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高高秋月照长城

高高秋月照长城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高高秋月照长城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高高秋月照长城范文第1篇

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上海风秋。

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关城榆叶早疏黄,日暮云沙古战场。

表请回军掩尘骨,莫教兵士哭龙荒。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

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

胡瓶落膊紫薄汗,碎叶城西秋月团。

明敕星驰封宝剑,辞君一夜取楼兰。

玉门山嶂几千重,山北山南总是烽。

高高秋月照长城范文第2篇

下面就以高中教材中出现的诗词为例,介绍“景语”的常见作用。

1.渲染氛围,营造意境

渲染:本是绘画技法,指在需要强调的地方浓墨重彩,使画面形象的某一方面更为突出。诗歌中的渲染是指对环境、景物等做多方面的正面描写形容,即正面描写铺叙,追求笔墨酣畅,达意畅快淋漓。

例:杜甫《登高》前两联“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对急风、高天、凄清的猿声、清冷的小渚、盘旋的飞鸟等极具季节特征和情感色彩的景物进行了描摹,生动传神地绘出了一幅凄凉肃杀的秋景图,渲染出了一种悲凉的环境气氛。作者在取景时,视角广阔,对秋进行了多方面的正面描画,从而达到了意境鲜明的艺术效果。

柳永《雨霖铃》上片选取了送别前的环境 “寒蝉凄切”“长亭晚”“骤雨初歇”进行正面描写,营造了凄冷落寞的氛围,渲染了分别气氛,准确地传达了一种凄清的况味。“情以物迁,辞以情发,一叶且或迎意,虫声有足引心”(《文心雕龙・物色》),更何况眼前这一片落寞凄冷之景?景语在此处以渲染的作用浓化了情感,以至于景语具有了情语的价值,惹人反复玩味。

2.烘托情感

烘托:本指用水墨或色彩在物象的轮廓外面渲染烘托,使主体物象突出的一种绘画技法。艺术创作上,往往指从侧面着意描写,让所写之物作为陪衬,使所需要的事物、情感鲜明突出。

“深于言情者,正在善于写景”(田同之《西圃词说》),同是杜甫《登高》前四句,句句写景,不直接使用“悲秋”的字面,但本意却是在借景的特征以及它渲染出的氛围有力地烘托诗人登高望远的悲秋之意。而柳永《雨霖铃》上片写分别之景,其用意却在表达离别之痛。正所谓“不露秋毫情意,而实句句是情,字字关情”(李笠翁《窥词管见》)。情景的高度交融正是建立在景语对情语的烘托作用之上的。

3.衬托

衬托:就是利用事物间的近似或对立的条件,用一些事物为陪衬来突出所要表现的事物的表现手法。它可以使被衬托的事物显得更加突出。分正衬和反衬:正衬就是利用事物的相似的条件来突出主体。反衬就是主体与衬体相反,衬体从反面作背景,衬托主体。

若描写之景与作者的情相一致,即以乐景写乐情、以哀景写哀情,是正衬关系,情因景生,景以情合,二者相互生发与渗透,并从而达成融合无间的状态,这就是所谓“情景交融”。

若描写之景与作者之情不一致,即以乐景写哀情、以哀景写乐情,就是反衬关系。此手法可以达到“一倍增其哀乐”(王夫之《姜斋诗话》)的艺术效果。

例:杜甫的“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就是反衬的名句。再如晏殊的词《蝶恋花》上片:“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明月不谙离别苦,斜光到晓穿朱户。”写双飞之燕和无情之月,目的就是反衬出此时孤单寂寞以及饱受相思之苦的哀伤心情。

4.铺垫

景语在诗词里有效地承载了情感要素,同时在诗词结构上,往往起着铺垫的作用。最为典型的,当属律诗中的景语了。八句四联,往往以前两联写景,后两联抒情。景语以鲜明的物象,典型化的描摹,传达了诗人的内在情感,此部分好比乐曲的“前奏”,先将人引入了某种情境,这就为后面情感“”部分的出现作了有力的铺垫,使情感的表达更自然、更有感染力。

例:杜甫《旅夜书怀》:“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诗的前两联描写“旅夜”的情景。通过写景展示他的境况和情怀:像江岸细草一样渺小,像江中孤舟一般寂寞。而辽阔的平野、浩荡的大江、灿烂的星月景象,正是为了反衬出他孤苦伶仃的形象和颠连无告的凄怆心情。这些都为后文表达被排挤的愤慨和人生漂泊的感伤作了铺垫。

5.收束全诗,拓展诗意空间

有不少诗歌,景语不单会出现在文章开头,还会出现在文章的结尾处。在结构上自然具有收束全诗的作用。但是,因其内容上是景物描写,因而还增加了其他结尾所不具有的拓展诗意空间的作用。

首先表现在对全诗画面的丰富上。如李白《送友人》:“青山横北郭, 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 孤蓬万里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送别之地,青山白水相映相称,寥寥数字已将当时的色彩刻画得明丽可感。文尾的“萧萧班马鸣”则又在这明丽的分别场景上着一片声响,以马儿好似不忍分别发出萧萧鸣声,染出更加感人的意境。在感官上,读者在品读时,享受到的是更加丰富的审美体验。

其次表现在对情感的深化上。王昌龄《从军行》:“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征战边塞,边愁难尽,琵琶曲里别情缱绻。然而,听不尽的边愁到底如何“无尽”?诗人突然在乐曲声里着上了一个休止符,转而描写了“高高秋月照长城”的景致。秋月本就高远,再添“高高”二字,让她的月辉四下朗照。画面静谧、壮阔,又显出凄美。这就将曲中的无尽边愁向四下里无声地扩散开去,漫天遍地,又随长城盘亘蜿蜒,延伸到远方去了。以这样的景语收束全诗,将无尽的“边愁”深化得更加动人。

高高秋月照长城范文第3篇

关键词:王昌龄;边塞诗;理想;现实;壮志难酬

中图分类号:I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08-0017-01

一、理想——热血报国、建立功勋

王昌龄(约公元 690-756 年),字少伯,京兆万年人。王昌龄的一生,终生也没有做过大官,都是些卑微的官职。这与诗人的才华显然不符,王昌龄以七绝闻名,被人誉为“七绝圣手”、“诗家天子”。观其早年的边塞漫游,不难看出诗人心怀报效国家,建立功勋的梦想。这在其诗歌中有很好的体现。

还有表现其英勇顽强一往无前,充满英雄主义气概的诗作。如《从军行七首》其四: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其六:

胡瓶落膊紫薄汗,碎叶城西秋月团。明敕星驰封宝剑,辞君一夜取楼兰。

这些诗歌表现出了一种豪气冲天的气概。我们不难看出,诗人将这塞外疆场看做是他施展自身才华和抱负的舞台,要在这里有所作为,有所突破。心中的热血和着塞外的雄风在呼呼地飞扬、沸腾,由此诞生了一首首昂扬奋发、雄浑豪放的诗歌。

二、现实——环境恶劣、战争残酷

诗人是怀着美好的理想来到塞外边关,想要在这里大干一场,但恶劣的环境、军中的黑暗与残酷的战争,使他深刻感触到了现实的残酷与无奈。

初来边塞,最惊奇的莫过于塞外的自然风貌,这里与关内有着明显的区别,“饮马渡秋水,水寒风似刀。平沙日未没,黯黯见临洮。”(《塞下曲四首》其二)又“向夕临大荒,朔风轸归虑。平沙万里余,飞鸟宿何处?”(《从军行二首》其一)在这里河水冰冷,寒风似刀,浩瀚的大漠一眼望不到边际。初到之时,自是感觉别有一番风味,视野开阔,心中澎湃,但不过数日,只觉满目黄沙,不尽苍凉。此时的诗人才是真正体验到了边塞的生活,竟是这样的艰难。

边塞的战争也充满了残酷性,一场大战下来,“纷纷几万人,去者无全生。”(《塞下曲四首》其三),令人触目惊心。同时,战争还给士兵们带来了巨大的伤害,如《代扶风主人答》:

十五役边地,三回讨楼兰。连年不解甲,积日无所餐。将军降匈奴,

国使没桑乾。去时三十万,独自还长安。不信沙场苦,君看刀箭瘫。

乡亲悉零落,冢墓亦摧残。仰攀青松枝,恸绝伤心肝。

从军边地的艰苦,行军征战的残酷以及久役归乡的悲凉,在诗中通通被表现出来。这就是塞外戍边军士的真实生活写照,充满了痛苦、苍凉和无奈。除却军旅行役的艰难和残酷,诗人还看到了塞外边疆的黑暗和不公,如《塞上曲》:

三、壮志难酬——理性反思、无奈归去

由于以上理想和现实的巨大差距,诗人从以前的满腔热忱开始变得冷静理性。他不由得思考自己当初的选择是不是错了:“百战苦风尘,十年履霜露。虽投定远笔,未坐将军树。早知行路难,悔不理章句。”(《从军行》其一)数年的风霜晨露,沙场征战,却没有半点的建树。这不禁使诗人懊恼抑郁,早知如此,还不如用心读书,博取功名。

不仅如此,诗人还开始对战争进行反思,“昔日长城战,咸言意气高。黄尘足今古,白骨乱蓬蒿。”(《塞下曲·其二》)昔日的战场,气势如虹,如今已被黄沙掩埋,只有暴露在蓬蒿中的几具白骨还在提醒人们这里曾经发生的一切。

仕途难登,抱负难展,冷静下来的诗人更加同情边地的士卒,更加思念家乡和亲人。《从军行七首》其一:

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坐海风秋。更吹羌笛关山月,无奈金闺万里愁。

其二: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听不尽的边愁,剪不断的思念,在秋月映照边城的背景下,愈显苍凉和悲壮。诗人那颗燃烧的心,被不尽的阻难缭乱了,使得他更加思念那曾经毅然离开的家乡和亲人。此时,也唯有这些才能抚慰诗人那颗充满忧愁的心。

漫游边塞数载,没有大的建树,一片忠心、满腹才华却无处施展。诗人王昌龄认识到了理想和现实的巨大反差,默默离开了生活数载的边塞,回到了家乡,又开始了科举应试之路。可叹其后,只坐了秘书省校书郎和县丞一类的小官,最后客死异乡,终生壮志难酬。

参考文献:

高高秋月照长城范文第4篇

一、先景后情,景为情设

就是说一首诗先写景再抒情,景与情的句数并不固定,只不过写景是为抒情做“铺垫”,抒情才是写景的“目的”。如王维的五律《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诗的前三联写景,尾联抒怀。写景不是单纯地写景,而是有意布设一个“清幽安闲”之境引出“闲适”之情。又如杜甫《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诸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双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前四句写景,后四句抒情。写景时诗人精心选取了夔州江边八种典型景物,借此营造肃杀、悲凉的气氛,在这种气氛中抒写自己的身世之悲、忧国之情,就顺理成章了。先景后情,景为情设典型的例子还有王之焕的《登鹳雀楼》、王昌龄的《闺怨》等。

二、开门见山,起笔抒情

这种情况类似于散文的开门见山。因为情感非常强烈,有点抑制不住,所以起笔就抒情。如白居易《忆江南》: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起笔就盛赞江南风景如何之好,抒发作者无比喜爱之情,接着特写江岸春花之红艳、江水之碧澈,面对如此景致(和北方初对比),作者情不自禁地反问,呼应开头。再如李煜《望江南》:

多少恨,昨夜魂梦中。

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

起笔突兀掷出“恨”字,恨之深,直入梦中。梦中昔日游上苑的情景何等气派,何等威风,可眼下只能以泪洗面。作者无须再说下去,读者已被这种扑面而来的彻骨之恨揪住了心。

李商隐《无题》诗“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以抒情开篇,然后辅以写景。分别时分,正当暮春;东风无力,百花凋残,物犹如此,人何以堪?这就把“别难”之情,写得异乎寻常。

三、以景结情,余味无穷

古诗结尾的方法颇多,只就情、景说,有以抒情结尾的,有以写景结尾的。以情结尾属常式,更普遍一些。但若要论艺术感染力,恐怕写景结尾的要强得多。南宋沈义父在《乐府指迷》中说:“结句须要放开,含有余不尽之意,以景结情最好。”

如夏完淳《即事》:

复楚情何极,亡秦气未平。雄风清角劲,落日大旗明。

缟素酬家国,戈船决死生。胡笳千古恨,一片月临城。

这首诗情景各半,一三联直抒抗敌复国之志,二四联描写雄豪悲壮之景,是一首先情后景的“非常规”诗。作者开首直抒胸臆,愤慨之情跃然纸上,与前面的《忆江南》、《望江南》、《无题》等起笔方法一致,但艺术上稍逊一筹;最后一句,颇得王昌龄《从军行》结句“高高秋月照长城”之神韵,因此一句,境界全出,大大提高了诗的艺术感染力。此外,类似的还有刘长卿的《酬李穆见寄》、元稹的《闻乐天授江州司马》、许浑的《谢亭送别》、秦观的《浣溪沙》等诗词的结句。需要说明的是,这一类诗虽然句末写景,但前面并不全是抒情,有的或叙事或议论,由景而情只是其中的一种。

四、融情于景,情景合一

融情于景就是通篇将感情融汇在特定的自然景物或生活场景中,借对这些景物或场景的描摹刻画抒发感情,它是一种间接而含蓄的抒情方式。这样的诗篇,通篇字面上看是写景,实则写情。

最著名的莫过于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全诗一字未说离情别绪,而烟花含愁,孤帆载憾,别绪如长江不尽,离情如碧空无涯。情含景中,神传象外,妙合无垠。

张继《枫桥夜泊》也是这样一首典范之作: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作者把月落乌啼、霜天寒夜、江枫渔火,以及半夜里传出的寒山寺钟声,有选择地加以组合,看似没有一句抒情,却句句都在写羁旅人飘泊异乡的孤茕寂寞的心境。属这类的名作还有杜牧的《江南春》,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等。

以上举例是就通篇而言。当然,融情于景的例子不限于整首诗,古诗中更多的是一句之中的融情于景、情景合一。可以说,凡是写景的诗句,都融进了作者的感情,情和景是难以分离的,只不过景是外显的,情是内隐的而已。

景与情是诗歌创作的两大要素,两者不可分离,古人在这方面谈论得很多:“景乃诗之媒,情乃诗之胚”“孤不自成,两不向背”(谢榛),“作诗不过情景二端”(胡应麟),“情境名为二,实不可离”(王夫之),“一切景语皆情语也”(王国维)。

高高秋月照长城范文第5篇

纵观近几年高考的古代诗词鉴赏试题,命题者常常会选取情景交融的诗篇作为考试材料,以情与景为命题点设题,尤其青睐赏析情景关系。“情”是对诗歌内容情感的考查,“景”是对诗歌形象的考查,“情景关系”实际上是对诗歌表达技巧的考查。要解答情景关系类试题,考生首先要掌握并区分“触景生情”“寓情于景”“借景抒情”“以景衬情”“以景作结”等主要组合手法。

一、触景生情

触景生情也就是景生情,情随景生,强调物的兴发感动作用。诗人原先并没有自觉的情思意念,但在生活中遇到某种景物,有所触动和领悟,于是通过景物表达情志。这种触景生情,情随景生,是一个由外到内的感情的触发过程。

例1:(2011・天津卷)

春日秦国怀古

周 朴

荒郊一望欲消魂,泾水萦纡傍远村。

牛马放多春草尽,原田耕破古碑存。

云和积雪苍山晚,烟伴残阳绿树昏。

数里黄沙行客路,不堪回首思秦原。

【注】(?-878)①〔周朴〕字太朴,吴兴(今属浙江)人。②〔消魂〕这里形容极其哀愁。③〔泾水〕渭水支流,在今陕西省西部,古属秦国。〔萦纡〕旋绕曲折。

问:你认为这首诗在写作上是如何处理情景关系的?

诗人的哀愁是由荒郊中看到的景色引起的:泾水弯弯曲曲萦绕着遥远的村庄。因为过多的放牧牛马,春天的草已经看不到多少了。原野上的田地荒芜,无人耕种,只有秦朝时的古碑还在诉说着这里曾经的兴盛。天色已晚,云彩与积雪一道围绕在苍山上,几缕炊烟伴着残阳,绿树显得格外昏暗,行客之路尽是黄沙。看到这荒凉的景色,想当年秦国何等强盛,再回想唐王朝的国势日衰,眼前一片荒凉,于是“不堪回首”之情油然而生。参考答案为:诗歌用了触景生情的手法,借泾水、春草、古碑、苍山、残阳、绿树、黄沙等凄凉败落的景物,表达了自己的怀古伤今之情。以乐景衬哀情,用极富特征的荒凉景物抒发了对唐王朝国势日衰的悲叹。

二、寓情于景

寓情于景即情藏于景,诗歌中情感的表现十分隐蔽,寓藏在具体的景物描写之中。或者说主体的感彩比较淡薄,尽可能把景物的客观性显示于读者的眼前。从表面看,只是纯客观的写景,但他细品味则知景物之中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感情。正如王国维所说的“无我之境”,当然,“无我”并不是真的无我,因为“一切景语皆情语”,只不过主体已将情感隐于景物之中,化虚为实,情藏于景。

例2:(2009・江西卷)

喜外弟卢纶见宿

司空曙

静夜四无邻,荒居旧业贫。

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

以我独沉久,愧君相见频。

平生自有分,况是蔡家亲。

【注】①〔蔡家亲〕表亲。

前人认为全诗动人之处在“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两句,请从情景关系的角度分析其独到之处。

前四句描写静夜里的荒村,陋室内的贫士,寒雨中的黄叶,昏灯下的白发,通过这些,构成一个完整的诗歌画面。这画面之后充满着辛酸和悲哀。尤其是“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不是单纯的比喻,而是进一步利用作比的形象来烘托气氛,“雨中”“灯下”这两个形象的萧条恰恰吻合了诗人所要传达的凄凉迟暮之叹。

与寓情于景相对应的是移情于景,诗人有强烈的主观感情,有意识地移之于景,使客观景物染上主体情感色彩。“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花之泪,鸟之恨皆是诗人忧国忧民之悲戚。诗人往往选择最能表现主观感情的景象,将自己的情感投之其中,“故物皆著我之色彩”(王国维《人间词话》)。

三、以景衬情

以景衬情主要分为正面衬托和反面衬托。所写的景物与所抒发的感情的基调相一致叫正面衬托。如2011年天津卷的《春日秦国怀古》,诗人用极富特征的荒凉景物抒发了对唐王朝国势日衰的悲叹,为以哀景衬哀情。景与情的基调不一致则为反面衬托。王夫之在《姜斋诗话》说:“‘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来我思,雨雪霏霏’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倍增其哀乐。”

例3:(2011・江西卷)

清 明

黄庭坚

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芜自生愁。

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

人乞祭余骄妾妇,士甘焚死不公候。

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

【注】①此诗作于诗人被贬宜州期间。②〔士〕指介之推,春秋时晋人。从晋文公出亡十九年,功成后拒绝做官,隐居锦山被烧死。

问:这首诗首联写景抒情有什么特点?

这是诗人触景生情之作,清明时节,春雨绵绵,大地回春,桃李盛开,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首联以清明节时桃李欢笑与荒冢生愁构成对比,流露出对世事无情的叹息。高考参考答案:运用拟人、对比的修辞手法,描写清明时节两种不同的景色,以乐景写哀情,哀景衬哀情。

四、以景作结

以景结情,是指诗歌在议论或抒情的过程中,转为写景,以景代情作结,渲染气氛。这类作品的意境和韵味,全靠结尾处的以景言情之句,对于以景语作结之景,不能以单纯的景语视之,而应借助景物描写,驰骋想象,体味诗的意境。如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结句“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就是以景语作结,从而使全诗韵味深长隽永。

例4:(2005・重庆卷)

从军行(其二)

王昌龄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问题:诗歌最后一句写法和前三句有什么不同?有何作用?

此诗前三句叙事抒情,这一句写景以景结情,寓情于景。仿佛在军中置酒饮乐的场面之后,忽然出现一个月照长城的莽莽苍苍的景象。对此景,生发出的是无限的乡愁,还是立功边塞的雄心壮志和对于现实的忧怨?还是对祖国山川风物的深沉的爱。创造意境,引发读者想象,含蓄蕴藉。高考参考答案:前三句叙事抒情,最后一句写景。以景作结,寓情于景,创造意境,含蓄无限。

说到情景关系,自然绕不开“借景抒情”。明代谢榛在《四溟诗话》中说:“景乃诗之媒,情乃诗之胚,合而为诗。”景是媒介,是手段,“借景”之目的在于“抒情”。写景是为抒情服务的,借景抒情的提法应赋予特定含义,一是借助客观外物的自然特征抒情;二是借助客观外物被赋予的特定意义抒情。2006年福建高考卷要求分析李商隐的《端居》中的“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两句的艺术手法。这两句艺术手法上的最大特点即是借景抒情,借“雨”之绵延表达无尽的孤寂悲伤之愁;借“月”的特定文化意义表达怀远思亲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