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苏轼前赤壁赋

苏轼前赤壁赋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苏轼前赤壁赋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苏轼前赤壁赋范文第1篇

苏轼的《赤壁赋》,远在直接阅读原作之前,我们其实早就通过明朝魏学的《核舟记》而接触并掌握了其中的名言:“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和“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从对联创作角度言,苏轼《赤壁赋》名言在此之出场,用专业名称来讲就是“集句联”。所谓“集句联”,就是摘取前人作品中的词句组合而成的对联。

作为文学名篇,人们对苏轼《赤壁赋》阅读、理解和接受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以它为源而生发出了许多的集句联,而台湾东吴大学文学系刘宗烈教授个人成联就达三十副,其中八言十八副,十言一副,十一言三副,十二言一副,十四言两副,十六言三副,二十九言、四十九言各一副。

本文拟对源自《赤壁赋》的集句联进行分类介绍,这样既能显示《赤壁赋》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巨大影响,也可使读者一窥“集句联”和创作特点,在写作上获得相应的启发。

一、“全一原”式。就是集句联,无论上联或下联,全都直接引用《赤壁赋》语句。

如《核舟记》中的“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和“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以及刘宗烈教授如下两副对联:

1 玄裳缟衣,遗世独立;桂棹兰桨,顺流而东。

2 挟飞仙以邀游,吾生须臾。知不可乎骤得;泣孤舟之嫠妇,今者薄暮,予亦悄然而悲。

二、“全一化”式,就是集句联,无论上联或下联,虽然全都引用《赤壁赋》语句,但有直接引用的,也有间接引用的f包括语序都作了调整)。如“扣弦而歌,风起云涌;举酒属客,月明星稀”。

又如题写在东坡赤壁二赋堂上的对联:

月色如故,江流有声。

上联概括《前赤壁赋》所写之“月”,八百多年前曹操“月明星稀”之“月”和八百年后东坡所见之“月出于东山之上”之“月”,是同一个月亮――江山依旧。但隐含其间的却是。曾为“一世之雄”的曹操“而今安在哉?”的人事已非之感。下联直接用《后赤壁赋》句子写“水”,由此也可隐括“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之感慨。全联仅用八个字写景,但因为与苏轼・的著名词赋构成了“互文关系”,所以展现在人们眼前的却是一幅有静有动、有声有色、情景理融为一体的画卷,耐人寻味。

梁羽生《名联谈趣》曾经抄录清末民初文学家樊增祥题黄冈赤壁联云: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霜露既降。木叶尽脱,适有孤鹤掠予舟而西。

下联“适有孤鹤掠予舟而西”,乃是《后赤壁赋》中“时夜将半,四顾寂寥。适有孤鹤,横江东来。翅如车轮,玄裳缟衣,戛然长鸣,掠予舟而西也”之浓缩。此集文联对仗工整,大气超然,尤其难得。

其它,如刘宗烈教授下述六副对联:

1 游赤壁下,风起水涌;过黄泥坂,月明星稀。

2 纵所如,凌茫然,一苇万顷;取无禁,用不竭,明月清风。

3 望美人兮天一方,予怀渺渺:谋诸妇日我斗酒,其声呜呜。

4 步雪堂,归临皋,日月几何,行歌相答;破荆州,下江陵,舳舻千里,顺流而东。

5 抱月长终,渔樵江渚上,侣鱼虾,友麋鹿,踞虎豹,登虬龙,悄然而悲,肃然而恐;遗世独立,徘徊斗牛间,梦道士,挟飞仙,寄蜉蝣,渺沧海,虚者如彼,逝者如斯。

6 舟游赤壁下,水波不兴,纵一苇,凌万顷,击空明,溯流光,逝者如斯,是无尽藏,浩乎冯虚,扣舷歌之,舞幽壑之潜蛟,来横江之孤鹤;月出东山上,霜露既降,从二容,望美人,梦道士,挟飞仙,吾生须臾,而又何羡,划然长啸,饮酒乐甚,寄蜉蝣于天地,托遗响于悲风。

三、“半-原”式部分,就是集句联,仅只上联或下联,是直接引用《赤壁赋》语句,另一联则来自他人的作品。如‘清末民初学者王均卿(名文濡,别署学界闲民,又号新旧废物)曾撰了许多楹联悬于室中,其中之一系集《徐文长传》、《后赤壁赋》句而成:

乌衣葛巾,纵谈天下事;月白风清,如此良夜何?

黄冈赤壁题有这样一副对联:

铜琶铁板,大江东去: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上联化用俞文豹《吹剑录》:“学士词,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下联虽是曹操《短歌行》里的诗句,但已被苏轼以直接引用的方式纳入《赤壁赋》,故也算是《赤壁赋》语句。

而广东珠江亭则有这样一副对联:

群贤毕至,少长成集;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上句出东晋王羲之的《兰亭集序》。珠江亭,在海珠桥上。海珠桥,横跨于广州市区的珠江上。因桥跨珠江,临江面海,行人如流,熙来攘往,上联正反映了桥上的热闹情景,集句可谓恰到好处。下联描绘了清风水波之景,寥寥两笔,点出好一派悠游氛围。联语上下句相对,虽为集句而自然天成,不露痕迹,即使读者不知道其中在用典,也不影响理解这副对联中含义,知道它在用典,更觉得意味无穷。

四、“半一化”式,就是集句联,一联来自他人的作品,另一联虽然来自《赤壁赋》,但却是间接引用的(包括语序都作了调整)。如刘振威先生所作一联:

携酒与鱼游赤壁:随蜂伴蝶赏东篱。

上联明嵌一“酒”字,下联化用陶渊明《饮酒》“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借“蜂”、“蝶”、“东篱”隐示一“花”字,一明一晦,令人回味。

而福建省连江县青芝寺则有这样一副对联:

翁所乐者山林也,客亦知夫水月乎?

上联化用欧阳修《醉翁亭记》“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句意,因为下联已有“水”,所以上联的“山水”改用“山林”。集句成联,虚词相对,天然巧合,天衣无缝,可称佳作。

五、“点一化”式,就是集句联,并非上联或下联,而只是上联或下联中的部分,是化用《赤壁赋》语句的,其它部分则全都来自他人的作品。

如晚清诗人、书法家何绍基题安徽省桐城徐勇烈故居诸雪堂联:

雪壁写东坡,大好江山,天与此堂占却;芳樽开北海,无边风月,我如孤鹤横飞。

徐勇烈,名丰玉,字子逢,号石民,清安徽桐城人。官至湖北粮储道。后于田家镇与太平军作战,兵败自刎而死。“雪壁”句:徐丰玉驻节黄冈县时,作者曾到其地,徐礼遇之,“馆诸(之于)雪堂”,作者遍游黄州东坡赤壁诸胜迹,醉书此联。徐氏死后,其后人将此联原件带回,悬之于厅堂。

东坡,苏轼自号“东坡居士”。此堂:指黄州赤壁的“雪堂”,系从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乱石崩云,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而来。北海:汉末孔融曾为北海相,世称“孔北海”。他曾自谓“座上客常满,樽中酒不空,吾无忧矣”。“孤鹤”系化用苏轼《后赤壁赋》“适有孤鹤,横江东来”。联语即事写意。借景抒怀,对仗工整,意境高远,极有气势,堪壮厅堂之气象。

清代诗人顾复初题杜甫草堂联:

异代不同时,问如此江山,龙蜷虎卧几诗客:先生亦流寓,有长留天地,月白风清一草堂。

“异代”二句,化用杜甫《咏怀古迹五首》之

二:“摇落深知宋玉悲,风流儒雅亦吾师。怅望千秋一洒泪。萧条异代不同时。江山故宅空文藻,云雨荒台岂梦思。最是楚宫俱泯灭,舟人指点到今疑。”同时,又借用了赵翼《论诗》“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数百年”的诗意。“月白风清”来自苏轼《后赤壁赋》“月白风清,如此良夜何?”。这副对联意境开阔,词采风流,文气伟岸,感慨深沉:时代不同了,江山依旧,历代龙蟠虎卧的诗人又有几个呢?怀才不遇的杜甫,过着流离失所的生活,却写下了“长留天地”的不朽诗作,留下了“月白风清”的不朽草堂。

除此之外,顾复初还曾在成都市望江楼公园浣笺亭题联:

引袖指寒星,古意苍茫,看四壁云山,青来剑外:

停琴伫凉月,予怀浩渺,送一篙春水,绿到江南。

上联写山。“引”、“拂”,衬出楼阁高耸人云,给人以无限遐想。第二句即时景生情。苍茫,形容意境旷远迷茫的状况。以下两句写四周云山连绵,一派春意,剑外。指剑门关以西、以南地方,不是指剑门关外。下联写水。首句摘自谢胱《移病还园示亲属》:“停琴伫凉月,灭烛听归鸿’。”意即停下抚琴,等待新月上升。“予怀浩渺”,化用苏轼《前赤壁赋》“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襟怀浩荡,乡思种种,意想随着锦江水,乘舟回到故乡东南。“绿到江南”,化用王安石《泊舟瓜洲》“春风又绿江南岸”。联语绘景抒怀,意境深远,格调闲雅,融情人景。“看”、“送”两字,给人以舒展之感,“青来”、“绿到”写活了自然界景色,有生意盎然之趣。

晚清诗人李振钧题安庆大观亭联:

秋色满东南,自赤壁以来,与客泛舟无此乐:大江流日夜,问青莲而后,举杯邀月更何人。

上联化用苏轼《赤壁赋》“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此指作者乘船由湖北东下至安庆。下联化用南朝诗人谢《暂使下都夜发新林至京邑赠西府同僚》“大江流日夜,客心悲未央”和唐朝李白《月下独酌》“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联语借苏轼泛舟赤壁和李白独酌的韵事,怀古寄意。虽有“无此乐”之寂寞感,但表露出乐在其中之心情。

郑烨题杭州西湖湖心亭联:

亭立湖心,俨西子载扁舟,雅称雨奇晴好:度开水面,恍东坡游赤壁,偏宜月白风清。

此联极富想象。自坡别出心裁地把西湖比作古代美女西施以来,从此就有了“西子湖”的美称。而此联又把湖心亭比作西子泛舟湖上的扁舟,可谓佳喻巧思。“雨奇晴好”化用坡《饮湖上初晴后雨》“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月白风清”化用东坡《后赤壁赋》“月白风清,如此良夜何?”。此联富于想象,灵活清新。

苏轼前赤壁赋范文第2篇

一、作品的语言之美

《赤壁赋》在语言上表现出精炼优美的特点,文章中构建出的形象准确、生动,能够迅速带给读者以美的享受。例如在第一段的景物描写中,苏轼仅仅作了一点渲染和勾勒,而不是进行详尽的铺排描写,便让画面鲜明的呈现出来,且显得极为空明疏朗,让读者的想像空间由此变大。比如在描写“风”时,将其称之为“徐来”,让人很容易感受到秋气的爽朗;在写“江面”时,称之为“水波不兴”,让人感觉到秋江的平静;同样,在写“白露”时用“横江”二字,在写动作时,用“纵一苇”和“凌万顷”两句,都有着其他词句难以达到的韵味。特别是“箫声”一段尤其精彩,苏轼采取一连串比喻的手法,很好地抓住了箫声所具有的特点,当看到怨、慕、泣、诉这些字时,读者皆可以感觉到箫声那幽咽与哀婉的腔调。在教学初期的朗诵过程中,学生如果无法体味这些特点,教师则需要刻意加以强调。再比如《赤壁赋》里面对偶句、四字短句应用较多,这也使本文读起来有着琅琅上口的音韵之美,教师如果能指导学生熟读、精读,相信学生定能从中体味到作品语言之美的独特魅力。

二、结构的形式之美

苏轼的这篇《赤壁赋》在结构上有许多可圈可点之处,其中最为突出的一种形式美在于,它中间采取了主客问答的方式。从先秦开始,一直到汉朝为止,散文都表现出了明显的单句特点,六朝以后,骈文开始大量出现,对辞藻、排偶、音律等非常讲究,但也由此带来了内容的华而不实之弊,唐代韩愈等人倡导古文运动,殆至晚唐,古文运动也终于趋向衰落,使得文风重新回到讲求雕章琢句的境界中去。到了北宋苏轼时代,则又提出师法韩愈、文道统一的观点,于是才有了所谓宋朝散文六大家,也才有了苏轼的这篇平易自然的《赤壁赋》,但在形式上,赤壁赋则依然有前朝遗风,保留了主客问答的华丽形式,作者虚拟出一个“客”来,用于和作者对话,表现作者思想中矛盾的一面。苏子同客在情绪的宣泄上是完全不同的,想法有差异、表达有区别,这很明显是作者苏轼在贬官外放后的痛苦的人生思索。教师若是带领学生细推究之,则完全能够从中发现作者痛陈其胸前空阔的思绪。这种形式取法于屈原等先贤,受汉赋文章形式的影响,然而苏轼又能在文章中大胆打破辞藻、音律等的桎梏,克服其弊端而彰显其优美,这是值得在教学过程中加以表达的。

三、作者的人格之美

《赤壁赋》创作的时间,正是作者政治上不得意之时,在心情极度困顿、精神压力极大的情形下,他自然更容易有一种世事无常、人生若梦之感。然而可贵的是,作者苏轼并未因此对人生采取否定态度,而是想办法自我超脱,以一种超然旷达与积极乐观的态度对待人生境遇。教师可以与学生共同去发现,在文章里面,作者渴望在江上之清风和山间之明月里找到感情寄托,这是不屈从于生活无奈境遇的良好心态。了解了作者与当时的时代背景后能够发现,苏轼胸怀旷达,而且在政治上颇有远见与抱负,但当这种抱负无从实现时,他只能在月夜美好景色中自顾酣畅淋漓与酒酣耳热,同时在月光盈虚中体悟万化。特别是当写到想当初魏武兴兵南下、横塑赋诗的一段历史时,此时的苏轼虽然会产生“千古风流人物”俱被大浪淘尽的悲凉之慨,然而与此同时,他还有一种英雄可贵之处不会因时间流逝而被冲淡之想。精神可以永存,无论是英雄还是凡人,只要具有旷达和超然的心态、刚直和赤诚的境界,就能够泰然面对各种人生不幸,也就能使自身价值为世所见、为人所钦。所以,暂时的苦楚又算得了什么呢?一切都可以放开,因此苏轼最后落笔道:“相与枕籍乎舟中,不知东方既白。”

在教学过程中,当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体会到了《赤壁赋》这篇千古名文的文句之美、形式之美后,还应当继续深入了解,明白使文句之美、形式之美得以展现的深层次原因――作者那心灵的高尚之美。苏轼将其所经历的一切、感受的一切、还有时代变化中自然流露的一切,都倾注于自己的文章里。学生如果细细品味,是可以体会到作者的苦痛的,然而他却因苦痛而富饶,由沉醉而清醒,在打击面前变得更加坚强,特别是在他由京城向外流放的过程中,更能够从虚无走向现实,体味到民风民情,从而为接下来的政治抱负奠定基础。这是苏轼的人格魅力,是支撑文章不朽的原动力,更是千载之后课堂中学生需要深入体味之处。

苏轼前赤壁赋范文第3篇

2、出处:

宋·苏轼《前赤壁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

3、示例

忽然,像是一股细细的、如怨如诉的水流,从第一排座位上冒出来一声铮铮作响的童音。——《魅力》

苏轼前赤壁赋范文第4篇

《核舟记》一文的教学,“言”的问题比较容易解决,文下注释详细,学生可通过归类总结与对比分析,理解与掌握字词;那么,怎样解决“文”的问题呢?细细盘点起来,这枚小小的核舟,承载着这样的文化信息:

第一,核雕文化。据《核工记》载,明末清初核雕工艺堪称一绝,核雕精品是当时江浙一带缙绅商贾的热门藏品。桃、橄、杏等果核经民间艺人巧手精雕,成了扇坠、念珠、手串等装饰品,核舟是当时奇货可居的艺术珍品。在核雕中,橄榄核雕最为常见,桃核舟最为名贵。从选料到设计布局,再到雕刻完成,需要艺人具备超乎想象的耐心和近乎传奇的技艺。民间自古以来一直把桃木奉为祛邪扶正、避凶趋吉之物,如桃符、桃梗等,因而桃核舟的产量屈指可数,为宫廷秘藏,贵比金银。所以,桃核舟被视为果核雕刻的,当时能雕刻桃核舟的大师寥寥无几。

第二,名人文化。这枚核舟以“大苏泛赤壁”为主题。苏轼是北宋著名政治家、书法家、文学家。大家学过他被贬黄州时所作的《记承天寺夜游》,而核舟所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清风徐来,水波不兴”十六字,恰出自苏轼被贬黄州时另外两篇文章《前赤壁赋》和《后赤壁赋》,此二赋淋漓尽致地体现了作者长期被贬而又能自解其愁的仙风道骨。

第三,宗教文化。苏轼政治上坚持儒家的人世精神,在生活上则更多地持有庄禅的旷达态度,执着超脱,无往不可。事实上,苏轼前后《赤壁赋》中,并未提及鲁直、佛印二人,但王叔远并没有拘泥于苏轼夜游赤壁的原型,而是通过大胆的想象,独具匠心地创造了一个似不真实、却又令人深信不疑的艺术品。他“安排”黄庭坚与他们同游赤壁,合乎艺术的真实。而船头又安排了和尚佛印,也不是无稽之谈,因为坡的世界观非常矛盾复杂,他不仅对儒家思想、道家哲学深有研究,而且也精通禅学,与和尚往来频繁,关系密切。可见王叔远对坡的了如指掌,想藉此刻舟,有所披露。

至此,《核舟记》一文的教学,就不是单纯的“言”的内容了,更不是简单的“对劳动人民的智慧与高超技艺的赞叹”或“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所能包容的。语文教学需要有文化培育。文言文形式典雅、内涵丰富,是古人思想精髓的集结。新课标对文言文教学如是说,“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体会其中蕴含的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从中汲取民族智慧,评价其意义”。要实现这一目标,就要依赖于“言”与“文”的紧密结合,二者不可或缺;重文言字词解释、轻文章内涵感悟是舍本逐末;忘却了“工具”之外的清风明月、秦砖汉瓦,忽略了内在的文化追求,文言文教学就会失去其灿烂的本色。

苏轼前赤壁赋范文第5篇

纵一苇之所如的意思:任凭小船儿在茫无边际的江上飘荡。

如:此处的“如”是“到”的意思,作动词,前面加上助词“所”,构成名词性短语。

该句出自北宋文学家苏轼于宋神宗元丰五年贬谪黄州时所作的《前赤壁赋》,此赋记叙了作者与朋友们月夜泛舟游赤壁的所见所感,以作者的主观感受为线索,通过主客问答的形式,反映了作者由月夜泛舟的舒畅,到怀古伤今的悲咽,再到精神解脱的达观。

(来源:文章屋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