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高中语文说课稿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说话能力;训练目标;教学结构;教学三结合
说话能力是一种重要的语文能力,也是现代公民必备的能力,它直接关系到人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的质量。因此,为了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我在教学中坚持将说话能力的培养纳入语文教学的整体目标,从高一开始,利用课前三分钟,对学生进行说话专项训练,而且根据学生的实际,有意识有计划地开展说话教学。我的做法如下:
一、确立说话的三级训练目标
由于传统的教学方式对学生的说话能力的培养过于忽视,再由于我们的学生大多来自农村。所以大多数学生从未登台作过正式发言。在训练初始阶段,常常是大部分学生不敢说,或是不会说。针对这种情况,我制定了说话教学的三级训练目标:敢说―能说—会说。
所谓“敢说”,其核心是不怕说。要求克服惧怕心理,能大胆地畅所欲言。或叙述事情,或阐述见解,或介绍事物,一听其便。教师对说话内容及表达方式不做硬性规定,只要能做到仪态自然大方,语音清晰响亮、语速适当、语意清楚、中心明确即可。这个阶段学生可事先准备讲稿,个别能力较差者,还可允许其持稿照念。教师对学生应多给予肯定鼓励,切忌苛责。尤其是对于性格内向、不善措辞的学生,教师要多做工作,启发开导,消除其畏惧感,抓住动机,使其闪光点显露于众,这有利于激发兴趣。
所谓“能说”,其核心是说的清。要求学生能围绕话题,不偏离中心,做到观点鲜明,思路清晰,重点突出,详略得当,表达完整流畅,表情自然恰当。这一阶段,教师对说话形式、说话内容和表达方式可结合教材和学生实际制定大致的教学计划和教学目标。学生可事先拟定说话要点,可持提纲上台,但不能照念讲稿。
所谓“会说”,则是要求说的好。要想说得好,就得讲技巧。因此这一阶段的主要训练任务就是讲求说话的技巧,如音量、力度的控制,语调、语态(含手势、声势以及面部表情)的运用。以上是对口语质量的要求。在表达技巧上。还有说话的得体、语言推敲的方法的运用等等。这一阶段主要采用即席说话的形式,即事先向学生征集题目,课前以抽签方式确定说话的内容。同时还可以采用演讲、辩论等高级形式。
二、采用说话的三步教学结构
学生在课前说话演讲时,在具体操作上,我采用了“说—议—结”三步教学结构。全班学生按双学号或单学号的顺序先后依次上台,每节课一次,每人说话不超过三分钟。台上学生说话时,其余学生边听边想边做好要点记录。台上学生说话结束,全班学生先互相交换一下看法,然后结合本阶段训练的具体要求对该同学的说话进行评议。最后,教师综合学生意见有侧重地进行分析和小节。值得一提的是,对于该学生课前说话的评议和小节,提倡以激励表扬为主,让学生在说话训练中,体验到愉快,尝试到成功,享受到尊重。如此,学生就会充满信心,积极进行课前说话准备,说话训练的质量就会在无形中得到提高。
三、实施说话教学的三结合
一个人的说话能力不是单纯的说话技能、技巧的体现,它还取决于一个人的思想品位、思维能力、知识水平等其它因素,是一个人整体素质的体现。因此,我在说话教学中不是单纯进行说话技能技巧的指导,而是着眼于学生整体素质的培养,将说话教学与思想教育、思维训练、写作和听读有机结合起来。
首先,说话教学与思想教学的结合
语言是物质的外壳,是思想交流的工具。语言的力量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取决于它所体现的思想道德的力量,取决于听众和读者对语言所表达的情和理的共鸣和认同。在通常情况下,如果语言所表达的内容逆情悖理,即使巧舌如簧,也是难以打动说服听众读者的。正因为如此,教师在说话教学中应高度重视思想教育,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具备高尚的道德情操。说话中的思想教育,应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引导学生通过说话的效果逐步提高认识。
其次,说话教学与思维训练的结合
于漪老师认为,读写听说四种能力,其内在的核心内容实际上是一个人的思想能力和语言能力。语言即是思维的工具和手段,又是思维的体现和结果。语言能力与思维能力既是互相制约的,又是互相促进的。所以要提高说话能力,就必须重视思维训练。
学生的思维品质表现在说话中的毛病常见的有:广阔性不够,难以发散展开,思路不广;逻辑性不强。思想不严密。思路混乱,缺乏条理,把握不住中心;准确度不高,词不达意,等等。广阔性不够,多因不懂思维发散的方法;逻辑性不强,往往由于对中心的不明确或对事理分析能力的缺乏;准确度不高,则常常是因为词汇的贫乏或辨析力不强。对于上述情况。应有针对性地结合阅读和写作教学,在说话教学中反复加强训练,从而培养学生的思辨力、想象力、应变力和调节力。
再次,说话教学与写作听读的结合
关键词:语文课堂;听障学生;说话能力
听障儿童由于听力缺陷,无法听到声音,也无法像正常儿童那样通过外界声音学习语言。因此,他们的思维大多停留在动作思维以及形象思维的阶段,既无法通过各种渠道获得知识,也无法与他人进行正常交往。为了帮助听障儿童与他人正常交流,必须发展他们的说话能力,让他们能够清新完整地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成为一个有用的人。
一、培养兴趣,激发说话
兴趣是学生学习最大的动力,因此,想要提高聋生的语言能力,就需要激发他们说话的兴趣,让他们想说话、愿意说话。而对于如何培养聋生的兴趣,我建议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1.寓教于乐,在每日课程教学中培养聋生说话的兴趣
教师在日常教学中需要结合聋生的生理提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通过聋生易于接受的方式将课本知识与实际相结合,使课堂氛围更为活泼,激发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的兴趣,帮助他们做到敢说、愿意说。
2.在日常生活中帮助学生用语言沟通,激发其表达欲望
大多数聋生由于生理缺陷,导致心理自卑,不愿意或者害怕与别人交流说话,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教师应该有意识地帮助学生多与人交流,让他们有愿意与人交流的想法。平日里,教师应该多多观察自己的学生,弄清每个学生的性格特征以及兴趣喜好,然后针对不同性格的学生围绕他们感兴趣的话题进行聊天,当有人愿意与他们交流,且他们能够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时,学生就自然有了与人交流的想法,愿意与别人说话。
二、多种形式,积累语言
1.耳听形式
康复训练对于听障儿童来说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但由于许多家长对此并不了解,观念比较陈旧,许多学生在学龄前都错过了训练这一步,因此他们的发音器官灵活性以及发音技能都很差,对于听力的开发更是趋于零。所以,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要锻炼学生的语言技能,还要在保证听力补偿的前提下对学生进行3~4分钟的听看说话训练及发音技能的训练。通过对学生听力的不断训练,逐步提高学生的听力。在听觉能听见的基础上对发音器官进行灵活性训练,提高发音质量,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残余听力。
2.眼看形式
语言教学中最困难的事就是让学生能够准确地理解课文中所表达的内容。由于学生在听力方面有缺陷,语言基础相对薄弱,因此,往往很难正确理解语句所表达的意思。而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就要充分利用多媒体设备,将课本内容通过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展现出来,在书本内容的基础上增加情景设置,使学生以目代耳,多感官参与,在情境体验中学习课本,以实际操作、实地参观以及实践演练的方式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甚至是意料之外的语言增长点。同时实效性是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点,在平时课堂中,教师可以多用“积件”,在语言教学的同时配合屏幕文字、卡通人物以及图像等眼看型教学内容,再加以歌谣、说唱以及游戏等方式,让学生在情景中读唇、读文,并加以理解。
3.口练形式
练习是学习记忆最重要的一步,对于听障儿童来说更是如此,由于听不见周围的语言声音,听障儿童对于语言的记忆学习非常
慢,往往今天学了明天忘。因此,在语言训练上要循环往复,每日勤加练习。课上学习时,要营造一种轻松向上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之间或者学生、老师之间可以进行语言对话练习或者大声诵读文章,做到以读激趣―以读促讲―以读引思―以读助学。通过朗读通过对话来促进语言的发展,使语言训练变得有趣,让学生由被动读书变为主动朗读,由害怕说话变为热爱诵读,最终达到敢说、会说、说得清楚、说得明白。
将学习变成一件有趣的事情,在学习过程中学会运用语言,在运用语言中体会到语言所带来的满足与开心,使得语文课堂不再是简单的“单向灌输”,而是彼此可以相互交流的“多向交流”,这样学生自然愿意开口说话,也必然会越说越好、越说越清楚。
三、搭好“梯子”,实践运用
课堂上除了必要的讲课,还要给学生说话的机会,让学生在课堂上有话可说。
1.仿句式说话
话是一句一句说出来的,但听障儿童由于无法听见正常的断句以及话语,因此,在日常学习中,无法将字词完整地连在一起,因此教师要将句子的基本格式教授给学生。这样学生就可以在学习了基本规则后,能够自行将简单的字词组成一段连续的话。这些句式学习的训练对于学生的学习非常有帮助,我们的教材中有很多句子也都非常具有训练价值,例如,《送雨衣》中“谁一手做什么,一手做什么,来到什么地方”,可以让学生仿着这句式说话。
2.看板书说话
板书是学习的重点,在课堂学习时可以让学生对着板书读出黑板上的话,如,《再见了,亲人》一课,在学完“大娘与志愿军话别”这一节后,可以让学生尝试自己去表达“老大娘是怎样把志愿军当作亲人”这一段,但是需要用到板书中的“送打糕、雪中送炭”等。
3.看演示说话
看与观察是学生认识世界的主要方式,因此可以培养学生观察事物的意识,同时引导学生记录下自己所看到的事物,然后尝试将写出来的事物读出来,这样就会锻炼学生的说话能力,例如,在《田忌赛马》的教学中,老师可以将比赛的场面用纸做的马表现出来,让学生看图后说话,也可以让学生用左右手的手指当各等级的马,边比试边说,并辅以重点词语的提示,指导学生按先后顺序叙述。
这是一片戈壁滩。
茫茫沙海,干燥如渴,寂寞无声。除了仙人掌、骆驼刺之外,再没有什幺高大的植物了。
这是一片没有生命的戈壁滩。但是,只有风知道,在一块岩石的下面还藏着两粒弱小的杨树种子,那是几年前它不小心从遥远的、葱郁的北国带来的。
现在,它们正经受命运的煎熬。滚烫的烈日、滚烫的沙粒、滚烫的岩石……
但是,它们却愈发变得坚强,它们努力使自己的种皮在变厚,变硬,努力使胚芽鞘变得坚固。
它们在等待。
终于有一天,难得的机遇来到了——一股风从西伯利亚到内陆去,路进此地。
它好心地劝它们说:“流落异乡的朋友,我带你们回家吧!”
它们突然心潮滚滚,汹涌澎湃。
家,一个多幺美好的字眼!那里大地肥沃,绿树成阴,短笛悠扬,时常甘霖普降,滋润万物生灵!
假如回家,它们也会融入这一切,发芽生根,成为秀美的杨树,享受微风细雨,鸟鸣蝉唱……
风不耐烦地催促:“快走吧,不要呆在这鬼地方了!”
它们依然心潮滚滚,汹涌澎湃。
几年前,怀着一颗好奇心,它们随风来到此地。风北去之后,它们留了下来。
这儿,环境恶劣残酷,没有崇高的生命。但它们相约,改变世界!让荒无人烟变得鸟语花香,变得生机勃勃。
于是,它们在幻想未来中静静地等待着,等待奇迹。
假如离开,所有的梦想都会粉碎而破!
风,下了最后的通牒:“走?抑或留下?”
它们彼此对视了一下,心领神会,一切都明朗了: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