效性。而对“学生实际学了什么”的评估,我们首先要解决的是“学习活动”的目标指向性与达成度。本单元的教学目标大致有三个方面的指向。
(一)指向发现
“1+X”结构化的群文让学生始终保留着探知的新鲜感,比较、质疑、发现成为阅读过程中一种自觉的思维习惯。本单元意图通过比较阅读,运用联结、统整等策略,发现科学精神的内涵,初步认识科学精神的核心特质。我们可以作如下的学习设计:
1.基于“同质”的比较:对照居里夫人与《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中的三位科学家,发现他们身上共同的科学精神,如坚韧不拔、锲而不舍等。
2.基于“异质”的比较:阅读《千年梦圆在今朝》与《我最好的老师》,发现两篇文章中所蕴含的独特科学精神,如尊重事实、敢于质疑、团结协作等。
3.统整“同质”与“异质”:对比本单元的四篇文章,以“我们眼中科学精神的基本特质”为话题,展开小组合作学习,分享交流,提炼共同的基本特质,并在概念图中利用关键词表现出来。
群文阅读中采用最多的便是“相异和相同”的比较,这种发现正是群文结构化对学生思维结构化的最大促进。在一组教材中,围绕一定的主题,合理地将若干篇课文进行“1+X”的灵活组合,能唤起教材的新生命,激发阅读的新体验,带来新视野。
(二)指向策略
“1+X”群文阅读注重课内外联动,强调阅读策略的实践运用,让学生尝试更真实、更实用的生活化阅读。因此,速读、体验与思辨,成为“1+X”群文阅读的几个关键要素。比如这样一个“怎么读议论文”的学习活动:
1.速读《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画找议论的句子。
2.小组交流,并比较哪个句子最能表明作者行文思想的观点,即论点。
3.围绕论点,作者是如何运用具体事实展开议论的?再次速读文章,用简练的词句概括出文中运用的具体事实,填入相应表格中。
4.对照表格中的“论点”与“具体事实”,形成阅读议论文体的基本策略。
5.续示表格,迁移运用,梳理《跨越百年的美丽》《千年梦圆在今朝》的论点,以及所运用的具体事实。
同大多数的“1+X”群文教学一致,上例中也巧借表格,逐步梳理读议论文的方法。使用表格这种阅读工具的好处,一是更加直观地呈现阅读过程,将“1”的范例聚焦、“X”的迁移运用很巧妙地聚焦在表格当中,做足“1”,做活“X”;二是更加有效地习得比较、联结、统整、视觉化等阅读策略,让看似理论生硬的历练过程得以循序渐进。
(三)指向表达
本单元编排议论文体,在“表达”上应当紧紧围绕“领悟用具体事实说明道理的议论方式”,而学生最难体会的是“议论文体中语言表达的独特效果”,这也是议论文体区别于其他文体的主要特征之一。以下学习活动就能有效地突破此难点:
1.议论文中如何叙述具体事实呢?在语言表达上和其他文章又有什么区别呢?
2.以 “谢皮罗发现洗澡水的漩涡”为例,对比出示两个版本:原文中议论文表达的版本、改写成的记叙文表达的版本,在语言表达上有何不同?可以从整体上去比较,也可以从细节去揣摩。
4.小组讨论,全班交流,梳理出议论文中叙述具体事实的特点:突出强调与观点相关的内容;事情过程写得简洁精练;语言上修饰性的语言极少,感彩极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