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生活知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 教学内容 教学情境 教学活动 数学知识 生活
在以往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非常重视数学知识的教学,而很少关注这些数学知识和学生的实际生活有什么联系。学生学会了数学知识,却不会解决与之相关的实际问题,造成了知识和应用的脱节,于是感受不到数学的趣味和实际作用。这对学生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不利的。因此,数学教师必须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学生已有的旧知设计课堂教学和有趣的活动,使学生深切地体会到小学数学是生活中的数学,从学数学到用数学解决生活实际问题,切实感受成功解决生活问题的快乐,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意识。陶行知先生曾说:“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强调教学做合一。”他的思想在当今时代依然具有进步意义。课堂既是数学的又是生活的,缺乏生活色彩的课堂将是枯燥乏味的。
一、教学内容与生活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它不仅要考虑数学本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联系。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这就要求小学数学教学充分考虑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结合他们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来设计一些富有情趣和意义的数学教学活动,使教学内容生活化,使学生切实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在周围熟悉的事物中主动学习、理解和应用数学。
在《小学数学教学》上有过一则调查报道,调查对象是136名小学数学教师:师范毕业后,你是否经常阅读有关小学数学基础理论的文章?你是否复习过中学数学知识?在生活中你是否经常收集数学素材?调查结果显示:只有31%的教师零散地看过一些数学基础理论的文章;除了应付成人高考,没有教师复习过中学数学知识;除了上公开课、评优课,仅有14%的教师有时留意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教师只有在平时留意生活中的数学素材,才能对数学习题中的具体情节和数据作调整、改编,用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贴近生活实际的生活素材来取代。如教学《用计算器计算》时,我用生活化的猜谜游戏引入新课。师:同学们玩过“快乐联想”的游戏吗?今天我们再来玩,愿意吗?课件依次出示词语:完美、基督教、医院、三三两两。学生回答是“十”。用生活化的猜谜游戏引入新课,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把学生的注意力带回到新课程的学习中。又如,在教学“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时,可在课前布置学生调查:明天我们要学习“百分数”,谁理解“百分数”?找找哪些物品上有“百分数”?想想它们分别表达什么意思?这样布置后,学生一方面通过预习了解了百分数的表现形式和意义,另一方面,知道了生活中有很多地方都用到百分数。在教学中注意选择学生感兴趣的事物,提出数学问题,把生活内容引进课堂,让课堂教学生活化,使整个学习过程更活泼、生动,充满生活气息,使学生学会借助生活经验思考探索问题,培养他们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创新意识。
二、教学情境与生活
教学情境是沟通理论与实践的桥梁,是数学知识与生活联系起来的重要场地。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习内容和学生熟悉的生活实际越贴近,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就越高。根据这一特点,在讲授新课内容之前,一般要以有关生活实例为教学准备,创设与教学内容有关的情境,提出有关的问题,以引起学生的好奇与思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在低年级的教学中,教师常常提出这样的问题:你今年几岁啦?多高呀?身体有多重?比一比你和你同桌谁重?等等,这些都是小学生经常遇到的问题,而要准确地说出结果,就需要我们量一量、称一称、算一算,这些都离不开数学。再如,生活中常用的各种知识像按比例分配计算水电费、计算储蓄利息、日常购物算账问题均发生在身边。我们买东西、裁衣服、外出旅游,都离不开数学。学生用学过的知识来解决这些问题,不仅能激发学习兴趣,而且能提高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数学走进生活。例如,教学“平均数”一课时,将学生分成四人一组,计算每个小组的平均身高,此时学生的热情一下子高涨起来。求出结果后,让学生进一步比较:“哪一组的同学最高?哪一组的同学最矮?”“我们班的男生和女生身高情况如何?对这些数据进行研究。你能得出哪些结论?”这种活动与学生自身生活相结合,可以使他们产生强烈的求知欲。
三、教学活动与生活
设计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进一步体验到数学的实用性。在教学活动中,教师除了进行知识的教学外,还要注重能力的培养训练,而对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培养则至关重要。实践活动,可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故教师应选择适当的时机,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积极参与有生活实践背景的数学实践活动,通过这些活动,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就来源于生活,从而加深体会,将知识学会、学牢、学活,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身边实际问题的能力,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巨大作用。在新课程教材中也增加了实践活动的内容。如小学数学第一册教材第106―107页实践活动“我们的校园”除了可以直接运用教材内容外,教师还可组织室外活动,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活动。“好动是儿童的天性”,通过开展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进行有目的的训练,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不失为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
四、数学知识与生活
把所学的数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是学习数学的最终目的。在数学生活化的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领悟“数学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的道理,让学生在生活空间中学习,在生活实践中感知,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运用数学,使他们认识到“数学是生活的组成部分,生活离不开数学”。要养成时时处处用数学知识的习惯,调动他们学习数学的主动性,应用数学的积极性,要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与具有生活实际背景的数学实践活动,通过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真正掌握知识。既能巩固所学知识,又能开阔学生的数学视野,深化数学知识,还能培养学生的实际能力,体验数学的实用性。如在教学《吨的认识》时,提问:“生活中,你在什么地方见到过用吨做单位的例子?”从生活中选取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例子,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吨”的实际运用。同时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进一步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
生活是教育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教育必须首先植根于生活的土壤,才不至于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罗杰斯认为:“越是儿童不熟悉,不需要的内容,儿童学习的依赖性,被动性就越大。”反之,当学习内容与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越贴近,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就越高。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联系生活讲数学,把生活经验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把社会生活中的鲜活题材引入学习数学课堂教学中,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他们学会用数学的角度观察、分析现实社会,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和问题,形成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试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关键词】教学设计 培养 铝的化合物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5-0144-02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学不仅要重视知识的传授,更要重视学生学会学习和获取新知识能力的培养,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主体性的自主W习、互动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发现学习等合乎新课程要求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怎样在教学中能够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本文结合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铝的氧化物和氢氧化物的教学,大家都知道氧化铝的两性与氢氧化铝的两性是教学重点,大部分老师在进行教学时都是做实验,验证它们的两性。我在教学中尝试根据铝的化合物的性质创设生活化情境,引起学生探究其性质的欲望,然后让学生主动探索氧化铝和氢氧化铝的两性。
教学过程如下:
人体胃酸主要成分是盐酸,如果盐酸分泌过多的话会引起胃疼,常用的胃药有胃舒平,展示说明书:请同学们阅读药品的说明书,思考氢氧化铝在治疗胃酸过多时的反应原理是什么?发生了什么样的化学反应?请同学们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
学生在书写方程式时可能会把氢氧化铝给拆成铝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的形式,这时顺便问一下,中和盐酸肯定是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钙也可以的,为什么不用它们做胃药呢?学生会说是因为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钙的碱性太强了,所以不能用于制药,得出氢氧化铝是弱碱,书写离子方程式时不能拆。
氢氧化铝能够入药,我们能不能用已经学习过的化学知识来制备一点氢氧化铝呢?
提供:2mol/L AlCl3溶液 6mol/L HCl溶液 6mol/L NH3・H2O溶液 6mol/L NaOH溶液等试剂供学生选择。
学生分组讨论拿出实验方案和操作步骤后交流,一种方案是用氯化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另一种是用氯化铝与氨水反应制取氢氧化铝,经过同学们的讨论,认为都可行,就让学生用自己选择的试剂进行实验。由于对实验所加试剂的量和加入的次序没有进行限制,所以在实验过程中就可能出现多种情况,要求学生把观察到实验现象详细记录下来,并分析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
交流与讨论:
现象1:2mol/L AlCl3溶液 加入氨水,观察到白色胶状沉淀,加入过量氨水后沉淀不溶解。
通过该实验现象说明氢氧化铝是一种白色的胶状沉淀,教师顺便补充,明矾的净水原理(是明矾溶于水后形成的氢氧化铝胶体吸附水中悬浮的杂质而形成沉淀)。
现象2:2mol/L AlCl3溶液 加入6mol/L NaOH溶液,先观察到有白色的胶状沉淀生成,后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后,沉淀消失。
通过该实验说明氢氧化铝能够溶解于氢氧化钠溶液中。教师补充说明生成物是NaAlO2,请同学们写出上述三个现象对应的化学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教师进行纠正,并强调氨水中的一水合氨是弱碱,写离子方程式是不能拆,偏铝酸钠是可溶的盐,可以拆成钠离子与偏铝酸根的形式。
请同学们对比氢氧化铝与盐酸的反应和氢氧化铝与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析氢氧化铝分别显示出什么性质。
小结:氢氧化铝既能与盐酸反应生成盐和水又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盐和水,这样的氢氧化物称之为两性氢氧化物。
我们通过两种方法制取氢氧化铝,哪种方案更好?
学生选择了第一种方法,(因为加氢氧化钠时量不易控制)教师补充说明工业上制取氢氧化铝是通过向偏铝酸钠溶液中通入CO2实现的,演示实验,向偏铝酸钠溶液中通入CO2,观察到有白色沉淀产生,并且CO2通过量后沉淀也不消失,请同学们写出上述反应时的化学方程式并改写成离子方程式。
学生在写方程式时将演示实验所得的氢氧化铝沉淀过滤出来。
在完成方程式的核对后,将过滤所得的氢氧化铝沉淀加热,将所得的固体平均分到两个试管里备用。
请同学们思考:氢氧化铝固体在加热时有没有发生化学反应?
教师可以说明常见的不溶于水的碱在加热时会分解成氧化物和水,可以举例氢氧化铜分解,让学生写出加热Al(OH)3时的化学方程式。
演示实验:向刚才所得的氧化铝中分别加入6mol/L NaOH和6mol/L HCl溶液,结果发现白色固体消失。请同学们写出上述两个实验对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改写成离子方程式。
同样请同学对比上述两个化学反应方程式发现Al2O3也和Al(OH)3一样既能与强酸反应生成盐和水,也能和强碱反应生成盐和水,像这样的氧化物称为两性氧化物。
一、自然地理与生活知识整合
人生活于特定的地理环境之中,对地理环境有着感观的认识和亲近感,同时环境要素又时刻在作用、影响着人的生活,许多地理问题在现实生活中都能找到原型或是模型,这些实际生活背景,学生看得见、摸得着,也容易理解。而中学地理内容涉及天文、气象、岩石、水文、植被等环境要素,均有相关原理指导与规律陈述,将两者整合能巩固学生的地理学习,同时借助生活经验,学会思考问题,把地理知识迁移到生活中去,进一步地了解环境,认识生活。
教师可对给定的教学内容进行大胆的变革与创新,用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又贴近学生实际的生活素材来替换、改选教学内容,尽可能使学习内容生活化。如教学《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时,可设问:为什么朝霞、晚霞呈桔红色?交通信号灯规定“红灯”为停的科学依据是什么?(近地面大气中尘埃多,颗粒料大,散射能力强,波长较长的红光、橙光难被散射。)这样,使枯燥的理论知识转化为现实的生活问题,容易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欲望。
将问题比喻形象点、直观点甚至于夸张点,效果也很好。如讲授“季风环流”(或气候的海洋性与大陆性)时,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季风的成因,我以在夏日里去游泳为例,让学生赤脚走在沙滩上或露天泳池的水泥地上,脚感到很烫,而到了水中之后,就感到凉爽了。拿一只空壶和一只装满水的壶放到煤气灶上烧,过一段时间用手触摸,感到谁烫?(空壶)把空壶和有水的壶拿到一边降温,再过一段时间,谁先冷却?(空壶)由此可见,在同样的温度变化下,组成大陆的物质升温快,降温也快。而海洋中的水正好相反,升温慢,降温也慢。所以,冬季大陆的气温比海洋低,气压比海洋高,风就从内陆吹向海洋,夏季反之。学生将书本知识同生活实践经验相联系,我再启发引导加以分析、归纳,刻板的死知识变成了来自实践的活知识,学生个个集中了注意力,并一直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在学习中尽情享受知识带给他们的乐趣。
二、人文地理与生活知识整合
生活离不开社会经济背景,每个学生的生活是社会经济的个体特殊反映,地方社会经济的发展与中学地理密切相关,吃、穿、住、行、游、学无不与地理联系密切,工厂、农田、交通线、建筑无不富含地理信息,社会热点诸如航空航天、南极探险、边贸洽谈、中东战乱、三峡工程、经济发展、“五一”旅游、拉闸限电无一不与地理有关,且在生活中学生都有所了解。文化生活中诸如看电视、听广播、上网、读书、看报等,这些现代的和传统的媒体所提供给我们的是包罗万象的信息,其中地理知识处处有,时时有。因特网上有综合性的地理网站,如中国国家地理的网站、中央电视台的“国家地理”网站等;有地理教育的专题网站;有人口、水资源、矿产、河流、环境保护等专题网站,等等。看电视也是日常休闲娱乐的主要方式,更是一种很有效的信息媒体,许多电视台常常播放有关地理方面的节目,质量高,趣味性强,如中央电视台播放的《面对面》、《幸运52》、《科学探索》等,都给我们带来的丰富的地理知识。可见生活的人文地理知识来自对社会经济的观察和体验,来自报刊杂志的介绍、影视中热点的分析,当今社会中的许多热点问题,如人口、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政治、战争等,均与地理环境密切相关。
关键词 数学教学;联系生活
一、课前准备要注意联系生活实际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实际,所以数学教学要尽可能地接近学生的现实生活和社会生活。教师在备课时,要看教材是否符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是否满足学生主动学习的需要。对不切合实际和材料信息不足的都要让学生课前重新准备。
例如:在教学“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一课时,仅靠书上的举例是远远不够的,课前要布置学生收集各种长方体、正方体,学生收集的物品真可谓是丰富多彩,有各种各样的纸盒、积木、磁带盒、影碟盒、魔方、麻将等等,有的学生还自己动手用橡皮泥捏成了长方体、正方体,用硬纸做长方体、正方体??学生在准备这些物品时,就强烈地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这不仅激起了他们的学习兴趣,而且也培养了他们的自学能力和创新意识。
二、新课导入要联系生活实际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教师在导入新课时,如果能联系学生的实际,启发学生的思考,可以激发学习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如教学前面的“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时,学生课前摆出了准备的物品,一上课老师就说:“请同学们把你准备的长方体举起来给我看一看,好吗?”教师一看,准备的基本上是对的。“再把你准备的正方体举起来给老师看一看。”这时发现有几个学生举起来的不是正方体,比如只有两个面是正方体的积木、影碟盒、药盒等,教师拿起来问:“这是正方体吗?”学生有的说是,有的说不是,教师说:“到底是不是呢?等我们认识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再来判断。”学生为了寻找正确答案,个个兴趣盎然地投入了学习。像这样,结合教材注意新知识从现实生活问题引入,不仅达到了设疑引趣的目的,而且使学生扩展了知识面,体验了数学的应用价值。
三、新课教学要联系生活实际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我们的教学主要是以教材为蓝本,但现行教材随着时代和经济的发展,内容已滞后或脱离实际。课堂教学中对教材要进行加工,教材才能变成学生易于和乐于接受的信息,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如第一册数学“10 以内数的认识”,内容太细、太重复,就可以把1――5的认识和大小比较适当合并。因为这些数学知识学生在入学之前就有所理解和掌握,教师完全可以调整教学顺序,强化基本和主干知识,削弱删减繁琐内容。教师只有从学生现实的认知结构出发,才能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利于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四、新课巩固要联系生活实际
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巩固新知识时,教师要想办法创设现实生活问题的情境,找准现实生活的切入点,强化感性认识。
例如:教学“乘法的初步认识”巩固新知识时,针对学生喜欢逛动物园的心理特点,用幻灯或CAI课件显示一个逛动物园、说乘法算式、算动物只数的游戏,画面生动形象,色彩鲜艳,学生抢着答动物的只数。既开心又学到了知识,使学生在轻松愉快中巩固了乘法概念。
又如:在教学“元、角、分的认识”后,分小组开展一个购物活动,让学生试着使用人民币,看谁会用钱购物,最后汇报活动的情况。这个活动将所学的知识与生活实际紧密结合起来,使学生深刻地感到,今天所学的数学知识能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是有用的科学。
五、课后复习要联系生活实际
数学作为一门工具性学科,还应安排一些联系生活的习题和实践作业,以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在将数学应用于实践的过程中,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得到逐步提高。
关键词:生活;科学;化学;联系
中图分类号:G6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2)-12-0090-01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科学知识与人们生活越来越密切,特别是科学中的化学知识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如影随形。
一、日日相伴的化学品——食盐、碘化合物
我们知道食盐的主要成分就是氯化钠,这是人们生活中最常用的一种调味品。但是它的作用绝不仅仅是增加食物的味道,它是人体组织的一种基本成分,对保证体内正常的生理、生化活动和功能,起着重要作用。Na+和Cl-在体内的作用是与K+等元素相互联系在一起的,错综复杂。其最主要的作用是控制细胞、组织液和血液内的电解质平衡,以保持体液的正常流通和控制体内的酸碱平衡。Na+与K+、Ca2+、Mg2+还有助于保持神经和肌肉的适当应激水平;NaCl和KCl对调节血液的适当粘度或稠度起作用;胃里开始消化某些食物的酸和其他胃液、胰液及胆汁里的助消化的化合物,也是由血液里的钠盐和钾盐形成的。此外,适当浓度的Na+、K+和Cl-对于视网膜对光反应的生理过程也起着重要作用。
碘化钾、碘化钠、碘酸盐等含碘化合物,在实验室中是重要试剂;在食品和医疗上,它们又是重要的养分和药剂,对于维护人体健康起着重要的作用。碘是人体内的一种必需微量元素,是甲状腺激素的重要组成成分。正常人体内共含碘15mg~20mg,其中70%~80%浓集在甲状腺内。人体内的碘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其主要生理作用通过形成甲状腺激素而发生。因此,甲状腺素所具有的生理作用和重要机能,均与碘有直接关系。人体缺乏碘可导致一系列生化紊乱及生理功能异常,如引起地方性甲状腺肿,导致婴、幼儿生长发育停滞、智力低下等。
2.人生五味子之一——醋
醋的化学名字叫乙酸,分子式为CH3COOH。醋不仅是一种调味品,而且还有很多用途:①在烹调蔬菜时,放点醋不但味道鲜美,而且有保护蔬菜中维生素C的作用(因维生素C在酸性环境中不易被破坏)。②在煮排骨、鸡、鱼时,如果加一点醋,可以使骨中的钙质和磷质被大量溶解在汤中,从而大大提高了人体对钙、磷的吸收率。③患有低酸性胃病(胃酸分泌过少,如萎缩性胃炎)的人,如果经常用少量的醋作调味品,既可增进食欲,又可使疾病得到治疗。④在鱼类不新鲜的情况下,加醋烹饪不仅可以解除腥味,而且可以杀灭细菌。⑤醋可以作为预防痢疾的良药。痢疾病菌一遇上醋就一命呜呼,所以在夏季痢疾流行的季节,多吃点醋,可以增加肠胃内杀灭痢疾病菌的作用。⑥醋还可以预防流行性感冒。将室内门窗关严,将醋倒在锅里漫火煮沸至干,便可以起到消灭病菌的作用……关于醋的用途不胜枚举。
3.自愿吸食的毒药——香烟
从化学角度介绍一下吸烟过程中产生有害成分的结构、性质及危害。香烟点燃后产生对人体有害的物质大致分为六大类:①醛类、氮化物、烯烃类,这些物质对呼吸道有刺激作用。②尼古丁类,可刺激交感神经,引起血管内膜损害。③胺类、氰化物和重金属,这些均属毒性物质。④苯丙芘、砷、镉、甲基肼、氨基酚、其他放射性物质。这些物质均有致癌作用。⑤酚类化合物和甲醛等,这些物质具有加速癌变的作用。⑥一氧化碳能减低红血球将氧输送到全身去能力。最近日本学者研究表明,烟雾中还含有迄今为止已知物质中毒性最强的化合物“二恶英”。“吸烟有害健康”不是一句空话。
4.学习的助手——笔
铅笔芯是由石墨掺合一定比例的粘土制成的,当掺入粘土较多时铅笔芯硬度增大,笔上标有Hard的首写字母H。反之则石墨的比例增大,硬度减小,黑色增强,笔上标有Black的首写字母B。
油墨是一种粘性油质,是用胡麻子油、合成松子油(主含萜烯醇类物质)、矿物油(分馏石油等矿物而得到的油质)、硬胶加入油烟等调制而成的。在使用圆珠笔时,不要在有油、有蜡的纸上写字,不然油、蜡嵌入钢珠沿边的铜碗内影响出油而写不出字来,还要避免笔的撞击、曝晒,不用时随手套好笔帽,以防止碰坏笔头、笔杆变型及笔芯漏油而污染物体。如遇天冷或久置未用,笔不出油时,可将笔头放入温水中浸泡片刻后再在纸上划动笔尖,即可使用。
笔头用各含5%~10%的Cr、Ni合金组成的特种钢制成的笔。铬镍钢抗腐蚀性强,不易氧化,是一种不锈钢,该种笔的抗腐蚀性能好,但耐磨性能欠佳。
5.生活中得力助手
(1)除去衣服上的污渍。几种常见污渍简易的除去方法:①汗渍:方法一:将有汗渍的衣服在10%的食盐水中浸泡一会,然后再用肥皂洗涤。方法二:在适量的水中加入少量的碳胺[(NH4)2CO3]和少量的食用碱[Na2CO3或NaHCO3],搅拌溶解后,将有汗渍的衣服放在里面浸泡一会,然后反复揉搓。②油渍:在油渍上滴上汽油或者酒精,待汽油(或酒精)挥发完后油渍也会随之消失。③蓝墨水污渍:方法一:在适量的水中加入少量的碳胺[(NH4)2CO3]和少量的食用碱[Na2CO3或NaHCO3],搅拌溶解后,将有蓝墨水污渍的衣服放在里面浸泡一会,然后反复揉搓。方法二:将有蓝墨水污渍部位放在2%的草酸溶液中浸泡几分钟,然后用洗涤剂洗除。④血渍:因血液里含有蛋白质,蛋白质遇热则不易溶解,因此,洗血渍不能用热水。方法一:将有血渍的部位用双氧水或者漂白粉水浸泡一会,然后搓洗。方法二:将萝卜切碎,撒上食盐搅拌均匀,10min之后挤出萝卜汁,将有血渍的部位用萝卜汁浸泡一会,然后搓洗。
(2)水壶巧除垢。将空水壶放在火上,烧干水垢的水分,看到壶底水垢有裂纹时,将壶迅速取下放到冷水中,壶底水垢因热胀冷缩而脱落下来。
在烧水的壶中放一团口罩布,水垢会被口罩布吸附,壶上就不易结水垢了。
烧水的壶中有了水垢,可放入一些醋,再加水,烧开一会儿,水垢可除去。
用铝壶烧水时,放一小勺小苏打,烧沸10min,水垢可除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