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登鹳雀楼王之涣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王之涣《登鹳雀楼》
迥临飞鸟上,高出世尘间。天势围平野,河流入断山。
――畅当《登鹳雀楼》
王之涣的诗,一开始便展现气势雄浑壮阔的画面:连绵起伏的群山,托着一轮雾霭笼罩的白日;白日渐沉,四际青山云海更显得雄浑无际;滔滔黄河,一泻千里,黄龙腾蛟般直奔大海。如此雄伟气势,怎能不给人以心灵震撼?但诗人并未收笔,而是欲作进一步探求:“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还有更壮阔的境界,更雄浑的气势等待你去欣赏呢!而畅当所写,其浩大辽远的气势毫不逊色。诗人先写远观鹳雀楼,极写楼之高;一楼高耸插云霄,傲立于山之巅、河之上,只有飞鸟才能栖其上;而山绕雾托,让人顿觉如临仙境;后两句由远观转为登楼,那也是何等非凡的气势呀――天然的山脉走势围住平原和田野,奔腾激荡的黄河却从群山缺口处流去,势如切割山脉,如此气势恢弘的奇景,怎不令人胸襟顿开?由此可见,两位诗人都借鹳雀楼创设了气势磅礴的壮美之景,抒发了超群脱俗、积极向上的情感,这是两首诗之“同”。
比较起来,畅当的诗不如王之涣的诗那样家喻户晓。这是为什么呢?我认为王之涣的高明之处是后两句由实景转为虚写,“更上一层楼”给读者留足了想象联想的空间;不仅如此,这想象联想的空间还包含着哲理:欲尽睹风光须更上一层楼,生活之路何尝不是如此?要创新业绩,要超越自己,就要有一种不知满足、永远攀登的豪气。总之,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不仅以气势给人以心灵的震撼,而且以明理取胜。看来,写诗并不拒绝议论。有时,恰到好处的议论还是深化诗意的有效笔法呢!
点评
作者抓住两首诗的“同”与“异”切入,重点突出,思路清晰。鉴赏气势之“同”时,不用概念化的推理,而是紧扣诗句作形象分析,符合诗歌鉴赏的要求;另外,能从两首同题诗中看出“异”,亮出自己的观点,显示出作者自主探索的能力。结尾“看来”一句,得出了启示,可见作者的鉴赏力已达到了新的层级。
一、领略诗人精神
“言为心声,文如其人”,了解了诗人,对其诗的把握也就能高屋建瓴,收放自如了。
在教学《登鹳雀楼》之前,笔者首先了解了王之涣其人。在大量参阅《唐诗鉴赏词典》《唐才子传》、《唐诗纪事》等文献资料以及百度百科后,王之涣的形象渐渐明晰:出身望族的王之涣,自幼聪颖好学,不到20岁,但能精研文章,穷经典之奥。但对仕途不感兴趣,喜好与高适、王昌龄等饮酒论诗,击剑悲歌,素有“慷慨有大略,倜傥有异才”之称。
读着王之涣,一个活跃在盛唐旺世,热情豪放,胸襟宽广的诗人形象跃然纸上。为我们解读他的诗作奠定了基调。
二、叩击诗之精神
刘勰在《文心雕龙・知音》中说:“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沿波讨源,虽幽必显。”诗人的创作,总是由内而外,即先有客观现实的感发而产生的内在情态,是“兴发感动”,了解了诗人的精神,我们就可以回溯诗的本源,涵泳诗的本质,体悟诗的精神,不仅仅是形式上的相遇,更是精神上的相遇。
比如,《登鹳雀楼》,我在解读这首诗时,首先被“白日”二字所缠绕。有读者认为读“白日依山尽”有“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之惆怅之感。于是,就有了这样的对话:
生: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师:让我们慢慢欣赏啊,一轮落日沿着连绵起伏的山,慢慢地、慢慢地落下去了。白日/依山――尽。
生(轻轻地):白日/依山――尽。
师:听,听到了什么声音?
生:黄河滚滚的声音。
师:对,黄河咆哮而来!
生:黄河――入海/流――
师:让我们想象着画面,再读一读。
生(齐):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师:让我们再回到诗中来,王之涣有没有因为看到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这样的壮观景象而满足呢?
生:没有!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师:是啊,看来王之涣也被这景色给迷住啦!还要看呢!要看到更美的景色,就要――
生:更上一层楼。
师:诗人是不是就是告诉我们,要爬楼啊?
生:不是的――
师:孩子们,你们上学期上的是几年级啊?现在呢,上二年级了,就能学到更多的知识了。这就叫――
生: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师:“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这句话可是一句千古名句啊,鹳雀楼的名气之大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这句诗。因为它不光用在登楼上,更重要的是成为后人用来勉励自己或别人不断进取的格言。比如当我们的同学被评为“三好学生”的时候,老师为了让他不骄傲,继续努力,就会鼓励他,在他的素质报告书上写下――
生: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师:当你的好朋友获得了“写字小能手”称号时,你会对它说――
生: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
虽是千古名句,却是即景生情。没有刻意,纯属“偶遇”。所以,课堂上的对这两句诗的处理也是“自然”的,从诗人的积极向上,自然过渡到孩子们的积极向上。儿童的精神与诗人的精神悄然相遇。
三、遭遇古诗文化
古诗教学不同于一般的文体教学。古诗言简意丰,博大精深。传统的解题、释词、译句能让学生了解古诗的表面意思,但古诗特有的文化价值却将如海底的小石子,沉沉睡去。《登鹳雀楼》是唐诗中最有名的五言绝句之一,它在写法上有一个特点:它是一首全篇用对仗的绝句。我这样教学:
师:大家看,这上下两句的节奏其实是一样的,白日对――
生:黄河。
师:依对――
生:入。
师:山对――
生:海。
师:尽对――
生:流。
师:白日依山尽。
生:黄河入海流。
师:那么上下两句读的时候哪儿不一样了呢?
生:上面一句读得轻轻地,下面一句很有气魄。
师:孩子们能够边想象边读,把诗的画面读出来了。
……
师:我们来看,这两句诗的节奏其实也是一样的!比如“欲”对“更”;穷对上……
师:但读的时候感情是一样的:欲穷千里目……
生:更上一层楼。
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什么叫“对仗”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让他们感受到了这首诗体现出来的“对仗”美。这是一种精神上的濡染,是古文化的熏陶,是审美情趣的培植。
古诗的美不仅在形式,还在韵律。在小学课堂上,我们不必将“韵律”一词带给学生,但是可以将“韵律”的美传递给学生。方法就是“读”。回归历史,回归诗人,想想诗人当时会是怎样“读”这首诗,才能试着走近这首诗。于是,我把吟诵带进了课堂:
师:配乐按格律范读古诗。
生:鼓掌。
师:老师为什么读得好听呢?因为我是按格律读的。我们知道,一声二声读平声,读得长,三声四声为仄声,读得短些。
师:(屏幕出示标了平仄的诗)白日,依山――尽。谁来试 一试。
生:白日/依山――尽。
师:黄河――入海/流――
生:黄河――入海/流――
……
2、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____王之涣《凉州词二首·其一》
3、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____王之涣《登鹳雀楼》
4、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____刘禹锡《浪淘沙·九曲黄河万里沙》
5、秋水时至,百川灌河。____庄子及门徒《秋水?(节选)》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王之涣《凉州词二首·其一》
秋水时至,百川灌河。——庄子及门徒《秋?水?(节?选)》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刘禹锡《浪淘沙·九曲黄河万里沙》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王之涣《登鹳雀楼》
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李白《赠裴十四》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李白《行路难·其一》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李白《将进酒》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柳中庸《征人怨 / 征怨》
1、穷的释义:尽,使达到极点。
2、原文: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登鹳雀楼》王之涣
3、译文:夕阳依傍着西山慢慢地沉没,滔滔黄河朝着东海汹涌奔流。若想把千里的风光景物看够,那就要登上更高的一层城楼。
(来源:文章屋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