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课外阅读题

课外阅读题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课外阅读题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课外阅读题

课外阅读题范文第1篇

关键词:初中语文;课外阅读;名著

一、初中学生语文课外阅读的现状

语文课标把课外阅读视为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但在教学实践中却并非如此,学生们每天花在课外阅读的时间很少,有些甚至从不阅读课外书。

(一)考试的压力削减了课外阅读时间

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一进入初中,时间显得很紧,学习压力不断加大,为了应付单元考试、月考、期中考、期末考、中考等等,早已陷入题海之中。学生每天完成作业都心力交瘁,没时间阅读课外书籍,连休息日也被各种名目的培训和补课占用。

(二)影视文化代替了课外阅读

看电视冲淡了读书看报的兴趣。影视的声光音像具备、声情并茂,感觉丰富,生动活泼,这是书报无法比拟的,它充塞了学生应有的课余时间,影视文化代替了课外阅读。除了传统媒体电视外,网络也日益侵占了初中生的业余时间,但极少利用网络进行阅读,这些娱乐时间占用了他们原本就不多的课外阅读时间。

二、初中语文轻视课外阅读的原因分析

(一)学生对名著的乐趣难以抵抗娱乐的诱惑

由于学生所处的时代与多数名著经典作品的写作年代相隔久远,很多名著的思想内容令现在的年轻人无法理解。再加上中学课业负担沉重,使他们闲暇时只想做一些轻松快乐的事情,即使阅读他们也愿意选择更轻松的读物,很多名著只能被束之高阁而无法逃避被疏远、被冷落的命运。

(二)家长对考试的期待遮蔽了课外阅读的作用

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态辐射到初中孩子身上,就是想尽一切办法拔高孩子的学业成绩,对孩子的初中学业要求是“唯分数至上”,视课外书为无用的闲书,视阅读课外书为浪费时间的无聊行为。因而,家长严重的急功近利心态导致多数家长不鼓励孩子花过多的时间于课外阅读。

三、提高初中生课外阅读效果的对策

基于初中学生课外阅读中存在的学生缺乏兴趣、家长功利主义、教师缺乏指导等问题,需要从多角度着手,让学生掌握课外阅读的方法,养成课外阅读的习惯。

(一)形成重视初中生课外阅读的思想

要发挥课外阅读拓展学生视野、提升人文涵养的作用,教师、家长和学生都需要转变思想,重视课外阅读,常抓不懈。作为语文教师,要把学生的课外阅读看成是语文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作为家长,从孩子成长的角度认识到课外阅读对孩子身心发展的重要作用,为孩子的课外阅读提供物质保障和精神支持。

(二)培养初中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培养学生阅读兴趣是引导学生自觉课外阅读的最好切入点,阅读的兴趣是构成阅读品质的重要心理因素,只有让学生养成了浓厚的阅读兴趣,形成了积极健康的情感态度,才能使学生进入阅读的境界。当前初中生对网络有一种天生的敏锐感与亲切感,教师应因地制宜利用教室的电教设备,给学生播放精彩的影像资料以吊起学生的课外阅读胃口。

(三)指导初中生课外阅读的方法

1.指导初中生确立课外阅读目标。切实保证每位学生都能保质保量地完成课标所规定的课外阅读要求,才能使学生养成“一日不读书,便觉面目可憎”的课外阅读习惯。

2.指导学生掌握科学的阅读方法。阅读有精读和略读两种基本形式,读书时应根据读物的不同性质,采取不同的形式。精读的对象主要是优秀的文学作品和内涵较深经得起推敲的文章,对于这类优秀作品,要培养学生整体的课文赏析能力。略读是一种浏览式的阅读。了解一个大概,对读物能有一个初步印象,以便心中有数。略读不注重词句,通览全书,取其精华。

(四)推荐初中生课外阅读的读物

书海浩淼,书市也是鱼龙混杂、良莠不齐,因此,教会学生怎样正确选择课外读物就尤其重要。语文老师除了向学生推荐优秀书籍外,还必须指导学生正确选择课外读物:一是选择引人追求“真、善、美”的好书,多读莎士比亚、托尔斯泰、鲁迅、、巴金等大家的作品,提升人生境界,培养起他们对人的终极关怀,奠定坚实的人文底蕴。二是选择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的好书。三是选择符合学生个性与爱好的好书,如对于酷爱探险的学生,可以推荐读《鲁滨逊漂流记》、《探险科学幻想》等既富有探险乐趣又富有文学性经典书籍。四是选择读书节或其他重大纪念日推荐好书。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结合一些重要的纪念日开展阅读,形成一套有主题系列的读书活动,既提高了学生课外阅读兴趣,又培养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切实发挥课外阅读提高学生涵养、传承经典文化、陶冶博大情怀的作用。

【参考文献】

课外阅读题范文第2篇

关键词: 中学生课外阅读问题对策

新课标以全新的理念谈到了初中语文课外阅读的问题,要求学生:(1)扩大阅读面,“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扩大阅读范围,拓宽自己的视野,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2)课外阅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3年累计不少于69部名著,9年累计“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这同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是一致的。所以,教师除上好课外,还应该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与课外阅读,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拓展学生的知识面,这是语文教师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一、目前学生的阅读还存在很多问题

课外读物良莠混杂,学生的阅读未必“开卷有益”;过重的课业负担,使学生没有时间和精力开展阅读;功利化阅读之风盛行,快餐式阅读之风见长:学生对课外阅读随意性较大;缺乏相应的督促和激励,使学生容易浅尝辄止,半途而废等。

(一)学业负担重。

学生学习紧张、课业负担过重,课余时间部分用在应付老师的作业上,课外阅读自然受到影响。另外,许多家长不支持孩子课外阅读,甚至学生本人对课外阅读也态度冷漠,原因就在于怕课外阅读占用了课内学习时间,影响学习成绩。

(二)学校、家庭、社会缺少文化氛围。

学校图书馆的利用率不高,学生阅读时间安排不固定、不集中。不少学校图书馆藏书比较多,但学生喜欢的图书并不多,很难满足中学生读书的需要。许多学生家庭藏书不多,家庭生活不富裕,家长没有引导孩子读书的意识,家庭缺少文化氛围。另外,受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当代初中生普遍存在浮躁的习气,更多地把自己的关注点放在外部世界:追求物质的享受,追求网络及影视作品的刺激,对于严肃读物或经典书籍觉得疏远、隔膜,感觉读起来费劲,没有阅读兴趣。

(三)课堂阅读教学的效率低下,教师对课外阅读重视不足。

受应试之风影响,不少语文教师将课堂阅读的主要目的定位在训练应试技能上,优美的文章被肢解成一道道试题,学生面对它望而生畏,阅读兴趣自然大打折扣。课堂阅读教学以教材为本,教师的阅读教学观念停留在“教教材”阶段,以讲解分析为主,学生在课堂上很少有自主阅读的机会。真正具有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根本意义的课外阅读,因为与应考无直接关系而不受重视。

(四)中学生课外阅读兴趣不高,停留表层不能深入。

目前,很大部分中学生阅读量不够,阅读面极其狭窄,阅读习惯不好,阅读能力低下。导致读不通课文、写不顺作文;语文读写水平低,贫乏常识性知识,对阅读材料所述内容的理解只停留在表层,无法深入到材料的字里行间理解阅读材料的思想内容、作者的写作意图、文字的深刻含义。这一现状是令人担忧的。著名语文教育家于漪、程红兵一针见血地指出:“缺少阅读,对于语文教学是釜底抽薪;缺少阅读,对学生能力的养成是致命的一击。”

二、针对这些问题,采用相应对策

(一)精心选书,开阔视野。

教师可根据学生的阅读兴趣和经验,进一步有计划地开列出符合课程标准“建议”的富有特色的篇目清单。选书的前提是有较大的选择面,除了名著等经典书目外,教师还要在平时关注出版动态,留意报纸杂志,关注当前的热点图书,但又不被媒体左右,关注获奖作品又要考虑学生的阅读实际,找到真正优秀的并能与学生兴趣点结合的作品。

(二)强化阅读,合理引导。

课外阅读不是简单列举书单,而是要教师细心指导,否则就变成学生“自由阅读”,这样阅读质量不高。因此,要提高阅读成效,教师必须对学生进行指导。

1.激发阅读兴趣。在教学中,树立起榜样,让学生认识到读书对于成才的重要性;介绍身边一些学业有成的人的读书事迹,用活生生的实例对学生进行引导;在课文教学之余,引导学生扩展开去,阅读有关的书籍资料。这样学生不仅扩大了阅读面,而且引起了对名著的兴趣。

2.进行方法指导。对学生进行系统的阅读方法指导,使他们学会在课外自己阅读,采用浏览法、泛读法、略读法、精读法及慢读与速读等方法;教学生学会摘抄、剪裁、编写读书卡、编写阅读提纲等方法;指导学生通过写读书笔记等积累知识,把零碎的知识集中起来,划归到自己的知识体系中去。

3.明确目标任务,合理安排时间。明确任务,合理安排,阶段实施,让学生逐步完成,培养阅读兴趣,有利于培养学生阅读的自觉性、自制性,完成兴趣阅读向意志阅读跃迁,保证阅读任务的顺利完成。阅读是需要时间的,课外阅读的主要时间在课余、假期,但远远不够。自习课上学生进行默读,早读时用10-15分钟时间朗读,这都是应该得到允许的。总而言之,在完成教材任务的前提下,在课内时间进行课外阅读,是无可非议的。

(三)培养阅读兴趣,激发阅读动力。

阅读兴趣是人们获取知识、研究问题、探索未知的一种认识倾向和心理素质,是人们对阅读某种出版物的一种特殊的情绪倾向。“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有了阅读的兴趣,学生才能变被动为主动,自觉地、很投入地到书的海洋中去遨游。怎样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呢?

1.举办读书交流活动,激发阅读热情。为了使阅读成为一种持久的自觉活动,充分肯定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与理解是非常重要的。除了教师的肯定外,还应创设更多条件使学生有机会在更多人面前展示阅读成果,获得更大的成就感和阅读动力,并从中获得更多启发和方法,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萧伯纳曾说:“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交流之后,我们就各有了两种思想。”

2.突出阅读的个性化特点,放手让学生与文本自由对话。阅读是一种个性化的心智行为。保护个性、释放个性、张扬个性是现代中学生的普遍心理,他们渴望运用自己的审美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审视文学作品,从而表现自己的评价与思索,绝不只是对文本的被动接受者。学生对文本的接受过程实质上是对作品的一种再创造过程。正如王夫之《船山遗书》所言:“作者用一致之思,读者各以其情而自得。”

(四)组织活动。

课外阅读题范文第3篇

小学英语课外阅读是小学生学习英语中必须要掌握的一部分,是提高学生课外知识的最佳途径。因此,课外阅读在小学生英语教学中有着重要的作用。但长期以来,小学生的英语教学对英语课外阅读重视不够,教研者对课外阅读认识不充分,致使小学英语课外阅读教学不能有效开展。

二、小学英语课外阅读面临的问题

随着时代的发展,英语成为了一门备受欢迎的语言,英语教育在我国教育体系里是相当重要的。随着这一发展趋势,小学英语教育在当前的教学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但是,英语教育却对小学生的英语课外阅读重视不够。当前,小学生英语课外阅读面临很多问题。

1.英语教育对课外阅读的认识不充分

目前,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常忽略英语的课外阅读教学,并对学生的课外阅读引导不足。学生在阅读中由于缺乏正确的引导,从而导致课外阅读不能顺利进行。在英语教学中,相应的课外阅读实践安排也不充分,并没有将课外阅读列入到英语教学中,使得小学生对英语方面的知识了解甚少,课外英语知识掌握不足,实际的英语基础知识学习中也会困难重重。在具体教学中,由于课外阅读的时间安排不当,在课程设置上也不太合理,导致课外阅读教学未能顺利实施。

2.英语教育中小学英语课外阅读材料不足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主要是英语基本发音和基础单词的认识。只有将这些基础掌握扎实,才能进行对话和课文的学习。所以在英语阅读材料上,适合小学生阅读的实在少之又少。若是较为落后的地区,更没法添置相应的英语课外阅读资料,而且老师和家长对学生的英语学习也不予以重视,阅读材料的选择也多不恰当,材料的不充足及不恰当不仅不会对学生的英语学习有益,而且还会造成一定的阅读困难,在英语学习中有一定的误导作用。在课外阅读教学中,教师对此也不予关注,并没有对小学生课外阅读材料作出一定的研究,相关教学方案不充分,因此实际的英语课外阅读教学,并不能有效开展,效果也不佳。

3.英语教育对小学英语课外阅读指导不充分

由于小学生的英语学习是初期阶段,因此相应的英语知识缺乏,这就需要一定的课外阅读知识量。而老师在小学生阅读的辅导中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在阅读中,只有老师对学生进行正确的指导,才能使学生更好地完成课外阅读任务。目前,英语老师普遍存在对学生的课外阅读不重视的问题,阅读是学生私下独自完成的事情,完全凭由学生的兴趣爱好进行阅读,只是依靠学生一定的自觉性。由于一些学生会喜欢学习英语,对英语有较强的兴趣,所以会在课后搜寻一些课外英语题材来阅读,但是老师却不予以正确的指导,所以阅读中难免会出现方法的不正确,且容易导致阅读效率低,靠阅读获取的知识量也少。

三、小学英语课外阅读问题的优化策略

目前,我国的小学英语教学受到社会的高度重视,随着英语的普及,英语课堂中的知识提供已经显得有限,相应的英语知识补充只能靠课外的大量阅读来获取。同时,英语学习兴趣及水平的提高都有赖于英语课外阅读,但是目前英语教学对小学生的英语课外阅读并不是太重视,而且诸多方面都存在不足。

1.对小学英语课外阅读加强重视

英语教学中,要对课外阅读加强重视程度。由于英语课外阅读能够帮助学生丰富相关英语的知识,其次还可以帮助学生培养英语的学习兴趣,并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水平。这需要教师要对小学英语课外阅读充分重视起来,小学英语教学应作出一定的调整以适应新课标的改革。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应向学生积极推荐一些英语课外读物,并灌输相应的英语课外阅读重要性,帮助学生以正确方式进行课外阅读。由于小学生英语学习属于初级阶段,对英语知识的认识并不是很全面,而且对于英语课外阅读更是不明所以。需要在日后的学习中,对学生的课外阅读多加以引导,使学生能够丰富英语知识,并逐渐地开阔眼界。

2.选用适合小学生课外阅读的英语材料

适合小学生阅读的课外英语材料本来就不多,因此选择好的英语读物很是关键,不仅能够丰富学生的英语课外知识,还能够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同时对学生阅读水平的提高也着关键的作用。英语阅读材料的选用,要根据小学生当前的基础英语知识和有限的单词量来进行阅读材料的选择,适当拓展一些英语童话、英语小故事、小短文等。适当的选用阅读材料能够使学生了解到更多与英语相关的知识。在阅读材料的选择上,老师要加以正确指导,小学生处于求知欲强烈的学习期,有益的学习材料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心性。故事生动、情节有趣的书籍能够吸引学生进行阅读,并能够提高学生阅读的积极性。知识丰富的英语学习刊物也是必选的阅读材料。在英语学习中,积极有益的书籍是必选之物,这样能够促进小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

3.积累并整理英语课外阅读信息

适当的英语课外阅读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西方文化知识,一些学生在阅读过后会将重要内容忘记,这是因为没有做好相关的读书笔记,而且也没有对重要知识点进行整理。英语阅读中,应将一些重要的句子或是有意义的内容摘抄并整理,时间久了多拿来重新阅读记忆。在不断的积累过程中,能够提高阅读的有效性。英语知识对于小学生的发展思维有着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是在小学生英语教学中,却没有给予课外阅读一定的重视,为了促进学生对英语学习的热爱,老师应主动为学生推荐一些有意义的阅读材料,对学生们在阅读中遇到的困难进行相应指导,从而提高其英语学习水平。

4.小学生英语课外阅读中教师的引导作用

在进行英语基础知识的学习中,因为学习内容较为枯燥,小学生很容易失去英语学习的主动性,同时在接受非母语的语言学习中,需要适应其英语思维的学习,并需相当长的一段时间。英语知识的学习需要从课外阅读中获得,针对小学生当前的学习情况,老师应给予一定的指导,不仅要在阅读内容的选择上给予有意义的建议,而且要在阅读方法上给予一定的指导,整篇文章的阅读不需要一字不落地进行阅读,而是要先做到大致浏览,对文章中的主要信息有效获取,了解大意,并找出主要线索。老师要对学生在阅读中遇到的问题,给以及时纠正。小学生刚接触英语,难免会遇到阅读上的问题,因此老师要针对具体的情况给以不同的分析,并引导学生走出阅读误区,找到更适合自己的阅读方法,提高英语阅读水平。

参考文献:

[1]王英.浅谈小学英语课外阅读面临的问题与优化对策[J].教育教学论坛,2013,(21):105-106.

[2]沈渭菊.英语课外阅读对中国学生英语水平的影响[J].河北理工大学学报,2010,(4):203-206.

[3]温颖,蒋业梅,方宝.大学英语课外阅读情况研究[J].河池学院学报,2007,(3).

课外阅读题范文第4篇

【关键词】课外阅读;指导阅读方法;培养阅读习惯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读书,读好书,好读书,自古就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可见,读书的作用是多么的巨大,尤其是课外阅读更是对学生知识阅历的拓展和延伸。但当前农村中学学生的课外阅读状况不佳。笔者就通过本文,谈谈粗浅的看法:

一、存在的问题

阅读,需要课外的补充,这是当前语文教学的重大的发展趋势,也是语文导学密不可分的组成元素。但笔者调查发现课外阅读在农村中学实施的效果不理想,严重制约了学生语文素养和学业水平的提升。究其因:

1.家长不重视且控制学生。近年来,由于受“读书无用论”、“书读多了费财费时”等不良思潮的影响,导致了农村学校的读书氛围和气候甚差,主要表现为:一是许多家长只重视学生的语文课本知识的学习,看到学生看、读课外补充阅读教材或新课标规定的课外阅读书籍时,就唠唠叨叨,甚至抢夺学生手中的书籍,不让读,说“正经还没有念好,读什么外经”。二是许多家长对孩子读书,不闻不问,干脆不让孩子读书,让学生把学习时间拿出来帮助家里打点家务或做做活儿。

2.阅读时间少。笔者调查了本校的学生发现,学生的每天用于课内外作业的时间至少达3小时以上,几乎没有时间去读课外书籍。尤其是学业水平稍微靠前的孩子,他们是学校的“精英”、老师和家长眼中的“龙凤”,都是考取重点中学的苗子。因此他们每天都有写不完的练习,完全沉溺于“题海”之中,蹒跚前行,连休息的时间都不足,还谈何阅读课外书籍呢?略微滞后的学生,他们的想法是考个什么职中,学个手艺,将来混混日子,不要折磨自己,什么课外阅读书籍也不看,看书头痛,情愿把时间花费在“无聊的网络”上。

3.阅读氛围不浓。一是部分农村初级中学办学历史短暂,还没有形成自己鲜明的特色,校园文化建设仅仅是表象,深层次的读书氛围没有形成;二是农村中学的教师还有较大一部分是过去的“合同教师”转正的,他们自己就不能先知先觉;三是教师也沉浸于学校的其他各项事务或各种考试,除了尽心上好课堂教学外,也没有精力去指导学生读书,等等,这些都是导致了校园内外没有强烈的读书氛围。

二、提升策略

1.指导阅读方法,培养阅读习惯。毕竟初中生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少,他们不可能用很多的时间对阅读材料教学细读研磨,对此应当指导学生掌握课外阅读的策略,譬如快读、略读、选读和精读等。让学生自己根据不同的材料选用不同的读法。像普通的课外阅读材料,就指引学生采取快读、略读;对比较精彩而又过长的文章,让学生自己选读文章的精华;对新课标推荐的课外必读篇目或名家名作、名著等,一定要求学生精读、细读。同时认真务实地培养学生“读书必动笔”的习惯,要求他们在读的时候,边读边积累,画出优美、精彩的语句、语段,并做好摘录;在读的时候,对需要质疑或觉得有异议的地方,做下记号或写下自己的想法及观点,读后与老师或其他学生进行交流、切磋;对文中能引起自己共鸣的,在边注上写出体验和感悟等等。相信我们的学生,通过这样的阅读,读思结合、读品相连,一定能实实在在的拓宽自己的知识视野,同时净化他们的思想和心灵。

一个人良好习惯的养成,是渐进的,是要遵守一定的规则的。因此为了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我们就必须要求学生做到:一是定书。要求学生每月选读一本课外书籍,同时明确告诉学生选定了,就必须认真读结束,不允许读的半途而废,养成持之以恒的习惯;二是定时。就是要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规定读书时段和时长,并非想读就读、忽冷忽热;三是要定量。根据自己的阅读能力,要制定一个读书计划。学生的课外阅读只有持之以恒,不断积累,才有实效。

2.教育学生“选对”书,选“好书”。在初中生刚刚接触课外读物进行阅读时,他们往往带有一定的随意性、盲目性和消遣性,这时就需要我们做好引导和指引工作。帮助学生修正读书的方向,让他们读无毒无害的书籍,读健康的、科学的书籍,选择适合自己的深浅适中的课外读物。

3.营造阅读氛围,落实阅读效果。调查发现:很多学生平时的阅读量也不少,但真正到派上用场时,却是什么都“不知道”,这就是学生阅读完就如过眼云烟一样,收效甚微。对此,我们可以在班级刻意营造阅读的氛围,逐步形成班级内人人要读书、人人乐读书、人人会读书的氛围,开展一系列的读书比赛(主要是脱开阅读材料的讲述性比赛),促使学生把阅读的材料中精华部分装进脑袋。这样,整个班集体的语文素养也会随之不断的自动“升级”。那怎么营造氛围呢?

(一)可引导学生收集关于读书的名言警句,如“书犹药也,善读可以医患”、“我扑在书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我的面包上”等等。然后,组织学生进行学习交流,并书写具有代表性的在教室内张贴,形成一种“读书光荣”的舆论氛围。

(二)利用家长会、主题班会等形式,让学生汇报课外阅读中得到的收获,并请有经验、收获大的学生介绍自己进行课外阅读的内容和方法。在班级内形成“你追我赶”的读书。

(三)利用作业的形式,促进多阅读。例如,要求学生每周交一次阅读记录,如美文佳句的摘抄、读书的感悟或读后的续写等等,师生共同监督、检查,目的是养成学生们边阅读边动笔墨的好习惯。教师还可以通过布置学生完成一定量的作文、周记等来促使学生去阅读。像布置《我最爱读的一本书》《书,给我带来了……》《向你推荐一本好书》等作文题;还可以要求学生以周记的形式写下一定量的读书笔记。这样就迫使学生每天都有一定的阅读量,时间长了,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了,语文水平自然也就提高了。

课外阅读题范文第5篇

(编 者)

实践证明,进行必要的课外阅读,是提高语文素养的有效途径之一。但是,如果处理不好下面的几个关系,就会收效甚微,达不到所期望的目的。

一、处理好“泛读”与“精读”的关系。同学们普遍喜欢读课外书,尤其是各类杂志,流行书籍,它们生动活泼,时代感很强。同学们如饥似渴地阅读,从而大大开拓了视野。但很多同学,只顾追求新奇、刺激,因而,读书成了蜻蜓点水,浅尝辄止。读完后回忆起来,似乎什么也没有。所以我们不妨选一些有代表性的课外书去精读,如刊物《读者》《资料卡片》,古典作品如《史记》,四大名著中重点研读《三国演义》或《红楼梦》。所谓精读就是逐字逐句的读,反复地读,细细地体会,以达到对内容非常熟悉,而且有自己独到的见解。有些书,读一遍有一遍的收获,并且每次的感受总有些不同,对好文章,不妨反复诵读、品味。这几年,高考作文中的很多满分试卷,都体现了很高的语文素养,很多知识、认识都得力于对某些课外书的精读。

二、处理好“兴趣”与“目的”的关系。据我观察,我们很多同学有“偏嗜”的毛病,即单纯地追求那种符合自己口味的书,对于其它的书则无心细读。有的同学喜欢言情的,就非“情”不看;喜欢武打的,就非“武”不看;喜欢科幻的,就专看科幻;有的男学生偏爱球类书刊,有的女学生偏爱言情故事类。结果,书读了很多,语文水平还是原地踏步,知识面仍然狭窄,长此下去,不仅不能提高语文水平,还会造成思维的狭窄与僵化。其实,各种类型的书都应该读一读,如《知识文库》《思维与智慧》《文史精萃》《青年博览》《青年文摘》这些刊物都值得认真一读。总之,政治哲学的,风俗民情的,有关艺术的,甚至欣赏欣赏漫画,都会提高我们的语文素养。很多东西,也许起初我们并不感兴趣,待到静下心来,深入进去,你就会感到有无穷的奥妙。

三、处理好读普通书籍和名著之间的关系。高中生按理说应该具备了一定的欣赏鉴别能力。但很多同学似乎更钟情于一般的书籍,而对于普遍公认的名著却读不下去,或者是因为名著大多已拍成电视或电影,对情节已了解了。实际上看电视剧终究不能代替品读原著。读一本名著,如读读中国的《三国演义》《红楼梦》《儒林外史》,再读读外国的名著,如《复活》《简・爱》《红与黑》,收获一定很大。更重要的是,通过阅读名著与一般作品,两相比较,体悟出作品的高下优劣,在反复比较中,你自然就提高了文学品位。

四、处理好阅读现当代作品与古典名著之间的关系。读现当代作品,文字通俗,读来也轻松容易,大家一般愿意读。而读古代作品,同学们往往感到吃力,文字不通,内容不懂。但读古代典籍却能大大提高文化素养。读一本《东周列国志》有助于了解春秋战国时各国之间的政治关系、文化背景;再从《史记》《汉书》《资治通鉴》中选一部分读,有助于了解古代历史文化及传记文学的写人叙事特色。要提高自己的文学修养,宋词更不能放过,魏晋南北朝时的《世说新语》《搜神记》,短小精悍,又很有趣味。元明时代的“三言”、“二拍”,清代的《聊斋志异》都很有趣,值得一读。读古代典籍,不仅能丰富我们的文化积淀,还能让我们在高考中,提高文言文和作文的得分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