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四月的声音

四月的声音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四月的声音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四月的声音

四月的声音范文第1篇

[6] 引自「基督教圣诗史略,陈罗以著,第19页,道生出版社出版。

[7] 「颂主新歌第450首,浸信会出版部(香港)。

[8] 教会音乐与神学观念的结合,因篇幅因素暂不于此探讨。

[9] 张真光牧师于怀宁浸信会讲授「司琴的预备一题时,强调「好的音乐教育系统必须能提供学生不受限制的发展空间,并引领学生进入水深之处,发掘神所赐的才能,协助学习将最好的献给主;而许多速成的教学方法,易使学生的天赋能力遭埋没。殊不知自己拥有群牛的财力,仍以为是个仅有两只鸽子的穷人家,试问当奉献时会拿出什么呢?鸽子或牛犊。[11] 此处的概念性及经验性,参考国立交通大学应用艺术研究所吴丁连教授「音乐中无声表情与创作的(二)音乐的材料─概念/经验,第3页,他是以概念世界/经验世界来称呼。

[12] 在此引用「当代音乐崇拜第48至49页,赫士德(Donald P. Hustad)著,谢林方兰译,校园书房出版。[14] 师徒制的学习请参阅2000年四月份的台湾浸信会神学院院讯,由谭国才牧师撰写的「学院式神学教育的教义与重要性,提到学徒式(师徒制)及学院式两者之间不同的学习,本文不再此处论述。

[15] 这一点是透过怀宁浸信会诗班顾弟兄的提醒。之前自己曾担心过多的要求,会使人在服事上裹足不前,甚至造成伤害。其实教导专业的部份,需要以高标准严谨的方式教导,让服事者明白什么是将最好的献给神;严谨的教导并不意味著必须行为严厉(如斥责方式等),只要言语用得当,用爱心以温和平稳的态度要求弟兄姊妹,同时也建立了良好的机会教育。

四月的声音范文第2篇

关 键 词:新疆高等音乐教育 少数民族声乐教学

新疆各少数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能歌善舞是新疆各少数民族共同拥有的特点,绚丽多姿的音乐艺术使得新疆各少数民族音乐在我国音乐史上更加璀璨夺目。如何更好地继承发展新疆少数民族传统音乐文化,是新疆高等音乐教育刻不容缓的责任,新疆高师音乐教育是培养师资的母机,是关系到培养下一代的百年大事,同时也关系到新疆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也关系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本文就“新疆高等音乐教育中少数民族声乐教学的思考”将从以下几方面来论述:一、对新疆少数民族音乐文化价值的再认识;二、新疆高等院校少数民族声乐教学现状评述;三、新疆高等音乐教育少数民族声乐教学的发展对策。

一、 对新疆少数民族音乐文化价值的再认识

新疆地域辽阔,物产丰富,少数民族音乐更是丰富多彩,有多种艺术形式。维吾尔族有含诗、歌、乐、舞为一体的大型综合艺术形式——《十二木卡姆》;哈萨克族有一年一次盛大的草原歌会——《阿肯弹唱》;柯尔克孜族有民族英雄史诗——《玛纳斯》等。这些艺术形式都是各民族历史文化的结晶,也是各民族历史的写照。维吾尔族《木卡姆》已被世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为第三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这表明维吾尔族《木卡姆》艺术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遗产中的一员,也是世界优秀文化遗产中的一员,新疆维吾尔族《十二木卡姆》的申遗成功,充分表明了维吾尔族《十二木卡姆》艺术,不仅是中国文化中最具特色的奇葩之一,同时也是世界文化艺术万花丛中的一朵。

新疆维吾尔族音乐包含有波斯-阿拉伯音乐体系、中国音乐体系、欧洲音乐体系三大乐系。一个民族音乐中存在着三种音乐体系,这种现象在世界音乐文化中实属罕见,在其背后不仅有音乐文化迁徙、交流因素,还有人种、历史宗教、语言等原因。这种多元化音乐体系共存的音乐特征使得新疆维吾尔族音乐在我国音乐史上有它璀璨夺目的一面,其中波斯-阿拉伯音乐体系是维吾尔族音乐最具特色的有别于我国其他地区音乐的主要特征。其律制不同于西方的十二平均律和我国汉民族的五声音阶,其中3/4全音(活音)的上下游移,极大地丰富了维吾尔民间音乐调式,通过测音体系表明,3/4全音是十二平均律之外的,也是十二平均律所不能表达的。

由于其音乐体系、文化价值观的差异,都和我国其他民族音乐以及西方音乐有着很大差异性,这便给我们在新疆从事高等音乐教育的工作者们提出了问题和挑战。新疆少数民族音乐有它自身的价值体系、传承方式、审美观和文化哲学基础。如何继承发展新疆少数民族音乐是关系到新疆少数民族音乐文化传统继承的问题,也关系到中华优秀音乐文化遗产的继承问题。因此如何把少数民族音乐文化切实可行地贯穿于少数民族音乐教育中,并使之在自身价值观上建立体系是关键问题,也关系到后继有人的问题。

二、新疆高等音乐教育少数民族声乐教学现状评述

新疆高等院校少数民族音乐教育建立于20世纪80年代末,在近20年的发展中,新疆高等院校少数民族音乐教育有了快速的发展,为新疆各地培养了一批音乐专业人才和音乐教育师资,在教材的建设方面也有从事新疆少数民族音乐教育的前辈,编写的少数民族声乐教材,如《牡丹汗》新疆人民出版社(维文)、《声乐理论基础》新疆青少年出版社(维文)、《声乐》新疆人民出版社(维文);在新疆高等教育少数民族声乐教学和少数民族人才培养中确实起了应有的作用。但是,我们还应看到在发展中的不足。通过调研和观察,笔者发现,有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新疆少数民族声乐教学曲目单一,在现有的少数民族声乐教材中,少数民族民歌占很少的部分,这不能不说是一件缺憾的事,新疆各少数民族有着丰富的文化资源以及多姿多彩的音乐艺术形式,如维吾尔族《木卡姆》、维吾尔族民歌、哈萨克族《阿肯弹唱》、哈萨克族民歌、柯尔克孜族史诗《玛纳斯》等,这些绚丽多彩的艺术形式都凝聚着各少数民族的历史文化、风俗习俗、传承方式、音乐价值观、审美观和哲学基础等,如何更好地发展新疆少数民族音乐教育,传承发展少数民族音乐文化,是我们在新疆从事音乐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2.新疆高等院校少数民族声乐教学,教学手段和方法单一。我们的声乐教学师资大都接受的是西方音乐教学体系,因此,在少数民族声乐教学中民族性突出得不够,在声乐教学方法上,甚至还存在着以一种唱法是绝对的、唯一的、科学的标准,来衡量少数民族民歌唱法。如文章的第一部分已谈到,文化价值观的差异、音乐体系的差异,除此之外还有歌唱语言的差异。因此,新疆少数民族声乐教学,应该突出本地区本民族的教学特色,根据少数民族语言、演唱风格、音乐特征等方面,探索研究适合于新疆少数民族歌唱的声乐教学方法,使之在传统的基础上更进一步发扬光大,形成“新疆少数民族歌唱”声乐教学体系,来适应现代教育所赋予我们的责任。这是一项意义重大而深远的工作。

3.新疆高等院校少数民族声乐教学中,教学形式和方式单一。目前,少数民族声乐教学基本和汉语言学生一样,分大课、组课、小课等,用钢琴作为声乐伴奏乐器,每学期一次声乐汇报考试。通过观察,我们发现,运用的教学形式和方式不同,取得的效果也不同,如声乐汇报考试的伴奏问题,少数民族学生用民族乐器伴奏和用钢琴伴奏的演唱效果大不相同。用民族乐器伴奏唱本民族语言歌曲的学生演唱得特别自信,给人以美的享受。用钢琴伴奏且唱汉语和意大利语的学生,由于语言水平和理解的问题,还习惯用维语的思维习惯去唱汉语言歌曲和意大利语言歌曲,在语言的语气、词重音的把握上都不到位,演唱效果大打折扣,甚至像鹦鹉学舌、照葫芦画瓢,给人很不协调的感觉。因此,笔者认为,少数民族学生的声乐学习应该在学习掌握本民族语言民歌与创作歌曲的基础上,再学习借鉴汉民族和外国声乐作品,借助熟悉的母语来理解掌握音乐理论的一般原理。

三、新疆高等教育少数民族声乐教学的发展与对策

在全球一体化发展的今天,教育在“文化传承”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新疆具有多姿多彩的历史文化背景,这将使我们的教育也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同时也赋予了新疆高等教育在新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传承和发展方面的历史责任。新疆少数民族音乐有其自身的价值体系、传承方式、审美观和哲学基础,我们应从音乐人类学、文化生态学、民族学等方面重新认识新疆少数民族文化的价值和发展战略地位,努力探索研究新疆少数民族音乐文化,使新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传统音乐、传承方式系统地进入高等音乐教育层次。

1.改变单一的教学方式,融入少数民族传统音乐传承方式

根据新疆高等教育少数民族音乐教育声乐教学现状分析,笔者认为声乐教学手段、教学方式比较单一,声乐伴奏形式也比较单一,我们应该探索研究少数民族传统音乐传承方式、传承的途径等,完全可以把少数民族传统音乐传承方式融入教学中。比如少数民族声乐教学中的伴奏问题,以前以钢琴作为主要伴奏乐器,现在完全可以大胆尝试用民族乐器进行声乐伴奏或者作为主要伴奏乐器。在少数民族声乐教学方法的研究方面应呈现多元化的发展,根据不同的民族、不同的音乐特征,设计不同的教学方案、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等,而不是以单一的方法、唯一的一种方法去教授音乐文化资源丰富的少数民族学生;探索研究新疆少数民族声乐教学向本土化、民族化方向发展。据观察,新疆高师少数民族声乐教学中已有教师开始了这方面的研究,在声乐教学方法、曲目的选择、民族乐器在声乐伴奏中的运用等方面,都有所探索和改进。

2.改变教学曲目单一的现状,融入少数民族优秀的传统民歌和丰富的艺术形式

我们应加强研究搜集整理工作,编写新疆高师少数民族声乐教学曲库,把维吾尔族、哈萨克族、柯尔克孜族、塔吉克族等优秀的民歌编写成教材,改变现有教学曲目单一,缺少典型的、具有代表性的、优秀的少数民族民歌这样一个现状,使新疆各少数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和优秀的传统音乐能通过高等教育的途径得以传承和发展,真正起到教育传承的作用。同时对新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继承发展和普及音乐教育都具有非常重大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新疆是我国少数民族较多的一个地区,多元文化的多姿多彩在这片土地上显得尤为突出,因此,新疆高等教育中少数民族音乐教育是新疆音乐教育工作者值得认真思考和研究的一项具有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的工作;我们应以强烈的责任心和紧迫感投入参与新疆少数民族民歌的搜集、研究、整理工作,编写适合于新疆高等音乐教育少数民族声乐教材,使新疆少数民族优秀的传统民歌能进入高等音乐教育层次;同时,在此基础上还可以编写具有新疆地方特色的适合于其他民族学生学习的声乐教材,使其他民族的学生也能通过学习新疆少数民族民歌来了解新疆的音乐文化,增进各民族之间的音乐文化交流。

参考文献

四月的声音范文第3篇

音乐教学 学生 创造性思维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在音乐教材中,具有很多可创作的因素,老师要善于利用这些因素,给学生的创作提供机会和可能。

在三年级欣赏《森吉德玛》一课时,我描绘了一段诗一般的语言意境:银色的帐篷装点着绿色的原野,天上白云朵朵,地上牛羊成群,马儿悠闲自在地吃着青草。在这如诗如画的草原上,有一位漂亮的姑娘,她是那么爱好舞蹈……学生的思维迅速被调动起来了,如临其境,如见其景。这时,我叫同学们闭上眼睛,聆听管弦乐合奏曲《森吉德玛》,并展开联想。听完后,有位说:“听第一段时,我好像悠闲地坐在马背上,眺望着四周,风儿轻拂着我的脸,空气是那么地清新,心情是那么地舒畅……另一位同学说:“听到第二段,好像是在晚上,中间一个大火堆,周围由很多人围成了一个大圆圈在跳着舞,中间领舞者是草原上的舞后森吉德玛,她还邀请我跟她一起到中间跳舞呢!我跳得非常开心!”

在《山谷静悄悄》一课的合唱教学中,我潜心挖掘教材中描绘大自然美丽风光的内涵。为学生创设了感受这首艺术歌曲所表达的意境的学习环境:音乐教室的讲台前,布满了鲜花绿草。利用现代化电教媒体,投影出巨幅森林画面。照明灯上布置一些深浅不一的绿色彩条,使教室的光线适度,柔和。黑板上挂着工整,清晰的大歌片,十分醒目。当音乐声起,随之播放从电视片《动物世界》中剪辑下来的描绘大自然风光的录像片断:巍峨的群山、壮观的瀑布、静静的山谷、缓缓的小溪、山间的野花、林中的小兔……这首艺术歌曲的形象有静、有动,随之动感不断加强,后力度渐弱到最弱。在这音与像完美结合的教学氛围中,孩子们的情感为之感动。他们犹如身临其境,展开了丰富的想象与联想。感受着祖国的名山大河之壮美。加上教师形象生动的教学语言,准确漂亮的指挥手势,流畅而富于表现的钢琴伴奏等,无疑对学生起到了潜移默化的熏陶与感染。使他们准确地捕捉到歌曲的艺术形象,并把自己听觉和视觉的感受,融汇到那有控制的、柔美和谐的发音中,那起伏的歌声,描绘出充满生机美丽山谷的形象,也表达了少年儿童对祖国大好山河无限赞美的思想感情。同时,培养了儿童的综合审美素质。

二、动手动脑――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小学生天性好动,如果教师只强调技能技巧的训练,忽视或淡化引导学生去表现美、创造美,那么音乐教育无疑会失败。回归自我,让学生努力表现自己,培养其创造性思维。

1.做音乐游戏。音乐游戏是音乐教学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教师可依据参考书上的所述进行编排,但是这未免太狭隘了。在教学中,我们可以让学生自编游戏,通过自编游戏,培养其创造意识。游戏要注重与音乐相结合,注重多变(重复游戏,学生会厌倦)。如《接龙》游戏,就有多种玩法:可在座位上接;可将座位摆成圆圈来接;可在室外接。在游戏中,教师更多的应该是考虑怎样与孩子建立一种默契,顺着孩子的创造思路走,这样师生的身心均得到舒展。

2.做简易乐器。教师自制乐器屡见不鲜,如果让学生与你一起动手,学生会很乐意接受自己的劳动成果。用竹筒做双响筒,用牛皮筋绑住金属片做竖琴,用塑料皮蒙住竹筒做鼓,用钢筋弯曲起来做三角铁……还有许多自己创造发明的乐器可以为你的课堂增色许多。通过这种教学,说不定以后我们的学生会成为新乐器的发明者。

3.做一回作曲家。在《儿童音乐》杂志上,我们经常看到儿童的音乐作品,虽然其中也有大人的痕迹,但基本是儿童的。我就经常让学生唱这些同龄人的歌,学生会觉得这类歌曲很贴近自己,学唱的热情非常高。于是我说,我们刚才唱的是和你一样大的儿童写的歌,你会创作吗?学生情绪高涨,跃跃欲试,张口就来,你会听到很好听的旋律,这就是学生音乐体现与创造意识相结合的作品。

三、合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想象力和创造力是审美思维过程最基本的品质,在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艺术的想象美,对发展学生个性和智慧,促进创造思维是十分可贵的。多媒体信息技术有声有形的情境优势,不仅能发展学生的艺术思维和欣赏能力,更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例如,在上《小雨沙沙》一课时,先播放一段雨声沙沙的录音,学生听声音画画面,接着播放这首歌的旋律,在欢乐的音乐声中,教师再用动画展示出一颗颗种子发芽,生根,长出绿油油的叶子,这样,新歌的意境全部展现在学生的眼前,学生通过听音乐――看画面,再看画面――听音乐,深刻地理解和掌握了词意,同时也培养了视觉和听觉的感受力。学会了唱这首歌曲,再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肢体动作表现种子的发芽、生根、长叶。这一教学设计,不仅培养了学生对音乐主题、旋律、节奏的感受力、鉴赏力和表现力,实现了音乐与其他学科的综合,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艺术创新的能力。在欣赏教学中运用电教手段,把聆听、观察与实践密切联系起来,再加上简洁精辟的语言引导学生,创设情景,让学生展开想象。

又如,《两只小象》是一首富有儿童情趣的歌曲。这首歌曲讲述了两只小象互相友好的故事。教学目标是通过歌曲的学唱,让学生了解四分音符、八分音符和十六分音符,以培养他们想象歌曲所表现的音乐形象,从而发展想象美的能力。我用《两只小象》的碟片通过编辑组合,配以乐曲,编制成动画,创设演示情境。上课时让学生模仿小动物的形象,随着悠扬的乐曲以律动的形式进入课堂,然后在电视上呈现象的迷面,请学生猜一猜,并模仿大象走路,接着播放大象和小象的动画。请学生说一说大象和小象的走路姿势(大象走路沉重,用四分音符表示;小象脚步轻盈,用八分音符表示;小象急跑去找朋友时,用十六分音符表示),接着请学生分别模仿三种脚步,并打出节奏。于是,我抓住这一时机,谈话进入新课教学,充分讲述歌曲、了解歌词之后,让学生看另一段动画,那就是小象找朋友。这时乐曲和画面变得轻松活泼,学生一边跟唱,一边模仿两只小象友好的动作。在十六分音符的地方让学生发挥想象,有的拍手,有的跺脚,还有的小跑……精彩纷呈,促进他们的想象力,从而做到在玩中学、动中学和乐中学。

四月的声音范文第4篇

关键词:追求;流行;热爱

在今年春晚,有一首网络歌曲在干涸期流行起来了,成为了此次春晚的一个亮点――《老鼠爱大米》这首歌蕴含了一个故事,唱其简单,要真正理解其中的意思却很难。这是一个会令人感动的故事,歌词风趣和简单明朗的旋律唱响了每一个家庭。然而初中生的课本却很少有学生所喜欢的歌曲,但也并不是我们的课本过时了,课本中传统的歌丰富

因此,选取近年优秀的流行歌曲到中学生音乐课本里很重要,这不仅能够增添学生对音乐的乐趣,更能使音乐世界变得更加丰富多彩。然而,对于现存音乐课本的优秀音乐当中,我们应当给予保存,虽然这些歌曲现在离我们很遥远。但是,这也对我们音乐界起到一定的作用,更是人类精神的宝贵财富之一,我们都有义务传承下去,这也是历史赋予我们的义务和财富。

关于音乐创作问题,很多人都知道,学生的歌曲创作后的利润是很低的,而且,创作一首流行歌曲,经过包装,利润也就随之增长。再是,现在的儿童歌曲创作的人越来越少,创作流行歌曲的人却越来越多。音乐是科学,著名物理学家,钱学森曾经说过,他的许多科学构思和论断都是在聆听她的夫人蒋英演唱时感悟的。

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的过程中,最终目的就是提升学生的审美素质,这一点往往被我们忽视,但是这一点最为重要。优秀的音乐作品能唤醒学生内心对爱的崇高渴望,对社会强烈的责任感,这些都要对学生进行音乐中真善美的认识和判断等相关内容的教育引导。在对学生的教育当中,引导占主导地位。让学生感受不同音乐之间的节奏和旋律的对比,教师通过讲解,让学生模仿节奏和旋律,通过实践,学生自然就对音乐的不同风格产生好感和兴趣。

人的嗓音,就是一种乐器,一件能用不用语言表现音乐的奇妙的乐器,人要做到能正确,科学的发声并利用好嗓音这件乐器表现音乐,了解嗓音生理结构和发声原理是前提。人的发声器大体由声带发生的,每个人的声音特点是不同的,除了有男声,女声,童声,高音,中音,低音之分外,还有音色,发音习惯,语言习惯的不同,另外还有生理和心理因素不同,因此,每个人在学习声乐的时候,建立正确科学的符合自己声音特点的发声体系是关键。在练习时,每一个发音都必须符合歌唱发声原理;声音通畅,气息流动,音色优美,自然动听,音量而不”伤嗓”是总原则。

优秀歌曲的数量无法保证,也是由于我们的教材更新时间根本无法保证,造成了我国中小学音乐教育外部设施的缺乏,使我国的广大地区的音乐教育形同虚设。这是我国的各级官员们特别是打着“孩子至高”应旗号的人们应该认真检讨反思的。我们中小学的音乐教学的目的到底是什么?当今我国的中小学音乐教材总体数量较多,而几乎每本教材都会谈到音乐基声音特点本理论、视唱、练耳等音乐专业课程,不是中小学音乐课就不该介绍这些内容,是在是因为其难度以靠近音乐专业本科教学难度。这一点似乎是受大浪潮(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们被填塞满了诸如音符、休止符、音阶、音程、和弦、调、调式、曲式以及数十种音乐记号,并视唱带有一个、二个、甚至三个升降号的曲调,听辨音程好感、和弦、调式,听写旋律,分析曲式等等。这种状况,使得我们的基础音乐教育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由于无法逾越“双基”高墙而面对音乐产生自卑与冷漠心态的失败者。我们进行中小学的音乐教学的目的到底是什么?这是一个很难回答却也很好回答的问题。而如今,处于21世纪前沿的新一代的人民音乐教师还用这种老式的教学法那才是贻笑大方。首先,我们的了解音乐是一种怎样的艺术?音乐是一种听觉艺术,是把音按一定的规律组织起来,使人听之产生美感的艺术。既然它是听觉艺术,听也就是欣赏才是真正的“主角”。因此,我们的课程教学方向应该逐渐转向以欣赏为主的教学模式,我们开设音乐课的目的也就是培养广大学生的音乐感受能力,正如周大风同志在其《音乐教育改革刍议》中提到的那样“当务之急首先要改变幼儿园、小学、中学、师范学校的音乐教育的结构。改革‘以歌唱为中心,识谱为辅’,而代以欣赏、器乐、歌唱三者并重的音乐教育结构。尊重音乐教育艺术是以感受为特征的规律,让学生在课内课外多听民族的乐曲,……从小培养他们对民族音乐的感情和爱好。特别要注意‘听比唱更重要的规律’。”

认识到了现在所存在的问题后,我们的老师们应如何改良我们的音乐教学法呢?当代世界著名的德国作曲家,音乐教育家卡尔.奥尔(1895-1982)给出了明确的答案。这种用音乐和动作、舞蹈、语言紧密结合在一起的新的形式,是一种人们必需自己参与的音乐,即:人们不是作为听众,而是作为演奏者参与其间;它是先于智力的,它不用什么大型的形式,不用结构;它带来的是小型的序列形式、固定音型和小型的回旋曲形式。原本的音乐是接近土壤的、自然的、机体的、能为每个人学会和体验的、适合于儿童的。

四月的声音范文第5篇

【关键词】音乐;思维;创造;情感;培养

一、欣赏教学

音乐欣赏是一种能够让人获得精神愉悦的审美活动。欣赏的对象是具体音乐作品,欣赏的方式是通过聆听或其他辅助方式。音乐欣赏教学能够培养学生的感知能力,训练其记忆力和想象力,进而激发学生的音乐创造力。

1.掌握音乐表现手法。通过音乐表现,可启发人们的情感,引起联想,从而在脑海中展现出种种艺术画面,形成音乐形象。因此,音乐表现手法的掌握是引起想象和联想的必要条件。如定音鼓的轮击仿佛雷声,钢琴的快速琶音好像流水,快速半音阶下行的旋律好似下雨,长笛三度音仿若鸟呜等。

2.积累约定俗成的曲调。固有的曲调可使人对某一特定地区的历史背景或风土人情产生联想。如听到《采茶扑蝶》就好像见到了秀丽的江南水乡,听到《信天游》会让人联想起黄土高原的景象。

3.鼓励学生“瞎想”。在过去,教师会尽量避免学生在欣赏音乐时编故事,这往往会限制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因此要多鼓励学生,在正确感受音乐情感基础上展开想象,拓展其思维。

4.丰富学生的感受。例如,在欣赏《月光下的凤尾竹》时,可以让学生先描绘一下自己心中的月夜,想象一下这首曲子的旋律,然后再欣赏歌曲,这样就把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与听觉联系在一起,从而产生了共鸣。

5.选择性想象训练。教师先提供一个想象的范围,让学生自己选择合适的音乐。例如,教师可以提出一个田园的景象,学生便可以选择《森吉德玛》《田园》之类的音乐。

二、器乐教学

广义上的演奏乐器,是指独立地或与他人合作演奏乐曲。器乐教学可训练学生的音准和节奏感,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多方面爱好。在课堂上安排器乐学习,可以丰富教学内容,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满足学生日益增强的希望引起别人关注的愿望。竖笛是音乐课堂教学中常用的乐器,利用竖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是学生积累创作经验和发掘创造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在竖笛教学中,教师可采用节奏(旋律)问答法、二度创作法、即兴演奏法等教学方法,并设计一些音乐游戏,让学生善于动口表达、动手操作,举一反三,形成主动性。

三、歌唱教学

歌唱在音乐教学中,是一个相当重要的内容,它以生动的文学语言与动人的旋律结合而成的艺术形象,直接作用于人的心灵、激发人的情感,引起共鸣。歌唱不但符合学生的生理、心理需求,而且教学形式简便、教学收效显著,因此,古今中外,音乐教学几乎都是先从歌唱入手,再逐渐将学生引入音乐殿堂。

1.歌唱抒发感情。教师在训练学生的发音过程中,要注重锻炼其思维想象能力,培养学生的情感。因为,人的心理状态会直接作用在发声器官上。例如,关于跳音的练习:5 4 3 2 5 4 3 2 | 1 — |,教师可以让学生玩拍皮球的游戏,通过实践体会跳音。在拍球的过程中,学生便会发现:跳音正如皮球的起落。理解了这一点,学生就可以学会发出优美的音色。

2.歌唱培养创新。在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设计形式、自己分组学习歌曲,通过把歌曲编成童话剧、舞蹈、故事、游戏等来展现学生的技巧,让学生在编排的过程中找到角色感觉和舞台感觉,从而培养学生的自我创新能力。

四、创作教学

广义的音乐创作学习,不仅有作曲,还包括即兴创作、表演等创造性音乐活动,是“自我实现创造性”的学习。这类音乐教育活动对发展学生音乐创造力具有重要作用。在教学中,学生通过感知音乐作品的音响,体验其中蕴涵的情感,并创造性地进行联想与想象。在这里,创造不是指专业人才的音乐创作,而是学生在即兴创作中为抒感而闪耀出的火花。这些创作,不是“瞎胡唱”“乱弹琴”,它们同样是艺术作品。音乐教育工作者要更新教育观念,鼓励并引导学生进行音乐创作,并在音乐创作中发挥学生的创造才能。

五、音乐教学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音乐教学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抓好基础素质,培养创造能力。

音乐创造力是发展人的创造思维和能力的重要课题,它以学生已有的对音乐基本要素的体验为基础,贯穿于整个音乐教学过程中。音乐创造性能力的培养可从创造性音乐学习活动入手。在音乐学习中,不但需要让学生学会体验别人的作品,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运用音乐基本要素来完整地表达自己的音乐。

2.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引导学生进行发散思维。

指导学生用已掌握的读谱知识和常识来感受旋律的内在表现及意境,再通过不同的形式来表现音乐。教师可通过肢体动作,或利用色彩勾画出不同的线条,通过图画引起学生的兴趣,实现答疑解难。这样,学生就可以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在大脑皮层形成立体型网络兴奋区,从而将直观认识上升到抽象思维,再灵活地运用到具体的学习环境中。这种教学方式形成了学习的良性循环,深化了学生的思维层次,从而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3.发散性思维与集合性思维相结合。

音乐欣赏的对象没有具体的语义内容,存在着表现内容不确定的美学特征。因此,音乐欣赏中的想象、联想更为自由、广阔。在聆听音乐的过程中,学生可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进行自由联想。但是,音乐欣赏只有发散性思维是不够的,它必须与集合性思维相辅相成,才能真正完成从感性欣赏到理性欣赏的全过程。因为,一个完整的创造思维必须由“发散”与“集合”共同构成,而且音乐是现实生活在人们思想情感中的一种审美反映,是有一定内容的,特别是在绝大多数的标题音乐中,其内容还是确定的,善于将发散性思维与集合性思维结合起来思考问题,才是发展音乐创造性思维的科学途径。

4.营造融洽学习气氛,消除学生思维障碍。

心理学家实验证明,良好的学习气氛、轻松愉快的情感,有利于学习者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首先,应形成富有创造性的班集体,让学生在集体中能够积极开动脑筋,使创造性思考成为习惯。其次,形成宽容、理解的氛围。教师要多用鼓励的语言拉近师生的心理距离,如“你的想象比老师还丰富”“你能行”等,使学生能够大胆阐述自己的主张。教师在课堂上应该是学生独创性思维的引导者,论点争论时的组织者,学生独创观点的总结者。

5.加强情感交流,激发想象力。

音乐是情感的艺术,音乐教育应着重于自我音乐感受力的培养。因此,教师应给学生提供自由畅想的机会,积极拓展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思考、发言、想象、创新。

音乐教学中,老师和学生之间时刻都在进行心灵的触碰,如果师生关系良好,学生便会产生亲其师而信其道的心理效应。因此,教师应爱护、尊重学生,建立良好和谐的民主、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从而调动学生丰富的想象力,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每一部音乐作品都包含不同的情感和意境,在教学中,教师应发挥自身长处,积极创设一定的音乐情境,引导学生体验音乐作品中的内涵,由此激发创造性想象力。

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是对传统教育的改革。长期以来,学生习惯了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方法,即使是启发式教学,也仍然存在着将学生思维限制在教师所规定的范围内的弊端。在科学大发展、教育大改革的当今,音乐教学革新了旧体制的糟粕,对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受力和想象力,以及创造性思维都具有积极作用。音乐教学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新型人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必将展现出富于魅力的前景。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