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周杰伦歌曲歌词

周杰伦歌曲歌词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周杰伦歌曲歌词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周杰伦歌曲歌词范文第1篇

关键词:“中国风” 流行音乐 《青花瓷》

进入新世纪,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迅速发展,我国的流行音乐逐渐呈现一种多元化发展的态势,流行音乐创作中添加了非常多不同的文化元素。而“中国风”是近年来国语乐坛所兴起的一股新潮流,“中国风”歌曲受到大中华地区乐迷们的喜爱,媒体对于“中国风”音乐创作也非常关注。所谓“中国风”即指中国文化创作风格,它以中华文化为创作基础,在流行音乐中加入大量的中国文化的元素和表现形式,它是流行音乐真正本土化的重要表现,构筑起了在全球流行音乐文化发展环境下独特的以东方文化为基础的流行音乐流派。

一、“中国风”流行音乐的艺术特征

(一)音乐理念方面展现东方的意境美和文化性

从中华传统文化方面来说,其在艺术审美方面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非常强调对古典文化意境的追求。在中国传统文化领域,无论是诗词歌赋,还是书法、戏曲等,都非常强调对意境美的追求。“中国风”音乐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当中的那种追求意境之美的文化内核。“中国风”歌曲的歌词通常都是非常具有古典文化气质的,歌词大多具有很强的写意性,加之在乐曲中会配上传统的民族乐器或者传统声乐的唱腔、技法等,完全展现对东方意境之美的追求。

“中国风”流行音乐最突出的特征就是对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运用,将各种诗词以及古风意象的内容运用到歌曲中来,使得歌曲的歌词或曲风呈现一种古典意象之美。这方面,周杰伦和方文山的组合就是创作具有古典意象之美的“中国风”流行歌曲的代表人物。他在《东风破》《发如雪》等歌曲中都采用了唐诗、宋词等古典文化内容,例如《东风破》这首歌曲的名称就是宋词的词牌名,它不仅运用了这些极具古典意象的事物作为其歌曲创作的内容,将它们进行有效地排列组合,使歌曲形成一种文化性特点。

(二)创作配乐编曲方面体现民族性和现代性的相互融合

“中国风”流行音乐在编曲方面也大量地对民族音乐元素进行积极的融合,例如在歌曲中加入民族乐器和中国地方戏曲等极具中国传统艺术形式的内容或元素,使歌曲整体上形成一种“中国化”的表现风格。具体来说,“中国风”流行音乐的编曲在节奏呈现上是既有古老的中华文化元素,同时又加入了现代流行音乐的表演节奏,这样的组合不仅能够更好地增强歌曲的艺术张力,同时也能使其表达呈现的层次更加丰富。而在乐器的使用方面,也是现代流行音乐的西洋乐器配以中国传统乐器的运用,让流行歌曲同时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的韵味。例如歌曲《霍元甲》中也加入了京剧的花旦唱腔。这样在流行音乐中加入民族性的文化元素和内容,呈现“中国风”,能够得到更多本土观众的民族认同感,能够推动“中国风”流行音乐的传播。

(三)创作思路上的多元性和融合性

流行音乐传播方式和传播内容逐渐向着多元化方向发展,现在人们可以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来接收音乐文化传播以及音乐欣赏。中国流行音乐的表演形式多样化也是其多元化发展趋势的一个重要表现。主要表现在演奏乐器上面,运用的演奏乐器越来越多,不仅有中国传统乐器如古筝、笛子、萧等,还有西洋音乐的吉他、贝斯、架子鼓以及古典音乐的小提琴、大提琴等,都很好地融入到了流行音乐文化中来。音乐人的表演方式也更加多样化,自弹自唱、不插电表演,等等。如今的流行音乐人具有浓厚的个人特色。当前“中国风”歌曲的创作思路也向着多元化方向发展,对音乐元素的选择也更加自由,现代文化和传统文化、西洋文化和中华文化,这些音乐元素可以根据创作者的需求进行自由组合,其呈现方式也是多样化的。

二、“中国风”流行音乐的艺术审美

“中国风”流行音乐的艺术审美表现的是不一样的审美价值理念。具体来说,其审美价值主要表现在以下这几个方面:

(一)古典意境之美

“中国风”歌曲在歌词、编曲、唱法等各个方面都比较重视它能够展现中华文化传统的古典意境之美。例如《红尘客栈》《发如雪》等“中国风”歌曲都大都以古典诗词的内容为歌词题材,在歌词中的场景和景物的选择也大多符合古典文化意境,较多满足人们对“风花雪月”的想象的意境类事物,表达的情感较细腻而多情。追求古典意境之美的审美理念,在曲调上也多悠长和谐,拥有独一无二的雅致韵味,符合古典意境的沉着、含蓄之气概,就像《台》所创造出来的一个哀伤、凝重却含蓄、温厚的古典世界,也符合中国传统文化的意象美学观。

(二)柔和之美

“中国风”歌曲的整体呈现在力度、节奏等方面也与中国传统文化所强调的阴阳调和相一致,即强调刚柔相济、节奏舒缓。从其所透露出的文化气质方面来说,“中国风”流行音乐展现的是一种文静、柔和之美,整体气质是比较偏向阴柔风的。在歌曲中有比较多的阴柔、婉转的缠绵之音,其目的就是为了迎合中国传统文化的阴柔意境。这种偏柔和的艺术审美是当前“中国风”流行音乐的一种比较具有偏向性的路线。

三、“中国风”流行音乐的艺术表现――以周杰伦的歌曲《青花瓷》为例

(一)《青花瓷》歌曲概述

《青花瓷》是方文山作词,周杰伦作曲并演唱的歌曲,收录于2007年11月2日周杰伦制作发行的音乐专辑《我很忙》中。《青花瓷》宛然一出烟雨朦胧的江南水墨山水,水云萌动之间依稀可见伊人白衣素袂裙带纷飞;论词句,《青花瓷》却是一幅笔端蕴秀临窗写就的素心笺,走笔曲折只因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论曲调,《青花瓷》仿佛微风中静静流淌石上的山泉溪涧,清泠透亮而又蜿蜒回环多有不尽之意;这三者叠加至一处,《青花瓷》一曲正如其名,恰似那“自顾自美丽”的青瓷极品,洗尽铅华、古朴典雅、清新流畅。古筝撩拨,牙板清脆,琵琶淙淙,《青花瓷》的中国风分外动人。

(二)《青花瓷》的中国风艺术表现

1.传统5声民族调式

周杰伦的“中国风”歌曲无论是选材、词乐、调式、调性,还是和声处理和钢琴的织体,都体现出了自己应有的韵味。所以,周杰伦所创作的歌曲,多年来,在我国的音乐界,一直被称为典范。在作曲上周杰伦善于运用宣叙调的旋律创作歌曲。在这个方面他主要借鉴了西方音乐的创作技法,将音调的变化,用自然而然的手法运用宣叙调融入到自己创作的歌曲的旋律中去。此外就是在曲式上大胆的借用西方的一些音乐创作技法,在和声的曲式中,利用多变的调性使和声色彩变得更为丰富。他的歌曲创作在旋律布局上总是非常得体,乐句分布都十分清晰且完整。例如《青花瓷》这首歌曲,它是一首“中国风”谱曲而成的歌曲,用了民族调式中的宫调式的骨干音宫音“1”和属音“5”在歌曲中起到了重要的、稳定的作用,歌曲结束在宫音“1”上,起到了很好的明亮的音乐效果。可见,“民族元素”的流行音乐多用宫调式的主旋律,充分体现出作品中民族化的特有韵味。整首歌曲只有非常简单的四个乐句,但是布局却十分讲究,每个乐句都是一个字对一个音,用五声音阶来完成。

2.古典意蕴的歌词展现

歌曲表达的难点还体现在歌词的诗歌化呈现上,即歌词来源大多是古诗词,在演唱时也要注意理解古诗词的原本意义,以及了解古诗词歌词的韵律节奏。《青花瓷》在中国古典文化音乐的蕴含上,是以我国古典诗词为基础,将古典风韵巧妙的用歌曲的形式展现,既显示着我国古典文化音乐的含蓄和意境,又表现出了古典文化音乐的内涵。这样的展现和蕴含,代表着中国古典文化音乐的最高境界。在这首歌曲里,本身就带着宋词婉约派哀怨、惋惜之意。尤其是歌词的语言本身的质朴感配上清新、质感的旋律更是深刻的表达出了对爱情不在的惋惜之情。因此,这样的蕴含和情调,对演唱者本身的要求极为严格,不仅要能将宋词婉约、烦忧、惋惜的古典情感融入到唱腔中,并且还要有能力形成声情并茂的意境。在这首歌曲中也展现着中国古典诗词艺术的风范。这首词引用到流行歌曲中,也突出着古为今用的用意。例如,歌曲最后“天青色等烟雨 而我在等你/月色被打捞起 晕开了结局/如传世的青花瓷自顾自美丽/你眼带笑意”一句,不但要在声调上表现出理想的破灭感,更要在表情以及肢体动作上将黯然神伤的情感展示出来,只有这样才能形成声情并茂、张弛到位的力度。同时,也能展现出词中古典的艺术元素,突出将古典韵味,展示到歌曲里的用意。

四、结语

新时期,我国的流行音乐随着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而逐步进入到一个发展的黄金时期,各种流派的音乐人层出不穷,各种风格的音乐作品尝试也是源源不断。尤其是“中国风”流行音乐的发展,更是带有先天的本土化特征。此外现在流行音乐追求音乐内容、形式等各个方面的娱乐化,例如凤凰传奇的《月亮之上》、筷子兄弟的《小苹果》等广为流传的歌曲,其在歌曲类型、表演形式等方面都以满足广大受众的娱乐性需求为主。“中国风”流行音乐作为一种重要的音乐类型,其发展对中国流行音乐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应该加强对“中国风”流行音乐艺术特色的研究,有助于未来我国流行音乐文化的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张丽娜.流行与经典的碰撞――析方文山歌词创作的古诗情结[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1,(01) .

[2]张胜良.浅谈中国当代流行歌曲歌词创作的世俗特征[J].大众文艺(理论),2009,(13).

[3]周建成.浅谈古典诗歌的形式特点[J].语文天地,2009,(07).

周杰伦歌曲歌词范文第2篇

【关键词】流行音乐 高中音乐课堂

如今,高中新课改进行得如火如荼,在课程实施方面,强调变“要学生学”为“学生要学”,要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学会合作。但是,纵观现在很多音乐课堂,仍然存在的普遍现象是,教师满堂灌,唱独角戏,费力不讨好的讲着大量的音乐知识,而学生听得昏昏欲睡。但另一方面,流行音乐却深受中学生的喜爱。针对这种现状,我反复思考这样的问题:能不能在不改变高中音乐教材的教学大纲及教学任务的前提下,适当的引入一些高中生喜闻乐见的流行音乐进入自己的课堂,以激发学生的学习音乐的兴趣呢?

为此,我与这学期伊始对本校高中一年级六个班的同学做了抽样问卷调查,结果显示,95%的同学喜欢音乐,50%的同学几乎天天听音乐,28%的同学有时间就听音乐,19%偶尔听音乐,3%的同学不太喜欢听音乐。而在这其中,95%以上的同学喜欢听流行歌曲,其中以日韩、港台、内地的流行音乐居多。60%的同学有自己喜欢的歌星,大部分对自己的偶像的情况了如指掌(生日、血型、星座、爱好)等,但另一方面很多人连自己父母的生日都记不住),这其中有少数人为了看偶像的一场演唱会,甚至不惜节约自己的生活费,可谓达到了忘我的境界。面对学生喜欢音乐而不喜欢音乐课的现状,我陷入了沉思,既然新课改强调变“要学生学”为“学生要学”,要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那我们何不从学生的兴趣点出发,走近他们内心的音乐世界呢?

1.转变传统观念,正确认识和对待流行音乐

在今年的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中,明确提出“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作为艺术教育者,是新课标的执行者,落实者,就要掌握学生的心理特点,认识流行音乐的积极作用,不能一味反对学生接触流行音乐,更不能认为流行音乐是“洪水猛兽”一棍子打死,流行音乐大多具有强烈的时代气息,曲调清新感人,易学、易记、易传唱,更能引起人们思想感情上的交融和共鸣。我认为:大众喜欢它,学生喜欢它,自有它存在的价值,即存在即合理。我们的音乐课何不大大方方的将它引进到中学音乐课堂中来呢?作为艺术教育者,是新课标的执行者、落实者,就要掌握学生的心理特点,适应教育的潮流,认识流行音乐的积极作用,不能一味反对学生接触流行音乐,更不能认为流行音乐是“洪水猛兽”而一棒子打死。

首先,在教学中选用的流行音乐的内容一定要能吸引学生,它不应只是流行歌曲的代名词,可广泛延伸广泛至通俗钢琴曲、经典的影视音乐及影视歌曲、轻音乐、校园民谣等。教师一定要对教授的内容进行认真筛选,让学生接触到优秀的、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在欣赏民族音乐部分时,为了增强同学的学习兴趣,可引入具有民歌风格的流行歌曲。例如腾格尔充满浓厚草原气息、具有蒙古族音乐特点的《天堂》《蒙古人》,民歌风格的《青藏高原》《回到拉萨》等。还有一些优秀的作品都可引入不同的课堂中,如:校园民谣《同桌的你》《童年》,戏曲风格的《北京的桥》《前门情思大碗茶》以及最受学生欢迎的周杰伦等的歌曲。

其次,流行音乐进入课堂,要抓住适当的契机,利用恰当则可发挥积极作用。同学们爱唱歌,可学习音乐知识环节不太愿接受。那我们在讲乐理知识时,可引入有相同知识环节的作品,先激发兴趣,这样,本来就不难的知识性问题遇到愿意解决的时候就更容易了。比如在讲到“节奏”时,可以通过一些已经能够传唱的流行歌曲来激发学生的兴趣。人们常说“节奏是音乐的灵魂”,在音乐教学中,节奏教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节奏教学除了采用奥尔夫节奏训练、打击乐训练、模仿训练等方法外,将流行音乐引进课堂也不失为一大创新。周杰伦的许多说唱风格的歌曲如《双节棍》《霍元甲》,鲜明的节奏感、独特新鲜的风格韵味,很容易激发起学生的兴趣。而那种近乎于“念歌词”的演唱方法,更让学生联想起教学中“按照节奏读歌词”的方法。“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与其用干预的方式,强迫学生应该听什么、不该听什么,不如教他们好的东西如何分辨,在潜移默化的欣赏中告诉他们好的东西应该是怎样的。在这样一个高速发展的社会中,流行音乐确有良莠不齐的问题,关键在于教师的引导是否正确恰当。

2.合理选材,优化教学

2.1 加强选材对比。传媒给学生的讯息太多了,学生吸收又很快,难免良莠不分。这就要靠我们老师敢于决策为了孩子们更好得学习音乐而如何去当一个教学的真正导师了,我们应当像鲁迅先生说的那样: “取其精华,弃之糟粕。”毕竟流行音乐良莠不齐,有的艺术格调何审美层次不高,一部分甚至平庸无聊。因此,音乐老师作为引导者,怎样在教学中正确的把握好尺度就尤显重要。让学生自愿选择他们喜欢的任何歌星的作品,教师在其中为其挑选一些比较有欣赏价值的作品,例如《飞得更高》《同桌的你》《五星红旗》等一些大家耳熟能详的经典影视作品的主题曲等等。

2.2 注重引导欣赏。主要是加强作品全曲整体欣赏、歌词分析和音乐风格等背景的了解。对于歌词的分析,教师必须有自己明确的观点和一定的分析深度,歌词对于音乐品位的定位几乎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一些优秀的流行歌曲歌词,本身就是一首非常精美的诗歌或者散文,如周杰伦的《东风破》《青花瓷》等;而有一些作品纯粹媚俗,品味低下,不妨让学生自己分析个透彻,自己学会鉴别和养成自己欣赏音乐的个性。我是在以下环节采用流行音乐的:

2.2.1 导入新课的时候:根据学生喜欢流行音乐的客观情况,备课时有意识地选择一些优秀的流行音乐作为新课导入,以激发学生学习新内容的兴趣。如在欣赏莫扎特的《第四十交响曲》之前播放SHE的《我不想长大》,这首学生喜爱的歌曲的旋律来自《第四十交响曲》的主题音乐。在欣赏江苏民歌《茉莉花》时可先播放女子十二乐坊演奏的流行版《茉莉花》。这样能立即在听觉和视觉上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一方面可以使学生很快进入到欣赏音乐的气氛之中;另一方面这些流行音乐是来自古典音乐和传统的民族音乐,可激发学生学习了解古典音乐和民族音乐的兴趣。

2.2.2 在教学过程中:《浏阳河》是一首很好听的民歌,但是由于和学生们距离太远,即使通过录像等资料,让学生了解了歌曲背景,学生还是不喜欢唱。我灵机一动,现在不是有很多歌手都重新演绎一些老歌吗,有的还不错呢。于是我准备了两首风格不一样的《浏阳河》介绍给学生,让他们先听一听原唱,然后再听一听新生代组合“玖月奇迹”重新演绎后的效果,同学们觉得非常有意思。接着,我趁热打铁,让他们试着重新演绎歌曲《浏阳河》。课堂小结表演时,同学们有用摇滚方式演唱的;有的加入了目前歌坛上很流行的RAP;还有的小组特地向我借了打击乐器准备配上伴奏。课堂气氛十分活跃。

在学习民族器乐的时候,我采用播放女子十二乐坊以及五色风组合的精彩演奏片段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轻松掌握了民族乐器的种类,不少同学还对民族乐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萌发了学习民族乐器的想法。

2.2.3 模仿与创新的时候:在教学中欣赏学生喜闻乐见的优秀流行音乐,然后让学生模仿作词作曲。欣赏性比较高的如方文山为周杰伦作词的《发如雪》《台》等歌曲的词相当优美,在欣赏后可以让学生模仿改编歌词,甚至可让学生大胆地创作歌曲。如高一、6班同学大胆将《我爱我家》的歌词改编为《我爱我校》,在学校的表演比赛中让广大师生耳目一新获得优异的成绩。同学们在传唱的过程中增强了班级荣誉感和自豪感,有利于班级的团结和进步。

总之,假如我们能够将我们的教学建立在一种“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让每个学生的个性获得充分发展”的价值观念上,通过一些优秀流行音乐进课堂,不断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浓厚兴趣,并以此为切入口,以积极乐观的态度来认识生活,感受并创造生活,培养正确的审美观和健全的人格,还音乐真实的面目,展现给学生一个宽松、和谐、快乐的课堂,就一定能让学生喜欢音乐,喜欢音乐课。

参考文献

[1] 徐雅君.“试论流行音乐在基础音乐教育中的作用与运用”[J].《大众文艺》,2008,(10).

周杰伦歌曲歌词范文第3篇

关键词:杂语;并置;流行歌曲;歌词

歌词诉诸听觉,张扬声音的意义,因此,歌词可以超越文字和不同语言的藩篱,显示出巨大的语言包容并蓄性,可以在同一个时空呈现多种语言文本,“杂语”并置,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口语与书面语并置

(1)“OH OH怎么没有回家/OH OH电话加了密码/谎话说得实在太瞎/别怪我故意要把秘密揭发/OH OH为谁染了头发/OH OH彩绘你的指甲/到底是谁那么的傻/OH OH满天爱的火/突然间开始研究嘻哈/红着脸吃什麽都加辣”――《OHOH》

(2)“暖暖的春风迎面吹/桃花朵朵开/枝头鸟儿成双对/情人心花儿开/啊哟啊哟/你比花还美妙/叫我忘不了/啊哟啊哟/秋又去春又来/别把我忘怀/我在这儿等着你回来/等着你回来/看那桃花开”――《桃花朵朵开》

(3)“牛三斤/牛三斤/你的媳妇(叫)吕桂花/吕桂花(让)/问一问/最近你(还)回来吗”。(电影《手机》播曲)在影片中作为电话传叫的台词被导演一字不改地变成了歌曲,当歌曲一次次响起,仿佛隐喻了一个时代,通讯技术落后的时代,也是毫无隐私的时代,这首歌曾流行一时,可谓是纯口语化的语言入歌。

歌词是音乐文学,需要用书面语来彰显文学性,但口语化是“为唱而作”的歌词突出的特征,尤其是说唱曲式的歌曲如:《双节棍》、《本草纲目》、《龙拳》、《盖世英雄》、《在梅边》、《华人万岁》等,既有文绉绉的华丽的文句,也有大段大段的自由、随意、口语化、节奏感极强的说唱文字共同组成一个文本。一些评书式的歌词也颇具口语特色,如:《我的1997》、《东北人都是活雷锋》、《征婚启事》、《出门在外》等被称为音乐评书,最近的《谭某某》可谓2010版的音乐自传体评书。时下,在歌词文本里故意引用口语化较强的语段也值得关注,比如:《天黑黑》里的童谣;《中国话》里的绕口令;《我只是个传说》(电影《三枪拍案惊奇》主题曲)里的一段颇具意味的“他大舅他二舅都是他舅,高桌子低板凳都是木头”饶舌后的一句:“导演,不行了,挺不住了”的念白是此类文本的典型案例。

二、汉语普通话和方言并置

(1)“俺们那旮答都是东北人/俺们那旮答特产高丽参/俺们那旮答猪肉炖粉条/俺们那旮答都是活雷锋……”“翠花,上酸菜”――《东北人都是活雷锋》。“俺们”、“旮答”是东北话。

(2)“没有人歌/总有人被感动/不具名的演不管有没有观众/谢谢侬……”――《谢谢侬》。“侬”是上海话。

(3)“我的衣服有些大了,你说我看起来很嘎”――《姐姐》。“嘎”是东北方言,嗔怪小孩调皮的意思。

此类例子还有,周杰伦和杨瑞代以国台语对唱《流浪诗人》,这首歌用台语和国语以同样的韵脚巧妙写出如短诗般的歌词,用流浪诗人的感觉,描写两个男生同时喜欢上一个女生,却又互相礼让;像对难兄难弟,谈起恋爱却又害羞不知如何表白。国台语互搭的合声,产生一种独特的风味,似乎代表着截然不同个性的两人,非常深刻地点出同时爱上一个女生的心情。

而《外滩18号》里的男女方言对白的背景和声很有意思,歌曲是用普通话唱的,背景和声依次是上海话、英文、四川话,歌曲极具情节性。外滩18号是男女主角相遇也是分手的地点,歌曲表达的是对擦肩而过的幸福的惋惜,对曾经感情的怀念。这些“杂语”引导听者仿佛经历了故事里的种种。

三、汉语与少数民族语言并置

“我的家乡在日喀则/那里有条美丽的河/阿妈拉说牛羊满山坡/那是因为“菩萨”保佑的/蓝蓝的天上白云朵朵/美丽河水泛清波/雄鹰在这里展翅飞过/留下那段动人的歌/Hong Ma Ni Ma Ni Bei Mei Hong/HongMa Ni Ma Ni Bei Mei Hong……”

诸如上述歌曲,还有很多流行乐坛的少数民族歌手,如:腾格尔(蒙古族)、容中尔甲(藏族)、斯琴格日乐(蒙古族)、阿里郎组合(朝鲜族)、彝人制造(彝族)等所演唱的歌曲里都会揉进一些很有特色的少数民族语言,此类语言不翻译反而给人一种神秘感,这种原生态语言的运用使歌词风格独特,更增添了声音本身的神秘意味。

四、汉语与外语并置

流行歌词还有一个现象是:许多歌词英汉相杂,中英文临时凑合而成混种言语,这种现象在流行歌词中大量出现。例如:

(1)“栀子花开/so beautiful so white”――《栀子花开》

(2)“I believe/你还在那里等待/爱的路/总是充满了祝福/I believe/你还在把爱深埋……”――《I believe》

(3)“one night in beijing我留下许多情/不管你爱与不爱都是历史的尘埃/one night in beijing我留下许多情/不敢在午夜问路怕走到了百花深处”――《北京一夜》

顺子、王力宏、蔡依林、S.H.E、五月天、南拳妈妈等所演唱的歌曲都有这个特点,或是体现个人风格或是体现一种文化差异或是为歌词主题服务或接近流行歌曲的主要歌众――年青人的口味。

五、念唱并置

除上述所涉说唱歌曲外,旁白语句和唱词念唱并置也是流行歌词常用的话语方式。这可以说是歌曲的传统表现手法,《黄河大合唱》里就安排了大规模的朗诵诗篇;华语流行歌的《何日君再来》则在两段歌唱之间设计“来来来,先干了这杯”这样的念白。

《梅花三弄》两个语段中间有一段念白:“梅花一弄断人肠,梅花二弄费思量,梅花三弄风波起,云烟深处水茫茫。”

2010年,爱戴的新单曲《唱的是寂寞》开篇也有一段独白:前两天生病,在医院打点滴/看到对面的女孩有家人陪伴/忽然觉得好感动。接着唱:“在这个硕大的城市/每个人都想为自己的心找个居所/我们常常说寂寞,可是寂寞到底是什么呢…….”

此外,脍炙人口的《说唱脸谱》有普通话唱段、京剧唱段、普通话念唱,不同唱法元素并置,呈现了一个多元的歌词文本,富有这样多种唱法的佳例还有很多,比如:《苏三说》、《发如雪》、《盖世英雄》、《西厢》等。

歌词将语言的包容性与表现力发挥到极致。这是一个众神狂欢、众生喧哗的时代,杂语并置的话语暗合了音乐的节奏旋律,也与人们内心深处私密的情感暗流对接,透过歌词语言的狂欢,我们感受到了当代人的躁动与宁静。

参考文献:

[1] 骆小所.艺术语言学[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2.

[2] 陆正兰.歌词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

周杰伦歌曲歌词范文第4篇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歌词作为一种音乐文学,同样是以语言为物质材料显现在人们眼前的。但歌词与一般的文学作品又有区别,有它自己的独特性。由于它的受众大部分是文化水平不高的大众,它就不能艰深晦涩,必须得明白易晓、通俗易懂。但歌词若只追求“通俗易懂”,而没有余味与“回味再三”的韵致的话,便只能流行一时一地,而不能成为广为传唱的经典。况且,大众的审美需要是多样化的,“下里巴人”的需求固然占主要地位,但“阳春白雪”的需求也不可忽视。正如乔羽先生指出:“音乐这种诉诸听觉的时间艺术严格地制约着它的歌词,使歌词这种文学体裁区别于任何其他文学体裁,即它不是看的而是听,不是读的而是唱的,因此它必须寓深刻于浅显,寓隐约于明朗,寓曲折于直白,寓文于野,寓雅于俗。”乔先生的五个“寓于”,实则是对音乐文学之语言提出了一项要求,即质文相谐。一方面,它追求口语化与自然化的质朴之实;另一方面,在通俗易懂的基础上,它还追求华丽精巧、优美生动的文饰之美。

歌词,做到质朴之实,容易被大家接受,便流传得广;又能兼顾文饰之美,便如一坛陈年老酒,经得起品,便能流传得久。综观当代歌坛,真正被人们记住的经典之歌,无一不是质文相谐的典范,如歌手邰正宵演唱的《九百九十九朵玫瑰》:“往事如风,痴心只是难懂/借酒相送,送不走身影蒙蒙/烛光投影,映不出你颜容/仍只见你独自照片中/夜风已冷,回想前程如梦/心似云动,怎堪相识不相逢/难舍心痛,难舍情已如风/难舍你在我心中的芳踪/我早已为你种下/九百九十九朵玫瑰/从分手的那一天/九百九十九朵玫瑰/花到凋谢人已憔悴/千盟万誓已随花逝湮灭//夜风已冷,回想前程如梦/心似云动,怎堪相识不相逢/难舍心痛,难舍情已如风/难舍你在我心中的芳踪/我早已为你种下/九百九十九朵玫瑰/从分手的那一天/九百九十九朵玫瑰/花到凋谢人已憔悴/千盟万誓已随花逝湮灭。”平白如话的语言,让人一听就能明白歌词所表达的意思和情感,歌词中用“风”、“酒”、“烛光”、“玫瑰”、“云”等词语加以修饰,增添了文采,尤其用“九百九十九朵玫瑰”的夸张手法,反复吟唱,达到了一种情深意切的感人效果。

质文相谐的歌曲还有许多,如陈红曾唱响大江南北的《常回家看看》,之所以人听人爱,除了其题材上抓住“老年问题”、主题上呼吁“亲情回归”外,也是由于口语艺术化的结果。比如开头一节:“找点空闲/找点时间/领着孩子常回家看看/带上笑容/带上祝愿/陪同爱人常回家看看……”粗略看上去,就像百姓平日在聊家常,词中之语与日常口语无异,但仔细琢磨,其实它们是进行了不露痕迹的修饰,这只要略看“找点”与“带上”、“领着”与“陪同”两对句子就不难发现。

三、意象美

意象是文学作品中出现的包含作者思想感情的物象。意象是诗歌的重要元素,也是歌词的魔方,可以旋转出不同的审美天地。同一意象在不同的词作者手里,会有不同的处理方法与主观色彩入词,给歌曲带来不同的境界与氛围。

“歌词首先是一种艺术形式,是与小说、散文、诗歌等一样,有独特的叙述方式,独特的审美角度,独特的结构形式的艺术表达形式,歌词的文学性语言必须能概括地表达歌曲的意境和氛围,”这一点受到了古典诗词很大的影响和启发。

如“月亮”早古典诗词中多是以思乡、思家的意象出现的。如“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诗人面对寂静的夜月,思乡、忆弟之情油然而生。现代流行歌曲有的也沿袭了这一意象的思乡情怀,如《月之故乡》(彭邦祯词,延生、刘庄曲)“天上一个月亮/水中一个月亮/天上的月亮在水里/水里的月亮在天上。”到了《透过开满鲜花的月亮》中“透过开满鲜花的月亮/依稀看到你的模样……你像那天上月亮/停泊在水的中央/永远停在我的心上。”月亮纯净而美丽,透过开满鲜花的月亮,望向思慕已久的心上人,是何等的清新柔美、深情款款。这时“月亮”的内涵发生了变化,早已成为美丽心上人的代名词了。

再如“龙”历来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我们许多人都以龙的子孙而自豪。一曲《龙的传人》(侯建德词曲)唱遍大江南北,更是激起不少人的民族自豪感。“遥远的东方有一条龙/它的名字叫中国/古老的东方有一群人/他们都是龙的传人。”然而在《龙的命运》(陈小奇词,毕晓世曲)中,作者利用最新的考个资料对历史文化进行了翻新的审查与反思,并且用充满隐患意识的内核与风趣幽默的语言做外壳,对“龙”这一意象做出了新的诠释:“龙”同时也是阿Q精神的沉淀。所以“从此后不再崇拜龙的伟大,从此后不再迷信龙的威力,从此后我们懂得龙的命运,不在天不在地就在我们手里。”

四、音乐美

无论诗词,都追求“诵之行云流水,听之金声玉振”的音乐美。诗的“音乐性”是为了增强自身的可诵性,甚至也可以置之不理(如现代诗);而词的“音乐性”,是为了适于入乐,便于传唱。所以,词作家金波在《词刊》1990年第一期撰文强调要“唱着写”:“歌词作者要有独特的写作方式,这就是从创作一首歌词开始,就习惯于在内心深处默默地歌唱着去构思、去提炼,以至于字斟句酌地去推敲语言。”

歌词的音乐美,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鲜明的节奏

节奏是音乐中交替出现的有规律的强弱、长短现象。歌词的节奏是通过歌词语言的句式结构来呈现的,这种节奏的句式结构往往是两句一组,回旋反复,形成歌词的音乐性。

如《月朦胧,鸟朦胧》(琼瑶词):“月朦胧/鸟朦胧/萤火照夜夜空/山朦胧/鸟朦胧/秋虫在呢哝//花朦胧/夜朦胧/晚风叩帘拢/灯朦胧/人朦胧/但愿同入梦。”这首歌词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节奏十分鲜明。第一句以xxx形式的节拍反复两次,第二句以xxxxx形式的五字句的节拍,与第一句共同组成统一的句式结构。这个句式结构,又在第二、三、四句结构中循环出现,使歌词的音乐性非常强烈。这种音乐性给人的感觉是平和的、柔美的,恰当地表达了思念、祝愿的主题。

(二)和谐的韵律

鲁迅先生说:“新诗先要有节调,押大致相近的韵,给大家容易记,又顺口,唱得出来。”这里所说的“押大致相近的韵”是指同一个韵脚杂歌词中有规律的反复出现。这样做,可以使歌词更加和谐,更加流畅,从而增添歌词的音乐性。

如《命运不是辘轳》(张藜词):“白涯涯的黄沙岗/挺起棵钻天杨/隔着篱笆有一座海青房/没有的总想有/得到的还盼望/盼来盼去谁愿盼个透心凉/女人不是水呀/男人不是缸/命运不是那辘轳/把那井绳缠在自己身上//黑油油的铁脊梁/汗珠子滚太阳/风吹篱笆雨洗窗/泪花泡月亮/人心可难测量/啥事都能碰上/挑水的媳妇谁愿挑着黄水汤/女人不是泥呀/男人不是筐/命运不是那辘轳/要挣断那井绳/牛铃摇春光。”这首歌词中的“岗”、“杨”、“房”、“望”、“凉”、“缸”、“上”和“梁”、“阳”、“亮”、“量”、“上”、“汤”、“筐”、“光”,都是同一个“江阳韵”,所以读起来和听起来都很和谐好听,音乐性特强,这也是押韵在歌词中的重要作用。

五、意境美

意境是中国古典文论的独特概念,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意境有时也称为境界,出于佛经,佛家常把希望达到的某种悟道的理想境界地称为“境”或是“境界”,看成一种心灵派生的虚幻的东西。唐代以后进入文艺理论领域。王国维曾对“意境”做出这样的明确界定:“何以谓之意境,曰写情则沁人心脾写景则在人耳目,述事如其口出是也……故能写出真景物、真情感者,谓之有境界。”由此可见,意境是诗人主观的情志意向与客观景物的有机融合。意境不久是意象的综合结晶,还是意象的拓展、重建与升华,既有鲜明立体的时空感,形成一幅完美的形象画面,给予人感观上的美感,同时也蕴涵着无限丰富的情思寓意,能激发读者无穷的想象与思索,产生感情的共鸣。

对一首歌词来说作者营造的意境是否感人,是否新鲜独特,也决定了一首歌词的成败。可以这样说有独特完美审美意境的歌词,一定是一首好词。

如李海鹰创作的《弯弯的月亮》“遥远的夜空/有一个弯弯的月亮/弯弯的月亮下面/是那弯弯的小桥/小桥的旁边/有一条弯弯的小船/弯弯的小船悠悠/是那童年的阿娇……”展现在人民眼前的是一幅南国水乡风情画,对那一种有距离的爱情的重温和怀想,言词简洁、真挚,没有审美高深词汇却让人感到一种人性的温馨。

感人至深,甚至让人流泪的佳作《一个真实的故事》,用非常短的篇幅,叙述了一个惨烈的人与生命的故事。“(旁白)有一个女孩她从小就爱养丹顶鹤,在她大学毕业以后,她仍回到她养鹤的地方。可是有一天,她为了救一只受伤的丹顶鹤,划进了沼泽地里,就再也没有上来。(歌词)走过那条小河/你可曾听说/有一位女孩她曾经来过/走过这片芦苇坡/你可曾听说/有一位女孩/她留下一首歌/为何片片白云悄悄落泪/为何阵阵风儿轻声诉说/呜呜呜呜呜/喔噢噢噢噢/还有一群丹顶鹤轻轻地/轻轻地飞过。”这首歌词立意深刻,催人泪下之余让人警醒,让人感受到人性的光辉与亮丽。

同样感人至深的凄美之作《丁香花》“你说你最爱丁香花/因为你的名字就是它/多么忧郁的花/多愁善感的人啊/花儿枯萎的时候/当画面定格的时候/多么娇嫩的花/却躲不过风吹雨打/飘啊摇啊的一生/多少美丽编织的梦啊/就这样匆匆你走/,留给我一生牵挂。”第1段的立意,写花也是在写人,借花怀人,写出丁香花一样的姑娘忧郁,凄美而短暂的一生。第二段却是感人肺腑的倾诉“那坟前开满鲜花/是你多么渴望的美啊/你看那满山遍野/你还觉得孤单吗/你听那有人在唱那首你最爱的歌谣啊/尘世间多少繁芜/从此不必再牵挂/院子里栽满丁香花/开满紫色美丽的鲜花/我在这里陪着她/一生一世保护她。”人已去,情未了,此情此景初听便给人以淡淡的哀愁,令人响起那美丽、善良,热爱生活的女孩在离开人世是多么的不舍,而她的不幸又勾起了多少多情之人的感伤?

六、情趣美

“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一首歌词,其长短也不过百字左右,承载量非常有限。如此小的一个艺术载体,在表现重大题材或主题的时候,当然是点到即止的好。但恰恰是这一特点,要求歌词通过选择最平常的意象作为表达的动情点,而体现出不一般的情趣之美。比如乔羽的《思念》:“你从哪里来/我的朋友/好像一只蝴蝶飞进我的窗口/不知能作几日停留/我们已经分别得太久,太久”作者以“蝴蝶”这一人们再熟悉不过的艺术形象来表现人们睽隔之态和聚少离多之情:“为何一去便无消息/只把思念积压在我心头”,“难道又要匆匆离去/又把聚会当作一次分手”读起来十分明朗、直白,但写得非常有感情。乔羽凭借平常的歌词意象“蝴蝶”生感,从中提炼一种清奇之趣。“神出古并,澹不可收。如月之曙,如气之秋。”作者笔下的“蝴蝶”是内心深处非常深沉的一种感觉,却用平常的意象流淌出来,给人以清奇的感觉和情趣,既以对昔日友人(或恋人、亲人)的思念,又像历经岁月沧桑后对久别的人的倾诉,表现出的淡淡的失意和淡淡的迷惘,读后这种情绪仍久久萦怀,挥之不去。

再比如周杰伦的《七里香》:“窗外的麻雀/在电线杆上多嘴/你说这一句很有夏天的感觉/手中的铅笔/在纸上来来回回/我用几行字形容你是我的谁/秋刀鱼的滋味/猫跟你都想了解/初恋的香味就这样被我们寻回/那温暖的阳光/像刚摘的新鲜草莓/你说你舍不得吃掉这一种感觉……”

七、理趣美

说理原非诗歌所长,过去更是歌词之忌。歌词本应以抒情为主,说理容易流于概念化。严羽说过:“夫诗有别材,非关书也;诗有别趣,非关理也。”历来说理之作,极少佳篇。故除了政治宣传的歌词外,极少出现。

然而,当代歌词又允许说理,需要说理。这是因为,第一,理与情不可分割,正如思想与情感密切关联。情,无理则荒诞,无理则浅薄,无理则陈旧。一味抒情,若无理的底蕴,势必流于俗套,缺乏令人回味的余韵。停留于一般化生活琐事的陈述,十分浅薄。而乔羽在《杜十娘》中写:“一支琵琶一叶舟/琵琶在手歌在喉/往时只觉天地小/今日才见大江流/锦锈衣裳金玉楼/最繁华时最忧愁/如今一旦全抛却/与君且作少年游/长携手/天地久/到白头/问君家乡路几许/岸上灯火是瓜洲。”不但写出了杜十娘的真实感受,还讲述了辩证的人生哲理和人生态度,发人深思。第二,当代听众的审美需求大大提高,不仅需要以歌传情、借歌抒情,还需要从中获取真理的教诲、哲理的启示、生活的信息。美国当代大诗人艾略特说:“最真的哲学是最伟大的诗人之最好的素材,诗人最后的地位必须由他诗中所必须的哲学以及表现的程度如何来评定。”话虽有些偏激,但表现现代艺术的一种发展趋势,却值得重视。再者,当代艺术正日益趋向互相融合、彼此渗透,歌词常同其他艺术结合,如影视歌词、专题歌词、晚会歌词等,这类作品需要说理的因素明显增加。由此可见,歌词说理是时展的趋势,是民众期待视野扩大的反映,也是当代歌词义不容辞的历史职责。

歌词不宜说理,又需要说理,怎样解决这一矛盾呢?关键在于“理趣”二字。沈德潜说:“诗贵有理趣。”(清·沈德潜《说诗碎语》)所谓“理趣”,是指说理要有情趣、有风趣,必须讲究技巧,避免干巴、教条、枯燥的说理。胡应麟说:“诗不废理,理不碍诗,但不能下理语,为理缚,成理障。”(明·胡应麟《诗薮》)潘德舆说:“理语不必入诗中,诗境不可出理外。”让人在审美欣赏中,在兴味盎然中,不知不觉地感情理的启示。“理趣”的构成,一方面取决于说理的内容要新颖,另一方面说理方式要巧妙。

例如张藜的《苦篱笆》:“竹篱笆,孤苦的竹篱笆,/你有口也说不出那句心里话/自己捆住自己/死守着那个家/立在世上竟不知活着为了啥/听任那冷风吹/强忍那暴雨打/一年四季,五冬六夏/望不尽的井台路/摇不完的辘轳把……”这首词句句写篱笆,又字字切合旧时中国农村妇女的遭遇,比喻象征均有,既通俗易解,又耐人寻味。

又如歌德有一首名诗《漫游者的夜歌》曾深受作曲家青睐,舒伯特、李斯特等二百多位作曲家为其谱曲,成为欧洲歌词史上之奇迹:“群峰/一片沉寂/树梢/微风敛迹//林中/栖鸟缄然/稍待/你也安息。”此诗写于1780年秋夜,是诗人去世前一年的绝唱。诗人伫立峰顶,俯视群峰丛林寂静夜色,流露出一种生命难久、人生短暂的感慨,也揭示出新陈代谢的必然规律。虽只短短八句,却融情理景为一体,既有意境美,又富理趣美。

八、结语

当然,流行歌曲歌词的文学之美不只以上六个方面,另外,还有结构美、情志美、意蕴美、风格美等,限于篇幅,在此不一一阐述。而对于所谈的六个方面,它们并非互不相干的孤岛,而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有机整体。对流行歌曲歌词的研究,还有大片的空白等待我们去填补、去总结。

参考文献:

[1]马树春.中国流行歌曲文学研究论.学术论坛.2004(2).

[2]乔羽.中国词海论丛·序言.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1993年版.

[3]王先霈.流行歌曲歌词的文学性.文学教育.2008(3).

周杰伦歌曲歌词范文第5篇

一、流行音乐的特点介绍

(一)流行音乐的时代性

流行音乐有着鲜明的时代感。例如在我国政治、经济形势发生巨大变化的七十年代到八十年代间,我国的音乐从七十年代末的《红星照我去战斗》、《娘子军连歌》到八十年代的《太阳岛上》、《送别》、《珊瑚颂》等的转变。由此可见当下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要求与广大群众的精神需求和心理诉求是相吻合的,所以响应时代的音乐可以给群众产生共鸣,也符合群众的审美素质。另外,文化传播媒介的发展对于流行音乐的传播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也是响应时展的表现之一,例如歌曲创作的故事背景为当下公众关注的事件,这就非常有利于流行音乐的传播,如近期由于“马航MH370”失联事件牵动国人心弦,一首为马航370祈福之歌《等你回来》在众多网友之间传播开来,引起了不小反响。再例如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人们口耳相传的歌曲《我和你》、《北京欢迎你》也是跟随了当时的社会潮流,将奥运会热潮注入到音乐中,是奥运精神在艺术中得到了进一步的升华。

(二)流行音乐的大众化

通俗易懂、大众化是流行音乐最显著的特点,绝大多数的流行音乐曲目都是以人们日常生活为主,曲目内容多倾向于大众的心理情感,以第一人称视角对歌曲歌词进行构建,旋律简单易唱,贴近人们的生活和情感体验,在演唱过程中,很容易找到共鸣点,在欣赏和演唱中,对学生的演唱技能不会有很高的要求,这一点与传统的古典音乐有着很大的不同,流行音乐易学易唱,旋律清晰简洁,学生可以直接通过其旋律来感受歌曲中的情感元素,通过歌词来对歌曲中的思想内涵进行理解,在演唱过程中,学生可以很好的通过自己的方式对其中的情感进行表达,例如歌曲流行歌曲许巍的《蓝莲花》:“没有什么能够阻挡,我对自由的向往。天马行空的生涯,你的心了无牵挂....心中那自由的世界,如此的清澈高远....”这首歌旋律清晰豪放、朗朗上口,“蓝莲花”是一种生命力旺盛、永不凋谢的植物,学生可以一目了然的了解到这首歌的内容是与生命有关,歌词内容积极向上,在精神上给予学生很大的鼓励,这种歌曲的教学很受大学生欢迎,可以通过这种歌曲将音乐技能和知识有效的教授给学生。

(三)流行音乐的多元化

如今文化的发展逐渐依赖于网络化,多元化互联网的应用在音乐教学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音乐艺术的传播速度不断加快,学生接触流行音乐也更加的便捷,大陆、港台和欧美流行音乐在大学生群体中的存在越来越普及,给我国的音乐文化带来更丰富的元素。所以流行音乐有着极强的多元化特点。

来自美国黑人的“嘻哈”类音乐,这种音乐饱含了舞蹈、说唱、服饰和涂鸦等众多元素,是一种街头文化,也代表了一种新新人类的生活态度,其咬音准确,节奏感极强,结构紧凑;另外还有演唱风格独特的“饶舌”歌曲,这种歌曲带有独特的手势和动作,音乐节奏简单直接,演唱方式比较随意,主要的表现形式就是看见什么就唱什么,将自己的感情注入到押韵的即兴歌词中去,歌曲整体顺畅顺滑;还有牙买加流行音乐的“雷鬼”,这种音乐比较细腻,更加注重对电声乐器的使用,音乐形态强调的多为社会、政治及人文关怀。

二、流行音乐在高校音乐教育中的作用

(一)对高校音乐教育进行创造性的开发,跟随社会文化发展的步伐

目前流行音乐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同时也逐渐成为一种引领时尚的潮流,与时俱进的更新速度反映着社会的发展状况,在大学生群体中越来越多的有关音乐的协会、团体出现,出现了很大一部分学生进行音乐原创、音乐表演等活动,流行音乐成为大学生展现自我、发扬个性的重要途径之一。所以将流行音乐教学带入音乐教学中是响应时代号召、跟随大学生发展的一种有效途径。

(二)促进高校音乐教育发展

随着高校音乐教育体系的不断完善,越来越多的高校将音乐教育列为主课类科目中,对于音乐鉴赏课、音乐基础教育等课程的课时数量也在不断增加,可见教育部对高校的音乐教育越来越重视,不过音乐教育的开端并不乐观,毕竟学生对音乐的热爱大多源自于其具体的旋律、节奏、歌词等元素,但是对于音乐的教育是过于理论化的,其教学的曲目大都是传统的古典音乐,再加上教学方法和策略还存在不足,所以很容易导致音乐课枯燥无味,不能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兴趣,而通俗的、能够直接表达情感的流行音乐才能满足大学生对音乐的需求,我国音乐领域包括三大体系:严肃音乐、民族音乐和流行音乐。其中严肃音乐和民族音乐已经在各大高校中普遍的存在了,也已经拥有了较为全面的教学体系,但是大学生真正感兴趣的其实更多的在流行音乐上,在高校的音乐教育中,加入流行音乐教学,对流行音乐进行全面的介绍,针对流行音乐对大学生进行专业的训练,教学内容要时刻跟随社会潮流,跟随市场的变化而变化,完善教学模式,这样才能得到大学生对音乐教育的认可,愿意全身心的投入到音乐学习中来,积极主动的接受音乐教育,提高自己的音乐技能,是促进高校音乐教育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三)推动高校音乐教育改革

从流行音乐的特点和功能来看,流行音乐是促进音乐教育改革的最新动力。流行音乐的特点有:生活化的语言,活泼明快的节奏、易于传唱、包含丰富真挚的情感、跟随时代潮流,还比较贴近学生的生活和经验,所以相对于传统的音乐教学来说,流行音乐更能够被大学生所接受,这就从根本上保证了高校音乐教育的教学质量。对音乐教育的提高和改革起到很大的积极作用。

三、完善高校音乐教学中流行音乐应用的实施策略

(一)将流行音乐的娱乐性灌入到音乐教学中

流行音乐的娱乐性是其深受大学生喜爱的重要原因之一,所以高校音乐教师要将流行音乐的娱乐性灌输到音乐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舒缓大学生的心理压力,引导学生将流行音乐作为一种丰富生活、提高审美、增强生活情趣的工具,不要只注重教授给学生一些死板的节奏、旋律等方面的知识,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先对流行歌曲的演唱进行教学,掌握一些娱乐手段,改善学生学习音乐的心态。

(二)音乐教学要针对大学生情感需求

流行音乐的生活化特点可以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是对大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一种手段,所以高校教师在对音乐课程进行教学时,要考虑到学生的心里特点,在亲情、友情、爱情等方面入手展开教学,响应大学生多样化的情感需求,例如对《同桌的你》、《蜗牛》、《春天里》、《追梦赤子心》等不同题材的歌曲的教学,可以帮助学生获得多方面的情感体验。

(三)将音乐理论知识巧妙的灌输到流行音乐的实践活动中去

在确保了学生对音乐的学习产生积极性的基础上,教师就可以展开丢音乐理论知识的教学了,但是要保证从实践到理论教学的过渡性要巧妙,不能过于僵硬。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把握好学生的适应性,以及教学内容的统一性,实践与理论相结合,两者要协调发展,不能一味的只将流行歌曲教授给学生,也不要一味的只将理论知识教授给学生。例如在对歌曲《青花瓷》进行教学时,可以根据曲目段落的特点,引导学生对其中的发声特点、节奏掌握进行探索,学生在自由的演唱练习中可以更好的掌握音乐技能和音乐知识。

相关期刊更多

低温物理学报

统计源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中国科学院

厦门大学法律评论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厦门大学法学院

通用机械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