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刘邦项羽简介

刘邦项羽简介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刘邦项羽简介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刘邦项羽简介

刘邦项羽简介范文第1篇

关键词:鸿门宴;注释;项羽自称

《鸿门宴》是《史记・项羽本纪》中的一个片段,历来都是高中语文教材的入选篇目,它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精彩纷呈的斗智斗勇场面描写以及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让一代又一代的中学生痴迷。目前流行的各N版本的高中语文教材几乎都把它选了进去。

按理说,对这样有影响的课文,教材编者对于它的每个注释都必须格外慎重和认真,力求准确和简明扼要。可令人遗憾的是,现行高中教材注释出现了一些问题。下面就其中一个有些近乎可笑的注释做一个简要探讨。

先看其中两个版本对这个注释的处理:

人教版(第22页):注释⑧[为(wèi)]介词。替、给。后省略宾语“我”(项羽自称)。

粤教版(第122页):注释⑦[为]“为”后省略宾语“我”(项羽自称)。

人教版这个注释,括号前半段的解释很好:准确、明白、简洁;可它的后半段就有问题了。粤教版就直接有问题:首先,后面省略的宾语是否是“我”?其次,如果是“我”,那“我”是“项羽自称”这种说法是否正确?

下面我们就这问题简单地探讨一下。

一、这句话的“为”字后面省略的到底应该是个什么字

根据前后文的意思,“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为(替)谁”应该是比较明显,也没有什么可争议的,就是替“项羽他自己”,但这话是项羽自己说的,要补充完整,最清楚明白、最通俗的就是“为(我)击破沛公军”。作为第一人称代词“我”字已经广泛使用(本课就有多次出现,如“鲰生说我曰”“君为我呼入”“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等),所以要把省略的内容补出来,“我”字理所当然是首选。

当然,如果要表达文雅一点,还有另一种说法:根据古人的表达方式,自称的时候,说出自己的“名”(是“名”而不是“字”,因为古人自称是称名而不称字的)来,那么此句就应该是“为(籍)击破沛公军”(“籍”是项羽的名)。

根据本文的人物身份和“注释”这种形式,用“为(我)”这种表达肯定是最合适的。

二、对“我”字还有没有必要进行“XX的自称”这样的解说

[为(wèi)]介词。替、给。后省略宾语“我”。教材做到这一步,已经非常清楚明白和准确了,可不知道什么原因,教材编者似乎意犹未尽,又在“我”的后面加上一个“项羽自称”的尾巴。这可真应了“画蛇添足”那句话。

首先,“我”字是项羽自称的专利吗?肯定不是,连小学生都知道,“我”是所有的人的自称而不是某一个人的专利,当某个人自称“XX”,这个“XX”才是专属的,如《陈情表》“臣密言”“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等语,这个“密”才当然是李密的“自称”。既然“我”不是某个人(当然包括项羽)专用,教材编者这个“项羽自称”的说明岂不是莫名其妙!如果编者觉得确实有必要对这个“我”是谁的问题进行注释,那么后面刘邦讲“说我”“为我”这些话的时候,教材是不是也应该注释呢?为什么后面这些地方又不进行注释呢?

其次,其实,“我”是说话者自称时使用的代词,这是一个最基本的常识,不解说也没有人发生误会,也绝不会不理解此处的“我”指代谁。既如此,那“我”后面的“项羽自称”这个解说还有什么意义呢?

再次,教材作为学生使用的范本,要力争在其特定的内容里包含尽可能多的信息,以实现效用比的最大化。而对于注释,则应该是力求言简意赅,最大限度地不占用教材文本的版面,对于这种大可不必的文字应一律删掉。

三、“项羽自称”这几个字在文中到底该放在何处

不过,选段《鸿门宴》里,倒有一个地方真要这样解说一下读者才比较清楚。“鸿门宴会”开始前,刘邦在项伯的劝说下,“第二天一早”专程到鸿门面见项羽解释“误会”。二人一见面,刘邦就忙着为自己辩解“……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S”,而项羽头脑简单,胸无城府,听刘邦这一辩解,马上和盘托出:“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先不管这段话里二者的性格特征及后果等问题,只想谈一谈项羽话中的“籍”字,这个“籍”就是项羽对自己的称呼,即“我项籍”。虽然人教版的课文一开始,编者就在注释①进行了解说:项羽,名籍,字羽。但行文到此,怕学生一下子联系不上来,如果在这个地方不加解说,学生很难知道这个“籍”是什么意思。而粤教版则根本没有这个注释,学生自然会更莫名其妙了,虽然《项羽本纪》开头有“项籍者,下相人也,字羽”的介绍,但学生无从知道;上课自然会有教师介绍,但不能因为有教师介绍就可以不注释。所以这里倒是应增加这个注释:

[籍]项籍,项羽自称。

粤教版最好还要补充得更清楚些:

[籍]项籍,字羽,“籍”是项羽自称。

如果想解释清楚一点,还可以写上“古人有名有字,名是上称下或自称用的,字是平辈尊称用的”等语。

四、课文中这个注释到底如何处理较好

课文下的这个注释,其实编者在前面说得很明白:“后省略宾语‘我’”,也就是明明白白地告诉了我们,这个“我”字是编者把它补充出来的,课文中项羽自己根本就没“称”过,既然是我们干出来的事情,何来“项羽自称”?

刘邦项羽简介范文第2篇

关键词:不识时务;闭目塞听;自遗其咎

一代名将韩信是《史记》中典型的悲剧人物之一,一生屡建奇功、在效尽犬马之劳后,以被“骗斩于长乐钟室”、“夷灭三族”为终。究其悲剧原因,众说纷纭,有的认为是“功高震主”“狡兔死、走狗烹”,有的认为是其自身性格的缺陷、政治经验上的不成熟、自恃功高、利令智昏,感情用事等等。诸多原因都不无道理。本文将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分析:

一、军事才能的危险性

韩信是汉初叱咤风云的一代名将,有“战神”之誉,年纪轻轻即立下“北破魏、代,东出井陉,智取赵、协燕、定齐,南击楚军20万,杀楚名将龙且,最后戬除项羽”[1]的盖世巨功,可谓“国士无双”的军事奇才。这种卓绝的军事才能,在楚汉对峙时是克敌的利剑、裂地封侯的砝码,然而在天下已定后则变成了威胁政权的隐患、夷灭宗族的根源。韩信从小“志与众异”,在身为布衣为人所鄙时就表现出了高度的自信,多次的出奇制胜更高涨了其军事上的自信,也造就了他“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2]的军事能力。这种过人之处不仅曾使韩信有过“二王之事,权在韩信”[3]的辉煌,给他可以“三分天下”的机会,同时也给刘邦带来过心有余悸的恐慌。尽管汉初天下已定,百姓思安,佣兵打仗已非人心所向,但韩信裂土封王的政治理想、卓绝的军事才能以及对战争的热衷,无不让刘邦寝食难安。卓绝的军事才能则是其悲剧的根本原因。

二、政权稳固的必要性

汉初,刘帮政治工作的首要任务就是巩固政权。为保刘氏天下的长治久安,刘邦必须为后代扫清障碍、其中“异姓诸侯王”是其首要清除的对象。“异姓诸侯王”是刘邦在楚汉战争中为建立反楚同盟、夺取天下,通过册封七名功臣为王来调动拥兵自重将领积极性的一种手段。这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的权宜之计[4]。汉初时局发生变化,“异姓诸侯王”则变成了阻挡刘邦中央集权的主要障碍。淮南王英布、燕王卢绾因刘邦怀疑、逼迫走上反叛道路,最终被除。梁王彭越、赵王张耳既无反状、又无他罪,都以谋反理由被杀[5]。楚王韩信是“异姓诸侯王”中影响最大的一个,因此无论他是否与陈谋反,被除都是必然的。因此其悲剧结局带有一定的历史必然性。

三、自身性格的缺陷性

除政治因素外,韩信自身性格上的缺陷也是悲剧的主要原因之一。韩信的性格中虽然有着知恩图报、士为知己者死的一面,但同时也存在着居功自傲、刚愎自用、闭目塞听、不识时务的缺陷。司马迁评价韩信“假令韩信学道谦让,不伐己功、不矜其能,则庶几哉”将其悲剧的主要原因归结为居功自傲的性格。其性格上的缺陷典型的体现在他拒绝武涉和蒯通的建议。韩信为齐王,楚汉胶着苦战时,楚辩士武涉劝韩信反汉连楚,韩信曰“汉王授我上将军印,解衣衣我,推食食我。我倍之不详,虽死不易” [6]。齐人蒯通深知天下之权在韩信,煞费苦心地劝他自立为王时,韩信曰:“汉王遇我甚厚,吾岂可以乡利倍义乎!”[7]面对不择手段、心狠手辣的刘邦,韩信心慈手软、感情用事;面对忠贞耿介的建议,韩信闭目塞听、刚愎自用,导致错失千载难逢的大好时机,最终“悔不用蒯通之计”。[8]

四、自遗其咎的危害性

韩信政治经验上的不成熟使其自遗其咎,后患无穷。典型事件有他两次请王和杀钟离昧。《史记》中的韩信形象,在夺赵之前重点描写韩信积极寻求用武之地、尽心尽力帮刘邦攻城拔地,立下赫赫战功。而背水一战夺赵之后则重点描写韩信的争王夺利,居功自傲。夺赵之后,韩信利令智昏,“请立张耳为赵王”,超越自己的军事职责,对刘邦的政治任命指手画脚,这种僭越的大忌暴露出了韩信的得意忘形和政治上的不成熟。在韩信自请立为齐王时,刘邦已对其大为不满,因张良、陈平力劝“不如因而立,善遇之,使自为守。不然,变生”,刘邦被现实所遏才听从了张、陈的建议[9]。虽然两次请王都得以成功,但刘邦早已心生不悦,为韩信的悲剧埋下祸根。不管韩信内心有没有“生变”,韩信的言行都已经让刘邦及刘邦身边的谋臣感觉到了“变生”的可能,对其心存戒备。韩信的政治理想满足于封王而无心称帝,将自身置于危险的境遇而不自知,大权在握时“不忍背汉,自以为功多,汉终不夺我齐”因判断失误,错失良机,贬为楚王被诬谋反时,仍幻想自己功高“自度无罪”,杀好友钟离昧以表忠心,这种愚昧之举将其政治弱点暴露无余。

综上所述,韩信悲剧的原因主要由政治性因素及自身性格特点等因素造成。其卓绝的军事才能与安于封王政治理想的不协调,汉初刘邦巩固政权的需要,韩信自身居功自傲、闭目塞听、政治经验不成熟、不识时务、自遗其咎等因素都造成了其悲剧性的结局。

参考文献:

[1]刘玲娣.论韩信人格的悲剧意蕴 [J].阴山学刊,2004(7)

[2] [3] [6] [7]司马迁.史记 [M].北京:中华书局,1982(11)

[4] [5]林淑兰.浅论一代名将韩信的悲剧根源 [J].北方文学,2012(5)

[8]潘林章.淮阴侯寒心的性格弱点分析 [J].语文教学与研究,2014(3)

刘邦项羽简介范文第3篇

关键字:大众传媒;影视改编;推动与传播

一、大众传媒时代影视作品中文学经典的变身

1.为弥合影视改编需求对文学作品加以再创造

文学经典是历经时展中大浪淘沙般的择捡后留存于世,被读者广泛认可与接受的作品。即便如此,大众传媒时代的到来,文学经典作品被纷纷搬上大荧幕接受观众与读者的再度检验,文学经典也经受了纸媒时代不曾经历的严峻挑战。为了使文学经典能够更好地融入影视传媒,在大荧幕上谋得一席之地,影视编剧们使出浑身解数对经典原著加以再创造,天马行空的影视改编为诸多经典文学作品的二次传播带来了新的生机与考验,吹响了这支影视文学圣战的集结号。

谈及文学作品的再创造,最为人津津乐道的不外乎近阶段大热的四大名著改编,这些原本便已家喻户晓的文学作品,经过影视剧的再度改编,被赋予了别样的内涵。《新水浒传》中宋江额头上凭空出现了银色纹样,《新红楼梦》中引起热议的昆曲造型,被网友大肆调侃的“铜钱”头饰……都是影视改编过程中文学经典变身的重要标志。然而其改编成果是否符合大众审美习惯,影视改编是终于原著还是与作者愿意大相径庭,则众说纷纭、褒贬不一。然而可以肯定的一点是,无论编剧本着怎样的态度对原著进行影视改编,都会在改编过程中融入自身的思想,使得文学经典更具时代气息与商业气息。

2.传媒时代下文学经典在影视中不断修整

大众传媒时代的车辙滚滚而来,携着磅礴的气势,一举席卷了传统的纸媒与印刷行业,为传统文学作品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在此宏观环境之下,文学经典作品为了延续其生命力,不得不在影视中不断修整自身的文学架构。以金庸的武侠小说为例,《射雕英雄传》已被数次搬上大荧幕,然而无论是哪个时代、哪位编剧的作品,都不能够完全做到终于原著,甚至于金庸先生自己也曾经表示:“我无法评说哪一版的《射雕英雄传》改编得更出色,我只能说张纪中导演的改编更符合我的作品。”可见影视改编成果孰好孰坏是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再举一个《天仙配》的例子,这个取材于经典戏剧黄梅戏的段子,从古至今就备受宠爱,历朝历代对其的改编从未停息,尤其是大荧幕时代,董永和七仙女的故事更加成为了荧屏的宠儿,究其故事情节虽然大体相同但又各具差异,但正是因为这些许的改动,弥补了原著中的不足,融入了改编者全新的观点,加强了作品的可读性、可看性,这是文学经典在影视中不断修整的代表现象。

二、影视作品对文学经典的推动和传播

从红楼、西游,到今天的《红高粱》、《白鹿原》,一部又一部经典文学在思维的火花中被搬上荧屏,进而成为家喻户晓、脍炙人口的经典之作。在这些文学作品中,“一夜走红”的典例不在少数。那么,究竟是什么魅力致使这些原本有些生僻甚至晦涩的小众经典文学具有了动辄牵系千万人心的大众面貌与气质了呢?影视剧的改编给出了这个答案。

1.影视改编使文学经典形象化吸引大众眼球

有道是“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千百年来,文人墨客喜好的文学,多半受到科学技术及时代政策的拘束,想要传承下来也只有通过书籍了。但书中描绘的情节再丰富,内容再详实,也无法将之一颦一笑、一行一色阐述得详实、精确,读者只能在阅读理解的基础上依附于自身想象将其画面展现出来,虽然赋予了读者更加广泛的想象空间,却是欠缺了生动形象、活灵活现的真实场景的。

而影视改编作品则不然,它利用演员们精湛的表演艺术与影视工作人员的后期处理等等元素相结合,使得一个个立体形象、立体场景跃然于屏幕之上,更易于吸引人眼球,使大众接受和喜爱。就拿《西游记》来讲,看过吴承恩小说《西游记》的读者,没办法忘记孙悟空“毛脸雷公嘴的和尚”的形容,然而这“毛脸雷公嘴”究竟是怎样一个形象呢?这又是“一千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事了。自从影视剧《西游记》播出后,六小龄童披一身猴毛,头戴金箍,黄衣、虎皮裙、行者靴,上蹿下跳、俏皮灵活的样子将孙悟空这一形象的实体化了,读过原著的人心中孙悟空的形象更为突出、集中,没读过原著的人被影视作品诠释的孙悟空吸引,至少使其知晓这世间还有《西游记》这么个东西。

2.影视改编使文学经典通俗化易于大众理解

文学经典之所以“经典”,在于其自身的思想价值、艺术价值乃至于历史、社会影响。但相应的,书卷气浓郁、学术气息浓厚的文学经典难免文学性太强,以至于从内容上、语言上都不易被广大受众理解与接受。试想,若是刘邦与项羽著名的《鸿门宴》文绉绉地将宴上范增属意、项庄舞剑、樊哙怒叱、项羽阖然、张良救急、刘邦尿遁这一系列惊险而富有变数的事件通过短短百十字讲述出来,甚至动辄使用“甚急!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之类晦涩难懂的文言句式,恐怕这出醉翁之意不在酒的好戏至今仍不能入主街巷。而影视剧将其通俗化,从刘邦的一言一语、一颦一笑入手,加入略微粗俗的语言与行为动作,更加使这位平民皇帝贴近百姓生活,自然更吸引大众眼球。这是影视改编恰恰通过内容上、形式上乃至语言上的通俗化的表现,不但扩大了受众范围,也变相实现了从阳春白雪到下里巴人的转变,从一定程度上使文学经典更具生命力。

三、总结

即使众说纷纭,影视改编也已经确然在时代的发展中逐渐融入我们的生活,并对其原文学作品产生了一定影响。但这影响是一柄双刃剑,纵然有效推动、传播、发展了文学经典的再创造,丰富并增加了其价值,但由于影视作品生动鲜活的特点,致使人们误将其中情节当作原著内容一概而论,这对于基于历史事实而挥就的文学作品而言,是有一定扭曲史实之嫌的。如《孝庄秘史》、《雍正王朝》、《大汉天子》等等影视剧,其内容情节差之毫厘谬之千里,也使人们陷入了正史与野史之间的挣扎中。如何更加完善地运用影视改编作品来展现文学经典的无限魅力、推动文学经典的再生长,而规避由影视改编而产生的一系列问题,是我们仍需继续深入探讨与解决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张文红,《与文学同行:从文学叙事到影视叙事》,《甘肃社会科学》2003年第6期

[2]黄书泉,《论小说的影视改编》,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第2期

[3]李松:《视觉文化语境下文学性的危机与变迁》,《重庆社会科学》,2004年第2期

[4]魏毅东,《视觉殖民_与文学作品的影视改编》,《艺术百家》2010年第4期

[5]盘剑.影视艺术学[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96页

作者简介:

刘邦项羽简介范文第4篇

阅读下面的《烛之武退秦师》一文,回答问题。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南。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

1.请用四字短语概括归纳各段段落大意。

解析:这是一道概括段意的题目。解题时首先要认真阅读,理清各段的思路,接着可以把握住各个段落的关键词语或语句来整合概括。第一自然段我们抓住“晋侯、秦伯围郑”六个字就可以把段意压缩归纳为四字短语“秦晋围郑”。第二自然段根据关键语句“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可将段落大意概括为一个成语“临危受命”。第三自然段重点写了烛之武利用秦晋之间的矛盾,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说退秦师,结合这一段的内容,用自己的语言可概括为“智退秦师”四个字。第四自然段把握住关键词语“亦去之”,就可以用“晋师撤离”四个字来归纳段意。

参考答案:第一自然段:秦晋围郑。第二自然段:临危受命。第三自然段:智退秦师。第四自然段:晋师撤离。

2.试分析概括烛之武退秦师的劝说辞包含哪几层意思?

解析:这是一道提炼概括文章内容的题目。烛之武的三寸不烂之舌,强于百万之师。他之所以能说服秦穆公,主要原因是处处为秦国着想,从文中的关键语句和信息来分析:①“越国以鄙远”,很不现实。②“邻之厚,君之薄”,得不偿失。③结交郑这个“东道主”,好处很多。④晋国好过河拆桥,忘恩负义。

参考答案:包含以下四层意思:第一层:(“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欲扬先抑,提出问题。烛之武好像是置身于郑国之外,站在秦国的立场上分析,引起秦伯的好感。第二层:(“若亡郑而有益于君”至“君之薄也”)说明亡郑只对晋国有利,对秦国有害无益。从根本上动摇了秦、晋联盟的基础。第三层:(“若舍郑以为东道主”到“君亦无所害”)说明保存郑国,对秦只有好处。第四层:(“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至“唯君图之”)烛之武进一步分析了晋国的贪得无厌,灭郑之后必然要进犯秦国,说服秦伯反过来帮助郑国。

【阅读指导】

概括要点,提取精要,是阅读古代叙事散文的一个重要环节。“要点”是指文章的主要内容、中心思想,或是一段事实,或是一种知识,或是一个看法,或是对自然、人生的感悟。所谓“概括要点”,是在阅读、理解文章内容之后,经过提炼概括,用简明扼要的语言准确转述文章内容的一种形式。其中,提炼概括的过程就是理解的过程;提炼概括的结果标志着理解的准确和深入程度;而提炼概括的形式,包括或直接摘引原句,或自行组织语言等。概括要点不仅仅是概括段意或中心,而且对一句话或几句话、一段话或几段话以及有关的某部分内容,都要能够根据需要,正确而熟练地进行概括。这就要求掌握提要钩玄的阅读方法,学会抓住关键词语,抓住文章的叙述脉络,做到纲举目张,化繁为简。那么,如何提高概括能力和表达能力呢?

一、认真阅读,理清思路,是恰当概括的前提。

阅读古代叙事散文要从理清思路入手,理清思路是准确理解文章内容和概括要点的基础。思路是指文章从什么地方出发(先写什么),然后怎样一步一步往前走(接着写什么),最终达到这条路的终点(文章最后表达怎样的中心或情感)。理清思路,就是要透过文章本身,弄清文章各个段落是怎样相互联系,组合成一个整体的。例如《荆轲刺秦王》一文,文章开篇先简介背景,秦军大兵压境,燕国危在旦夕,这是故事的序幕。接着写太子丹请荆轲商量对策,荆轲提出行刺秦王,故事由此开始。然后又写荆轲从准备“信物”到寻制凶器,从配备助手到易水送别,故事一步步向前发展。故事的是荆轲廷刺秦王未遂,断左股,被八创。最后荆轲刺秦王彻底失败,这是故事的结局。故事的尾声是秦王被荆轲震慑。只有理清了文章的写作思路,才能准确把握文章的大意,从而在文章中捕捉到关键信息,对文章内容进行精要的提炼与概括。

二、把握住文章的关键语句,对保证概括的准确性也具有重要意义。

学会抓住关键词语,概述文章的叙述脉络。概括文章内容要点时,我们可以提取文中的中心句、主旨句、结论句,将其直接摘取出来,作为概括性文字。这种方法适用于那些要求用原文语句答题的题目,又适用于要求对内容、主旨进行概括的题目。但是也有一些内容基本清晰,重点语句比较突出而全文的中心句、关键语句等不太突出的文章或文段,在概括要点时,不能直接提取信息。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需要组合文中的关键性语句或关键性词语来进行概括,或者基本上要用自己的语言或完全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概括。例如课文《烛之武退秦师》,请概括回答:①晋秦两国围郑的原因是什么?这道题就可以直接提取文中的关键句“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来作答。②晋文公为什么不愿向秦军进攻?解题时可以抓住原文“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一句来回答。③作者塑造的烛之武这一人物形象具有怎样的特点?这种题目,解答时就不能直接从文中提取信息,需要结合文章内容,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概括。我们可以归纳概括如下:烛之武在国家危难面前,体现了深明大义、义无反顾的爱国主义精神;在危急关头,能置个人安危于不顾,英勇无畏;在强秦面前,不卑不亢,能言善辩,聪慧机智,有勇有谋。

三、对内容要点的准确概括,离不开一定的分析。

阅读古代叙事散文,需要分清故事的梗概和细节,善于把握住相关事物的联系,即它们的相同点或不同点,同时还要结合对背景知识的理解以及对表达方式的理解,这样才能更好地全面把握文章的内容。例如课文《鸿门宴》,司马迁为什么要详写鸿门宴上的座次?这是因为按照古代礼仪,帝王与臣下相对时,帝王面南,臣下面北;宾主之间相对时,则为宾东向,主西向;长幼之间相对时,则长者东向,幼者西向。宴席的四面座位,以东向最尊,次为南向,再次为北向,西向侍坐。鸿门宴中“项王、项伯东向坐”,是最上位,范增南向坐,是第二位,再次是刘邦,张良则为侍坐。鸿门宴设于项羽军中帐内,刘邦为宾,通过对相关人物座次细节的分析,我们就可看出项羽目中无人,自高自大。再看项羽集团内部,谋士范增在项羽心中的地位,尚不及告密的项伯,君臣隔阂已初露端倪。作者详写鸿门宴上的座次也从一个侧面为项羽思想感情的变化以及后来的势态发展,埋下了一处伏笔。

【阅读思考】

阅读下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子产①为政

郑人游于乡校②,以论执政。然明谓子产曰:“毁乡校,何如?”子产曰:“何为?夫人朝夕退而游焉,以议执政之善否。其所善者,吾则行之;其所恶者,吾则改之。是吾师也,若之何毁之?我闻忠善以损怨,不闻作威以防怨。岂不遽止?然犹防川:‘大决所犯,伤人必多,吾不克救也;不如小决使道,不如吾闻而药之也。’”

子皮欲使尹何为邑。子产曰:“少,未知可否。”子皮曰:“愿,吾爱之,不吾叛也。使夫往而学焉,夫亦愈知治矣。”子产曰:“不可。人之爱人,求利之也。今吾子爱人则以政,犹未能操刀而使割也,其伤实多。子之爱人,伤之而已,其谁敢求爱于子?子有美锦,不使人学制焉。大官、大邑,身之所庇也,而使学者制焉。其为美锦,不亦多乎?侨闻学而后入政,未闻以政学者也。若果行此,必有所害。”

范宣子③为政,诸侯之币重,郑人病之。二月,郑伯如晋,子产寓书于子西,以告宣子,曰:“子为晋国,四邻诸侯,不闻令德,而闻重币,侨也惑之。侨闻君子长国家者,非无贿之意,而无令名之难。夫令名,德之舆也。德,国家之基也。有基无坏,无亦是务乎?有德则乐,乐则能久。”宣子说,乃轻币。

子产使都鄙有章,上下有服,四有封④洫,庐井有伍⑤。大人之忠俭者,从而与之;泰侈者,因而毙之。从政一年,舆人⑥诵之曰:“取我衣冠而褚⑦之,取我田畴而伍之。孰杀子产,吾其与之。”及三年,又诵之曰:“我有子弟,子产诲之。我有田畴,子产殖之。子产而死,谁其嗣之?”

(选自《左传》,有删改)

[注]①子产:名侨,字子产,春秋时著名政治家,郑国名相。②乡校:乡间公共场所。③范宣子:春秋时晋国大臣,晋平公时执掌国政。④封:田界。⑤伍:五家相保的民户编制。⑥舆人:众人。⑦褚:储藏。

1.对下列句子中黑体字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吾不克救也 能够

B.郑伯如晋 到……去

C.非无贿之患,而无令名之难 贿赂

D.子产使都鄙有章,上下有服 边远的地方

2.请用原文中的语句概括归纳子产不毁乡校的原因是什么?

答:

3.子产为什么反对子皮想让尹何掌管他自己的封地的做法?

答:

4.下列八句话编为四组,分别表现子产治国以德,以民为本的一项是( )

①不闻令德,而闻重币,侨也惑之②大人之忠俭者,从而与之③其所善者,吾则行之;其所恶者,吾则改之④是吾师也,若之何毁之⑤人之爱人,求利之也⑥德,国家之基也⑦不如吾闻而药之也⑧夫令名,德之舆也

A.⑧② B.⑥⑤

C.①③ D.⑦④

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子产高度重视倾听民众意见,并且把民众的批评指责作为施政的依据。他认为乡校是民众发表意见的重要场所,如果取缔乡校,堵塞言路,一定会对国家造成巨大伤害。

B.子产认为政事是关乎国计民生的大事。他反对子皮任用年轻而又没有从政经验的尹何治理封地,认为如果不经过学习实践就委以重任,一定会造成危害。

刘邦项羽简介范文第5篇

墓葬简介

大曹庄秦墓是一座长方形竖穴土坑墓,墓口残长3.17米、宽3.58米、墓深1米。墓室内南北并列放置两具长方形木棺,棺木与人骨架均已腐朽不存。据观察,北棺可能是从别处迁来与南棺合葬的。

南棺比北棺稍大,棺内南侧有一纵向木板将棺隔出一个边厢,边厢内自西向东放置有铜鼎、铜钫、铜蒜头壶、铜盘、铜熏炉、铜镜各一件,陶爽(可能是梳理马鬃的特制用具)4件。棺的北半部人骨架已经腐朽,头端偏南处有两件铜带钩,中部两侧双手部位分别放置有一枚玉石印章和玉剑饰残片,推测当初随葬时应握于死者手内。经复原,两手中的玉剑饰残片原属于同一件器物,大概是有意折断而分葬的。另外,棺西端底板残木屑内存留有少量水银。北棺较小,棺内北侧放置随葬品,自西向东有铜蒜头壶、铜盘、铜鼎、铜勺、铜圆壶、木漆盒各1件,陶罐两件,棺内南侧有残玉i一件。其中铜鼎内有数根鸡骨,应是在埋葬时用以祭奠死者的牺牲。

随葬青铜器

该墓两棺内的随葬品均以铜器为主,兼有少量陶器和玉器,共计25件。其中南棺内16件,北棺内9件。

铜鼎甲(图1) 敛口有盖,附耳外撇,扁圆腹,圈底,蹄足短粗。盖面隆起,上有三个拱桥形钮。腹饰一周凸弦纹。器壁较厚。口径17厘米、通高16.5厘米。

铜鼎乙(图2) 敛口有盖,附耳,扁圆腹,圜底,蹄足。盖上有三个环形钮。器壁较薄。鼎内有鸡腿骨若干。表面分布有铸造时置入以控制器壁厚度的零星近方形红铜小垫片。口径15.3厘米,通高15.5厘米,腹深10.5厘米。

铜圆壶(图3) 侈口无盖,短颈,鼓腹,圈足。肩部有一对对称的铺首衔环,其一侧衔环佚失。圈足内连接器底处凸出一个横梁,应是浇铸铜液的浇口。颈部等距离地排列一周蕉叶形蝉纹。腹部与圈足上阴刻花边宽带纹,并填以波折三角纹间桃形云纹。口径8.4厘米,腹径15,6厘米,圈足直径10厘米,通高23.3厘米。

铜蒜头壶甲(图4) 直圆口,细长颈,扁圆腹,平底,圈足。壶口外凸,唇等分为6瓣,呈蒜头状。腹部表面布满铸造时置入的用以控制器壁厚度的红铜小垫片。口径3.5厘米,腹径19.2厘米,通高32.8厘米。

铜蒜头壶乙(图5) 圆口厚唇,细长颈,扁圆腹,圜底,圈足。壶唇呈六瓣蒜头形状。圈足底部铸有凸出的铭文“千金”字样。通体表面分布有较多的近方形红铜小垫片,多数锈蚀或已脱落。口径4厘米,腹径20厘米,圈足径12厘米,通高30厘米。

铜盘(图6) 平折沿,浅折腹,小平底。器外底部在铸造时置入的近方形红铜小垫片多已脱落,留下方形透孔。口径27厘米,高5.8厘米。

铜勺(图7) 勺身呈椭圆形,浅而薄。勺柄銎孔内残留有朽木屑。勺身连柄总长为17.5厘米。

铜熏炉(图8) 盘为子口内敛,与母口炉盖严密扣合。盘腹较深、腹壁向下弧状内收为圆底。腹上部有外轮,呈八出向日葵蒂叶状。下为喇叭状圈足。炉盖盖面隆起,中心有半环形钮,表面稃雕两条盘旋而卧的蟠龙,龙爪龙身形象逼真,极具立体感和动感。龙身周围间隙有若干透孔。合上炉盖后俯视,恰如一盘盛开的向日葵,圈足上分布有铸造时置入的零星红铜小垫片,口径9厘米,盘深5.8厘米,通高13.2厘米。

钢镜(图9) 圆形,胎壁很薄。镜背面中心处有桥形钮,钮的和边缘各饰一周宽带纹并间饰一周八组内连弧垂帐纹。整器呈滚青灰色,表面泛出光泽。镜的正面除一二处锈斑外,其余部分尚光亮可鉴。直径18厘米,厚0.1厘米。

价值与意义

秦始皇依靠其强大的军事力量统一了六国,具有划时代的意义。由于秦王朝只有短短15年的时间,秦文化的影响范围十分有限,除关中和豫西地区之外,并未在中原地区留下多少痕迹。无论是秦代墓或者是西汉初年的秦人墓乃至战国晚期的秦人墓,位于三门峡函谷关以东的河南省境内一直都很少发现。泌阳官庄与大曹庄秦墓在河南东南部被发现,在以往的考古发掘中是较为罕见的,非常重要。因为它揭示了在秦大一统之后,起源于我国西方少数民族的秦文化向东部黄淮平原的传播已经开始,只是未及广布开来,就在项羽、刘邦燃起的战争硝烟中销声匿迹了。

相关期刊更多

司马迁与史记论集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陕西省司马迁研究会

法庭内外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

筑路机械与施工机械化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