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褐煤干燥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1.1系统的启停本工程采用高温热烟气和褐煤直接接触的干燥工艺,相比蒸汽管式干燥、蒸汽回转式干燥和蒸汽流化床干燥工艺等以蒸汽作为干燥介质,直接或者间接接触的干燥工艺,本工艺的安全系数较低。褐煤极易自燃的特性要求褐煤干燥必须重视安全运行,特别是系统启动、停运等参数扰动较大的过程,必须对粉尘浓度、火源(温度)、氧量三个条件严格控制。经过摸索和实践,热烟气褐煤干燥系统可采用大风量吹扫再点火的方案。启动过程中,滚筒入口温度是随干燥出力提高而升高,而系统氧量无法像蒸汽干燥工艺喷入大量惰化蒸汽来控制,必须控制粉尘浓度。经过大风量吹扫可以尽可能清理系统内积粉,控制投煤干燥前系统内粉尘浓度在较低范围内,减少积粉自燃、爆炸的危险。在投煤干燥后,主要通过燃烧调整,控制系统氧量在惰性气氛(氧量小于12%)内,以保证系统安全运行。正常停运过程中,氧量会随着燃烧的降低而不可避免升高,必须尽可能降低滚筒干燥机入口温度。停运时首先增加再循环风机出力来降低滚筒干燥机入口温度,随着给粉机停运,在氧量逐渐升高至惰性气氛时,开启旁路烟囱抽吸冷风,快速降低滚筒干燥机入口温度。从而尽早停运原煤给煤机,减少煤粉的产生,煤粉收集器粉仓内的煤粉通过溢流给粉机尽快排空。排粉过程保留送、引风机运行,把存粉(积粉)产生的热量和可燃性气体抽走,煤粉排空之后再进行大风量吹扫,保证系统的安全运行。
1.2系统逻辑联锁为了干燥系统的安全运行,制定了主燃料跳闸(MFT)逻辑,见表1。在表1中任一触发条件满足时触发MFT动作,燃料全部切断,即停运4台燃料给粉机和关断各燃油电磁阀,同时关闭4个燃烧器一次风门。系统进行10min吹扫后自动复位MFT,方可重新进行点火。
1.3重要参数调整(1)滚筒干燥机入口烟温入口烟温以热烟气发生炉燃烧调节为主,以再循环烟气调节为辅。在启动过程投油预暖过程中,仅小油枪投入,再循环风机勺管开度30%,把煤粉收集器出口热烟气再次送入炉膛,以充分利用热烟气热量;在投煤干燥之后,大、小油枪均投入,再循环风机勺管开度40%以上,以减少滚筒出口块煤携带的煤粉量;在投粉之后,调整燃料给粉机频率和投入数量,再循环风机勺管开度50%以上,控制炉膛温度在1100℃以内,且控制入口烟温在700℃以内。(2)滚筒干燥机出口烟温从系统干燥出力(原煤量)上考虑,滚筒干燥机出口烟温越低,成品煤水分越高,干燥程度越轻,干燥出力越大。但出口烟温过低会造成褐煤干燥过程中析出的水蒸气在滤袋上重新凝结、糊袋,从而造成煤粉收集器阻力增加;温度过高容易影响煤粉收集器滤袋寿命,同时造成滚筒出口成品煤水分过低影响干燥出力。综上考虑,滚筒干燥机出口烟温控制原则是高于水分凝结的露点温度,且低于滤袋最高瞬时温度,在此基础上,尽量提高系统干燥出力。经过计算,本工程额定负荷下水露点温度为80℃,低负荷工况下(氧量16%)滤袋最高瞬时温度为120℃,因此控制滚筒干燥机出口烟温90~120℃。在入口烟温基本稳定的情况下,调节原煤给煤机出力,以使出口烟温维持90℃~120℃。若原料煤水分和设计煤种相近,则控制在~120℃;若原料煤水分较低,则适当降低滚筒干燥机出口烟温,并根据成品煤的取样分析对运行参数优化调整。(3)氧量在投油工况下,燃油的燃烧特性决定了无法通过燃烧来实现低氧量运行,而系统没有设计其它手段来降低氧量,存在着潜在的危险性。在投粉之后,在保证燃烧的基础上,通过优化配风和燃烧调整,控制氧量在5%~8%。
2干燥系统改造及初步分析
2.1燃烧器一次风管改造原一次风管(设计院段)与燃烧器一次风喷口(热烟气发生炉厂家段)接口处存在缩径,即管道由φ325mm缩径为φ245mm。在投粉过程中发现,在燃料给粉机接近额定出力时,若一次风母管低于4.2kPa,则容易发生堵管,不能长期运行;而一次风母管压力在4.2kPa以上时,就地观察火焰已穿过挡火墙进入调温室,严重影响滚筒干燥机的安全运行。根据实测数据,母管压力4.2kPa时,一次风管(设计院段)风速为30.5m/s,则换算到变径后燃烧器喷口一次风速为55.5m/s。同时根据燃烧器设计数据,每只燃烧器额定出力为2.6t/h,设计风煤比为2.82,修正温度为60℃,静压为90160Pa。则额定出力下(一次风管尺寸为φ245mm)风速为52m/s。以上实测数据和理论计算均表明,燃烧器喷口一次风速远超过设计值(26m/s)和常规旋流燃烧器的一次风速推荐值[9]。根据相关规程,贮仓式制粉系统热风送粉的推荐风速一般为28~32m/s,若将一次风管(设计院段)由φ325mm改为φ245mm,则燃烧器一次风速最大为32m/s时,仅为满负荷风速52m/s的61%,在风煤比不变的情况下,燃烧器出力只有额定出力的61%。因此,在保证燃烧器出力的前提下,必须对燃烧器一次风喷口(热烟气发生炉厂家段)进行改造,改造前后对比见表2。改造后观察着火距离明显缩短,且均在挡火墙之前,未进入调温室,为系统的安全运行和达到满负荷出力提供了保证。
2.2粉仓结露及电加热改造干燥系统试运初期,曾出现以下问题:投煤初期,粉仓内煤粉较潮,部分有板结现象,流动性差;投粉初期,粉仓经常出现蓬粉,下粉不通畅,造成给粉机经常卡涩;在粗粉分离器出口进行等速取样时,抽出来大量的水蒸汽且很快凝结。经过分析发现,煤粉收集器粉仓电加热功率不够,且煤粉收集器上部没有保温,造成粉仓保温性差,仓壁温度较低,褐煤干燥过程中蒸发出来的大量水分遇冷发生重新凝结和结露。为避免粉仓结露而影响投粉,对电加热进行改造。粉仓原电加热为电热线,螺旋缠绕在粉仓外壁,每层间隔50cm左右,且功率较低,无法满足加热要求。现改为板式电加热,每块板电功率为400~700W,且粉仓分为上、中、下三层单独控制。改造后,粉仓电加热效果明显,可以从环境温度-30℃升至90~110℃,可有效避免水蒸气凝结。但粉仓上、中、下三层电加热功率相同,表面积却逐渐减小(倒锥形),热密度必然逐渐增大,因此电加热定值(外壁温度)不宜太高。根据实测,内壁温平均值比定值低50~60℃,且温度分布不均匀,最高点比平均值高15~20℃,存在局部过热情况。某次电加热投运时,定值设为200℃,在电加热的干燥作用下(未曾投油点火),粉仓内煤粉的全水分降低至6%,低位发热量升高至4928kcal/kg,此时煤粉极易着火自燃。为此电加热投煤前定值设定为120℃,投煤后降为90℃,正常运行过程中粉仓温度满足要求时可停运电加热。
2.3系统预暖褐煤在干燥过程中,大量水蒸气析出后随热烟气一起进入煤粉分离系统,若系统预暖不充分,在粗粉分离器中水蒸气遇冷凝结后和回粉管内的煤粉混合成煤泥状,从而造成回粉管堵塞,影响系统安全运行;在煤粉收集器中水蒸气遇冷结露后流入粉仓,造成粉仓内煤粉潮湿板结,影响正常下粉和燃料投运。因此在启动前4h投入电加热温控自动的基础上,启动初期还必须加强系统预暖。为保证预暖效果,采用投入2~3只小油枪,加大再循环风量(即系统通风量)的形式,预暖过程中维持滚筒干燥机出口烟温110±10℃,保证系统充分暖透。在脱硫入口烟温达到100℃时,此时再循环烟气已达到~110℃,表明整套系统已完成充分预暖,可以进行投煤干燥。
2.4不同煤种干燥结果的初步分析在改造完成和严格执行系统预暖的基础上,干燥系统实现了连续稳定运行。在运行参数基本相同(滚筒出、入口温度)的情况下,对不同煤种的干燥特性进行了对比,分别在原料煤给煤机入口、滚筒干燥机出口、粉仓料斗等对煤质进行取样分析,干燥结果对比见表3。从表3可知,在运行参数基本相同的情况下,原料煤初始水分越低,干燥后滚筒出口块煤和粉仓内粉煤全水分越低,滚筒出口块煤发热量增加幅度越小,粉仓内粉煤发热量还可能随着灰分的增加而降低。对于干燥后灰分的增加,可以如下考虑:为消除同一煤种3个取样点(原煤,滚筒出口,粉仓)收到基水分的影响,假设对原煤进行不同水分下的工业分析,在不发生化学变化时,则各工业分析成分按比例变化,则各工业分析成分可按照下式进行换算(以挥发分为例)。从表4可知,对比滚筒出口和原煤折算到该水分(7.0%)下的工业分析,滚筒出口块煤Var和FCar均较原煤增加,而Aar较原煤降低。原因是原煤中灰分多以细颗粒形式存在,离开滚筒时大部分灰分被高速烟气携带走,灰分的降低造成其它工业分析成分(除水分)比重的增加,即FCar比例提高了5.11%,Var比例提高了3.97%;而Var提高幅度偏低的原因是褐煤在高温干燥(温度大于250℃)过程中有挥发分析出,挥发分比例会有所减少。对比粉仓和原煤折算到该水分(3.5%)下的工业分析,粉仓内煤粉Var和FCar均较原煤明显降低,而Aar较原煤明显升高。原因是原煤中大部分灰分以细颗粒形式被高速热烟气带离滚筒后进入煤粉收集器扑捉;灰分增加的另一个因素是热烟气发生炉燃烧煤粉产生的灰分在系统内部循环,无法全部有效排出,随着运行时间累积,灰分增加越多。为避免类似煤种2的褐煤在干燥后出现灰分过高,发热量偏低的情况,一方面要控制原料煤水分和灰分接近设计煤种;另一方面若实际干燥煤种和设计煤种差别较大,则需要实时化验,根据工业分析结果对运行参数进一步优化,控制成品煤的水分和灰分符合设计值。控制成品煤水分的意义在于,干燥后水分过低会加剧滚筒出口块煤的破碎,造成输送过程中产生更多煤粉扬尘;水分过低会造成粗粉分离器回粉水分过低,不利于提高成型机的成球率。在原料煤初始水分较低时,应适当降低滚筒干燥机出口温度,尽量控制成品煤水分在10%~15%,避免出现过干燥,同时保证系统出力。控制成品煤灰分的意义在于,干燥后灰分过高会导致提供给热烟气发生炉的燃料发热量偏低。一方面会使燃烧器在设计给粉量时产生的热量低于额定值时,从而影响热烟气发生炉的带负荷能力;另一方面,在产生相同干燥热量时,需要投入更多燃料燃烧,从而产生较多的灰分进入系统循环,进一步降低粉仓煤粉的发热量,影响系统物料平衡。
3结论
今年的主题是”发现生活中的美”,寓教于乐中,在欢乐和趣味中讲述了“美就在我们身边”。航天英雄刘洋让我明白了“探索之美”;篮球巨人姚明让我见识到“自然之美”;还有奥运冠军和“最美司机”的女儿,农民艺人刘大成等等让我了解到“和谐美”、“传递美”、“创造美”、“平凡美”。这其中年轻的邓丽老师让我最为感动。
邓丽老师是一位年轻平凡的乡村教师,可她的到来给这个大山里的学校和孩子巨大的改变,让国旗在大山里升起,让孩子们打开了美术和音乐的大门,她让孩子们了解美,创造美,孩子们非常喜欢她。
邓丽老师已经在学校工作了三年时间,孩子们用了许许多多的办法希望邓老师留下来。其实孩子们离不开邓老师,邓老师也是离不开孩子们的。当邓老师告诉孩子们他会一直和他们在一起的时候,孩子们破涕为笑的笑容让我十分的感动。邓老师用她无私的爱感动了所有的人,她才是真正的心灵美,平凡美!
【关键词】相干技术;分形;相干切片
地震勘探技术越来越多的应用在煤田勘探中,但在煤田应用中仍存在着解释技术单一、解释参数选择存在局限性等问题,在煤炭领域仅能准确解释5米以上的断层,直径大于20米的陷落柱、采空区等,而对于影响机械化采煤的2~3米小断层及其它地质异常体的地震解释则不够准确,如何从三维地震数据体中有效提取地震属性参数,并利用各种分析方法对属性参数进行研究以解释更小的断层,显得尤为重要。利用煤矿三维地震数据动态解释系统,提取出反映断层特征的倾角、能量变化、振幅差异和落差值在煤(岩)层地震反射波所反应的各信息之间的差异,对三维地震数据体中包含的煤层反射波的追踪及反射层位上沿层提取与断层有关的地震信息进行分析,避免了人为的主观误判,更为精确的解释了落差大于5米的断层,提高了落差小于5米小断层解释的可靠度和精确性,该方法在煤田三维地震资料精细构造解释中对小断层落差2~3m、直径小于20米的陷落柱、采空区等的解释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选取适当的尺度(计算出点间距的最大值和最小值),求出向量SR和向量MSID的每一个分量的对数,然后用最小二乘法拟合出斜线的斜率P,即为二维分形值。
在煤矿三维地震数据动态解释系统平台下,利用计算机可以直接提取计算提取三维地震数据库中二维分形参数值。通过启动“煤矿三维地震动态解释系统”在打开“地震属性技术”窗口,选择所需要提取数据的工区数据库,打开“属性提取参数设置”窗口,设置好最小Inline号、最大Inline号和步长,并选择要提取的对应层位。
2相干体技术原理
相干体技术就是利用三维地震数据体中相邻道之间地震信号的相似性,来描述地层和岩性的横向非均匀性。断裂识别应用属性最多的是相干,相干数据体是利用地震道间的波形相似性进行分析,来确定地下储层的横向岩性变化,其假设条件是地层连续、横向上地质与地球物理参数变化不大、道与道之间的波形应相似.当存在断层或裂缝(孔、洞)发育时,地震剖面上波形特征会发生变化,用多道相似性准则去衡量它,找出波形特征的变化与相似系数的关系,根据已知区相似系数的变化规律,可预测目标区是否有断层或裂缝(孔、洞)分布。采用平面图或三维立体的可视化的方式显示具不连续性的断层和地层边界等,能直接指示断层、地层边界等地质特征。
3应用实例
在三维地震地震勘探中,构造区域的煤层在地震勘探表现为反射波发生了变化。反应在时间剖面上为反射波同相轴发生错断、同相轴形状突变、反射零乱、出现空白带;反射波能量减弱、振幅降低、噪声的影响突出。反应到波形上的变化是反射波幅值降低,波形变得平缓且零乱。波形的变化将会引起反射波序列分维值的变化,从而使得连续的二维分形参数值表现出跌宕起伏,出现明显的起落。以谢桥矿西二采区Inline365线为例(如图1所示),从时间剖面上看不出反射波同相轴有明显的异常,只能大体的判断反射波同相轴在Crossline187线附近有轻微的揉皱,这与煤层变薄或者受岩性组合影响所产生的地震波相似,不能直接的判断是否是断层或断裂构造。
【关键词】肝硬化;单胺氧化酶;前白蛋白
【中图分类号】R44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959(2009)09-0018-01
病毒性肝炎后肝硬化已成为我国的常见病,对肝硬化的早期诊断与适宜治疗,对于稳定病情,延长患者的生命年限具有积极的意义。常用肝功能检查指标特异性不高;放免法检测透明质酸、Ⅲ型胶原、Ⅳ型胶原等指标条件要求高,检测时间长,不易普及。目前PA、MAO检测试剂盒已商品化,测定方法简便易行,可上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与其它指标联合应用和动态测定有助于肝硬化的辅助诊断和病情判断。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85例门诊及住院病人(男56例,女29例,平均年龄47±9岁),其中肝硬化代偿期患者56例(男34例,女22例,平均年龄46±6岁),失代偿期患者29例(男22例,女7例,平均年龄(52±11岁)均经临床确诊为肝硬化,检测其血清PA含量及MAO活力。健康对照系献血员血清50份,男38,女12例,平均年龄(34±11)岁。
1.2 方法:PA测定用免疫比浊法,MAO测定用连续监测法统计方法:数据均以(x±s)表示,采用方差分析(F检验)和相关分析,P
2 结果
肝硬化患者血清PA、MAO水平与对照组比较,见表1。
3 讨论
血清前白蛋白是肝细胞合成的蛋白质之一,由于在pH8.6电泳中移动速度比白蛋白快而命名为前白蛋白[1]。前白蛋白的半衰期仅为1.9d,与白蛋白(17~23d)相比,更是观测肝功能受损及营养缺乏的早期诊断指标[2]。肝硬化患者由于营养缺乏,同时有功能的肝细胞数目减少,前白蛋白合成下降,导致前白蛋白水平在代偿期即有显著意义的下降(P
MAO(Monoamine oxidase,EC1.4.3.4)为一组作用于不同单胺类化合物如肾上腺素、五羟色氨等氧化脱氨的水溶性酶,是由黄素蛋白和辅酶黄素蛋白腺嘌呤二核苷酸组成的含铜蛋白质,在胶原形成过程中,参与胶原成熟最后阶段的架桥形成,使胶原和弹性硬蛋白结合,形成纤维后MAO逸脱,导致血清中MAO活性升高,正常情况下胶原蛋白的合成和分解处于动态平衡,人体受到肝炎病毒感染后,引起肝内慢性炎症性刺激而产生纤维组织增生,肝纤维化时胶原合成增多,其总量的增加与肝纤维化程度呈正相关。MAO广泛存在于肝、肾、脑等器官的结缔增生,导致肝脏纤维化。在此过程中胶原合成增多,结果分析表明肝硬化时,MAO的活性明显增高,故MAO活性测定能反应肝纤维化的生化过程,对肝硬化的早期诊断和肝硬化的分级有重要诊断价值,肝硬化Child-PlughA、B、C各级之间MAO水平差异显著,对亚急性重型肝炎和慢性重型肝炎患者肝纤维化状况和监测有重要临床意义[3,4]。
综上所述,血清PA、MAO测定对肝硬化早期诊断具有重要的价值,PA、MAO测定有利于肝硬化的诊断、病程、疗效观察和随访。在实验室诊断中,我们应该利用MAO检测对肝硬化做出早期、准确的临床诊断。
参考文献
[1] 张秀明,李建斋,魏明竟,等.现代临床生化检验学[M].第一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1年1月,1171-1179
[2] Sobhonslidsuk A, Roongpisuthipong C, Nantiruj K, etal.Impact of liver cirrhosis on nutritional and immunolog-ical status.J Med Assoc Thai,2001 Jul;84(7):982-988
[3] 薛爱玲,高宗玲.血清单胺氧化酶测定的意义及其局限性[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2,2:836-838
[4] 张凤菊,翟春玺.肝病患者血清单胺氧化酶活性水平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4,13:441
关键词:胺碘酮;静脉炎;复方七叶皂苷凝胶;硫酸镁
盐酸胺碘酮(又名可达龙)属Ⅲ类抗心律失常药。且具轻度Ⅰ及Ⅳ类抗心律失常药性质。是预防心源性猝死和治疗室上性、室性心律失常的常用药物,具有疗效好、副反应小、毒性低等优点。现已广泛应用于心血管临床。但因其PH值偏低,呈酸性,静脉注射对机体血管组织的局部刺激性强,使血管通透性增加,局部代谢及渗透压改变,损伤血管内皮细胞,引发静脉血管、局部组织无菌性炎症;轻者可引起局部组织发红、疼痛,重者可出现静脉血管条索状改变伴有疼痛,甚至血管周围皮肤结界状硬结、局部组织坏死 [1],同时也严重影响了胺碘酮的临床应用。本科采用复方七叶皂苷凝胶外涂和50%硫酸镁湿敷,两种药物交替使用,对预防胺碘酮致静脉炎的发生,减轻其临床症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现就本医院2013年1月~9月静脉使用胺碘酮情况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3年1月~9月静脉使用胺碘酮患者32例,分别为静脉泵入或静脉滴注胺碘酮。男20例,女12例,年龄42~76岁,持续24h使用者3例。根据美国静脉输液护理学会静脉炎分级标准[2],Ⅰ级:穿刺点疼痛、红和(或)肿,静脉无条索状改变,未触及硬结。Ⅱ级:穿刺点疼痛、红和(或)肿,静脉有条索状改变,未触及硬结。Ⅲ级:穿刺点疼痛、红和(或)肿,静脉有条索状改变,可触及硬结。32例中符合静脉炎其中Ⅰ级22例,Ⅱ级8例,Ⅲ级2例。
1.2方法 均采用复方七叶皂苷凝胶外涂和50%硫酸镁湿敷,两种药物交替使用。外涂和纱布湿敷病变处的覆盖面积大于病变边缘1~2 cm,2h更换一次,为减少水分及药液蒸发,可用保鲜膜覆盖在纱布上,连续使用2~5d。
1.3疗效评定标准治愈 红、肿、热、痛完全消失;显效:痛感消失,红肿消退面积≥70%;有效:痛感减轻、红肿消退面积
2结果
32例患者通过使用复方七叶皂苷凝胶外涂和50%硫酸镁湿敷后,只有2例患者效果比较差,其他患者静脉炎症状明显减轻,总有效率93.75%,明显优于以往未采用任何护理干预措施患者。
3讨论
血液正常pH值为7.4,超出此范围,输入的药液无论过酸或过碱,都可干扰血管内膜的正常代谢和机能,引起静脉炎[3]。临床上常用的盐酸胺碘酮,其pH值偏低,呈酸性,若配伍后偏离其pH值范围,则可能产生混浊、沉淀或加速分解,引起静脉炎[4,5]。其次,输注通路选择不当也是引起静脉炎的一个原因,输注时选择末梢循环较差或管径较细的上肢静脉,偏瘫肢体侧的静脉血管均易致静脉炎;下肢静脉的静脉瓣多,血流缓慢,药液在血管内停留的时间长,更易形成静脉炎;尤其是老年患者静脉瓣功能减退,使用时尽量不选择下肢静脉。使用盐酸胺碘酮时,如果发生药液渗漏,会导致注射部位疼痛、灼热、红肿,血管的脆性增加,血管痉挛,缺血低氧或静脉条索状改变,严重者导致皮肤溃疡发生。静脉炎发生后,若不及时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会增大治疗难度[2]。
采用复方七叶皂苷凝胶外涂和50%硫酸镁湿敷,对静脉炎有明显的预防作用,能够有效地保护患者的血管。因为胺碘酮属于强刺激性的药物,外周静脉用药易造成血管通透性增加,部分活化因子如5羟色胺等,游离至组织间隙,刺激末梢神经,造成局部红、肿、热、痛的炎症反应[6]。硫酸镁湿敷:主要是利用硫酸镁具有高渗作用,促进局部组织水肿消退。此外镁离子还具有抗炎、扩张血管平滑肌、改善微循环作用,从而达到消炎止痛、消肿的目的。复方七叶皂苷凝胶可治疗表浅的血栓性静脉炎,用于静脉护理。另外输注前确保穿刺针在血管内可避免穿刺不成功时盐酸胺碘酮进入局部组织,引起局部刺激。选择粗且直的血管进行穿刺,也可防止药物的外渗及降低引发静脉炎的机率。一般不管患者有无局部静脉炎症状,也应每24h更换穿刺部位,以此减少静脉炎症的发生。因此,交替使用复方七叶皂苷凝胶外涂和50%硫酸镁湿敷可以减少胺碘酮引起的静脉炎。
参考文献:
[1]高娟.三种药物治疗持续静脉泵入胺碘酮引起的静脉炎效果观察[J].中华临床医学月刊,2010,(7).
[2]付春华,赵雁,于莹,等.静脉输入硫酸镁预防诺维苯所致静脉炎的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02,11(37):816-817.
[3]李玮,张俊,乔燕舞,等.高浓度胺碘酮静脉泵入与静脉炎关系的临床研究[J].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2004,13(6):595.
[4]张利.复方七叶皂苷凝胶联合硫酸镁溶液治疗碘海醇外渗的疗效观察[J].安徽医药,201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