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混凝土喷射机

混凝土喷射机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混凝土喷射机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混凝土喷射机范文第1篇

湿式喷射混凝土的基本原理是将搅拌好的混凝土送入湿式喷射机,在喷嘴处与从计量泵压到喷嘴的雾化速凝剂混合,形成料束喷到受喷面上。干式喷射混凝土是将水泥、骨料和速凝剂按比例拌匀,加进喷射机后用压缩空气使物料通过软管,在喷嘴处加水,形成料束,高速推送到工作面上;是先给砂石料堆加水(砂含水率不超过8%,石含水率不超过4%)后再与水泥拌和,在加入喷射机时掺入速凝剂,用压缩空气将物料通过软管和喷嘴高速推送到受喷工作面上。

湿式喷射技术的优越性

湿式喷射混凝土技术是一门新技术,干式喷射与湿式喷射技术性能比较见表2,湿式喷射与干(潮)喷相比,具有明显的优越性。

混凝土配合比易于控制

施工时,湿式喷射的混凝土按生产工艺生产后运至湿式喷射机进行喷射,其配合比完全处于受控状态,从而保证了喷射混凝土的质量。干(潮)喷的混凝土质量不易控制,特别是喷射操作员根据经验及目测观察进行调节混凝土的水灰比,随意性大。混凝土的品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喷射操作员操作的正确与否。

回弹率低,能有效控制成本

干(潮)喷回弹率达35%~45%(根据北京城铁14标段喷射混凝土测试),而湿式喷射回弹率为15%左右,所以湿式喷射的生产成本低,效益高。

施工粉尘浓度低

喷嘴旁粉尘为60mg/m,干式喷射喷嘴旁粉尘浓度比粉尘浓度更高,而湿式喷射喷嘴旁粉尘较喷嘴旁粉尘浓度低。干喷及混凝土施工时,往往由于粉尘浓度及其他原因,造成隧道内能见度低,使喷射混凝土的质量不稳定,而且会大量浪费混凝土。

生产率高

干式混凝土喷射机工作效率一般不超过5m3/h。而使用湿式混凝土喷射机,人工作业时效率可达7~9m3/h;采用喷射机械手作业时,则可达15~18m3/h,比其他喷射法提高2~3倍。

设备材料磨损小

干式喷射机结构简单,体积小,清洗方便,但结合板的磨损大;湿式喷射机的构造较复杂,体积大,需要较大动力的牵引,但结合板的磨损小。

上述因素值得我们高度重视。喷射混凝土质量好坏及生产效率高低是直接影响隧道施工进度、工程质量和经济效益的重要因素。

湿式喷射工艺

配合比的确定及配料选用

配合比的确定灰骨比为1:4,水灰比为1:0.55,每立方米喷射混凝土用量为472kg,每立方米喷射混凝土掺8604型液态速凝剂19.2kg,塌落度控制在8~12cm。

配料选用水泥选用普通硅酸盐水泥,标号不低于425号。这种水泥的C3S和C3A含量较高,与速凝剂的相容性好,能速凝、快硬,后期强度也较高。

砂子过细,会使干缩量增大;砂子过粗,则会增加回弹。因而湿式喷射混凝土用砂宜选择中粗砂,细度模数大于2.5。

骨料用卵石或碎石均可,但以卵石为好。骨料的最大粒径不宜大于15mm。

速凝剂选用8604型液态速凝剂。当水泥中加入3.5%~5%的8604型液态速凝剂后,能使水泥在1~4min内初凝,2~10min终凝,一般掺入量取4.5%为宜。

施工设备

主要施工设备见表3。

喷射工艺流程

湿式喷射工艺流程见附图。

施工准备

检查受喷面轮廓尺寸,并进行修正,使之符合设计要求,松动、破碎部分必须清除干净;有明显掺漏水地段应事先作好防排水处理;用高压气或水(地质不良不用)清理受喷面;备好脚手架或工作平台;检查机械、管道、安全阀、压力表是否完好,并进行试运行;在拱顶、边墙作好设计喷层厚度标志。

喷射作业技术要点

严格按以下顺序操作:打开速凝剂辅助气源一缓慢打开主气阀一启动速凝剂计量泵、主电机振动器一向料斗加料。

开机后注意观察气压,起始气压大干或等于Q5MPa才能开机操作,同时要根据喷嘴出料情况调整气压,边墙工作气压应控制在0.3~0.5MPa,拱部控制在0.40~0.65MPa。

供料应连续均匀,料斗内应有足够的存料并及时清除振动筛上粒径大于15mm的粗集料。

喷嘴与受喷面应尽量垂直,并保持0.8~1.0m的距离;对挂有钢筋网的受喷面,喷嘴应略倾斜,距离相对减小;当喷嘴与受喷面之间的距离大于1.0m时,会增加回弹量,并降低密实度,从而也降低了强度;当喷嘴距离受喷面小于0.8m时,则不仅回弹量会增加,而且喷射操作人员可能会受到回弹颗粒的伤害。

喷射混凝土应分段、分部、分块,按先墙后拱、自下而上进行喷射,喷嘴需对受喷岩面作均匀的顺时针方向的螺旋转动,一圈压半圈的横向移动,螺旋直径约为20~30cm,或采用S形往返移动前进。喷射时分段长度不应超过6m,分部为先下后上,分块大小为2m×2m。初喷厚度一般控制在4~5cm,第二次喷射厚度可达10cm以上。

施工注意事项

混凝土喷射机范文第2篇

【关键词】墙体加固;喷射混凝土;加固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工程建筑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所有在工程建筑施工过程中,对墙面的建设是非常重要的,无论是平面墙体还是曲面墙体,都需要墙体质量坚实和墙面平整。墙体质量在墙体建设过程中可以通过相应的施工方法进行控制,但是有时因为某些原因,仍不能将墙体质量提升到一定的标准,或施工完成后产生缝隙等原因,都需要对墙体进行加固处理。而在墙体加固技术中,喷射混凝土加固技术应用的十分广泛,因为该技术在对墙体进行加固的同时,还可以保障墙体加固层面均匀, 对墙体的后期饰面和加工都比较方便。而且喷射混凝土对墙体加固效果优异,尤其是对曲面墙体加固,因此喷射混凝土技术在加固墙体施工应用,是保证墙体质量的直接手段。

1、主要设备及工艺流程

施工人员要严格按照科学的标准进行施工设备的准备和选择,并了解喷射混凝土加固墙体施工的工艺流程,以便施工时能够准确地按其施工,这样才能确保混凝土喷射的效果及对墙体加固的质量。以下将喷射混凝土施工技术实施的设备准备与其工艺流程进行了总结说明,作为施工人员进行工程实施时的参考。

1.1 喷射机:密封性能好,输料连续、均匀,技术条件能满足喷射作业需要。

1.2 空压机:应满足喷射机工作风压和耗风量的要求,能供给稳定的风压,风压不宜小于0.6 MPa。压风进入喷射机前,必须进行油水分离。

1.3 搅拌机:与混凝土喷射机生产能力相匹配、密封性能好、粉尘小的强制式搅拌机。

1.4 供水设施: 保证连续供水且喷头处的水压达到 0.15-0.2MPa。

1.5 输料管道:应具有良好的耐磨性能。承压能力不宜小于 0.8MPa,管径满足输送设计最大粒径骨料要求。

1.6 工艺流程: 搭设操作平台 - 凿除粉刷层 - 除尘 - 加固面喷水湿润 - 绑扎固定钢筋网 - 拌混合料 - 喷射 - 养护。

2、原材料及配合比

施工材料的严格筛选是保证施工质量的基本条件之一,也是保证施工技术能够充分发挥优势的重要手段。对建筑墙体的加固,更是需要对施工材料进行严格选取,以保障墙体质量。配合比由实验室通过适配提供,材料要求如下:

2.1 水泥:采用 42.5 普通硅酸盐水泥。

2.2 砂:采用硬质洁净的中砂或粗砂,细度模数大于 2.5,含水量宜为 5%-7%,含泥量不大于 1%。

2.3 石:采用坚硬耐久的碎石,粒径不宜大于 12 姗,宜采用连续粒级,含泥量不应大于1%。2.4 水:使用饮用水。

2.5速凝剂: 必须采用质量合格的产品. 使用前作速凝效果试验。初凝时间不大于5min,终凝时间不大于 10min。[1]

3、施工前准备工作

3.1拆除喷射混凝土施工作业区的障碍物,对不能拆除者,应采取措施,予以保护;

3.2喷射砼配合比:除满足强度要求外,还需满足回弹量少,粉尘少及黏附力强等要求,并经试验确定。

3.3待喷面处理 待喷面的处理是墙体结构加固的关键工序,待喷面的处理包括结构裂缝,孔穴的处理,结构表面的处理和受损伤构造的处理等。喷射面应先清理粉尘,污物,如有裂缝,孔穴应先用氧水泥浆灌封修补,然后喷射作业开始前一天,应用高压风水冲洗受喷面;对遇水易潮解、泥化的岩层,则用压风清扫岩面;对于土层表面,严禁用高压风水清扫。

3,4在待喷面上设置标志控制喷射厚度及门窗洞口支设模板且架设牢固。

3.5喷射作业前,对于空压机,喷射机进行试运转。经检验运转正常后,对喷头内的水环与输料管及喷嘴联接处是否有胶皮垫圈,连接是否紧密,严禁混合用水从连接部位漏出。

3.6喷射前,对加固的钢筋网片以及穿墙筋的连接进行检查,确保牢固可靠。[2]

4、喷射施工技术

经过严格的选取,对喷射混凝土施工设备及原材料进行准备,是施工作业顺利实施的前提,但是除此之外,最为重要的就是施工人员对施工技术的熟悉程度,他能够很大程度上影响墙体加固的质量和外形整体美观。对施工技术的掌握,是施工人员从工作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也是建筑工程技术的精华所在,以下本文对喷射混凝土加固墙体的施工技术进行研究和分析。喷射作业的主要流程和施工方法为:

4.1 工作风压,不同类型的喷射机有不同的工作风压,而且它还与喷射方向、拌和料输送距离、混凝上配合比、含水量等有关。适宜的工作风压,可减少回弹量,增加一次喷射厚度,并保证喷射的质量。喷射机的工作风压,一般需保证喷嘴处有 0.1 MPa 左右的压力。

4.2 喷嘴处的水压必须大于风压,而且压力应稳定,水压一般以比风压大 0.1 MPa 左右为宜,可采用向水箱中通高压压缩空气,以获得稳定的压力水。

4.3 要严格按规定的操作。方法进行操作,否则容易发生堵管、反风等现象。喷射机的开、停顺序为:开动时。先开风后给水,最后通电供料;停止时,先停止供料,待料罐中的存料喷完后再停电,最后关水停风。同时,要根据输送距离的变化,随时调压。

4.4 钢筋网喷射混凝土作业开始喷射时, 应减小喷头至受喷面的距离,并调节喷射角度,以保证钢筋与壁面之间的密实性,喷射中如有脱落的混凝上被钢筋网架住应及时清除。另外在对工程墙体进行加固施工时, 应注意施工环境对施工质量的影响,尤其是温度和湿度的影响,再着重对施工技术进行改进,从而使喷射混凝土施工技术能在工程建设中起到积极地作用。

5、喷射混凝土质量控制与注意事项

喷射混凝土施工中的质量控制要点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喷射混凝土原材料检验合格后才能使用, 速凝剂要妥善保管, 防止受潮变质,严格控制拌合物的水灰比;喷射混凝土厚度应按预埋控制标格控制;喷射作业时应尽量减少回弹; 严格控制喷射厚度及表面平整;大面积喷射前必需先做样板,并经相关方验收合格后再大面积施工。喷射后

要尽量保证喷射面自然整平,切记不能进一步整修;对于喷射薄层混凝土,尤其对于砖砌体的喷射混凝土加固层,喷射施工完毕后,加强养护是非常重要的。第一次洒水养护应在喷射后1~2小时进行,以后的洒水养护应以保持表面湿润为度。

结语

混凝土喷射机范文第3篇

关键词:混凝土;支护;施工;技术

Abstract: by excavation causes of surrounding rock in tunnel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flabby. How to in the process of excavation and supporting, that surrounding rock loose not or less sagging. This is the construction of key principles. Using high-performance shot Crete can effectively strengthen the initial supporting structure, and construction is simple and safe, this paper will detail the construction process of the tunnel in the high performance of the sprayed concrete technology.

Key words: reinforced concrete; Support;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中图分类号:U45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一、前言

随着国家基础设施建立力度的加大,隧道工程的建设数量明显增长。同时隧道建设施工技术也在不断发展。尤其是使用高性能喷射混凝土施工技术也日趋成熟。高性能喷射混凝土具有密实性好、支护安全度高、施工简单、强度高、防水性能优良等等优点。因此在隧道施工过程中这一技术被广范使用。然而高性能喷射混凝土在施工过程中有一些具体方面的操作容易被忽视,这里简单的做了一些阐述。

二、高性能喷射混凝土

高性能喷射混凝土是指具有高工作性(低回弹率和低粉尘)、高耐久性(高强度、高抗渗、高抗碳化、高耐腐蚀)诸多优越性能的优质喷射混凝土。在隧道工程中被广泛应用。目前隧道工程中一般采用的喷射高性能混凝土,喷射的方式一般采用湿喷或者。喷射混凝土支护质量优良,尤其是配合钢架联合支护,这一优点尤其突出。

高性能喷射混凝土的支护原理符合新奥法的基本原理。即充分利用围岩的自承能力和开挖面的空间约束作用,采用以锚杆和喷射混凝土为主要支护手段,及时对围岩进行加固,约束围岩的松弛和变形,并通过对围岩和支护结构的监控、测量来指导地下工程的设计与施工,因此,喷射混凝土的作用可以概述为一下两个。其一,喷射混凝土初期,混凝土作为一种柔性材料用来满足周围岩体扩张提供一定的空间。其二,当混凝土的强度达到了一定程度以后,混凝土便作为一个支护过程中的刚性结构来维持周围岩体的进一步扩张,使得支护强度满足施工要求。

三、喷射混凝土的质量控制

为了达到高工作性和高耐久性的目标,我们采取以下技术措施。3.1控制水灰比

一般混凝土的水灰比越小,混凝土的孔隙率便会相应的减少,这种混凝土便越密实。一般高性能水灰比控制在0.2左右。因为用水量大会导致水蒸发后混凝土形成的孔隙增多。研究表明:混凝土基体的孔隙率每减少1%,其强度几乎可以增长10%;基体的孔隙主要来自拌和水过多而产生的凝胶孔与毛细孔。[1]当然高性能的混凝土光靠控制水灰比是不够的,还需要使用一些外掺剂或是一些微膨胀剂使得混凝土的强度满足工程需求。3.2骨料的选择(1)骨料的强度。高性能喷射混凝土优先选择一些高强度的岩石碎料作为骨料。这是为了使得混凝土的强度满足施工要求,但是混凝土的强度更多的依赖于混凝土中水泥砂浆与骨料的粘结强度。粘结强度则取决于混凝土骨料的粗糙程度,因此,选择碎石骨料是最好的选择。(2)骨料的粒径的选择。试验表明,混凝土的强度随着骨料粒径的减小而提高。[2]这是因为骨料粒径越小,砂浆与骨料的粘结面积就越大,且拌和会越均匀,因此导致混凝土的强度就越高。所以小粒径的骨料是优先之选,然而,骨料粒径过小,混凝土的回弹率越低。所以工程一般选用5~10mm粒径的碎石骨料。(3)粗、细骨料的比例。细骨料越多,混凝土强度越高,回弹率越低,反之,粗骨料越多,混凝土强度越低,回弹率越高。研究表明,高性能混凝土中骨料体积的最佳比例为65%,其中细骨料占骨料总量的40%,因此,粗、细骨料的体积比为3∶2。[3]3.3提高骨料界面与胶结料的强度

骨料与水泥砂浆之间的界面处有一个20μm左右的过渡层,在过渡层之间一般是富集一些水计入填充,水分蒸发之后,界面处就会出现一个真空层,影响混凝土的强度,为了改善这一现状,可以采取以下的方法:(1)采用水泥裹砂工艺。砂中一般含有水分,且颗粒较小,所有采用砂和水泥预先进行搅拌,使得砂粒完全吸附水泥,这样才能使得喷射混凝土时,减少砂的泌水作用,从而大大的减小离析作用,一定程度减少粗骨料的沉降。(2)采用水泥裹石工艺。这种办法的区别是先将一定含水量的粗骨料与水泥进行预先拌和。这样就可以使得水泥颗粒包裹着粗骨料,在喷射时水的移动受到约束。从而一定程度阻止骨料的沉降。使得喷敷的混凝土强度增大。3.4掺入活性掺和料

混凝土的强度是一个逐步增加的过程,研究表明,一般在室温20摄氏度左右,龄期28天的混凝土强度可以达到混凝土设计强度,从28天到两个月这段期间,混凝土的强度增长很快,两个月以后混凝土的强度无明显增长。然而为了使得混凝土的强度增强,可以换掉一部分水泥,用活性掺料来进行替代。其中,沸石粉一般用作喷射高性能混凝土的掺合料。其主要成分为SiO2与Al2O3。这种化学成分在混凝土凝合过程中与Ca(OH)2进行反应,产生含水铝酸钙凝胶和含水硅酸钙凝胶,减缓混凝土的凝合,减少凝合的过程中水分蒸发所出现的孔隙。使得喷射高性能混凝土的强度与耐久性大幅提高。3.5适宜外掺剂的选择

为了控制混凝土的水灰比,降低混凝土的回弹率,减少混凝土的粉尘率,使得混凝土尽快凝固,迅速达到所需要的设计强度,这些要求必须得使用外掺剂来实现,一般高性能喷射混凝土施工中使用的外掺剂有以下几种:(1)SCR聚合剂。这种外掺剂的作用是用作抗分散。高性能喷射混凝土最开始是一种柔性材料,颗粒之间的粘结作用比较小,又由于自身的重力作用,混凝土很容易从墙壁上脱落。因此必须使用SCR聚合剂,其作用有两点:其一,SCR聚合剂的结构是一种长链式的结构,自身非常稳定,并且可以吸附颗粒在长链上,使得长链结构更长更宽,竟而形成网状结构,达到增强混凝土颗粒粘性的作用。其二,SCR聚合剂的活性很强,并且减弱颗粒之间由于电位相同而导致的排斥、增强相同电位颗粒之间的吸引。这两种微观作用的结果,表现为宏观上的抗分散性。然而SCR聚合剂不宜掺量过多,否则会导致混凝土的凝固困难,一般施工过程中SCR聚合剂的掺量为0.4%~0.5%。(2)膨胀剂。水泥水化过程中所释放的热量很难释放,因此会导致混凝土凝固过程中由于水分蒸发而收缩,温度应力作用而产生裂缝,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因此使用微膨胀剂来减小混凝土的收缩所带来强度的影响,并且可有效的控制温度应力产生的裂缝。微膨胀剂一般是用作外掺,一般掺入膨胀剂之后,前期的膨胀效果比较明显,后期膨胀效果较缓慢,这正好补偿混凝土的收缩。然后膨胀剂的过多加入也会使得混凝土的强度降低,混凝土过膨胀等问题,实践表明,膨胀剂的掺入量一般控制在4%到5%左右。

四、喷射混凝土的强度检测

目前用来检验喷射混凝土强度的方法一般采用的是实验法,即按照施工条件向立方体模具中进行喷射混凝土,将喷射的混凝土制作成立方体的试块,然后使用实验的方法进行测量其强度,然而,这种方法的弊端显而易见,即真实情况与实验情况的差别。因此一般的检测强度使用的方法是切割钻芯的方法,即取出喷射后的混凝土使用取芯的办法取出试块,这样便能保证检测的混凝土是一样的。然后测出所取出的试块是否符合强度要求,这种方法需要进行随机取芯检测,可行性大,结果准确度高。

五、结束语

喷射混凝土的施工方法在隧道施工中已经应用广发,然而喷射混凝土的质量直接影响着支护的受力与隧道的耐久性,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应当加强质量管理与监控,严格制作出详细的操作流程,以确保施工的质量,有效的实现隧道防护。

参考文献

[1] 廉慧珍;李玉琳,当前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存在的问题——关于混凝土配合比选择方法的讨论之一,混凝土.2009

混凝土喷射机范文第4篇

【关键词】喷射混凝土;岩土工程;回弹量

喷射混凝土是使用砼喷射机,利用压缩空气或其它动力,将掺有外加剂的砼拌和料与高压水混合,通过喷嘴喷射到受喷面上,并迅速凝结硬化而成型的砼补强加固新材料。与传统的现浇砼相比,喷射砼不需要立模和振捣,而是将混合料高速、连续地喷至受喷面上,冲击、挤压形成密实的砼。喷射砼在物理成份与结构上与普通砼基本一致,但由于其施工方便、快速、整体造价低廉等优点,目前已广泛应用于建筑物修补、衬砌和补强,边坡和表面临时支护等工程中,特别是在断面较薄、面积很大的地方,使用喷射砼可以有效地节省施工时间。

一、岩土工程概述

梅关隧道全长2375m,施工里程GK55+405~GK57+780,为保证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性,设计采用C20喷射砼对其进行支护。为了能够立即封闭新开挖暴露出的岩石,使之有较高的强度,洞身采用喷射混凝土支护,喷敷在岩石表面的混凝土具有与岩石固结并加固表面的性能,它可将单个松散岩块胶结在一起,填充岩石的裂隙和凹陷,从而减少隧道周边应力集中,喷射混凝土层与所支护的岩面共同承受着压力或由局部荷载引起的剪应力,因此可以改善围岩条件。

二、喷射混凝土施工技术

(一)施工准备

检查喷射地点的安全情况和巷道规格。喷前首先排除作业范围内不安全因素,确认安全没有问题时,然后全面检查巷道断面是否满足设计尺寸要求,有欠挖部分应除掉,以保证成巷规格。喷前检查设备与管路的完好情况。

冲洗岩帮。喷射手在喷射前用压力水冲洗岩帮,以冲洗粉尘和浮矸,提高了混凝土与岩壁的粘着力。降低回弹。对于软岩和易风化的岩石,一定不要冲洗全部巷道,因为冲洗过的巷道,若不能及时喷浆,受水冲洗过的围岩容易片帮冒落,应做到洗一段喷一段。

掌握轮廓线。在喷射范围内的巷道顶部中心与两肩窝部位,两侧拱基线上下七个部位,沿巷道轴线方向在巷道轮廓线上用铅丝拉好控制线,控制线多少视巷道成型情况和喷射手技术熟练程度而定。

(二)喷射顺序

喷射作业要求喷射手严格按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喷头时一手托住喷头,一手调节水阀,再联系送料,开始喷射。喷头移动方式,可先向受喷的刚性岩面用左右或上下移动的扫射方式喷一薄层,形成一薄塑性层,然后在此薄层上以螺旋状一圈压半圈,沿横向作缓慢的划圈运动,划出的圆圈直径一般以100mm~150mm为宜,喷射顺序应先墙后拱,自下而上,以防止混凝土因自重而产生裂缝和脱落,墙基脚要喷严喷实,拉开区段,顺次喷完半边巷道,然后调转喷头喷另半边巷道,最后合拢收顶。

对于一些凹凸不平的特殊岩面,应先凹后凸,自下而上地正确选择喷射次序,遇到较大或较深的凹坑,可采取间隔时间分层喷射,或沿周边分成几块喷射而向中间合拢的方法。若遇光滑岩面,可先薄薄喷上一层砂浆,形成粗糙表面,间隔一段时问后再喷射。遇有钢筋时,应采用近距斜向和快速“点射”的方式喷射,以保证钢筋后面喷射密实不留空隙。

(三)风量的调整

风量调整可直接控制喷射混凝土流速,喷锚机械手在正常使用时气压表指针在4.5~5bar。为了达到比较平整的喷射面,并尽量减少回弹,在正常风压下,根据喷射混凝土坍落度的变化、混凝土喷射距离的远近和围岩的类型要随时调量旋扭,改变供风量大小。坍落度大时风量减小,反之则加大风量;喷射距离远时加大风量,反之减小风量;喷射硬岩时减小风量,反之加大风量。

(四)喷射角度的调整

喷嘴对喷射岩面的喷射角度是影响混凝土的最重要因素,应经常保持喷嘴与喷射岩面呈90°角。喷射裂隙、挂钢筋网和超、欠挖等不规则岩面时要随时调整喷射角度,以保证喷射混凝土更加密实地填充到岩面的隐蔽部位。

(五)喷射距离的调整

正常的混凝土喷射距离为1~2m。如果距离太小,将无法形成层状,因为喷射混凝土一触击到岩面就被后续的强大冲击力所吹走;如果距离太大,则因冲击力不足而无法满足喷射混凝土的粘结和密实要求。二者任何之一都将造成回弹量的急剧上升,致使能够喷附至岩面的混凝土很少。相反,如果根据喷嘴处混凝土的流速来调节喷嘴距岩面的合理距离,则回弹量可控制到最小范围,所以如何准确地掌握喷嘴距离是非常重要的。另外,在混凝土坍落度变化情况下,喷射距离也需要进行调整,坍落度较小时,喷射距离取小值;坍落度较大时,喷射距离取大值。较小坍落度混凝土的喷射距离为1~1.2m,较大坍落度时的喷射距离可达1.5~2m;同时,在粗喷或毛喷时喷射距离也要尽可能小,面层找平时喷射距离尽可能大,最后喷射层找平时的喷射距离可放大到2~2.5m。

三、控制喷射混凝土回弹量的施工措施

(一)水泥与速凝剂的适用

速凝剂与水泥适应性问题具有普遍性,既同种速凝剂与不同水泥或不同速凝剂与同种水泥之间,速凝剂的促凝效果差异较大。对于此问题可采取以下措施:1)石膏含量高的水泥所需要的速凝剂掺量较高;混合材对液体速凝剂与水泥的适应性的影响最为显著,其实质是减少了水泥中参与早期水化矿物的含量,提高速凝剂掺量才能达到比较好的促凝效果。2)在喷射混凝土施工中,应尽可能选择矿物掺合材较少、C3A含量较高的水泥。3)提高速凝剂掺量、降低水灰比等措施能改善速凝剂与水泥的适应性,提高喷射混凝土的施工质量。

(二)喷射机与喷嘴的操作

喷射机的操作喷射机的操作可影响回弹、混凝土的密实性和料流的均匀性。要正确地控制喷射机的工作风压和保证喷嘴料流的均匀性。喷射机处的工作风压应根据适宜的喷射速度而进行调整,若工作风压过高,即喷射速度过大,动能过大,使回弹增加,若工作风压过低,压实力小,影响混凝土强度,喷射机的料流要均匀一致,以保证速凝剂在混凝土中均匀分布。

(三)调整合适的水压,保持适当的水灰比

保持合适的水灰比是降低喷射混凝土回弹率的重要手段,在以往的生产过程中,由于风压偏高,相应的水压偏高,因而水灰比也较高,较高的水灰比往往使混凝土层滑移甚至流淌,不仅影响喷层的质量,而且大地提高了回弹率。某工程把水灰比保持在0.4左右,这样的水灰比不仅使喷层稳定结实,表面具在水亮光泽,一次喷厚较大,且有效地降低了回弹率。

(四)各喷层时间间隔的控制

在喷射混凝土过程中因各喷层时间间隔掌握不当造成回弹量增大。一种是间隔时间太短喷射混凝土未初凝而被风压水压冲击而脱落,造成回弹增大;另一种是时间间隔太长喷射混凝土已初凝再次喷射式骨料不能镶嵌到混凝土面造成回弹增大。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因按照混凝土的初凝时间以及是否添加速凝剂而控制喷层时间间隔。

(五)喷射混凝土时应分段分块进行

喷射混凝土应采用分段、分片、分层依次进行,喷射顺序应自下而上,分段不宜超过6m,分块大小不宜超过2m*2m,严格按照先墙后拱、自下而上的顺序进行喷射,以减少混凝土因重力而滑动或脱落,从而控制喷射混凝土的回弹量。

结束语

在目前的岩土工程实践中,喷射混凝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应用,上述所论及到的施工方法在具体条件下均可选用,但还存在以下问题:随着生产设备和工艺的改进,喷射速度越来越快,当喷射速度在5~6m3/h以上时,人工操作将比较困难,故更加灵活、适用的机械手研制便显得很重要。施工工作面的工作环境一直是困扰喷射砼施工的长期问题,如何有效地降低工作面的粉尘含量,仍需进一步研究。对于高性能喷射砼,应以耐久性为主要指标。需要选择合适的外加剂和进一步改进施工工艺,降低回弹量和提高喷射砼的后期强度。总之,随着岩土工程实践的发展,喷射砼施工工艺和施工机具将更加趋于成熟和完善。

参考文献:

[1]谢富.强降低喷射混凝土回弹率的初步探讨[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2(28).

混凝土喷射机范文第5篇

关键词:通省隧道; 湿式喷射混凝土;施工技术

Abstract: Through the tunnel is the controlling project of Hubei province highway tunnel in room ten, adopted in the construction of advanced wet sprayed concrete technology and equipment.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wet spraying concrete technology applied in tunnel tunnel through.

Key words: tunnel; wet spray concrete;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中图分类号: U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1、引言

湿式喷射混凝土是隧道支护形式基本方法之一。湿式喷射混凝土较干喷混凝土有粉尘小、回填率低、混凝土质量高、材料浪费量少等优点。结合通省隧道围岩情况及业主对施工质量强制性要求,我标段通省隧道初期支护采用了湿式喷射混凝土支护,本文简单阐述了通省隧道施工中采用湿喷混凝土技术的应用。

2 、工程概况

通省隧道为双向四车道分离式隧道,以特长隧道形式穿越马蹄山至土城镇通省村,进口位于马蹄山村五条沟,出口位于土城镇通省村。左洞起止桩号为:ZK110+090~ZK116+990,长6900米,右洞起止桩号为:YK110+085~YK116+955,长6870米,隧道坡度为+1.9%,净空为10.25×5.0m,隧道岩质主要为强~中风化武当群中薄片岩,围岩破碎,易泥化,自稳能力差等。在K111+100处左右幅各有100多米长破碎带。

3 、湿式喷射混凝土材料选择及配合比确定

1.1原材料选择

选择原材料的原则是在满足湿喷质量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采购当地材料,以降低工程成本。

水泥:采用华新牌425号普通硅酸盐水泥。

砂:为保证喷射混凝土的强度,选用硬质洁净的草甸码头砂(中砂),细度模数2.6。

碎石:为防止喷射混凝土时堵管和减少回弹,选用粒径5~9.5mm的碎石,要求连续粒级,保证级配均匀并坚硬耐久。

水:丹江口市马蹄山村自然井水

外加剂:施工中选用外加剂厂生产的山西铁力高效减水剂和液体速凝剂。速凝剂能促使喷射混凝土迅速凝结硬化;高效减水剂可以有效地减少了混凝土的塌落度损失,改善混凝土的工作度,提高流动性,减少了喷射过程中堵管的可能性,因此外加剂对混凝土拌合物的性能起关键作用。

1.2配合比确定

湿式喷射混凝土设计等级为C25。在进行配合比设计时,根据湿喷混凝土工艺和质量要求,综合考虑混凝土的可泵性及在受喷面上的附着性。实验人员首先在试验室进行配合比筛选,然后进行实地喷射试验。经过多次试验比较筛选,最终确定最佳的配合比如下:

水泥:砂:碎石:水=1.00:1.76:1.76:0.40。

外加剂掺量分别为:速凝剂4%,高效减水剂1%,每立方米水泥用量490kg。施工中根据砂、碎石的含水率及时调整施工配合比。

4 、施工机械设备

2.1搅拌站

选用PLD750L与PLD1000L各1台强制式搅拌机为主机,电子自动计量,应用工控微机实行半自动化控制,生产率60m3/h。

2.2混凝土运输罐

混凝土运输罐容积为6m3,罐体在柴油内燃机带动下可以正转或反转,混凝土在运输过程中正转可以延缓混凝土的凝结时间,罐体反转则向混凝土泵料斗中卸料。

2.3混凝土喷射设备

混凝土喷射设备为成都TK500湿喷射机,湿喷机自配流量泵和仪表以控制液体速凝剂的用量,湿喷机出料能力为6m3/h。混凝土喷射手在自制简易台架上进行喷射作业,混凝土通过湿喷机输送到喷嘴,再添加速凝剂和高压风把混凝土喷射到岩面上,完成喷射作业。

5、湿喷混凝土施工工艺

湿喷混凝土施工工艺框图

1.1混凝土喷射工艺

在喷射混凝土之前,用水或风将受喷面粉尘和杂物清除干净。冲洗时从隧道拱顶开始,按从上到下的顺序清洗至侧壁底部。试验表明,洁净湿润的岩面与混凝土粘结比较紧密。

喷射混凝土时从隧道最底处开始由下往上喷射,以避免回弹料污染已冲洗干净的岩面,影响喷射混凝土的质量。

喷射操作手的喷嘴到岩面的距离控制在0.8~1.2m,混凝土喷射质量取决于骨料的质量、级配、含水率、风压、速凝剂掺量及喷射手的熟练程度。喷射手应注意观察风、速凝剂、混凝土成股状流体喷出的关系。喷射混凝土时应严格控制风压,风压太小,无法满足喷射混凝土粘结密实要求;风压太大,喷射混凝土一触及岩面(或上一喷层)就会被后续的强大冲击力吹走,二者都会直接造成回弹的增加。速凝剂掺量大时,混凝土瞬间凝结,后喷的混凝土无法渗透镶嵌到前一层混凝土中,就会被回弹,喷射时的粉尘也比平时大;速凝剂掺量小时,起不到加快混凝土凝结的作用。速凝剂在喷射侧壁时比拱顶掺量应略少一些。喷嘴尽量垂直岩面成90°角,以确保混凝土的密实效果,喷射时喷嘴与岩面的角度偏离直角愈多,喷混凝土材料回弹就相应的越多。

喷射混凝土时应根据围岩类别及水文地质情况,确定适宜的初喷层厚度,初喷层厚度过薄,粗骨料不易粘结牢固,会增加回弹量。初喷层过厚,混凝土自身重量超过其内部凝聚力或超过混凝土与岩面的粘结力,就会造成初喷层过多的掉落或形成空壳。

1.2特殊情况下的混凝土喷射工艺

当无钢拱架支护,仅挂钢筋网的地段,喷射后混凝土层面有时呈波浪形,喷头垂直于岩面喷射则可使混凝土均匀分布,避免起伏。

设钢拱架的地段,因岩石破碎,混凝土喷射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喷射混凝土必须从填充拱架和岩面之间的空隙、岩面裂隙开始。喷头沿拱架从拱脚向拱顶移动喷射。钢拱架与围岩之间的空隙必须用喷射混凝土填充密实,对于钢拱架的两侧,必须进行一次或多次补喷,并将钢拱架用混凝土包裹严实,使其与喷射混凝土构成整体受力体系。 在有水地段,喷射混凝土与岩面的粘结力较差,混凝土垮落严重。喷射前应先设法排除岩石表面的渗漏水,然后进行混凝土喷射作业。

6、湿喷混凝土施工要点:

1.1、拌料时严格按设计配合比拌和,配合比及拌和的均匀性每班检查不少于两次;

1.2、喷射混凝土前,认真检查隧道断面尺寸,对欠挖部分及所有开裂、破碎的岩石进行清理,清除浮石和虚碴,并用高压水或高压风冲洗岩面,达到清洁干净;

1.3、施喷时分段、分片由下而上进行。台阶法开挖拱部喷砼,先拱脚、后拱顶,如岩面凹凸不平时,先喷凹处找平。喷嘴缓慢呈螺旋形均匀移动,螺旋直径20~30cm,一圈压半圈,行与行之间搭接2~3cm,同时掌握风压、水压及喷射距离,减少混凝土的回弹量。

1.4、喷射混凝土分次进行,初喷厚度3~5cm,复喷每次5~6cm,直至设计厚度,两次喷射时间间隔10~15min。

1.5、喷射混凝土终凝2小时后,进行喷水养护,养护时间不少于7天;

1.6、开挖时,下次爆破距喷射混凝土完成时间的间隔不少于4小时;

1.7、涌水地段先用塑料管将水引出,并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混凝土配合比,增加水泥用量,再喷射混凝土。

7 、施工中应着重注意的事项

(1)混凝土的拌和质量直接影响喷射效果,施工中应加强原材料检测及混凝土拌和质量的控制。

(2)喷射前必须用水泥浆混凝土湿喷机和送料管,喷射结束后用水冲洗干净管路内残留的混凝土。

(3)喷射手应注意积累不同地质条件下湿喷混凝土施工经验,不断提高操作熟练程度和技术水平。

(4)工班长在喷射混凝土时要加强观察拱腰至拱顶受喷岩面情况,防止混凝土和岩面的石块在高压喷射混凝土的冲击下垮落伤人。

8 湿喷技术需要解决的问题

(1)积极混凝土湿喷设备的维修与保养,保持良好的机械设备。

(2)混凝土堵管后处理费时较多,应继续优化混凝土配合比,避免或减少混凝土堵管现象的发生。

(3)有水地段湿喷混凝土效果差,应继续改进完善湿喷混凝土施工工艺,使其能够适应不同地质地段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