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四岁宝宝的教育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中图分类号]R68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1)09-0102-02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最常见于青壮年人,是骨科领域中至今尚未解决的疑难疾病之一。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作为一项成熟和经典的骨科治疗技术已经在髋关节疾病的治疗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对于中青年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应用人工关节置换并发症发生率较高,远期效果并不理想,不少患者一生中不得不接受一次甚至数次的关节翻修手术,而目前关节翻修手术从手术难度、术中创伤到远期效果都仍存在诸多问题。国内外较多学者认为青壮年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ARCO分期分型系统中Ⅰ期、Ⅱ期、ⅢA期、ⅢB期)治疗的主要目的是改善症状和功能,尽量保留股骨头,延缓进行关节置换甚至最终避免人工关节置换。对于年龄稍大的中年患者(50岁以上)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最佳治疗方法仍存在争议。我们对2001年12月至2009年12月年龄在50至55岁之间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进行外科治疗并获得随访的62例(64髋)患者进行了回顾研究,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讨论。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62例(64髋),其中男性34例(36髋),女性28例(28髋);年龄50 55岁。平均年龄52.42岁;按病因分类:激素性16例(16髋),外伤性8例(8髋),酒精性17例(19髋),特发性21例(21髋)。按Ficat和Alert x线分期:FicatⅡ期16髋,Ⅲ期27髋,Ⅳ期21髋。术前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9-72分,平均46.4分。1.2手术方法及术式选择
1.1.1保留股骨头术式选择对于软骨面尚光滑完整或虽有皱折但无断裂的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应首选带旋股外侧血管升支髂骨瓣转移术。可选用带旋髂深血管蒂的髂骨瓣或以降支骨膜支为蒂的骨瓣。也可选择髋外侧入路,切取横支大转子骨瓣或升支臀中肌支大转子骨瓣。如果股骨头上部1/3-1/2为坏死骨,软骨面已出现断裂或破坏,手术需彻底切除股骨头上部坏死骨质及断裂之关节软骨面。应行带旋股外侧血管横支的大转子骨瓣股骨头修复术,以恢复股骨头球形的解剖形态。当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范围达整个股骨头时,单纯使用大转子骨瓣不能满足修复需要,应首选联合应用带旋股外侧血管升支髂骨瓣转移。如果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出现全股骨头和部分股骨颈缺损,应联合应用包括大转子骨瓣在内的带旋股外侧血管升支髂骨瓣、带旋髂深血管蒂的髂骨瓣和带降支骨膜支的股骨骨膜瓣中的3种或4种骨瓣。
1.1.2人工关节置换术术式选择当股骨头坏死病变达到无法逆转的阶段,也就是说股骨头发生塌陷或已发生继发性退行性变时,即为人工关节置换术的指征。关节成形术包括半关节成形术和全关节成形术。半关节成形术有三种类型:表面置换、单极和双极假体,适用于髋臼尚未受累的病例。前两种由于满意率差(寿命短、翻修率高,且会给全关节成形术增加困难等)而被大多数学者废弃。目前多选用人工双极股骨头置换术。对于晚期股骨头坏死患者,尤其是病变累及髋臼周围时,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已被公认为较有效的方法。
1.1.3评价指标根据Harris髋关节评分标准进行临床评价,术后Harris评分≥80分定义为临床成功,根据Ficat骨坏死分期标准进行影像学评价,术后分期稳定定义为影像学成功。
2、结果
全部外科治疗的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术后通过门诊、家访等方式进行随访,随访时间为1.25-9年,平均4.57年。保留股骨头手术治疗组11例有2例患者(2髋)于术后4年及5年因进行性股骨头塌陷和严重的髋关节疼痛而改行人工全髓关节置换术,为FicatⅡ期、Ⅳ期患者。人工关节置换治疗组51例子有1例因术后假体周围感染行翻修术。其中保留股骨头外科治疗组得到重建的病例,术后Harris平均分为80.64,临床成功率为84.6%(11/13)根据术前Ficat骨坏死分期标准,Ⅱ期优良率为80.0%.Ⅲ期为100%,Ⅳ期为83.3%。
3、讨论
在编辑过程中,我们比较注意资料的准确性、专家妙招解决问题的可行性、真实家庭带来的互动感、对看似简单的问题的横向和纵向的深入思考。希望通过这个专题,给爸爸妈妈们提供行之有效的教育招术,触类旁通,顺利解决将来遇到的各种育儿问题。
感谢北京市二十一世纪幼儿园曙光园以及配合此次调查活动的诸位老师、家长、宝宝。
关于儿童看电视成“瘾”
家长的困惑:
我的女儿四岁半,现在每天从幼儿园一回家就打开电视机,要是不管她的话能看到自己在沙发上睡着了。周六周日带她出去玩,刚出去一会儿就问,妈妈咱们什么时候回家啊?其实她回家无非也就是看电视。请问她算不算有了电视瘾呢?这是一种病症吗?我们做家长的该怎么办?
专家的解答:
在我国,目前对所谓“瘾”的界定还没有统一标准,不管是针对青少年还是针对婴幼儿,凡是涉及网“瘾”,电视“瘾”时,提法都比较慎重。
小资料:
“电视瘛”即看电视上瘾。60年代,国外的一些专家发现,过分沉湎于电视的儿童,其行为和思维方式逐渐脱离了现实世界,在适应社会方面产生了严重障碍。因看电视上瘾而导致适应障碍,这被称作是“电视瘾”,有时也叫“电视病”。
有“电视瘾”的儿童常常表现得懒散、麻木和消极。由于图像讯息比较容易吸引儿童,转移儿童对现实的注意力,儿童越来越依靠电视来满足自己的各种需要,从而脱离了其它活动。儿童在现实生活中受到挫折后,便逃避到电视中去,在无休无止的观看中,危机感消失了,儿童重又变得“充实”和“满足”,忘记了自己生活中的问题,“看明天的电视节目”成了激励儿童生活的希望。
而在德国,针对幼儿非常爱看电视,甚至表现为依赖电视的现象,则使用“电视中毒”这个词汇。注意,“电视中毒”不是病症。
小资料:
父母可以根据某些症状判断孩子是否电视中毒。
德国儿科医师协会专家表示,如果孩子看电视时出现歧指甲、抓头发、脸颊或耳朵发红等行为和特征,家长就应该提高警惕,因为这是孩子“电视中毒”的前兆。
家长小调查:
您的宝宝爱看电视吗?看电视的时候遥控器在谁的手中?您给宝宝制定了看电视的规矩吗,执行得怎样?
杜一尘 妈妈:汤春华爸爸:杜乐
・爱看,还没失控。
・遥控器有时在宝宝手里有时在家长手里。
・规定了看电视的时间,晚上8:00~9:00,执行得很好。
田润嘉 妈妈:崔丽敏爸爸:田金海
・爱看,可以自我控制。我不想制止他,因为电视同样是一个获取知识的渠道。
・遥控器在孩子手中。
・制定了看电视的规矩,包括:看电视时要征得家长的同意;看电视时间不能过长,希望自己可以控制,否则长短时间由家长控制。执行得不错。
肖伯阳 妈妈:杨笠燕
・一般,不算痴迷。
・遥控器在宝宝手中。
・有规矩,每天二十分钟。根据他的表现适当奖惩。基本上能按规矩执行,周末有时稍长些。
荆如许 妈妈:王欢
・爱看,但不是没有节制。我一一般不制止,她一般最多看―个小时。
・孩子只看碟,很少看电视节目。
・我规定动画片一次最多看两集。
张子涵 妈妈:雷海英爸爸:张洪建
・爱看,有一定的自制力。
・遥控器放在一边。
・我们会给宝宝设定看电视的时间,执行得很好。
万耕熙 妈妈:迟敏爸爸:万良德
・不爱看电视。
・宝宝很少看电视,偶尔看也是自己调出少儿节目。
刘睿 妈妈:田秋
・宝宝非常爱看电视,一有喜欢的动画片就看得特别投入,叫他都听不见。我经常制止他,但是效果不大。之所以制止他,因为看电视首先对儿童的视力有很大影响,其次是现在有的动画片,内容全是打打杀杀,太暴力,对孩子一点好处都没有。
・宝宝看电视的时候,遥控器的控制权就在他手上。
・我没有给他看电视制定规矩,只是当他看的时间过长或我认为内容不好时,就提醒他该关电视了,或吸引他玩一些别的游戏。
专家支招:
家长不要紧张
孩子看电视的时间稍长一些,家长不要过分紧张,家长越紧张孩子越好奇,会下意识地想看,还会想方设法地要达到目的。
家长要重视
其实从孩子的本性来讲,他们更喜欢与具体的有生命力的东西打交道,比如人啊,动物啊,玩具也行。所以孩子迷恋电视,家长要从自身找原因,分析自己在教育方面的漏洞。
有的家长觉得孩子特别黏人,就索性把孩子推到电视机前。其实孩子黏人是因为大人看护得过多造成孩子过分依赖家长,独立性不强。家长要逐渐锻炼孩子自己玩的能力,但解决办法绝不是电视机,那样只会带来新的更大的问题。
黏人也许是看护的人过于单一,比如家里只有奶奶与孩子朝夕相伴。这样的孩子容易产生依恋心理,不愿意与人交往,但如果想用电视机取代看护人无异饮鸩止渴。
家长要会玩
大人再疲劳也要和孩子在一起玩,其实这样做反而是一种放松。对大人来讲吃完饭就倒在沙发上看电视就能减压吗,恐怕不是吧。大人应该学会享受孩子带来的种种乐趣。
陪孩子玩的事情可以由爸爸妈妈轮流做,夫妻间协调好时间,分工合作,把孩子从幼儿园回到家这段时间进行合理分工,什么时候做饭、谁做饭、谁陪孩子、玩玩什么……计划合理,同心协力,还可以动脑筋发现新的玩法。
孩子高兴,家长心情也好。
关于健康
家长的困惑:
我女儿四岁多,一年前她参加了一个英语班,老师发现她注意力不集中,就问我们她在家里是不是老看电视。我心里知道,孩子已经到了离不开电视的程度了。虽然她身体其他方面还没表现出什么,但是我非常担心将来出现一些症状令我们措手不及。请问电视引起的心理和生理健康问题都有哪些?
专家的解答:
看电视时间长了会产生生理和心理的一系列问题。
生理问题:
视力:近视、斜视、弱视,结膜炎、干眼症,易流泪……
脊柱:电视机位置不合理造成脊柱扭曲、颈椎疼痛……
肥胖:边看电视边吃饭或者喝饮料以及进食垃圾食品,就会在不知不觉中造成营养不良、肥胖、高血压、糖尿病……-
心脏:长期紧张造成心率不齐……
皮肤:电磁辐射造成皮肤老化……
体质:电视机前消磨时间不参加户外运动,造成体质下降,易生病。
心理问题:
电视自闭症:整天守在电视机前,少与人交往,容易患上电视自闭症。
暴力倾向:电视是单向信息,孩子没有交流和倾诉对象,容易使他们行为带有攻击性,产生暴力倾向。
性早熟:电视机前的儿童难免接触到适合成人观看的节目、电影、电视剧等。他们往往会模仿其中的语言或者情节,会影响后期性早熟。
小资料:
儿童看视会导致性早熟。
儿童性早熟会带来许多心理和社会问题,如注意力不集中、认知能力和发育水平落后于同龄人。一份统计资料表明,儿童性早熟正以惊人的速度增加,其中竟有三成是观看视而引发的。
最新临床研究证实,儿童接受视的有关性内容,在大脑神经中潜移默化地形成一种性信息,再从垂体流瘤中分泌出性腺激素,从而使体内性激素旺盛,出现早熟现象。专家提醒儿童家长,应该重视自己孩子的身心健康,“儿童不宜”的电视,绝对不要给孩子观看。
智力问题:
注意力不集中:由于习惯于电视那种机械的光和影所带来的强烈刺激,来自于人的教学活动就没有吸引力,所以上课时注意力不集中,长大造成学业不良。
思考力下降:电视是单向性被动接受,造成孩子好奇心下降,懒于思考。
语言迟滞:这是电视带来的最大的问题。电视虽然声情并茂,但是孩子不能与之交流,语言刺激减少,造成孩子孤独、自闭,语言能力发展迟滞。
小资料:
很多时候,都是父母对孩子说话,常常只要确定自己说的话让孩子听到了,或者得到孩子“是”或者“不”的答案就足够了。其实,这是远远不够的。不妨给孩子一些开放性的、引发性的话题,并且不要在孩子刚刚表达自己观点后就马上开口。此外,当孩子对你说话时,妈妈应蹲下身来,与孩子保持平视,眼睛应注视着孩子的眼睛。通过这样的肢体语言告诉孩子:妈妈在认真听你说话,这对孩子是最好的鼓励和赞许。妈妈的态度会帮助孩子更多地开口,去演练他每天学到的新词语。
语言是一种符号,每个词语与特定的事物和动作相对应,使人通过文字可以联系到它的含义。而电视却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孩子的想象,因为语言所提及的内容已经被画面展示出来,这就会限制孩子对词汇的想象和思考。而声音节目则能刺激孩子头脑中“词汇一形象”的对应思考,这种从抽象到具体的思维过程,是非常有利于孩子大脑发育的。
对宝宝们的小调查:
宝宝,你爱看电视吗,为什么?
宝宝,你在幼儿园里最爱做的游戏是什么?
宝宝,爸爸妈妈不能陪你玩的时候,你最想做什么?
杜一尘:5岁
・还行,这样有学问。
・打沙包,我喜欢运动。
・画画,摆积木还有点意思。
田润嘉:5岁
・爱看。因为爱看“少林海宝”,还有世博会。
・打沙包,可以跳得高,又可以练跑步。
・自己玩,不去打扰爸爸妈妈。
肖伯阳:5岁
・爱看,电视里可以演各种各样好玩的东西。
・接力赛,我喜欢体育运动。
・画画,可以画出各种各样漂亮的东西。
荆如许:5岁半
・爱看电视,我喜欢看蝴蝶仙子,真假公主的电视,因为她很勇敢。
・最爱做抢椅凳的游戏,我觉得转着圈跑好玩。
・最想在电脑上打字,因为我觉得没事干。
张子涵:5岁半
・我爱看迪斯尼,芭比的光盘,因为很精彩。
・最喜欢玩跳皮筋,因为里面有捞鱼的游戏,特别有意思。
・爸爸妈妈不能陪我玩的时候我想看电视,有了好看的节目我就开心。
万耕熙:5岁
・有时爱看,有时不爱看,我也不知道为什么。
・跳绳呀,没为什么,爱运动呗。
・看书,因为没别的事可干了。我最爱干的事就是看书,如果有纸,我还可以画画。
刘睿:5岁
・爱看,电视好看,有动画片。
・最喜欢打的游戏,因为我就会天下无敌。
・想看电视,因为我喜欢。
关于玩具
家长的困惑:
我儿子5岁,不知什么时候起养成了看电视的习惯,我们曾经想用各种玩具把孩子从电视前引开,但是效果都不显著,往往玩一会儿就厌倦了。请问哪种类型的玩具能吸引孩子,玩得时间更长一些呢?
专家的解答:
玩具是要分年龄和种类的――不同玩具适合不同年龄,不同类型适合不同性格。
玩具有性别差异:男孩子爱玩刀枪,爱拼装汽车;女孩子爱过家家,做饭,抱娃娃,爱给娃娃换穿衣服。
玩具有年龄差距:要顾及孩子的认知水平,不能买高于其年龄或者低于其年龄水平的玩具。
玩具有种类差别:孩子的玩具种类要丰富多样。有这样的现象,家长买了很多玩具,可是买来买去其实只给孩子买了同一种类型的玩具。
但是孩子玩玩具总有玩厌的时候,有一种不要钱的“玩具”,日新月异,总能给孩子带来惊喜――那就是“户外”。把孩子从家里解放出来,多到户外活动。引导他们去看,去观察,去发现:不同的建筑、车辆、人、动物……有条件的话还可以约上更多的家长,让孩子与不同的小伙伴玩耍,家长们共同努力,为孩子们创造团结、互动的大环境。
小资料:
玩具种类及作用。
拼图玩具类:提高儿童的认知能力、分析能力、想象力,培养幼儿的成就感。
游戏玩具类:在提高儿童认知能力的基础上,培养孩子的动手、动脑能力,开发他们的思维、锻炼操作技巧和手眼协调的能力。
数字算盘文字类:在训练孩子镶嵌能力的同时,进行大动作的练习,训练幼儿的精细动作,启发孩子对形状、数、量的准确理解,进而锻炼肌肉的灵活性。
工具类:主要让儿童认识、掌握各种工具的形状、颜色和构造,在这一过程中训练孩子们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和手眼协调能力、开发想象力。
益智组合类:培养孩子的空间想象能力及精细动手操作能力,从而加深对时间、动物、交通工具和房屋形状、颜色等方面的理性理解。
积木类:激发孩子们的动手兴趣,培养幼儿合理组合搭配的意识和空间想象能力;巧妙的拖拉设计,锻炼儿童的行走能力,鼓励孩子的创作成就感。
交通玩具类:通过提高儿童对火车、汽车及各种工程车的构追的认知和了解,在些基础上训练其组装、拖拉和整理的能力,提高动手意识和生活自理能力,并通过拼搭了解物体之间的变换关系。
拖拉类:提高孩子们的认知能力,根据不同的拖拉动物,让其知道各种动物的不同特点,锻炼他们在大范围内的行走能力。
拼板玩具类:由各种形状各异、内容丰富的拼板组成,在儿童对图形的组合、拆分、再组合有一定认知的基础上,锻炼独立思考的能力,同时培养他们的耐心和持之以恒的精神。
卡通玩偶类:父母忙碌时,需要一些陪伴儿童们的娱乐型玩具,而造型可爱的卡通玩偶则是孩子们广为欢迎的。
专家支招:
您了解孩子吗,其实孩子都喜欢自己动手,还特别喜欢帮大人干事情。两岁半的孩子就能边玩边干地帮助家长做事了。
比如搞卫生:擦桌子、扫地……家长可以为孩子准备一把小笤帚,划出一块他自己的地盘,由他负责“保洁工作”。孩子往往也很兴奋,会快快乐乐地去完成。比如做饭:大人做饭时可以让孩子在一旁玩面粉,玩菜汁……,这些都是孩子们的好玩具,在他们手里能变化出无数玩法,发挥无穷想象力。
大一点的孩子可以在厨房里真正帮忙,干点力所能及的家务:择菜,包饺子……。
买东西,去超市也是玩的机会――让孩子有一些自,比如自己找到卖酸奶的地方(当然家长得跟着)。家长可以在柜台前教孩子识别品牌、关注生产日期和保质期,了解营养成份的名称和含量……。
夏天来了,没有条件经常游泳,就在家里玩水,在阳台、院子里玩沙子;秋天去采摘,认识各种果树,以及它们成长的过程,冬天滑冰、坐冰车;春天种树……不要怕孩子累了,衣服脏了。给孩子穿上一件耐磨好洗的衣服,放开了玩。还要激发孩子的创造性,鼓励孩子玩法多样化,开发新地方,新方法,结交新朋友。不能因噎废食,束缚孩子爱玩的天性。要容忍枝节问题,重视户外活动对孩子产生的积极影响。
远离电视,难吗,其实一点也不难,电视毕竟是枯燥的,只是单方面的信息,孩子看电视是不得已而为之。就看家长怎样引导,家长是否用心。
家长小调查:
您的宝宝喜欢什么类型的玩具?
您会不会有意识地给孩子买不同类型的玩具?
杜一尘 妈妈:汤春华爸爸:杜乐
・孩子喜欢动手性强的玩具。
・会比较注意买不同类型的玩具。
田润嘉 妈妈:崔丽敏爸爸:田金海
・我的孩子喜欢益智玩具。
・我会有意识地按孩子不同年龄段的要求以及孩子个体差别的要求选择玩具,而且会指导孩子自己独立去购买他喜爱的玩具,发现他的需求。
肖伯阳 妈妈:杨笠燕
・车,飞机。
・会。
荆如许 妈妈:王欢
・喜欢芭比娃娃。
・我们也会有意识地给她买些其他玩具,但她不是很感兴趣。
张子涵 妈妈:雷海英爸爸:张洪建
・宝宝喜欢公主和卡通动物。
万耕熙 妈妈:迟敏爸爸:万良德
・她喜欢智力玩具。
・经常会给她买不同的玩具。
刘睿 妈妈:田秋
・我家宝宝喜欢枪、刀、剑等武器类型的玩具。
・我会有意识地给孩子买不同类型的玩具,但他都不太感兴趣,玩一会
儿就不玩了,只玩自己喜欢的玩具。
关于性格
家长的困惑:
我女儿5岁,她属于那种依赖性较强的孩子,没有人陪着玩就依赖电视,所以慢慢成瘾。请问什么样性格的孩子看电视不容易上瘾呢?
专家的解答:
我们说,气质是先天的,性格则是后天的。孩子的性格形成是有一个过程的,家长在这个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孩子是一张白纸,不能从小放任自流,在电视问题上,最有效的办法是从规则意识人手。在幼儿园玩滑梯要排队,洗手,上厕所都要排队,这就是在潜移默化地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并逐步从老师、家长的引导变成孩子自觉自愿的行为,这才是教育的根本目的。要培养一方面非常有主见,另一方面懂得遵守社会规则的人。
孩子一旦形成了自我约束力,对他将来的学业有益,对他将来融入社会生活更有益,能够抵制各种不良诱惑。
对宝宝们的小调查:
幼儿园小朋友们玩滑梯的时候为什么要排队?
爸爸妈妈最爱宝宝,所以宝宝在家里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对吗?
杜一尘:5岁
・这样不会从滑梯上摔下来。
・不是。
田润嘉:5岁
・不排队就会扭伤脚,或者摔伤,或者听不见老师的话就会找不到老师。
・不对,会打碎东西的。
肖伯阳:5岁
・为了安全,不让小朋友摔倒。摔倒可能会受伤。
・不对。
荆如许:5岁半
・因为乱挤就会把小朋友挤下去。
・那样做不对。
张子涵:5岁半
・因为怕挤着小朋友,怕摔着,所以要排队,要是两个人就不用排队了。
・宝宝在家的时候要听爸爸妈妈的话,不能想干嘛就干嘛,因为为了安全,为了健康,比如不要摸电源,不要吃太凉的东西。
万耕熙:5岁
・因为这样不乱。
・我不清楚,我觉得有点不对,这样长大了会变成一个快乐的傻子。
刘睿:5岁
・因为人一插队就会掉下来。
・不对。
专家支招:
培养孩子良好性格的方法有很多,其中养成阅读的习惯能使孩子终身受益。
家长给孩子读书可不是那么简单,不能光是家长读,还要与孩子互动,鼓励他“编”、“画”、“唱”:让孩子把刚刚讲的故事继续编下去、画出来、随口编成歌唱出来――四、五岁的孩子,正处在绘画和音乐的敏感期,良好的启蒙将会带来美好灿烂的未来。
书里有那么多好玩的故事,孩子就会产生看更多好书的主观意愿,大人适时加以引导,给孩子讲更多的故事,和孩子一起编更多的故事,编出新的人物和情节,继而全家扮演故事人物,拍摄成小电影……这里面有无穷无尽的乐趣,就看您是不是一位有心的家长。
慢慢地,孩子自己就会发现,原来电视节目好多都是从书里来的,书籍才是无穷无尽的宝藏。
与孩子一起读书,时间过得很快。家长还可以把户外活动或者家庭旅行计划与读物相结合――书里讲到大海、沙滩,全家人就到海边去玩一趟。
其实给孩子读报纸也是一种好方法,培养阅读的兴趣总比培养看电视的兴趣好。
聊天也是放松心情,培养开朗性格的一种方法,家长可以随时与孩子聊天。聊聊幼儿园的老师、小朋友,还能及时了解孩子在幼儿园看电视的时间长短。有必要的话,与老师配合,在班里讲电视的弊端,小孩子一般都有从众心理,如果周围是这样一种舆论环境,他们自然慢慢与电视疏远了。
关于电视台
家长的困惑:
我儿子4岁,天天从幼儿园回家都吵着要看动画频道。我们也知道现在政府扶植国产动画产业,还开辟了专门的动画频道,但是一天24小时放动画片是否有些过分呢?而且只有那么几部,来来回回不间断地播放,我们家长总不能把电视藏起来或者锁上,我们家长真的有必要呼吁一下电视台多为孩子着想。请问学龄前儿童最适宜的电视节目形式有哪些?内容有哪些?
专家的解答:
我认为大人可以把电视锁起来。在家里,家长要规定孩子看电视的时间段和时长,而且遥控器始终要掌握在家长手中。有必要的话完全可以采取断电等强制性措施。但是谁都知道这样是治标治不了本。
家长也许能控制电视的使用,但是不应该控制孩子,而是要学会引导孩子。我们上面讲了很多方法,把孩子从电视机前吸引开,那么多好玩的事情,孩子一旦投入进去很快就会忘记电视。当孩子对电视视而不见、可有可无的时候,家长就成功了。那时候,电视台的“罪过”好像就不那么重要了。
家长小调查:
您认为孩子应该从几岁开始看电视?
有的宝宝痴迷于电视,这与电视台的关系大吗?
杜一尘 妈妈:汤春华爸爸:杜乐
・我觉得看电视几岁开始问题不大,控制好时间就好。
・但是电视台要多起到一些引导作用,或者说社会(责任)―是要增强,播放一些真善美,有意义的东西。现在的儿童台很多动画片教育意义不大,反而有一些言辞不适合孩子观看,令我们很担忧。
田润嘉 妈妈:崔丽敏爸爸:田金海
・孩子在三岁以前是不能看电视的。
・孩子痴迷于电视与电视台无关,直接关系是父母的教育理念。
肖伯阳 妈妈:杨笠燕
・一岁半以后开始吧。
・与电视台关系不大,家长可以引导孩子做别的活动。也可以让孩子看DVD,这样便于控制时间。
荆如许 妈妈:王欢
・大概三、四岁,孩子开始看电视。
・与电视台关系不大,关键是大人教育。
张子涵 妈妈:雷海英爸爸:张洪建
・应该从四岁左右。
・宝宝痴迷于电视的责任在家长。
万耕熙 妈妈:迟敏爸爸:万良德
・宝宝看电视没有年龄限制,可以寓教于乐,但时间上应该控制。
刘睿 妈妈:田秋
・我认为孩子应该从三岁开始看电视,因为毕竟电视也能带给孩子一些知识。
・宝宝痴迷于电视与电视台也有一些关系,因为现在的电视无论什么时候打开,都有动画片在播放,而且一连播放好几集,孩子的自制力差,根本控制不住。希望电视台多播一些对孩子有帮助的动画。
专家支招:
规定时长不能笼统地说可以“看一会”,要跟孩子说好,看几分钟。3至4岁的孩子每看10到15分钟就要休息一下,4岁以上则不宜超过半小时。
掌握时机:不要在孩子聚精会神非常投入的时候把他从电视旁边拉开,要学会选择时机,时机适当、恰当才会起到作用。
选择时段:不能边吃饭边看电视,吃完饭马上看也不行,大人要首先做到。
注重内容并非所有动画片都适合儿童观看,掺杂暴力呀,感情戏的,是给成人看的,这个家长要分清。而且连续剧尽量不让孩子看,或者不要让孩子养成非得连续看的习惯,中间有几集没看就没看,也没什么可遗憾的。这样可以避免依赖、成瘾、不易控制。适合幼儿的内容有音乐片,科普片,动物世界,还有相声小品、儿童故事片等等。家长可以有选择地买光盘回家给孩子看。
讲究环境电视机要与孩子视线平行,不仰视也不用低头。观看时还要距离电视机2米5以上,这个距离与电视屏幕大小成正比。亮度、对比度不能太强,这需要家长进行调节。但也不能关灯,全黑的环境下看电视反差更大,更不利于保护孩子眼睛。
专家谈:关于儿童节目
我认为对电影、电视节目进行分级是起码的要求。家长可以利用各种渠道呼吁,不能消极等待。另外,做家长的头脑要清醒,动画片只是一个形式,不代表观看级别,不是所有动画片都适合孩子观看。
获得知识的手段有千千万,电视只是其中一个。看电视学习知识并不是最佳方法。电视上教的成语啊,英语啊,孩子只是鹦鹉学舌,其实并不明白,远远没有人与人在交流中学到的知识丰富和印象深刻。参与型、理解型、认知型、亲情互动型等方式来学习效果才会好。
关于家庭教育
家长的困惑:
我的孩子4岁,我每天下班接孩子,再回到家里做饭,洗碗,她爸老是加班,回来也很疲惫,再陪孩子玩实在有些吃不消。有时候只好让她自己看电视了,我也知道这样不太好,可就是没有更好的办法。另外,孩子逐渐长大,我们也想报个家长学校之类的,可还是没有时间,怎样才能在孩子教育这个问题上不落队呢?
专家的解答:
做家长的可能都有这样的体验,大人们在聊天说话的时候,孩子在一旁玩耍,你以为他什么都没听见,可冷不丁接句话茬,都让大人吃惊――都听见了!
这就是孩子,他们就像―个没有过滤系统的接收装置,时刻都在有意无意地接收着从大人,从身边的任何人那里发出的信息,好的、坏的,完整的、局部的,直接的、间接的……
国外的研究表明,孩子从婴儿时期就已经能够被电视所吸引了。所以在美国,学龄前儿童,或者放宽一点说的话,2岁以前的儿童是绝对禁止看电视的。
对于已经对电视产生一定依赖性的孩子,家长要耐心帮助孩子调整,用上面教给您的那些方法,快则―个月、三个月,慢的半年、一年,坚持下来就会有效果。
其实对于学龄前教育来讲,问题多,办法也多,远比将来青少年时期容易产生的“网瘾”、“早恋”等问题好解决得多。聪明的家长发现问题后不会推脱、埋怨、延误,而是积极查找根源,解决问题,这也是学前教育的―个大原则。其实把问题解决在这个阶段才是事半功倍,现在不着急、不作为,将来就会加倍着急,付出更多。
做家长的也可以学会这样鼓励自己――孩子都四岁了,四年里养成的坏习惯,大不了我用四年给你扳过来,对你将来上学、上班,一辈子都有好处,值了!
家长小调查:
周末,您家宝宝的主要娱乐是什么,他/她的课外班多吗?您有时间陪孩子玩吗,每次陪孩子玩都感到很累吗?
杜一尘 妈妈:汤春华爸爸:杜乐
・出门游玩,尽量不在家呆着,或者减少看电视的时间。在外面报了一个课外班。
・平时陪孩子玩的时间比较少,周末会一直陪孩子玩。有时会感觉累。
田润嘉 妈妈:崔丽敏爸爸:田金海
・周末主要以外出游玩为主,孩子的课外班不多。
・我们有时间陪孩子,陪孩子玩不会觉得累,觉得十分有意义,而且每次活动均会带着孩子。
肖伯阳 妈妈:杨笠燕
・玩。课外班不多,只有一个美术班。
・有时间。不一定每次都累,看状态。
荆如许 妈妈:王欢
・上课外课和户外活动。课外课不是很多。
・我们经常陪孩子一起玩,不觉得累。
张子涵 妈妈:雷海英爸爸:张洪建
・宝宝周末课外班较多。
・我们经常陪孩子玩,感觉很好。
万耕熙 妈妈:迟敏爸爸:万良德
・周末会带宝宝去郊区,或去游乐场,看电影,儿童剧。课外班不多,主要是围棋等益智的。
・只要有时间都会陪她玩,她也从来不会感觉很累。
刘睿妈妈:田秋
・周末,宝宝的主要娱乐就是去冰场滑冰和公园里玩。宝宝有四个课外班,都是兴趣班。冰球、围棋、科学、跆拳道。
・我比较有时间陪孩子玩,但的确感觉很累。
专家支招:
大人自检,有没有以身作则。是否下班回家就看电视,给孩子一个不好的榜样。
在生孩子之前,大人要准备好自己的心理环境,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要知道光给孩子物质是远远不够的。
对宝宝们的小调查:
每天宝宝从幼儿园圆来到晚上睡觉这段时间里。爸爸妈妈都做了哪些是事情?
杜一尘:5岁
・妈妈看电视,爸爸加班,妈妈带我上课,妈妈哄睡觉,爸爸冲奶。
田润嘉:5岁
・妈妈弄电脑,弄工作。爸爸陪我玩。奶奶做饭,然后大家吃饭,该吃饭就吃饭。然后数学准备。有时妈妈陪,有时爸爸陪睡觉。
肖伯阳:5岁
・妈妈在收拾房间、看电视,陪宝宝玩。爸爸在看报纸,看电视,陪宝宝玩。
荆如许:5岁半
・我和姥爷一起画画,妈妈陪我练琴,给我洗澡,睡觉前给我讲故事或者放歌给我听。
张子涵:5岁半
・大部分时间是带我上钢琴课、英语课、练琴,有时候讲故事。配合我做游戏,折纸,看少儿频道,上网。
万耕熙:5岁
・回来不就是先吃饭嘛,然后就是看电脑嘛,上班的那些
事嘛。妈妈会陪我玩,或者看电脑,也是干上班那类事,认涨跌那些期货的事。
刘睿:5岁
・洗衣服、晾衣服、洗碗、买东西、煮菜、端菜,上滑冰课,和我一起做围棋作业,下围棋。
总结与思考
拯救电视儿童三步骤:
把电视当成怪兽:
利用怪兽的弱势击败它。电视节目可能流光溢彩,但毕竟没有生命,无参与性、交流性,不能产生真人之间的温情与互动,所以,怪兽的克星就是:书籍、户外、小朋友……
全家总动员:
宝宝们与生俱来的创造力能使锅碗瓢勺变成玩具,爸爸妈妈不要制止。大人也不能老是皱着眉头,他们要和宝宝一起编故事、唱故事、演故事。
把怪兽改造成朋友:
电视有缺点,但也不是一无是处。电视可以看动物世界,可以看小朋友参加的智力竞赛节目,可以看音乐故事的光盘,可以播放宝宝和爸爸妈妈拍摄的故事DV。
――要让孩子们从心里发出:电视,你也算是我的好朋友,只不过我再也不会离不开你了!
家庭教育的金科玉律:
每当孩子出现问题,家长首先从自身和家庭环境中积极查找根源,而不是积极寻找借口。
家长是孩子的榜样,好的坏的照单全收,所以为人父母言行应处处注意。
婴儿也会被光怪陆离的电视节目吸引,埋下长大依赖于电视的种子。教育不是等孩子长大了再说的事情,是家长们要从当上准爸准妈就开始边学习边实践的课程。
做家长的看问题要有远见,在教育的问题上不能偷赖,有些问题不在幼儿时期解决,孩子长大了以后出现的问题会要付出更多的时间精力乃至金钱去解决。
教育的根本目的是让孩子产生来自内心的力量,能控制自己的行为。
孩子要在大人的掌控之下,大人要像放风筝的人,能把风筝放出去,还要能收回来。
近十年来,随着电视产业迅猛发展,央带着的问题也像山洪暴发,泥沙俱下,其冲击的何止是幼儿家长,有时搞得整个社会的方方面面都有点手忙脚乱、应接不暇。但是办法总比问题多,关键是预防为主,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上面有一段小资料显示,国外在60年代就已经发现,儿童有看电视上瘾的现象,而五十年后的今天,我国的众多家长也不得不面对这个家庭教育难题。如果我国的媒体研究机构或者儿童教育机构早点行动起来,是否就不是现在这种状况呢。
媒体链条上牵扯着无数的政府部门和研究机构,仅仅从儿童这个角度思考就能列举出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虽然这仅仅是小小的冰山一角,但不能等到冰山融化一片泽国才想到打造方舟。
每位家长都有这样的困惑,想带孩子看场电影却无从选择,因为像《哈利・波特》这样的电影也不是适合所有年龄段的孩子。在能预见到的未来,要面对的问题还会层出不穷。早点形成有效机制,充分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和研究成果,就能少走弯路,节省人力、物力、财力,这也符合打造节约型社会的国家战略。
最好的老师可以保证教学几十年从没有被家长投诉过,但不敢保证几十年教学她所教的孩子里没有被磕、碰的。
孩子在活动时,经常会突然跌倒;抛接物落在自己或同伴身上;从滑梯上或大型运动器械上不慎摔下来;彼此之间躲闪不及,发生冲撞磕碰等“意外”。
分析宝宝在幼儿园发生事故的原因,不外以下几种:
1.幼儿园里存在一些不安全隐患。硬件上的:用具用品放置不当,玩具设施不符合安全规范,门卫管理疏漏,房屋建筑不适合幼儿活动等。软件上的有:老师教学经验少,组织活动的能力差,该提示的没提示。个别老师安全意识淡薄等。幼儿园和老师应及时排除这些隐患,家长们发现了也要及时反映。
2.宝宝身体发育尚未成熟,大脑对身体动作变化不能做出相应的灵活反映。还有宝宝生活经验缺乏,对自己行为将会产生的后果没有预见性。比如:奔跑过程中看见小朋友迎面而来,不能安全躲闪,回避;不知道在滑梯上推小朋友会出现什么样的后果;两个小伙伴做游戏,不能保持适当的距离,或者扑空了,或者一个一弯身子就把另一个顶摔跤;大一点的孩子冒险精神萌芽,也是事故的隐患之一,这些需要老师和家长严密注视和有目的的引导。
3.妈妈的错误观念为宝宝安全留下隐患。
把孩子扮得酷酷的,厚底鞋,还有紧身裤,宝宝穿上迈腿、走道距离产生偏差。也有妈妈为了省钱,给孩子穿了一双大了好几号的鞋子,不小心一跤摔下去磕破了眼角,缝了一针,还把临近的小朋友给撞摔。
关键词 《三字经》 幼儿教育 价值
1 问题的提出
中国几千年文化与教育是分不开的,离开教育谈文化,或离开文化谈教育都是不可取的。现在社会各界似乎都在尝试重拾传统文化,有个怀宝宝了的朋友,她让我给她推荐一点做胎教的蒙学读物,我推荐有《三字经》,无独有偶,她去给宝宝求经时,长老给她一本《弟子规》。这使我感到欣喜和更多的疑问与好奇。这很多妈妈选择古典音乐进行胎教的同时我们为什么不可以选古代蒙学读物进行胎教呢?这是很有趣的迷,我想由我来揭开它。《三字经》是否可以用来丰富胎教及幼教理论呢,对儿童的发展有用吗?这值得深入的探讨。
2 从内容上分析《三字经》胎教及幼儿教育价值
《三字经》的内容很详细,短短的一千多个字,所涵盖的内容非常丰富,文章却又是如此的简洁,不愧是“千古第一奇书”如果开篇就讲它的内容有如何的丰富,语言有多简练,和精美等之后在分析其价值,恐怕是只指其壳而无其肉。下面,我讲来逐一分析其价值。①
2.1 胎教、幼儿教育及价值的含义
胎教:是根据胎儿个感觉器官发育成长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积极 主动地给予适当合理的信息刺激,使胎儿建立条件反射,进而促进其大脑机能、躯体运动机能、感觉机能及神经系统机能的成熟。②
幼儿教育:从广义上说,凡是能够影响幼儿身体成长和认知、情感、性格等方面发展的有目的的活动。是特指幼儿园和其它专门开设的幼儿教育机构的教育,专门针对3~6岁年龄段的幼儿进行教育
价值:对价值的描述和定义总结起来的说法大概有几百种,简单说来,价值就是某物能满足人需要就可称之为有价值。③
2.2 从内容上它是中国历史事件与文化的结晶,具有民族文化传承与发扬的作用④
传承文化是教育的使命,一个国家要保持自己的特色,就必须的有自己的文化,这是一个民族之所以与其它民族不同的原因,没有了文化,就无所谓其它,很多人说中国文化的根基断了,但是中国要想真正强大必须要从根本上重视自己的文化,因为人是社会的人,社会是文化的产物,教育是社会的教育但是教育也具有文化性,当前中国教育的文化传承缺失,幼儿园是基础教育的基础,正是文化启蒙的阶段。而《三字经》正好既是符合儿童发展特点,同时又具有文化启蒙作用的教材之一。并且它自创作以来,就流行与世,它是优秀的历史文化,而它一蒙学读本的出现有其特殊的价值,作为古代最初的蒙学读物之一,可算是最好最全的识字教材。
2.3 其内容里面蕴含了丰富的道德教育内容
道德教育是中国古代教育的主要特征之一,面对今天的道德滑坡来讲,是需要开发的有意义的教育内容之一 ,而教育要从小抓起 ,潜移默化,逐渐晕染,把优秀的符合时代特色的道德教育与传统道德教育结合起来,自小就润泽人心。 《三字经》中“为人子,方少时”,至“首孝弟,次见闻”,“三纲者, 君臣义 ,父子亲 ,夫妇顺 ” 这些虽然有的部分打下了封建主义的烙印,但其中的”为人子,方少时”“首孝悌,次见闻”却都是具有时代性的,是可以传承的,而作为某些有封建色彩的语句,是可以让孩子了解过去,认识历史。⑤
2.4 形式上,符合幼儿语言发展特点
《三字经》是三言诗,它三子一句,句子短小,形式整齐,隔句押韵,读起来朗朗上口、听起来动听悦耳,儿童喜问乐道;并且它前后句子自然连贯,语义顺畅,浅显明白,通俗易懂,丝毫没有生拼硬凑的痕迹,它的这些特点使它能促进幼儿语言发展和音乐节奏美的发展。
2.5 它的古韵意味浓重,与古典音乐相配合,可做胎教读物
前面阐述了它的种种特点,它诗句的押韵,符合音乐的和谐美,另外它作为古代蒙学读物的精要,古色古香的意蕴再配上中国古典音乐,让宝宝在舒缓的音乐和母婴互动中感知古典文化的魅力。
3 《三字经》的具体运用
3.1 胎儿期:胎教读本
找到有关《三字经》的音乐,市场上和网络上都有这方面的音乐。经常给宝宝听此音乐,当然《唐诗三百首》这类音乐也是可以共用的,在给宝宝听音乐的时候,要和宝宝多说话,便摸着肚子边说话,让他感觉到外界的有意识的存在,形成条件反射。另外给宝宝讲故事的时候,也可以讲《三字经》里面的一些故事,如“如囊萤 如映雪 家虽贫 学不辍”之类的故事。胎教的过程中,不要过量,一次半个小时就好了,要让宝宝有充足的睡眠时间。这样持续直至宝宝降生前几天。
3.2 幼儿期:欣赏
宝宝出生后,胎教的方法还可以照用,只是塑造一个有音乐有经典的环境,不需刻意地让孩子学习,可以在他玩耍的时候播放,也可以在他哭闹的时候播放。
在宝宝幼儿期,我们不需可以让宝宝能背好多唐诗和《三字经》,其实从胎教时不间断的就让宝宝接触一些经典的东西,到了宝宝语言发展迅猛的三至四岁的时候,他们就很多自然而然的就能脱口而出了,童年应该是快乐,应该是无忧无虑的美好童年。我们不能单纯的诵读,讲解,灌输,而是在生活中在玩耍中学习。
3.3 学前期:识字教材、舞蹈歌曲的编排内容
每个宝宝都是天上美丽可爱的天使,每个天使都是不同的,其中,有一些天使非常特别。如果上帝把这样一个别样的天使托付给了你,作为父母,你如何尽早发现他的不同,以便更好地照顾他、教育他呢?
如果能在0~6岁这个生命的关键期尽早发现、及时进行有效的早期干预,这些宝宝中的大部分将成为有一定劳动能力的社会成员,而不会是家庭和社会的沉重负担。
早期发现自闭症儿童
自闭症又称孤独症,因为宝宝看起来就像完全封闭在自己的世界里,外界的人与事与他无关,即便是亲人
自闭症的成因
分析原因,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人们都认为是由于父母对宝宝冷漠缺乏关心造成的。这种解释给父母很大的心理压力,伤心而自责。
现在,人们逐渐认识到自闭症的成因非常复杂,与父母的养育方式无关,更多是与儿童的生理因素,如遗传,病毒感染,代谢异常,遗传基因因素异常有关,并且与儿童的大脑等中枢神经系统有密切的关系。
第一时间观察发现宝宝患了自闭症
自闭症儿童的智商不一定落后,所以早期发现非常重要,如果能在2~6岁这个最佳时期发现并且对宝宝进行有效的早期干预,宝宝将有可能获得一定的生活自理能力,即使对于极重度的自闭症儿童,这个阶段的教育训练效果也是最好的。
只要你仔细地观察宝宝,可以发现自闭症儿童比较明显的四个特点:
缺乏社会交往能力
这是自闭症最典型的特点之一。
宝宝知道父母,但不能与父母建立正常的依恋关系。当父母离开时,他好像没反应;再次见到父母,也不会特别高兴,可能只是看看而已。宝宝“不理人,也不粘人”。研究证实,宝宝并不是不具备形成依恋关系的能力,经过一定的教育训练,是能够与父母建立起依恋关系的。
对小伙伴也是不理不睬,即使其他小朋友试图与他一起玩,他也缺少反应。
刻板的行为和兴趣
自闭症宝宝经常有一些刻板重复的行为,如不停地转圈,眼睛直视自己的手指。伴随刻板行为的是过于狭窄的兴趣,如出门坐车只坐一种颜色的公交车或者拒绝坐车,每天只玩一种游戏或只玩一种玩具,过分迷恋风扇或圆形的物体,吃菜只吃西红柿,等等。
语言发展异常
语言发展异常表现在很多方面,如到了三四岁还不会说话;有的宝宝会说话,但所说的话不能与他人进行正常交流,说话时不看对方的眼睛,自顾自地不断重复说一句话;或者你问他“你几岁了”,他鹦鹉学舌地重复“你几岁了”;有的宝宝表现出语音,语调,速度,重音等方面的异常,语言上的平铺直叙就像他情感上的平铺直叙一样,语言不带有情绪情感因素,就好像机器人说话一样。
感觉知觉异常
宝宝在接受和处理感觉知觉信息方面表现出异常,如你喊他的名字,他“充耳不闻”,对你的存在“视而不见”:对你习以为常、不以为然的某些听觉和视觉刺激表现出特别强烈的反应,如风铃的叮当声,水流的哗哗声,宝宝会害怕得无法忍受;有的宝宝看到圆柱形的物体表现出特别的偏好,会长时间地注视,兴奋得手舞足蹈;有的宝宝对甜味敏感;有的宝宝对丝质物品特别感兴趣,等等。
现实生活中,每个自闭症宝宝都是不同的,所表现出的特点也千差万别,但前四个特点是所有自闭症都具有的特征。
如果你发现宝宝表现出上述特点时,不必过于紧张,焦虑,因为宝宝在发展过程中也会表现出上述一些行为特点,但同样的行为背后的原因不同。比如,正常发育的宝宝在2~4岁的同伴行为也是“平行游戏”较多,即他们在一起玩,但各玩各的,互不影响。2~4岁的宝宝处于秩序敏感期,对秩序极其敏感,也同样会表现出各种各样的“刻板”行为。而且,学前阶段的宝宝正处于数概念形成的关键阶段,他会非常认真地练习巩固自己对数的认知,正如一位妈妈所担心的儿子一个下午都在不断地把玩具从盒子里拿出来,然后放回去,又拿出来,再放回去。他是不是自闭症啊?其实,这个宝宝是在练习数数。
判断宝宝是否有自闭症,不能仅仅看他行为的一个方面,而要综合各种因素,多角度,长时间地观察。如果确实发现宝宝有自闭症倾向,就立即请教专家,寻求帮助。只要训练及时、得当,宝宝仍有可能获得与常人一般的能力。
早期发现听力障碍儿童
我国是世界0~6岁聋儿群体最大的国家之一。如果出现听力障碍一般是不可能恢复的,而且会严重影响宝宝在语言、认知,社会交往等各方面的发展。听力障碍发生的时间越早、程度越重,对宝宝各方面发展的消极影响越大。
听觉障碍的成因
先天遗传性疾病,听觉器官发育不全造成的先天性耳聋,
妈妈在怀孕期间使用某些耳毒性药物,患风疹等传染病,发高烧,营养不良;
宝宝在出生过程中困难产而严重窒息,产钳外伤,接生不当使耳朵受伤;
宝宝出生后因感冒发烧而使用链霉素,庆大霉素等抗生素药物,患病,药物中毒等都有可能造成耳聋。
常见的造成宝宝听觉障碍的主要疾病有:中耳炎,脑膜炎等。
目前我国学龄前儿童听力障碍的原因依次是:后天耳毒药物,孕期感染、耳毒药物、高烧疾病、产时产伤窒息和其他原因。
第一时间观察发现宝宝听力有障碍
你可以通过最基本的观察法及最常用的主观测听法进行粗略检查:
观察法:仔细观察宝宝的行为及语言
受到声音刺激后有无反应,如何反应,既是生理现象,也是宝宝心理活动的反映。在自然状态下,你可以观察宝宝受到声音刺激后是否有相应的行为反应,从而推断其听力是否正常。
需要注意的是,不论听力正常还是听力障碍的宝宝,都会“呀呀学语”,但正常宝宝的“呀呀学语”最终会发展成语言,而听力障碍的宝宝因为听不到自己的“呀呀学语”,缺乏听觉反馈,发出的语音会越来越少。如果发现宝宝没有上述反应或者反应迟钝,请及早带宝宝就医,及时采取相应的治疗康复措施。
主观测听法
简便易行的主观测听法主要有两种:哨声测听击掌测听。
哨声测听:在离宝宝一定距离处用不同的力量吹哨子,观察他对哨声的反应。
击掌测听:在距离宝宝大约1米左右突然用力击掌,不能让他看到,也要避免击掌时产生的气流被宝宝感觉到。如果宝宝没有反应,说明他可能存在听力障碍。
虽然听力障碍难以根治,但它有个特点:多数聋儿或多或少会有点残余听力,而且发声器官的功能健全。7岁前是进行听力语训及学习手语的最佳时期,如果你能尽早敏感地察觉到宝宝有听力问题,进行有效诊断,治疗,康复,尽早给宝宝配戴助听器或植入人工耳蜗,将更有效地利用残余听力。
早期发现智力落后儿童
智力残疾,指智力显著低于一般人水平并伴有适应行为的障碍。
0~4岁是智力落后出现率最低的年龄段、一般妈妈会根据智力测验的结果来判定宝宝的智力如何,实际上,判断智力落后依据两个重要标准:智商和适应行为。
智力落后的成因
智力的形成与发展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而智力落后的成因更加复杂,分生物医学因素和社会心理因素。
生物医学因素包括遗传、染色体异常、新陈代谢失调,妈妈怀孕期间疾病感染(如德国麻疹,梅毒,弓形体病),妈妈吸烟和酗酒、滥用药物或者摄入汞、铅,铬等有害金属,妈妈孕期腹部遭到撞击等,都会对胎儿的智力造成影响。早产、难产以及过期产儿、低体重儿出现智力落后的比例也要高于正常出生的宝宝。宝宝出生后,营养不良、疾病,抚养方式不当造成情感剥夺等,也会影响智力成长。
目前我国学龄前儿童智力落后的原因依次是产时窒息、早产,宫内窒息,社会文化落后,伴发精神病。
第一时间观察发现宝宝存在智力落后
早期及时发现宝宝有智力落后现象并进行有效的早期干预训练,一些轻度智力落后的宝宝可以获得较好的社会适应行为,达到生活基本自理。智力落后的程度不同,宝宝表现出不同的特点:
生理发展特点
智力落后宝宝的身体发展表现出与正常宝宝一样的趋势,轻度智力落后的宝宝与正常儿差异不大,但中、重度的差异比较明显,如身高体重明显落后,头围特别大或者特别小,有些特殊类型或伴有严重脑外伤的智力落后的宝宝,还有非常明显的外貌特征:眼睛之间的距离较宽,手掌特殊,鼻子扁平等。
动作发展特点
对于小宝宝的智能发育检查,动作发展是检查的一个重要内容,如新生宝宝应有一些先天的无条件反射行为:吸吮反射,抓握反射等。智力落后宝宝在婴儿期可能会更多地出现吃奶困难、不会吸吮,特别容易吐奶、不会哭或很少哭等问题:粗大动作的发展:抬头一翻身一坐一爬一站一行走,精细动作发展:用手、手指抓握和操纵物体,都远远落后于智力正常的宝宝。
感觉发展特点
智力落后会严重影响宝宝的感觉能力,智力落后程度越重,宝宝的感觉能力越差。
具体表现在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嗅觉等各种感觉的感受性都差,如宝宝到了五,六岁仍然不能够区分红、黄、蓝、绿等基本颜色;对冷、热、酸、甜、苦、辣以及疼痛的感觉都不如正常宝宝敏感,如打针不哭:对于环境和妈妈漠不关心,2个月后还不会与人用眼睛对视,逗他也不笑,1周岁还不会大笑或很少笑:对声音的感知和辨别能力差,会“听而不闻”,但与自闭症的“听”而“不闻”不同,宝宝是真的没有听到。
语言发展特点
正常情况,宝宝1岁左右开始说出第一个词,到3岁左右就能掌握本民族的语言,自如地与大人交流。而智力落后的宝宝有的到2、3岁才会说一些简单的词语,5、6岁才会说简单的句子,有些宝宝7、8岁还说不出自己及父母的名字和家庭住址。由于不能正确区分语音,宝宝会出现发音不准,吐字不清,声音过大或过小,嘶哑,口吃等语言障碍。
智力落后的宝宝在现实生活中的表现与智力落后程度密切相关。判断宝宝是否是智力落后,不仅要看智力测验成绩,还要参考其社会适应能力。有研究表明,儿童4岁前的智力测验存在较大的误差,所以,对于学前阶段儿童的诊断必须谨慎。
早期发现视觉障碍儿童
视觉障碍,也称视力残疾,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双眼视力低下并且不能矫正或视野缩小、难以做到一般人所能从事的工作、学习和其他活动、影响其日产生活和社会参与”,视觉障碍包括盲和低视力,如果双限视力不同,以较好一只眼睛的视力为标准:
视觉障碍的成因
视觉的生理结构和功能障碍,可能发生在胎儿期,出生过程中、出生后短时间及生长过程中的任何一个阶段。成因大致分为两类:先天性因素,后天疾病及外伤导致。
先天性因素,先天性眼球萎缩,先天性青光眼、先天性白内障等。
后天原因结膜炎、外伤性白内障,角膜病、沙眼、屈光不正等疾病导致的。
造成儿童视觉障碍的主要常见疾病有梅毒,麻疹,伤寒、肺结核、肺炎,流行性感冒等。宝宝接触传染性疾病,如白喉,猩红热,百日咳,麻疹、水痘,流行性腮腺炎,风疹等有可能引起视觉障碍。
与眼睛有关的可能会导致低视力或盲的疾病有:白化病,白内障,青光眼,视网膜炎,视神经萎缩,视神经发育不良等。
目前我国学龄前儿童视觉障碍的原因依次是:弱视,视网膜视神经病变、先天性白内障、先天性青光眼和其他原因。
第一时间观察发现宝宝视觉发育障碍
观察宝宝的眼睛
注意观察宝宝的眼睛状况,如果出现以下症状,就需要找眼科医生进行诊治:眼球过大或过小,瞳孔发白、经常流泪,畏光:眼球不停转动。颤动:只固定地用一只眼睛看东西;不能与你目光交流;经常揉眼,挤眼,按压眼睛;如果用物品轮流遮盖宝宝的眼睛,宝宝没有任何反抗行为,或者只遮盖一只眼睛的时候他有伸手抓物等反抗动作,这些情况表明宝宝可能存在视觉障碍。
观察宝宝的视觉反应
从2个月起宝宝就能注视物体,并在一定范围内眼球随着物体转动,并有保护性眨眼反应。如果宝宝没有这种反射行为,就该引起警觉了。宝宝3个月左右头部能够跟随眼球的转动而活动;4~5个月左右能认出妈妈并微笑。如果宝宝不能够注视,追随物体,并表现出无目的地寻找,同时在黑暗的房间里用手电筒射出光线,无论你怎样晃动光线,都不能引起他的注意,则说明宝宝可能存在视觉障碍。
观察宝宝的动作
如果存在视觉障碍,由于看不清或看不见,宝宝的动作发展会明显落后于正常儿童。你可以参照正常儿童不同年龄阶段的动作发展,如坐、爬、站,行走、手的动作发展,发现宝宝是否存在视觉问题。你也可以试着拿一个颜色鲜艳的玩具放在宝宝面前,或者用布把玩具盖起来,如果他不会用手来抓或者爬过去拿(特别8个月以上宝宝),甚至都不会寻找玩具,那么就该警惕了。
观察宝宝在生活中的行为
视觉障碍的具体表现:宝宝1岁左右如果还不会模仿做鬼脸,你对他微笑他经常没反应:教他简单的“欢迎”、“再见”等手势也不会模仿;特别喜欢贴近物体看东西,说明宝宝存在视觉障碍。宝宝走路时间晚而且在行走过程中对障碍物“视而不见”,不知道绕开,避开;学会走路后经常碰撞物体、摔跤,走楼梯台阶的时候常常因为错踏而摔倒;特别害怕到阳光明媚的屋子外面走路,走起路来很恐惧,很慢:不喜欢看图画书,看的时候眼睛离画面特别近,身体前倾;观察物体时分辨不出细节,经常出现皱眉、眯眼、揉眼和焦急的神情。
给“别样天使”妈妈的教育建议
1.面对现实,积极寻求支持
家有“别样天使”,不是你的过错,不必自责、内疚,生活中有些事情不是我们所能控制,决定的,但可以通过努力尽量改善他。震惊、慌乱伤心、痛苦之后,为了宝宝的明天,为了自己的明天,必须打起精神,接受现实,积极寻求外部情感及专业上的帮助和支持。
你可能会遭到来自各方面的压力、拒绝和非议,但也要看到敞开心胸后,你得到的支持越来越多,你越来越了解宝宝,理解他,接纳他,学会用更有效的方法与他沟通,教育并指导他。
2.欣赏宝宝的优点,反思自己的态度与行为
天使虽然“别样”,但仍是天使,同样能感受到你的爱。看到,欣赏、肯定宝宝的每一点小小进步,是养育原则。要积极改善与宝宝之间的关系,爱他、关心他,因为他深深地依靠自己的感觉生活着。经常反思这样的问题你的做法是爱宝宝的表现吗?你的行为会给他带来希望吗?
3.客观理智地对待宝宝的入学选择
你可能特别希望宝宝能够进普通的幼儿园、小学,普通学校意味着宝宝不再特殊。其实,不是所有的特殊宝宝都适合进普通学校,也不是进了普通学校的特殊宝宝都能够得到较好的发展。多想想普校的教学内容宝宝是否能接受?普校是否有了解特殊宝宝、接受过特殊教育培训,能够为宝宝提供帮助和支持的教师?在普校宝宝是否被歧视?是否能与小伙伴们实现真正的融合?千古以来,教育最重要的原则之一就是因材施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