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汉字的演变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 日语汉字 汉语 日语 汉字历史
一、古代日语平假名和片假名及汉字音读和训读的产生
汉字开始在日本使用时,用汉字写的文章就是汉文。理解汉文的内容,同时又可从中找到适合日语标记的形式,是当时日本人的迫切要求。但最初汉字并不和日语结合,还是一种外语,它的音不同于日语中的发音。这时,即使借用汉字记录事物,也不可能表达日语本身。大化改新以后,日本不论在政治上,还是文化上都以中国为范本进行了模仿。这个时代也是中国文化模仿直译时期。可以说汉语基本上保持了原本的意义用法。因此,新借入日语的汉语和和语并不相容,各自并行。汉字只有行政官员、学者、僧侣等有教养的人才会使用,并非一般百姓使用的文字。而且主要是男性用语,不是女性的日常语言。
使汉字记录日语成为可能,主要有以下两种契机:一种是舍弃汉字本身所具备的意义,只借用它的音来记录日语的音;另一种是固定与汉字意义相对应的日语训读的成立。前者首先开始用于记录固有名词,但是这种表音的方法不久就扩展开来,发展为日语中一种独立的标记形式,确立了独自的用字体系,从而和中国汉字相脱离。在字形上虽还是汉字,但事实上它的用法只限于表音的真假名的成立,所谓“真假名”指的是万叶假名使用汉字,一字一字地表音。
另外,在日本人教授汉文时,开始虽是用汉语读,用汉语写,但要翻译成日语进行解释。例如:
(汉文)学 而 时 习 之
(日译)まなびて ときに これをならふ
就像这样在不断的汉日对译中,与汉字相对应的日语训读逐渐固定下来,这使直接用日语读汉字成为可能。同时以训读为契机用于表音的借训假名的用法和直接表日语的正训的方法开始普及。
就像这样都是借用汉字的形体,一种具有表意功能,一种具备表音功能。在这两种形式并行的文章中,为了便于阅读,必须有视觉上的差异。但上述分类之间确有难以明确界定的地方,而且只用这种平面的方法是不可能完全弄清隐藏在标记后的复杂原理和主观意图的。
为了使表意汉字和表音汉字在视觉上相区别,除了像诏书体那样,根据文字的大小来区分以外,也就只有改变字体了。于是就出现了草体化和省略两种方法。所谓草体化就是把真假名的草体尽量简化为简单字形的方法,所谓省略就是截取真假名的一部分(如:偏旁部首)来代表整体。用这种方法创造出了假名,假名也是将汉字的一部分或极简草体化而创造的表音文字。
奈良时代以来,佛教极为盛行,那时的僧人和知识分子读汉文使用多种符号,以便于在行间注音,栏外释义;并考虑到汉字的简化。片假名就是由这类符号和简化汉字而渐变过来的。片假名大部分是通过省略,只有两、三个是通过草体化和省略并用创造出来的。
二、中世汉字使用的通俗化
从公元11世纪末(院政时期开始)到公元17世纪初(江户幕府)大约五百年间,日语有了很大发展。特别是从院政期到南北朝动乱期大约三百年间,是从古代日语向近代日语过渡的时代,是极为重要的时期。中世以来,随着识字阶层的扩大,汉字的用途日益呈现通俗化。汉字的通俗化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汉字的字体,另一个是汉字的用法。这种倾向在室町后期更为明显,当时《下学集》、《节用集》、《倭玉集》等通俗实用的词典相继完成,并被广泛使用。此外,还可以看到社会通用的汉字标记,即在汉语用法方面,形成了一种所谓的“当字(借用字)”。例如:上ど(土)、天下(殿下)、上ホン王(王)、三化(悔)、浅猿(浅マシ)(上面诸词后面括号里的是正字)。不但字音语(汉语词)用汉字,就连和语词也用独特的汉字进行标记,日语称为“充”、“宛”。如:
糸(いと)星(ほし)久(く)、糸(いと)惜(をしく)、白(しれ)物(もの)、指事(させることなし)《御地堂关百记》
中世以后,借用字已广泛运用在汉字片假名混写文和书信中。汉语词比起和语词有词型短小、语言明确、表达精练的特点,所以日本人在用汉字标记日本固有词汇时,一部分向字音语转化,形成新的汉语形式。如:
をこ=尾(び)(ろう)?摇?摇ひのこと=家(くわ)事(じ)?摇?摇はらをたつ=立(りっ)腹(ぷく)ではる=出(しゅっ)(ちゃう)?摇?摇かへりごと=返(へん)事(じ)?摇?摇造作なし=(む)造(ざう)作
这个时代日语在音韵方面的主要特征还有拨音、促音、连浊、连声的出现。这些变化多少都与唐音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在形态学方面最突出的就是二段活用一段化。这说明文语正在向口语转变。南北朝统一后,室町幕府在京都设立幕府后,日本社会身份制度日益巩固,语言自然要与身份相符,自古传下来的身份制度形成了日语在身份方面的区别。
三、近世日语汉字的独立
作为一种实用语言在中世渗透到日本国语中去的汉语进入近世后作为一般百姓用语更为普及。这时,开始形成了日本的“国语”,这是人民大众常用的语言。以18世纪中期为界限,前期是以京都大阪为中心的“上方语”时期,后期是以江户为中心的“江户语”时期。京都是自平安朝以来日本人建都的地方,也是长期以来标准日语的中心。但到了明治维新前约150年,江户语逐渐兴起,成为日本的共通语。这时汉语不仅可通过文字进行学习,还可在日常对话中记忆。因此,逐渐搞不清汉语原本是用什么汉字书写的。汉语用假名标记的越来越多,汉语的语源也变得越来越模糊。随着汉语的口语化,词形和词义也发生了变化。用和原本汉语不同的汉字标记的词也日益增多。特别是在江户时代的读本里,使用近世中国难懂的汉字来标记日本固有词汇的例子显著增加。连一般只用假名标记的助词、副词、动词等也开始使用汉字标记了。如:
丈(だけ)、(ばかり)、迄(まで)、矢り(やはり)、殆(ほとん)ど、仕舞(しま)ふ、少(しば)(らく)、周(まわり)、吃(びっくり)、罪(あやま)る
四、近代用片假名表示的外来语的出现
德川幕府末期开港以后,西洋文化传入日本,外语译著不断涌现,还出版了英日词典等。介绍外国文化、从事外语翻译的知识分子作为修养钻研汉学,汉文依旧占权威地位,使用大量汉语的汉文直译体很盛行。但想要限制、废除汉语,把文章翻译得更为通俗易懂的学者却试图使用日语固有词汇和俗语。福泽谕吉最早提出限制汉字论,他在《西洋旅行指南》中把“会社”译成“合”,把“保”译成“合”。但是像这种源于俗语的译语并未获得认可,翻译时主要还是依赖表现简洁严密的汉语。但到后来不依照汉字出典,只按照字面意思翻译了,于是造出了许多生硬的汉语词,并用汉字来标记外来语。如:“洋卓(テブル)、道(レル)、天(ビロド)”等。但随着西洋学问逐渐代替汉字、汉语,再加上汉字字体复杂,同音异义语的不断增加,日本开始废弃汉字,直接借用外语的发音来标记外来语了。
五、现代日本政府的汉字改革
1945年8月15日,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日本社会的价值观发生了改变,旧的事物被否定,人们开始追求新鲜事物。就在这种风潮中,于当年11月27日召开了战后第一次国语审议会。这次咨询是以《标准汉字表》再讨论的形式进行的,《当用汉字表》和《现代假名的用法》成为现代日语标记的出发点。1946年11月16日语内阁公布的《当用汉字表》,由1850个汉字组成,并把这些汉字称为表内字。
纵观二战后日本政府实施的一系列国语政策,基本上是以更容易地推行义务教育和提高一般语言生活的效率为目标的。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日本政府主要采取了以下三个手段:
1.使用假名限制汉字。2.使用片假名代替汉字的范围。3.使用汉字假名混合词代替纯汉字词。
六、结语
在古代,中国的汉字传入到日本后,刚开始与日本的和语并不相容,各行其道,汉语只是外语。不久,把汉字作为日语的表音符号即真假名的诞生,以及后来假名的正式形成和被广泛使用。而在日语翻译汉语的过程中汉字的训读产生,这使日语直接利用汉字表意成为可能。最终日语利用汉字达到了表音和表意的双重功能。在中世,汉字应用不断普及与发展,汉字使用通俗化,音韵方面的主要特征还有拨音、促音、连浊、连声的出现。到了近世,日语中的汉字的发展偏向独立化,有了很多日语本身的特点。近代,作为汉字的补充,用片假名表示的日语外来语出现。现代,随着西方经济和文化的盛行,日本民众对汉字的使用有着不同的看法,有人甚至提出废除汉字的主张,政府在这样的背景下也推行了一系列的汉字改革。
参考文献:
[1]白川静.文字逍遥[M].平凡社新版,2010.
[2]原宏之.日本の字[M].岩波新.岩波店,1991.
[3]山口仲美.日本の史[M].岩波新,2006.
[4]忠夫.日本はどうわるかと文字[M].岩波新,1981.
[5]夫.研究[M].むぎ房,1994.
[6]村山七郎・大林太良.日本の起源[M].弘文堂,1973.
关键词 汉字 演变 视觉传达
一、篆书对于文字改革具有划时代意义
西周后期,汉字发展演变为大篆。大篆是承接西周金文而别于六国俗体异文的正统字体,虽然早已佚传,但在其后的石鼓文字中似乎有所体现。大篆的发展产生了两个特点:一是线条化,早期粗细不匀的线条变得均匀柔和了,它们随实物画出的线条十分简练生动;二是规范化,字形结构趋向整齐,逐渐离开了图画的原形,奠定了方块字的基础。
小篆又名秦篆,为秦朝丞相李斯所创。秦始皇灭六国,统一华夏,其疆域广而国事多。文书日繁,原有文字应用不便;并且原有秦、楚、齐、燕、赵、魏、韩七国,字不同体,写法各异,亦亟待统一,乃命臣工创新体文字。于是,丞相李斯作《仓颉篇》,中车府令赵高作《爰历篇》,太史令胡毋敬作《博学篇》,皆就大篆省改、简化而成。小篆又名玉筋篆,取其具有笔致遒健之意而名之。小篆较之大篆,形体笔画均已省简,而字数日增,这是顺应历史社会进步的要求所致。从古文字到大篆、从大篆到小篆的文字变革,对于中国汉字的发展定型和体系化发展具有划时代的重要意义。
二、社会需求使改繁为简的隶书应运而生
隶书,一般是指那种有波磔的、一横一捺都拖着刻刀一样的长长的尾巴的隶字。其实这只是隶字中的一种,隶书并非以波磔为惟一的特征。“隶书”始为秦朝隶人程邈所作,当时随着社会的发展,政务多端,文书日繁,记录事务单用小篆已经深感不便,迫切需要一种比小篆更为省简、规范的文字,以便手书写和镌刻。由于当时改简小篆为社会亟需,势在必行,致使隶书这一比小篆规范得多的新的字体应运而生,得以面世。从小篆向隶书演变的第一步,最显著的变化是从婉曲的线条变为平直的笔画,从无棱角变成有棱角,这就大大方便了书写和镌刻。在文字演变史上又跨上了一个新的、关键性的阶梯,对文字的规范、定型至关重要。
在秦、汉初,短短数十年间,从大篆到小篆,又从小篆演变成隶书,发生了重大变化。演变之速、过程之短、变化之大、意义之深远,古今中外,实属罕见。这就不能不归功于“社会需求”这一于科学技术的发展所提供的推动作用了。人们常说,社会安定,百业俱兴。秦朝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大帝国,对文字的需求是迫切的。为了求速、求易,以满足日益繁杂的政务上的需要,改繁为简并进一步规范文字,势在必行。中国的汉字,经过隶变之后,字的形式、笔画和构成,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字的数量也急剧增加,结构组成已超出“六书”范围。
三、 真、草、行三体的出现使汉字已成为纯视觉艺术品
至汉代,隶书发展到了成熟的阶段,汉字的易读性和书写速度都大大提高。隶书之后又演变为章草,而后今草,至唐朝有了抒发书者胸臆,寄情于笔端表现的狂草。随后,柔和了隶书和草书而自成一体的楷书(又称真书)在唐朝开始盛行。我们今天所用的印刷体,既由楷书变化而来。介于楷书与草书之间的是行书,它书写流畅,用笔灵活,据传是汉代刘德升所制,传至今日,仍是我们日常书写所习惯使用的字体。
汉字发展到草书一体时,已近于完美无瑕的纯视觉艺术品。唐朝之后,虽又出新体——张旭之“狂草"。但狂草写出来他人多不能识,只能作为供人们欣赏的艺术品,而失去了文字作为记载和传播信息的本能。随着社会进步中文字所承载的社会功能,它们的发展只能在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存在的同时,必须重视印刷字体的实现方式和前进方向,才能更好地发挥其作用。
四、 印刷体更加规范、严谨地适应视觉传达的需要
汉字后期的发展演变,与印刷术发展有一定的关系。印刷术发明后,为适应印刷,尤其是书刊印刷的需要,文字逐渐向适于印版镌刻的方向发展,出现了横平竖直、方方正正的印刷字体——宋体。宋体字既适于印刷刻版,又适合人们阅读时的视觉要求,一直沿用至今,是出版印刷所需的字体设计方式,其主要特征是更加规范、严谨,能更好地适应视觉传达的需要。
汉字演进的主要动力,来自社会文化事业发展对文字的简易、规范和视觉审美等方面的需要。正是这种社会的需求,使得中国的文字从不规范到规范,为印刷术的发明与完善创造了条件,也正是由于这种社会需求,导致印刷术发明后的印刷字体的进一步成熟。同时,出于这种社会需求,在现代印刷技术高度发展之今日,印刷对美化版面等艺术领域的要求提上日程,使得黑体、标准体、美术字体等的出现和应用,让今天的印刷版面为之一新。所以,社会需求是文字发明与发展的真正动力。
从设计艺术学的平面视觉传达设计角度来讲,文字与图形一样,始终是创意设计最基本、最重要的方面,虽然汉字体系已十分完备,其书写表现也已基本规范;但其创意空间并没有封闭,还具有十分广阔的天地及无穷尽的活力。汉字在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发展中步入了光与电的图文网络信息传达阶段。这就为当代的平面设计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目标要求,也同时提供了更好的创意设计平台和发展空间。
(作者单位:苏州大学艺术学院)
参考文献:
[1]裘锡圭.古代文史新探[M].凤凰出版社(原江苏古籍出版社),1992.
[2]王家民.中国艺术设计概论[M].中国文联出版公司,2006.
[3]朱仁夫.中国古代书法史[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
在《说文》中许慎认为:“企”字的本义为“踮起脚后跟”,明确地说明了“企”字的本义。在古籍中,多用“企”字的本义,如《汉书・高祖纪》:“日夜企而望归”,意思是:白天晚上都踮起脚跟远望期盼归来。由“企”字本义又可引申为“盼望”:由“盼望”又可引申为“赶上”,如《新唐书・杜甫传》:“……可企及也。”也就是说:是可以赶得上的。
“伏”是个会意字。1.金文的字形。左上面是一个面向左的人,这个人的屁股后边有一条犬(狗),表示这条狗把人给拽倒了。在此,“伏”的本意就是“趴下”。2.小篆的字形,是由金文演变而来,字形更规整了。但仍是左人右犬,其义未变。3.楷书的字形。
“伏”的本义很清楚就是“趴下”。从“趴下”引申为“埋伏”,在古文中其字义基本没变,但也有假借的,如《汉书・景帝纪》“有罪者不伏罪”,这里的“伏”又是“服”的假借字。汉字在其演变发展过程中假借字很多,我们在今后还会见到。
“伐”字是个会意字,从“砍”引申为“割杀”。我们看看。1.甲骨文的构成:左边是面朝左站立的一个人,右边是一把长戈,戈的长刃正砍在人的脖项上。2.金文的字形,基本与甲骨文同形。3.小篆的字形,仍是左人右戈。4.楷书的字形。
“伐”的本义是“砍”,由此可以引申为攻打、讨伐。如《书经・武成》“武之伐殷”。这个“伐”字是“讨伐”的意思,通过战争手段用武力攻打。固“攻打”就可能取胜,取胜则有了“功”,所以“伐”字又可以当“功劳”讲,又可从“功劳”引申为“夸耀”,如《庄子・山木》:“自伐者无功”。意思是讲自己夸自己的人无功。
“休”字是个会意字。1.甲骨文字形,表示一个曲背弯腰人(右边)在一棵树(右边的木)下休息。2.金文的字形。其义未变,只是把“人”与“树”左右调换了位置。3.小篆的字形,与金文的字形一致。4.楷书的字形。“休”字的本义是“休息”,人休息就会停止活动,由此又引申为“停止”的意思。有时“停止”是由他人指导的,所以后来又引申为“禁止”和“不要”的意思,如杜甫《戏赠友》一诗中:“劝君休叹恨”。就是说请你不要叹恨了。
在这里,有同学会问,成语里“休戚与共”中的“休”字是什么意思呢?其实,从“休”字还可引申有“高尚”的意思。你想想,古人在生产工具落后、极度的体力劳动后能够休息是多么高兴啊。“戚”字的本义是“悲伤”,那么“休”义的“高兴”和“戚”义的“悲伤”结合在一起说明什么呢?这就是形容人与人的关系非常亲密,高兴和悲伤都是心心相印,紧紧相连的。
“众”字太有意思了,你们看。1.甲骨文的形状,像不像许多人(下部)弯着腰在烈日(上部)下劳动,看到这个字,真是“汗滴禾下土”的样子。这就是“众”字最早的字形,这个字是古人在劳动中创造出来的。2.金文的字形,原来头上的“日”变成了“目”,很像是奴隶主的一颗狰狞的大眼睛在监视人们劳动。3.小篆的字形,上部仍为“目”,下边是三个人。三表示很多的意思。易经中“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古人用“三”来表示诸多的含义。所以,我们现在还常说:“三人为‘众’”。4.楷书简体字形。“目”不见了,仅保留下三个“人”。
许慎《说文》中指:“素,白致缯也。”所以说“素”字的本义是指致密而又无颜色的丝织品。由此,可以引申为“白的”,“没有染色的”。如《礼记》中:“天子素服,乘素车。”这是说天子出行穿白色的衣服,乘坐不带颜色花饰的马车。由此又引申为“朴素”、“纯朴”。如陶渊明诗中“闻多素心人”,意思是说:听说很多都是心地善良淳朴的人。
“素”字的词义还包括:①构成事物的基本成分。如元素,因素。②向来,往常。如素无往来。③白:不付代价。如素友。④蔬果类的食品。如吃素,素菜。
“索”字为象形字。①是甲骨文的字形。其形状很像一条又粗又长的绳子,绳子的上端分岔成了三段,意指这条绳子是由三段小的细线盘搓而成的。②是金文的字形。上部的三段小绳不见了,变成了双手,意思是用双手盘搓绳子的。③是小篆的字形。在左右各加了一条竖曲线,意思应该是表示绳索可以垂下深渊,用于攀爬或垂放。④是楷书的字形。
“索”字的词义还包括:①完结:尽。②离散:孤独,如离群索居。③法,度。④姓氏。
“悬”字是个会意字。①是金文的字形。左边是一个大树(木),右边是一条绳索吊着一个人头,这个人头的眼睛圆睁,仿佛死不瞑目。②是小篆的字形。其左边是倒悬的“首(头)”部,用三条竖曲线表示头发下垂,右边是个“系”字,表示用绳系着头颈吊了起来。③是楷书繁体的字形。在原小篆字形的下面添加了一个“心”字,表示“提心吊胆”或“牵肠挂肚”之意。③是楷书简化字的写法。
“悬”字本义是“吊挂”,如《水经注》:“悬流飞瀑,近三百许步。”这是说庐山的瀑布仿佛悬挂在半空中,有三百步长。由“吊挂”之义又引申为“牵挂”,如“悬心”、“悬念”等。因“牵挂”具有时空感,所以又与“遥远”有关,“悬”字同时还有“远隔”之意,如“遥看塞北云,悬想关山雪”。由“遥远”又可以引申为“久拖不决”的意思,如“悬案”。
“悬”字的词义还包括:①凭空,无所依据。如“悬断”。②悬空,无所依倚。如我们写毛笔字时的悬腕。③乐悬,是指钟磬的架子。
这个“率”字是个象形字。①是甲骨文的字形。中间那部分为“网”形,左右两侧的四点表示水滴或水流,可见“率”字本为渔网之形。②是金文的字形。中间“网”形未变,左右的四点外撇,表示提取渔网时水珠四溅。③是小篆的字形。在原字形的上下部各加了点和横表示竿柄,其意是表明,这“网”不仅仅能捕鱼,还可以手持或支在地上捕鸟。④是楷书的写法。
在《说文》一书中,许慎指出:“率,捕鸟毕也。象丝网,上下其竿柄也。”在这里出现了一个新的字“毕”,“毕”是远古时期田猎用的长柄网。应该是先有不带柄的“鱼网”“率”,后有带柄的“鸟网”“毕”。由“网”引申为“捕捉”,由“捕捉”引申为“带领”,如“率队出征”。由“带领”又引申为带兵打仗的人,即“将率”。如“将率不能则兵弱。”到了后来,“将率”的“率”字写成了“帅”。“帅”也为姓氏。
“士”是个象形字。这个字笔画很简单。就三画。其实这个字最早时仅为二画。①甲骨文的字形。表示禾苗插立于地上。②是金文字形。③是小篆的字形。④是楷书的写法。后面的三种字形,都是在甲骨文的字形上增加了一横。
许慎在《说文》中讲道:“宋,居也。”可见“宋”字的本义与“家”字的本义是相似的,都是指人居住的地方。后来,“宋”字的本义消失了,被借为国名,开国君主是商王纣的庶后,建都今河南商丘一带。再往后,还有北宋、南宋等朝代。现在大都作姓。近代,“宋”还是拉丁文souns的音译。是响度单位。1宋等于1000毫宋,1毫宋约相当于人耳刚刚能听到的声音响度。
这个“定”即是“安定”的“定”字。①是甲骨文的字形。其外部表示房子,房屋。人有其居,表示“安定”、“安居”之意,可见“定”是个会意字,室内的上部一个为“口”下为“止(脚)”,这个“止”其实就是个“正”字。“正”字的含义就是脚根站得端正,不偏不歪,在房屋内不偏不斜即表示为“安定”或“定居”之义。②是金文的字形。原来甲骨文字形中的“口”衍变成了实心的,但其义未变。③是小篆的字形。这一改,什么都清楚了,你们看:室中是不是一个“正”字?④是楷书的字形。但下部的“正”字变成了“疋”。但其义仍未变。
由“定”的本义后来又引申出“决定”或“肯定”,如“吾虑不清,则未可定然否也”。意思是:我还没有想清楚,还没有肯定是否可以。
“定”字的词义还包括:①一定:必定。②究竟。如“不知花定有情无。”意思是不知到花开时究竟是否真有此情此意。③约定,如定婚、定货。④还有留:止之意。
这个“宜”字就是大家随口都可以吟诵的“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一诗句中的“宜”字。“宜”字是个象形字。①是甲骨文的字形。外形好似古代祭祀用来盛装祭品的一个容器,也是礼器,在商周时期礼器都是以青铜制作的,其规格、用途、制式十分严格。在这个容器中间的两个“A”形状的符号表示祭品(如牛、羊等)。②是金文的字形。稍有变化,但其义未变。③是《说文》一书中“宜”字的写法,原来表示容器的外形变成“宀”头,很像一个罩子。这也对,表示祭品放在一个平盘式的容器中上面有个盖子。④是小篆的字形。更简单了一些。⑤是楷书的字形。
《尚书・秦誓传》中指出:“祭社曰宜。”“宜”本为牲畜祭品,祭品是美味佳肴。后转为祭名。《诗经》中的“与子宜之”意思是:给美味佳肴,在这里,“宜”即是肴。后来,又由合乎口味的美味佳肴引申为“合适”,又由“合适”引申为“应该”,如诸葛亮《前出师表》:“不宜妄自菲薄。”也就是讲不应该过分地看轻自己。
“宝”字最早是个会意字。①是甲骨文的字形。外部表示一所房屋,屋内有“贝”和“王”。“贝”是表示“贝币”(远古时期人类最早使用的货币),有“贝币”就是有钱,有宝贝;而“王”表示王权,这就是讲,在当时有“贝”有“权”是最宝贵的。②是金文的字形。在甲骨文的字形中又增加了“杵”和“臼”之类的“舂米”用具。这说明,在远古时期人们同时也把必需的生活用品视为“宝贝”。③是小篆的字形。把金文中的“杵”和“臼”变成了“缶”字,意指一种容器。④是楷书的繁体字形。⑤是楷书的简化字写法。
“宝”字的含义很简单,也很清晰。“宝”字的本义就是“宝贝”。古时金银钱币都称为“宝”,如“元宝”、“通宝”,自古以来“宝”字都是用来指很贵重、很稀少、很难得、很珍爱的物品。
“实”是个会意字。①是金文的字形。其上部表示房屋,下边表示屋内的有一贯贯“贝(钱财)”。②是小篆的字形,与金文相似。③是楷书繁体字形。④是简化字。
许慎在《说文》中讲道:“实,富也。”“实”字的本义应为“充实”。你们看金文的写法,家中有一贯一贯的“贝币”,家中这么有钱,心中能不踏实吗?能不充实吗?《商君书》中的“仓、府两实,国强,”意思就是讲:粮仓和钱库都很充实,那么国家一定强盛。因为果子总是饱满的,所以由“充实”又引申为“果实”,“种子”;又可以引申为“真实”、“不虚”,如《汉书・司马迁传》:“不虚实,不隐恶,故谓之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