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脱敏治疗

脱敏治疗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脱敏治疗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脱敏治疗

脱敏治疗范文第1篇

上期文章中我们提到,针对过敏患者的“脱敏治疗”是世界卫生组织(WHO)1998年文件提出来的惟一针对病因的治疗手段。该方法在全球应用己有90多年历史,以前被称为“脱敏”,现在已被改为特异性免疫治疗。该方法曾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后一度遭到冷落,90年代中期又重新被认识,目前已得到WHO首肯,尤其在治疗季节性和常年性过敏性鼻炎和哮喘方面的疗效得到国内外专家的普遍认可。

“脱敏治疗”何以脱敏

脱敏治疗使用的制剂最早在1911年由国外专家用以治疗“花粉症”,即过敏性鼻炎开始应用。此后用于治疗吸入过敏原如螨虫等引起的过敏性疾病。

“脱敏治疗”是利用机体对某些反复接触的物质能产生耐受性的原理,让患者反复接触导致他过敏的该种物质,逐步使机体对这种抗原产生适应性,直到对这种过敏原完全适应。久而久之,达到脱敏的目的,即当这种过敏原再进入时机体也不会对它出现过敏反应。一般脱敏治疗的过程:首先,由医生帮助患者确认是何种过敏原导致机体过敏,然后将这种过敏的抗原制剂植入体内,先小剂量,短时间,然后在反复多次观察患者没有任何不适反应后逐渐增加剂量,时间也逐渐拉长,最后达到有效且机体能耐受的剂量,维持治疗2~3年。一般总的疗程根据WHO要求达到2~3年,如果能坚持5年效果更好。

脱敏疗法如何实施

脱敏治疗的近期目标是减少能引起过敏反应的症状,使临床症状减轻、发作时间缩短、用药量减少,长期目标是调节机体免疫功能,增强抵抗力,预防气道炎症和气道高反应性。

实施“脱敏疗法”,要求患儿的过敏原相对较单一。目前国内外已制成的脱敏制剂有花粉、螨虫、霉菌和蟑螂四种。相对而言,螨虫的脱敏治疗应用最多,效果也比较好,且对于其他同时存在的几种过敏原也有一定抑制作用。

皮下注射是传统的脱敏治疗方法,新的方法也有通过舌下含服、鼻滴、透皮等给药途径。脱敏制剂有聚合过敏原或修饰过敏原(类过敏原)、过敏原肠溶微胶囊、脂质体包裹过敏原、过敏原免疫复合物、重组过敏原多肽片段等,近期也有重大进展,新型脱敏治疗经舌下含服途径被普遍接受,既无不良反应,又无年龄限制。皮下注射脱敏方法适用于5岁及5岁以上的儿童。

脱敏治疗并不排斥与对症药物的联合使用,相反治标药物的协助对其有互补作用。有确切的资料表明,可使哮喘发作缓解得快,提早停用对症抗炎药的时间,而且复发明显减少。

此外,在脱敏治疗的同时通过适当的营养、运动以及免疫调节剂刺激机体产生免疫能力也有利于增强脱敏治疗的效果。

脱敏治疗的好处

脱敏治疗范文第2篇

关键词:儿童哮喘;脱敏治疗;疗效

哮喘是一种发病率较高的儿科疾病,该病多表现为气促、喘息、咳嗽和胸闷等症状,患者多在凌晨或夜间发作,给他们的生活作息带来了非常大的影响,由于哮喘与过敏因素有着直接联系,而临床中较常使用支气管扩张剂和激素类药物等并不能够针对病因进行治疗,故往往无法取得较为理想的效果[1]。脱敏治疗是一种近几年来临床用于儿童哮喘治疗的方法之一。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从我院2013年1月~12月接诊的哮喘患儿中选54例(女23例,男31例),年龄5~15岁,平均(8.1±1.1)岁,通过掷骰子法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奇数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偶数为观察组(采用脱敏治疗),每组各有患儿27例,对比两组患者,各方面均无异,具有可比性。

1.2纳入排除标准

1.2.1纳入标准 ①根据2008年中华医学会呼吸系统疾病分会哮喘学组所拟定的关于哮喘诊断标准确诊为哮喘[2];②患儿具有良好的用药依从性,能够坚持接受为期1年的脱敏治疗。

1.2.2排除标准 ①合并有其他重要脏器疾病;②患儿对本次试验使用药物有过敏史,如试验前正在接受药物治疗,经过洗脱期后符合纳入标准,不视为排除病例。

1.3方法

1.3.1常规治疗方法 运用布地奈德粉吸入剂(AstraZeneca AB,注册证号:H20130322,100μg/吸)给予对照组患者治疗,1次/d,200~400μg/次,同时给予患儿血管扩张剂治疗,疗程为1年。

1.3.2脱敏治疗方法 ①皮肤点刺试验:运用德国Aller-glpharma公司所生产的的标准化的点刺试剂作为本次皮肤点刺试验,主要对6种食物过敏原以及17种吸入性过敏原进行测试。在进行测试前3d,叮嘱患儿家长不得使用皮质类固醇、抗组胺类药和伴有组胺作用的药物,皮肤点刺试验必须遵循试剂盒说明要求进行,取试剂滴在前臂掌侧皮肤上,再运用专用点刺针行皮内点刺试验,每种变应原均注射剂量都控制在0.02ml,皮丘的直径约3mm,注射15~20min后即可对皮试试验结果进行观察和记录。②结果判定:若皮丘红晕超出了1.0cm则表明测试结果为阳性,反之为阴性[3]。③治疗方法:结合测定结果,首先对患儿最明确的变应原进行治疗,其实浓度则必须控制在1:108~1:109为最佳,注射部位则以上臂三角处皮下注射为主,每个疗程的初始剂量都控制为0.1ml,此后每次增加0.1ml,依次类推,直到注射剂量达到1ml即可,初始治疗往往需要经历4~7个月。而实施下个疗程时,浓度即可增加10倍,直到浓度达到1:102,即可以该剂量维持治疗,在维持治疗期间,每次治疗剂量控制在0.5ml,进行治疗2次/w,再将治疗时间延长,1次/w,到每月1次,每2月1次,直至停药,疗程为1年。

1.4观察指标 对患儿治疗前后,运用肺功能仪对患者肺通气功能进行测定,重点检查FEV1与PEF,另采用瑞典法玛西亚UniCAP100对患者ECP水平进行检测,并将其作为患儿气道炎症的主要指标。

1.5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两组患儿治疗效果对比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9.26%,而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达到了92.59%,其治疗效果明显较对照组更差(P

2.2两组患儿治疗前后哮喘发作次数及ECP、FEV1、PEF检测结果对比 治疗前两组患儿发作次数及ECP、FEV1、PEF检测结果均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各方面均有所改善,P

2.3不良反应 观察组27例患儿中,1例出现恶心、呕吐,1例头痛,1例轻微皮疹,均在停止用药后缓解,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11%;对照组27例患儿中,2例恶心、呕吐、2例头痛,2例轻微皮疹,同样在停止用药后缓解,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2.22%;两组均无其他严重反应,故无脱离病例,P

3 讨论

儿童哮喘是儿科中治疗难度较大的一种疾病,脱敏治疗又可以称之为特异性免疫治疗,主要是通过诱导患儿建立其对过敏原的耐受能力,使患儿在此接触到类似变应原时不再出现哮喘反应,此外,脱敏治疗还具有预防发展的效果,故这种治疗方法更加持久,效果更加显著[4]。根据本次研究结果来看,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9.26%,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59%;治疗后,两组患儿各方面均有所改善,但观察组各项数据均优于对照组,由此可知,脱敏治疗效果确切。

总而言之,脱敏治疗通过测试掌握导致哮喘的主要病因,再给予其针对性治疗,故能够取得非常理想的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刘金辉,傅瑛,李冬梅,等.舌下脱敏治疗儿童哮喘的效果和安全性[J].中国医药导报,2013,10(23):86-87,90.

[2]李东林.孟鲁司特对轻中度儿童哮喘治疗的临床研究[J].中国保健营养,2012,22(6):1222-1223.

脱敏治疗范文第3篇

[关键词] 过敏性鼻炎;脱敏治疗;鼻阻力;嗜酸性粒细胞

[中图分类号] R765.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6)30-0013-03

过敏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是现代人常见的鼻黏膜炎性疾病,具有嗜酸性粒细胞(eosinophils,EOS)浸润、鼻黏膜的慢性炎性反应与高反应性的重要特征[1]。临床治疗AR主要通过氯雷他定等全身抗组胺药物及布地奈德等局部抗变态反应抗炎药进行双途径治疗,但往往在停药后难以维持疗效。特异性免疫治疗通过对易感机体渐进性地增加某一种变应原产品的用量来诱导临床与免疫耐受,从而长期改善患者在这种致敏变应原环境中的症状,并可有效阻断变应性疾病的进展。安脱达是当前全球应用最多的免疫治疗制剂[2]。但是目前临床判断AR的疗效仍主要依据患者的主诉,症状分级计分标准是临床医生普遍采用的疗效评定方法,尚缺乏客观的评价指标。本文研究了鼻阻力和鼻细胞学检查与AR疗效的关系,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3月~2015年5月脱敏治疗的AR患者(病例组)65例,均符合2004年兰州会议提出的AR诊断标准。其中男24例,女41例,年龄21~52岁,平均(31.6±5.3)岁。另选同期60例健康者(对照组):男26例,女34例,年龄19~48岁,平均(29.5±6.3)岁。两组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脱敏治疗

按ALUTARD SO标准化变应原疫苗特异性免疫治疗的方法,变应原疫苗安脱达由丹麦AL K-Abello公司提供,每盒 4 瓶(1号、2号、3号、4号),浓度不同,起始阶段:从1号瓶开始注射0.2 mL/次,2号瓶0.4 mL/次,3号瓶0.8 mL/次,均为1次/周,每 3 周增加一次浓度,之后注射4号瓶,首次为0.1 mL/次,每周增加0.1 mL至最大1.0 mL。之后进入维持阶段:4号瓶1.0 mL/次,第1针隔2周注射,第2针隔4周注射,之后每隔4~8周注射1次,大约维持3年时间。

1.3 检查方法

1.3.1 鼻阻力检测 英国GM公司NR6型号鼻阻力仪,在25℃的检测环境中,患者取坐位,先在非测量侧的鼻孔内塞入连接有压力传感器的鼻塞,检测鼻咽部压力,然后再于测量侧的鼻孔内置入通气管,计算鼻侧的流速,最后由计算机绘制出压力-流速曲线,获得测量侧的鼻阻力大小。

1.3.2 鼻灌洗液中EOS计数检测 采集鼻灌洗液,常规制备鼻灌洗液嗜酸性粒细胞涂片,每次涂片2~3张即刻干燥固定,伊红-美蓝染色,显微镜40倍高倍视野下可观察到EOS的胞质内有大量橘红色颗粒,取5个视野的平均数。EOS计数分级标准:0:无细胞;+:少量散在细胞或小团块;++:较多量或大团块;+++:大团块但视野未全被覆盖;++++:大团块且视野全被覆盖。++及以上为阳性。

1.3.3 嗜酸性粒细胞阳离子蛋白(acidic granulocyte cationic protein,ECP)检测 瑞典Pharmacia公司2100型自动分析仪,酶标抗ECP抗体由上海润裕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采用荧光免疫法进行测定。将采集到的鼻腔灌洗液(0.5 mL)加入到抗 ECP结合的Immuno-CAP中,经37℃孵育后形成抗 ECP化合物,然后加入酶标抗ECP抗体并再次进行孵育,形成酶标抗ECP抗体结合患者ECP复合物,加入具有荧光机制的发光液(底物),最后形成酶催化荧光产物,测定荧光值,通过标准曲线计算ECP浓度。

1.4 鼻症状评分标准[3]

按AR诊治原则及推荐方案:1分:一次性连续打喷嚏3~5个,每日擤鼻4次以下,有意识吸气时感觉鼻塞,间断鼻痒;2分:一次性连续打喷嚏6~10个,每日擤鼻5~9次,间歇性、交互性鼻塞,鼻痒如蚂蚁爬行,但可耐受;3分:一次性连续打喷嚏11次及以上,每日擤鼻10次及以上,鼻塞严重,多靠口呼吸,鼻痒如蚂蚁爬行,不耐受。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或方差分析,等级资料采用Wilcoxon配对秩和检验,相关性分析采用简单相关或偏相关;P

2 结果

2.1病例组治疗前后鼻症状评分比较

病例组治疗后6个月、12个月鼻塞 、鼻痒、喷嚏、流涕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

2.2两组治疗前后鼻阻力比较

病例组治疗前鼻阻力明显大于对照组(P

2.3病例组治疗前后鼻灌洗液中EOS阳性率比较

病例组治疗后6个月、12个月EOS阳性率明显较治疗前降低(P

2.4两组治疗前后ECP含量比较

病例组治疗前ECP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

2.5相关性分析

病例组治疗12个月的鼻症状评分与鼻阻力、ECP含量均无相关性(r=-0.77、-0.02,P>0.05)。

3 讨论

AR是一种变应性炎症反应,临床治疗[4]主要包括避免接触过敏原、药物与免疫治疗、外科治疗等几种方法;外科治疗属有创治疗[5],药物对症治疗对近40% 的患者疗效不明显。自Noo首次通过皮下注射变应原浸出液成功治疗花粉症以来[6],临床将更多的关注转移到了特异性免疫治疗,近些年对其的研究主要集中在[7,8]:①特异性免疫治疗的长期疗效;②能够阻止病情的进一步发展;③能够防止新的过敏症状。可以说,近年的研究在努力挖掘特异性免疫治疗的优势。采用安脱达特异性[9,10]免疫治疗AR,随访12个月的有效率为95.8%,18个月的有效率为90.0%,且无严重不良反应,对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十分有帮助。目前虽有研究证实了特异性免疫治疗AR、过敏性哮喘、结膜炎的良好疗效,但对疗效评价常依赖于症状分级计分标准、视觉模拟量表或血清IGE、EOS、ECP等,少见鼻阻力与鼻甲黏膜病理检查在疗效评定中的应用[11]。为此,本研究探讨了鼻阻力、鼻灌洗液中EOS、ECP水平与AR疗效的关系,评价其是否有价值成为客观的疗效判断指标[12]。

动态监测鼻阻力的大小已被认为是变应原激发试验的一种客观检测手段。鼻阻力变化[13,14]能够反映手术治疗的效果,一般将双侧鼻腔总阻力减小20%视为疗效显著。陈建平等[6]研究显示鼻阻力测定具有很好的重复性。本研究结果显示,病例组经安脱达脱敏治疗12个月后的鼻阻力显著减小,且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说明脱敏治疗能够明显改善AR患者的鼻阻力。相关性分析示鼻阻力与鼻症状评分无相关性,提示鼻阻力可作为AR鼻症状评分的补充。此外多个研究也显示AR患者的主诉症状与鼻阻力测定的客观结果有差异,其中的原因是较复杂的。以鼻塞为例,鼻塞的感觉可能与多方面原因有关,如黏膜感觉、上呼吸道其他部分黏膜充血肿胀以及心理因素等,而鼻阻力则主要由鼻瓣区所决定;再如当患者的主要症状为喷嚏、鼻痒、流清涕而无鼻塞时,检测鼻通气功能可能为正常。因此在临床诊治过程中应根据患者的主观症状与客观检测进行全面综合的分析,以提高临床诊治的可靠性。

EOS被人们当作是AR的特征性细胞,可以说在鼻细胞学检查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鼻灌洗液中的EOS计数增多不仅已被纳为AR的诊断依据,而且还与疾病的严重程度呈一致性。ECP是EOS的胞质颗粒内的高度活化蛋白之一,其生物活性包括细胞毒性与非细胞毒性两种,前者对细胞起破坏作用,而后者能够促使EOS释放组胺而加大黏膜黏液的分泌,对临床诊断与EOS相关的变态性疾病及判断疗效起到很大的作用。研究表明[15],IgE与ECP在鼻灌洗液异性产生的时间要先于血清,即鼻灌洗液中的ECP对AR的发生很敏感,其浓度变化是疾病严重性的反映,浓度越高说明病情越严重。相关研究认为,特异性免疫治疗AR的机制可能与抑制EOS活化、降低ECP产生的途径有关,而其这种能力较激素更显著。

Kenneth K等[7]研究指出ECP能够反映EOS的活化程度,在辅助诊治哮喘气道炎症方面可发挥重要作用。本研究结果提示,病例组经特异性免疫治疗12个月后的ECP浓度明显下降,说明特异性免疫治疗能够抑制EOS活化[8],减少ECP含量。相关性分析显示,ECP变化与鼻症状评分无相关性,提示检测ECP浓度可作为AR鼻症状评分的补充,能够提高AR疗效评价的客观性,而且灌洗液胞学检查简单微创,可行性高。

综上所述,在AR脱敏治疗中,鼻阻力、EOS及ECP呈动态改善的过程,可作为独立于鼻症状评分之外的疗效评价指标,值得在临床工作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王敏,杨军,尚军,等. 肿瘤坏死因子α诱导蛋白2在过敏性鼻炎小鼠模型中的表达及与血管生成的关系[J].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2013,34(6):790-794.

[2] 赵延明,张罗. 过敏性鼻炎的遗传学研究进展[J].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2013,6(20):808-813.

[3] 张媛,刘承耀,张罗. 过敏性鼻炎血清特异性IgE与皮肤点刺试验的关联性分析[J].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2009, 30(6):733-736.

[4] 祝戎飞,黄南,张威,等. 花粉浓度对过敏性鼻炎临床症状及抗过敏治疗效果的影响[J].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2010,5(6):708-711.

[5] Kuo CH.Sublingual immmunotherapy in children:An update reeview[J]. Pediatr Neonatol,2011,50(2):44-49.

[6] 陈建平,王刚,汪万军,等. 皮肤点刺、总IgE和EOS对儿童哮喘的诊断价值[J].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11,7(26):682-685.

[7] Kenneth K,Gordon S,Jacques H,et al. Desloratadine therapy for symptoms associated with perennial allergic rhinitis[J]. Ann Allergy Asthma Immunol,2013,96(6):460-465.

[8] Dizier M H,Bouzigon E,Guilloud-Bataille M,et al. Genome screen in the French EGEA study:Detection of linked regions shared or not shared by allergic rhinitis and asthma[J].Genes Immun,2010,6(2):95-102.

[9] 田建军. 过敏性鼻炎脱敏治疗前后鼻阻力pEOS及ECP相关性研究[J].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16,22(z2):223.

[10] 张家鹏,文忠,徐庆文,等. 变应性鼻炎脱敏治疗前后鼻阻力变化[J]. 分子影像学杂志,2014,37(3):146-147.

[11] 金禹彤,宣丽华. 穴位贴敷治疗过敏性鼻炎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J]. 吉林中医药, 2015,35(1):84-87.

[12] 彭丽丽,朱婉萍,孔繁智,等. 麻黄连翘赤小豆汤治疗过敏性鼻炎[J]. 中医学报,2014, 29(5):759-760.

[13] 王颖. 穴位敷贴结合乌梅苍耳子散加减治疗小儿过敏性鼻炎的疗效观察[J]. 中医药导报,2014,(4):129-131.

[14] 吴新春,冯斌. 中西医结合治疗肺脾气虚型儿童过敏性鼻炎56例[J]. 河南中医,2014,34(7):1390-1391.

脱敏治疗范文第4篇

方法:这次研究选取我院在2008年4月至2011年8月收治的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抗甲亢药物脱敏患者80例,将这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都自愿接受调查并服从所有准则)。对这80例患者进行脱敏治疗,并将所得到的资料进行分析和研究。

结果:在对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抗甲亢药物患者进行脱敏治疗后中,治愈率高达82%,无效率为18%。

结论:在对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抗甲亢药物患者进行治疗后,可以明显的提高患者的脱敏率,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明显缩短了住院时间,提高了临床疗效,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率,以及对患者的康复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甲状腺功能亢进脱敏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2-0306-02

甲状腺功能亢进要叫做甲亢,该病主要是由多种因素导致的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的一种较为常见的内分泌病。在临床上该病具有以下几种综合征:①甲状腺功能增强。②分泌甲状腺激素(TH)[1]过多。③机体的神经已经循环系统出现了兴奋性增强。④代谢比较的亢进。以下为该病的常见临床症状:①患者出现多食,消瘦,怕热,多汗,心悸。②患者的甲状腺肿大。③甲状腺呈弥漫性,结节性。2008年4月至2011年8月收治的甲状腺机能亢进症抗甲亢药物脱敏患者80例,将这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都自愿接受调查并服从所有准则)。对这80例患者进行脱敏治疗,并将所得到的资料进行分析和研究。现将研究成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在2008年4月至2011年8月收治的甲状腺机能亢进症抗甲亢药物脱敏患者80例,将这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都自愿接受调查并服从所有准则)。男患者有50例,女患者有30例,龄为21~65岁,平均年龄为41.5±1.5岁,其病程为1~3个月,平均病程为1.5±0.5个月。所有患者在入院检测的结果显示,都没有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所有患者均对咪唑类药物过敏[2],在临床上过敏的表现具有以下特征:患者主要表现出荨麻疹的特征,尤其在躯干和双上肢最为常见。除此之外,还有3例患者还对磺脲类约物过敏。

1.2治疗方法。我院将单片咪唑类药物的剂量平均分为40次,每天对患者使用一次,每次将剂量融入到体积为50ml的水当中,充分溶解之后,在嘱咐患者进行口服,在服用过程当中,还对患者给予抗过敏性的药物来进行治疗。我院经两天的实验做完一个阶段,当患者在服用的两天之内,没有出现任何情况下,我院将对其进行加量,加的剂量为5ml,如果患者在服用之后,出现了过敏反应,那么立即恢复到原来的剂量,另外还延迟加大剂量的时候,直到患者完全恢复到治疗所需的剂量。

2结果

在对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抗甲亢药物患者进行脱敏治疗后中,治愈率高达82%,无效率为18%。

3护理体会

除了对于状腺功能亢进症抗甲亢药物患者进行必要的脱敏治疗为,对患者进行适当的护理也显得尤为重要,尤其表现在治疗的环境,病人的心理护理,饮食护理等等。

在环境方面,在患者即将入院之时,护理人员必须要以热情的心来接待患者,并要告诉患者或者患者家属,医院的治疗设施,优秀人才,管理经验,以及医院的一系列制度[3],只有这样,才能够消除患者对医院的恐惧的心理,以使患者能够更好的适应医院的环境,从而可以有利于治疗。首先治疗房间必须要保持着空气的清新,在湿度和温度上面要保持中等,比如说,房间可以放一些蓝色的花,挂一些蓝色的窗帘等等。其次,房间(比如说,被单,枕套等)在治疗之前,必须要时刻消毒。从而可以保证安全性。其次,保持病房的干净整洁,减少病区内的噪声,避免打扰到患者的休息,使他们产生烦躁情绪。之后保持病房内的明亮度,病床上应该装有紧急呼救的按钮,在病房内可以种上一些花草,给病房增添一丝生机。

在心理方面,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抗甲亢药物患者比正常人有更多的心理反应,因此护理人员在对其进行护理时,必须要时刻关注。当患者呈现出急躁,焦虑的情绪时,护理人员要能够及时帮助患者调整心态。当患者在向护理人员倾诉时,护理人员必须要集中精力的倾听,另外回答时,态度要谦和,不要显得不耐烦。

当患者情况较为严重时,此时要找心理医生对其进行心理辅导。

在饮食方面,患者忌饮酒,忌暴饮暴食过油腻食物。忌食腌渍,熟食,隔夜菜等食品,提倡食用易消化、营养丰富,有提升免疫功能的食物。如木耳、香菇、各种新鲜的水果。

另外,医务人员在对患者进行脱敏之后时,切记操之过急,必须依照科学的手法来进行操作,当患者出现了粒细胞比较缺乏的时,此时要停止对患者进行脱敏治疗。在给予药物治疗时,一定要注重药物的剂量[4],严密观察患者是否出现了荨麻疹,当患者出现过敏反应时,一定要及时反馈给主治医师。除此之外,护理人员还要转换下观念,树立以患者为中心,替患者着想,关心患者的观念。护理人员必须要有稳定的知识基础,只有这样才能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指导,才能使护理工作做到熟练。

综上所述,在对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抗甲亢药物患者进行治疗后,可以明显的提高患者的脱敏率,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明显缩短了住院时间,提高了临床疗效,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率,以及对患者的康复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陆再英,钟南山.内科学[M],第七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2]初秋英.浅谈舒适护理[J].新疆中医院,2009,23(4):53-54

脱敏治疗范文第5篇

关键词 牙本质过敏症 极固宁 硝酸银 脱敏糊剂

牙本质过敏症是口腔科门诊的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目前,临床上脱敏疗法很多,虽具有一定疗效但远期效果各不相同,至今尚未发现一种持久而有效的治疗方法或药物。我科应用3种不同脱敏剂治疗牙本质过敏症,探讨其在即刻、3个月、6个月疗效并作相应比较。

资料与方法

口腔门诊患者中有牙齿过度磨耗、颈部楔缺损(轻度)、牙龈萎缩的牙根暴露,但无龋、无隐裂、无[XCYH.TIF]创伤、无牙龈炎及牙周炎者,经探诊、冷热诊确定为牙本质过敏症,共180例,750颗患牙,其中男126例,女54例,年龄30~65岁,按完全随机原则分为3组,每组60例。

敏感度评价:采用石川休二评价标准,用10℃的水作为冷刺激,配合局部探针检查,根据患者对该刺激的反应,将牙本质过敏症分为4度。0度:无疼痛;I度:冷刺激轻度疼痛,探针刺激轻度敏感;II度:冷刺激显著疼痛,探针刺激痛,但可耐受;III度:冷刺激显著疼痛且持续,10秒以上,探针刺激有电击样感。

常规隔湿,吹干,清洁并消毒敏感牙齿表面,用气枪吹干,如敏感严重用棉球吸干,然后将3种脱敏剂用于3组。

硝酸银组:用小棉球蘸50ml/L硝酸银涂擦牙体表面敏感区2分钟后再用碘酊棉球涂牙体表面,反复2次,1次/日,连续3天。

极固宁组:小棉球蘸液体1轻涂牙体表面,涂匀后保持10秒,再用小棉球蘸液体2轻涂牙体表面,涂匀后保持10秒,反复2次,1次/日,连续3天。

脱敏糊剂(华西医大)组:将脱敏糊剂涂牙面敏感区,反复擦2分钟,反复2次/日,1次,连续3天,治疗前后检测和疗效评价,操作均由1名医生完成,分别观察记录治疗后各组即刻、3个月、6个月后的疗效。

疗效评价:①显效:治疗后对10℃水刺激的过敏症状消失,探(-),治疗前后差>2;②有效:治疗后患者对10℃水刺激的过敏症状减轻,探(+),治疗前后差=1;③无效:治疗后患者对冷刺激过敏症状未消除,探(+),治疗前后差=0,有效率(%)=(显效牙数+有效牙数) /治疗总牙数×100%。

结 果

各组临床疗效比较:硝酸银组与脱敏糊剂组相比较X2= 1.035,P>0.05。硝酸银组与极固宁组相比较X2=1.774,P>0.05。脱敏糊剂组与极固宁组相比较X2=0.095,P>0.05。两两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硝酸银组与脱敏糊剂组相比较X2= 0.936,P>0.05。硝酸银组与极固宁组相比较X2=2.510,P>0.05。脱敏糊剂组与极固宁组相比较X2= 0.367,P>0.05。两两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硝酸银组与脱敏糊剂组相比较X2=36.477,P>0.01。硝酸银组与极固宁组相比较X2=46.642,P>0.01。脱敏糊剂组与极固宁组相比较X2=0.781,P>0.05。硝酸银组与脱敏糊剂组、极固宁组比较相差显著,而脱敏糊剂组与极固宁组比较相差不显著。

结果表明:3种脱敏剂在即刻、3个月效果相当,而6个月硝酸银组疗效优于其他2组。

讨 论

牙本质过敏症是一种常见、多发病。多见于中年以上男女患者,男性多于女性。它是指暴露的牙本质对温度、化学性、机械性刺激产生敏感,表现牙酸痛为主的感觉。牙本质过敏症是由于牙齿硬组织的缺损,如磨损、酸蚀症、楔状缺损等所引起。它须与龋齿发展到牙本质时所造成的酸痛相鉴别。龋齿有一系列特殊变化,并非单纯表现为敏感症。牙本质过敏症还可以由某些系统因素引起的,如神经官能症,妇女妊娠期、放疗后,以及胃溃疡反酸者等,表现在全口多数牙齿上出现敏感。

治疗牙本质过敏症应包括封闭牙本质小管和镇静牙髓神经2大类。正常牙齿的牙本质至少有80%的小管有钙化物封闭;牙本质外露,牙本质小管过多开放时会造成敏感症。Yoshiyama等[1]切取活体牙本质发现,同一颗牙在扫描电镜下观察,牙齿敏感部分75%的牙本质小管是开放的,非敏感部分仅24%以下的牙本质小管可见开放,由此得出牙本质的通透性是敏感的关键因素。因此,要有效治疗牙本质过敏症,必须封闭开放状态的牙本质小管,降低牙本质通透性,从而减缓牙本质过敏症的发生。

有实验[2]表明局部使用300ml/L的草酸钾溶液可降低牙本质通透性98%,扫描电镜观察到有草酸钙晶体形成,阻塞牙本质小管口。

本文采用硝酸银、极固宁、脱敏糊剂3种脱敏剂治疗牙本质过敏症,并探讨其疗效。

硝酸银能使牙齿硬组织内蛋白质凝固而形成保护层,碘酊与硝酸银作用产生新生碘化银沉积于牙本质小管内,堵塞牙本质小管阻断传导。由于对软组织有腐蚀作用,药液量要适中,不能过于饱和,以防损伤周围软组织。且其有使牙齿变黑的缺点,多用于后牙及咬合面,对于年龄较大的患者易接受,而美观要求较高的年轻患者应用此药物有一定难度。本组在即刻、3个月、6个月有效率分别为96.15%、94.57%及94.40%,其脱敏效果良好。

极固宁产品无味无色,无任何刺激,不使牙变色。其作用机制:极固宁2种液体先后直接涂在牙本质面发生反应,形成超微结构的无机结晶复合物。这种反应产生4种不溶性钙盐和锶盐,加上一种可脱敏的钾盐,使不溶性无机结晶复合物在暴露的牙本质表面形成一连续沉淀层深度机械堵塞小管;由于从溶液晶体沉淀物中释放钾离子抑制了牙神经的再极化,极固宁既封闭了暴露的牙本质小管又降低牙髓神经的反应性,达到双重脱敏作用。本组在即刻、3个月有效率达93.55%及90.91%,而6个月有效率为71.19%,说明其脱敏效果良好,远期效果略有降低,可能是牙本质再度磨耗,牙本质小管中沉淀物流失,使牙本质小管重新开放所致。

近年来中草药在口腔医学中的应用受到关注。张氏[3]通过扫描电镜观察中药抗敏剂可有效堵塞牙本质小管,降低其通透性,剖面可见药物渗入小管内部,并与牙本质结合紧密,我科应用华西医大研制的中药脱敏剂,其成分含二氧化硅、甘油、香精、硝酸钾、氯化锶、氟化物等,中药成分同牙本质物质产生不溶性沉淀物堵塞牙本质小管,或中药抗敏剂中的挥发油成分使牙本质内蛋白质凝固变性沉淀在牙本质小管内或两者协同作用。本组即刻、3个月有效率达94.21%、92.44%,而6个月为74.37%,说明此脱敏糊剂同极固宁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加强。

参考文献

1 yoshiyama M,Noiri Y,DzakiK,et al.Ttransmissionelectrnmicroscopie characterization of hypersnsitive hunanradicular.J Dent Res,1990,69(6):1293.

相关期刊更多

宇航学报

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临床医学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河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医学卷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湖北省教育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