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兵车行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1、用扳手旋松,将套固定螺丝,从车把上抽出把套,没有螺丝的把套可以直接用力抽出;
2、用扳手旋松指拨的固定螺丝,从车把上抽出指拨;
3、用扳手旋松原车车闸手柄的固定螺丝,从车把上抽出车闸手柄;
4、从原车车闸手柄上拆下刹车线;
5、将刹车线安装到新的车闸手柄上;
6、将车闸手柄穿入车把,调整到合适位置锁紧即可;
【关键词】机动车 伤害 流行病学
中图分类号:R181.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2)1-374-03
【Abstract】Objective To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formulating the prevention measures and strategies through investigating the occurrence,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reasons of motor vehicle injury in observation points of Dalian city during 2006 ~ 2009. Method Research objects,including reason constitute,occurring time,property and positions of motor vehicle accident injuries and injury person's age,occupation and cultural distribution from three Pilot hospital of Dalian city during 2006 ~ 2009,will be analyzed descriptively.Results Observation points have reported 10243 motor vehicle accidents during 2006 ~ 2009,Occupying the damage total of 15.23%,taking the fourth place of 13 damage reasons. In motor vehicle accidents,25-44 age group take the first place(42.66%),main of whom are male(58.02%). Highway/street (57.16%), trade and service places (22.85%) and industrial/building sites (13.74%) constitute the top three of accident sites. The primary professional of motor vehicle accident injuries include commercial services people(18.51%),retiree (10.83%) and professional technical staff (10.68%). High school (60.6%) and primary school (21.9%) cultural degree is in the majority. Motor vehicle accidents have a distribution all the year round ,which mainly occurs in 4, 6, 7, 8 and 10 months. Most motor vehicle accidents cases damages are contusion (60.36%), followed by fracture (17.86%) . Main parts of damage is head (30.30%),the second is multiple trauma (17.65%),lower limb (16.61%) and torso (13.50%). The mainly activities when accident happen are driving and riding vehicles (45.97%) and leisure activities (34.25%),most of which are contingency (98.88%). Main outcome is go home after treatment (73.26%).Conclusion Motor vehicle accidents damages are most contuse and fracture of head and limbs and trunk of young and middle-aged men. They occur in riding traffic tools on highway/street and leisure activities. Occurrence time focused on 4,6,7,8 and 10 months. Therefore,the dominating preventive action of reducing the motor vehicle accidents damages consist of perfecting road traffic safety management,advertising traffic laws,taking comprehensiv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measures at rush hours and cultivating good traffic consciousness.
【keywords】Motor vehicle Damage Epidemiological
伤害是目前世界各国面临的一个严峻的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问题,与感染性疾病、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一起构成危害人类健康的三大疾病负担[1],严重危害居民的健康与生存质量。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交通机动车程度的提高,由机动车车祸引发的伤害已成为青壮年意外伤害的主要原因[2],1994 年我国车祸发生数量比1951年增加42倍,死亡人数增加了77倍[3]。2006年大连市沙河口区成为43个全国伤害监测点之一,大连市确定大连市中心医院、大连市第五人民医院和大连大学附属新华医院3所医院为伤害监测哨点医院。本文通过对大连市2006~2009年伤害监测点机动车车祸伤害监测资料进行分析,旨在了解大连市伤害监测哨点医院报告的伤害病例分布特征、严重程度及结局等,为其预防策略及措施的制订提供基础信息。现将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收集2006~2009年期间每年1~12月大连市3所三级甲等医院(伤害监测哨点医院)诊断为伤害的全部首诊病例资料。
1.2 方法 由大连市疾控中心统一培训的临床医生,对到该院首次就诊的伤害病人进行询问,并登记到统一的《全国伤害监测报告卡》。报告卡信息有患者一般信息,伤害事件的基本情况包括:伤害发生的原因、时间、地点、性质、部位、程度及结局等。各哨点医院报告卡由感染管理科专人收集上报到沙河口区疾控中心。沙河口区疾控中心专业人员负责收集、核对和录入数据库,数据上报市疾控中心。由市疾控中心对数据进行清洗和质控,上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大连市疾控和沙河口区疾控中心定期对哨点医院报告质量实施督导检查。
1.3 统计分析 使用全国统一的伤害监测软件进行录入;采用SPSS11.5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伤害原因构成
2006~2009年大连市伤害监测哨点医院共报告伤害病例65963例,其中机动车车祸10243例,占伤害总数的15.53%,居14种伤害原因的第四位。男性机动车车祸居伤害原因的第四位,为13.41%;女性机动车车祸居伤害原因的第三位,为19.87 %,具体见表1。
2.2 机动车车祸发生基本情况
2.2.1 发生机动车车祸人员年龄分布
发生机动车车祸10243人中,男性5943人,占58.02%,女性4300人,占41.98%,男女比1.38:1,发生机动车车祸人员的年龄分布情况如表2。
表2 2006~2009年大连市伤害监测机动车车祸病例的年龄分布情况
2.2.2 发生机动车车祸人员职业分布
发生机动车车祸人员发生机动车车祸10243人中,前3种职业分别为商业服务业人员为1896,占18.51%,其他/不详1128人,占11.21%,离退休人员为1109人,占10.83%,办事人员为1094人,占10.68%,专业技术人员为1037人,占10.12%,发生机动车车祸人员的职业分布情况如图1。
图1 2006~2009年大连市伤害监测机动车病例的职业分布
2.2.3 发生机动车车祸人员文化分布情况
发生机动车车祸人员以初高中及小学文化人群最多,分别为33.0%、27.6%及21.9%,大专为8.9%,大学及以上仅为6.7%,分布图如图2。
图2 2006~2009年大连市伤害监测机动车车祸病例的文化程度分布
2.3 伤害发生地点
发生机动车车祸地点以公路/街道最多,占到一半以上,为57.6%,贸易和服务场所,工业和建筑场所分别以22.85%及13.74%分居二、三位,具体见表3。
表3 2006~2009年大连市伤害监测机动车车祸发生病例的发生地点
2.4 伤害发生时间
伤害在不同月份分布中,2006年和2008年10月份机动车伤害人数最多,2007年11月份最高,2007年4,6、7、8和10月份人数最多,见图3。
图3 2006-2009年大连市月机动车车祸伤害发生人数
2.5 伤害发生的性质
伤害发生性质排在前4位的分别是挫伤(60.36%)、骨折(17.86%)、脑震荡(7.93%)和锐器伤(5.73%),见表4。
表4 2006~2009年大连市伤害监测机动车车祸发生病例的伤害性质
2.6 伤害发生意图及程度
伤害程度以轻度伤害为主占71.07 %,所有伤害均以非故意伤害(意外事故)为主占98.88 %,见表5-6。
表5 2006~2009年大连市伤害监测机动车车祸发生的严重程度
表6 2006~2009年大连市伤害监测机动车车祸发生病例的发生意图
2.7 伤害发生的部位
发生机动车车祸伤害的部位以头部(30.3%),多部位损伤(17.65%),下肢(16.61%)及躯干(13.50%)为多见,见表7。
表7 2006-2009年大连市伤害监测机动车车祸的发生的部位
2.8 伤害发生时的活动
人员发生机动车车祸伤害时的活动以驾乘交通工具为主,占45.97%,其次是休闲活动,为34.25%。
表8 2006~2009年大连市伤害监测机动车车祸发生病例发生时的活动情况
2.9 伤害发生的结局
表9 2006~2009年大连市伤害监测机动车车祸发生病例的伤害结局
3 讨论
近年来, 机动车交通事故的发生率逐年上升, 给社会造成巨大的损失, 引起各方的重视与关注。掌握机动车车祸伤害的分布特点及基本规律,了解导致发生机动车车祸伤害人员的年龄、文化、职业及主要伤害发生地点及部位等基本情况,确定主要伤害问题及高危人群,进行重点干预,是减少机动车车祸伤害的发生基础和前提条件。
本资料分析结果表明,大连市就诊机动车车祸伤害病例以25~44岁的青壮年为主,男女性别比为1.38:1,与张金太等的研究报道一致[4];男女的差异与男性的社会活动和社会交往比女性多,暴露于各种伤害危险环境的机会多有关,也与男女工作性质不同、性格差异有关。伤害发生地点主要集中在公路/街道、贸易和服务场所、公共居住场所、家中、工业和建筑场所,与机动车出现频率高有关;伤害高发月份主要在4、6、7、8、10月,这与有关报道相似[5’6];伤害主要发生部位为头部、多部位、下肢及躯干,与这些部位暴露较多有关;伤害主要发生人员为初高中及小学文化人群,这与上述人群文化知识水平不高,交通法规理解不深有着密切关系。今后要加强对机动车车祸伤害的预防控制工作,特别是对重点人群、危险场所以及多发季节的防范。应针对不同性别、年龄、职业人群采取有的放矢的干预措施,加强危险警示;完善道路交通安全管理,设置安全设施、规范安全驾驶和交通规则;进行健康教育,普及交通法,培养司机及居民良好的交通意识,降低由此造成的危害;进一步完善伤害的急诊室监测系统,掌握伤害发生的动态变化及其特点,要逐步使机动车车祸伤害监测工作规范化、制度化,以确保监测资料的质量。
参考文献
[1]王克安.应尽快将伤害预防控制工作纳入国家公共卫生议程[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4,25(3):188-189.
[2].杨功焕,黄正京,谭健,等,我国人群的主要卫生问题― 全国疾病监测死亡资料分析.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1996 ,17 : 199.
[3].王声涌,王淑芬,池桂波. 我国车祸的流行病学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1997,18(3) :134.
[4].张金太,詹思延.2004年青岛市黄岛区急诊伤害监测病例的描述性分析.疾病控制杂志.2006,10(1):39.
本案涉及到的争议罪名为侵占罪、盗窃罪、职务侵占罪和敲诈勒索罪。
[速解] 本文认为,行为人的行为构成职务侵占罪和敲诈勒索罪。
本案应分为两个阶段,即卖车前和卖车后发短信两个行为。
卖车前的行为构成职务侵占罪。本案李某虽是邵某夫妇所雇请的司机,邵某夫妇是车辆的实际车主,但该金优牌重型自卸车登记的车主是某物流有限公司,物流有限公司才是金优牌重型自卸车的法律主体,邵某夫妇将车挂靠于该公司,其虽是实际车主身份,但依据挂靠合同仅限内部作用,对外不是承担法律责任的主体。涉及到金优牌重型自卸车的相关法律事务得以某物流有限公司的名义对外行使权利和承担责任,因此,李某的工作性质属于公司的工作人员,其职务就是该公司的司机。李某以职务之便将车开出来秘密藏起来,并将车卖与许某获利,其行为已构成职务侵占罪。
卖车后发短信的行为构成敲诈勒索罪。李某以欠工资为由发短信向被害人邵某夫妇索要3万元,否则不还车,这属于单独行为。邵某夫妇此时不知道车已经被卖掉,因此对李某的这一勒索短信仍然具有威胁效力,内心足以使其产生恐惧、害怕。且李某一开始称邵某夫妇欠其工资11000元,而发勒索短信却索要3万元,显然也超出正常合理的要求。因此,李某在实施前一行为后,又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对被害人邵某夫妇使用威胁的方法,强行索取公私财物,其行为已构成敲诈勒索罪。
关键词:汽车产业;海外并购
一、五个案例
(一)吉利与锰铜公司合作经营
2006年12月20日,吉利与锰铜公司签订协议,成为吉利海外之路的偿试。合作4年之后,其合作品牌“伦敦出租车”在中国的的销售却不尽如人意,在上海每月仅生产400台,一半以上出口英国,上海每月销售40到50辆。根据锰铜控股2009年财报,该公司全年亏损730万英镑,而2008年财年亏损1420万英镑。
(二)上汽并购韩国双龙
2004年10月28日,上汽集团收购韩国又龙汽车48.9%的股权,总收购金额为5亿美元。根据上汽原有计划,上汽可以借双龙技术和研发优势加强自主品牌的研发,双龙汽车可以借上汽在中国的资金、渠道优势进入中国,双方实现共盈。但以后的经营并没有按照初衷进行。并购双龙汽车后,一些深层次的因素,诸如人员整合、与双龙工会的关系等方面出现了问题,加上上汽在整合国际资源等方面人才、经验的短缺,一度陷入危机,后聘有国际运作经验人士化解了危机,在2006年、2007年一度实现赢利。2008年后,由于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加上韩国国内市场受政府政策影响等原因萎缩,欧美市场也受到严重冲击,韩国双龙现金流陷入严重危机,至2010年双龙进入破产程序,上汽并购双龙案以失败而告终。
(三)北汽收购萨博核心技术
北汽以2亿美元价格购买了萨博3个整车平台、2款发动机技术和2款变速箱技术等核心技术,可用于中高级轿车和suv等车型。北汽的自主研发体系的建立时间将因此而大大缩短,整体研发技术管理体系也会更快更好的发展。
(四)吉利收购沃尔沃轿车
2010年3月28日,吉利与福特签订协议,以18亿美元价格收购沃尔沃,成为中国目前最大的海外汽车并购案。吉利完成收购,总资金需要在180亿元左右,如此庞大的资金,对吉利是个巨大的挑战。目前吉利的年营业收入是140亿元,赢利为12亿元,积累如此大的资金,需要15年的时间。如此之大的资金流出,一旦吉利的资金链出现问题,后果将无法估量。横亘在吉利面前的,还有4大挑战:人才关、技术关、经营关和品牌关。
(五)腾中收购悍马案
2009年10月9日,通用汽车与中国民企四川腾中重工宣布,双方就通用旗下悍马车业务的出售签署最终协议。腾中重工将收购通用悍马,腾中重工将为此次收购付出10亿美元,其中收购悍马品牌付出5.5亿美元,其余4.5亿美元用于在成都龙泉经济技术开发区新建悍马生产线。 2010年2月24日,美国通用汽车公司在底特律宣布腾中重工无法完成对其旗下悍马品牌汽车的收购,此项交易失败。
二、案例分析
(一)出发点都是为了加强自主品牌开发,通过并购来提高自身技术、品牌优势。
(二)对国外品牌都表现出了不同程度的热衷,有的相当程度上达到了迷信的程度。
悍马是个高能耗产品,不符合中国目前发展战略,而国内企业却还热衷于收购,说明国内企业对海外品牌盲目追求。
(三)国内企业在进行海外汽车并购时,对社会环境没有进行深层次的分析,或者说是对当前困难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存在一并就灵的思想。
吉利参股经营“伦敦出租车”,由于对市场缺乏有效分析,在理想化的状态完成了参股经营,致使未取得预想成果。双龙并购后,一度经营良好,由于和工会的冲突和金融危机等因素而失败。
(四)国际化人才大量短缺,国际化管理经验较少,整合国际资源能力较差,没有管理国际化公司的基础。
吉利进军汽车产业才十年之久,无论在资金、人才、管理经验等与跨国公司还有一定的差距。这个并购案中方过于理想化,还有些急于求成。
三、国内汽车海外并购形势
中国汽车企业由于国际大环境,面临着较好的海外并购机遇。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及国家政策的支持,给并购提供了一个绝佳的环境,而全球金融危机则为中国企业海外并购创造了机会。一是中国正面临经济总量突破式发展阶段,国内存在巨大市场空间,每年销售量正以100万辆的速度递增,给国内汽车企业实施海外并购提供了坚实的市场空间支持。二是国内汽车技术研发能力正在不断提升,给国内企业并购海外汽车企业后进行技术吸收改造开发提升,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三是中国的国际影响正在扩大,中国文化正在走向世界,中国品牌的汽车开始进入世界市场,为国内汽车企业进行海外并购,开发国际市场提供了支持。四是国家产业政策的支持,汽车行业成为重点发展产业,国家有一系列的优惠政策待遇。
四、对策与建议
中国汽车企业应该勇敢面对国际并购潮,冷静地进行海外并购行为。中国汽车企业在进行海外并购时,一是并购时要对自身实力进行实是求是的分析,不能靠一时热情而进行并购。二是要注重核心技术的并购,不要过分迷信于海外品牌,可以按需并购,同时注重自身技术能力的提高,增强并购的侃价实力,三是对并购的困难要进行合理的预测和认识,四是要注重风险的回避,如人员整合、汇率风险等,五是要对全球市场做正确的评估,尤其是社会人文、政治环境分析,六是要注意本国汽车市场的整合与并购,七是并购时要选择好对收购对象,实现资源互补,不能过分迷信一并就灵,八是并购时同步注重自主品牌的国际化战略,九是注重跨国经营人才的培养和积累,十是海外并购要循序渐进,不能急功近利。
参考文献:
《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要求,地方政府“因地制宜调整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要“按照小学就近入学、初中相对集中、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的原则,合理规划和调整学校布局”。教育部公布的《规范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的意见》(征求意见稿),还针对“盲目撤并”现象提出规范要求:多数学生家长反对或听证会多数代表反对,不得强行撤并;已经撤并的学校或教学点,确有必要的应当恢复。
出台如此严格、严谨的措施和法规,就是为了将撤点并校工作做好、做实。特别是针对撤点并校后学生的住宿、交通、安全等问题,相关法规明确提出要注重在协商与沟通中解决,做好新老学校的“无缝隙对接”,让撤点并校发挥应有的教育优化功效。
但是,看看伊川县此次的做法,显然有悖于相关工作原则。被撤并学校的校长称,“头天接并校通知第二天即落实”,硬生生地把学生“哄”到了新学校。而新学校也没有教师来上课,各项设施不完备,管理非常混乱。可见,当地根本没有做好充分准备就匆忙合并,而且不顾学生“临近中考和期末考试”。
无视国家相关规定,采用简单粗暴的手段强推撤点并校,不仅有失坦荡,而且涉嫌违规。此外,针对并校后学生的教育费用会相应增加的问题,相关部门也没有和家长及时沟通协商,仅仅考虑单向度的教育调控需要,而将学生、家长应该享有的参与权、协商权都扔到了一边。如此“单边行动”,人为增加了撤点并校的群众阻力,也让地方政府的形象暗淡很多。
撤点并校引发的争议,近年来并不少见。撤点并校后也衍生出不少问题,比如学生上学距离远了,交通安全问题凸显;吃饭也成了较为麻烦的问题;最值得关注的是,容易造成学生的情感孤独等问题,让一些孩子成为“事实上的精神孤儿”。当前,不少地方都在认真反思、纠正这种一哄而上、简单粗暴的撤点并校。
在一些地方,撤点并校也许真有必要,但无论如何,也应在依法依规的前提下,在适当的时候采取适当的手段进行,最起码要做的工作,是问问家长们是否认可,尤其是学生们愿不愿意。而不能采取“霸王硬上弓”的方式搞“粗鲁合并”,否则,损害了学生的教育权益,同时也损害了当地政府的形象,“一举两不得”,绝非明智之举。 (来源:《中国教育报》 耿银平M文)
生源危机倒逼高校转型
近日,中国教育在线的《2015高招调查报告》提供了一些“大数据”。报告显示,包括河南、山东、广东等地在内的多个地区,已连续4~5年未能完成招生计划,尤以二本与三本院校最为突出,个别地区超过10%的招生计划无法完成。
“生源危机”背后,是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的加速上升。近两年来,这一数据平均增长4%,2013年已达34.5%。入学率的大大提升,使得学生和家长的主动选择权大幅增加。“考上好大学”取代“考上大学”,成为许多家长和考生的最高目标。而高校从过去的“我选择”变为现在的“被选择”,其教育结构类型的不够合理、部分高校办学质量不高、特色不鲜明、同质化倾向严重等问题,就愈发鲜明地暴露出来。
因为种种原因,近年来,一些高校在考虑自身定位时,出现了高层次、综合性、研究型的趋同追求。不仅本科院校朝着综合性大学迈进,高职院校也如此,导致的一个负效应,就是失去了自身特色。其中尤以地方院校最明显。以湖北为例,2013年全省67所本科院校中,有62所开设了英语专业,仅从设置的专业角度看,各校之间差别并不大。
还有一些高校,在专业设置上不顾自身定位和条件,什么热门就开什么专业。在2014年度高校新增本科专业名单中,新增开设物联网工程等10个热门专业的高校,竟占申请新增专业高校总数的22%以上。
凡此种种,使得高等教育机构出现了规模变大、学生变多,但质量却难以提升、文凭“含金量”不足的现象,带来招生难与就业难的双重压力。应该说,高等教育的普及,是我国培养高素质劳动大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与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需要。但如果高校求数量不求质量、求规模不求效果,这样的目标将难以实现,甚至还可能出现一些人所说的“高教泡沫”。
当前,新一轮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正在全面启动,改革的指向是让学生拥有更多的自主选择权,这就使得一些高校的“生源危机”在未来几年或将持续,甚至更为严峻。换个角度看,招生进入“买方市场”,正可成为高校实现差异化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倒逼一些高校推进综合改革,激发办学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提升特色办学理念和办学效能,最终实现“质量与特色自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