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老子的帮助

老子的帮助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老子的帮助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老子的帮助

老子的帮助范文第1篇

班里的纨绔子弟们乐不可支,可有个学生却很有意见,他就是后来扬名天下的学者岳柱。岳柱家境贫寒,但聪明好学,爱动脑筋。他听说营邱子过去是个好老师,可现在为什么整天没精打采,放任学生玩闹呢?

有一次上写字课,营邱子吩咐学生们临摹字帖,就自顾自趴在桌上睡起觉来。课堂里一下子乱了套,有的学生在纸上乱写乱画,有的扔开纸笔斗起了蟋蟀,还有个调皮的学生捡来几根稻草,偷偷插在营邱子的头上。

岳柱走到讲台旁,摇醒正在打呼噜的营邱子,低声问道:“先生,您为什么总是上课睡觉?”

营邱子被岳柱摇醒,也不好发脾气,就故作神秘地回答:“哦,先生我可没闲着,我去梦乡拜见古圣先贤了,好把先贤的教导传授给你们。”说完念道:“采菊西篱下,悠然见北山。”

“应该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岳柱一本正经地纠正。

营邱子长叹一声:“当今世道人妖不分,何必分什么东南西北。”

岳柱把营邱子的话记在心里,琢磨了好一阵子,渐渐猜出了老师为什么要放任自己、故作糊涂。岳柱很清楚,老师所谓的梦中拜见先贤是骗人的,他很想帮老师改掉上课睡觉的毛病。

一天上课,营邱子摇头晃脑地给学生们朗读课文,岳柱趴在书桌上假装打瞌睡。营邱子大声呵斥道:“岳柱,站起来!上课怎么能睡觉?”

岳柱揉揉眼睛,不慌不忙地站起来说:“先生,我是在学习呀!”

营邱子更加生气了:“你明明是打瞌睡,还不承认!”

岳柱故作无辜地说:“我去梦乡拜见古圣先贤了,就像您一样。”

营邱子哼了一声:“古圣先贤都跟你说了什么?”

岳柱从容地说:“我问他们:‘我们的先生营邱子每天都来拜望你们,你们跟他说了什么?’他们回答:‘从没见过这位先生。’”

老子的帮助范文第2篇

    关键词:老子;人性论

    老子是我国先秦时期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他对军事学、伦理学、医学、哲学、美学等诸多学科都有着深刻地思考和独特的见解,而由他开创的道家思想对中国古代乃至当今的社会文化、伦理传统及审美标准都起到了毋庸置疑的重要影响,特别是老子在人性论方面的研究和观点对身怀技艺的艺术家们有着重要的影响和启示意义。

    一、静以养心,不为物奴

    老子思想中一个重要的观点就是强调“虚”和“静”,老子说“:至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道德经》第十六章)。“就‘虚’而言,他在本体论上是表征形而上学意义的虚无之道,而在价值论上则代表着人的一种空灵澄明的精神境界”①;而“静”则是抛弃一切虚妄的念头和凡世的嘈杂,让自己能够平静心绪,修身养性。这两点是大多数现代人所缺少的,更是艺术家们所应具备的品质。作为艺术家,如果没有空灵的精神境界是很难产生灵感的,再如果他们无法平静自己的内心,经常被外界所干扰从而使自己时常地焦虑和烦躁,那就更难创作出举世之作了,这也就是为什么现今的经典之作如此稀少。

    老子思想还有一个观点对艺术家的修养和德行很有帮助,那就是远离过分的物欲。物质生活是人人都需要的,但是过分地追求物质享受必然会对人的思想起到消极的意义,使人成为物质的奴隶。老子说“:不尚民,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道德经》第三章);老子还说“: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道德经》第九章)。从老子的言行中可以看出老子很排斥物质欲望,甚至他很鄙视以追逐物质为人生理想和价值取向的人。他认为“‘金玉满堂’可能腐蚀人的灵魂,败坏人的道德,使人生活糜乱‘;金玉满堂’也可能遭到别人的妒忌和抢夺,难以终身保持。”②而在现实生活中为了追逐物质享受而用尽一切卑劣手段的人大有人在。许多艺术家们为了获得客观的收入,把良莠不齐的作品一起投放到市场,更有一些艺术家为了获得巨大的利益回报把一些低层次庸俗的甚至是一些对人类身心健康有害的作品投放出去,他们不但不能通过作品提高人们的艺术情操从而实现自我的价值反而破坏了人性的美德,搅乱了社会的稳定。

    二、少私寡欲,不与人争

    “少私寡欲”是老子在人性论方面的一个重要的观点。

    老子认为人是可以有欲望的,但是人不可以。老子说:“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祸。”(《道德经》第六十四章);老子还说“: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道德经》第四十六章)。老子提出“少私寡欲”的观点自然是有现实依据的。在现实生活中,人往往是欲海难填,拼命的追名逐利却忘记了人性的根本而被名利捆绑。在中国就有很多这样的例子告诫人们过分追逐名利的危害。战国时期的越王勾践有两名大臣范蠡、文种,他俩人协助越王灭吴称雄,事后范蠡懂得功遂身退告老还乡,临走时他告劝文种也告官回乡,并写信道“:蜚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煮。”但文种被欲望冲昏了头脑,不听范蠡劝告,终招至杀身之祸。

    对于这个时代的艺术家来说,懂得“少私寡欲,不与人争”尤为重要,我们当今的经济政策是市场经济,因此艺术家把自己的成功和利益回报看的非常重要。“其实艺术家的成功有两类,一类是作品的内容与世俗的视觉习惯合拍。往往在欣赏水平较平庸的圈子里享有盛誉,这是其中一类艺术家的成功;另一类艺术家其作品是代表人们内心的精神实质的文明,它是能在竞争中自然存活下来的,并能推动社会精神层次的发展。也就充当医生的角色。”③能获得第一类成功的作品比比皆是,但能够获得第二类成功的作品就不同,像是贝多芬的交响曲,莫扎特的歌剧等等,这些艺术品虽然已经面世了百年之久,但依然能够给人以内心的抚慰和震撼,能够提高人们的艺术素养和道德情操。作为艺术家应该把第二类成功作为自己的人生目标并且只有抛弃当前利益的诱惑才能获得最终的成就和自我价值的实现。

    三、道法自然,无为而治

    老子的道法自然思想对艺术家影响深远,老子说:“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莫能臣也。”(《道德经》第三十二章)因此,艺术家们在创作时应该遵循事物的本性和规律,因为只有本性才能体现精神,只有创作出体现精神的作品才能使欣赏者找到自己的精神家园。从而使作品得到别人的最终认可和自身的最终成就。

    “无为而治”对于艺术家创作手法来说也是实为重要的。老子所谓的无为,体现在艺术创作中“实为一种极富灵活性和生命力的艺术原则,其真实内涵并非无所不为,而是通过艺术形式和内容来实现既定的艺术目标。‘无为’是为了‘为’,是为了更好的去实施‘不为’而‘有为’的事,是为了实现‘为’的一种态度和方法”④。中国绘画大师齐白石的许多作品都是不以作品自身形象为重,而是以体现作品的

    神韵和所表达的情感为最终目的,他所画的动物和山水看似平平常常却能叫人感慨万千,意味深长。他就是以“不为”达到“为”的。

    除了以上几点外,老子还有许多思想能对艺术家的人格修养起到积极意义,例如老子的“慈爱”“、简朴”“、不敢为天下先”等观点。老子说“:天将救之,以慈卫之。”(《道德经》第六十七章);“俭,故能广。”(《道德经》第六十七章)“;上德若谷,广德若不足。”(《道德经》第四十一章)这些言论不仅能够提升艺术家的人格培养和行为举止,而且能够帮助艺术家获得精神及物质上的回报。作为艺术家应该潜心学习和领悟老子思想,从中获得更多的启发和感悟,从而能够诗意的居住在大地上获得终极视域的开启。

    注释:

    ①丁原明.哲学研究,2003年第3期.

老子的帮助范文第3篇

(一)柔弱不争

“不争”二字先后多次在《道德经》一书中出现,老子所谓“不争”,并不是不求上进,无所作为的消极人生观,而是一种“为而不争”的崇高境界。老子有言:“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老子的“不争”是指人生应如上善之水,处众人所恶之地,先利万物而后不争。讲的是一种博大的胸怀,体现的是一种无私奉献的精神;老子有言:“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老子的“不争”既是一种有曲折才有圆满,有弯曲才有伸直,有亏才有盈,又是不四处显摆,不自以为是,不居功自傲,不自吹自擂的人生处世哲学;老子有言:“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所谓“为而不争”,就是说“为”要从“不争”的境界出发,这种只讲奉献不图索取的“为而不争”的精神充分体现了老子高尚的人生观。当思想到达这种境界的时候,不仅是对自己内心修养进行要求,更是对生命状态的高度要求。

(二)崇俭节欲

告子曰:“食色性也。”人生而有欲求,这是无法否认的自然规律。欲求既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动力,也是造成人类社会各种乱象的根源。在如何正确对待欲求的问题上,中国古代的先哲们充满了智慧。老子就提出了“崇俭节欲”的思想。“崇俭节欲”,不是病态地节俭和绝对地根除欲求,不然老子也不会主张使人民“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老子的“崇俭节欲”是在肯定个人衣食住行的必要之欲的同时,强调不过度地消费,反对不知足的贪欲。老子提出:“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他想告诉世人,名利、财富、得失哪一项都没有自我重要。他认为执着于名利场的人,只会耗尽精神,费尽心机,失去自我。这种人积藏的财物越多,实际上失去的东西就越多。老子认为理想的人生应该是“为腹不为目”。“腹”是内在的自我,“目”则是一切外在于自我的感观世界。蒋锡昌《老子校诂》曰:“老子以腹代表一种简单清静的生活,以目代表一种巧伪多欲其结果竟至‘目盲、耳聋、口爽、发狂、行妨’之生活。明乎此,则‘为腹’即为无欲之生活,‘不为目’即不为多欲之生活。”所以说,老子的“崇俭节欲”只是要节制过多的欲求,即“见素抱朴,少私寡欲。”

(三)知足常乐

老子所谓“知足”,不是固步自封、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的消极人生观,而是一种自知之明、自我满足的人生幸福观。人能够做到知足,是一种智慧和境界的体现。老子对待“贪欲”的态度是:“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意思是说,人最大的过错莫过于贪得无厌。不知足常常会招致灾祸,带来不幸。所以,知道适可而止的人就能永远地感到满足。老子认为,明白了知足常乐的道理,就能“知足者富”,“知足不辱”。此外,老子所谓“知足”,还是“功成身退”的人生大智慧。老子鞭辟入里地阐述:“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成身退,天之道也。”老子通过极简的语言揭示了物极必反的规律。不知足只会月盈而亏,满必招损。因此,人们应当“去甚、去奢、去泰”,要有“功成身退”的魄力和气概。“知足”是老子的人生观中非常重要的思想,它有益于人们理性地对待外界的物质诱惑,辩证地看待生活中的利益得失,是帮助人们获得真正幸福的简单便捷途径。

二、老子的人生观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老子的帮助范文第4篇

善于抽象思维的德国人,在世界文献中最推崇《道德经》,其热衷程度甚至超过中国。根据2013年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道德经》德译版本总计102本,研究《道德经》的德语专著达到700余部。《道德经》的章句频频现身于德语文学和哲学书籍中,各类译本及相关作品不断涌现、再版次数和销量日益增加。这表明老子哲学在德国,从思想界到民间都深受欢迎,被广泛接受。

《道德经》风靡现当代德国

二战之后,很多善于思考的德国人开始重新寻求生活意义和生命价值。他们把寻求答案的视野投向了东方最富玄思传统的文明古国――中国。他们沉浸于中国“禅宗”和“道”,吸吮着其中巨大的精神营养。《道德经》在德国的翻译达到有史以来的最高峰,每年至少出现一种德语版本的《道德经》。同时,与老子思想有关的报刊杂志文章及书籍作品的出现犹如雨后春笋。曾经有文章提到,“战前德国青年在山林中散步时怀中大半带一本尼采的《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现在的青年人却带一本老子的《道德经》。”

德国管理畅销书作家维尔纳・施万费尔德出版了《老子的管理学》,将《道德经》核心思想归为十大智慧准则,与经理人的实践一一对应。德国前总理施罗德曾经呼吁:“每个德国家庭买一本中国的《道德经》,以帮助解决人们思想上的困惑”。德国足球明星贝克鲍尔对《道德经》的钟爱广为人知。“自胜者强”、“功成身退”等思想,一直指导着他的足球生涯。当今,《道德经》的思想和研究,已经涉及到文学、政治、物理、管理、养生保健、社会,甚至烹饪、婚恋和育儿领域。

很多德国人对老子思想的接受,甚至体现为广义的《风水》和太极拳。他们认为,风水就是阴阳和谐,并用汉字“风水”二字写在灯罩和T恤衫上。他们把太极拳视为演绎老子哲学的独特艺术――运动中的哲学之拳。德国艺术家英格利特・戈特利希用了15年,用33761个铜丝德语字母拼写出占地300多平方米的八十一章立体的《道德经》。汉斯・格奥尔格・梅勒在《的哲学:一个德国人眼中的老子》中则从“政治”、“战争”和“性”等角度阐释老子思想。如果说,某德国电视台调查结果――“每四个德国家庭拥有一本《道德经》”有些夸大,但德国人对老子思想的特殊喜爱,却真实不虚。

“按照神圣的道家精神”去生活

德国现代汉学家库恩曾在一次访谈中,提及老子思想对于德国文学的影响时讲到:没有德文版的《道德经》,德国可能不会出现德布林,因为老子的《道德经》,德布林创作了德国首部现代小说。

1915年,德布林受卫礼贤和布伯翻译的中文典籍的影响,特别是卫礼贤版《道德经》译本,发表《王伦三跃》,震惊德国文坛,掀起了德国文学对中国的接受史。德布林因此被称赞为第一位通过文学手段,以深厚的叙述功底和汉学家般的知识高度,来诠释《道德经》的德国学者。小说描述了乾隆盛世年间山东渔民王伦充满戏剧性的人生,作者将王伦的一生概况为三跃:一跃,否定暴力杀生,向往清静无为;二跃,隐居南孤山,体会无为;三跃,被众人推为“清水教”教主,率教众暴力反抗政府的绞杀,为了无为而有为,拒绝新的暴力,最终皈依无为而自焚身亡。

王伦曾向众“真弱者”传道:人们没有善待我们,这是宿命,人们将不会善待我们,这也是宿命。想改变宿命只有一种可能,那就是不反抗!不作为,像智慧的水一样,柔弱、顺从。这一点正好阐释了《道德经》“天下莫柔弱于水”和“以弱胜强”的观点。德布林笔下的王伦用跌宕起伏的一生来参透“道”和践行“无为”,深受老子思想影响,并把“无为”作为贯穿文章的主线。

1920年,刚刚经历完德国十一月革命的德国剧作家布莱希特阅读了德布林的表现主义小说《王伦三跃》,这是他第一次邂逅老子思想,他在日记中极为震惊地写到“这个老子的思想与我所想惊人一致”。随后他便致力于老子思想的研究,18年后流亡丹麦时,布莱希特发表叙事诗《老子出关著的传说》。此诗被称为“最能体现真实布莱希特的诗歌”和“20世纪最美的德语诗歌”。

布莱希特在诗中写到:善良的中国老智者为弱者、贫民鸣冤,却遭到威胁而出关,在出关途中为明志洋洋洒洒写下《道德经》,以教后人。第五小节他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诠释老子的“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和“无为而治”:柔弱之水,日复一日,可将硬石击碎。

除此之外,他的戏剧和小说中对老子智慧也屡有体现,在戏剧《大胆母亲和她的孩子们》中,他肯定“无为”认为“人的宿命是人”;《伽利略传》中他强调“不幸的国家是需要英雄的国家”,这与老子的“国家昏乱,有忠臣”有异曲同工之妙;布莱希特运用简洁的诗性语言,正言若反的表达方式,把老子思想巧妙地融入文学创作中,使得《道德经》再次在德语文学圈备受瞩目。

痴迷中国文化,自诩为“中国老人”的德国汉学家克拉邦德对于《道德经》更是赞不绝口,1919年发表《听着,德国人!》号召同胞“按照神圣的道家精神”去生活,“争做欧洲的中国人”,并在同年创作推出以老子思想为核心的诗集《三声》。

德国“浪漫骑士”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黑塞受父亲影响倾其一生研究中国文化,尤其推崇《道德经》,并为卫礼贤《道德经》译本第二版亲自撰写书评。在1919年的一次读书会上,他讲到:“我们现在所急缺的智慧,在《道德经》里。现今我们的唯一任务便是,把它译介到欧洲来。”1923年初,他在写给奥地利德语作家茨威格的信中提及《悉达多》时,更是直接表达对老子的青睐:“悉达多这个角色,表面上是表达印度思想对人精神的解放,其实不然,这种解放在别处。悉达多是凡人,其智慧更接近老子而非释迦摩尼佛。”《德米安》、《荒原狼》、《在轮下》和《玻璃珠游戏》中都洋溢着浓烈的老子的“两极”思想,充满刚与柔、阴与阳、实与虚的对撞。

不论是《王伦三跃》、《老子出关著的传说》、还是《悉达多》,抑或是《玻璃珠游戏》都清晰生动地描绘了在不同时代背景下德语文学中熠熠发光的老子思想。

相似度极高的德国哲学

德国哲学家莱布尼茨是最早研究老子思想的德国哲学家,他根据《道德经》中的阴阳学说提出二进制思想,是现代数理逻辑的雏形。康德认为老子思想是超验之物,黑格尔师承康德,他批判性地接受了康德对老子的观点,认为《道德经》蕴含真正的哲学,他尤其赞成第四十二章“三生万物”的观点。在此基础上创立三段式解读,把“三”解释为:正、反和合,并以此为基础进行命题研究。

老子的帮助范文第5篇

关键词:老子;生命美学;道;自然

生存问题是人类永恒的话题。近千年来,无数伟大的哲学家都对生命充满了终极关怀,探索生命之美、追求人生境界既是热爱生命也是尊重生命。老子就是这样一位哲学家。老子对人生的体悟包含了对个体生命无限的尊敬和关切,同时体现了老子遵循宇宙规律和天地法则的生命之美。老子生命哲学的境界已超过世俗层面,他的“生命自然”观对现代人们的人生价值和生命追求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老子其人其书

在研究老子生命观、生命美学之前,必须对老子本人及《老子》主要思想做一阐释,以更好的进入老子的生命美学之中。

关于老子奇其人其书的争论由来已久,近代著名哲学家们比如冯友兰、、钱穆等都对此做过研究和辩论。西汉时期,司马迁在《史记・老子韩非列传》里用简短几百字对老子做了记载,表示在西周有这么一位姓李,名耳,字聃的人著作了《道德经》一书,孔子还问礼与他。然而司马迁另外两条记述又增加了不确定性,一认为老子是楚国人与孔子处于同时期,二又说孔子去世一百多年后,有人说周太史儋就是老子,也有人说不是,世间没人知其然。正因为此,老子究竟是谁?是否著作《老子》一书?引起了后世哲学家的争议和质疑无数,在此不做列举。

不过目前学术界还是比较多地接受了老子就是老聃,著有《老子》一书。本文姑且以《老子》是老子所作来研究其生命哲学的重要思想。本文参阅版本为饶尚宽《中华经典藏书:老子》中华书局2004年出版,以及任法融《道德经释义》(竖排版)东方出版社2009年出版。

二、老子生命之源――道

(一)道化万物

“道”是老子哲学的核心,也是其生命哲学的基本范畴。老子认为“道化万物”,“道”是宇宙万物产生的根源。“道可道,非常道”,“道”是万物的本原,具有无限的生命力,它赐予整个宇宙生机,道不生不灭。正是“道”的运动变化孕育了生命,宇宙间的一切生命皆因为道的变化而化生,各种生命的形态不断地展现在宇宙大道之中。

老子认为天地万物和合而生成,宇宙是生命流行的境界,充满生气,人立足其中,与天地共存,情感共通。宇宙生命浩瀚无边,流行不息。这样的生命场景孕育了无数的生命形态,体现这一形态的最为核心的哲学范畴就是“道”。老子的生命哲学正是基于这样的理论立场,以对“道”的形而上特征的显露,揭示了“道”作为生命本源的缘由。

天地万物的化生离不开“道”,“道”的运行离不开阴阳二气。这一过程,老子有集中的论述。《老子》第四十二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①。老子此处未明言元气化生万物,但老子所说的气冲而和的过程,就是万物阴阳之气运行的结果。在道的化生之力的催动下,元气以其阴阳不同的发展方向构成了万物演化的进程。这就是道化生万物的具体表现。

(二)道不可命名

道化生万物,是万物的唯一起源。这个唯一性体现了生命的永恒性。《老子》第一章:“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②。“道”作为宇宙的本原,虽寂寥独立,但却周行不殆,流行不息,不可言说,亦不可命名。

生命的源源不断实质上超越了任何具体的、可名状的有限存在物。生命是素朴的,可以在广度上拓展,在深度上无限加深。“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③(《老子》第二十五章)。“道”先天地而生,寂寥独立,运行无始无终,没有中断,没有间歇,这一过程与万物创生相伴随。

老子给我们描述的“道”是无形的非具体的东西。因为具体的东西会受时空的限制,有形态、生灭的变化,所以“道”是无形的、永恒的,是真实存在的。但是“道”又是深远不可捉摸的东西,恍惚不可感知。《老子》第十四章言:“其上不,其下不昧,绳绳兮不可名兮,复归于无物”\+④。道的超感官性对于人的感官就是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表明道处在无限时空之中。超感官的、无限的道是不可命名的。

正因为“道”无形不可感知,老子形容它的情况为“大”。老子所说的道之大,不是空间之大,也不是体积之大,而是指其创生万物生命的能力极其广大。“道”创生了世界,是天地万物的本原。

虽然“道”是无形的,但不代表“道”不存在。老子用很多章证明了“道”的真实存在性。如《老子》第二十五章:“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⑤。

三、老子生命哲学实质

老子的生命美哲学有两大前提,一是“道”是宇宙的本原,二是“自然”是万物的法则,其中“道法自然”,这是“道”的根本特性,道的性质也是自然的。“道”的特性还包括“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三十七章);“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五十一章)\+⑥。可见老子追求“自然无为”的生命境界。

(一)老子的“自然”

“自然”和“道”一样,是老子生命哲学的中心范畴。“自然无为”的生命境界是老子生命观的实质。“自然”范畴,在《老子》书中一共出现了五次,分别见第十七章、二十三章、二十五章、五十一章和六十四章。

“自然”的基本意义是“自己如此”,同时也有“自然而然”的意思,此处并非指物理意义上的大自然。在古代,一般用“天”、“天地”或者“万物”来表示物理意义的大自然、自然界。

老子所讲的“自然”是他对个体生命的一种期许,他向往通过“无为之治”实现社会和谐和人类生命境界的升华。“无为”不等于“无所作为”,老子的“无为”是在遵循宇宙根本法则的基础之上的一种治国手段和方式,关键在于个体生命的自觉。同样,“自然无为”不再局限在世俗层面,而是老子对个体生命的终极关怀,个体生命的“自然”是老子生命观的最理想状态。

(二)老子生命之“美”

超脱世俗条件限制的“自然”生命才是老子追求和希望实现的,脱世俗限制的个体生命的“自然”发展是实现更高人生价值的基础。就像庄子在《齐物论》中追求“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化境”,渴望实现独与天地精神同往来,遵循宇宙大化之美的人生境界一样。老子的追求也是生命的大善大美,是超越自我的审美境界。

《老子》里直接论述美与艺术的部分有七章,可见第二章、十二章、二十张、二十六章、六十二章、八十章和八十一章。通过这些章节我们可以看出老子对“五音”“荣观”等东西持否定态度,老子认为这些东西只是“表象”的美,不是真正的美。不是大美,并不能帮助个体生命实现生命的“自然”。个体生命的“自然”,即个体生命的自适和情性的完足才是老子强调的真美。

老子的生命之美具有超越性、自由性和解放性,是符合冯友兰划分的人生境界的最高境界“天地境界”的高层次的审美。因为老子不仅觉得“生”美,生命由生到死的变化也是一种美,生死只不过是生命的不同形态罢了,是“自然”的变化。老子言:“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⑦(第十六章)在老子看来。“道”让生命得到延续,让个体生命在宇宙大境中实现了永恒。

四、老子生命哲学的现代意义

现代社会高压的社会环境和快节奏的生活方式让个体生命充满压抑,暴力事件、自杀事件频繁发生,患抑郁症和其他精神疾病的人越来越多,人们在寻找解脱的路上迷茫不知所措,看不到生命的美好,无心感受“生”的自由。我觉得老子的生命哲学可以为现代社会的个体生命带来清泉,指明方向。具有很高的指导价值和现实意义。

冯友兰认为天地境界是一种最高的人生境界,到了天地境界的人,与天地运行同步,平衡相通,知晓天地大化而不言,参与天地运行而不显作为,乐与天地精神同往来,既是把人生当作其审美对象,以一种审美的心态去看待宇宙和人生。老子的生命哲学体现的人生境界就是天地境界。

老子的生命哲学追求个体生命的超越和解放,在老子这里,“自然”的个体生命不止意识到了人作为社会之中的人,也意识到了人作为宇宙中的人;不止遵守社会道德准则和社会公共秩序,他们更注重合乎宇宙大化的运行规律。当人意识到自己的宇宙人身份时,就会以宇宙运行规律为准则,与天地精神同往来。不求功利也不求知识,也不对事物赋予道德的意义,只是对宇宙万物进行直观的观赏和领悟。

现代社会的我们需要向老子学习,学习老子的“自然”,学习尊重生命,顺应“自然”,排除外界的牵累和羁绊,去实现个体生命的自适和情性的完足,用审美的眼光看待生命,让自然去雕琢生命的宝石。

[注释]

①任法融.道德经释义[M].东方出版社,2009年.

②任法融.道德经释义[M].东方出版社,2009年.

③同上

④同上

⑤饶尚宽.中华经典藏书:老子[M].中华书局出版,2004年.

⑥任法融.道德经释义[M].东方出版社,2009年.

⑦任法融.道德经释义[M].东方出版社,2009年.

[参考文献]

[1]任法融.道德经释义[M].东方出版社,2009年.

[2]饶尚宽.中华经典藏书:老子[M].中华书局出版,2004年.

[3]郭瑞科.《老子》生命哲学探析[D].华侨大学,200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