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离骚课文

离骚课文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离骚课文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离骚课文

离骚课文范文第1篇

中国队的四大男单都连赢两场包揽四强,提前为球队确保冠军。第二轮中,马龙4比0轻取土耳其的李良夫,许昕4比1战胜巴西的卡尔德拉诺,下半区的张继科4比0获胜,樊振东则以4比2(8比11、11比7、11比6、8比11、11比8、13比11)战胜韩国的郑荣植。中华台北的庄智渊在第二轮1比4不敌中国香港的唐鹏。

四分之一决赛,马龙没有给白俄罗斯老将萨姆索诺夫什么机会,他以4比1(11比8、11比3、11比6、7比11、11比6)获胜。同处上半区的许昕则经历一番苦战,在一度3比1领先的情况下他没能保住优势,日本的水谷隼连扳两局追平。决胜局中士气大振的水谷隼以10比4拿到赛点,许昕没有放弃,他不可思议地连赢8分以12比10逆转,从而以4比3淘汰对手晋级,七局比分是6比11、11比7、12比10、11比7、8比11、9比11、12比10。

第三局中许昕曾在7比10落后的情况下连赢5分逆转拿下,不过这与决胜局的翻盘相比真的不算什么。“比赛的前半段我打得不错,曾以3比1领先。”许昕表示,“这之后我犯了太多错误,主要还是技术上的,我应该在训练中更注意这些。第6局在9比7领先时,我没有处理好发球,这给了水谷隼机会。决胜局水谷隼打得很棒,但他有些太渴望胜利了,在10比4领先时他犯了一个错误,但即便那一刻我也觉得自己没有机会赢球了,我以为自己要输了。”

同样经历苦战的还有张继科,他与德国的奥恰洛夫打满七局,最终张继科以4比3(9比11、11比4、11比7、9比11、12比10、9比11、11比8)险胜。决胜局张继科10比6率先拿到赛点,奥恰洛夫挽救两个赛点,但他还是无法实现翻盘。同处下半区的樊振东在先丢两局的不利情况下连扳四局,他以4比2(9比11、9比11、11比8、11比3、11比6、11比8)战胜唐鹏。半决赛中,卫冕冠军马龙迎战许昕,张继科和樊振东交锋。

女单四强有两位中国球员。李晓霞表现不俗,她在四分之一决赛以11比5、11比9、11比6、11比6直落四局横扫头号种子刘诗雯。“我真的有些意外,因为我的训练还不够多,状态还没有完全恢复。”李晓霞说道,“赛前我的计划就是一局一局来看,不去考虑最后的结果,我没想到会拿到胜利。”

丁宁以4比0(11比5、11比6、11比9、11比7)轻取德国的韩莹,朱雨玲则以1比4(9比11、9比11、11比6、9比11、7比11)不敌新加坡老将冯天薇,这是冯天薇10次对阵朱雨玲时的第二场胜利。“今天我没有去考虑结果,只是好好比赛,享受比赛,”冯天薇说道,“我的反手发挥得相当不错,在场上思路也很清晰。与她交手要注意一点,就是节奏的控制。”

另一场四分之一决赛,石川佳纯以4比2(11比9、7比11、11比9、11比6、7比11、11比6)击败中华台北的郑怡静。半决赛中李晓霞迎战石川佳纯,不久前团体世锦赛决赛她们就曾相遇过,丁宁对阵冯天薇。

离骚课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 离骚; 艺术成就; 举隅

中图分类号: I22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8631(2011)04-0160-01

作为我国古代第一首最为宏伟壮丽的政治抒情诗,《离骚》不仅以其博大深刻的思想、饱满真挚的感情,强烈地撞击着无数志士仁人的心弦,而且以其丰富奇特的想像、瑰丽无比的语言,深深地吸引着千千万万的读者。披阅《离骚》,就像打开了一座座贮满奇珍异宝的殿堂,翡翠碧玉,琳琅满目;又如走进了一个个汇集着佳木异卉的花园,惊采绝艳(《文心雕龙・辨骚》),摇曳多姿。总之,《离骚》的巨大艺术成就令读者陶醉其中,欲罢不能。

一、巧用比兴 虚实相生

在我国古代诗歌的诸多表现手法中,最常见、最普遍的莫过于比兴了。何谓比兴?简言之,比就是比喻,打比方;兴,就是托物起兴。所谓比兴,就是用生动、浅显、具体可感的事物来表达含蓄、抽象、难以捉摸的思想感情。我们刚学过的《诗经・卫风・氓》就是因为大量运用了这种手法,才把弃妇对负心汉“氓”的怨愤之情表现得那样淋漓尽致、哀痛感人,屈原的《离骚》更是继承并发扬了这一传统的表现手法,收到了一唱三叹的艺术效果。

全诗开头部分,先用直接铺叙的手法,简要介绍了诗人自己的世系、出身、生辰与得名的由来,初步显示了自己的与众不同,接着又用“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一句,比较具体地揭示了自己的独特之处:诗人不仅具有丰富的内在品质之美,而且还辅之以美好的仪表与杰出的才能。出身世系得自父母,“内美”、“修能”就只能来自个人后天的努力了。那么,诗人又是怎样交代自己早年求学经历的呢?

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汩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

朝搴之木兰兮,夕揽洲知宿莽;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

为了避免平铺直叙造成的平淡乏味,诗人不再用写实的手法交代自己早年求学历程的勤奋与艰辛,而是巧妙运用了比喻的手法描述了一幕幕动人的景象:你看,诗人辛勤地采摘着生长在江边的川穹,精心地收集着散落在偏僻之处的白芷,再用绳线串成花环佩带在身上。晨光初照,诗人已登上高大的山坡拔取芳香的木兰;夜幕低垂,诗人还在沙洲上采摘经冬不凋的紫苏。从这一串联的比喻中,不难窥见诗人不辞辛劳,遍览群籍,自觉地运用古代优秀的文化知识充实和完善自己的忙碌身影,同时也透露出诗人为追求真理,上下求索,不畏艰难的顽强与执着!丰富的想像,恰当的比喻,真正达到了直接叙述无法企及的艺术效果。诗人何以如此勤奋,如此顽强,就是因为他深刻地感受到了时光如流水,岁月催人老。“汩余若将不息兮,恐美人之迟暮”,“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为避免落在时间后面,就得勤奋学习,力争获得成就。文中所引段落分为两小节,每节都由虚实两部分组成。虚写部分形象地描述了诗人的种种行动,实写部分则交代了行动背后的深层动机。就虚写部分而言,表现手法为比;从虚实结合的角度看,表现手法为兴。引诗比兴结合,虚实相生。综观全诗,这种比兴手法的运用极为普遍:如以善鸟香草以配忠贞,恶禽污秽以比谗佞,灵修美人以比国君,虬龙鸾凤以托君子;以栽植香草喻人材培养,以路径邪正比施政得失,如此等等。

二、天地古今,亦真亦幻

《离骚》展现了诗人丰富奇特的想象,开创了我国古典诗歌浪漫主义表现手法的先河。诗人特地从神话传说中汲取丰富的养料,通过奔放不羁的想象,把它们组织在一起,构成层出不穷的生动情节和令人应接不暇的美丽画面。在诗人的笔端,日神、月神、风伯、雷师以及凤凰、飞龙都能供他自由驱使;悬圃、崦嵫、咸池、天津都能任他自由到达。诗人身处浊秽之地,心存凌云之志,哀痛生不逢时,常思高飞远举。为了摆脱污浊的环境,实现远大的理想,天地四方,上下古今,诗人不畏艰辛,苦苦求索。天纵高而可攀,地虽远而能及。朝发九嶷,夕至昆仑,望舒前导,蜚蠊后继。诗人乘鸾跨凤,日夜兼程,上达天门,遥望守门之神,想见玉帝而不得;下游四方,难觅中意之侣,心犹豫而狐疑。诗人的想象是何等精妙,体物又是何等细腻!诗的最后一节,写他身跨鸾凤,飞向天空,一路车马喧阗;当转道昆仑,行经流沙,指向西海时,突然驻足楚国的上空不忍离去,从而把全诗的感情推向,有力地表现了诗人的爱国情怀,读来十分感人。

三、意象密集,个性显耀

在《离骚》以前,中国诗歌还基本上属于群众创作。除了少数篇章外,总体而言,意象比较单调,个性亦显单纯。《诗经》中虽然不乏优美动人的篇章,如《卫风・氓》,《邶风・静女》,《豳风・七月》等,但其意象运用根本不像离骚这么密集,思想个性也根本不象《离骚》这么显耀。在《离骚》中,风雨雷电、日月星辰、山川河流、珍禽异兽、佳木异卉等等一系列饱浸诗人情感的意象密集出现,令人应接不暇。由于这些意象的巧妙组合,诗人成功地塑造了一个纯洁高大的抒情主人公形象。即使在课文所选的这一小部分中,我们也可以看到,诗人出身高贵,品德高尚,加之以后天刻苦自励,具备了多方面的艺术才能。他胸怀大志,渴望为国效力:“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忽奔走以先后兮,及前王之踵武”;他熟谙历史,明于治乱:“彼尧舜之耿介兮,既遵道而得路”,“何桀纣之猖披兮,夫唯捷径以窘步”;他痛恨奸佞,鞭挞邪恶:“惟夫党人之偷乐兮,路幽昧以险隘”,“荃不察余之中情兮,反信谗而齑怒”;他忠心为国,壮志难酬:“余固知謇謇之为患兮,忍而不能舍也”,“指九天以为正兮,夫惟灵修之故也”。真可谓九死不改其节,百折难挫雄心。总之,透过这些个性鲜明的语言,我们不难看到一个充满爱国激情,具有崇高政治理想和政治人格的庄严而伟大的诗人塑像。唯其如此,使得诗人屈原本身成为我国古代文学史上一个伟大的艺术形象,不朽的爱国诗人典型,对后世发生了无限的感召力。

四、句式参差,长于抒情

与《诗经》相比,《离骚》的形式特点、艺术风格自成面目,卓绝一世。《离骚》的形式特点充分吸收和借鉴了楚地民歌的丰富养料,突破了《诗经》的四言句式,加长了诗句,由四言扩至七言九言;扩充了结构,丰富了内容,增强了艺术魅力。诗句的或长或短,虚词的灵活运用,形成了参差错落、舒缓有致的语言风格,便于含蓄灵活地表达各种复杂的思想感情。如“不抚壮而弃秽兮,何不改乎此度?”“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导夫先路也!”,就比少用虚词的短句表意要痛快淋漓得多。化用方言口语入诗,特别是“兮”字的运用,既增强了诗中咏叹的抒情意味,又凸显了诗句的节奏感和音乐美。《诗经・国风》虽然保留了地方民歌的一些特色,句中有不少叠词、虚词和衬字,如《魏风・伐檀》中的“兮”字,《召南・汉广》中的“汉之广矣,不可泳思”中的“思”字,《邶风・柏舟》“耿耿不寐,如有隐忧”中的“耿耿”等,但就整体风格而言,依然可以看出经过文人统一整理加工的痕迹,句式变化不大,结构较为单一。其一唱三谈之妙,体物运思之奇,与《离骚》相比,就很难伯仲了。

《离骚》多方面的艺术成就,深深地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骚人墨客。在司马迁看来,“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见《史记・屈原列传》),是《离骚》最为突出的艺术特色。在屈原笔下,纵使一草一木之微,莫不寄寓着深切哀痛之情;貌似浅显易晓之辞,无不蕴含者绵远幽深之意。难怪刘勰在《文心雕龙》里辟专篇探讨其艺术成就时,不禁发出了“轩翥诗人之后,奋飞辞家之前”的由衷赞叹!

参考文献:

离骚课文范文第3篇

一、从生活中来,创设情境引导体验感悟

《离骚(节选)》一文,屈原通过文字抒发了真挚的伤痛,但因年代久远,学生难以体会。或许老师苦口婆心讲解,学生仍旧一脸笑意。怎么办呢?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近距离感悟是有效的方法之一。

我说,屈原这位伟大的作家尽管已经远去,但直到今天,我们还在享受他给我们的“福利”,你们知道吗?同学们稍一迟疑,然后不少同学就说“端午节放假”。“给我们创造福利的人,受了那么多的苦,作为得益者的我们却不关心,对他留传下来的珍贵文字却不细细体会,你认为合适吗?”同学们立刻端坐起来,似乎有些愧疚。接着,我请同学们讲讲自己被误解的经历和心情,被同学误解、被老师误解、被父母误解,被熟悉的或者不熟悉的人误解等等,大家讲起来滔滔不绝,辩解起来生怕自己有疏漏、不全面、没说清楚……气氛正热烈之时,我突然打断:“同学们,是不是对自己的遭遇感到不平,愤慨!这是人之常情,屈原也遭受到不公平的待遇,他也气愤,也愤怒!”然后趁机释题,探讨“离骚”的含义。同学们就很好地理解了标题的含义,并融入了课文,很自然地明白了屈原说自己那么多的优点正是为抒发不平之情服务的,优点越多,愤慨愈深。虽然相隔时空,但情理相通。从大家的生活经历出发,创设相似的情境,就能设身处地体会当时情境中的人物。

二、到生活中去,模拟生活情境,激活教学内容

学习古文,是为指导今天的生活,不能学古不化。屈原是伟大的诗人,是楚国的大夫,其言行与同学们的生活实际有很大的差距。但我们可以模拟生活情境,引入丰富的身边事例来让他们走近古人,触摸古人,体悟古人。

教学《离骚(节选)》前八句时,我提问:“作者为什么要强调自己高贵的出身,降生的瑞奇和美好的名字?”同学们联系后文,特别最后几句,能明白“这是说明自己与楚王是同宗,对楚国的兴亡负有义不容辞的责任。”但总觉得作者这样写,有点迂腐,有点可笑,有点小题大做,有点牵强附会。换言之,同学们理解这几句有障碍。如何让这一障碍自然消除呢?我想到了各人姓名都蕴含一定的意义,是上辈或几辈对自己的期盼,虽然现代社会已经淡化这一文化传统,但一定程度上还是存在的。于是,我请同学们讲关于自己姓名的故事:“为什么我家里给我取这名?”几个故事听下来,大家基本理解了自己姓名由父亲母亲或爷爷奶奶取,其实或多或少都寄托了他们一定的希望。如此,同学们对“原”、“平”,“正则”、“灵均”的含义加深了理解,同时也感受到了自己对家庭承担的责任。

陶行知先生曾说,教科书应是“活的、真的、动的、用的”,而不是“死的、浮的、静的、读的”。这样通过生活来激活教材,打通教材与生活的障碍,既理解了教材,又感悟了生活。

三、学以致用,在实践探索中贯通生活与知识

如同进攻是最好的防守一样,用是最好的学。学到的知识能够准确地用,巧妙地用,学的才是到位的、透彻的。学而不能用,是死学,就知识而知识,感受不到学的乐趣。学以致用,在实践运用中贯通生活与知识,这才是生活化的学,也才是有意义的学。

《离骚(节选)》在字词梳理、结构分层之后,我请同学们探讨:屈原“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却还“恐年岁之不吾与”,“恐美人之迟暮”,与时间赛跑,“朝搴o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这对我们有什么启发?同学们发表了不同的见解,比如有优势还要精益求精;不求满足,方能卓越;还有同学模仿网络语言说“本可以靠‘啃’吃饭,却偏偏靠‘争’吃饭”。对于屈原的投江举动,我也请同学们结合不少现代学生的极端行为谈谈自己的看法。这样,把古代知识与现代生活的时间距离拉近,学生在学习中感悟生活,在感悟生活中理解知识,学用结合,以用促学,消除了对古文的畏惧,体会到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而带来的愉悦。

离骚课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 高中语文课堂 课堂提问 提问艺术

清代刘开曾说:“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可见思维是从问题开始的,提问在教学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它能激发兴趣、引发思维、促进师生信息交流。但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如果“眉毛胡子一把抓”,课堂教学就会陷入“满堂问”、杂乱无章等困境。陶行知先生曾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知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人力能胜知,只在每事问。”由此可见,课堂教学中提问的重要性。投怎样的“石”,即问题,问怎样的“路”,即提问的方向,都是一门艺术,需要每个语文教师好好钻研和推敲。我认为课堂提问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提问要保证问题质量,难度要适中

课堂提问的目的是发展学生的思维。如果问题太简单,就不能引起学生的思考,问了也等于白问。但如果问题太难,超过学生的认知水平,就会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当前语文课堂提问存在肤浅简单的弊端。往往是一些“是不是”、“好不好”的选择问,或是“主要人物是谁”、“文章故事发生在哪里”等极其简单的填空问。这些提问毫无思考价值,自然无法开发学生的思维。“要把知识的果子放在让学生跳一跳才能够到的地方”这个比喻生动而精准地告诉我们应如何把握课堂提问的“难度适中”。课堂提问既不能让学生轻易得到,又不能让学生高不可攀。而是应该让学生“跳一跳”,即动动脑筋后获得正确的答案。一个问题,如果班上半数学生在经过思考后能回答,那我们就可以认为是难度适中。

二、提问要善于抓住题眼,把握文章核心

课文的灵魂和眼睛在哪里呢?那便是课文题目,抓住了课题,就很好地把握了文章的核心。教师如果利用课题设计提问,往往就可以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如教学《雷雨》时,我让学生在阅读文章及了解文章的写作背景后设问:“雷雨”是什么意思学生普遍回答:故事就发生在雷雨天,整个故事都和雷雨这个天气有关。我接着问:难道“雷雨”就单指这个吗?又如在教学《最后一片叶子》时,提问:“最后一片叶子是什么叶子?”“为什么没有被吹落?”诸如此类问题,都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愿意深入了解文章,而且使教学活动引向自主探究的道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提问要善于创设问题情境,发挥想象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不妨通过提问,让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构建全新的形象,或者引发新的观点,这样顿时加深或拓展了教学内容。当然这种提问必须以课文为基础,教师要在认真细致地钻研教材的基础上进行。如,我在教学李煜的《虞美人》时,先为学生播放由这首词改编的歌曲《春花秋月何时了》,歌曲旋律时而低沉舒缓,时而激越高昂,演唱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学生被歌曲深深吸引,很快就被带入特定的情境。然后设置词中体现一个亡国之君情感的相关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又如我在教学《登高》中“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两句时,提问:“哪位同学能结合作者生平,发挥想象,面对纷纷而下的落叶和滚滚而去的江水,杜甫又会有怎么样的言语、表情和心理呢?”这就激发了学生相似联想和再造联想,在一定程度上很好地弥补了诗歌有意留给我们的空白,使学生更深切地了解《登高》全诗所抒发的诗人年老多病、穷困潦倒、流落异乡的身世之悲,以及壮志难酬的感伤。

另外,创设问题情境,也可以为学生不可能解决的难题增加思考的阶梯,方法是无梯时架梯,有梯时增加阶梯的密度。如我在教学《拿来主义》时就设置了阶梯式问题:“‘拿来’是对哪些而言的?‘拿来’的原则、方法是什么?‘拿来’的目的是什么?怎么样才是‘拿来’?‘拿来主义’的重要意义是什么?”恰当的阶梯式提问,是促进学生思考的有效手段。

四、提问要善于抓住时机,巧妙设立矛盾

要使提问收到最佳的效果,就必须把握最佳的提问时机。那么什么时候是最佳时机呢?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意思是说,学生如果不是经过冥思苦想而又想不通时,就不启发他;如果不是经过思考并有所体会,想说却说不出来时,就不开导他。可见“愤”是学生对某个问题正在思考解决而又无法弄明白的矛盾心理状态的体现。这个时候,教师应该适时指导学生思考问题,帮助学生开启思路,这便是“启”。“悱”是学生对某个问题已经有所思考,但还未思考成熟,处于一种想表达又不知道怎样表达出来的矛盾心理状态的体现。这个时候,教师同样应该适时指导学生思考问题,帮助学生理清思路,透过现象了解本质,并用自己的语言完整地把观点表述出来,这就是“发”。学生处于“愤”、“悱”状态之时,便是提问的最佳时机。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不仅在学生思维发生障碍或思维缺乏深度时提问,而且应该深入研究教材,抓住问题突破口,故意给学生设置“障碍”,使学生心理上形成一种“冲突”,当学生急切想解决这种“冲突”时,也就意味进行了思维训练,对文章内容的把握更深入。如,教学《离骚》时,我提问:“‘离骚’是遭遇忧愁之意,这与屈原喜欢以香草美人作喻似乎是矛盾的,大家又是怎么理解的?”问题提出后,学生自然而然地就把握文章的内容,对屈原和他的《离骚》有更深入的了解。当然,教师在设置“冲突”时,应该从实际出发,切忌故弄玄虚。

五、提问要变直为曲,善于“拐弯抹角”

离骚课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文言文;阅读教学;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33.33 【文献标识码】A

文言文教学是中学语文的重头戏,在教材中占有较大的比例,在高考中占有不轻的分量。《2011年高考考试说明》已经出炉,语文部分基本没什么变化,但是文言文阅读部分的变动则值得琢磨。然而,目前的文言文教学却陷入了泥沼。学生觉得枯燥乏味、难懂难学,老师则感到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难教。教学上基本以传统的模式为主,有的老师将文言文教学等同于字词串讲,句子翻译,而不去把握文意,分析文章内容,更谈不上评价和鉴赏;而有的甚至抛开词语句子,架空分析文章的主题思想、艺术特色。这两种做法影响了学习兴趣与效率,不但不符合《考试说明(语文)》的考试能力要求,而且也与新课标的理念相悖。所以,提升文言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显得特别的重要。

那么应该怎样提高文言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呢?我以为关键在于教学内容的确定。新课程改革搞了十年,但语文课程只有“课程目标”,至今没有清晰地界定学科的教学内容,造成了课堂效率的低效甚至无效。现在再来看看在新课标当中对文言文阅读教学的规定:“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重视在阅读实践过程中举一反三。诵读古代诗词以及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由此可见在课程标准当中缺失了教学内容,教学内容的确定这一重大任务只能由语文教师来完成。

那么怎样确定课堂教学的内容呢?《课程标准》是纲,但是这并不是唯一的。教材是根本,学情是基础,《考试说明》更具有指导意义。有了这些纲领作依据,教学的方向就明确多了,语文教师就可以逐篇开发教学内容了。但真正有水平的教师具有驾驭整套教材的能力,具有建构阅读教学内容体系的能力。苏教版采用模块主题的编排体系,而单从文言文的教学来看,极有必要对教材进行有计划的安排。将五本教材中的所有文言文集中起来,结合《课程标准》、《考试说明》和教学实践,逐篇研究文本,开发内容,然后整理归纳课程目标。当具体授课时,需将课程目标重新分配到各个文本中去落实,这时必须结合文本特点做到重点突出,即哪个文本最适宜承载哪块教学内容。一个相对完整的教学内容体系建成之后,教师的底气就足了,教学的方向就有了,教学也将变得更有效了。

当然,要将阅读教学的有效性真正落到实处,还必须处理好以下几个教学环节。在此,就结合苏教版五本必修教材来谈一谈笔者的文言文教学实践。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学习气氛

应该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依据课文的具体内容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来激发学习兴趣,激活课堂气氛。《离骚》被学生认为是最烦的篇目之一,不妨以“名句引读”法来导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这两句可谓是耳熟能详了,学生很感兴趣。介绍屈原时,学生自然会联系到端午节,因名人而享有的假日在中国历史上只有屈原一人,足见国人对屈原的敬仰,学生因此就会满怀崇敬而自觉主动地去学《离骚》。

二、读通读顺文章,达到美读成诵

反复诵读自古都是学习文言文的重要途径。课堂上教师的点拨、范读或是听录音朗读是很有必要的。至于美读成诵,唯有利用早自修了。为使学生能够更充分地利用好早自修、使早自修的朗读更有效,我经常会搞一些朗读效果检测,如课文填空、字词检测。当然,在诵读要求上,不同的篇目就会有所不同,《指南录后序》、《廉颇蔺相如列传》、《鸿门宴》之类的记叙类文章重在理解,读顺,《项脊轩志》、《陈情表》如泣如诉,需有感情的诵读,才能让学生深切地体会归有光对祖母、母亲和妻子的眷眷之情以及李密对祖母的无尽孝心。通过美读不仅能激发起学生的阅读兴趣,更能在情感上与作者形成共鸣。至于《劝学》、《师说》之类的文学经典必须熟读成诵,这既是课程目标,也是《考试说明》的要求。

三、夯实学生基础,通过检测落实

语文教师都明白,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知识点是提高文言文阅读的基础,是理解鉴赏评价文言文作品的前提,也是文言文教学的最基本内容。为落实这个最基本的要求,必修三第四专题专门编排了一个文言文单元,既有课内精读,又有课外自读,可谓篇篇都是经典,是引导学生把握文言文学习的典范。因此,这些课文就必须花功夫落实。

结合教学经验及考试要求,对文中出现的虚词、实词要作量化分析,做到心中有数。学在课堂,练在课后。但仅靠一份作业是难以落实的,更需要反复、长期的训练才能巩固。定期或不定期的检测是行之有效的方法。课程目标中规定背诵篇目是检测的重点,必须人人过关,背诵过关,书写过关。文言基础则采用作业态度检测的形式,错误率高的题目甚至还得反复。这种跟踪监督的方式比较适合于中等水平学生,效果明显。

四、学会举一反三,善于联系

如果说整理归纳有助于知识内容的把握,那么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才是灵活运用知识。为此无论是教与学,我们都应加强知识的内部联系。教学中我比较注重多方面联系,或引导学生对学过的课文进行回忆,或联系一些成语、句子,从而达到温故而知新的目的。《烛之武退秦师》课文虽然很短,但是知识点比较多,而且比较重要。“贰”字数词活用为动词的用法比较特殊,但是已经学过,部分学生也能回忆起“四海一”的“一”字。“因人之力而敝之”的“因”字是“依靠、凭借”之意,含同义的“因”字的成语就有“因人成事”,而本板块的名称“因声求气”的“因”则可信手拈来。况且,“因”字在本专题的《廉颇蔺相如列传》、《鸿门宴》两课又将反复出现。经过不断地联系、反复,学生自然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五、挖掘拓展,传承文化

相关期刊更多

中国楚辞学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国屈原学会

中国训诂学报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国训诂学会

沧州师范学院学报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河北省教育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