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可穿戴设备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不过刘菁坚持“康康血压仪”属于可穿戴设备的范畴,只是“确实不太便携,因为我们从技术和客户的角度做了一定妥协。我们有个专门的硬件实验室在研究,明年的二期产品在外观结构上一定会有变化”。
妥协的不仅是刘菁。《二十一世纪商业评论》(下称《21CBR》)记者走访了数家本土可穿戴设备创业公司,涵盖了智能手环、手表、眼镜乃至医疗设备等多个领域,但丰满的理想难掩骨感的现实。这些创业公司一致觉得,被热炒的大数据概念,甚至产品定价、营销渠道都不是当下最要紧的问题。
最现实和急迫要解决的是:能做出来的可穿戴设备,和理想中的产品仍有不小差距。在智能手机和平板的竞争焦点早已经转移到系统和应用层面的今天,研发可穿戴设备的本土公司们仍然在硬件关口徘徊。
IT人之惑
康康血压诞生不过一年多,创始人刘菁此前在IBM负责IT咨询架构,她觉得传统IT业务的模式有点“固化”,业务以稳健为主,产品和服务的升级换代都按部就班,而可穿戴设备作为一个全新的事物,则大有可为。
刘菁如是描述她对康康血压产品的构想:第一个期待是这个产品有足够的便携性,既小又轻,最好能和身体的弧度尽量贴合,甚至可以考虑做成一层薄膜贴到手腕上。刘菁说:“我不想把它弄得和智能终端一样,因为如果想要娱乐,就必须做大显示屏,那么产品的体积就会变大,这个没有必要,我们还是专注在医疗领域。”第二个期待是“无感”。现有的血压仪在采集过程中是加压的,虽然对血管和身体没有直接的破坏性创伤,但人体的感觉并不好。因此最好能在采集数据的时候,让人体没有感觉。在此基础上,通过采集消费者的身体状况数据,返回到康康血压背后的大数据平台,通过分析再衍生出一些增值服务,比如针对个人的健康管理服务和配套服务,这也是刘菁对康康血压商业模式的构想。
但康康血压的第一代产品和刘菁的期待并不吻合。“我们针对现实做了一定妥协。”刘菁承认,第一个层面来自技术,现在一些可穿戴设备热捧的大数据概念,还停留在概念阶段,因为大数据的前提是精准测量,而一些可穿戴设备还未能满足这个要求。特别在医疗领域,现有的血压仪产品零部件无法同时满足体积精巧和测量准确性两个要求,因此只能先牺牲前者。第二个层面来自客户。国内有测量血压需求的人群年龄层次普遍偏大,刘菁做过调查,尽管购买者的年龄跨度为25岁-55岁,但真正每天使用的集中在55岁左右的年龄段。中老年人的思维和使用习惯与年轻人不同,刘菁说:“其实有的消费者并不一定能接受轻巧的产品,在他们看来,这种医疗设备反而是越大越重越好用。”因此,除了外观上偏保守,康康血压仪还配备了显示屏——使其在脱离手机时依然可以单独使用。
刘菁的故事颇有代表性。环顾其他本土的同类创业公司,Bong智能手环创始人顾大宇此前服务于阿里巴巴、土曼科技(生产智能手表)创始人汪伟曾是一家外资IT公司的工程师——在近年由谷歌眼镜带动的可穿戴设备大潮中,诸多传统IT人和互联网人纷纷投身其中,却发现这个行当比预想中困难得多。
科通芯城执行副总裁朱继志对《21CBR》记者表示:“现在很多可穿戴设备公司都不敢一开始就做太大的量,可能会先放出少部分带有测试性质的产品,因为确实在硬件层面难以达到预期,目前出来的产品还不是特别成熟。”
汪伟形象地描述了这种窘境:“有很多同行和我交流过他们的困惑,说是从诺基亚等大公司挖过来的技术大牛,甚至硬件大牛,好像不是那么靠谱,一开始说三个月出来产品,之后五六个月都出不来,现在看来遥遥无期。我说这是每个公司都要经历的过程,一个技术大牛解决不了的,需要全公司上下,重新从如今的软件思维转向硬件思维,而且还是一个全新的硬件领域。”
软硬兼施
汪伟承认,自己当初也低估了做智能手表的难度。
在汪伟看来,目前的可穿戴设备还跟手机不一样,可穿戴设备不是生活必需品,人们的要求会更加苛刻。汪伟的团队在今年9月拿出第一张智能手表的图纸,开始以为图纸出来后,经过分析和改进很快就可以量产。但后来发现由于产品需要佩戴在手腕上,任何一个小瑕疵都有可能导致客户不满。比如团队可能认为0.01毫米的产品缝隙是可以接受的,但客户可能就会投诉。汪伟承认:“这个一点都不比手机简单,我在这上面花的钱都要超过之前研发手机的钱了。”
从图纸到一款产品,土曼科技只用了三个月的时间,汪伟表示:“这都是我们团队没白天没黑夜换来的,而且如果不是富士康帮我们代工,我们可能花六个月时间,产品都出不来。”即使这样,汪伟也认为这其实是一个颇有风险的事情:“富士康的磨具和工艺都是一流的,但毕竟是代工厂。代工厂会对新产品提出设计方面的建议,但不可能完全站在你公司的角度来做这个事情。大家都说苹果也是代工,但要知道苹果代工前已经在实验室把所有的环节测试完毕了,再去指导富士康做。”
即使是貌似简单的运动手环,在硬件上也有其复杂性。顾大宇告诉《21CBR》记者,智能手环在硬件工艺上“很难”。做出一个手环,要让使用者觉得戴上和没戴的感觉一样,不需要摘掉,就是一件非常费劲儿的事儿,涉及到手环的宽度、材料以及充电设计。
顾大宇介绍:“如果用一个USB充电,结果是手环一定很宽很厚,带上了很不舒服,比如打字的时候会被硌到,那么打字的一侧要不要薄一些?再如,洗手的时候水溅到手环和手腕之间,如果让使用者觉得粘糊糊怎么办?这意味着如何选择材料,通过工艺让水不在手环的表面停留。同时,手环如果做成一体化设计,使用者感觉会比较好,但是把几样东西联结在一起的话,对工艺的要求就变高了,比如电池没办法耐高温,好的模具成本也会高出很多。”
七鑫易维CEO黄通兵遇到的问题可能更“高大上”:他正在领导研发一款智能眼镜,主打的概念是通过眼球控制的方式实现人机互动,但产业链配套的缺失让这款眼镜目前还处在研发过程。黄通兵回忆:“我们当时找小型高分辨率显示器的时候,几乎全世界的厂家都找了个遍,而大部分是有限制的,比如供给军方不卖给我们,或者是价格非常高昂,最后花了很多时间才在国外找到一家合适的供货商。”
除了零部件供应,更消耗时间的还是技术。黄通兵说:“如何把眼球运动转化成控制电脑的信号是最难的,目前全球研究这项技术的机构不多,很多东西需要靠我们自己的团队去摸索。”
黄通兵遭遇到的问题,汪伟也深有体会,他的智能手表采用曲面可触屏幕,这个成本比普通TFT屏幕高出7倍,比OLED(有机电激光显示)高出三到四倍,而手表的定价为699元。“坦白说,我们的手表不挣钱。”汪伟说。
同时,汪伟认为,目前手机业比较成熟的RAM芯片解决方案和安卓系统都不太适合智能手表,前者面对的是功耗问题,而后者对一些小公司而言,把安卓“移植”到可穿戴设备上还是一个有技术门槛的事情,“安卓本身也不太适合可穿戴设备,我个人认为。”
耐克一开始没想到的或许是这个产品激励的对象――苹果CEO库克(Tim Cook)――改变了这个产品的命运。这个提供使用者监测自己每天消耗多少热量的产品,让库克看到苹果产品的另一个可能。
自2005年开始身兼耐克董事会成员的库克,于2013年8月All Things Digital研讨会上公开介绍他手上的Fuelband,他指出耐克设计了一个非常好的产品,特别是手腕这部位已经“成熟到足以探索”的时候。然而,2014年北京时间6月11日凌晨召开的苹果公司全球开发者大会上,竟然没有果粉们期待已久的iWatch。苹果的下一个棋子会落在可穿戴产品上吗? 技术的步点
除了iOS 8和OSX 10.10以及全新的编程语言SWIFT,苹果公司全球开发者大会没有更多的亮点,着实让期待了两年多的余明阳大失所望。本以为当晚能够一睹iWatch的芳容并能在数月内出手购入,从事软件开发工作的余明阳没想到“又是一场空”。
科技化可穿戴产品最早源于上世纪60年代,1961年,两名麻省理工学院的教授研发了可穿戴电脑,接着哈佛教授R. Kirkland Schwitzgebel和他的双胞胎弟弟,发明了以无线电波为传播媒介的脚踝定位器。
1983年,新墨西哥州法官Jack Love开始将定位器用在罪犯监控上,开启了电子仪器监控的先河。类似的原理后来发展为酒精控制器,协助美国法院用来限制蓄酒者远离酒精。功能性穿戴设备开始被广泛应用。
不断演变的监测技术让搜集各种数据成为可能,而传输数据的技术也从无线电波多元化为各种电信讯号。越来越多的个人数据搜集和应用可能,让电子用品厂商看到下一波革命性产品的可能。
现在可穿戴设备被定义为直接穿在身上,或是整合到用户的衣服或配件的任何便携式设备。其大众化推手当属2006年推出内植芯片球鞋、配上iPod和iPhone监控软件的耐克公司。运动化和睡眠监控产品自此大量出现在市场上。
苹果公司自2010年在iPhone推出睡眠应用软件(Sleepup)以来,一直关注健康相关软件的可行性和市场反应。2014年的最新移动操作系统iOS 8中,正式加入了HealthKit健康管理软件。该软件可整合耐克、Fitbit、Jawbone等其他第三方健康软件数据,可在HealthKit中统一浏览其他应用监测的健康数据,并允许医疗机构接收或传输用户数据。
看好未来商机,国内多支研发团队也致力于医疗与健康管理的可穿戴设备的研发。北京3G产业联盟副理事长项立刚称,国内从事可穿戴设备研发的公司大约有3000家左右,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和医疗与健康管理相关的。
《财经》记者获悉,今年下半年,国内将有多款融合了使用者身体状况监测、无线数据传输、可视化数据分析、基于科学模型的指导建议推送等多个模块的健康管理设备推出市场。
然而,国内企业的竞争实力待考。微机电系统(MEMS)承担了可穿戴设备传感器和执行器的重任,可提高设备的自动化、智能化和可靠性,这一系统正是国内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技术壁垒之一。国内技术水平还相当于小学,远落后于处于“大学”的国际巨头。
此外,“国内可穿戴设备产业的工业设计也有待提高,这将直接影响到产品的质量和用户体验。”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研究员李烨对《财经》记者说。
从产业整体看,国内外企业在一些关键的技术上,如微型化、贴合应用等仍待突破。可穿戴计算设备一般屏幕较小,且需要接入多种传感器,如同“螺狮壳里做道场”,如何优化系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从国内外公司开发的医疗可穿戴设备来看,目前此类产品还基本局限于数据收集与传输的阶段,对于数据的开发、应用以及给予使用者相应的建议与指导还处于零的状态。在大数据时代,从无数使用者身上汇集的身体健康状态数据往往淹没于茫茫信息海洋之中。
以国内市场为例,近些年不少厂商推出可穿戴的人体健康数据设备,可以实时收集使用者的体温、血压、血糖、运动状况。“这些数据收集了有什么用?使用者根本就看不懂,对自己的生活方式调整或者健康咨询基本没有意义。”项立刚质疑,使用者不能很好地对其加以利用,无法转化成对个人生活有意义的结论或指导。
也就是说,目前可穿戴设备利用数据进行深度解析的能力非常不足,没有专业知识的分析和支撑,这些数据搁浅在了信息孤岛。 寻找市场
根据美国消费性电子网站Endeavour Partners在今年1月的调查,每10个18岁以上的美国消费者,有1人拥有穿戴式活动监测设备。让人意外的是,超过一半的受访者,已经不再戴这些设备,三分之一的受访者表示,他们在收到这设备后的六个月内就停止使用它。
三星智能手表Galaxy Gear推出以后,很多人都奇怪为什么要在手表上安装一个摄像头,使用者只是将其视为玩具。生产厂商也只是把可穿戴设备当做小资的推广。这就像智能手机初期一样。下一步找出适合消费者的使用习惯,让消费者觉得不可或缺,同时提供合理的电池寿命,成为可穿戴设备制造商的主要挑战。
据美国科技网站Business Insider预测,目前全球可穿戴市场规模为30亿到50亿美元,未来两年到三年将增加到300亿至500亿美元。
随着4G和移动终端的普及,中国的可穿戴市场也将迎来爆发性增长。艾瑞咨询的数据显示,2016年可穿戴设备将快速增至7350万台,预计销售额达169.4亿元。
如果iWatch面世,首先要直面的就是三星Galaxy Gear与索尼SmartWatchi,后两者已经占据了一定的市场份额。Galaxy Gear甚至被市场研究机构NextMarket Insights的一份报告作为了换算单位。该报告以Galaxy Gear厂商建议零售价300美元为中间价来换算,称2014年智能手表市场总价值高达45亿美元,其预测2014年的出货量为1500万块,2015年出货量将达3700万块。
百度、盛大等国内企业也紧随三星与索尼了诸如智能手表、智能戒指、智能手环等产品,包含个人信息、运动状况提醒、睡眠监测等功能。
同质化、技术和材质不成熟的问题也浮出水面。项立刚分析,即便是诸如苹果、三星、索尼这样的业界巨擘,对于可穿戴设备研发理念与未来发展的规划都是不统一、不固定的,“尚处于探索阶段”。
Galaxy Gear被不少消费网站指为“只有推出时间是对的”。《Wired》杂志称,该产品是 “一个300元的手机配件”, 另一个网站T3更评论 “Gear没让我们觉得需要它,事实上,用越久,我们越觉得不需要它”。
三星Galaxy Gear几乎不能单独使用,必须搭载三星Galaxy设备才能获得最佳使用效果。索尼智能手表的软件系统漏洞太多、触控显示屏分辨率太低,在内容细节展示方面捉襟见肘,很少有分析师看好其前景。电池蓄航时间和应用程序都是目前需克服的挑战。
现在有些已经面世的产品甚至没有完全成熟。《福布斯》杂志的行业分析师穆尔黑德(Patrick Moorhead)在使用了多款可穿戴设备后表示,一些产品心率监控很不准确,另一些产品会让使用者佩戴不舒服,电池续航时间也很少有让人满意的。
项立刚分析,“消费者究竟能拿智能手表做什么,这才是开发者应该考虑的。智能手表集成很多功能,我不太相信这样能做好。消费者需要的是方便、实用的功能。所以可穿戴设备需要简单化,留下核心的功能,抽离出多余的功能。”
可穿戴应该怎么做才能像手机一样把控人们的生活?英特尔公司分析人士最新提出的建议是,“要像汽车的出现彻底改变人类出行方式一样,可穿戴设备也要有改变人们生活方式的足够推动力,才能成为核心产品”,要“为用户提供时尚以及个性化设计,使其和流行服饰一样成为常态搭配的其中一环”。 猜想iWatch
虽然自己所在的公司目前还没有开发可穿戴产品的计划,余明阳很早就开始关注iWatch了。尽管苹果公司从未谈及iWatch的信息,有关其外表形态与搭载软件在业界已有各种猜想。
早前,美国科技博客9to5Mac报道称,苹果公司已经在日本、墨西哥、俄罗斯、土耳其和哥伦比亚等五个国家以及中国台湾地区提交了“iWatch”商标申请。此举表明,苹果公司确实正在开发一款新型可穿戴设备,希望抢先在全球各个市场注册iWatch商标。
另一个科技网站Appletoolbox,则依美国自由资讯法(Freedom of Information Act),向美国食物和药品管理局(FDA)要求证实政府官员是否和苹果公司的主管见了面。该讯息更近一步确认了iWatch的研发。
在回应中,FDA透露2013年12月12日,苹果的四名研发主管加上一位政府关系主管,和FDA官员讨论行动健康设备使用的监管。FDA指出,若只是单纯的从管理个人营养角度,使用血糖测量仪,那并不在监管范围内。但是若该设备是针对糖尿病患者的推销,那就会在FDA的规范范围里。
此前,多家媒体已猜测iWatch将搭载五个与健康相关的传感器,对血压、血糖浓度、脉搏等进行检测。日本媒体的消息称,苹果智能手表会有1.3英寸屏幕和1.7英寸屏幕两种版本,分为男女款式,目前原型机正在测试当中,而是否采用可弯曲的柔性屏幕则没有确切消息。
产业研究咨询机构Display Search大中华区副总裁谢勤益也对《财经》记者透露,iWatch配置有OLED(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屏,分男女款:男款显示屏规格1.7英寸,女款1.3英寸,和传统手表尺寸没有多少差别。
通过梳理近年来苹果所获得的多项专利来看,“无缝嵌入式心率计”被业界认为可能会应用于可穿戴设备上,这项专利中描述的技术能探测用户的心脏运动和心电信号。美国科技博客Apple Insider的分析文章称,该专利所描述的设备采用了几个触点,能通过连接至触点的电子设备探测来自皮肤的心率信号。
从苹果去年挖脚的专家看来,医疗和健康感应设备很有可能是iWatch的卖点。苹果从飞利浦研究院邀请Roy J.E.M. Raymann 博士加入,这位科学家在睡眠研究领域发表了大量的论文和研究报告,并与多家感应器技术公司合作研发可监视睡眠状态的设备,应用于治疗睡眠紊乱。
运用足以和时尚界竞争的优势来推出时尚感产品,这是苹果公司的一贯做法。2013年7月奢侈品牌圣罗兰前首席执行官德内夫加盟苹果,直接隶属苹果CEO蒂姆・库克负责的某“特别项目”;另外,苹果先后从耐克可穿戴设备部门,挖来顾问Jay Blahnik和设计师Ben Shaffe。
台湾凯基证券分析师郭明告诉《财经》记者,iWatch和其他厂商的穿戴产品有明显的优势和区别。若无意外,iWatch会具备Mac已具备的来电显示功能。
据郭明的调查,iWatch的特色主要包括:采用软性主动式矩阵(AMOLED)、蓝宝石表面保护盖、生物感应识别器、无线充电,大量采用液态金属以减低重量,电池续航时间大约为一天。
作为下一代显示技术,AMOLED最为各大显示技术企业关注,这也将是苹果公司第一次将该技术用于其产品上。据了解, AMOLED系列面板采用了OLED材质屏,这种屏幕不仅具有自发光、高对比度、极快相应速度等优势,还非常薄,可以做成柔性屏、可弯折,不宜损坏。
这是上世纪80年代逐渐发展起来的一项技术,科学家们发现用不同的有机物制出三元色――红、蓝、绿,组成一个像素点,通过开关调节各颜色间的明 暗,形成不同的色彩。千千万万个像素点一起工作形成了完整的图画。研究者将像素点、开关等组件固定在一块基板上,构成OLED。由于有机物是柔软的,研究人员想到将整块屏幕都以此为基础做成柔软的,曲面屏幕由此诞生。
可穿戴设备能在初级、中级、高级三个层次上为医疗健康服务,在体征信息连续监测、链接云平台实现医学诊断、综合医学科技助力疾病治疗等方面为健康服务提供强大支撑。
初级应用:体征信息连续监测
初级应用是目前可穿戴设备医疗健康应用最常见的形式,在运动健康领域运用较多,主要监测人体在户外运动情况下的心率、呼吸等体征信息;在医疗领域用得较少,医疗领域主要用于血糖、血压、血氧连续监测,辅助医学诊断,如美国Medtronic公司运用血糖无创连续监测技术,推出血糖实时连续监测系统(CGM),可以连续工作3天,每10秒对皮下间质液里的葡萄糖浓度进行测量。这种方法每天采集到的信息量是指血测试法的100多倍,有利于糖尿病患者的诊疗。
简单来说,初级应用就是可穿戴设备运用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技术,将传感器、无线通信、多媒体等技术嵌入到手环、手表、眼镜、鞋、服装等人们平常穿戴的服饰中,从而可通过射频识别(RFID)传感器采集血糖、血压、心率、血氧含量、体温、呼吸频率等人体体征信息。由于可穿戴设备采取无创连续监测技术,使人们可以在无创情况下实现体征信息连续监测,从而得到完整体征信息,利于疾病的发现及诊断。
中级应用:实现医学诊断
随着云计算及大数据技术的快速发展,可穿戴设备还可以通过与它们相结合应用于医疗健康领域。
将初级应用中可穿戴设备采集到的体征信息发送到云平台,医生可以通过云平台中大量连续的数据进行大数据分析,从而及时发现疾病。这一应用可以实现医疗前移,由“治已病”转向“治未病”,从而减轻医疗机构诊疗负担。
由于云计算的特点,运用云计算技术可以实现资源共享,解决资源分布不平衡等问题。在我国医疗资源分布不均的情况下,可穿戴设备结合云平台应用于医疗健康领域可以有效缓解我国医疗资源分布不均的问题。
高级应用:助力疾病治疗
可穿戴设备不仅可以应用于疾病的及时发现和长期监测,还可以应用于疾病的治疗。
可穿戴设备由于微型化、便携化等特点,与医学科技相结合,将带来医疗器械行业的变革,从信息收集向直接干预发展。
2013年8月,美国俄亥俄州的一名外科医生在为一位47岁患者进行外科膝盖韧带手术时,通过佩戴Google Glass对数英里外的同事直播手术全程现状,以便医生商讨手术过程中的应对办法,这开启了可穿戴设备在临床医疗中的应用。医生们还可以在手术期间,利用Google Glass调取病人电子病历及医学影像,从而更好地进行治疗。
此外,可穿戴设备还可以实现随时随地对身体进行治疗,通过结合无创治疗技术实现电疗、磁疗、超声疗法、透皮给药等应用。目前已经应用于临床的可穿戴除颤器,以及现在仍在研发过程中的可穿戴式交变电场治疗脑瘤、电离子透入疗法治疗头痛等。
“未来”能“持续”多久?
按业内人士的预测,可穿戴设备将成为未来智能化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当代的智能移动设备的最大软肋就是电池容量与续航能力,在手机CPU的时钟频率突破1GHz后,人们就已经习惯于每天都要充电的移动生活。可穿戴设备在带来更多轻便性的同时也令续航成为更头疼的问题,那这个“未来”能“持续”多久?
继续以Google Glass为例,当初拿到Explorer版的开发人员在技术论坛上抱怨Google Glass那可怜的续航能力,表示自己仅拍摄30分钟视频后,电池就基本告急了。这实在不是代表未来科技的产品应有的表现。国外媒体在对Google Glass详细评测后,除了高度赞扬产品的创新,就是谈其实在无法令人满意的续航表现。
“独立”还是“影子”?
从目前国内已经的可穿戴产品看,大多数仍然是通过物理传感器实现简单的运动量计算,或是和手机连接实现推送信息、接听电话等初级功能。即便是集大成者的Google Glass,也仅仅是重复了智能手机和PC互联网上可以做的事情,所有的数据最终仍依附于智能手机和PC。这就使得可穿戴设备仅仅是一个附属品,或者说是影子。
事实上,对一款可穿戴智能设备来说,如果仅仅是照搬手机上的服务,那么它替代不了智能手机,但是却可以被智能手机替代,就会形成一个尴尬――没有抓住消费者痛点,一个可有可无的产品,将难以获得巨大的市场空间。
大数据将“自作主张”?
作为互联网的一种延伸,当可穿戴设备被扩展到每个人身边的同时,大量数据被创建与上传,这会导致用户及其周边人群隐私的泄露。
被称为”新桌面”的微软 HoloLens护目镜又怎么样?谷歌Glass的表现如何?
Google Glass
今年年初,谷歌推出了Glass的开发者版本,但该公司一直称这是一个实验。不久,谷歌停售了Glass,并停止了谷歌眼镜项目。
Glass是一款增强现实设备。与笨重的头戴式设备和护目镜不同,Glass是最小巧的一款设备。它只是一副眼镜架,加上一个小小的显示器。它的显示器可以将图像投射到佩戴者的眼球上。
Glass的价格高达1500美元。但是,最大的争议是,用户可以用它来录制视频,但没有红灯或其他指示来表明用户正在录制视频。有些人对此非常不安,以至于甚至对Glass佩戴者进行攻击,并禁止他们在酒吧和电影院等公共场所使用它。
Glass虽然已经停售,谷歌显然还没有放弃它。据报道,谷歌正在研发支持虚拟现实设备的Android系统,任何想要开发虚拟现实设备的公司都可能得到其授权。
Vive VR
Vive VR的开发商是著名手机制造商HTC,但其基础技术是由游戏技术公司Valve提供的。
Vive VR能干什么?它是一个虚拟现实耳机。当你戴上它,你似乎沉浸在计算机生成的世界中,就像生活在十分逼真的视频游戏中。
最酷的是,它有手握式两个控制器,当它们握在你手中时,你的手可以出现在虚拟世界中,你可以在其中进行挥手或者射击等动作。BI记者史蒂夫・科瓦奇( Steve Kovach )将其称为“有史以来最令人兴奋的虚拟现实体验。”
HoloLens
HoloLens护目镜的开发者是微软。自2010年以来,微软一直在秘密地研发HoloLens,终于在今年一月推出了一个原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