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会计考核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一、高校经济管理类非会计专业会计课程考核的作用
在高校经济管理类非会计专业的会计课程教学活动中,课程考核是重要的环节之一,这一环节至少具有以下作用:第一,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课程考核是检查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途径,是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重要手段。在大学阶段,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和相关的理论知识是一个合格大学生的基本要求,而人都有一定的惰性,通过课程考核,可以使学生的学习目的更明确,可以合理安排学习时间。第二,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对学习内容,教学时明确它们在会计实务中的重要性,也是课程考核的知识点,引导学生重视并有针对性的学习;对学习态度,如果教师宣布到课情况、回答课堂问题的态度及准确性、作业的认真程度等在一门课程的总成绩中占有很大的比重,这将引导学生不旷课并认真听课、自觉主动参与课程教学活动。第三,促使教师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通过考试不仅可以考核学生的学习情况,还可以考核教师的教学情况。一道题如果只有少部分学生能完全做对,那就要分析是不是教学内容安排不合适,教学方法不合理;另一方面,对考试成绩差的学生可以单独沟通和交流,这对提高教学效果是很有益的。
二、当前高校经济管理类非会计专业会计课程考核存在的问题
当前高校经济管理类非会计专业会计课程考核现状:一是考核成绩以期末卷面成绩为主;二是考核方式主要采用开卷,只进行笔试;三是考核的题型一般有选择题、判断题和业务题。由此可以看出当前高校经济管理类非会计专业会计课程考核存在以下主要问题:
1.考核次数少不利于督促学生重视日常学习。一个学期一门课程进行一次或两次考核太少了,不利于督促学生重视日常学习。有的学生平时逃课旷课,得过且过,临考核前临时抱佛脚,应付性的突击学习,基本上是为了考试而学习。
2.只进行笔试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现在就业竞争非常激烈,用人单位在录用员工时往往要进行面试,在面试时通过学生的回答来评价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和综合素质。高校经济管理类非会计专业的学生在竞聘时也将被要求回答各种问题,由于在校期间只进行笔试,口头表达能力没有得到较好训练,这对他们是不利的。
3.考核的题型少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全面能力。每次两个小时左右的考核时间较短,能做的题目、题型都是有限的。比如《成本会计学》课程,要想考一条比较完整的计算题都比较困难,这对于提高学生的全面能力是不利的。
三、完善高校经济管理类非会计专业会计课程考核的思路
高校经济管理类非会计专业开设一定的会计课程的根本目的是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所开设的会计课程的考核应服从这一根本目的。完善高校经济管理类非会计专业会计课程考核的思路如下:
1.增加考核频率。平时学完一定内容后的一两周内进行一次考核,学期末再进行一次总考核。比如《中级财务会计》课程,当学完流动资产、长期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财务会计报告后分别进行一次考核,最后进行课程总考核。学生的任务是学习,这样做的目的是督促学生平时不断地学习,养成自觉学习的习惯。需要注意的是,考核的频率不是越多越好,也不是越少越好,而应根据不同专业、不同会计课程的特点设置。
2.采取灵活的考核方式。一是考虑采取开卷与闭卷相结合的方式,对于客观题采取闭卷方式,而对于主观题则采取开卷方式。有的课程需要学生掌握一些概念性、原理性的知识,开卷考核方式有利于促使学生去记忆这些知识。有的课程需要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比如《成本会计学》课程需要学生会计算成本,这样采用开卷考核就比较合适,因为出一条成本计算方面的题目,给学生翻书看也不会找到现成答案,学生必须运用所学知识才能完成题目。再比如《财务分析》,出一条案例分析题,学生如果不运用所学知识是无法完成分析任务的。对于既需要学生掌握概念性、原理性的知识,又需要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课程,采取开卷与闭卷相结合的方式是比较合适的。二是考虑采取笔试与实际操作相结合的方式。对于要求学生掌握实际操作技能的课程,可以考虑在进行笔试的基础上,增加实际操作方面的考核。《会计学基础》、《中级财务会计》、《成本会计学》、《会计电算化》等课程都应增加实际操作方面的考核。三是采取笔试与口试相结合的方式。在笔试的基础上增加口试考核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与别人交流的能力,提高就业竞争力。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小问题,让学生抽签回答,学生在回答过程中口头表达能力得到相应提高。
3.课程成绩的评定。课程成绩由平时考核成绩和期末考核成绩构成,在增加考核频率的情况下,平时考核的成绩在一门课程的总成绩中应占到较大的比重。比如平时考核成绩占60%,期末考核成绩占40%。平时成绩占较大比重可以促使学生更加重视平时的学习,而平时学好了,所学课程也就学好了,到期末考核时自然就心中有数。此外,若采取开卷与闭卷相结合、笔试与实际操作相结合、笔试与口试相结合的考核方式,两部分考核成绩所占的比重应分别为50%,这样才能让学生重视应该掌握的知识,全面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
参考文献:
[1] 郑建伟,王国洪:《会计制度设计》课程考核方式的改进和完善[J].会计之友,2010(1)
摘要:会计事务所的考核方法需要随着行业的进步不断发展。我国传统的考核方法是通过设计分级绩效考核指标构建绩效考核体系,虽然定量、明确,但难以定性。通过改进,采取了关键绩效指标法、目标管理法等方法,但两种方法各有利弊。目前情况下,最适合的是运用基于平衡计分卡原理构建的绩效考核体系。
关键词:会计事务所;考核方法;平衡计分卡
事务所绩效考核的方法随着行业的发展在不断完善更新,现阶段我国大部分内资事务所仍采用较为传统的绩效考核方法,即采用分级绩效指标考核体系对员工进行绩效考核。少部分事务所在传统的绩效考核方法基础上对部分领域提出改进,融入了较为先进的绩效考核理念,如平衡计分卡等考核方式,本文即对这些方式进行一定的分析,希望能有利于此一课题的研究。
一、传统绩效考核方法
传统绩效考核方法是现阶段我国大多数内资事务所采用的模式。它主要通过设计分级绩效考核指标构建绩效考核体系。被考核岗位的工作内容被划分为几个模块,各个模块之间是相互独立的。每个模块中会设定清晰的标准指导员工如何达成工作目标。通过设定等级选项,如“优、良、合格、不合格”等对标准进行分类。这种绩效考核方法的基础是事务所级别划分。它主要强调一下几点: 1.基本工资与奖酬幅度应随不同级别而异,并非是单一标准。2.晋升、定级制度也要有级差考核,即在各职务分层中,再分为若干工资等级,各层、各级的工资奖酬之间,都应保持合理的级差倍数,并随层次级别的递升而递升;在每一层次内级别的提高,以资历为主要依据。3.管理层报酬与各级员工报酬之间有一定的级差倍数。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可以作定量比较,评估标准比较明确,便于评价的实施。它的缺点主要体现在如何对标准进行定性,只有对工作相当了解的人员才能胜任标准的制定工作,除此之外,评估者可能带有一定的主观性,不能如实评估。
二、传统方法基础上改进后的绩效考核方法
1.关键绩效指标法
关键绩效指标法是以事务所年度目标为依据,通过对员工工作绩效特征的分析,据此确定反映事务所、部门和员工个人一定期限内综合业绩的关键性量化指标,并以此为基础进行绩效考核。该方法的优点在于:有利于组织利益与个人利益达成一致,可使事务所战略目标尽可能成为个人绩效目标,员工个人在实现个人绩效目标的同时,也是在实现事务所总体的战略目标,达到事务所与员工共赢的局面。缺点是:KPI更多是倾向于定量化的指标,这些定量化的指标是否真正对是对企业绩效产生关键性的影响,如果没有运用专业化的工具和手段,是很难界定的。其次,KPI考核法容易将绩效考核完全固化成通过指标得出结论的过程,而忽略了人为因素的影响。最后,KPI并不是针对所有岗位都适用。
2.目标管理法
目标管理是通过将组织的整体目标逐级分解成个人目标,最后根据被考核人完成工作目标的情况来进行考核的一种绩效考核方式。目标管理法主要通过两大步骤来完成。首先,管理者与员工就组织目标与员工个人目标达成意见的统一,然后对工作的内容和时间进行具体安排。其次,工作截止时,管理者对员工所完成的工作于最初设定的目标相比较,并以此为依据对员工绩效进行考核。
目标管理法的优点在于:目标管理法的评价标准直接反映员工的工作内容,其评价结果易于观测,所以很少出现评价失误,也适合对员工提供建议,进行反馈和辅导。由于目标管理的过程是员工共同参与的过程,因此,更有效地提高员工的积极性,增强其事业心和责任感。目标管理有助于改进组织结构的职责分工,因为若将组织目标的成果和责任划归一个职位或部门,容易发现授权不足与职责不清等缺陷。缺点是:目标管理法没有在不同部门,不同员工之间设立统一目标,因此难以对员工和不同部门之间的工作绩效进行横向比较,不能为以后的晋升决策提供依据。
三.基于整体层面的绩效考核方法
事务所基于整体层面的绩效考核方法打破了传统绩效考核方法下的种种局限,它是事务所绩效考核体系改进的方向。其中最主要的也是运用最广的是基于平衡计分卡原理构建的绩效考核体系。
平衡记分卡从企业的财务、顾客、内部业务流程、学习和成长四个维度进行评价,并根据事务所战略发展的要求给予各指标不同的权重,形成综合测评体系,从而使得管理者能整体设计和实施绩效考核,最终促使事务所战略目标的实现。
平衡计分卡的优点在于以下四点。
1.平衡计分卡有助于事务所整体管理效率的提高
平衡计分卡所涉及的四个维度都与事务所未来的发展息息相关,平衡计分卡将原本独立的要素有机结合成一个整体,从而节约了事务所的管理成本,提高事务所管理的整体效率,为事务所未来成功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2.平衡计分卡可以更有助于员工提高“主人翁”意识
传统的业绩评价体系强调管理者对下属下达指令,并通过考核来评定员工是否完成接收到的指令。因此,整个控制系统强调的是对行为结果的控制与考核。而平衡计分卡则更侧重于目标管理,通过强调激励来鼓励下属创造性地完成目标。因为在具体管理问题上,事务所高层管理者并不一定会比中下层管理人员更了解事务所日常业务中的具体情况、所作出的决策也不一定比下属更明智。所以由事务所高层管理人员规定下属的行为方式是不恰当的。
3.平衡计分卡是企业管理者进行战略管理的有效工具
随着事务所不断发展,其面临的竞争不断加剧,战略管理对事务所持续发展而言更为重要。平衡计分卡的评价内容与相关指标和事务所的战略目标紧密相连,事务所战略的实施可以通过对平衡计分卡的全面管理来完成。
4.平衡计分卡更加强调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平衡计分卡使事务所管理机能得到更有效地发挥,团队精神是一个事务所文化的集中表现,平衡计分卡通过对事务所各要素的组合,让管理者能同时考虑企业各职能部门在事务所整体中的不同作用与功能,使他们认识到某一领域的工作改进可能是以其他领域的退步为代价换来的,促使事务所管理部门从整体出发进行决策。
5.平衡计分卡可以减少事务所的信息承载负担
现如今,企业面临的问题更多的是信息超载而非信息不足,随着全员管理的引进,当事务所员工向事务所提出建议时,总会不断有新的信息增加。这样会导致事务所高层决策者处理信息的负担大大加重。而平衡计分卡可以使事务所管理者仅仅关注少数而又非常关键的相关指标,在保证满足企业管理需要的同时,尽量减少信息负担成本。
平衡计分卡的缺点在于:首先,保持平衡计分卡实时更新与有效,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资源。其次,平衡计分卡很难做到与预期一致的有效执行,一份典型的平衡计分卡需要至少半年去执行,另外还需额外的时间对结构进行调整,使其规则化,从而总的开发时间经常需要一年或者更长的时间。最后,平衡计分卡的运用需要事务所全体员工自上而下有较强的认可度,因此在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障碍也会比其他方法多。
参考文献
[1].常勋. 会计师事务所的绩效考核与激励机制[J]. 中国注册会计师, 2006(04): 25-27
[2].葛文雷、董明敏. 平衡计分卡与会计师事务所的价值管理[J]. 财会月刊(理论, 2006(02): 18-19
一、业绩考核的定义对于考核的定义,现实中存在多种不同的说法。
笔者则认为其是财务管理的一项基本职能或工具,进行有效财务控制的一种手段。财务管理(财务控制)的最终效率主要取决于是否有切实可行的考核制度,以及是否严格执行这一制度。严格的考核制度应包括建立考核机构、制定统一考核办法、确定考核程序、审核考核数据、依照制度进行考核和执行考核结果(奖、罚)。
正确认识考核的定义,有助于我们正确、适当地使用这个奇妙的管理杠杆,提高管理水平和效率。现在在一些企业里,考核存在被滥用的现象,每个部门都要制定一套自己的考核办法进行考核,考核仿佛成了万能的钥匙和法宝,若哪个部门没有自己的考核,仿佛自己的管理就是跟不上似的。这与西方管理有效的企业中简明、清晰、易懂的业绩考核相背。事实上,考核作为一种管理工具、一种控制手段,要想发挥其作用,必须科学、系统、适当地使用才行。这是工具或手段本身的属性决定的。不然,就会使其功效产生"边际效应递减"问题和滋生本来就难以避免的部门"本位主义"、"小集体主义".
二、业绩考核的作用考核在企业管理中能日益抛头露面、风光大现,肯定自有一番道理。我们认为业绩考核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点:
1、导向作用。通过科学、合理设计考核指标体系的结构和无量纲化处理,使考核系统函盖企业的长期发展战略思想和近期经营管理的重心及其努力方向,并充分反映企业经营决策者的管理意图,引导整个企业的各个分部为实现管理者管理意图和企业长期发展目标而努力。
2、激励作用。考核办法中必须有奖罚规定,并务必严格执行,真正做到奖优罚劣、奖勤罚劳、避免劳酬不一、"非法领功"等现象的出现。考核的激励作用,主要在于它既可调节员工的物质需求,又可用于调节员工的精神需求。企业把考评结果作为衡量各分支结构、各部门的实际贡献,使各分支结构、各部门的负责人及所属成员了解其工作成就、得到其应受的奖励,激励其工作士气。
3、护航作用。考核可以用于不断地调整目标与实践的差异。任何远期战略与近期战略目标的实现,都会遇到许多不可预期的困难或矛盾,但通过过程监测、考核分析、考核反馈等可以发现和解决这些困难或矛盾,确保经营管理的健康运行。
4、控制作用。财务控制的最终效率主要取决于是否有切实可行的考核制度,以及是否严格执行这一制度。通过考核,对于偏离目标者进行惩罚,可以有效地实施财务控制。
三、业绩考核的要求业绩考核必须遵循以下几点要求,才能达到预期目的,实现以上几点作用。
1、考核制度必须是系统、一体的,并且简明、清晰、易懂。制定考核办法、实施业绩考核不是搞论文写作或科研,作品、成果越多越好,复杂程度越高越有价值等。要充分发挥业绩考核的导向、激励、护航、控制作用,使考核有较大的价值,首先必须使考核制度简明、清晰、易懂,使被考核者明白自己的努力方向和不作为成本或违规成本。若考核制度复杂的常人无法理解、多的眼花缭乱,被考核者就会"不在乎"或"无法在乎",这与考核的初衷相背。:
2、业绩考核必须结合预算计划进行设计,体现公平、合理、有效的原则。预算计划是根据各分支机构、部门的历史现状、发展前景及同业环境、经济形势等进行制定的科学、合理目标,各单位、部门的日常经营管理均应围绕着它来进行。这样,考核必须结合其进行设计,才能体现公平、合理、有效的原则。以历史和以同业为基础设计的业绩考核则均无法克服不完全性(片面性)、不公平性、单一性、横向没有比较基础等。
3、业绩考核必须由设立的统一考核机构负责实施。我们知道业绩考核的一项作用或目的就是激励,它必然牵扯到物质利益、精神利益的分配。一家企业的各个部门一窝蜂地进行制定考核办法、实施所谓的考核,利益的"分羹"起到一定的作用。只有使考核处于相对超然状态,才能实现考核的目的和作用。建立独立考核机构,负责实施公平、有序、精确考核是解决的问题的出处所在。
关键词:会计人员;品行;监督职能
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标识码:A
1 为了维护小集团(企业或集体)的利益,会计人员无法实施监督职能
各个公司的会计监督工作者除了受到国家会计法律法规的制约,还有顺从公司领导的安排。当会计人员面临公司的经济所得与国家的法律产生矛盾时,会计人员可能会因为公司的压力第一保全公司的利益。纵观现在公司中发现的不合法行为,不是因为会计工作者的业务水平不足,专业水准不够而没有意识犯下的业务错误,很大一部分都是为了保全公司利益不受损失而钻了国家法律法规的空子,甚至有意的采用违法手段操纵会计业务,这些冒险违法的会计人员很少是为了个人的好处。
为什么大部分会计会为了企业(单位)的利益而个人去冒违规违纪的风险呢?当然在企业利益得到满足的同时可能个人利益也得到了满足,但这值得吗?这个现实的问题值得我们深思。
2 会计人员梳于对职业道德的学习,对单位的服务监督不够
现在公司对会计从业者的教育培训只重视对工作能力、法律知识、新法则、新规定的教育却忽视了会计人员品德的教育。在会计工作者的个人方面,因为会计职称考试和升职的压力,会计人员都忙于会计职称方面的考试,很少有会计会抽空学习会计的职业品德。甚至有的会计者连会计品德最基本锁具有的条件都不知道。会计职业品德在现在经济生活中具有相当的稳定性,含量不大,内容简单,比专业的会计知识要简单很多,但很多会计工作者却没时间去掌握理解它。会计者六条的职业品德主要内容是:热爱岗位,会计者需具备很强的责任感和事业心;了解法规,会计工作者要了解法律法规才能进行对公司的会计监督;办事按法,严格的实施监督就必须要依法办事,这也是最基础的;客观公平,会计人员在办理会计业务时,要按照事情的真实情况实际处理;提高服务质量,会计者的最终目标是对公司供应全部相关的服务;保守秘密,会计者要对公司肯定的忠实。
会计职业道德规范的执行是通过会计人员自我调节、自我约束来实现的。如果会计人员不清楚职业道德的基本内容是什么,怎么来实现自我约束?怎么来实现对单位的服务监督?
3 大部分会计人员在工作中缺乏服务监督的意识
工作态度本质上就是供应服务而开展监督则是工作方法。大部分的会计者都明白给公司的经营管理者供应服务和开展监督是会计工作要达到得要求,但在真实的会计工作中因为会计者没有较好工作心态和合理的科学工作办法,没有办法对公司经济业务往来做到合理的服务以及监督。因为公司长久的缺少对会计工作者的品德培训,要使会计工作者转变他们习惯性错误的思想和不正确的做法还是很难的,由于他们自身没有意识到自己错了,就无法转变。
上述的这些问题都是在会计服务监督工作中长期留存的,如果没有采用对的政策将会持续在经济业务中留存下去。只是由于缺乏对会计工作者的道德考核,纵容了很多会计工作者在工作中保护公司的经济利益,着重与干部拉近关系,在培训中只进行职称教育工作业绩的提高,却忽略了会计者道德的教育,缺少热情的服务和热情的监督思想,极大的消减了对公司的经济业务往来的服务监督。最终原因就是公司的评价标准和考核方法不合理所产生的。很多公司对平常的考查和提升任用都只是重视对业务技能,却对品德方面不重视,连业务技能有的都是在走过场。如此的用人制度和评估制度使得会计服务监督都是纸上谈兵,在遇到问题的时候,会计服务监督的弊端才进行了集中展现。
会计服务监督职能就是为公司的经济业务过程提供保障,但依据目前的状况来看,确实有很多的政策和方法,但是要真做起来却是很难的。我以为,首先要做好的就是要把对会计者的品德收纳到对会计者的平常考察中。中国自古以来对待人的品行就极为重视,古代官员的薪酬设计其中有一项叫“心红银”,意思就是品行表现工资。品德的意思就是道德,服务监督体现的就是对进程的监督。因此就需要加强会计工作者的品德培训和考查,要增强会计者的服务监督思想就必须要增强会计者的自身素质水平。那么,如何对会计人员的品行进行教育和考核呢?
3.1 告诉会计人员品行的灵魂是什么
(1) 领导在与不在都忠于职守。
(2) 当单位遇到困难时能理解。
(3)愿意为单位的利益去贡献。
(4)不瞒上欺下、不假公济私。
(5)对工作要诚实、守时、尽职。
(6)不懒惰、不推逶、不找借口。
3.2 对会计人员进行良好职业习惯的训练
(1)服从的习惯:先服从安排,不要先发表自己的意见。
(2)效率的习惯:快速反应,迅速行动。
(3)认真的习惯:认真对待每一个细节。
(4)勤奋的习惯:努力和勤奋是双胞胎,是一个人主动品格的基本表现。
(5)反馈的习惯:不管做任何事都要学会反馈。
(6)沟通的习惯:主动沟通是团结合作的基础,它可以化解许多可能出现的矛盾。
(7)创新的习惯:创新工作能让工作有新的突破。
(8)全局的习惯:做一件很简单的事都要考虑到对全局有什么影响。
3.3 纠正会计人员的不良风气
(1)不作为,单纯考核业绩只允许做对,不能做错,只看结果不看过程就不鼓励人多做事和做难事,因为多做事做错的机会就多,做难事做错的可能越大。
(2)不负责任,不讲真话,得过且过,考核对别人随意打分,直接导致用人失误。
(3)干工作做表面文章,表面上积极,偷奸耍滑,只顾讨好上级、看领导眼色行事。
(4)弄虚做作假,不做实事,不愿承担责任、出了问题往别人身上推。
(5)不以身作则、只要求别人不要求自己。
(6)不团结,互不服气、互不沟通。
(7)领导说怎么办就怎么办,不敢坚持原则。
以上会计人员中存在的不良风气必须及时加以制止和纠正,才能增强会计人员依法合规办事的能力,才能有效杜绝违法违纪行为,提升整体服务工作水平。
【关键词】高校 会计专业 考核
现阶段,我国市场经济发展正处于转型时期,对会计需求量比较大,会计专业也越来越受到更多人的关注。会计专业是新时期的热门专业之一,高校院校主要为社会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其中的会计专业近年来发展速度迅猛,高校院校招生人数不断增加、社会对会计专业人才需求也不断增加,但是一些会计专业毕业生仍旧找不到合适的工作,不能满足企业的需求与标准,高校院校的会计专业人才培养出现了问题,会计教学方法急需改革与创新。
一、高校院校会计教学现状
(一)专业教育意识薄弱,重理论轻实践
高校教育办学的宗旨是服务社会,将就业作为导向,重视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实践操作能力及专业能力,专业能力并不是将专业知识及技能进行简单地叠加,需要学生在学习一些专业知识及技能基础上,将其应用在实践操作中,与一般性能力结合在一起,其包含的能力内容主要有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及社会能力。高校院校教育的最为突出的特点就是做好实践教学,但是我国高等专业教育的教师大多数还持传统教学理念,缺乏专业教育意识,虽然有些年长教师教学经验比较丰富,但是其不重视使用新教学方法,接纳新教学方法比较慢;一些青年教师缺乏教学经验及社会实践,也不熟悉教学方法,备课常常局限在课本教材,对实践性环节有所忽视,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
(二)传统教学思想影响下,重“教”轻“学”
传统教学方法最主要特点就是以教师为中心,采取“灌输式”教学方法,通常从自身出发,课堂上缺少与学生的双向互动交流,只重视怎样教授,并没有较好地考虑到学生怎样学,由此我们能总结出:传统教学方法下,教师重视传授知识、忽视培养学生智能,这是传统教育的问题与弊端。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企业更加需要既有理论又有实践能力的专业人才,因此高校教育重视传授理论知识同时,还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及创新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逐渐培养起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三)教学方法陈旧落后
高校教师思想观念上对教学方法的不重视,导致其不能积极有效地开展教学方法研究及创新活动,因此在实际教学中使用的教学方法较为陈旧落后。大多数教师采用的教学方法都是通过自我学习与摸索得来的,这部分占比最大,其次就是观摩及借鉴有关同事教学方法,最后是来自教师传承,只有很小一部分教师教学方法经过专门培训取得。
二、高校院校会计教学及其考核应对策略
(一)增强现代教育理念,重视教学研究
现代教学理念更加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将学生作为教学活动中心,在重视传授知识基础上,积极开发学生智能潜能,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使其更好地适应市场企业的要求。高校教师要积极学习教育学、教学方法等理论,转变教学思想及理念,认识到教学方法对学生学习的影响,高校会计教师应该增强专业教育理论学习,在心理上形成一种专业教育意识,使教育意识指导其开展教学活动,采用符合专业教育特点、专业特色鲜明及适应会计专业特点的教学方法开展教学活动,为我国培养出更多更好的会计专业人才。高校院校还要多组织一些教学方法研究活动,向教师介绍一些比较先进的专业教育教学方法,增强教师教学理念,也可以在学校内部进行教研活动,邀请优秀教师开展课堂教学示范,让教师互相学习、取长补短,从而改进教学方法、提升教学质量。
(二)学习借鉴创新教育方法,注重人才培养
高校会计专业教师可以学习借鉴有关专业教育方法,提升课堂教学效果与质量,其中的案例教学法是一种非常好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下,课堂主体是学生,教师给予其引导,并做好创造场景、布置任务等工作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与兴趣,因此高校会计教师可以采用实例进行教学,多角度分析与解剖案例,并指导学生查阅资料、进行课堂发言等,促进其对知识掌握,提高学生专业判断能力及分析能力。
(三)教师要提高自身素质,提升教育水平
高校会计教师要想改进创新教学方法,就必须提升自身素质,加强理论学习,多数高校会计教师专业基础知识都比较扎实,但是缺少教育教学理论知识,也不了解师生关系处理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因此高校学校要有计划地对教师开展教育理论与实践培训,在资金、时间及组织等方面给予教师有力的支持,不定期地邀请一些教育专家到现场为高校教师讲解国内外先进的教育思想与模式。高校院校还要支持教师参与各类专业研讨会,对行业状况进行深入全面了解,有条件的话将教师送往国外进行学习与进修,开阔其视野,提升教学教学理论水平。
(四)重视专业课程考核,提高教学效果
会计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包括对各种等级证书的考核,学生所取得的会计从业等证书具有较高的权威性,也是其学业知识的最佳证明。高校在开展会计专业课程改革的过程中应注重对会计专业课程考核的重视,结合考证所需要的专业知识进行教学,一方面减轻了学生专门考证的学业负担,另一方面也为学生的专业生涯做了一定的准备,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提高学生的教学效果具有积极的影响作用。
综上所述,高校会计专业教学方式的改革是会计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的关键,在当前社会对会计人才需求量不断提升的前提下,为了进一步提高高校会计教学质量,应根据企业市场需求制定合理化的会计专业学习计划,从会计专业教学和考核等多个角度进行教学改革,不断为社会培养更多专业化的会计人才。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