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后结构主义

后结构主义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后结构主义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后结构主义范文第1篇

关键词:后结构主义;超文本;信息科技;社会思潮

由于电子出版物和万维网(WWW)的普及,超文本的应用正深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超文本开发者在各个文本单位之间加以明确的链接。这些链接开辟了新的文本空间,并深化了人们对语言符号相互关系的认识。超文本与后结构主义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在《批评家何为:超文本时代的批评理论》一文中,著名的超文本理论家兰道指出:超文本与晚近文本及批评理论颇多共同之处。例如,正像巴特和德里达等后结构主义者最近的著作那样,超文本重新设想了关于作者、读者及他们所阅读的文本的早已有之的假设;为超文本提供了标志性特点之一的电子链接,也将朱丽亚?克里丝蒂娃关于互文性、巴赫金对多声部的强调、福柯关于权力网络、吉尔?德勒兹与费利克斯?加达里关于根茎的“游牧民思想”的观念具体化了。超文本的观念成型与后现代主义发展几乎同时,但它们的会聚并非仅属偶然,因为二者都源于对印刷书籍和层系思想这类相关现象的不满。[1](P1)正如波斯特所指出的,“后结构主义的理论价值在于,它非常适合于分析被电子媒介的独特语言特质所浸透的文化。”[2](P113)本文着重论述德里达、巴特和福柯的思想与超文本理念的相通之处。

雅克?德里达(JacquesDerrida,1930-)是当代法国哲学家,解构主义的代表人物。他于1966年所发表的演讲《人类科学话语中的结构、符号和游戏》被公认为解构主义的奠基石。1992年,在英国剑桥大学讨论是否授予他荣誉学位时,巴里?斯密斯等一些教授致信伦敦《时报》表示反对。他们认为:“德里达先生把自己描绘成一个哲学家,而他的写作也的确带有这个学科的某些写作标记。然而其作品的影响,在一个令人惊讶的程度上,几乎完全在哲学之外的领域里,例如,在电影研究、法国文学、英国文学等系科里。……德里达先生的学术生涯在我们看来就是把类似于达达主义者(Dadaist)或具体派诗人(Concretepoets)的恶作剧和鬼把戏翻译到学术领域中来。”[3](P232-233)这些人的非议是事出有因的。德里达颠覆文学从属于哲学的观念,难怪其作品在文学界的影响超过哲学;他所热衷的解构,带有鲜明的文字游戏性质,难怪学术界视之为某种“恶作剧”或“鬼把戏”。尽管如此,德里达在20世纪下半叶所曾产生的影响是不可低估的。从某种意义上说,他是超文本理念的先驱之一。

德里达以对西方从柏拉图以来重语音轻文字传统的批判,树起了迥异于索绪尔所代表的结构主义的旗帜。他不仅着力避免在赋予“所谓时间上的语音实体”以特权的同时排斥“空间上的书写实体”,而且将赋意过程看成一种差异的形式游戏。他说:“差异游戏必须先假定综合和参照,它们在任何时刻或任何意义上,都禁止这样一种单一的要素(自身在场并且仅仅指涉自身)。无论在口头话语还是在文字话语的体系中,每个要素作为符号起作用,就必须具备指涉另一个自身并非简单在场的要素。这一交织的结果就导致了每一个‘要素’(语音素或文字素),都建立在符号链上或系统的其他要素的踪迹上。这一交织和织品仅仅是在另一个文本的变化中产生出来的‘文本’。在要素之中或系统中,不存在任何简单在场或不在场的东西。只有差异和踪迹、踪迹之踪迹遍布四处。”[3](P76)德里达作为前提加以肯定的综合和参照,并非发生于文本内部,而是发生在文本之间。作为阅读对象的特定文本是在场的,但它的意义不能由自身指涉获得,而只能在与不在场的其它要素的联系中赋予。如果不是着眼于单一的文本,而是瞩目于多个作为要素的文本或者由这些要素组成的系统,那么,在场与不在场的划分便失去了严格的界限(因为二者可以轻易转化)。

德里达发明了“延异”(differance)一词来概括文字以在场和不在场这一对立为基础的运动。在法语里,它的发音和“差异”(difference)一词相同,只是写法上第七个字母有a和e之分。这个新词是听不到的(被读音相同的difference所遮蔽),只有在书写中才能辨认,因此恰好可用来概括文本的特点。根据德里达的解说,延异是差异、差异之踪迹的系统游戏,也是“间隔”的系统游戏,正是通过“间隔”,要素之间才相互联系起来。这一解释完全可以移用来说明超文本的特性。超文本的基本要素是一个个的文本单位,这些文本单位因为彼此之间存在间隔(不构成连续文本),才得以组成超文本,就此而言,间隔是积极的,是联想生成的空间。当然,间隔使得这些文本单位彼此之间存在差异,这些差异使得“意义”的在场与否成为一种悬念,当我们点击链接、在经历了需要耐心的等待之后迎来的是浏览器上“此页不存在”的提示之后,完全可以体验到间隔本身的消极性(这是阅读连续文本时体验不到的)。构成文本单位之联系的链接因为这些单位之间的差异而得以延续(从一个页面指向另一个页面);反过来,链接本身又因为上述延续而产生变异(页1与页2的链接并非页2与页3的链接)。这种因异而延、因延而异的运动正是超文本所固有的。诚如德里达所言,“作为文字的间隔是主体退席的过程,是主体成为无意识的过程。”[4](P97)因为有间隔,链接才成为必要;因为有链接,间隔才不是纯然无物的空白,而是一种特殊形式的文字。间隔出现时,原有的阅读或写作中断,主体从而退席;但是,这种退席与其说是撒手而去,还不如说是新的出场的准备。间隔也促成了用户心理由意识向无意识的转化,这种转化不过是相反的心理运动的前导。在等待原有的文本退场、新的文本出场之际,电子超文本网络的用户尽可抓紧时间从事其它活动(如打开另一个浏览器窗口,喝茶等)。因此,间隔增加了信息接受过程中的干扰。但是,这段时间亦可被用户作为反思之用,有助于从新的内心视点审察先前浏览的文本,因此,间隔又增强了信息接受过程中的理性精神。这就是超文本的间隔所包含的辩证法。

德里达所铸造的“延异”一词,表明了后结构主义与自己的前身的差别。结构主义看重共时性而非历时性,认为结构的各种要素是同时出现的。相比之下,德里达则注意到要素在时间上的差异。“延异”之延,正是时间性的;“延异”之异,才是空间性的。因此,“延异”恰好是时空的统一。理解“延异”这一概念对把握超文本的特性大有裨益。超文本的多种路径可以通过地图等形式在空间中展示出来,但是,对于这些路径却不能同时加以探寻。因此,超文本的结构本身就包含了时间与空间的矛盾。当用户选中某一种路径时,其它路径在空间上便由在场转化为不在场,对它们的探寻相应也就被延缓下来。当然,这种延缓并不是结构的破坏,而是超文本的结构魅力之所在:在每次探寻之外总是存在新的探寻的可能性,路外有路,山外有山,峰回路转,奥妙无穷。德里达所谓“延异”实际上是将结构理解成为无限开放的“意指链”(achainofsignification),而超文本则使这种意指链从观念转化为物理存在,从而创造了新的文本空间。

德里达还使用“播撒”来表达一切文字固有的能力,揭示意义的特性和文本的文本性。在德里达看来,意义就像播种时四处分撒的种子一样,没有任何中心,而且不断变化;文本不再是自我完足的结构,而是曲径通幽的解构世界。不存在所谓终极意义,那么,表意活动的游戏就拥有了无限的境地。这个隐喻同样可以移用来概括写作与阅读超文本时意义的变化。如果说线性文本强调文本的内部关系、因而强调意义的会聚性(所谓“主题”正是这种会聚性的概括)的话,那么,超文本则更为重视文本的外部关系,因而使意义的发散性显得相当重要。漫游于电子超文本网络之中,我们从一个页面进入另一个页面,也就是从一个语境进入另一个语境,这种运动是随着我们的兴趣而延续的,通过阅读所把握的意义随着上述运动而“播撒”,无所谓中心,也无所谓终极。即使上网时心存中心(例如搜寻特定主题的资料),这种中心也会为电子超文本网络的特性所消解;即使上网作为一种活动存在为用户的时间和支付能力所间断,但这种间断并不是发展的螺旋式上升,亦非对终极意义的领悟,不过是新的漫游的准备。

我国古代治学传统中,早就有“六经注我”与“我注六经”的分别。德里达眼里的读者,同样有着重主观与重客观的分野。重主观的读者自以为有权力随便增添什么东西,重客观的读者则拘谨得不敢投入任何自己的东西。德里达认为这两类人都不懂得阅读,要求超出二者之外而进行解构阅读。解构阅读是文本自身解构而造成的意义播撒(disseminationofmeaning),依赖于文本而又不为文本所囿。它不追求思想和表达的连贯性,也不追求传统意义上的阐释或说明。它强调互文性,企图抹去学科界线,这在精神上与超文本相通。

德里达认为解构是“写作和提出另一个文本的一种方式”。[3](P19)超文本的阅读同时也是写作。网上一位知名作者指出:“众所周知,解构阅读和传统阅读的最大区别在于‘可写’和‘可读’,传统阅读是重复性的可读,解构阅读是批判性的可写。……网络上面的联手小说,正是这么一种解构阅读产生的怪胎:没有刻意安排好的故事线索,没有什么主旨、主旋律之类的群众伦理诉求。每个续写者都只是他对于原来的文章进行解构阅读后的主观观察和本体理解,他没有也不肯去猜想故事是否有着在公认价值体系下的统一所指,在网络联手的过程中,这也是不可能的,因为联手者来自各种不同的社会价值环境。”作者参预发起的网络联手小说《守门》(eway.963.net)中,任何一个人都可以用一个虚构的角色参加进去。“角色扮演类型的《守门》让每个人保留的独自的视觉,任何场景和事件都是个体的感受,与他人所知无关,这是一种最为自由的个人精神的张扬。在这样的网络联手小说中,道德、价值观念、文笔、风格都成为了段落性的个别东西,整个情节发展只有能指,没有所指。重复的只是某一个具体生命由于其经历和所思所感在一次叙述中的表露,那不是历史道德的积累,也不需要反映狭隘区域利益的法规。在传统媒体社会中,个体生命感觉的文化表达总是很难拥有最大传播范围的可能,而网络角色扮演小说让这种个人自由叙事伦理得到一个最广阔的相容空间,网络社会环境确实是解构主义的一个最大最好的舞台。”[5]

在20世纪思想家中,法国人罗兰?巴特(RolandBarthes.又译巴尔特,1915-1980)对超文本理念的形成与发展起过不同凡响的作用。这位富于原创性的学者,是结构主义向后结构主义转折时期的重要人物。早在20世纪60年代,他就预言了理想化的文本的某些特性,这些特性后来通过电子超文本网络得以实现。

后结构主义范文第2篇

一.结构主义与罗兰巴特

在法国,结构主义批评最富成果与最有价值的当属叙事学,而提起叙事学就不能不提到罗兰巴特。罗兰巴特对“文学以及一般文化现象的系统研究,对巴尔扎克、拉辛等作家具体文本的批评实践,使他成为西方现代结构主义思潮在文学研究领域的重要代表”1而他对结构主义文论的创新与突破也使他成为结构主义文论向解构主义过渡的代表人物。结构主义文学批评深受索绪尔结构主义语言学的影响,后者的三大核心观念可以归结为:“语言的任意性、关系性和系统性”2,索绪尔认为,在语言或任何符号系统中,是一个符号与其他符号的区别构成了这个符号本身。如同一个棋子本身并不具备任何意义,它只有在被置于棋盘中时才被赋予了意义,因而结构主义是一种关系、一个系统,这些理论在结构主义文学批评上则反映为一部作品就是个由各种关系组成的系统。语言符号具有任意性,但语言本身具有稳固的结构,所以可以通过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认识语言现象的整体,这也是为什么结构主义文学批评可以抛开外部环境的影响潜心于对文本语言的研究:语言的意义产生于语言单位的相互作用,因而只需在系统中对各语言要素进行共时性的研究。巴特在《批评和真理》中就认为文学研究的是文本所产生出的意义:“一部作品之不朽,并不是因为它把一种意义强加给不同的人,而是因为它向一个人暗示了不同的意义。”3而在《叙事作品结构分析导论》中,巴特的结构主义观点表现得更为清晰。对应于语言学中的描述层音素—词语—句子,巴特的文学描述层为:功能层—行为层—叙述层。通过这种模式,巴特明确提出文学作品是一个完整体系,它有清晰的内在结构,人们可以通过这一结构了解文学作品形成的内部规律。巴特认为“文学作品与语言存在着相通之处,即语言中某一孤立元素本身缺乏意义,只有在与其他元素及整个语言系统联系在一起的情况下才有意义。作品中某一层次也只有在与其它层次及整部作品联系在一起的情况下才有意义。”4

二.罗兰巴特思想的转变

早期的罗兰巴特确实认为能通过对作品的切分与重组来找到文学作品的内部规律,而这一分析范式不禁使我们联想到以加斯东巴什拉尔为鼻祖,以让-皮埃尔里夏尔为代表的法国主题学批评。法国主题学批评旨在通过“对作品中反复出现的主题现象进行细致分析,探究作者的意识或想象世界,构建作者的意识结构”5,而这一深层意识的网络则被视为作品之源。巴特早期也从事主题学批评,但他在不断的文学批评实践中逐渐察觉了主题学乏味、重复与令人厌倦的批评模式,在《S/Z》的一开始,巴特就无不自我嘲讽地说到“据说,某些苦心修行的佛教徒能在一粒蚕豆中看到完整的景致”,巴特在这里明确表明了结构主义那种试图在单一结构里发现适用于所有文本的普遍性结构模式的简化分析“最终让人毫无兴趣,因为文本失去了差异性”。巴特认为追求这种同质是没有必要,同时也是不可能的,所以要试图去开创新的批评关系模式。巴特曾在他的《结构主义活动》一文中说过,一切结构主义活动“目标都是要对一个客体进行重建,从而揭示该客体运作的规律”,他的叙事作品结构理论也正是遵循着这一原则,认为可以找到一种所有文学作品都共有的普遍模式,但正如他在《S/Z》的开头所自嘲的那番一样,巴特意识到,如同无法从一粒蚕豆窥看到整个大千世界一样,他之前孜孜以求地试图以单一结构洞悉所有的作品也是不可能的,因为对这种单一结构的追求最终只会将文学作品的丰富性和独创性扼杀。那么,究竟是什么使得巴特背弃了结构主义并朝着相反的方向走去呢?

三.从结构主义到解构主义

巴特转到解构主义行列的行动正是从他开始关注读者对文本的主观反应开始的。在《S/Z》中,巴特“不否定作品的意义,却否定了作品的终极意义;虽不否定作品存在着结构,却否定了结构的简单化和模式化;虽不否定结构分析的科学性,却否定了结构分析的局限性和静态性。”6不难看出,《S/Z》是巴特在从结构主义向解构主义过渡中迈出的第一步。结构主义在肯定作品中心意义的存在这一点上,并没有脱离传统文学批评的观念,而巴特则明确地表明了对作品中心意义存在的否定,他指出,作品不再是一个具有中心或本质的封闭结构,而只是“文本”。符号在“文本”中进行着无穷无尽地相互指涉、游移与置换,这样一来就造成了“文本意义的不断播撒、扩散和增值”7。既然作品的终极意义不复存在,那么读者则有权重写文本,作者再也不是文本的源头与终结。如同巴特在《S/Z》中区分了“可读的”与“可写的”作品,在“可读的”作品中,读者只能被动地去阅读作品,这类作品是消费性的,不具有重读的意义;而“可写的”作品要求读者以一种主动参与的姿态去阅读,读者不再是被动的消费者,而成为了文本的生产者,通过自己的积极思考参与到写作过程之中。总之,结构主义最终目的是寻找作品存在的终极真理,而解构主义则认为此举为徒劳,作品的终极意义不存在。罗兰巴特的解构主义以“文本是能指的天地”对结构主义的作品单一整体结构进行了无情消解。如果说结构主义的核心是中心化与确定性的话,那么解构主义的核心就是分散性与不确定。解构主义事实上就是对结构主义的一种解构。

后结构主义范文第3篇

关键词:建筑工程,超长结构后浇带,施工。

中图分类号:TU19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后浇带的定义、分类

1 后浇带的定义

为防止现浇混凝土结构由于温差、沉降差、收缩不均等引起结构破坏和裂缝,按照设计或施工规范要求,在板(包括基础底板)、墙、梁相应位置留设临时施工缝,将结构暂时划分为若干部分,结构经过构件沉降稳定、混凝土内部收缩完成后,在若干时间后再浇筑该施工缝混凝土,将结构连成整体。

2 后浇带的分类

施工后浇带根据功能不同大概分为如下三类:

(1)沉降后浇带:为了减小高层建筑主楼与裙房之间的沉降差而设置的后浇带称为沉降后浇带。

(2)伸缩后浇带:为了防止建筑结构面积较大,结构因温度变化,混凝土凝结收缩开裂而设置的后浇带称为伸缩后浇带。

(3)温度后浇带:为了防止主体建筑结构混凝土因温度变化拉裂而设置的后浇带称为温度后浇带。

二、后浇带的设置

1 后浇带的设计原则

建筑工程超长结构后浇带的设置主要遵循“抗放兼备,以放为主”的设计原则。通过临时性变形缝的设置从而达到释放建筑物中大部分约束力的目的,减小因变形而导致的结构开裂、破坏。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后浇带的技术,可以调整建筑整体结构预先控制沉降或伸缩的方法,从而在设计施工时不设置永久性的变形缝。超长结构后浇带的设置必须统筹规划地面建筑结构与地下工程的特点,把两个部分建筑兼顾考虑设置。

2 后浇带设置的控制要点

在建筑工程超长结构后浇带的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是后浇带的类型、间距、位置、宽度、截面形式及选取、后浇带设计中钢筋是否断开,防水材料的选取及混凝土的使用,浇筑时间等。这些问题极大程度上影响着整个后浇带的质量以及整个工程结构的安全性能。同时部分问题应根据建筑工程的类型、地理位置、地质情况、建筑结构的受力分布、地面建筑工程的结构布置、现场的施工环境、外部条件等具体情况来确定。

1)间距:规范规定为30m~50m。具体工程应根据建筑物功能、建筑长度、结构特点、地质、气候特点等综合考虑。

2)位置:应设置在建筑整体结构受力较小的部位。可设置在柱距3 等分的中间范围内以及剪力墙附近,其方向宜与梁正交,沿竖向应在结构同跨内;对于高层建筑与相连的裙房之间的沉降后浇带,除应满足以上要求外,且宜设在距主楼边柱的第2 跨内。考虑到建筑整体结构的功能要求和建筑安全性能等因素,比如,地下人防工程,后浇带应避开人防口部、设备预留孔洞、地下室集水坑等位置。

3)宽度:一般以800mm~1200mm 为宜。还需考虑满足后浇带处钢筋的搭接长度要求(后浇带处主钢筋必须断开的情况下)。

4)钢筋:后浇带的结构主筋不得在缝中断开。如果梁板跨度较大,可按规定断开,则主筋搭接长度应大于45 倍主筋直径,并应按设计要求加设附加钢筋。

5)后浇带断面:应根据墙板厚度的实际情况决定,一般厚度<300mm 的墙板,可做成直缝;对厚度>300mm 的墙板可做成阶梯缝或上下对称坡口形;对厚度>600mm 的墙可做成凹形或多边凹形的断面。

6)浇筑时间:一般多层建筑物在施工期间完成的沉降量,对于砂土可认为已完成其最终沉降量的80%以上,对于其他低压缩性土可认为已完成最终沉降量的50%~80%,对于中压缩性土可认为已完成其最终沉降量的20%~50%,对于高压缩性土可认为已完成其最终沉降量的5%~20%。所以,后浇带混凝土宜在其两侧混凝土浇灌完毕2 个月后再进行浇筑,对于高层建筑的沉降后浇带混凝土应在主楼结构封顶后且主楼内部大部分墙体荷载形成后14d 方可进行浇筑。且后浇带混凝土浇筑时的温度宜低于主体混凝土浇筑时的温度。

7)后浇带的混凝土:宜采用早强、补偿收缩的混凝土,其强度应提高一级;比如外加剂:SBTJM-III (掺量范围:10%~12%)混凝土高效增强剂、YF-3(掺量范围:10%~12%)型多功能复合微膨胀剂和聚丙烯纤维(掺量范围:0.6kg/m3~0.9kg/m3);用量以现场试验为主。

8)养护:后浇带浇筑的12h 内要加强覆盖保湿养护的工作,且后浇带混凝土的养护时间不得少于28d。

三、后浇带的优缺点

目前,我们在建筑结构设计施工时采取的最为有效的防裂措施之一就是设置后浇带。后浇带混凝土将结构连成整体,该建筑结构达到一种连续、完整、无伸缩缝、无沉降缝的封闭状态。后浇带的设置一方面取消了传统伸缩缝、沉降缝永久停留在建筑结构上,解决了这种伸缩缝、沉降缝在往后使用期间出现的损坏和老化(如伸缩缝中橡胶止水带的质量与使用年限问题等)的问题,减少了后期的维修费用。另一方面更有利于防水。

虽然后浇带具有无缝、防水优势,但在工程施工中存在以下缺点:后浇带位置留设的随意性;建筑结构基础底部后浇带的浇筑需要较长的等待时间,对于地下水位较高的江浙沪地区,施工期间降水费用较高;施工期间无法避免缝中的整洁性,对于后期的后浇带清理工作较为麻烦;沉降后浇带两侧的沉降差控制不均等。一旦这些问题在设计施工中处理有所欠缺,后浇带技术的优点就无法体现出来,这样不仅无法释放结构中大部分的约束力,还可能会成为地下室结构的薄弱带,引起建筑结构的渗漏,最终影响建筑的使用功能,甚至还可能会引起建筑物的整体安全性能。

四、后浇带的工程实例

某商住楼工程,由10栋19 层半高层建筑组成,地下室1 层,该工程总建筑面积为18多万m2,地下室建筑面积为1.2万m2,基础长163.28m,宽65.45m。因建筑功能的要求,地下室连成一体,采用大底盘多塔结构体系。基础采用钻孔灌注桩桩基+ 承台筏板基础,地下室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40,抗渗等级0.8MPa 考虑到地下室面积较大,共设计了三横两纵的后浇带,结构平面划分为10 块,后浇带的宽度为800mm,后浇带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45,掺加限制膨胀率应大于0.03% 的膨胀剂。并在所有地下室混凝土掺加了微膨胀剂,其掺量按试验确定,混凝土的限制膨胀率应大于0.02%,在地下室外墙混凝土中除掺加了微膨胀剂外,还掺加了抗裂纤维。并对在施工中应注意的事项、控制生产工艺、混凝土的浇筑、混凝土的振捣及养护作了严格的要求该工程已封顶两年时间,基本达到工程的预期效果,但在地下室墙板上发现了几处渗漏现象,经修补后,至今尚未发现再有渗漏。后浇带的设置实现了地下室无沉降缝及伸缩缝的大空间结构,但也出现了一些后浇带所带来的弊端,如施工工期较长,施工困难,经济效益欠佳等。

五、结语

后浇带的施工中,范围较为广泛,在整体的实施中对于高层建筑以及裙房的建筑中出现的一些沉降方面的问题进行综合性控制,并从整体上进行把握,最终保证后浇带的施工中的收缩带的调控和后浇带的温度进行相应的控制,并在施工后期的采取相应的措施性建设进行的实施,加强整体的施工工作的调查与控制。

参考文献:

[1] 杨滔.房屋建筑工程[M].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2.

[2] 赵海峰.结合设计处理好后浇带施工过程中的常见问题[J].山西建筑,2007.33(3).

后结构主义范文第4篇

福建省普通教育教学研究室叶回玉

【摘要】考生地理主观题失分原因有二:一是没能建构起解题所需的知识结构;二是知识不会迁移应用。为此,建议可采用“先建构后迁移”模式解题,先对解题所需的知识进行结构化处理,依据知识间的逻辑关系和试题情境对其进行扩充与调整,再将完善后的知识结构迁移应用到试题情境中解答问题,通过“一般法则”与试题情境的有效结合,实现知识的迁移应用。

关键词 先建构后迁移;地理主观题;知识结构

中图分类号:G633.5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0568(2015)24-0078-03

主观题是地理考试中重要的题型,它通过创设具体的地理情境,考查学生灵活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灵活多变、考察全面、难度大、区分度高的特点,一直备受关注。纵观历届学生的得分情况,地理主观题是学生失分的“重灾区”。学生失分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没能建构起解题所需的知识结构;二是具备相关知识,但不会迁移应用。在一定程度上,地理主观题的解题过程就是地理知识结构迁移应用到具体情境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有鉴于此,笔者建议可尝试采用“先建构后迁移”的模式来解答地理主观题,以期能为学生解题提供一定的参考。

一、“先建构后迁移”模式及其意义

所谓地理知识结构,简单地说就是依据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组织起来的地理知识网络,它是内容与组织的统一。“先建构”即先对地理知识进行结构化处理,建构地理知识结构。“后迁移”指将“先建构”的知识结构应用到具体的试题情境中解答试题,它是“一般法则”适用于具体情境的过程。为什么要对孤立、零散的地理知识进行结构化处理呢?原因在于:

1.理解知识意义的需要。皮亚杰认为,知识是有结构的,与其说知识是内容,不如说知识是一种结构,因为知识是在结构中被理解的。

2.呈现学生解题思路的需要。对解题所需的地理知识进行结构化处理的过程,其实也是呈现学生解题思维的过程。

3.促使知识迁移得以产生的需要。奥苏贝尔认为,先前学习所获得的知识经验并不能够直接影响后续学习,而是要经过影响已有认知结构的相关特征来间接影响新的学习。换句话说就是,先前学习是通过形成良好的知识结构对后续学习产生迁移影响的。

知识的建构与知识的迁移是密切联系的。首先,没有建构就没有迁移。相关的、结构化的地理知识是解答不同情境地理问题的基础;其次,迁移是建构的目的,知识在不同试题情境中的迁移应用反过来也会促进知识结构进一步完善,为下一次迁移做准备。因此,对于地理主观题可以尝试采用“先建构后迁移”的模式进行解答。

二、地理知识结构的建构策略

学生地理主观题失分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解题所需的知识结构不够完善。学生在解答试题时不知道要用到哪些知识,只是凭感觉写上一些零碎的知识,致使答案不完整,失分严重。如在考查河流的水文特征时,学生对其包括哪些要素理解不完整。

学生解答试题的知识结构主要通过日常学习积累和考场临时建构(要求较高)两种途径获得,尤以平时积累为主。不论是通过哪种途径建构,都要保证所建构的知识结构的深刻性,为了达到此目标,建构知识的策略如下:

1.内容完整,但要突出重点。对于包含众多平行要素的地理问题,解题时要在确保要素完整的基础上突出重点。如在分析工业布局的区位因素时可建构相关知识结构,既要保证自然、人文区位因素的完整性,又要体现工业布局的主导因素,做到在全面的基础上有所侧重。

2.防止内容的简单罗列。对于综合性强的地理问题,解题时不能只简单罗列地理要素,而要按照知识间的逻辑关系,将并列关系和隶属关系等复杂的关系理清。如分析某地的工业布局问题,不能只是简单罗列原料、水源、市场、劳动力等工业区位因素,而是要确保知识结构的层次性凸显,如先划分出自然和人文两大类,而后进一步的分类要避免并列关系的各因素间交叉重复、隶属关系的各因素层级系统混乱,做到不重不漏地进行知识的建构“打包”。

3.知识结构的逻辑关系要清晰,各因素间的因果关系要明确。如分析某地的工业布局问题时,经济因素是作为支撑的条件还是拉动的结果要区分清楚。

4.知识结构的简洁美观。简洁美观的知识结构符合认知审美,便于知识的“记”与“忆”。如分析工农业区位条件时,对杂乱无章的众因素按自然、人文两类进行整理分类,便于对该知识点的“记”与“忆”。

三、地理知识结构的迁移策略

建构良好的地理知识结构仅仅是解答地理主观题的基础,而解题的关键在于将头脑中的知识结构有效地迁移到具体的试题情境中去。因此,“后迁移”在解题中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般说来,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结构去解答具体的地理主观题时会遇到三种情况:纳入、扩充、调整。所谓纳入,就是原有知识结构基本上适应新的试题情境,无需对其作补充与调整,知识量上没有变化,本文称之为有限迁移;所谓扩充,即对原有知识结构的量加以扩充,用新知的加入来完善原有知识结构,这里主要反映量的变化,本文称之为中等程度迁移;所谓调整,即是对原有知识结构进行部分改组与重构,才能适应新的试题情境,此时主要反映质的变化,本文称之为全面迁移。

1.有限迁移(纳入)。2014年福建高考地理37题第1问(图1):说出B港地理位置的主要特点。

解题分析:本题考查据图描述B港的位置特点,行为动词“说出”的能力要求为“理解”层次,考生可从图中获取B港的经纬度、海陆位置,以及文字提示“海洋经济发展核心区”等信息。地理位置在考试中经常被考查,绝大多数考生关于地理位置的知识结构已经建立(如图2),知道地理位置特点应该从绝对地理位置(经纬度位置)、相对地理位置(海陆位置、其他相对位置,本题表现为港口的海洋交通位置)来描述,可直接调用头脑中的原有知识结构,再结合图中文字提示的“海洋经济发展核心区”信息来组织答案,无需再进行补充与调整,通过有限迁移即可很好地解答此题。

2.中等程度迁移(扩充)。2014年安徽高考地理34题第1问(图3):简述甘肃省地理位置的特点。

解题分析:题干的行为动词为“简述”,即简要叙述,能力要求为“理解”层次,需要考生根据图示信息和所学知识充分理解甘肃省地理位置的“过渡性”特点,而不仅是简单说出其地理位置。因此,在2014年福建卷建构的地理位置的知识结构无法适应本题要求,需要结合试题情境,联系所学知识对其进行数量上的补充。为此可建立如下知识结构(图4),以顺利实现知识结构扩充后的中等程度迁移。

3.全面迁移(调整)。2014年福建高考地理37题第3问(图1):从社会经济角度,分析该省北部形成都市农业园区的主要原因。

解题分析:地理主观题设问的一般模式为:行为条件+行为动词+前置限定词+中心词+后置限定词。解题时,学生首先要对题干进行分解,理解题干要求:从社会经济角度(行为条件)+分析(行为动词)+该省北部(前置限定词)+都市农业园区(中心词)+主要原因(后置限定词)。

在对题干分解的基础上,抓住三个

关键词 (社会经济角度、分析、都市农业园区),确定解题方向:

(1)答题所需的知识点来源于农业区位因素中的社会经济方面,大致包括市场、科技、资金、劳动力、交通、政策等。

(2)题干的行为动词“分析”即综合分析地理成因。因此,学生不能简单地罗列地理成因的影响因素,而是要从深层次分析各影响因素与地理结果间的逻辑关系。一般从必要性(地理影响)和可行性(地理条件)两方面加以分析。

(3)在与一般农业的比较中理解都市农业的概念。试题提供的说明材料对都市农业的概念进行了简单地介绍,学生可整理出都市农业的概念图(图5)。

在明确都市农业不同于一般农业之后,考生应该意识到适用于一般农业区位因素的知识结构,无法简单套用在都市农业的具体情境中,需要对一般农业区位因素的知识结构进行调整和重构。结合都市农业的概念和地理成因分析的一般方向,我们尝试重构适合本题情境的都市农业形成原因的知识结构(图6),以顺利实现知识结构调整后的全面迁移。

综上所述,“先建构后迁移”模式在地理主观题解题中有着重要作用,体现着“一般法则”与特殊情境的有效结合,为此学生要在日常学习中不断完善地理知识结构,促进知识迁移能力的培养。在解答地理主观题时,先建构地理知识结构,以不变应万变。注重依据知识间的逻辑联系将知识进行结构化处理,为解题提供“一般法则”;后对建构的“一般法则”进行相应地扩充、调整,迁移应用到具体的试题情境中,做到适时适地而变,遵循“一般法则”的同时,避免解题的僵硬“模板化”。

参考文献:

[1]袁书琪.地理学科素养的学科能力角度探索[J].地理教育,2015(3):4-6

[2]朱庆龙.高三地理综合题审题和表述能力的训练[J].地理教学,2011(5):52-54.

(编辑:杨迪)

教育部:扩大教师资格考试与定期注册制度试点

为严把教师队伍入口关,教育部办公厅近日印发《关于进一步扩大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与定期注册制度改革试点的通知》,决定在浙江、湖北等15个省(区、市)试点基础上,新增13个省(区、市)为试点省份,新增试点省份原则上选择1~2个地级市开展中小学教师资格定期注册试点。

新增试点的省份中,北京、江西、河南、湖南、甘肃、青海、宁夏等7省(区、市)于2015年秋季启动改革试点,天津、辽宁、黑龙江、广东、重庆、云南等6省(区、市)于2016年春季启动改革试点。

后结构主义范文第5篇

【关键词】罗兰・巴特;文论;接受

引 言

巴特在二十世纪西方文学史上是一个过渡性人物,从与存在主义的分歧,到结构主义、后结构主义,李幼蒸(2010)称罗兰・巴特是当代西方文学思想的一面镜子,足以反映二战后西方文学思想的主要趋向。他以独有的思维方式,不断挑战传统,不断追求创新,其一生的学术活动也是一个不断质疑、不断求异、不断否定,又不断开拓领域的过程。

从巴特文论的译介情况看,巴特文论在中国的接受也可分为四个不同的阶段。20世纪80年代初是巴特文论在中国接受的发端期,巴特的结构主义文论被最先译介。80年代末90年代初,掀起了对巴特文论的翻译,巴特结构主义及后结构主义文论全面引入后,研究界出现了大量介绍巴特文论的理论著作及发表在学术期刊上的文章,推进了80年代初对巴特结构主义思想的认识。20世纪90年代以来是巴特文论接受的期,巴特转型为后结构主义者。21世纪以来是巴特文论接受的延续期,巴特文论被应用到大众文化领域,文化巴特成为这一时期的形象特征。

1、“形式主义”者

巴特文论于20世纪七八十年代之交引入中国。20世纪50-70年代“文学从属于政治”的思想主导着文艺理论界,文艺忠实于生活,反映历史客观规律,内容对形式具有绝对支配地位。形式主义分析注重理性的科学分析,将一切形而上的概念拉回到文本,称语言之外不存在任何立足点,这一强烈反差使得形式主义批评最初在中国扎根尤为不易。巴特对形式的强调令其最初以“形式主义者”形象被中国研究界结识,之所以加引号,是因为研究界在形式/内容二分的理论框架下理解巴特,“形式主义者”的称号是对巴特结构主义思想的批判。这一时期,巴特文论引入的历史机缘是迎合“方法论”热潮,消化的内因是作为发展文论的有利资源及弥补中国传统文论的先天不足。研究界是在马克思唯物辩证法的框架内理解巴特文论,对其进行本土化的改造以纳入原有的理论体系,其误解的程度直接反映了中国文论的发展状况。

2、结构主义者

随着方法论意识的加强,研究界大规模翻译结构主义文论。巴特文论趁着“结构主义热潮”被大量翻译,推进了80年代初期对巴特结构主义符号学思想的认识。80年代后半期到90年代初是巴特文论在中国翻译的时期,《符号学美学》是第一本对巴特著作的翻译,体现了“方法论”时期,文学“审美”意识的觉醒。到80年代中后期,文学借助“语言”反抗“现实”和“自我”对文学的工具性控制,语言问题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巴特的文学写作观为研究界理解语言问题提供了新的视角。

巴特的话语理论为重构文学话语提供了新的视角,巴特认为文化是被语言建构的,他调查了各种文化实践,从高雅文学到流行时装和食品,以符号学分析将大众文化纳入文学领域,使得文学从精英文化的殿堂走向了日常生活。巴特称语言是权势的运作场,通过话语分析发现文学语言、社会历史、意识形态相互交汇的地带,为文学进入历史提供新的入口。文学不再是被动地反映现实,相反文学是现实得以呈现的形式,文学话语使得文学走出封闭的语言游戏,重建文学与社会历史的联系。陶东风(1993)正是在巴特等人的理论基础上,提出了日常生活审美化的观点。

3、后结构主义者

结构主义认为结构孕育了一切,文学性存在于结构之中。后期巴特就发现,文学科学是一场迷梦,结构主义并不能解决文学的一切问题,结构主义强调的客观性、精确性、科学性,规范性的要求与文学的独创性、新颖性、个性化的需求相矛盾。结构主义无法全面地、创造性地解读文本,使文本走向了僵化。因此在发现结构主义走不通的时候,巴特开始引入闲置己久的读者来阐释文学,转向了后结构文本的研究;认为文学性应体现在读者的阅读和写作过程中,文学性存在于读者阅读的偷悦中。

随着解构主义兴起于60年代末,兴盛于70年代,于80年代末传入中国;90年代解构意识形态科学性成为主流话语。1987年巴特结构主义文论不仅被大量翻译过来,而且出现了巴特后结构主义文论的最早译著,即张寅德翻译的《文本理论》。这一时期,研究界关注“作者死了”、“文本理论”这些后结构主义文论的同时,又对“零度写作”这一在“社会神话”研究阶段提出的概念及结构主义作品《历史的话语》产生兴趣。

巴特话语理论为中国文论后现代主义的兴起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同时,巴特后结构主义文论不仅参与了对“主体”、“历史”的解构,还为新历史主义提供了借鉴意义。这一时期研究界塑造了巴特的后结构主义者形象。本世纪初出版了两本研究巴特思想的专著,项晓敏(2003)的《零度写作与人的自由》和汪民安(2005)的《谁是罗兰・巴特》,这两本的立脚点是强调巴特的后期思想,汪民安直接说老年巴特更让人着迷,项晓敏则认为巴特的“文本理论”实现了人的自由。项晓敏将“零度写作”视为实现人的自由的途径,认为“零度写作”是巴特提倡的理想文学样式。

4、文化巴特

21世纪巴特形象在中国由激进知识分子转变为大众文化批评家。这一时期巴特的文化符号学研究方法引起了研究界的高度关注。在网络信息化时代,大众传播的过程不可避免地要涉及符号,印刷媒体中的文字与图画,电子媒体中的人物语言、动作、表情和画面,从根本上说都是一种符号。巴特的符号学对于理解和研究大众传播,开辟了路径。如陈阳(2000)将符号学分析运用于传播学,以巴特的直指/涵指、隐喻/换喻等概念解释新闻现象。同时研究者运用“神话”研究分析大众文化,郝永华(2009)认为巴特的“神话学”方法突破了语言学的狭隘范围,把结构主义符号学与意识形态批评结合起来,揭示了“神话”的结构、意义生产机制及其意识形态性质。

总 结

巴特文论在中国的接受出于中国研究界发展本国文艺理论的需要,形成四个特色鲜明的时期:80年代初期,我们需要巴特的结构主义方法发展文论,80年代中后期以来我们需要巴特结构主义思想冲破文学意识形态论的包围圈,90年代以来我们需要借用巴特的后结构主义理论解构主体、解构历史,所以我们成功塑造了后结构主义者巴特形象。21世纪消费文化的兴起,让我们钟情于文化巴特、时尚巴特。研究界带着中国后现代文化的有色眼镜评价、运用巴特文论,对巴特文论进行“望文生义”的移植;这些造成了对巴特的不公正待遇,以至于对巴特文论产生了误解和批评。因此,研究外国文艺思想,是应还原其原本模样,还是应以开放的姿态,结合本国文论的发展,以期走出文学意识形态的封闭圈,这是值得研究学者们深思的问题。

【参考文献】

[1]陈阳.符号学方法在大众传播中的应用[J].国际新闻界,2000(4):46-50.

[2]郝永华.罗兰・巴特文学文化批评中的“神话学”方法[J].江西社会科学,2009(2):205-211.

[3]李幼蒸.罗兰・巴尔特:当代西方文学思想的一面镜子[A].罗兰・巴尔特文集[C].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4]陶东风.文艺学研究的语言论转向[J].艺术广角,199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