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油茶树种植技术

油茶树种植技术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油茶树种植技术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油茶树种植技术范文第1篇

[关键词]油茶种植 气候区划 栽培技术

引言:油茶属山茶科山茶属植物,木本食用油料植物,为我国14个油茶种群之一。油茶树全身都是宝,特别是茶油,不饱和脂肪酸、亚麻酸和维生素E含量高于橄榄油,而且其油富含维生素E、胡萝卜素和其它抗氧化成分等人体所必须的氨基酸以及锌、硒等微量元素,具有降低胆固醇和血脂、软化血管、改善心脑血管,防治高血压等功效,对人体健康极为有益;同时,油茶又是常绿阔叶树种,具有固根稳土、吸收二氧化碳净化空气、防止水土流失、保护生态环境的作用,生态效益著显,它是集食用、药用、观赏绿化等综合利用价值较高的植物。它的建设与发展将对国家食用油安全发展战略,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提升民生幸福指数,建设生态文明的新农村都具有现实的意义。

一、油茶生长生物学特征

油茶生长年平均温度15-21℃,能抗40℃的高温,或在-10℃的低温,无霜期260Td以上,各生长生育期对温度的敏感性不明显,年平均总日照时数在1200-2000h。

二、油茶生长生育期适宜气候条件

油茶属一种喜温润气候,避强光喜弱光树种,在遮荫度适当的生态环境下生长的食用油料植物。油茶生长生育周期长,从开花到果实成熟约一年的时间,花期少阴雨,年平均温度15—21℃,极端气温在许可范围内对温度的要求不很明显,降水量1000~2500㎜,年平均相对湿度75-85%,光照时间长,怕渍涝。

三、油茶种植区气候与地理环境

(一)油茶种植区的气候

该县地处中低纬度的亚热带季风温润气候区,四季分明,降水充沛,光照充足,年均气温17.5℃,年均降水量1908㎜,是江西省暴雨中心区之一,年均相对湿度80-82%,无霜期长,为265Td。年均日照总时数为1740h。

(二)油茶种植区的地理环境

该县位于江西省东北部,鄱阳湖生态经济开放区东南岸的丘陵山区,面积1140.76平方公里,其中6分为丘陵山地,平均海拔200-300m,大部海拔

(三)油茶生长土壤条件

油茶,又名“茶子树”,是茶属中的常绿小乔木和喜酸性的油料植物,具有抗旱耐寒耐贫瘠特点。它适生于地势开阔的低山或高山下部的丘陵地带,要求土层深厚、土壤肥沃、温暖湿润、排水良好、带微酸性的壤土,pH值在5-6.5的土壤中生长最佳。

四、油茶种植地气候区划

利用该县30年的气象资料和1:5万地形数据与河流、居民点分布数据为基础,选取≥10℃的年活动积温、极端最低气温、降水量作为区划的主导因子,运用GIS技术,结合传统气候区划方法,对油茶种植地进行气候区划,区划结果分为三个等级即:适宜区、次适宜区和不适宜区。

(一)适宜区

海拔在50-100m,坡度

(二)次适宜区

海拔在100-200m,坡度200m,坡度>50度,不宜发展油茶生产。原因易造成水土流失和管理不便等。

(三)不适宜区

海拔>200m,≥10℃年活动积温

五、油茶种植技术与管理

(一)油茶种植地选择方法

1.油茶种植地选择

根据油茶的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油茶种植地应选择在背风向阳、地势开阔的丘陵山地(荒山坡地),或高山下部土层深厚、土壤肥沃、温暖湿润、排水良好、光照时间长的缓坡地带;同时油茶又是一种喜光喜温,喜酸性树种植物,宜在pH值5-6.5的土壤中生长,在自然环境下,有铁芒箕、野生茶树、杉木、茶树、松树、映山红、乌饭树等植物生长的地方,它们对土壤酸性的具有指示性作用,凡上述植物生长茂盛的丘陵山地均可作为油茶的种植地,忌在碱性土壤地上进行油茶种植。

2.油茶种植方式

油茶种植地有全垦,人工梯田,洞穴三种方法。凡坡度1050度的山地必须采用洞穴方法种植。

(二)油茶苗的培育

1.油茶苗床地选择

根据油茶生长特性,苗床地应选择在土壤肥沃、光照充足、排水性好、PH值5—6.5的微酸土地育苗为宜,碱性土壤和地下水位高的地方不宜选择;整地方法,将育苗的地块施足基肥,灌好底墒后,筑成1.2m宽畦地(便于操作),长度自然,畦两侧沟深20-30cm,沟底宽30~40cm,不积水且排水顺畅。

2.油茶种苗培育

种苗的好坏,直接影响油茶的长势和产量,种苗培育方法有:一是种子优选法,经过对油茶生长期观察,优选树形好、颗粒大、无病虫害、产量高10年生以上的成熟果实,直接播种育苗;二是扦插育苗法;根据5.1.1苗床地选择要求,将10年生以上无病虫害、生长健壮、结果多的优良单株春梢进行扦插育苗作为种苗选择;三是嫁接育苗法:根据油茶生长生育期适应性条件,种苗应选择树形好,生长健壮、无病虫害,果实大、产量高,丰产10年生以上的油茶树枝条做接穗,砧木可采用白花油茶或红花油茶实生苗或桔壳,枝接或芽接均可,嫁接苗发嫩芽后,应有防遮阳和防涝措施。

3.油茶树苗的移栽

油茶树苗移栽应选择树形好,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生长枝或嫩芽经嫁接成活后的一类、二类苗;树苗的质量直接影响成活率,移栽时间最好选择在春季的阴或小雨天气,随起即栽,移栽时将已整理的地块挖好洞穴,把根系完整、无病虫害二年生长树苗浆根后再进行移栽,定植时按以下步骤,将移栽苗摆正放入穴内、回土、轻提、压实、浇上定根水,嫁接苗的砧木处与地面高度平齐等措施;有条件的地方可用生根粉浆根或用营养袋二次育苗移栽,此方法可以提高成活率。

4.油茶种植密度

根据油茶种植特点,密度应根据种植地的实际情况而定,平缓的适当稀些,徒陡的可密些,纵横株间可采用错位排列进行移栽,原则上亩栽60-80株,株行距3×3.5m;另外,林间可适度套种果树等经济作物。

(三)油茶成年树水肥管理与病虫害防治

1.油茶水肥管理

油茶幼树成活后,应浇水保苗。5月中下旬后,气温逐渐升高,嫁接苗将会长出大量的新根,小芽萌发需要大量的养份供给;对于冬花型油茶终年花果不离枝,开花结果越多消耗水肥越多。为此,要根据油茶树生长的实际情况合理施肥,针对幼树以氮肥为主,坚持薄施粪水或尿素,配合磷钾肥;成年树春季以氮肥为主,夏秋以磷钾肥为主,冬季施用磷钾肥。施肥量应根据油茶的树龄或需保果肥而定。油茶结果有大小年之分,大年以磷钾肥为主,小年增施氮肥或复合肥,秋冬以有机肥为主,春夏可施速效肥。

2.油茶花果期管理

花期:油茶为主根发达的深根性树种,油茶花期很长,每年10-12月开花,盛花期在11月前后,也有的常年开花。实生油茶5年后有少量的开花并结果,10年进入盛果期;嫁接油茶3年后有少量的开花并结果,6年进入盛果期。盛果期可维持40-50年或更长。8~9月是油茶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花芽分化、果实膨大、油脂转化需要大量的水分供应,但秋风秋雨过多,会影响蜜蜂传授花粉的活动能力影响产量。故有“七月落金八月落银”的说法。油茶花芽分化是在春梢基本结束生长后开始,由于各地的气候差异,油茶花芽分化盛期为6月上旬至7月上旬,7月中旬至10初逐渐在减少。油茶花为两性花,10月中旬开始开花,11月为盛花期,12月下旬开花基本结束,少数延至翌年2月。

果实:油茶花授粉受精以后,子房略有膨大,12月中旬后基本停止增长,3月后气温回升,幼果继续生长,4-8月果实体积增长较快,7-8月为果实迅速增长期,10月中、下旬成熟。但油茶具有秋未冬初开花,一年四季花果不断的生物学特性,秋旱、强寒潮等灾害性天气对花果生长发育和产量影响较大。

3.油茶病虫害防治

针对油茶成年树在生长过程中的病虫害有炭疽病、软腐病、烟煤病、茶毒蛾、油茶毛虫、油茶尺蠖等。防治方法;有生物防治、药物防治和林业技术防治三种,它们各有所长,前二者是根据不同的病虫害对症下药,效果显著,此文不予介绍;林业技术防治法是目前采用最多的方法,成本低,简单易用,就是清洁林内环境,保持林内透光通风透气,减低林内湿度,发病期间不宜施氮肥,应增施磷肥、钾肥,提高植株抗病性。油茶相对病虫害较少,应根据病虫害发生情况,可针对性用药剂防治或采用夏铲冬垦灭蛹、灭幼虫,人工捕捉和灯光诱蛾,招引益鸟捕食害虫,施用白僵菌、苏云金杆菌,让害虫感病死亡等生物防治,它是油茶类病虫害防治的方向。

(四)油茶林地扶育与修剪管理

1.油茶林地扶育

油茶为常绿阔叶树种,幼树主根长而侧根少,幼树阶段主要是以耕代抚管理,解决幼树与杂草争光、水、肥问题;成年树是从初果到大量结果的时期,是油茶经营最有价值的时期,要中耕抚育,每年至少铲山除草一次,每隔3年,冬季要清理林地,深挖垦复,及时清除林地杂灌(草)木和病老残枝一次。

2.油茶树冠修剪

整枝修剪,优化树形是提高油茶产量和品质的重要环节,修剪强度可分修剪和重剪,幼树期不用修剪.长至1.5m时剪顶即可。成年树去弱留强.剪密留疏,剪弱和病枯枝乱枝,使树体枝条均匀分布,结构紧凑,多留营养枝,促发新枝,为来年丰产奠定基础。

六、结语

通过区划,为该县科学布局油茶种植,优化种植结构,避免气候风险,将会起到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周淑贞,张如一.张超主编《气象学与气候学》高等师范院校教材

[2]陆时万,徐祥生.沈敏健主编《植物学》高等师范院校教材

[3]庄瑞林.中国油茶[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88

[4]陈永忠,王德斌.油茶综合利用浅析[J]1997(04)

[5]李家丽.浅谈油茶种植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期刊论文].科海故事博览 科技探索2010(11)

[6]李果青.浅谈油茶的种植技术[期刊论文].林业建设.2009(1)

[7]龙忠于,王玉娟,陈永忠等江西省油茶产业发展综述[期刊论文].湖南林业科技.2008(3)

[8]罗崇彬.油茶种植研究[期刊论文].科学之友.2009(36)

[9]李远发,胡灵,王凌晖油茶资源研究利用现状及其展望[期刊论文]广西农业科学2009(4)

[10]雷小林,刘丽婷,文娟等油茶分子有种研究进展[期刊论文].经济林研究.2006(4)

[11]曹传旺.丁玉洲.刘小林等油茶园主要害虫茶袋蛾及其天敌间相互关系[期刊论文].植物保护学报.2007(6)

油茶树种植技术范文第2篇

一、育苗

1. 育苗茶树种选择。通过试验,该县栽种茶林1号、湘林1号、黄山1号、大别山1号等品种比较适宜,其单果较重,产量高,出籽率、出油率也高。采种时选择种粒大、饱满、种壳黑褐色、外形无病态症状的种子。

2. 整地。选择疏松、湿润、肥沃的红壤、黄壤和黄红壤土质,地形较平整,pH值在4~6.5之间的土地种植。整地要求先犁地后耙平磨细,清除土壤中石头、树根和杂草等杂物。

3. 打坑和施底肥。坑的大小为30厘米×30厘米×30厘米。打坑后施底肥,即施3千克钙镁磷肥或6千克与泥土搅拌均匀的农家肥。

4. 播种。播种时间选在当年11月初至次年2月之间进行,播种时用多菌灵对种子进行消毒,在坑中挖15厘米深的种植穴,每穴播种6粒,覆土并盖5厘米厚的稻草。

5. 茶芽管护。茶芽出土后,气温高时在苗地上盖上遮阳网。茶苗高6~9厘米时,薄施氮肥,并做好除草和病虫害的防治。茶苗生长到12厘米高时,即可实施定植。

二、造林

1. 造林地的选择。应选择山地、丘陵25度以下斜坡和缓坡的下坡或中坡地段,方向为南向、东向或东南向,土质为疏松、比较肥沃的红壤、黄壤、黄红壤山地,pH值在4~6.5之间,土层厚度在60厘米以上。

2. 整地、挖穴、下基肥。整地时先清理林地,全面砍除树干,挖掉树根,按水平带状整地。要挖大穴,规格为60厘米×60厘米×60厘米;下基肥,施三元复合肥300克/穴,肥料与穴内底土要充分拌匀。

3. 栽植密度。栽植行距为2~2.5米,株距为2.5~3米,每亩定植110株。根据该县的气候特点,种植时间选择在冬季11月下旬到次年春季的5月底之间进行,应尽量选择在春季定植,定植当天选在阴天或晴天傍晚进行,雨天土太湿时不宜定植。定植时实行1穴1苗,将苗放入穴中扶正并舒展根系,填入细土压实,尽量使土与根系紧密接触,然后浇入适量的根水,覆盖松土即可。

三、施肥与管理

1. 施肥。栽植第一年可不施肥;2至4年龄,追肥以施氮肥为主,配施磷、钾肥,每株每年需尿素50克,磷、钾肥各10克,混合后分春、夏、秋3次施放;5年龄以后,将家禽家畜粪便、茶油枯、桐油枯等进行发酵排毒后追施,每株每年一次性施2千克。

2. 幼苗期管理。每年立秋节后除杂、翻土1次,以扩土和促进土壤透气。

3. 幼林树管理。每年5~6月、7~8月对油茶林全部翻土、除杂,翻土深度在15厘米以内,不能伤及根系。

油茶树种植技术范文第3篇

关键词:油茶产业;现状;存在问题;对策;浙田

油茶是中国特有的优良乡土树种。它与油橄榄、油棕、椰子并列为世界四大木本油料植物[1]。青田县是浙江省油茶第二大县,被誉称为“浙南油库”。20世纪60年代鼎盛时期,油茶种植面积达到近2.1万hm2。但80年代后,受观念、管理、市场等多方面因素影响,青田县的油茶产业一直处于荒芜和半荒芜状态,油茶面积和产量逐年下降。

1青田县油茶产业现状

青田县位于浙江省东南部,瓯江中下游。北纬28°08′,东经120°17′。东接温州,南连瑞安、文成,西临丽水、景宁,北靠缙云,总面积2 493 km2,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温暖湿润,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8.1 ℃,年平均无霜期256 d,年平均降水量1 800 mm。山地资源丰富,适合油茶植物生长。根据2008年青田县林业局森林资源调查统计,油茶种植面积仅存1.43万hm2,667 hm2以上的乡镇有7个,全县有4万余农户经营油茶,主要分布在章村、腊口、船寮、东源、祯埠等中西部地区,其中章村乡和腊口镇最多。在这1.43万hm2油茶中,仅有2 000 hm2的油茶林处于经营管理状态,其余都处于半野生和原始栽培状态,品种以普通油茶为主及少量的浙江红花油茶。

2存在的主要问题

2.1群众观念落后,发展油茶产业的积极性低

由于长期受小农经济思想的束缚,大部分群众将种植油茶主要定位于满足自家生活需要,基本依赖“天种天养”,生产上仍沿袭粗放的种植技术和原始落后的管理,对茶林放任不管,不到茶子成熟不进山;甚至一些林农放弃了采摘,没有切实树立起种植油茶发家致富的观念,因此很少投入人力、资金对油茶林进行管理和开发。

2.2管理粗放,经营效益低

油茶树长期以来基本上采用实生繁殖方式,导致品种严重退化,树势衰败严重,大小年突出,产量低且不稳,油茶品种皮厚、仁小、出油率低;加上青田县茶农对油茶种植生产方式原始粗放,技术含量低,对高冠嫁接、修剪等丰产技术知之甚少,对垦复油茶的积极性不高,全县约有60%的油茶林没有进行垦复,即使垦复了也没有连续性,油茶林“老、稀、残、杂”现象比较严重,导致油茶林整体效益不高。

2.3产业链条短,附加值低

青田县的油茶加工仍较多采用民间传统的液压式土榨法,加工能力弱,出油率低,只有22%左右,即100 kg油籽可榨成品油约22 kg。生产的油茶品质低,价格低,一般市场价为40元/ kg,只有精品茶油价格的1/5左右。茶壳在农村主要作柴烧,除几家深加工企业,其他作坊式的加工厂对于茶皂素提取、菌体蛋白饲料等综合开发利用还是空白。

2.4缺乏强势“品牌”和高端技术

青田县目前虽然有浙南油茶等3家油茶生产企业,在生产、技术攻关、品牌建设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行业发展目标、国内大型油茶加工企业相比,还存在较大的差距。在油茶精深加工方面缺乏高端技术,无法完全有效利用油茶资源,产品附加值不高。在品牌建设方面,青田县目前没有一个叫得响的大品牌。对于企业而言,品牌就是生命力,就是最大的竞争力,是产品赢得市场保证和走向市场的通行证,强势品牌、高端生产技术的缺乏,是青田县油茶生产企业的最大软肋,已经成为制约青田县油茶产业发展的一大障碍。

2.5农村劳力少,茶油商品率低

山区种植油茶劳动强度大,而青田县油茶主产区的农村青年都已外出务工。劳动投入少,是青田县油茶林荒芜的重要原因之一。同时,由于油茶林分户经营,规模程度低,集中收购难,林农主要到当地附近的榨油作坊将茶籽榨成成品油留作家庭自用。

3发展对策

3.1进一步出台政策,完善机制

政府的引导和扶持是关键[2]。建议政府把油茶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一项富农产业和乡镇的主导产业来抓,在人员、资金、政策等方面给予倾斜,推动油茶产业不断发展壮大;负责制定油茶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协调解决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加大对油茶抚育改造、品种改良和油茶加工企业的扶持力度,进一步完善油茶林地流转机制和补偿机制,并把各种机制落到切实加快油茶产业发展上来,为产业发展做保障。

3.2加强宣传,转变观念

发展油茶产业,首先要把转变群众落后观念放在第一位。一是走出去。组织油茶大户、乡村干部、有意向发展油茶的群众到江西、湖南等油茶产业发展较快的地区学习参观,借鉴经验,坚定他们种植油茶的信心和决心。积极发动民营企业家、油茶大户,采取租赁方式,整合山地资源,扩大油茶种植规模;对零星种植、小规模种植的茶园,化零为整,变小为大,进行连片开发,形成油茶基地,走规模化发展之路。二是请进来。建议由县林业局邀请专家学者、技术人员授课和现场指导,提高群众对油茶的认识,使群众树立“把油茶当作田来耕”、“种油茶也能致富”的观念[3]。

3.3以科技为支持,加快油茶产业的发展步伐

发展油茶产业,应强化科技支撑,切实提高油茶经营的科技水平。林业、科技部门要加强对油茶优良品种的引进和开发,对新品种进行预植更新,对林相较好、产量不高的油茶林进行高接换冠,建议大力开发建设示范基地,以带动、辐射周边群众。要千方百计加大对农民的培训力度,让他们学会嫁接、育苗、种植、修剪等一系列技术,成为合格的茶农。要积极组织开展技术下乡活动,为群众提供油茶低改技术服务。

3.4培育龙头,提升油茶综合竞争力

政府部门要按照“扶大、扶强、扶优”的原则,认真落实扶持龙头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培育一批竞争力强、带动面广的油茶龙头企业,促进油茶产业链的延伸[4]。同时鼓励企业进行名牌产品的开发,培育一批以“瓯江源”等为主的品牌企业,进一步提高青田县油茶产品的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提高油茶资源的利用率和综合附加值。现在的油茶加工企业主要是收购茶籽饼和毛油,农民需要1个月左右的时间采摘、脱壳、榨油,对于一些外出务工的农户来说耗时太长,导致其生产积极性低。如果企业扩大规模,开发出油茶果脱壳设备,直接收购农户的油茶果,就可提高农民的油茶生产积极性,进一步促进油茶产业的发展。

3.5转变机制,加强市场开拓

要实现产业化,必须开拓市场,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重视企业的主体行为。如果仅建设油茶树基地,缺少油茶籽加工企业,农民生产的茶籽没有出路,缺乏销售渠道,也形成不了产业;反之,如果仅有油茶籽加工企业,没有一定规模的油茶籽基地为依托,则生产企业将成为“无米之炊”。建议加强和发挥专业合作社的作用,积极鼓励贩销大户参与合作社,成为产销衔接的纽带和调节产销矛盾的主导力量;同时大力挖掘、弘扬油茶文化,丰富油茶内涵,增加油茶的主导力量,促进油茶产业化的发展。

4参考文献

[1] 回良玉.全力推进油茶产业建设促进林业又好又快发展[J].湖南林业,2008(10):1-4.

[2] 周席华,徐永杰.湖北油茶产业发展现状及发展思路[J].湖北林业科技,2008(6):50-51.

油茶树种植技术范文第4篇

关键词::油茶;蕉岭县;适宜性分析;种植方法

中图分类号:S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0432(2011)-10-0128-1

油茶(Camellia oleifera Abel),属山茶科,是我国主要的木本油料树。油茶树极易种植,适应能力极强。我国适宜油茶种植的区域为:北纬23°30′-31°00′,东经104°30′-121°25′,属水热条件极丰富的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域。油茶种植不与粮食作物争地,而且能够绿化荒山,保持水土,是一种经济性环保性都极强的优良树种。

1 蕉岭县油茶种植的地理及气候适宜性分析

1.1 地理情况

蕉岭县位于广东省东北部,地处韩江上游,东经116°23′-116°35′,北纬24°12′-25°50′,西与平远县相连,东南与梅县接壤,北与福建省武平、上杭两县毗邻。境内河流纵横,冲积成大量山间小盆谷,石窟河流域(含其支流高陂河、柚树河、石扇河、广福河、溪峰河)是蕉岭县较大的盆地和主要耕作区,耕地面积约10万亩,极适宜油茶规模化种植。

1.2 气候情况

蕉岭县境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夏长冬短,光照充足,雨季长,雨量充沛,由于南岭山脉的屏障作用,使冷空气影响减弱,所以冬季并不十分寒冷。境内气候温暖,雨量充沛,年平均降雨量1657.9毫米,年平均日照时间1886小时,年平均气温20.9℃,相对湿度77%,全年无霜期270天左右。这种气候条件对油茶的发育生长极其适宜。

2 油茶种植技术

2.1 苗木培育

苗木培育主要分实生育苗和无性育苗。实生育苗由于存在后代分化大、品种退化严重、林相不整齐、茶果成熟不一致、挂果期晚等缺点,一般不用实生育苗。无性育苗又分扦插育苗和嫁接育苗。

2.1.1 扦插育苗 苗圃选择向阳、排水好、中等肥沃的沙质土壤。圃地要深耕捣碎平整,苗床宽1m,高23cm,便于排水管理。床面铺7-8cm厚的疏松混合土或山坡沟脊雨后冲积沙,并进行消毒处理。选择5-15年生的健壮母树,大树摘其向阳外缘叶片,小树不论,最好摘树冠1/3处的叶片。春插要摘过冬老叶,夏秋两季要选择当年生的基部叶。摘取叶片剥离腋芽时可能会附带枝皮,插时必须剪去。经处理好的叶片用水冲洗一次,然后用生根剂处理。

扦插前床面浇少量水,并松动插壤,使其疏松。插时掌握叶片连腋芽埋入土中1/3,露出2/3并斜插,插距3.5-7.0厘米,插后用手按紧,浇透水一次。插后及时用透光度30%左右的阴棚进行遮阴,保持床面湿润。一个月开始萌芽,50天后长出须根。新株长到7厘米高左右,可施少量稀薄腐熟人畜肥或叶面喷洒0.1%的尿素溶液1-2次。

2.1.2 嫁接育苗 嫁接育苗以芽苗砧接接为主,其程序为:先将沙床中的裸苗取出洗净备用。然后用刀片在芽苗上方1-1.5cm处切断,从砧木正中劈开,开口1cm左右,胚根保留5cm左右,将多余部分切除。第三步是用口径略大于砧木直径的圆筒(可用牙膏皮制作)将砧木套住。第四步是在接穗下端叶柄1-2cm处的两边各削1个15度,长1cm的楔形,再从叶柄上方3mm处切断,成为1芽1叶的接穗。最后把削好的接穗插入砧木切口中,叶柄一侧的皮层要对齐,用套筒套住捏紧。栽植深度以基部种壳刚入土为宜,栽后淋水保湿,并用遮阴网遮阳80%左右直至秋季,待苗长至15cm左右即可种植。

2.2 整地种植

2.2.1 整地 造林地宜选择土壤厚度为60cm以上、排水良好、湿润透气、微酸性(PH值为5.5-6.5)的砂质或轻粘性地块。整地一般在种植前1个月左右进行,将土壤翻松,改良土壤结构,使土壤中通气良好,促使土壤充分熟化。在缓坡宜进行带状整地,陡坡宜进行块状整地,平地宜进行全垦整地。整地后按种植密度挖好种植穴,施放底肥。

2.2.2 种植 选择一至二年生优良品种或优良无性系嫁接壮苗。壮苗要求顶牙饱满,根系发达,无病虫害,一年生苗一般要求高15cm,二年生苗一般高30cm左右。种植一般在立春至惊蛰进行,1穴1株。种植密度根据地形的不同,一般为采用2-2.5×3m至2.5-3×3m的密度,即每亩种植89-111棵。种植时,在已填好土的穴中挖成与苗木根系大小深浅适宜的种植穴,将苗栽其中,舒展根系,栽紧踩实。栽后覆1层松土,将基部堆成馒头形,防止雨季穴土沉陷浸水死苗。

2.3 后期管理

2.3.1 肥料管理 幼树阶段主要以追氮肥为主,施肥以次多量少为原则,每年每株施尿素100g左右。进入丰产期阶段主要施氮、磷、钾肥为主,其比例为3:2:1,每年每株施肥量在250g左右为宜。

2.3.2 土壤管理 每年对油茶林地进行翻挖2次左右,捡出影响苗木生长的大石头,锄掉杂草,并让其自然腐烂在土壤内,增加土壤的有机质。油茶林间可以进行粮食作物配种,粮食作物以豆科等矮秆作物为宜,不能选用高秆、藤本和旱季耗水量大的作物种植,作物配套种植可以达到以耕代抚的作用。

油茶树种植技术范文第5篇

关键词:城乡勘察;测绘技术;应用探讨

Abstract: in the information has increased sharply, construction today which changes with each new day, the paper figure already difficult carrying many graphical information: modification, amendment also very convenient. Digital mapping is to achieve the terrain of rich information and geographic information digitization and process automation or half automation. Thus, in this paper, the application of digital mapping technology are analyzed, and the only refers for the colleague.

Keywords: urban and rural reconnaissance; Surveying and mapping technology; Application discusses

中图分类号: P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0 概述

随着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及其在测绘领域的广泛应用,20世纪80年代产生了电子速测仪、电子数据终端,并逐步地构成了野外数据采集系统,将其与内业机助制图系统结合,形成了一套从野外数据采集到内业制图全过程的、实现数字化和自动化的测量制图系统,人们通常称为数字化测图简称数字测图或机助成图。广义的数字测图主要包括:全野外数字测图或称地面数字测图、内外一体化测图、地图数字化成图、摄影测量和遥感数字测图。狭义的数字测图指全野外数字测图。传统的地形测图(白纸测图)实质上是将测得的观测值数值用图解的方法转化成图形。这一转化过程几乎都是在野外实现的,即使是原图的室内整饰一般也要存测区驻地完成,因此劳动强度较大;再则,这个转化过程将使测得的数据所达到的精度大幅度降低。

1城乡勘察数字化测绘技术应用

(1)城乡数字化测绘技术的基本流程:城乡数字化测图新技术应用流程如图1所示。

图1 数字化测量流程

(2)数字化测绘工作方法

①基础控制部分,E级GPS的布设及选点埋石:根据测区树木、房屋对点的遮挡,高压电线对信号的影响及通视良好的实际情况, 把控制点埋设在无遮挡、远离高压线,通视良好的地段。其布设E级GPS点每平方公里不少于60个。E级平面控制网均采用GPS静态相对定位测量布网。GPS控制点在测区内分布较均匀,网形合理,强度较高。

②外业观测,数据采集利用四台南方NGS-9600接收机标称精度5mm+2ppm进行观测,观测时段E级≥45 min,数据采集间隔10s,同步接收卫星频数最少为5颗,绝大部分为7~8颗,卫星高度角大于150,接收机与卫星的图形强度良好。

③数据处理:GPS外业数据处理和基线向量采用GPS接收机随机商用软件“南方测绘GPS数据处理”在笔记本电脑上采用独立基线平差方法进行。GPS网先在WGS-84坐标系中进行全部基线解算,把不合格的基线利用高度截止角、历元间隔及参考卫星进行重新解算。平差处理先进行平差参数设置、自动处理,然后进行三维平差、二维平差、高程按拟合,接着进行网平差计算,最后输出平差报告(文本文挡)成果。高程精度均符合GPS测量规范要求。E级GPS网的高程拟合有3个高程起算点。

④数字化测图的工作方法:由于测区的E级GPS点的密度能够满足地形图的测绘要求,因此本次测图直接在E级GPS点上进行。测图比例尺为l:500,等高距为1.0m。图幅分幅采用国际分幅。

地形图采用“清华三维2005EpsW全息测绘”测图软件进行数字化测图,用全站仪在野外采集地形点的三维坐标并存储于全站仪中,及时传输至笔记本电脑中进行编辑成图。

⑤工程测量。l:500地形图测量:在已知点E级GPS点上设站,用已知点定向并检查无误后,用拓普康GPT-3002LN全站仪极坐标法或交会法施测。

(3)常规测图方法和数字化测图的精度比较。

野外大比例尺数字化测图的全过程几乎都是用解析法进行的。虽然最后成果仍表现为图解的线划图,但与传统的平板仪测图相比,有着本质的差别。数字化测图不仅在效率上有很大提高,而且大大减轻了野外的劳动强度,更为突出的是地形图数学精度的提高。

①平板仪测图地物点、测站点的平面位置主要取决于测站、视距、描绘方向、剌点等方面的误差来源;

②数字化测图:野外数字化测图是在控制点上设站和定向直接测得地形点的三维坐标,并采集好数据、把其坐标输入到计算机上,直接采用“清华三维2005EpsW全息测绘”测图软件成图。数字化测图地物点、测站点的平面位置主要取决于测站、定向等方面的误差来源。

2数字化测绘与传统绘图方法的对比

数字化测绘技术与传统绘图方法相比,其优势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一测多用。地质勘查工程,其布置区需施测大比例尺地形图,考虑到不同专业人员对用图范围、比例尺大小要求不同,过去完全使用平板测图方法,不同比例尺的地形图要分别测绘,重复工作量相当大,数字化测图可以一测多用,同时编制不同比例尺的地形图;

(2)成图精度高。数字化成图系统在外业采集数据时,利用全站仪现场自动采集地形地物点的三维坐标,并自动存储,在内业数据处理时,完全保持了外业测量的精度,消除了人为的错误及误差来源,外业工效大大提高,直接生产成本大幅度下降;

(3)全站仪在外业数据采集时,不受图幅范围的限制,设站也不受距离图幅的制约只要存测程范围以内,可以减少图根点的数量,提高工效;

(4)成图速度快、效率高,数字化成图的过程,减轻了作业人员的劳动强度,使牛产周期人大缩短,能及时满足用户的要求;

(5)数字化产品既可以存储在软盘上,也可以通过绘图仪绘在所需的图纸上,图面整齐、美观;

(6)数字化成图为设计人员甩开图板利用CAD技术提供了先决条件,也为准确读取图形上某点的坐标,或点间距离提供了保证;

(7)数字化产品便于存放、保管和运输,也便于修改,能更好地保证图形的现势性和不变形性,避免重复测绘造成的浪费,增加地形图的实用性和用户的广泛性。

3数字化测绘技术展望

现代测绘技术及测绘仪器向数字化、电子化、自动化方向发展,打破了传统的手工测绘理念,形成目前较好的一套数字化测绘解决方案。但是,目前的测绘技术在地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依旧存在着若干问题,需要我们广大测绘工作者的不懈努力,不断提出新的任务、新课题和新要求,有力地推动和促进工程测量事业的进步与发展。目前,数字化测绘技术传统的定位和绘图仍是重要的社会需求,但社会已经对测绘部门提出了新的需求,以前和测绘部门无关或关系小大的属性信息的采集、综合分析利用等也开始要测绘部门承担。由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的各类信息都要以空间定位为基础,也因为市场需求的大量涌现,信息化测绘将迅速推动测绘企业的技术进步,测绘企业参与地理信息系统在各方而的应用和开发是总体趋势,也是测绘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方向。信息化测绘将是我国测绘由传统测绘向数字化测绘转化和跨越之后进入的又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它代表着我国测绘技术总的战略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