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高效灌溉工程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 关于对澄城县润梓农业区节水灌溉工程建设的几点思考 浅议彭阳县“十二五”高效节水灌溉规划 对彭阳县设施农业建设发展情况思考 对彭阳县实施林地补充的思考 对新建彭阳县茹河林场的思考 白水县节水灌溉工程的研究 节水灌溉工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分析水利节水灌溉工程的建设与管理 水利节水灌溉工程的建设与管理 概述水利节水灌溉工程的建设与管理 彭阳县节水灌溉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彭阳县各项工程建设措施及发展目标 策勒县农业灌溉工程节水模式研究 建设彭阳县农村自来水入户工程的思路和建议 谈彭阳县农村供水自来水入户工程建设的必要性 对彭阳县防治地质灾害工作的思考 对彭阳县中药材产业发展的思考 对彭阳县生态林业与民生林业的思考 对彭阳县林下经济示范点建设的探讨 基于高效节水理念下农田灌溉工程建设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2] 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水利建设项目经济评价规范:SL/72-94[EB/OL].(1996-09-10)[2015-05-16]..
[3] 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GB50288-99[EB/OL].(1999-03-02)[2015-05-16]..
[4] 水利部水土保持司.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技术规范:SL204-98 [EB/OL].(1998-02-05)[2015-05-16]..
关键词:农田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存在问题;发展思路
中图分类号:S274 文献标识码:A
农田水利在我国农村经济发展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而高效节水灌溉则是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重要内容,但目前,节水灌溉工程还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严重阻碍了高效节水灌溉的有效开展。因此,要理清农田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发展思路,促进农村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
1 节水灌溉工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
设计人员在设计节水灌溉工程时,没有对工程项目内的土壤、种植结构、水质情况等进行认真的勘察,主要是依赖以往的资料和自己的经验进行设计,导致设计中有很多不合理的地方。而节水灌溉工程一旦建成并投入使用,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没有相关人员进行管理和维护,以至于很多节水灌溉工程不能正常使用,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主要原因是节水灌溉工程没有明确的产权归属,缺乏足够的配套资金和有效的管理方法。节水灌溉工程内的种植结构也存在着严重不合理现象,主要还是以春种玉米秋种小麦的传统种植方式为主,缺乏相应的高效农业,即使有,覆盖面积也比较少,使农田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不利于促进农业的增长和农民的增收,进而影响了整个灌溉区的经济收入。
2 农田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具体发展思路
2.1 合理优化水资源配置,促进农业健康发展
我国水资源相对来说比较贫乏,所以,设计人员在进行水利工程项目设计时,要了解当地的水资源分布情况,合理优化水资源配置,促进农业的健康发展。在建设高效节水灌溉工程时,要特别注意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树立农田水利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建设思路,促使生产、生活和生态用水这样才能得到合理、科学地统筹,这就需要相关部门在建设水利工程时要积极进行有效的环境监测和环境评估。在水资源的具体分配上,要始终坚持对总量进行有效控制,对配额进行有效管理的主要原则,使每一个用水单位的农田灌溉用水量和每一个灌区的农田灌溉用水量非常明确和具体。并努力让各用水单位和各灌溉区进行有效的管理,让他们树立节约用水的意识,将有限的水资源科学地运用到每一个最需要利用的地方,实现高效用水的最终目的,促进农业快速、健康和可持续发展,进而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
2.2 建设高效节水灌溉示范工程
建设高效节水灌溉示范工程,有利于带动整体水利工程项目建设的健康发展。在实际的建设过程中,要特别突出高效节水灌溉的主要特点,对各项主要指标进行严格的控制,实行农业连片或分区,促进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促进生态环境的良好发展,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完美结合,成为现代化的高效节水灌溉示范工程。这就需要在建设高效节水灌溉示范工程时,要进行合理、科学地选址,主要遵循以下比较重要的原则:对不能进行自流灌溉的地面高低不平并且严重缺水的地区,对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并且种植的农作物一般是经济作物的地区,对当地干部和群众的思想相对来说比较先进、对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建设积极支持的地区,对社会治安整体状况较好的地区等有优势的地对进行优先选择。在这些地区建设高效节水灌溉示范工程能够加快建设速度,提高建设的整体效果,对周边地区起到积极的带动作用。
2.3 积极引进先进的高效节水灌溉技术
实现高效节水灌溉,技术是关键。因此,要积极引进先进的高效节水灌溉技术,有效提高高效节水灌溉效率。要努力加强节约用水的灌溉工程技术、灌溉用水资源的优化调配技术等传统的高效节水灌溉技术,还要积极引入先进的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目前,新型的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2.3.1 根据生物技术研究而成的比较方便的调控灌溉技术
这个技术主要是通过对农作物生理特征的认真研究,发现农作物的主要生理周期,让农作物逐步适应在特定的生理期内进行亏水生长,进而控制农作物的疯涨,改良农作物的品质,同时实现高效节水和增加经济效益的最终目的。
2.3.2 利用3S技术研究而成的高效节水灌溉技术
全球卫星定位系统,简称GPS、地理信息系统,简称GIS、遥感技术,简称RS,也就是通常所说的3S技术,利用这些现代技术研究而成的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利用3S技术,可以对农作物生长的各种信息进行准确的掌握,并利用计算机对这些信息进行详细的分析,通过分析得出农作物在某个阶段最适合进行灌溉,从而实现高效节水的目的。
2.3.3 结合微电子及信息技术、自动化技术和智能化技术和生物学
将微电子及信息技术、自动化技术和智能化技术和生物学进行有效的结合,建立的高效节水灌溉技术。通过全程控制植物的生长和实时监测农作物内的水分,以及土壤水分,然后经过计算机的精密分析,实施变量灌溉,实现高效节水的目的。
2.3.4 重视并加强对高效节水灌溉工程的管理
这就要求建立健全高效节水灌溉工程管理制度,村组和乡镇协助进行管理,将高效节水灌溉工程的管理切实落实到实处,落实到相关的责任人。只有这样,才能使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发挥其最大的作用,并促使其长期发挥积极作用。
3 结语
总之,农田水利工程在农村经济发展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加强农田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有利于节约有效的水资源,促进农业增产和农民征收,提高农业生产效益,进而促进农村经济的快速、健康、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玉娟,吴欢欢.新形势下农田水利节水灌溉发展探讨[J].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13(09).
[2] 滕金福.农田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发展思路初探[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12).
[3] 谢崇宝.发展高效节水灌溉之哲学思考[J].中国水利,2012(09).
关键词:小农水重点县 工程设计 阳谷县
中图分类号:S2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9(a)-0119-02
阳谷是山东省西部的农业和水利大县。总面积106 km2,耕地面积67111 hm2,18个乡、镇(办事处),850个村,81万人口。属黄河下游北岸冲积形成的平原区域。境内分属黄河、海河两大水系,黄河流经县域3 km,2处引黄灌溉工程和徒骇河、小运河、赵王河、金线河等27条县水务局确权划界的河渠纵横交织成网。总蓄水量2.53亿 m3。地表和地下水资源充足,土地肥沃,气候适宜,物产丰富。是全国千亿斤粮食产能和山东省粮食生产“十连增”先进县、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重点县。2010-2012年省政府确定为现代化高效节水灌溉项目县。现将工程设计建设情况报告如下。
1 项目区综合概况
经县委政府申报、省政府批复,2010-2012年小农水高效节水灌溉项目建设区为张秋镇、阿城镇、七级镇、高庙王乡四个区域近20万亩耕地。主要现状水利工程多是60年代前后建设的,现有小型水源工程182处,泵站提水灌溉工程4处,机井125眼。工程运行40多年来,由于地方配套资金不足,渠道衬砌率低、质量差、渗漏严重。建筑物超役运行已老化、退化失修。尤其是土质渠系损失水量较为严重。现状干级渠道衬砌率仅为15%;年均输水损失近1亿 m3。支级渠系几乎全为土渠,衬砌率仅为2%;灌溉水利用系数仅为0.48。灌溉模式仍是传统的畦田大水漫灌、跑、冒、渗、漏及群众乱扒乱堵,乱放水的现象普遍严重。早灌一次每亩需用水80余m3。项目区内干渠、支渠、农田斗沟等输排水渠沟长期管理粗放,渠道淤积,堵塞严重。农田输、排水渠沟布局极不合理等问题,严重制约灌区农业生产和经济发展,造成了水资源严重浪费。
2 现代化小农水工程设计的规划布局
项目区建设规划设计布局起点高,突出实效性。根据水资源现状,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和建议,优化工程设计,优选灌溉模式,全部采用管道输水方式。以管代渠、节水节地。水源依据是“靠河建站,不靠河打井”的原则,精心布局、细化设计。达到工程设计“三十年不落后,五十年还能用”的目标要求。共建成高效节水灌溉面积19.25万亩;铺设UPVC管道700 km,新挖疏浚河道172 km,新修建生产路83 km,新建、改建桥涵闸等建筑物302座,新打和配套改造机井943眼,新建泵站泵房36座,配套水泵、架设变压器、安装变频供水设备36台套。新建土壤墒情自动测报系统4处。设计实现“旱能浇、涝能排”的现代化农田管网工程系统。
36座泵站采用变频自动化控制,高效节能,943眼机井采用一泵多卡管道灌溉模式,节水省电、方便操作及管护。
3 工程设计模式
泵站工程模式:“一泵、一网、一卡两表多栓、一带、一畦田”。
机井工程模式:“一井、一网、一卡、一表、一栓、一畦田”。
一泵指泵站,控制灌溉面积3000亩左右。选用单级双吸中开离心泵,扬程24 m,功率22~185 kW,流量每小时500~1866 m3。泵站配置拦污栅网、闸阀、压力表、真空泵、变频柜、高低压配电设施等。系统运行自动控制,体现了新技术应用和高标准设计应用。泵室为钢筋砼结构,泵房为砖混结构,钢木套装门、塑钢窗、花园式院落。
“一井”指配套机电井。为混凝土砂管井。井深60~70 m,单井出水量40~60 m3,设出水口(给水栓)10~20个,单井控制灌溉面积80亩左右。
“一网”指输配水管网系统,从泵站、机井到田间出水口均用管网输水。“以管网代沟渠”、灌排水分设,实现田间自来水无死角无盲区。因管网系统较大,设计管道直径从Φ110~Φ500 mm均用UPVC管件。系统设进气、排气阀、泄水阀、闸阀等配套设施。泵站出水口设计安置磁流量计和插入式数字流量计两种计水量器具,给水栓配备移动水表和小白龙输水软管。
“一卡”指智能控制卡。用于泵站、机井启动,控制一座泵站、一眼机井灌溉。一泵一井多卡,依卡缴费,刷卡取水,实现计量用水缴费,促进了群众节水意识。
“两表”或“一表”,是系统中的固定水表和移动水表。固定水表安装于泵站灌区干管首端,由水管员管理。作为泵站计量用水收费依据。移动水表是将固定水表计量分配到用水户的延伸和依据。水表起止码由水管员记录,用水户确认。机井灌区仅在井池出水口设固定水表。
“多栓”或“一栓”,指泵站或机井系统的给水栓。泵站系统设多栓,机井设一栓用水灌溉。大田灌溉给水栓设计采用是先进的自动排气系统,解决了原来给水栓排气困难的问题。由一体式改为分体式安装,有自动关闭功能,节水高效。由地上变为地下深埋,便于机耕,用水泥浇筑,有防盗、防晒、防老化、不易损坏的优点。
一带是田间出水口以下连接小白龙输水带。给水栓通过输水带用快速接头连接向畦田内灌溉,使用方便。
畦田是田间畦块。传统长畦200~300 m,宽8~10 m,灌溉时间长,浪费水电。设计田间支管间距100 m左右,出水口间距50 m左右,畦田大变小,加大了田间节水效果。
泵站灌区和机井灌区核定水价为0.21元/m3和0.22元/m3,亩次灌溉成本10元左右,比传统灌溉模式节省50%.
4 工程设计综合效益分析
4.1 创新了灌溉模式,优化了水资源配置
项目区实现了高效节水管网化管道灌溉模式,通过现代化先进的管网工程进行农田输水灌溉。以生产路为框架,在田间铺设了纵横交织的封闭式压力管网。乡镇灌溉用水协会根据各村灌溉面积,农作物种植季节、生长情况、土壤墒情、旱情选择配水,实现了水资源优化配置和高效节水灌溉的目标。
4.2 为优化产业结构调整,保障了水利支撑
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现代化高效节水省电灌溉工程系统,全面解决了以往存在的“最后一公里”问题,优化了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先进科学的灌溉技术和充足的水源条件,使粮食及其它特色产业规模快速发展,项目区出现了一大批种粮大户,特色优质瓜果蔬菜等经济作物种植大户,形成了特色产业经济强镇、强村、增加了农民经济收入。
4.3 实现了高标准现代化农田基础建设
小农水工程的设计,实现了耕地灌区节水化,工程运行科学化、长效化、灌区路网化、工程管网化。同时实现了灌溉自动化,控制智能化。建成“旱能浇,涝能排”高标准农田近20万亩。用水成本由以前每亩次30元左右降至10元左右,节水节电,达到设计要求。
4.4 农民得实惠,政府得民心
阳谷县小农水建设重点县高效节水灌溉现代化工程设计建设从2010年11月22日开工,至2013年3月31日完工,达到了现代化建设水平。农业生产条件极大的、全面的得到了改善。实际效益超过了当初设计效益。据统计,项目区新增年蓄水、引水、提水能力485 m3,新建高效节水省电工程5处,改善、新增灌溉面积15.25万亩,年增产粮食平均202.47万 kg。年均增经济效益产值548.49万元,年节水1059万 m3,省工2664万个,节地1448亩,农民人均年增加收入1500元。经省市考评验收获优秀工程。
工程建设后,县水务局又帮助项目区乡镇协会建立了工程轮灌、维修、管护、财务管理、安全生产管理、水费收缴管理等相应配套的规范制度。并分期分批对基层用水协会成员、农村水管员进行了专业培训,建立了工程长效运行管理机制。从而使群众受益、政府满意。项目区工程运行完好率和水费征收率均达100%;真正实现了“惠民工程”“民心工程”。2013年9月,阳谷县以优秀的水利工程质量和数量,被省政府确定为第五批小农水建设重点县。获全省18个高效节水灌溉工程重点县名列第一的好成绩。
2013年春节期间,项目区受益村群众敲锣打鼓为乡镇政府和水务局送去了锦旗,上书到“水利工程为农民,党的恩情比海深”,“高效节水花钱少,多党的好领导”,“水利润泽万物,工程惠泽百姓”。
阳谷县小农水工程设计和建设者们,为农业大县向农业经济强县的跨越发展,攻艰克难,提供了强有力的水利支撑,践行了党的群众路线,促进了农村生产力和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周斌.水利工程自动监控软件系统的用户体验设计[J].中国水利,2014(1):53-54.
[2] 黄乾,吕宁江,于晓蕾.MATLAB在泵站管道优化设计中的应用[J].山东水利,2013(10):3-4.
论文关键词:高等师范院校体育课程 教学计划 教学内容
1引言
高等师范院校的培养目标是培养热爱教育事业、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掌握教育理论与方法,具有胜任中、小学教育和教学的工作能力的教师。学生毕业后从事的是基础教育工作,而体育不仅是整个基础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而且它还具有明显的教育功能,是教师对少年儿童进行教育的在重要手段。因此,掌握一定的体育专业知识和技能、教学和组织方法,是一名中、小学教师应具备的能力之一。
目前,高等师范院校和其他高等师范院校的学校体育,一并称为“普通高等学校体育”,体育课程也统称为“公共体育课”,有着相同的目的和任务,使用相同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这显然不能适应当前中、小学进行素质教育的需要。因此,对高等师范院校公共体育课程进行改革,是高等院校进行学校体育改革的重要部分。
2高等师范院校体育课程设置的误区
教育实践证明,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是我国培养身心健康发展的高级专门人才的需要,是发展我国体育事业的重要内容之一,是丰富高校课余文化生活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话重要途径,它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人,高等师范院校的学校体育工作也日益科学完善,在培养合格的中、小学师资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目前高等师范院校的学校体育,在其目的和任务等问题的理解与认识上还存在一些误区,而这些误区束缚了高等师范院校学校体育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造成在体育课程设置的内容和其他高校体育课程的内容上没有区别的状况。
2.1课程设置未能体现师范性
高等师范院校和其他高校在培养目标上,两者既有共性又有个性。从共性来讲,两者都是培养受过高等教育的专门人才,培养对象的年龄特点和学制大致相同。因此,在学校体育方面都统称为“普通高校学校体育”。但是,从个性来讲,两者培养目标是有区别的。高等师范院校培养的是中、小学教师,学生毕业后从事的是基础教育工作,而体育既是教育的重要在组成部分,又有明显的教育功能,是对少年儿童进行教育的重要手段。
前苏联教育家休金娜对中、小学教师明确指出:“学生的体育工作要求全体教师都应当进行,以实现学生的体育任务,每个教师都要承担学校章程和学生体育条例所规定的义务。班主任要引导学生参加课间操和课间游戏的组织工作”。于1990年3月12日国务院批准颁布的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中第九条明确规定:“体育课是学生毕业升学考试科目”。1998年除甘肃省外,全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正式进行了初中毕业生升学体育考试工作。2001年3月教育部办公厅、国家体育总局办公厅颁布的《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中规定测试内容为三类,即形态、机能和身体素质。由此看来,要完成中、小学目前繁重的体育任务,仅凭少数的体育专业教师的单一工作是无法完成的,而需要由学校全体教师共同来完成,这就对高等师范院校学生在体育方面比其他高校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因此,高等师范院校的学生,应该比其他高校的学生要更深层次地理解体育。所以,高等师范院校的公共体育课程的设置要与其他高校要有所区别,必须围绕培养目标的特性和需要来制定,必须体现出师范专业的特点。即在完成“普通高校学校体育”任务的基础上,安排一定的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应掌握的知识和技能,特别是运动组织和教学方法等内容,以适应当前中、小学进行素质教育和体育发展对教师的需要。
2.2忽略对学生进行道德意志品质、情操的培养
作为教师首先不仅要有过硬的道德意志品质,做到为人师表,而且要有善于培养和引导学生进行这方面的能力。目前的学生中有很大一部分是独生子女,这就对他们在道德意志品质方面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前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曾说过:“经常的体育锻炼,不仅能发展身体的美和动作的和谐,而且能形成人的性格,锻炼意志”。“体力大充沛,对孩子的精神生活一智力的发展、思维、注意、记忆及专心程度起决定作用”。体育作为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同德育的相互联系意义重大,是培养学生道德意志品质的重要媒体。体育运动的过程就是最直接、最直观的克服困难的过程。但是,在过去的高校体育课中,在这方面的工作仅仅是停留在口号上,没有将具体的内容有目的、有计划地贯彻到体育课具体的细节中去。这不仅在对培养高等师范院校学生本身的道德意志品质方面工作的不够,而且甚至造成今后在做教师工作时的欠缺。
2.3缺乏对学生进行组织能力的培养
高等师范院校的毕业生,在走上工作岗位后有很大一部分要担任班主任甚至学校领导的工作。自从捷克和斯洛伐克教育学家夸美纽斯提出班级授课制度配备班主任以来,班级便是教育的实体,班主任便是这个教育实体的组织者和领导者,是对这个班几十个学生全面负责的老师。为了完成把全班几十学生培养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的工作,如果没有较强的组织能力是不能完成这个使命的。而体育活动和体育教学的组织与进行主要是在室外运动场实现的,学生活动的范围大,人际交往频繁,外界环境干扰大,组织工作显得尤为重要。由此可见,在体育活动和体育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组织能力的培养是很好的一种途径。但在目前的体育课中教师进行的工作仅仅是单纯的教学活动,没有有目的、有计划的对学生进行组织能力的培养,这对师范学生的综合能力的培养是有欠缺的。
3高等师范院校公共体育课程设置改革的设想
自从18世纪中叶学校体育确立以来,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中,学校体育始终是以“教育体育”这样一种相对独立的社会文化现象而存在,这种“教育体育”是以生物体育观为基础的。它所追求的是个体水平的生物效果,学校体育更多地注重和强A的是强身健体的生物学作用和由此而派生出来的促进物资文明的功能。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人和发展,学校体育领域正进行着从教育领导体制、教育结构、目的任务、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的研究与实验。因此,对师范高等院校的公共体育课程设置、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进行改革,是目前高等师范院校进行学校体育改革的重要内容。
3.1教学计划
目前的高校公共体育课程统一规定为两学年,课时数为120-144学时。要使高等师范院校的毕业生在冷后的工作中适应当前中小学体育发展的需要,目前高校公共体育课程的教学计划、内容的安排显然也不能适应今后工作的需要。因此,教学计划内容的安排要在考虑完成其他高校公共体育课任务的基础上,安排一定的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应掌握的知识与技能,特别是运动组织和教学方法等内容。由于近年来高校招生计划的扩大,各高校现有的教学设施和教学人员的数量都出现了较为紧张的情况,因此,我们在安排教学计划时应根其具体情况来考虑:1)教学设施和教学人员较为充足时可将体育课程改为三年,总课时增加到180-220学时;2)教学设施和教学人员较为紧张的院校将其保持目前两年的计划,但对其教学计划内容进行调整;3) 教学设施和教学人员非常紧张的院校可将新计划的体育课程实行选修。
方案一:将现行两年的教学计划改成三年,总课时数增加为本180-220学时具体见下表:
方案二:由于近年来高等院校招生计划的扩大,各高校在教学设施和教学人员的数量上都存在者较为紧张的情况。因此,在两年教学计划不变的情况下来改变其计划内容。见下表:
3.2教学内容
体育教学内容是指为实现体育教学目标而选用的运动基本理论和各种运动技术动作。高等师范院校的公共体育教学内容应根据学生毕业后的工作需要来设置,因此其内容要符合中小学生的特点来定,具体如下:
3.3增设一些符合中小学特点的非正式比赛项目的竞赛活动
竞技体育比赛是高校体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它不仅对巩固和提高体育课所传授的体育知识、技能,提高学生的运动能力,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组织能力等面具有重要的意义。为了实现高等师范院校体育的针对性和与公共体育课程的互补,应在规定的正式比赛项目的基础上增加一些符合中、小学生特点的非正式比赛项目的竞赛活动。如:广播体操、跳绳立定跳远、趣味性游戏、三人制篮球等项目。
1、基本概念
修缮主要是指对建筑、设施损坏的部分进行修复,并不改变其原有的功能和用途。改造则是指对建筑、设施进行改造,使其不保留原有用途。修缮改造工程招投标在档案中与新建工程档案并无很大差别,但是仍存在理论知识的差异。
2、修缮改造工程招投标档案
修缮改造招标是指以修缮改造项目为对象,以优选工程承包方为目标的招标活动。招投标活动一般由三个部分组成,分别招标人、投标人和招标机构。其档案也由招标人、投标人与招标机构自行保管。在招投标活动中,根据招标人的实际情况和相关法律规定,需要借助招标机构来帮助完成招标工作。招标方式共分为两种方式:公开招标和邀请招标。两者都必须遵循公平、公正、公开及诚实信用基本原则[1]。
二、高校修缮改造工程项目招投标现状分析和存在的问题
1、高校修缮改造工程项目招投标现状
高校修缮改造工程主要分为建筑物修缮改造工程、设备修缮改造工程及零星维修改造工程这几个项目分类,但是对于档案的应用却大同小异。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各个高校经过了快速的发展时期,为不断满足教育科研和广大师生的需求,修缮改造项目越来越多。由于高校是一个极其稳定的机构,并且具有良好的信誉和资金保证,高校建设项目逐渐被社会越来越重视,所以各施工单位对承建高校项目竞争也日渐激烈。
2、高校修缮改造工程项目招投标存在的问题
①招标人存在以下几个问题:规避招标或假招标、投标方资格审查的不够严格、评标人员的资质不足、操作程序不规范;②投标方即承建方存在以下几个问题:围标、实标、违规低价中标、违约或违法;③招标机构存在以下几个问题:专业知识和技能匮乏、管理水平滞后、招标机构相关制度规范不够完善、一味追求个人利益,不顾职业操守。以上三个方面间接地导致了工程招投标档案的应用[2]。
三、高校修缮改造工程项目招投标管理措施
1、招标程序的正确建立
为了公平、公正的展开高校修缮改造的招投标工作,形成一套完整的招投标程序的管理机制,应健全资格预审机制并严格制定预审文件的要求,并且档案也要做到严谨明确,这样可减少串标、围标的发生,经过预审通常是实力强厚,信誉连良好的潜在投标人。对于档案的应用也能轻车熟路,做到清晰明确。科学的设立评标小组将会使招投标程序更加完善,评标环节是招投标过程中对于质量把关的重要环节,评标小组在整个评标环节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翻查实际案例,建立一个素质优良,专业素养精湛的评标专家组尤为重要。万事都需要经验,有着良好的素质与经验的专家小组将会使事情事半功倍,对于档案的应用也将会符合各项标准。
2、加强对合同的管理
在修缮改造工程过程中。经常发生承建方或不能满足修缮改造工程的的需要,承建方不能履行投标文件,不能严格遵循合同规定等众多问题。上述问题将会严重影响到施工进度计划、施工质量以及资金使用等众多环节。因此,加强对合同的管理,减少因合同内容不够完善造成的风险和不良影响,势在必行,由于工程的所有档案最后都要归档,上报相关部门,所以一个工程的是否合格,除了业主检验,最重要的是档案的应用,将档案明确归类,正确的应用是一个工程中的根本。
3、监督和审计
加强招投标活动过程的监督和审计能够有效的抑制一些违规违法行为的发生。具体方法是纪检、审计等相关部门要做好招投标一应相关监督管理工作及对于档案的严格检查。严格监督招标合同、图纸及相关全部资料和档案的应用,为了确保整个招投标过程公平、公正,适当的引入相关的监督机构将会对整个招投标工程进行合理的监督和控制,从而实现招投标的公平、公正、公开及城市授信原则[3]。
四、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