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春天的图画

春天的图画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春天的图画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春天的图画

春天的图画范文第1篇

那张萧瑟的图片,是她从网上刻意找来的:积雪遍地的旷野上,立着一株孤零零的树,光秃秃的枝丫上,挂着两三片枯黄的叶子,狂风四起,卷起地上的积雪,便露出乌黑的地面,还有地面上枯黄的野草……

曾经狂轰滥炸般向她投放爱情炸弹的男人,一夕间便成了另外一个女子停靠的港湾。她的日子,也一下子从鸟语花香的春天跌入了严冬。那张桌面,正映照着她彼时的心境。

他的心事,她能猜出一些。他曾见证了她那场轰轰烈烈的爱情,从生到死。他也曾在私下里小心地向她建议,那个男人其实不是那么适合她。然而她还是义无反顾地去奔赴那场火一样的爱情,直到在那里,让自己的热情烧成一堆无力的灰烬。在那段阴冷无光的日子里,他是她养伤的森林:中午为她打盒饭,下午开车送她回家,她想哭的时候,他陪她出去喝酒,她感冒发烧时,他像个大哥一样逼着她将药吃下去……

可她说,她和他,永远只能是朋友。伤害太深太痛,她已经没有勇气再迈步走向春天。听她如此说的时候,他只温和地笑笑,从不多说什么。

是从哪一天开始呢?她发现自己的电脑桌面有点不对劲了。还是那张图,还是那片雪野,还是那棵孤独的树。可在某天的早晨,她打开电脑时,却被眼前的一幕给惊住了:曾经枯黄的小草,竟然有了些绿意,光秃的树干上,竟然有了小小的苞,树下的雪似乎也比以前少了。以为自己看错了,揉了眼睛再看,没错。那片隐隐的绿意,正在自己的桌面上慢慢铺展。

大呼小叫着叫他来看,他看过,却笑着摇了摇头:哪里有变化,你眼睛花了。

是她眼睛看花了吗?可此后每一天打开电脑时,桌面上都会有让她吃惊不已的变化:地上的积雪一天天变少,树上的绿意却在一天天变浓。说来也怪,她的心情竟然真的像桌面上慢慢走近的春天一样,一日日阳光明媚起来。等有一天,她发现树上的枯叶已不见,地上的积雪已全部化完,星星点点的小草嫩芽儿,正挨挨挤挤地在春风中摇曳……她再无法按捺住自己的激动与好奇,拉了他到电脑前,让他解释。她明白,一定是他在她的电脑上做了手脚。

春天的图画范文第2篇

来到大自然中,我看到了太阳公公露出了调皮的笑脸,小燕子在天空中飞来飞去,好像在寻找它的妈妈呢!

湖面上有一只漂亮的游船,兰兰和爸爸妈妈坐在游船上,一边划船,一边欣赏美丽的风景。

岸上,盛开的杏花,粉色的桃花逗笑红了脸,金黄的油菜花争相开放。柳树的枝条随风飘荡,像春姑娘的长辫子。

春天的图画范文第3篇

春天来啦!春天来啦!春雨就是美丽的图画,一望无际的西湖都被春雨遮住了,朦朦胧胧的好像变成了天堂,很想上去走一走。

春天来啦!春天来啦!柳树就是美丽的图画,柳树在风中随风舞动,就像一个漂亮的小姑娘站在西湖边跳舞。

春天来啦!春天来啦!西湖就是美丽的图画,寒意犹存的西湖,等船开过马上就翻起了一条一条美丽的波浪。

春天的图画范文第4篇

1 运用插图培养观察力

指导学生观察课文的插图就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过程。低年级语文教师在指导学生观察插图时,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观察的兴趣,培养良好的观察习惯和观察方法。教师要紧紧围绕大纲要求及本章节训练的重点,培养学生相应的观察能力。要注意教学生观察的顺序、主次、细节等。如:从一年级下学期起就要培养学生有顺序地观察能力。即由远及近,由人到景,从主要人物到次要人物,从人物的衣着动作到表情神态,从整体到局部等。只要坚持长期、系统的观察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会得到一定的提高。

2 利用插图培养理解能力

结合插图理解课文是课文插图最明显的作用,它可以帮助学生化难为易,化抽象为具体,直观形象地理解字、词、句的意思。

2.1 利用插图,初步感知。低年级学生往往对具体可感的彩图兴致勃勃,教师可根据学生的这种心理特点,利用课文插图来引导学生学习新知。如:我在教学《蜗牛的奖杯》时,先指导学生看第一张图:现在的蜗牛长什么样?再出示第二张图:很久很久以前,蜗牛可不是现在这个样子,它长着一对翅膀呢!学生由于强烈的好奇心,这样一下子,就可以较好地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学习新课文的内容上来,也为掌握新知打下良好的基础。

2.2 利用插图,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现行教材中的插图,大都贴近生活,富有情趣,与教材紧密结合。教学中要重视发挥这些插图的作用,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2.1 要把图画和课文内容结合起来。我记得人教版教材编写中心的一位专家说过,小学低年级的语文内教学一般不要做主动性的讲解,不认识的字可以看拼音,不理解课文意思,可以看图画。可见,通过图画来解释有关内容是适合学生的心理特点的。比如,在教学《咏华山》时,从文字上看,“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学生很少有这样的体验,而两幅图画紧扣文章内容,前者从人物的神态和动作看,就能直接感受到“华山真高啊!”后者的两个人居高临下,又使人觉得确实是“举头红日近,回首白云低”。试想,读读优美的文字,看看多色的图画,对于学生来说,不是一种享受吗?若置身于此情此景,说不定有人也会和寇准一样,吟诵几句好诗呢。

2.2.2 要把图画和学生的生活经历结合起来。

《新课程标准》强调,在教学中,不但要重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还要特别重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当学生面对一幅图画,如果调动了已有的经验,那么就容易入境生情,产生对事物新的认识。再如教学《口语交际——春天来啦》时,不同的学生对春天会有不同的感受,教师如能鼓励学生想想自己印象中的春天,再看看书上的图画,把自己当作其中的一个角色去体味,必定能听到燕鸣,闻到花香,感到春风的抚摸,然后再相互交流、相互启发,也许就能上出一节事半功倍的好课。

2.2.3 要把图画和语言文字训练结合起来。图画作为辅助读书的工具,尽管能够传递比较多的信息,但它为学习语言文字服务的作用是不容置疑的。在学生初步掌握内容以后,用多媒体或挂图做背景创设学习情境,引导学生或看图背诵、复述、分角色表演,或看图写几句话,效果一定不错。

2.2.4 要把图画和探究性学习结合起来。不同的教学内容对于不同地区的学生来说,肯定有熟悉和陌生之分。有些课文尽管提供了图画,但因学生心中没有相应的知识模块,也难以构建起新的知识来。如《母亲的恩情》、《欢乐的泼水节》等对学生来说就比较遥远,但我们完全可以在学生读好课文的基础上,激励学生从图书、网络找寻资料,或请教他人。这样的过程,不但有助于学生扩大阅历、丰富自我,而且还能培养学生初步的探究自学能力。

2.3 利用插图,总结课文。有经验的教师不但可以利用插图指导学生具体、形象地理解课文内容,还可以用来总结课文,揭示课文的中心。如:教学《一株紫丁香》一文时,我指导学生看图后总结:图中的小女孩的体态和神态各是怎样的?她们为什麽透过门上的玻璃,争着向屋里看?她们在门外深情地看着、等着,这说明了什么?由此体会同学们对老师的真挚情感,使学生受到尊敬师长的教育。

3 巧用插图培养想象力和丰富的情感

教师在指导学生观察图画的同时,只有要求学生透过图画内容想象隐含在图画背后的事物,才能使画面上的人物活动起来,让学生的头脑中有电影场面感,也才能真正体现作者作画的意图和情感。因此,让学生在细致观察和欣赏的基础上,再认真反复地体会作者作画的意图,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春天的图画范文第5篇

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了,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鲜花次第开放。

春姑娘在封冻了的冰河上跳呀跳,踩呀踩,冰层裂成冰块,化成了水,鸭子在刚刚成水的河里游泳,正如“春江水暖鸭先知”。

春姑娘又在沉睡了的大地上跳呀跳,使小草感到春天来了。一棵棵小草从酣梦中醒来,他们破土而出,舒展着他那幼嫩的绿叶。小草一下子铺满了原野,举目远望,一碧千里。他们挺着身子,随风摇曳,那么柔软,那么娇嫩。

春姑娘还在覆盖着皑皑冰雪的陆地上,划了一下他的手指,使树和花儿知道春天离她们不远了。一株株柳树在微风中摆动着柔软的枝条,轻轻地擦过湖面,像美丽的少女在河边梳头。怪不得唐代诗人贺知章在《咏柳》一诗中写下了这样的诗句:“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把它写的那么地美,好一派垂杨柳的风景呀!

一个个桃花像喝醉了似的,满枝绯红。那盛开的梨花,一簇簇绽满枝头,玲珑,纤丽,如云似雪。迎春花像一道道抛物线,由一点向四面八方抛去,而绝无横枝斜出一束一丛。

那里,一群群蜜蜂在飞舞,飘散着花粉的空气也跟着它的翅膀振动。青蛙从洞里钻出来了,活蹦乱跳。呢喃的大雁从南方飞来了,小鸟从巢中钻了出来,唧唧喳喳地叫个不停,好像在赞扬春天的美丽。

如今,春季已到。春天是一年中最美丽的季节,古往今来人们几乎用尽了所有美好的词语诗句来形容、赞美春天。春天,带给人生命力,带给人希望。

春,暖人心脾,“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春,稍纵即逝,“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所以“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花落空折枝。”

春,沁凉润透,“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春,酒里飘香,“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春,魂牵梦绕,“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

暖暖的春风飞来了。它好比一个天真活泼的小姑娘,带着一只彩色的神笔,到处欢快地画着。

春风飞过大地,大地变成一幅清新的图画:被人们收割过的草木茬上,又倔强地冒出了新芽。不用人工栽培,它们就在春风的吹拂下生长起来。大地变绿了,衬托着红的、白的、黄的、紫的……五颜六色的野花,多美呀!春风吹来,那清新的花草气息,直往人心里钻,无论是谁,都会深深吸一口,像痛饮甘露一样畅快。多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