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中华文化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美德,这两个字?含了多少国人关于美的故事。在看书的过程中,我的脑海浮现出那一幕幕感动人心的场面:黄香扇枕温席,苏武不辱使命,张汤廉洁自守,严厉执法……他们都是普通人,却让美德这两个字真正的留在了心里,完美的用行动诠释了中华文明的崇高。它让我明白了身为一个中国人应有的品质,更让我懂得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关于它,我这里有个小故事与大家分享。
一个还算晴朗的下午,正值放学的热潮阶段,外面闹哄哄的,灰色的水泥地上丢满了各种垃圾,显得肮脏无比,彩色的人群挤在校门口,一个班接一个班的如潮水涌出来,我毫不容易才挤出人群准备回家,刚抬起脚没走几步路,就被一个画面震撼了,那肮脏的地面没有一个人打理,谩骂的还不少,却没一个人捡起来。这时,一个身影突然闯进了我的视野,那是一个穿白色短袖,蓝色牛仔裤的小女孩。她,慢慢的弯下腰,伸出手,抓起地上一个个零食袋,转身扔进垃圾桶。虽然整个动作只有几秒钟,却给了我不小的的震撼。我心里一亮,这就是美德吧!今后,我也要向她学习,做一个热爱中国文化弘扬传统美德的少年。
中华民族是一个神秘的民族,有着悠远的五千年文明,自然积累形成了丰富的节日习俗。这本书就让我了解了悠远的节日文化。
正月十五为什么叫“闹元宵”呢?每年的正月是最喜庆的一个月份,也是一年的第一个月份,叫元月;而正月十五又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古人将夜叫做宵,所以正月十五就叫“元宵节”。而“闹元宵”,一个“闹”字,把元宵节的热烈气氛描绘的淋漓尽致。这美妙的节日文化,体现出了中国五千年文明的悠远和浓重的文化气息,我希望它永远传下去!
总之,读过读本后,我感触很深。在日常生活中,我也会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弘扬中华文化,传承民族精神。
关键词: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15-0146-02
在亚洲的东部,有一片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土地,中华文化就是在这块土地上发祥的。中华文化涵盖了我们上下五千年的文明,是我们中华儿女为之骄傲、为之自豪的东西。文化,就其广义而言,指人类在社会实践中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文化是人创造的,文化又影响着每一个人。优秀的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中华文化虽历经劫难,却经久不衰,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和凝聚力。中华儿女无论走到哪里都不会忘记我们的文化。记得一首歌曲里有这么一句:“走出了远游的港口,走不出期待的双眸,走遍了万水千山,走不出梦里的神州。虽说四海都能安家,老家总觉得亲切温柔。”这是海外游子对祖国的绵绵情思。故乡的四合院,端午的龙舟、中秋的月饼,这一切都唤起了游子们浓郁的中华情!除了中华文化恐怕再没有其他的东西能把中华儿女如此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每个人都生活在一定的自然环境和文化环境中。文化环境对人的影响,往往是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的。从我们“呀呀”学语开始,我们就受到了中华文化的熏陶。当我们走进教室,开始跟着老师认字;当我们走进考场,开始书写我们的人生;当我们大学毕业,开始施展才华的时候,我们就参与了自己民族的文化行为,并以自己的言论和行为证明着这个文化的重要性。
从总体来看,中华文化的重要性有以下几方面。
第一,千百年来,中华文化既为国家大一统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精神的内在支撑,也是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纽带。即使在今天看来,它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也是深远的,贡献也是巨大的。
首先,它使中国在历史上长期保持了大一统的基本格局,形成了中华民族的现代政治版图。在中华民族走向大一统的历史进程中,文化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从三皇五帝的传说开始,我们的祖先就已经在华夏大地上创造着自己的文化,无论是仰韶的彩陶还是河姆渡的玉器,无论是开天辟地的神话,还是女娲造人的传说,都已经成为中华传统文化中不可分离的一部分。文化更为走向统一创造了条件,从禅让到世袭的制度开启了奴隶制国家的开端,春秋战国的百家争鸣成为后世思想文化的源头,这些文化的辉煌成就,为秦始皇统一天下,推行“书同文,车同轨”的政策,建立中央集权的大一统帝国创造了条件。而自西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儒家的“大一统”思想更是一以贯之,支配和规范着历代传统政治实践,成为封建统治的精神支柱。思想上的大一统很好地促进和巩固了政治的大一统,大一统模式成为统治者追求和奉行的至上原则,正因为如此,历朝历代都在不断地巩固多民族统一国家这一成果,各少数民族也以融入中华民族大家庭作为归宿,例如北魏的孝文帝改革,正是这种将落后的原始森林文化与中原先进的汉族文化对接,以摆脱本民族落后的状态,同时也为中原文化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为后世的隋唐大一统奠定了基础。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政治格局不断地得到巩固和拓展。
换言之,大一统文化观念的深入人心,各民族之间文化的交流和融合,相互间的取长补短,不仅丰富了文化内部的多元化和多样性,同时因文化内核的不变,而不断增强了政治与文化的认同感,这对于保证国家大一统的局面,增进各民族间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功不可没。到了近代,中国虽然屡遭西方列强的野蛮侵略,但中华民族始终保持着国土的基本统一,在外来侵略面前,各民族、各阶层紧密团结在一起共同抗击侵略者,表现出坚不可摧的民族力量,这不能不归功于以统一为宗旨的中华文化的整合凝聚作用。
其次,它使中国社会的发展始终保持了长期的历史连续性,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也是世界上唯一不曾中断过的文明,世界上其他地区的文明无一不在战争或灾难的冲击下瓦解重构,而中国历史上虽然也经历过外族的入侵,短暂的分裂,但始终保持着大一统的趋势,这与中华文明的向心力和包容性不无关系。
中国大一统的文化体系在其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中,也在不断地充实和扩大,在这一过程中,通过和平与非和平的方式,农耕文化和游牧文化不断地汇聚沟通,相互影响,如此循环往复逐渐将落后的融入到先进的文明之中,中华民族实体就在这一历史进程中不断地得到发展和巩固。因此,历史上的匈奴、突厥、蒙古、满族文化乃至域外的佛教文化、阿拉伯文化、基督教文化等,虽曾作为与“华夏文化”对立的一极而受到排斥,但最终还是在不断的交流中得到有机的融合。由此可以看出,中华文明在各种外来冲击下,非但一直没有中断过,而且通过吐故纳新,不断地更新自己,增加了自己的活力和多样性。正是中华文化的这种开放性、包容性和自觉意识,使得国家民族始终在统一的大趋势下绵延不息。文化像阳光、空气、水一样重要,中华之本,就是文化之本。任何一个国家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如果没有文化的建设做基础,也无法提升社会的品质。我们中华子孙什么时候都不能忘了这个本。
第二,我仅就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思想与生态文明的关系谈点看法。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是儒释道三家,在它们的共同作用下,中华民族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体系,即中庸之“中”、和谐之“和”、包容之“容”。我们现在所提倡的天人合一的观念、以人为本的观念、以和为贵的观念等等都源于此。这些传统文化作为民族智慧的源泉、文化传承的载体,既是历史发展的内在动力,也是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宝贵资源。对环境保护、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人类的可持续发展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
西方启蒙思想家伏尔泰曾经毫不吝啬地赞美过中国文化,他说:“在欧洲,我们没有一个民族的古老文化可以被证明是能和的文化相媲美的。”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崇尚自然、注重和谐的思想,并且被作为一种文化的特质很好地延承了下来。所以今天我们仍可以看到在中国的古典建筑和园林中充分体现了这种人和自然的完美共处。飞起的屋角指向浩淼的天空,寓意着人和天之间存在一种隐晦的联系,亭台楼榭,沟沟渠渠,加之花石掩映,置身其中,人也是自然界里一个微小而又独特的生命,在自然面前人也变得谦卑了。
而如今高科技的发展,带动了社会生产力的迅速提高,人类的物质文明达到了空前的水平。西方工业文明在300年间创造了空前的物质文明和社会财富,几乎等于传统社会的总和,但也消耗了亿万年的自然储备,带来了不可克服的经济危机和全球生态危机。18世纪60年代,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人类进入大机器时代,瓦特的改良蒸汽机的发明,人类进入蒸汽时代。蒸汽时代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物质成果,推动了生产力的迅速发展。西方大国迅速崛起,他们凭借着强大的工业文明,到处征服世界,建立了一个资本主义的大帝国,就这样东方传统的农业文明被西方新兴的工业文明吞噬了。当西方都在为他们的文化占领全世界而欢呼、鼓舞时,岂料危机已经来了。大量的煤炭被消耗,大量森林被砍伐,还有大量大量……被消耗殆尽。西方的工业文明开始到处掠夺,被掠夺的东方开始了血与泪的反抗,于是战争、屠杀、流血便成为家常便饭,世界再也不是以前那样安静祥和。城市里的烟囱就像森林里的树木一个挨着一个。它们每天都在不断地吐出浓浓黑烟,城市的天空一片乌云,工厂的下水道时刻都在排放着刺鼻的液体。它们都流向了干净的河流,资源枯竭了、环境污染了,这个世界到底怎么了,人类的生存面临着严重的威胁,我们该怎么办?人类开始反思,必须要改变传统的观念、传统的发展模式,文明的发展不能再以消耗大量的资源为代价,人类要与自然和谐相处。地球上的资源是有限的,我们可以向太空、向宇宙寻找为人类造福的东西。我们在强调物质文明的巨大作用时,同样不能忽视精神文明对社会发展的反作用,人类只有具备了高度的精神文明世界才会健康、和谐的发展下去。而这种精神文明是以中华文明为代表的,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在其中发挥的作用是巨大的,中华文明中的“天人合一”思想就是自然与人类的和谐。
[关键词] 中医翻译;传播文化
一、传播中华文化的重要意义
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灵魂。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的经济实力不断发展,但在软实力上仍低于一些发达国家。发展、繁荣文化软实力,加强软力量的积累与传播,不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是中国成为世界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面临的重大战略课题。
国家文化软实力的一个重要体现在于其是否具有强大的国际影响力。当今时代,只有使我国优秀的的思想文化和价值观念广泛传播,才能够在国际竞争中掌握话语权,增强我国的国际影响力。十报告中明确指出,“要弘扬中华文化……加强对外文化交流,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对外文化传播取得很大进步,但与我国目前的大国地位和形象相比还远远不够。因此,必须坚持“走出去”的文化战略,深化与世界各国的文化交流,不断扩大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
二、传播中医药文化是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的重要方式
中医药文化源远流长,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药学融道、儒、佛等中国传统文化于一体,展现了五千年中华文明的灿烂辉煌。中医药文化集中体现了中国传统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凝聚了中华民族独有的自然观念和人文情感。人与自然和谐的理念、系统整体的养生防病思想、独特的保健治疗方式等等传统文化的元素,是朴素唯物论与自然辩证法思想在中医学中的集中体现,反映着中华传统文化的本质与特色。
中医药作为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不仅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又具有巨大的医疗保健的实用价值。因此,中医药既是国家的文化软实力,又是科学技术的硬实力,是体现综合国力、提高国家竞争力的重要因素。
三、如何在中医翻译中突出文化因素
向世界推介中医药文化,让中医药“走出去”,中医翻译是第一道关,发挥着重要桥梁的作用。中医翻译是很复杂的一个问题,它远远不只是语言转换这么简单。表面上看,翻译的是文字,实际上传递的是文化。中医与西医相比,有着其巨大的特殊性,中医是受古代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的影响下形成的宏观的医学体系。中医文章里的词语不仅能够传递出信息,而且还承载着中华民族的认知方式、价值取向和审美情趣等方面的文化意义。
1、在中医翻译中突出文化因素,首先要注意翻译的策略。传统的中医翻译为了照顾西方读者,尽可能地借用西医中原有的词汇和概念来解释传统中医理念,导致翻译过程中中医药文化的特色和精髓无法完全、准确地传达出来,在很大程度上掩盖了中医药文化的魅力,甚至会引起误解。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中医药的国际传播,也影响到中华传统文化的国际传播与发展。因此,作为中医翻译工作者,不能一味地迎合西方的思维定势和阅读习惯,不能一味的“比照西医”,牵强地以西医概念解释中医,而应在翻译中保留中医的原有概念,强调中医药特色,采取一种有别于西医的、科学合理的翻译方法和原则,以彰显中医药文化的华夏特色和东方特质,让使移入语读者真正进入中医的世界来准确完整地感受和理解中医文化。
2、其次,中医翻译工作者应深刻领会中医的文化内涵,并在翻译过程中有意识地强调其文化内涵,包括中医药的价值观念、思维方法、人文精神、医德伦理等。要让西方人理解中医,首先必须让他们理解中国传统的文化意识形态。
中医药学深深植根于我们中华民族文化的土壤,集中体现着中华民族文化的气质、品格和特征。其天人相应的自然观,辩证的思维方式以及从时间、空间的整体系统把握疾病的方法,都与中国传统文化一脉相承。因此,中医翻译工作者要有意识地强调中医药文化的以人为本、致中和及道法自然的核心价值观,强调调和、扶正劫邪、阴阳平衡的理念以及“救民济世”的传统医德。只有让移入语读者理解了中医药文化的价值观、生活方式、行为方式、文化心理和思维模式等,才能使他们真正理解中医,实现中医药文化的规范导向、同化功能,加强深层次身份认同,进一步促进西方人对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和支持,从而切实增强中医文化的影响力和我国的文化软实力。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文化几千年传承不衰的为数不多的载体之一,是具有内在创新动力且实践性很强的鲜活的文化。中医药以其特有的医疗保健作用成为中国真正对西方社会生活和科学技术有影响的一个重要领域。随着世界崇尚天然、回归自然潮流的进一步发展,中医药文化价值观和理念也将会进一步深入人心。作为中医翻译工作者,应积极响应国家号召,积极调整翻译策略,彰显中医药文化浓厚的民族色彩,展现中医药文化的特色和精粹,传播中医药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和精神,为增强中华文化软实力、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李照国,《中医英语翻译技巧》,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年12月。
[2]赵海滨,《以中医药传统文化提升中国软实力》,云南中医学院学报,2007,(2):4-5.
[3]李照国.中医翻译导论[M].西北大学出版社,1993.
[4]李照国.中医基本名词术语英译国际标准化研究[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8.
[关键词]彩陶;中华文化;起源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09)02-0023-03
中华文化产生的标志性成果是什么?当前学术界尚无比较一致的看法。以人定格,如以伏羲为“中华人文初祖”,以炎帝、黄帝、女娲等为中华人文始祖,都是根据传说确定的,传说的来源,是远古以来的中华先民在回忆自己文化起源时的一种寄托,久之几成定论,但究其内涵,如伏羲“制嫁娶”,①制甲历,分季节,②制作琴瑟、乐曲,立九部,设官制。③黄帝“迎日推策”,④即推算朔望、节气、日辰等,令其臣“大挠造甲子,容成造历”,“仰天地置列侯众官”,⑤等等,从史学的角度来看,这些说法都缺乏有力的佐证,因而显得恍惚迷离,难以确定,急需我们从考古和理论两方面予以充实和论证。
的确,要讲清中华文明之源的问题,光凭历史传说和由传说转变而来的文献记载是不够的。因为传说误差很大,记载、转抄又有歧义,加上古今不少传播者、解释者都想与这些古先哲人套近乎,将古先哲人的生地或活动区说到自己的家乡,忽视了远古先民“迁徙往来无常处”,⑥不会长久定居的特点,这就使问题更加复杂化了。窃以为论证中华文化产生的标志性成果的问题,彩陶文化是一个崭新的视角。
彩陶是发现于黄河上游渭水流域和黄河中游陕、豫等广大地区的一种原始文化形式。它的文化价值非常明显和重大。彩陶本来是原始先民的一种工具、饮食或贮藏器,但先民在制作这一器物的时候,也把它当作一种书画工具和精神文化的载体,将自己对周围自然、社会的感受、认识和期许,经过思维想象和加工,或直观或抽象地描绘在了陶器上,形成陶画、陶塑、陶符等艺术图像和表意符号,使其不仅带有远古先民物质文明的信息,造型、颜料、烧烤等科学技术知识的信息,而且还表征着丰富的哲理、艺术、史学、宗教、文字等方面的文化要素,是远古先民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综合性表现形式和成果,也是远古社会流传至今的最直接、最可信的第一手史料。下面仅从精神文化方面做一些分析。
一、哲学
原始先民通过观察、想象和构思,乃以陶器为书画材料,用兽毛做成的笔和矿物质颜料,将自己对自然环境、社会事物、氏族来源等的感受和认识,直观或抽象地描绘在陶器上,形成一定的文化形态,流传下来,就使今人能够通过这些彩陶图像了解到原始先民对宇宙、社会、人生的感悟。比如,在仰韶文化的彩陶上,我们会看到一些壶(或瓶)口周围缠绕地画着一个圈,圈下有许多匀称的直线,像是以陶壶(瓶)的器口为太阳,向四周射出的光芒。竖线下方,器腹部又画上一圈波纹、旋纹或草叶纹,以象征大地、流水、万物等。彩陶上类似的花纹还有很多,如蛙纹、鱼纹、鸟纹等及其图像组合。这不就是原始先民对于自然界的认识、反映和重塑?不是代表了他们思维想象的能力和水平吗?由太阳、水波、动植物合成一体的图画,使人很容易联想到天地和谐、万物一体、“物吾与也”等中国传统的哲学概念。原始先民或许尚没有这样高的理论思维能力,但这些图像却能孕涵和启导上述传统哲学思想的形成。1958年,甘肃省甘谷县西坪出土了一件庙底沟类型的彩陶瓶,高38.4厘米,口径7厘米,红陶,黑彩,上面画着“人面鲵鱼纹”。⑦1973年,甘肃省武山县傅家门出土了一件石岭下类型的彩陶瓶,高18厘米,口径5.5厘米,红陶,黑彩,画的是“人面鲵鱼纹”。⑧这些动物与人合为一体的形象,又很像是一个氏族的图腾,它是神灵、宗教崇拜产生的基础。还有黑白、上下、左右对称的图案构思,也能启发人们对事物对立统一、对等和谐、均衡协调等观念的建立;统一布局、通体彩绘的一贯性又容易启发人们的“会通”精神。⑨此类哲学意涵,只要我们仔细地观察分析,就会从彩陶上发现、体认得更多。
二、艺术
黄河中上游和渭河流域发现的彩陶,其花纹式样多得难以数计,既有形象的又富于抽象的构思和表现。它们共同的特点是使用线描的作画手法,内容丰富,质朴神秘,这种绘画的技法和风格,对后世影响极大。西洋画重堆彩、重传神;而中国画自始就用线条勾画法来表现各种图像,同样可以产生传神动人的艺术效果,这一绘画风格的源头可以上溯到远古时代的彩陶文化。至于彩陶器物的造形,盘胎、打底、挂彩及器物附件的塑雕、各种纹饰图案的选用,绘画的工具笔、砚,绘画的颜料等等,自从原始先民发明创造以后,万世流传,增删改进,直到近代似还能看到它的流风遗韵。今天,我们所用的陶器,无论造型还是文饰都保留着彩陶的一些特点。从普通人家到豪华宾馆,人们也都愿意收藏一些彩陶器,摆在最为显眼的地方,搜罗不到真品,哪怕找几样复制品也是倍加珍爱,这除了反映人们对自己民族文化的珍重外,彩陶本身所具有的艺术魅力恐怕也是一个原因。
三、史学
中国新石器时代的历史是从磨制和深加工石器开始的。黄河流域的彩陶文化也正是从这一时轫。因此,如果说磨制石器是新石器时代生产工具的代表,那么,彩陶当是中国新石器时代生活器具的标志性发明创造。考察新石器时代物质文化的状况,除了石器以外,彩陶就是最为重要的一个方面,陶器工艺以及陶纹中的绳纹、网纹、锯齿纹、鱼纹、鸟纹等,反映着当时人们渔猎、畜牧、手工业发展的状况以及制作、雕塑、绘画,烧制技术等方面的历史文化信息,是与史书、口头流传并列的用实物表达的史学形式,是甲骨、金石、简帛等史料形式出现以前,先民应用最普遍、使用时间最久的一种史学载体。1977年,甘肃榆中县马家q出土的一件马家窑类型彩陶罐,高10.2厘米,口径8.8厘米,红陶,黑白彩,下部通绘平行线,像是一片阔地,上有网格纹,网格旁边有鸟纹等,图案反映的当时先民张网套鸟(兽)的史实。⑩其他如彩陶上描绘的抬物图像、舞蹈图像等等,也从不同的侧面反映着当时的社会现象。我们考察原始社会的历史,石器负载的信息量太少,以致于让人难窥古人的实际。在这方面,彩陶文化的遗存可以弥补许多的缺憾。距今3000~7800年左右的彩陶文化,包含着极多的物质、精神文化的信息,是原始社会史研究的不可多得、不可替代的史料。
四、宗教
彩陶中所见点、线、水波、鱼、鸟、蛙、蛇、人头以及绳纹、网纹、旋涡纹、花瓣纹、圆圈纹、星形纹、锯齿纹等等纹饰,反映了人将自己从自然中分离出来,作为独立的个体以后,继续亲近、热爱和崇拜自然,希望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望。人对自然的反映越多越深刻,其主体意识就越强;而主体能力的有限性,又使人们容易产生向外界力量比如神力求助的念头,彩陶在这方面给今人留下了很大的想象空间。再说,能够想象和画出无数复杂线条、花纹和陶符的脑和手,就完全能够以无数陶画、陶符作为思维的材料,概括出同样是反映客观事物,但形式却更加简单、内容更加复杂、意涵更加深邃的八卦之类的符号,“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11不难想象,从八卦到六十四卦的演变,再到卦、爻辞的确定等,需要更高的理论思维和概括能力,而作为起点,陶画、陶符之于八卦符号的产生,至少是起了启导的作用,而且,两者在文化地理、思维特点等方面也有内在的联系。彩陶上的图腾图画,更是宗教文化最为明显的表征。
五、文字符号
人们在用最早、最简单的笔触描绘客观世界,反映自己的思维构象和思想观念以前,是以结绳记事、刻木记事的方式来保存其对客观世界的认识的。先民经过不懈的摸索和实践,在陶器上画出了几十种符号,这不论在甘肃大地湾,陕西庙底沟、半坡等地出土的陶器上都可以看到。在此基础上,随着经济文化的发展和活动空间的扩大,作为人们交流工具的文字,越来越成为社会的亟需。彩陶时代的先民,无论从客观条件还是主观思维能力上,都已经具备了抽象地反映客观事物的条件,陶符不一定就是文字,但陶符加上陶画,已经为真正意义上文字的出现奠定了基础,提供了必要的文化条件。
综上,形状各异、纹饰绚烂的彩陶,是我国迄今所见最早的物质文化和观念文化结合的形式,它当之无愧地是中华文化的源头之一。
彩陶还是中国远古文化流向的一个风标。中国远古文化的流向,是从中国西部往东部传播的,还是从东部往西部传播的?对于这个问题,从古到今,学界争论不休,莫衷一是。我们认为,既然彩陶文化的发育是那样的饱满丰腴,辉映四五千年之久,在青铜时代到来以前,代表着中国文化发展的一个阶段,那么,我们就能够以它为风标,测知中华远古文化的流向。
众所周知,我国的陶器文化,除了黄河上中游的彩陶文化外,还有山东等地的灰陶、黑陶即所谓素陶文化。我国西北的彩陶出土比较集中,素陶相对较少;而山东等东部地区出土的素陶比较多,彩陶出土量相当少。从文化内涵上看,素陶主要反映物质文化的状况,而彩陶还反映更多的精神文化的内容。从形成时间上看,素陶出现的年代距今不超过6000年左右,而彩陶形成的年代比素陶要早1000多年。从陶器的制作时间及水平看,所谓东夷(部)文化高于西戎(部)文化的观点是不能成立的。再从黄河中游和上游的情况看,黄河中游河南等地出土的彩陶,没有早于距今7000年的,而黄河上游大地湾出土的彩陶,最早的距今7800年,由此可见,在彩陶文化数千年的发展过程中,容有黄河中游地区向西扩展,在风格、形制等方面影响黄河上游、渭河流域仰韶文化的可能,如考古学界多认为甘肃的马家窑文化、齐家文化就是仰韶文化的分支,其与陕西、河南的仰韶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但从彩陶文化的起源上看,则肯定是大地湾彩陶早于黄河中游的彩陶。因此可以说,陕、豫等地的彩陶文化,是以大地湾为代表的渭河上游早期彩陶文化东传、影响下出现的,而后才有陕、豫彩陶发达以后,向西传布而影响甘、青彩陶文化的事实。这一远古文化的起始流向,应是从渭河上游东移到陕西,再到河南等地的。这一估计,与传说和文献记载中伏羲文化的传播方向相一致,因而可以佐证伏羲氏族、部落迁徙的走向。12
[注释]
①《易・系辞下传》。
②《周髀算经》云:“伏羲作历度。”《太平御览》卷78引《春秋内事》云:伏羲氏“分阴阳之数,推列三光,建分八节,以爻应气,凡二十四”。
③司马贞《三皇本纪》云:伏羲“都于陈”。马X《绎史》卷3引《易纬・坤灵图》云:“伏羲立九部而民易理。”《左传》昭公十七年记载:“太氏以龙纪官,故为龙师而龙名。”《论语摘辅象》云:伏羲氏设六佐,“金提主化俗,乌明主建福,视默主灾恶,纪通主中职,仲起为海陆,阳侯为江海”。
④⑥《史记》卷1《五帝本纪》。
⑤《史记》卷1《五帝本纪・正义》。
⑦见甘肃省博物馆、甘肃省文物工作队编:《甘肃彩陶》,文物出版社1984年版,图版第15及说明。
⑧见甘肃省博物馆、甘肃省文物工作队编:《甘肃彩陶》,文物出版社1984年版,图版第20及说明。
⑨张岂之主编:《中国传统文化・绪论》,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第2~5页。
⑩见甘肃省博物馆 甘肃省文物工作队编:《甘肃彩陶》,文物出版社1984年版,图版第35及说明。
我们的教育已经取得了伟大的成就。但是,用什么方式去教育下一代,把下一代教育成怎么样的人,却是一个更为艰巨的任务。从我们小学的课程设置,从奥数班和“坑班”的屡禁不止,从以升学率作为评价学校的标准,都反映在这个问题上还存在很大的盲目性。如果从国家民族的前途来说,还存在巨大的危险性。
到现在为止,我们的小学五、六年级,都没有地理和历史课,只有科学课。这是沿袭了20世纪80年代初取消常识课的做法。8~12岁是孩子认识世界、建立各种观念的关键时期,在这个时期进行自然、地理和历史的学习,可以潜移默化,帮助他们建立起爱国观念、初步的自然观和时间、空间观念。如果错过这个时机,就会给他们造成素质上的缺陷。这种情况已经严重影响到我国公务员,特别是中高层官员的执政能力。如果说不设常识课培养了一代又一代没有常识的人,这是过甚其词。我们的一些官员出于好心,出台了一些措施,但是往往达不到好的效果甚至产生相反的效果。这除了他们缺少理论的修养和实践的经验,以及利益集团的干扰,缺乏常识或没有常识是重要的原因。这是上世纪80年代教育失误所造成的严重后果之一。
还有屡禁不止的奥数和“坑班”。奥数教学中最大的部分,就是把小学高年级、初中乃至高中的教学内容改头换面拿来作为小学低年级和中高年级学生的学习内容。这超过了大部分孩子的理解能力、分析能力。因此启发式的教学在奥数课中是做不到的。奥数教学的主要内容就是各种类型的题和各种解题方法。学生必须大量做题,才能掌握各种题型的解法。这种教学方式实际上是填鸭式的,学生的学习方法实质上是死记硬背。这样培养出来的解题能力并不是真正的解题能力,一旦超出了他们学习的范围,大多数孩子就无能为力了。为了避免这种情况,教学单位不断扩大解题方法的内容。因而学生也只有多参加几个班,多做题。代价则是少睡觉。有些小学生不到晚上 10点、11点甚至12点是不能上床睡觉的。星期六、星期天就更忙了,参加两三个课外班都算是少的。这不仅剥夺了孩子们运动、游戏、看课外书和参加各种活动的权利,而且大大超过了小学生的体力和脑力的承受力,对孩子的体力和脑力造成巨大的伤害,严重扼杀了学生的个性发展。
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解题能力确实很强,能应付各种考试和比赛,并被许多中学视为优质生员。但是这种以死记硬背为前提的解题能力,是真正的学习能力吗?而他们从小学开始的付出,他们用于学习的时间,他们的家长为他们参加各种课外班和家教所付出的精力和钱财更是常人所不可想象的。
还有高考这个指挥捧。
上个世纪60年代,福建省为了提高高考的升学率,全省高中实行统考。整个教学纳入了考试升学的轨道。高考的升学率和进入一流高校的比例,在全国都是名列前茅。但是我们在教学中发现,一般没有经过这种特殊训练的学生,入学后很快都能适应高等学校的学习方式,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而这些高分进入大学的学生却普遍不能适应大学的教学方式,在一到两年的时间里,还停留在高中时期为了应付考试的那种死记硬背的学习阶段。
80年代以后,升学率逐步成为评价一个中学的主要标准。类似统考的摸底测 验、模拟考试风起云涌。高中阶段的教学不是让学生学习和掌握系统的知识,提高他们的思考能力、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是怎样应付高考。全国各地 的教学都纳入了应试教育的轨道。
更有甚者,很多“名校”为了提高升学率,选拔“优质”生源时都以奥数成 绩作为的一个重要标准。这些学校或者是迫于大环境知其不可为而为之,或者是 他们缺乏科学的教学理念和教育常识,或者是由于缺乏优质教师,他们本身就缺 乏举一反三的能力,缺少慧眼识英雄的本领。不论是出于哪一种原因,无不出此 下策。现在一些所谓“名师”,大都是如何应试,帮助学生考上名校的名师。他们最大的本领是摸出题的脉搏,猜题、压题,以及教学生怎样应付这些题型,而不是启发学生怎样学习,怎样掌握知识,怎样融会贯通,怎样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建立在这个基础上的升学率其实并不能反映教学水平,更不能反映学生的学识水平和学习能力,而只能反映他们的应考能力。在这种情况下形成的高分低能,对我们民族可能造成的伤害,特别是民族创造力的伤害,是不能忽视的。
只有跳出目前这种应试教学体系的怪圈,建立起以学生为本、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科学的教学体系,学生才能有广阔的发展前途,才能成为各行各业的精英和国家的栋梁之材。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更好的教育”,才能让“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才能使教育成为“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文化复兴的基础。
二 应试教育问题已经提出多年。
奥数、“坑班”问题更是年年提,甚至年年禁令,非但没有成效,而且情况变得越来越严重。所谓禁令,似乎变成了一种炒作。因此在人们心目中,这就变成了一个不可改变的现实。只有让孩子跳入这个苦海,才能有一个好的学校可上。有些年轻夫妇感到承受不了这样的人力、财力和精神上的付出,不敢要孩子。有的教育工作者看到现在学生负担那么重,不忍心让孩子受罪,只好忍痛不要孩子。某名校初二一个班的家长说,班上有1/5的家长为了不让孩子承受那么
大的压力,考虑把孩子送到国外。这些虽然只是少数,但也绝非个别现象。一般家长则是知其不可为不得已而为之。
“占坑班”屡禁不绝。所以屡禁不止有各种说法,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优质教育资源不足。优质生源、资源配置这些问题都是客观存在的。但这与奥数与升学挂钩和“占坑班”的屡禁不绝并没有必然的联系。学生所以拥向“名校”,是与目前把学校区分为重点和非重点以及择校生制度有密切关系。也与小学升初中入学制度设计的失误、不透明有关。一般所谓非重点学校的教师都是这些年来我国高等学校培养出来的,他们都具有教好学生的基本素质。目前制约这些学校发展的除了硬件和资金,主要是体制、领导和生源。非重点的做法严重打击和挫伤了这些学校办学的积极性,而生源更使这些学校输在了起跑线上。只要逐步解决这些问题,从教师中发现和提拔具有教育家资质的优秀教师来担任学校领导,这些学校都可以成为优质教育资源。
而现在所谓“名校”就都是优质教育资源吗?他们的教师都是优质师资吗?一个学校所招收的学生在小学阶段就已经把初中阶段甚至高中阶段的学习内容学过并且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不少学生还请有家教,那么老师水平的高低也就很难衡量了。如果在与非重点学校相同的条件下,他们的教学水平能否超过非重点学校的老师呢?只有在相同的条件下,能够把一般的学生培养成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学生,这样的学校才能算得上是优质教育资源。
屡禁不止的主要原因我以为有以下几点:
首先是没有从国家战略的高度来看待这个问题。培养什么样的人,我们的下一代具有怎样的素养,这不是一个小问题,这是关系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大问题。这在历史上是有深刻教训的。唐玄宗仗着有他祖母武则天为他准备的具有丰富的政治经验,具有政治见识,并有解决问题能力的大臣,因此在开元年间他没有注意通过科举培养德才兼备、经世治国的人才。在科举考试中明经科继续以贴经作为录取的标准,走上死记硬背的路子;进士科也逐步以诗赋作为录取主要标准,走上文学之科的道路。唐玄宗也提拔和重用了一些开元年间进士科出身的官员,但他们都只有文学才能,让他们担任的也多是一些与文字有关的职务。他们都缺乏实际政治经验和解决当时面临的各种问题的能力。等到武则天为他所准
备的治国人才一个个都退出了历史舞台后,就出现了在开元年间科举出身官员中无人可以重用的严重情况。这样就只好重用李林甫等吏治派官吏。但由于其缺少经史知识,不能从理论、历史和现实结合的基础上来制定政策措施,因此也出现了严重的失误,特别是军事制度上的失误,给地方反叛中央造成了可能牲,终于造成了安史之乱。唐代在教育和人才选拔中忽视素质所造成的这样严重的后果难道不值得我们深思吗!
其次是没有从教育学 儿童青少年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待这一问题 教育有自身的发展规律,儿童和青少年学习和他们智力的发展有他的规律。有一位小学老师说:“每一个年龄段都有自己接纳知识、理解问题和发现问题的能力,尤其是创造性的思维能力。开发这些能力,必须循序渐进、日积月累,要考虑孩子的认知发展规律,必须考虑到孩子的接受能力,不能过度开发,拔苗助长。” 目前的奥数、“占坑班”和升学应试捆在一起,完全违背了这些规律。我们的教育必须建立在教育学、心理学和认识论的科学的基础之上。
第三是没有从教育经济学,或者说投入和产出关系来看待这个问题。
目前我国国家教育投入是不高的,但是社会的教育投入却是惊人的,已经成为工薪阶层不堪的负担。问题是这种特殊投入将来的效果会是什么情况?当然要解决这个问题也是不容易的,因为这牵涉“教育产业”这一巨大的产业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