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孔融让梨的故事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千百年来,孔融让梨一直作为一个道德教育故事而广泛流传,成了许多父母拿来教育子女怎样懂得礼仪谦让的典范。可到了去年,这个老故事在一位中国小学生那里却遭遇了一场“孔融让梨我不让”的风波,从那时起我一直想知道美国孩子对这个故事会怎样反应。最近终于在丫丫中文学校的学中文班里有机会得以见识,这些孩子的年龄范围在8-12岁,学中文时间不等,以下是老师讲完孔融让梨故事后的讨论记录。
老师:关于孔融让梨你们怎么看?
学生:爸爸的朋友为什么要给孔融家带梨?
老师:作为礼物。
学生:既然是礼物一定是好梨子了,为什么还明显的有大有小,不能一般大吗?
老师:……
学生:既然梨子有大有小,爸爸为什么还要四岁的孔融去分,一旦分不公平怎么办?分出去的梨子难道再要回来?
老师:……
学生:为什么要分给每个人吃?不愿吃不吃、谁愿吃谁自己去拿不行吗?
老师:那样或许会不公平。
学生:但孔融这样分也不一定公平啊,所有的兄弟都得根据孔融的喜好得到梨子,他们的选择机会被剥夺了,分到最大梨的兄弟可能恰巧不喜欢吃梨呢。
老师:你说得对,这个故事的确基于每个人都喜欢吃梨的假设前提。
学生:孔融为什么对哥哥和弟弟实行前后矛盾、绝对相反的标准呢?他难道没有固定的做事原则吗?
老师:他是在表现谦让。
学生:他只能表现自己的谦让,给自己拿一个最小的好了,他为什么不给其他兄弟表现谦让的机会呢?
老师:那你怎么看孔融?
学生:我不喜欢孔融,他这么做对别人不公平,剥夺了其他兄弟选择和表现的机会。
学生:我觉得孔融不诚实。
老师:为什么?
学生:这件事情有点自相矛盾,孔融可能是不喜欢吃梨才给自己一个最小的,但不喜欢吃就该直说,讨巧地编出一堆冠冕堂皇的理由是很虚伪的。反过来,要是他喜欢吃梨的话却把大的都给了别人也是口是心非,喜欢什么该勇于承认才对。
学生:我也不喜欢孔融的爸爸。
老师:为什么?
学生:他不负责任,让没有行为能力的四岁的孔融分梨,而且他也没有是非观念,孔融让梨的行为很主观武断却得到了父亲的表扬。
老师:……
学生:这个故事不好,鼓励主观武断,剥夺了民主,这种扭曲自己的欲望去赢得赞扬的做法是一种不健康的心理行为。
老师:要是你是孔融会怎么做呢?
学生:把梨放到桌子上,谁吃谁拿好了。
听到这里我走出了孩子们的课堂,一个中国儒家思想的典范在美国孩子这里却变成了主观武断、践踏平等和假心假意的典型,你说到底是哪里出错了呢?
[怦然心动]
当讲究克己礼让的儒家思想与宣扬平等自主的西方文化相遇、碰撞的时候,我们很难简单地说谁对谁错。文化观念本身就是一种习俗,是一种根深蒂固的东西,不知不觉间规范着我们的言行举止。在中国的几千年历史里,儒家文化一直是规范社会的主导思想,克己复礼是其中的文化精髓,而孔融让梨,正是克己复礼、己之所欲施于人的做法,是很高尚的道德行为。相比较而言,中国文化更多靠道德来规范行为,而西方文化则靠制度来规范行为,在社会日益发展的今天,我们既需要从制度上保障秩序和公平,又要从精神上保持自主和互助,也许把两种文化中最好的方面结合起来,才能达到最好的社会效果。有点深奥?也许我们记住两句话就好: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服从规则自主生活。
孔融让梨读后感
前几天,妈妈给我买了一本《上下五千年》,我兴致勃勃地读了《孔融让梨》一章节,让我深受启发。这个故事主要讲的是孔融在六岁那年,他的妈妈买回来了一些大大的、甜津津的、水淋淋的黄梨,洗得一干二净后,让孔融来分发给他的五个哥哥和他的姐妹们,而却留下了一个最小的黄梨给自己,妈妈十分不明白:"孔融,你为什么留下一个最小的黄梨给自己,小的不好吃,大的好吃极了。"孔融笑了一笑说:"老师说过,要尊老爱幼,所以大的你们吃吧!"妈妈听后,连忙点了点头,说:"你是一个礼让的好孩子。"
孔融小小年纪就知道尊老爱幼,把好的东西让给别人,令我万分敬佩。现在有不少小孩子被父母称为心肝宝贝,十分地溺爱,所以孩子们把懂礼貌这三个字忘记得一干二净,认为自己吃的、穿的是最好的,只以我为中心。 仔细想一想,其实我也有不足的地方。一次,在过年的时候,我明知妈妈刚下班回家,已经口干舌燥了;虽然家中还有一瓶果汁,但我不管三七二十一,拿起果汁就一饮而尽了,完全不理爸爸、妈妈,喝完还要他们再去买。想想孔融让梨这个故事,我不由惭愧了。
这个故事,使我深深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所以,我希望,像我一样的孩子们能改正自己自私的缺点,多向孔融学习。
1、“曾子避席”出自《孝经》,是一个非常著名的故事。曾子是孔子的弟子,有一次他在孔子身边侍坐,孔子就问他:“以前的圣贤之王有至高无上的德行,精要奥妙的理论,用来教导天下之人,人们就能和睦相处,君王和臣下之间也没有不满,你知道它们是什么吗?”曾子听了,明白老师孔子是要指点他最深刻的道理,于是立刻从坐着的席子上站起来,走到席子外面,恭恭敬敬地回答道:“我不够聪明,哪里能知道,还请老师把这些道理教给我。” 在这里,“避席”是一种非常礼貌的行为,当曾子听到老师要向他传授时,他站起身来,走到席子外向老师请教,是为了表示他对老师的尊重。
2、程门立雪”这个故事,说的是宋代学者杨时和游酢向程颢程颐拜师求教的事儿。二程是洛阳伊川人,同是宋代著名儒学家。二程学说,后来为朱熹继承和发展,世称“程朱学派”。杨时、游酢,向二程求学,非常恭敬。杨游二人,原先以程颢为师,程颢去世后,他们都已四十岁,而且已考上了进士,然而他们还要去找程颐继续求学。故事就发生在他们初次到嵩阳书院,登门拜见程颐的那天。
3、孔融让梨:孔融小时候聪明好学,才思敏捷,巧言妙答,大家都夸他是奇童。4岁时,他已能背诵许多诗赋,并且懂得礼节,父母亲非常喜爱他。一日,父亲买了一些梨子,特地拣了一个最大的梨子给孔融,孔融摇摇头,却另拣了一个最小的梨子说:“我年纪最小,应该吃小的梨,你那个梨就给哥哥吧。”父亲听后十分惊喜,又问:那弟弟也比你小啊?孔融说弟弟比我小,我也应该让给他.孔融让梨的故事,很快传遍了曲阜,并且一直流传下来,成了许多父母教育子女的好例子。
(来源:文章屋网 )
谦让,历来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我国教育界作为孩子品德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两个最显著的例子就是《孔融让梨》的故事以及《李小多分果果》的儿歌。但是随着现代社会的变化以及中西方文化的交流,这种谦让观点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质疑,一味谦让是否有利于幼儿公平竞争能力的培养呢?在以后的教育中到底是提出谦让教育还是竞争教育呢?本文在这方面试作探讨。
诗诗和阿伟是大班的小朋友,平时比较友好,经常喜欢在一起下棋,也算得上班里一对最好的棋友了。幼儿园正好举行棋类比赛,老师为了公平,让诗诗和阿伟相互比赛,胜出的一位参赛,在胜负难分的情况下老师左右为难,最后老师说:“你们俩人能不能互相谦让一下呢?”这时诗诗和阿伟互相对望了一下后,诗诗很不情愿地说:“那让给阿伟去吧。”老师表扬了诗诗,但诗诗回到座位上还是大哭了一场。这件事家长知道后,引起了“孩子该不该谦让”的争论,爷爷奶奶说:“让就让让吧,孩子懂得谦让也是一件好事,反正以后还有机会”。而孩子的爸爸妈妈却说:“现在社会竞争这么激励,什么都要靠自己拼出来的。何况这是培养孩子公平竞争的最佳机会,为什么一定要谦让呢?”
“谦让仿佛是一种美德,”著名学者梁实秋曾经就这样说过:“小时候读到孔融让梨的故事,觉得实在难能可贵,自愧弗如。一只梨的大小,虽然是微不足道,但对于一个四五岁的孩子,其重要或者并不下于一个公务员之心理盘算。有人猜想,孔融那几天也许肚皮不好,怕吃生冷,乐得谦让一番。我不敢这样妄加揣测。不过我们要承认,利之所在,可以使人忘形,谦让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孔融让梨的故事,发扬光大起来,确有教育价值,可惜并未发生多少实际的效果:今之孔融,并不多见。”
确实,教育孩子一味地谦让,实际上是对孩子心理上的一种“压服”,当我们要求孩子谦让的时候往往会加上诸如“你是个大孩子了”“你是个好孩子”等等诸多的前提,让孩子最终屈服并做出谦让的行动,孩子们在这种教育引导下的谦让更多的时候其实是违心之举而优胜劣汰、适者生存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从小培养孩子的竞争意识是未来社会的立足之本。
谦让和竞争并不是绝对地相对立的,教师和家长不能一谈到谦让就一味地讲谦让,一讲到竞争就一味地强调竞争。而传统观念上一些强调谦让的东西,倒似乎更多地应该转变为竞争的方式,让孩子们更早地树立公平的观念,以适应未来社会的竞争。而这并不妨碍把谦让作为一种道德范畴的教育。
冷不防,一个小姑娘欢呼着跑过来,径直就要往秋千上冲。
这小姑娘比女儿大,跑得更快,而且她这种高速冲击对女儿很有威胁力,女儿顿时露出了慌张茫然的表情。这时,我把女儿抱上秋千,对小姑娘说:“小朋友,对不起,妹妹排队已经排了很久了,轮到咱们玩了。”
小姑娘的奶奶就跟在后面,一听我这么说,她扭头就冲奶奶哭了起来。奶奶好言相劝说:“你玩别的嘛。”
好在这时候,旁边的秋千也空了出来,小姑娘才不哭,去玩那个秋千了。
我当时也对小姑娘颇有歉意,但我必须对女儿守信――之前很多人排队玩秋千,女儿也有过因为地势原因离得更近,可以抢排在其他孩子前面的机会,都被我劝阻了。我告诉她:“咱们要按顺序排队,排在前面的人比我们来得早,等得久。”女儿很听话,乖乖地按顺序排队,等候过程中,我曾建议她去玩另一个小一点儿的秋千,但她说:“我想玩这个秋千,我排队。”
如果我让了这个小姑娘,能有什么理由说服女儿呢?因为她比你大,跑得比你快?因为你抢不过她,而妈妈又不能跟小朋友抢?
我清楚地知道,这么说的后果,就是女儿以后也许会认为她可以随便欺负比自己小的孩子,或者认为排队没必要,还不如抢更来得实惠;更糟糕的是,她也许会认为妈妈就只会要求自己,别的孩子则可以随便胡来。
以上种种,都不是我想要看到的。
这让我想起了“孔融让梨”的故事,换了孔融来处理,那就简单多了:反正我让了就对了。
小时候听“孔融让梨”这个故事时,我就很迷惑,不是对他的行为,是对他的那套说辞――弟弟妹妹比我小,要爱护,所以要让;哥哥姐姐比我大,要尊敬,所以要让。但对于哥哥姐姐来说,孔融也是弟弟;对于弟弟妹妹而言,孔融又是哥哥。如果大家都遵循这样的礼让规律,那岂不就是一团混乱了吗?到底谁该让谁呢?
当然,孔融让梨的意义大家都知道,那就是谦让。谦让是一种美德,很多妈妈也是这样回答和要求孩子的。对于孔融个人来说,我觉得他做得对,因为他这样做了很高兴,他便发自内心地去做了。但具体到我们每个人,都做如此要求,就显得既虚伪又不公平。事实上在成人世界中,很多人的谦让不过是出于礼节,表现一下自己的礼貌,假如对方不识趣地大喇喇接受了,孔融原则的执行者难免也心中不平,觉得自己吃了亏,暗中批评对方不懂事。
大人满脑子道德规范尚且不甘心当孔融,天真的孩子们更是这样。很多妈妈温和有礼,生活中本来就处处谦让。大孩子抢了自己孩子的玩具,孔融妈妈们不好做声,觉得自己一个大人怎能跟人家小孩子计较;而自家宝宝当然无力独自抢回来,这亏吃也就吃了吧。小娃娃抢了自家孩子的东西,孔融妈妈们觉得也没法计较:宝宝应该懂得谦让啊。如果自家宝宝去抢,没准儿还要上前教导几句:“要跟小宝宝分享,让着小宝宝。”
于是在小孔融的心里,委屈迷惑自然就产生了:刚大孩子抢我的时候,你怎么不让他让着我呢?更有甚者,对方的妈妈可不见得如此温良恭俭让,帮着孩子作恶的大有人在。如果妈妈总执行孔融原则,要求自己的孩子无限礼让,孩子一定会总觉得自己受委屈,心里不平衡。看似细碎的分享小事,最终却会导致一个大问题:由于缺乏一个清晰的原则,孩子会在人际交往时更难掌握一个合适的尺度,甚至不能分辨哪些是友好的交流,哪些是蛮横的行为。而温和有礼的家长此时在做什么呢?他们可能只是觉得莫名其妙,这孩子怎么动不动就急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