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职业素质培养

职业素质培养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职业素质培养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职业素质培养

职业素质培养范文第1篇

新的管理理念的提出,新的管理方式的出现,使得现代管理越来越精细化、人性化。“细节决定成败”已成为职场的一句流行语,人们越来越关注到细节对他人、自身和企业形象的影响。细节是指细小而又具体的事物、事情、环节或情节。正是因其小而常常被人忽视,因其细而使人感到繁琐,不能长期坚持。“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无不向我们昭示着点滴细节的重要作用。细节教育是在教育的过程中除传授给学生宏观的、具有普遍性的规律和技能外,还应从职业角度引导学生形成对工作过程中细小环节的关注,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精神和细节观念。它是课上与课下、系部与学校、个体与全员、理论与实践、学校与行业相互努力的过程,是一个系统化工程。

二、行业特性决定了专业的细节教育不可忽视

国内著名的金陵酒店管理集团有一句名言,“酒店无小事,做不好小事出大事”,一句话道出了酒店服务与管理工作的真谛。酒店服务作为一种客我之间高度接触性的行业,服务人员的一举一动无不影响着客人的感受,决定着客人对饭店服务和管理水平的评价。而且因服务的同步性、不可重复性、无形性和差异性等特点,决定了饭店从业人员必须具备时刻为客人着想、为饭店着想的意识,才能在日常的服务工作中给客人以惊喜,为饭店创造良好的品牌形象。在为客人整理房间的过程中,能从枕头的折痕中判断出客人觉得枕头矮了,再为客人多加一个枕头;在客人第二次蹋进饭店大门的时候,能准确地叫出客人的名字……,诸如此类的细节服务每天在不同的饭店发生,看似微不足道,但它却折射出饭店员工至真至诚的服务精神,以客人需求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作为以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应用性人才为主的高职酒店管理专业来说,如何从细节入手,在日常的教学、管理和实践环节中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形成良好的职业素质,提高学生的职业竞争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如今下列情景的出现已不足为怪:乘坐电梯时,特别是上下课的高峰期,同学们一拥而入或而出,丝毫不懂礼让;见到师长视而不见;进入实训场所,大声喧哗,自身物品胡乱摆放;上课迟到时有发生;从诸多对从事酒店行业的实习生和毕业生的跟踪调查来看,他们在环境适应、服务意识、心理承受、吃苦耐劳、自我约束等方面与现代酒店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这些现状的存在有的看似细节,不足为道,但是每一个细节都直接展示了学生的内涵和素养,体现着学校人才培养水平的高低,影响着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因此,如何主动适应行业区域经济发展需求,不断加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关注细节教育,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是酒店管理专业实现内涵提升的必由之路。

三、如何实施细节教育

素质指劳动者在一定的生理和心理条件的基础上,通过教育、劳动实践和自我修养等途径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在职业活动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内在基本品质,它由思想政治素质、职业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专业技能素质、身心素质等几方面构成。从业人员职业素质是企业竞争制胜的核心要素,是企业的无形资产和品牌。国家示范院校建设的实践证明,仅仅依靠学校、课堂的实训室,依靠书本知识的学习,是无法培养出学生的实用技能和技术应用能力的。要实现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必须实行开放式教学,以校企合作为平台,在专业教学中增加具有企业丰富经验的专家,使行业企业直接参与到人才的过程之中,以工学结合的途径造就一大批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1]。

(一)在教学过程中渗透细节教育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但是教学的力量不仅仅在于传授,更重要的在于鼓励与引导,如何将细节的重要性深入学生思想意识,培养学生从小事做起,将小事做精的态度意义重大。在本专业的教学中,对学生仪容仪表的检查和指导是一项重要的课前教学内容。结合行业企业对员工职业形象的要求对每位学生进行检查和评价,对没有达到标准要求的学生按规定扣除日常考核分,并予以正确的指导,限定学生在规定时间内整改,培养学生良好的形象管理能力。上课时使用手机在大学生中非常普遍,这种行为严重影响教学和学习效果,因此,借鉴行业企业对员工手机的管理办法,为各班配备“手机保管箱”,课前要求学生统一将手机放入保管箱,并进行执行情况的考核,此举有效解决了手机困扰问题,受到国内多家媒体的报道和家长的肯定。使用电子文件上交作业,如PPT、WORD文档等形式在现代教学中的运用越来越多,但是许多同学完成的电子作业在字体、格式、排版、美化等方面的水平良莠不齐,而行业企业对文件的规范化和美观性要求很高,也兼具节约的成本意识。所以,每次作业上交后,任课教师都会有针对性地提出整改意见,逐步提高学生电子文档的处理能力和审美意识,为以后的职业发展奠定基础。正如许多实习和毕业生所言“我们对自己制作PPT的水平很有自信,因为在校期间每个人都经历了无数次的训练和指导,制作水平和表达水平有了很大提高”。类似的例子多不胜举,细节教育的理念渗透于每位教师的心中,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过程。

(二)在实践过程中渗透细节教育

教育部16号文件中明确提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点和难点是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实验、实训、实习是三个关键环节。本专业构建了基于职业能力提升为主线的双证课程体系,实训、实习课程的比例达到60%,学生许多职业意识、职业态度、职业习惯的养成正是在校内外的实践环节中形成的。以校内实训为例,学生进入实训规定必须按规定着职业装,提前到岗做好实训室的环境卫生和物品准备工作,清点上课人员,完成自查后向实训老师汇报班前准备情况,教师再进行检查和考核,与现代酒店业的班前准备工作和班前会的要求相同。实训过程中,学生应遵守实训室的管理规定,不得大声喧哗,文明操作,安全操作,不得故意损坏和破坏实训用品用具。实训结束后,学生要按照实训室卫生清扫的程序和要求做好环境卫生的整理工作,填写使用记录表,做到“清洁、有序、定位定量”。在整个实训环节的设计、实施、考核过程中完全从职业化的角度来培养学生的相关技能与综合素养。校外的专业见习、顶岗实习是学生直接接触和感受职业工作的过程,实践的效果如何不仅影响到合作企业的正常经营与管理,同时也影响到企业对学校人才培养的质量的评价和学生未来职业发展的取向。因此,校外实践环节是本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关注度和投入度最高的部分。新生进校后便邀请行业专家、技术精英、实习生、毕业生到校开展行业知识和职业生涯规划;在即将进入实践岗位前再进行校企对接,让学生全面了解实习单位的企业文化、岗位要求、配套设施、管理制度等;学生实际到岗后开展实习指导老师和学生的“一对一”沟通,帮助学生快速适应岗位工作,及时解决岗位实习中出现的问题。在传统节日、寒暑假期间,系部领导带领实习指导老师、班主任等深入实习基地看望和慰问学生,用真情去感动和感染学生,将真情运用到对客服务过程中,此举受到了所有合作企业的赞赏,也增强了企业对实习生管理的重视程度。2011年7月份,本专业派出了20多名学生到青岛海景花园大酒店开展顶岗实习和毕业实践。酒店接待任务繁重,服务标准和考核要求非常严格,但是所有学生都能够在快速适应岗位工作要求,用心做事,以情服务,获得了酒店与客人的高度认可,在短短的四个月时间内,共收到客人的感谢信43封。

职业素质培养范文第2篇

本文对档案馆员职业素质的培养进行了分析,从档案馆员职业素质培养目标与培养策略两个方面进行了阐述,为新时期档案馆员职业素质的提高提供了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

档案馆员;职业素质;培养策略

档案是人类文明智慧的结晶,对社会、经济、文明的发展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当前,人们对档案的利用愈加频繁,更多的人开始关注与重视档案文献资源。档案馆功能的拓展使档案馆员从档案资料保管者逐渐转化为知识管理者,需要对档案信息进行采集、加工、存储、检索与利用等,对档案馆员的职业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档案馆员的职业素质的培养目标

新时期档案馆员的职业素质培养应该抓住实践能力培养与创新能力培养两条主线,促进档案馆员思想素质、业务素质与身心素质的全面发展,成为档案管理的专业人才。

1、复合型档案馆员培养目标

档案馆员一方面需要对传统的档案管理的理论、方法等进行掌握,另一方面需要对网络环境下的档案管理的理论、方法等进行掌握。在档案馆员培养的过程中,要注重其知识与能力的并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不仅要掌握档案管理的专业内容与实践能力,还要对图书、经济管理等相关学科的知识进行涉猎与了解。在培养的过程中注重馆员的一专多能,成为复合型档案人才。

2、学术型档案馆员的培养目标

学术型档案馆员指的是馆员一方面具有非常扎实的档案理论基础,另一方面注重学术研究与科研创新。学术型档案馆员是档案信息化建设中的中坚力量,通过对档案管理新理论、新技术等内容的研究与拓展,为档案信息化发展奠定坚实的理论与实践基础。

3、应用型档案馆员的培养目标

应用型档案馆员在业务技能方面非常突出,能够有效的对档案信息进行处理、分析、检索与利用,通过对档案的加工与整理形成高质量的档案信息产品。应用型档案馆员不仅熟练掌握了档案管理的专业知识与计算机知识,还对办公软件、档案管理软件、网络检索技术等知识与技能较为熟悉。

二、新时期档案馆员职业素质的培养策略

1、制定合理的档案馆员职业素质培养目标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各级档案馆为了谋求档案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在自身的长远发展规范中都非常重视档案馆员职业素质的培养。在档案馆员职业素质培养的过程中,首先就是要制定合理的培养目标,注重馆员档案信息资源规划与管理等宏观知识层面的能力培养与提高,同时注重馆员对相关学科理论知识的了解与掌握,注重对馆员知识结构的调整,促进馆员视野的开阔,培养满足档案管理发展的复合型、学术型、应用型档案人才。档案馆在进行档案馆员职业素质培养的过程中,要注重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履行自身人才培养与社会服务的职能。

2、选择正确的档案馆员职业素质

培养路径档案馆员在知识结构、业务水平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要依据馆员的实际情况选择正确的培养路径,从而促进培养效果的提高。职业素质培养路径多种多样,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类型:第一,科班出身的档案馆员较少,大部分馆员都是其他专业毕业的,缺乏档案管理的理论基础,针对这种类型的馆员要加强其档案管理理论知识的进修学习,确保其能够胜任业务工作。第二,档案馆聘请相关的专家、技术人员等具备培训班、专题讲座等,通过这种方式促进馆员科技水平的快速提高。第三,充分利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与网络技术,通过远程教育与网络教育的方式为馆员提供学习平台,馆员可以依据自身的实际情景有目的的选择学习内容与学习途径。第四,档案馆岗位轮换是对馆员业务能力提高的一种激励,同时也为馆员创造了非常可贵的实践机会,有利于一专多能人才的培养。第五,与其他档案馆之间、各个部门之间进行定期的学术交流,促进馆员业务素质的提高。

3、研究创新的档案馆员职业素质培养模式

档案馆员的职业素质培养应该适应新形势的发展,注重各种开放机制的引进,树立创新意识与开放意识。首先,注重馆员能力素质的培养,培养馆员的开放思维、专业技能、创新能力、开发能力,提高馆员的综合素质。其次,强化档案馆员在研究中的思想开放性,对各种先进的研究成果与方法进行吸收与借鉴。最后,对档案馆员的探索精神与创新精神进行激发,敢于超越传统,对档案工作的新思路与新模式进行积极的探索。

4、组建科学的档案馆员职业素质知识模块

注重培养馆员的实践性能力与创新性能力,提供档案学理论与实践的多种路径,对档案学研究理论中的知识等进行明确,为馆员提供相关知识获取的方法与途径。培养馆员的批判性生思考和知识管理决策的技能,培养独立与合作开展学术研究的能力以及必要的道德修养和法律知识。

三、总结

职业素质培养范文第3篇

职业经理人的素质是综合性的。

首先,要具备出色的决策能力。职业经理人常常被大公司和新兴高技术公司所聘用,这些公司面对复杂的市场环境和纷繁复杂的问题,因此,职业经理人只有具备出色的决策能力,才能做出正确的决策,领导企业走向成功。导致企业毁灭性的失误,不是某一项经营上的失误或管理上的不足,而是决策上的失误。决策能力要通过综合素质的提高来培养,决策不是简单的事,要能做到倾听大多数人的意见,特别是来自反面的意见,这是防止决策失误的最有效方法。版权所有

其次,要有识别、选拔、任用、考核评价和激励人才的能力。无论职业经理人多么出色,都不是全才,需要有一批杰出的人才在其周围担任高级经营和管理职位,这些人才是否具有与其配合做好工作的能力,则取决于职业经理人的识别和选拔能力。如果人才选,不能知人善任,人尽其才,让其在能力最大化发挥的位置上,既浪费人才,又会造成工作的失误。能够识别、选拔、任用人才,而不会评价和激励,也会造成人才流失,或使人才的积极性受到压抑。人是有感情的,情绪高涨,有利于超水平发挥创造力;情绪低落,易造成工作的失误,而人的情绪调动是通过科学准确地评价和适度激励实现的。知人善任,心胸开阔,亲和力强,能发现和挖掘人的潜质并加以培养和使用,是提高这方面能力的主要途径。

第三,要有战略规划设计和组织实施能力。企业战略就是围绕企业发展方向和所要实现的目标,进行优化配置资源,以及与此相适应的经营管理体制的设计。企业的战略要通过战略规划设计来体现,职业经理人要有战略规划设计和组织实施的能力,这是确保企业长期发展的必备素质之一。

战略规划能力要通过长期的企业管理经验积累。职业经理人要亲自主持企业战略规划设计而不是让下属越俎代庖,要准确把握外部经营环境现状及对未来变化准确预测。组织实施能力实际上取决于职业经理人的意志力,如果确认所设计的战略是正确的,就要坚定不移地去推进,不会因为一时的挫折、一些人的不理解而影响战略推进和实施的速度。

职业素质培养范文第4篇

一、职业素养的内涵

职业素质是劳动者对社会职业了解与适应能力的一种综合体现,构成主要包括:职业兴趣、职业能力、职业个性及职业情绪等。一般而言,劳动者能否顺利就业并取得成就,其本人的职业素质发挥着重要作用。职业素质越高的人,获得成功的机会就越多。同时一个行业要保持持续、稳定、健康的发展,从业者的素质尤其是职业素质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职业素质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职业道德,具体地说是敬业乐业、刻苦耐劳、一丝不苟、遵纪守法、恪守信用等品德;第二层次是通用的职业能力,具体是交往沟通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团结协作能力、战略策划能力、语言文字能力等。现代的职业还要求从业者必须具备外语能力和计算机操作能力等;第三层次是专门的职业能力,是各自的职业或岗位特殊要求所决定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目前,一些普通高校往往只注意通用知识和能力的培养,忽视了职业素质中职业道德和专门职业能力的培养;而不少高职院校往往较重视专业技能培训,即第三层次职业素质的培养,专业设置的口径过窄,专业群打造不足,造成学生的初次就业能力强,但毕业后的转岗发展与持续就业的能力较弱。

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应强调对学生职业素养能力的培养,特别是对学生进行职业兴趣、职业能力、职业个性及职业情绪方面能力的培养,并把这些职业素养教育纳入教学计划,进行系统化设计,在人才培养方案中系统体现。从而使高等职业教育中能力本位教育与素质教育紧密结合并形成互补。通过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使之具备良好的职业意识,扎实的专业理论和娴熟的操作技能;通过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意识,培养良好的敬业精神,良好的心理素质,增强服务意识,注意仪容仪表,说话文明礼貌,培养吃苦耐劳的品德和较强的组织纪律性。强调学生职业道德的培养,以职业道德提升促进职业综合素质的整体提升。职业素养提高了,行业必然会持续、稳定、健康的发展,继而旅游院校教育与旅游活动会相互促进,达到双赢。

二、职业素养教育的目标

酒店管理专业及其专业群职业素养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从事本专业及专业群相关领域工作的基本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和创新能力,适应现代旅游酒店及相关行业经营管理和接待服务工作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具体目标是:将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的教育融进整个职业教育之中,将教学计划、教材内容、教学案例、实习实训和社团活动等充分融进职业道德的教育内容,做到专业知识与技能教育、通用知识与技能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三位一体,相互依存,扩大目前酒店管理专业及其专业群专业设置的口径,加强学生的初次就业能力与转岗发展和可持续就业的能力;改变酒店(旅游)专业毕业生“有业不就”和行业认同感逐渐走弱的特点;改变酒店和旅游企业急需人才缺乏、人才外流严重的不稳定现象的特点。

三、职业素养教育的实施方案

(一)制定针对职业素质培养的教学计划

酒店管理专业及其专业群大胆改革现有教学计划,制定职业素质培养教学计划。专业在制定一份学校统一要求的教学计划的基础上进行改革创新,紧密结合本专业特色和要求,制定一份专门针对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和学生综合素质提升的职业素质教育教学计划,在教学中实施“双教学计划”,即:一份针对专业能力培养,另一份针对道德修养培养,并使二者有机结合:第一学年职业素养能力培养突出“职业兴趣”和“职业道德”。通过“职业生涯教育”、“校友讲座”、“参观企业”、“企业人员讲座”、“主题演讲”、“专业历史展”、“礼仪与形体训练”,提高学生对职业的认同感;第二学年职业素养突出职业能力的培养。通过“公共关系与实务”、“酒店(旅游)法规”、“中国饮食文化”、“酒店(旅游)服务心理”、“校内实训”、“校外顶岗心得交流”、“户外拓展训练”、“课外实践”、“社会实践”等课程与形式提高学生的职业通用能力;第三学年通过到企业顶岗实习提高学生的专门职业能力,从而提高学生在岗位特殊要求下所需要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从而提高学生的持续就业能力。见下图1。

(二)设置旅游酒店职业道德教育课程

在酒店管理专业及专业群的课程设置中开设专门的酒店旅游职业道德教育课程,同时在各门专业课程中相应渗透职业素养教育知识,开展系统全面的职业素养理论教育,从新生入学开始贯穿全程解决专业认同感的问题。如在酒店管理专业开设的《酒店经营管理》、《礼仪与形体训练》、《前厅服务与管理》、《餐饮服务与管理》、《客房服务与管理》等相关科目的教学中进行爱护旅游酒店资源、提供“微笑服务、礼貌服务、酒店服务”、明确服务人员的职责与素质、强调服务质量等教育;在专业群的《旅游酒店法规》和《酒店员工管理实务》中进行旅游酒店职业活动中所应遵守的相关法律法规的教育等,让职业素养知识渗透到每一门课程中,促使学生的职业素养在潜移默化中不断加强。同时在教学方法与手段上结合具体案例进行分析,并运用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手段让学生掌握在实践中如何才能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为学生提供具体的行为模式,使学生牢固地树立起爱岗敬业、诚实守信、文明有礼、服务顾客、奉献社会的旅游酒店职业道德。课程结构见表1。

(三)实践教学过程中渗透职业素养教育

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根据专业培养方案及职业素养课程教学安排表,制定“学生职业素养培养方案”,具体设置为:在第一、二学期考查学生职业素养第一层次的职业道德,即敬业爱岗、刻苦耐劳、一丝不苟、遵纪守法、恪守信用等品德,考查应纳入专业的课程过程化考核评价体系之中;第三、四学期考查学生职业素养第二层次的通用职业能力,即交往沟通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团结协作能力、战略策划能力、语言文字能力等,并不断完善专业课程过程化考核体系及内容;第五、六学期考查学生职业素养的第三层次职业精神,主要针对学生在顶岗实习中的表现进行过程化考核。同时,职业素养的过程化考核评价还应包括学生考勤、礼仪仪表、校园文化活动、宿舍文明建设等内容。此外,高职院校学生必须参加两个暑假的社会实践活动应结合专业情况,让学生在实践期间能到酒店或相关旅游企业参加大型活动服务、带旅游团等,通过这些相关活动给予学生形成旅游酒店职业素养的实践机会。

(四)师生全程参与旅游酒店文化氛围建设,潜移默化的进行职业素养培养

教师是学生道德修养培养的实施者。在实施专业能力培养与道德修养相结合的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全体教师道德的修养和心理素质的提升,激发全体教师的高度责任心,课堂教学充分体现“教书”与“育人”的高度融合。并且,要加强对企业兼职教师“教书育人”精神的培养和提升。同时,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把“人际交往”、“学习态度”、“服务理念培养”、“建立个人诚信”、“团队精神”、“工作责任心”、“职业态度”、“情绪管理”、“心态调整”等素质教育内容融入专业课程教学中,使职业道德教育贯穿教学全过程,时刻环绕在师生周围,潜移默化的提升学生的道德修养和综合素质。最终实现教师全员参与、教学全程贯穿、校企高度交融的素质教育模式,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高。

四、职业素养教育的实施途径

(一)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为主体

以酒店管理专业及其专业群人才培养方案的建设与改革为主体内容,加大实践教学环节改革力度,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进一步促进学生职业素养的提高。例如经过学校批准可在学习期间到酒店或旅游及会展企业参加大型活动服务、帮工等短期实习、带旅游团、在寒/暑假期间为学生提供见习或实习机会以及顶岗实习等均是学生形成旅游酒店职业素养的实践机会。

(二)校外实习基地为依托

高职院校必须以校企合作为基础,选择合适的企业作为合作伙伴,广泛建立本专业及所在专业群校外实习基地,与实习基地的中高层管理人员开展定期或不定期的研讨,在职业素养能力分析上广泛听取企业专家的意见;同时,以校外实习基地为依托,让学生全面进入基地开展实训,提高职业素养,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三)工学结合核心课程为示范

以酒店管理专业及其专业群的工学结合核心课程为示范建设模板,将微笑服务、礼貌服务、服务理念培养、工作责任心、职业态度等职业素质渗透到核心课程教育中,在核心课程的建设成果上再进一步把职业素养教育参透到各个相关的专业课程,逐步形成各专业的职业素养结构体系。在此过程中,还可充分发挥各专业精品课程、优质课程、核心课程、平台课程等的带动作用。

职业素质培养范文第5篇

高职院校开设的旅游专业课程中,要求该专业学生应该具备的职业素养具体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优质的服务意识:旅游从业人员的行为和品德往往被视为旅游企业或城市形象的缩影,导游人员一定要有正确的思维方式,不要受各种不良思想和思潮的影响要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有爱心、有耐心,帮助游客解决各种难题,成为游客的知心人和好朋友;这要求从事旅游行业的职业人员需要有良好的沟通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2)娴熟的职业技能:旅游业是一个综合性的行业,包括吃、住、行、游、购、娱、等6个行业,每个行业中各自分工又不一样,对于服务技能的要求又各不相同。因此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旅游从业人员,熟练掌握多种职业技能是必不可少的。

(3)良好的心理素质:作为旅游业从业人员,在职业生涯中难免不会遇到一些素质低下、无理取闹的游客,在加上其他方面的影响,旅游从业人员通常要承受较多的压力,也更容易出现一些心理问题,也需要灵活处理旅游途中所面临的各种突发问题,从容面对各种形色游客的要求,因此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不可或缺的。

(4)语言表达能力:旅游行业是需要和各色游客打交道的行业,需要从业人员拥有较强的人际交往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作为旅游从业人员,要求能够熟练的说流利的普通话,能够利用周围环境和自己的特点组织语言解说景点。形象的说:景点美不美,全靠导游的一张嘴。如果导游的语言表达能力不够强,也就无法有效完成旅游中的各项任务。

(5)良好的沟通素质:从事旅游行业涉及到方方面面的沟通,需要有效良好的沟通,就需要旅游从业人员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和良好的心理素质,能够有效、机智的进行各类沟通,顺利完成旅游途中的各类工作。

二、高职院校旅游专业职业素养教育存在的问题

(1)以知识技能为本位的教育理念的偏颇:高职院校在学生的培养过程中,紧紧围绕学生的知识和技能,而忽视了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强调对课本内容以及实践操作技能的培养,对职业素养中的心理健康素质、文化素质等方面的教育不够重视。

(2)课程设置与实际需求的差距:目前虽然大多数高职院校已经将偏理论的教学进行了调整,边学习边实践,但总体说,旅游专业的教学依然偏重理论部分,未能很好的和实践锻炼相结合,不能根据市场和企业需求进行设置;在教学模式方面,师资力量较为单一,大多数老师缺乏实际企业实践的经历,在教学过程中,过多的,一味的依赖教材,最终导致学生所学内容与市场变化和市场要求相脱节,导致高职院校培养的学生所具备的能力与企业岗位需求不适应。

(3)培养模式陈旧,考核方式不能保证职业素质的实现:当前高职院校将培养方式逐渐走向了实习实践,但是大多数院校还是采用教师讲解,然后集中组织学生实习的培养模式。这种模式在实习中由于缺乏教师的具体针对性的指导,学生对所学课程的综合运用较少,致使学和用在实际操练中相互脱节。高职院校对学生进行考核时,基本上以课程考核为主,从而不可避免的出现了高分低能的现象。

三、高职旅游专业学生培养的途径

(一)以就业、创业、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为核心,将职业素质培养贯穿于教学中高等职业院校旅游专业人才的培养目的是为了实现旅游专业学生的职业素质,而职业素质的养成要以就业工作为指导,围绕当今的就业形式和就业情况开展教学工作。高职教师在教学中应该灵活地采用各种教学方法,不必拘泥于课内、课外、课堂教学和实训基地教学,只要能完成课程目标,能够让学生掌握到相关理论知识和必备的职业能力,帮助学生提高职业素质能力即可。

(二)在校内进行旅游职业意识养成的教育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学校聘请业内专家或者企业家来校介绍旅游业的发展和人才需求情况,或者请优秀毕业生介绍自己的成长经历,让学生了解旅游行业对人才的特殊要求;同时让带领学生走出去,让学生到知名的企业或者景点进行认识性实习,增强旅游专业学生对将来工作的直观认识,同时也是对教材内容的一种实际指导和修正。

(三)引进企业的最新技术手段,改进课程培养方法引进当今企业运营过程中的最新手段,如酒店的预定和退房系统,让学生在校内实习基地进行实际的学习。在理论教学过程中,能最大限度的与企业实际相结合。高职学院与企业达成合作项目。企业为学校提供专业的最新技术,而学校向企业输送有着实际工作经验的毕业生,这样省去了企业培养实习生的一部分费用,学生在实习完毕后到企业能够直接上手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