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三维地图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1 引言
目前迅速发展起来的的三维可视化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已经被广泛地用于进行各种三维数据的可视化,例如地景仿真、城市景观重建等等,同时也为传统地图学带来一次新的技术革命。三维电子地图是基于地图学的,因此它的研究重点不是栩栩如生的景观绘制,而是真正意义上的三维空间的地图符号化。现代地图学理论仍是三维电子地图的理论基础,而电子地图的研究为之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同时已广泛建立的地图数据库又提供了丰富的数据来源,因此三维电子地图必将成为地图应用的新领域,其研究与开发也将受到极大的关注。
2 地图的发展趋势
地图是按照一定的数学法则,根据地图投影、地理坐标和比例尺,经过制图概括,在一定的载体上用各种地图符号(点、线、面状符号)和文字注记、颜色来表示一定区域内的地形、地貌、地物等地理信息。它反映各种自然和社会经济现象的空间分布、组合、联系及其动态变化。因此,地图是对地理空间信息的抽象化、符号化的描述。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不断普及和发展,电子地图也因以互联网为载体而快速兴起,地图已经从纸上走到了互联网、个人电脑和手持设备。人们可以很方便地在电子地图中搜索感兴趣的地点、行车线路和公交线路等,为出行安排提供参考建议。
众所周知,我们生活在一个真三维的现实世界里,而传统的二维地图只对处于三维空间中的各种地理对象全部进行向二维平面投影的简化处理,导致第三维方向(即垂直方向)上的几何位置信息、空间拓扑信息和部分语义信息的损失,不能完整地反映客观世界。近几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特别是计算机图形学、网络、多媒体、虚拟现实技术、三维仿真技术的快速发展,地图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正在向网络化、互动化以及三维化的方向发展。
3 三维地图可视化
三维电子地图是以其直观的三维表现形式,将真实地形、地貌、地物通过虚拟现实技术以及三维仿真技术,以互联网为载体,通过直观的方式模拟人的地理空间认知方式以及进行各种空间地理分析的阶段,将真实的地理空间信息以动态的、多维的、可交互的描述。
三维电子地图这种描述形式,使得地图超出了传统的地理信息符号化、空间信息水平化和地图内容凝固化、静止化、平面化的状态。与之相适应的是,地图制图从传统的地图符号的选择、制作、组织协调和绘制转变为三维地形、地貌、地物的构建、以及分析应用模型的建立。这一变化也使地图学理论从单纯的地图传输理论、地图语言理论以及地图认知理论转变为在三维虚拟地理环境中,模拟人在自然地理环境中(包括地下、地面、空中)进行地理认知、空间地理分析应用的理论研究。所以,三维仿真技术在地图学上的应用贯穿了传统的制图和利用地图进行分析应用的全过程。
4 三维地图符号设计
4.1 三维可视化与二维符号的关系
三维地图是对二维地图在三维方向的拓展,包括地图设计及其原则、符号体系、地图内容的表达等。三维地图是从平面地图出发,借鉴电子地图的符号系统结合现有的计算机技术来实现地图信息的三维化。对三维可视化环境与传统二维地图符号的关系研究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三维可视化环境与传统二维地图符号的关系是继承与发展的关系。三维地图符号的设计与应用是对二维地图符号系统理论体系的继承并有所发展。伴随着三维地理信息系统而出现的三维地理信息的显示与输出是一个比较新的研究领域,不仅需要在技术层面进行研究,还需要对其相关的理论体系进行研究。由于二维的专题地图符号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一整套设计理论与实现方法、技术,所以,不能把二维符号中有效表现专题要素的理论与方法全部舍弃。相反,还需要在对专题信息二维表达的基础上继承与发展。对有些能够很好表现专题属性数据的二维专题地图符号,可以以适当的形式继续在三维地理信息系统中使用。
二维专题地图符号理论体系对三维符号体系的构建具有借鉴和指导作用。二维专题地图符号的抽象与形象的矛盾理论扩展到三维领域里,对专题制图符号的重新归类与概括是专业本身要研究解决的问题,也是整个地图符号系统的一个重要的基础研究工作。要对地图内容及符号体系的三维化方法、原则和理论进行研究,结合人类认知相关的生理学、心理学、认知科学等科学知识以及计算机科学设计制作出更适宜人们理解的符号库。
4.2 三维环境中的地图符号设计
4.2.1 点状符号设计
三维的点状符号通常由三维空间数据模型构成,三维空间模型包括了形状、尺寸,通常采用基于表面模型的实体模型,实体模型的表面材质反映色彩的变化。由于三维场景的直观性,用户一般可根据三维符号直接确定其用途,不必另设图例说明,在不能根据其形状建立与物体的直接形象联系时可通过颜色或纹理来表现,实现过程主要以3D MAX 建模,构建3DS数据,点状符号可设置运动路径,模拟现实城市动态,如汽车在道路的走向。
4.2.2 线状符号设计
线状三维符号的形状、尺寸可由三维线模型和实体模型构成,线状要素用来表达线状分布的现象如道路、单线河流、地下管道示意、高压线走向。简单的线状符号可以在地形上实现无缝叠加,带有一定宽度的线状符号,如河流、道路在其分布上具有带状的特征,也可以作为面状符号处理。
4.2.3 面状符号设计
面状三维符号的形状、尺寸可由单个三维实体模型构成,构成面状三维符号的图案可以是真实纹理,也可以是面状排列的实体模型。如面状符号林地的构图实例,地面用地形和草地纹理构成,树木用片状排列的附有树木透明贴图的实体模型表示,两者组合而成。 面状符号用来表达呈面状分布的连续或离散于一定范围的现象,如湖泊、植被分布、道路。在三维环境中,道路可利用不同颜色或表面纹理以及道路参数来反映不用级别道路的性质和特征,这样能给读者一种真实的感觉,又能反映道路的性质及等级等信息。
4.2.4 三维环境中符号设计原则
三维地图符号设计要有一定的原则,需要充分考虑屏幕表达的特点,发展和完善计算机环境下地图符号尺寸设计方法。
(1)表示方式应直观逼真
三维符号所强调的逼真可以几乎不用图例,因此场景设计应以清晰为衡量标准,在三维地图可视化中,如果采用颜色来识别地物,色调少一些更能保证场景清晰。另外应尽量保证颜色与物体本色接近,也可以采用实物照片作为纹理,保证物体能得到有效区分。
(2)融合大量复杂信息,符合视觉感受。
三维地图是以电子为介质,读者不仅可以从电子介质观察图形图像的效果,还能下哦那个具体文件中得到数字信息,也就是说数字信息是以单独的文件保存起来的,并且这些数字信息是比较详细的。那么在三维符号的尺寸设计中,要考虑到电子地图环境下符号需要缩放这一特性,符号的各个组成部分比例要协调,保证符号缩放时不挤压变形、不相互覆盖。三维符号在计算机中的存储的是三维(X、Y、Z)信息,增加了高程信息以及详细的数字描述信息,在数据存储和处理方面符号化都更为复杂,在设计中要考虑其复杂性。
(3)保持符号的清晰简洁
符号的清晰性和简洁性是保证地图易读的基本条件之一,因此构造符号时应尽可能用最简单的造型来组合,符号设计简单明了、紧凑实用。最大限度地利用每个符号视觉参量的最佳表达效果,寻求科学的组合模式,系统、完整、充分地显示地图要素,并和制图目的、用途、主题一致,场景应具有清晰性、层次性、艺术性以及真实感。
5 结束语
现代技术给予三维地图符号研究和开发的实现,地图科学本身的发展也对3维地图符号提出了要求。三维地图符号能非常直观形象地向人们显示其所表达的内容。它在数字条件下表现方法的信息突破,是对原有地图符号的发展。研究好三维符号的设计应用,可以更深刻的理解三维地图功能,有利于更好的设计和制作三维地图,使其更好的服务于生产和生活实践。
如何进行三维地图应用课程的教学成为当务之急,当前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有四种基本思路:一是描述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按照时间的先后次序予以提炼和研究,环节接点与流程衔接关系是研究的重点;二是描述学习过程中学生角色的变换,按照角色出现的先后次序予以提炼和研究,角色内涵分析及转换衔接关系与实现是研究的重点;三是描述学习方式的更迭,按照学习方式所承载的学习任务予以提炼和研究,学习任务及不同学习任务之间的建构关系是研究的重点;四是综合性的研究,即兼顾前面三种研究侧重点,统筹研究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也就是说既要关注人才培养的各环节及其演进关系,也要研究学生角色变换及不同角色的学习内容与学习方式等多种因素———这也是本文的思路。三维地图是今后测绘学科的主要发展方向所在,但是如何让同学们真正进入到这个角色所,真正明白如何绘制三维地图,这个一直是测绘学科的盲区,过分的强调理论知识,强调了测量的精准,但是忽略了最普通的生活中的应用,这才是测绘学科于国计民生的关键所在。当前的学科中,应该加强能力的锻炼,最简单最直接的方法就是项目教学法,这种方法不光适用于高职教学,同样也应该适用于本科教学,同学们需要从一个全新的高度去学习,而学习的最终目的不是照本宣科,而是锻炼出解决问题的能力,从传统的理论教学,到理实一体化教学的转变。将课程开发融入工程项目;建设行业企业技术标准融入课程内容;实习实训融入工程施工;技能名师融入师资队伍,不断深化“融入式”教学模式改革。以项目为纽带将学生实习实训、教师“双师”素质培养、社会服务紧密联系在一起,充分利用工程项目(学习纽带)、工程环境(学习环境)、企业文化(职业环境)、行业企业的人力资源(聘请教师)等实施人才培养。
2课程任务的建立
对于三维地图,首先要启发何为三维地图,他是数字地球的根本所在,如何实现它,而不是泛泛而谈,首先测绘学科的同学们有了数字测图的概念,我们现在进行数字测图,什么是数字测图,它是二维的,远远不能满足现在的需求,我们有了摄影测量,它有着比数字测图更快更多的画图能力,自动生成DEM,但是匹配完成后,发现房屋的和建筑物的立体还是无法生成,这里需要把栅格图像转换成矢量图像,如何实现现实与图像的统一,引入三维建模软件的适用,当建模软件成熟之后,我们要加入地理信息系统的概念,只有这样一个连续的学习,合适的引导,同学们才能深刻理解其意义,才能开动脑筋,去思考如何做得更好,如果仅仅是理论上的介绍,同学们不能理解,更加不可能创新思维。
(1)前期知识准备。
把需要制作的区域做一个规划,规划的主要内容是在二位制图软件中绘制出所需要区域的地块、地形、道路等相关信息,这些信息的制作一定要尽量精确,在制作过程中,最好可以参照相关的卫图来规划地块地形。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方便后期数据的整合工作,这一步也关系到整个三维地图是否跟现实接近的至关重要的一步。
(2)模型场景的制作。
就是根据采集来的相关信息照片制作出需要的场景模型,这也是三维地图的灵魂部分,可以在课堂上介绍大量的三维软件,然后同学们可以自行选择感兴趣的软件进行制作,最后把场景模型渲染成自己所需要的图片信息即可。
(3)美化。
把制作出来的单个区块的场景图片通过相关软件进行整体美化,美化的主要内容包括绿化带植被的栽种,水面的美化,道路公交信息图标的添加,图片场景整体的色彩美感把握等等,总之就是为了让图片场景看起来更漂亮更接近真实即可。
(4)整合。
把制作好得所有场景模型图片整合到第一步中所做的地块上去,达到自己想要的效果。
(5)切割。
通过相关软件把整合好的图片按照一定的坐标切割成N块(具体坐标的算法要根据三维平台的具体情况而定),通过后台放到三维平台中去即可。
(6)后期信息的添加。
【关键词】三维数字地形图三维规则网格地形模型 地物模型
引 言
二维数字地形图将所有的空间地理信息都正交投影在同一水平面上,并用线划或者符号来表示相应比例尺的地物,而地物的位置、高度和地形的高低起伏要借助等高线或者高程点来表示,这种方法虽然简化了空间地理信息理解和表达的过程,但是却损失了空间地理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因此二维的表达方法具有很大的局限性。三维数字地形图主要用大比例尺表达小区域的地理信息,它具有直观、形象、精细、完整的优点,在表达地形的时候能够反映真实地表微小的高低起伏;在表达地物的时候能够直观显示物体的空间立体结构或形状。
相应的,三维数字地形图对测绘技术也具有更高的要求。三维空间数据的采集精度和二维数字地形图的精度要求一样,但是采集的信息或数据更多,不仅要求采集所有地形和地物的特征点以及地物的高度,而且采样点相对比较密集,且绘制地形和地物的方法也与二维数字地形图有显著的差别。
一、三维空间数据的获取方法
三维数字地形图对地理信息精细、完整的表达是建立在大量细致的数据采集基础上的。目前,获取大比例尺三维数字地形图空间数据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四种:
1、数字摄影测量技术。用摄影测量的方法建立空间地形立体模型,量取密集的数字高程数据来建立三维数字模型。这种方法较适用于较大区域的三维数字地图。
2、全站仪测量技术。这种方法可以获取三维的空间数据(即包括Z坐标值),并且全站仪对于Z坐标值的获取精度较高。全站仪测量技术是采集三维数字地形图地形和地物特征点/线最理想的手段,且能够测量地物的高度,它较适用于小范围、大比例尺且精度要求高的三维数字地形图,但费时费力。
3、GPS RTK技术。GPS RTK和全站仪测量都是大比例尺三维数字地图中数据采集的主要手段,但是GPS RTK在该领域的应用受制于城市中卫星信号接受不足以及高程异常的缺陷,且在获取地物的高度值时有一定难度。
4、以地图为数据源的三维空间数据的获取方法。这种方法虽然也有一些概略的地物高度信息,但很难准确推测其高度,所以用这种方法制作三维数字地形图的精度较差。
获取各种面状、线状和点状地物的高度值是表达地物立体形状的数据基础,但是,目前的三维空间数据采集方法都难以采集地物的高度值。这是三维空间数据采集的难点。
二、三维地形与地物绘制
1、三维地形的绘制
常见的数字地形表达方式有三种:等高线模型、不规则格网模型(TIN)和规则格网模型(Gird)。等高线模型利用等高线上的点直接生成三维地形会具有明显的台阶痕迹,而且等高线也无法很好地表达特殊地貌(例如陡坎、沟壑等)。不规则格网模型(TIN)也就是不规则三角网,是由不规则分布的采样点生成的连续三角形来逼近地形的真实表面,没有格网结构规则而且其表面分析能力比较差。规则格网模型(Gird)具有等间距均匀分布的特性,三维规则格网模型表达地形更加直观精细、逼真,在表达特殊地形方面(例如陡坎、干沟、隆等)有更大的优势。二维数字地形图用二维符号很难表示特殊地形的空间形状或者结构,而用三维规则格网地形模型就能直观地显示出来,省略了符号表示的复杂性和不直观性,可视化的效果更加直观、精细。
三维数字地形图表达地形的精细程度取决于采样高程点的细致程度,三维格网的分辨率取决于地图比例尺,也取决于地形的复杂程度。可考虑用多分辨率的格网模型表达地形,对地形简单的平原区域格网大一些,地形复杂的山区格网小一些,这样不仅表达地形的起伏更真实,且数据冗余更小。
2.三维地物的绘制
传统的二维数字地形图所有地物用二维符号表达,所有的地物都在高程为零的同一个平面上显示,地物的高程和高度等地理信息用等高线和高程点来判断。这种表达方法显然比三维数字地形图抽象和概略很多。
二维数字地形图上最难以精细和形象表达的是线状地物的空间立体形状。表达线状地物的空间立体形状不仅要表达其在水平方向的拐点,同时也要表达其在垂直方向的各个拐点,即在高程或坡度上明显变化的点。二维数字地形图在表达线状地物的时候仅仅用其特定的二维符号表示其水平方向的拐点或形状,并不能直观地显示其在垂直方向的真实位置和形状。
三、三维地形与地物的空间匹配集成技术
三维数字地形图包括地形模型以及地表和地下的各种地物模型,地物模型必须要和地形模型融合匹配在一起,各种地物模型与地形模型必然发生联系。在地形和地物建模的基础上,如何将三维地形和地物数据无缝融合是关键的技术。假如地物与地形没有很好地匹配,就会出现地物飘浮在空中或是地物切入地表下面的情况,不符合真实空间位置的表达。因此,必须采用以下方法才能实现二者的无缝匹配集成。
1、测量地物特征点时,必须测量其高程值,以便地物特征点能被当作高程点使用。同一个建筑物各个特征点的高程点值应相同,外业采集高程值略有差异时取其平均值。
2、采集地物特征点时,不仅要采集其在水平方向的拐点,还要采集其在垂直方向的拐点。
3、将所有地物特征点当作高程点用于生成三维格网的地形模型。
根据以上提出地形和地物建模及其匹配集成的方法,在某试验区外业测量时采集了符合比例尺1:500精度要求的三维空间数据,开发程序绘制了三维数字地形图,并实现了三维量算及空间分析等功能。
四、三维数字地形图的应用
三维数字地形图在城市规划和工程设计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它为规划和设计人员了解现场、开展设计提供了更为直观和详尽的地理信息,而且规划和设计结果同样可以实现直观的三维可视化,也为规划和设计人员表达其规划和设计思想提供了方便。
关键词:三维数字;地形;测绘
中图分类号: P2 文献标识码: A
1三维数字地形图的基本概念
1.1三维数字地形图的概念
三维数字地形图指的是地物、地貌等立体形状和空间坐标用三维点表示出来,在这样的途中,地形、地貌都是它描述的对象,即线划地形图。这就意味着,三维地形图中所有的地形、地貌、地物都是三维体现的,横轴和纵轴表示的是地貌、地物的水平投影,而竖轴则表示的是三维的坐标,是立体的、空间的。
1.2三维数字地形图的特征
三维数字地形图的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它是数字或电子版形式的,不是传统的纸质的。第二,它不仅能够描述地物的空间位置和形状,而且能够描述区域内的自然地貌的起伏状况。第三,它的制图比例是一比一的,表示的是某地物的平面的大小和位置以及三维的空间高度或空间位置,这是通过设定地面上空某一点来测量的。第四,地形、地貌和地物的立体形状都是通过三维的离散点来描述出来的。第五,我们从三维地图上所看到的信息都是非常精确和细致的,我们用更易懂的词来描述这一特点,就是说三维数字地形图都是大比例尺的,或者说是高分辨率的,而且它所描述的区域都非常小,所以内容详细,画面清晰。
2三维数字地形图的地形数据及表达方法分析
地形数据即为表现地势走向的地貌数据,包括平面位置和高程数据两种信息,这两种信息目前主要通过野外测量、航空航天遥感影像和现有地形图数字化三种方式获得。航空摄影测量一直是地形图测绘和更新的有效手段,其所获取的影像数据是高精度大范围的DEM生产最有价值的数据源。另外,近年来出现的干涉雷达、激光扫描仪等新型传感器数据被认为是快速获取高精度、高分辨率的DEM最有希望的数据来源。通过全站仪、全球定位系统(GPS)等手段可获取较小范围、大比例尺、高精度的地形建模数据,同时也是对航空摄影测量和地形图数字化的一种补充。实际工作中,具体采用何种数据源和相应得生产工艺,一方面取决于数据的可获取性,另一方面也取决于应用的目的和对数据的要求,包括DEM的分辨率、数据精度、数据量大小和技术条件等。
三维数字地形图是用规则格网和高程注记点来表达地形地貌的。为了不影响地图符号表达地物和地形,采用分布规则的格网式DEM较为妥当。格网的大小一方面取决于相应地形图的分辨率,一般说来,地形图的比例尺越大,对地物和地形表达的精度就越高即越精细,则格网就越小;另一方面取决于制图区域地形的复杂程度,一般说来地形越复杂或越破碎,为了表达地形时不失真,格网就应越小。在一幅地形图上,考虑到在实际中,有的地方地形比较复杂,而另一些地方则比较简单,可用四叉树结构来表达格网,即用大格网来表达简单的地形,而用小格网表达复杂的地形,即采用横向的多分辨率技术表达地形。构建三维数字地形图时,必须确保DEM与线划地形图是同一个空间参考框架下的;编制地形图时,可将DEM格网点放在一个单独的图层上,这样可根据需要打开或关闭它。高程注记点反映地面上坡度变化处的高程。
3三维数字地形图测绘技术应用探讨
3.1三维地形数据的采集
三维地形数据采集包括两个阶段,一是:外业采集,主要是利用全站仪采集地形点的三维空间数据(包括平面坐标及高程)。由于受通视条件、劳动强度等因素的影响,只能采集地形特征点的三维空间数据,地形特征点一般是指山谷点、山脊点、洼地、山脚点、山顶等等。由于这些特征点的密度不够和分布不均匀。这样在对有些地区的地表高低起伏就很难精确的表示。二是:内业加密,就是将外业采集的数据,通过内插的方法对特征点的密度和分布进行有效处理,获得分布均匀,密度适当的地形点及高程,使其更能详细的反映地势的走向。
在利用全站仪野外获取三维地物数据测量时,地物底部特征点数据的获取是比较容易的,难点在于怎样获取地物顶部特征点数据。以建筑物为例进行说明,其顶部特征点的数据可以通过测量其相应的底部特征点的平面位置和高程,然后量测其高度的方法获取,也可以放置棱镜到顶部特征点上直接测量的方法获取,还可以用无棱镜测量进行建筑物顶部特征点的方法获取。其中,无棱镜测量对于没有反射的物体不能进行测量,因此在建筑物比较密集的城镇地区,用无棱镜测量会严重受到通视条件和反射条件的制约,使的测绘工作量大,效率低,有些建筑物的顶部特征点甚至是采集不到的,对深巷的建筑物底部特征点也很难采集到。当然,还可以在建筑物顶部进行数据采集,此方法也存在通视条件的限制,还有很高的危险性,因此对于大区域测绘是不现实的。
3.2三维数字地形图的测绘
实际地面通常不是光滑和均匀变化的,因此在采集的时候会产生断裂线问题。对于植被茂密、树林覆盖地区,数字摄影测量采集时无法切到地面,这样就不能准确的反映植被覆盖区的实际地面趋势,为了使其精度能够满足要求,可以在这些地区采集散点方式进行测量,以便能真正的切到地面的地方进行数据采集。在必要的时候还需要进行野外测量的方式进行补测才能达到精度的要求。具体面向三维地形数据的采集测绘,可以按照如下步骤进行:
(1)定向建模
定向建模之精度是影响整个产品精度的关键。定向建模的工作流程:用黑白影像建立立体像对进行手工或自动内定向、相对定向核线重采样绝对定向裁切核线影像立体模型建成。
(2)数字高程模型DEM
DEM、DOM可由单模型获取,也可由批处理直接生成。创建DEM及镶嵌工作流程:先进行影像相关创建像方DEM像方DEM编辑创建物方DEM物方DEM检查编辑建立新图幅物方DEM接边物方DEM镶嵌DEM成果。
创建像方DEM前,要先对每个像对中的特征点(峰顶、谷底、鞍部及地形突变点)和特征线(山脊线、山谷线、地区突变区线、面状地物的范围线等)进行量测。量测特征点和线的目的是获取像方DEM相关的初值,对像方DEM进行编辑。
(3)数字正射影像DOM
每个像对的物方DEM编辑后即可创建正射影像,并进行DOM的镶嵌。正射影像分为黑白正射影像和彩色正射影像。先创建每个像对的左、右黑白正射影像,合并左右黑白正射影像后,选择镶嵌线对黑白正射影像进行镶嵌即生成黑白DOM产品。
(4)数字线划测图
在定向建模完成之后,如不需要生成DEM、DOM产品,可直接进入向量测图模块进行测图。在向量测图模块中,图廓及内外整饰自动生成,已测向量能够实时显示(放大、缩小、编辑等)和映射至立体,具有联机编辑、实时符号化功能,利用测图模块提供的这些工具可以很方便地进行测图和编辑,实现测图、编辑一体化。
3.3三维数字地形图测绘的误差分析
(1)全数字摄影测量的精度和模拟摄影测量、解析摄影测量相比一定有所不同,如:光束法区域网加密与独立模型法区域网加密的精度差异,全数字摄影测量系统没有机械传动误差、图纸套合与清绘误差、展点误差、主距安置误差、读数误差等等,出现了影像匹配误差等。
(2)图上的地物点的点位中误差主要来源于:像控点点位中误差、房檐改正误差、加密点点位中误差、影像扫描中误差、影像匹配中误差和定向中误差等。
(3)航测成图高程中误差的主要来源于:控点[???]高程中误差、加密点点位中误差、相对校正中误差、定向中误差和测绘动态中误差等。
结束语
随着数字地形图在工程应用中的深入,为了便于进行空间方面的量测和分析,人们对它表示地物和地貌的方法和精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三维数字地形图在工程上具有良好的应用基础,其可以查询任意特征点的平面坐标和高程等三维坐标信息。因此,三维数字地形图具有其独特的应用价值,随着三维数字地形图的不断开发和完善,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它一定会有越来越好的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前期准备
首先要拿到室内二维平面设计图样,如果你有一点CAD的基础,可以自己动手绘制。这里假设我们已经拿到了设计好的图样(图1)。
创建户型
打开美家达人网站(/home),单击“开始设计”,进入它的在线设计系统。首先它会显示向导窗口,可点击“取消”进入主界面,然后在“文件”菜单中选择“上传房型图”,选择上面我们已准备好的图样文件。
接着选择户型图的起点与结束点(即窗口的蓝色与红色图钉样的两个小按钮。算出房间的长度,本例是4.4+3.3+2.75+0.85米=10.3米(图2)。点击“确定”进入正式的设计编辑窗口中。
在左侧“基本房型”中,拉出“方形房间”覆盖到厨房间的上面,由于所添加的图形是透明的,所以很容易调整厨房原图与添加图形的大小,利用水平与垂直调节按钮很快将大小调整为一致。在左边的“构造修改”中选择“墙洞”拖放到厨房的玄关处,依次放好餐厅、卧室、书房的上层透明图。选择餐厅中的出口墙,在弹出的菜单中选择第四项“拆除墙”,在基本构造中选择“门”,拖放到卧室与书房(选择室内门)。
其余的两个卫生间、客厅、主卧室和前面是一样设计的,只不过因为在主卧室的前面有一个阳台,所以在“房型修改”中选择“方形区域”放置到主卧室的墙上。同时,删除多余的墙体线条(图3)。最后给客厅和阳台添加上窗子。切换到3D视图,验证户型图是否合理再修改。
铺设地板、设置墙面、布置家居。在装饰设置栏,选择“墙面”,在墙纸中选择“乡村风格的墙纸”,房间布置得素雅清新些。再切换到3D视图,拖动墙纸图片到房间的各个墙壁,系统会自动完成剩余的工作,不需要关心诸如坐标、位置对齐材质等问题。在铺设地板砖或地毯时仍然回到2D视图,拉动需要的素材就可以了。
下面,在浴室放置浴缸、抽水马桶,客厅安放一张沙发、一个电视柜;卧室一张双人床;书房一张写字台、一台笔记本。然后呢,客厅与阳台放上窗户。现在可以看看你的杰作了(图4)。
照片渲染
如果是要求精度较高的场合,在系统的“快照和效果图”中,设置照相机的位置,单击左面“新创建”,系统会将设计图发送到云渲染服务器上,而你只要静静地等待几分钟或者干别的事,完成渲染后会邮件通知你取效果图的。
不过系统的360全景图则渲染时间会长些,相当于房间的整体渲染,一次会得到多张效果图。
分享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