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护理专业毕业个人总结

护理专业毕业个人总结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护理专业毕业个人总结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护理专业毕业个人总结

护理专业毕业个人总结范文第1篇

个人头上都闪耀着耀眼的光环,但这些光环的背后,是奋斗历程中艰辛的汗水。

听了每个人的青春故事,总结他们之所以取得今天这样成就,在他们身上都有两个共同的特点:不怕吃苦与勤奋学习。

像一个公关礼仪专业的毕业生说的:第一份实习是在商场中做推销员,很多同学嫌累,都偷偷跑到外面休息,她问师傅是怎么每天这样站下来的?师傅笑着说:你把它当成你的工作,你就能站下来!她想:论经验自己比不过师傅,要论站——这种体力活,再比不过师傅就太不像话了。接下她主动把半天的实习加成一天,但从中也学到了其他同学学不到的:盘点、结账、做报表......

学厨师专业的毕业生在学校苦练技能,一根黄瓜能切出几十种花样。同学之间背上放上纱布当案板,在上面切肉,最后切得肉片薄厚均匀,纱布不破。用勺子掂沙子,练习炒菜中的掂勺,直到练得腰酸背痛。

学汽车焊接专业现在一汽工作的毕业生,每天下班后脖子里脸上都有厚厚的一层金属粉尘,工作又脏又累,很多同学毕业后纷纷转行时,他仍旧坚持着自己的选择。

每个人都在让自己坚持着,在吃苦中坚持不懈。但同时在吃苦中也有很多机会在等待你!学到了别人学不到的。

学习护理专业现在北京地坛医院工作的毕业生,不断进取与学习,中专毕业后,又报了协和医院大专、之后又在北京医科大学修完了本科,现在在继续攻读硕士学位。

每个人在参加工作后又在不断地学习,白天上班,晚上没有在12点以前休息的。有在学历上深造的、有通过学习考取行业内含金量高的职业资格证书。

护理专业毕业个人总结范文第2篇

关键词:高职高专 护理专业敬业精神 教育

【中国分类法】:R473

中华民族历来有“敬业乐群”、“忠于职守”的传统,敬业是中国人民的传统美德。早在春秋时期,孔子就主张人在一生中始终要勤奋、刻苦,为事业尽心尽力。宋程颐更进一步说:“所谓敬者,主之一谓敬;所谓一者,无适(心不外向)之谓一。”当代,人们对“敬业精神”的定义是人们基于对一件事情、一种职业的热爱而产生的一种全身心投入的精神,是社会对人们工作态度的一种道德要求。目前,高职高专学校在对学生进行敬业精神培养中普遍存在以下问题1.只重技能的培养忽视道德的培养;2.课时偏少,更多的时间用于专业教育;3.敬业精神培养缺乏系统性、协调性和科学性;4.敬业精神培养缺乏与行业、企业的联系,影响了敬业精神的针对性和层次性。针对存在的问题各类学校意识到敬业精神培养对学生的重要性,也进行着加强敬业精神培养的改革探索,提出了一些加强敬业精神培养的对策。但这些对策大都是从比较宏观的层面提出,每个学校的实际情况不同,学生的专业、特点、未来的就业岗位也不尽相同。因此,针对专业特点、岗位特点的敬业精神培养的实践研究亟待加强。

党的“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了凝练,分别从国家层面、社会层面、公民个人层面进行概括。个人层面中的“敬业”对高职医学院校学生的教育培养尤为重要,医疗卫生行业从业人员肩负着维护人的生命及其健康的重任,具备敬业精神是做好医务工作的重要前提。当前,医患关系紧张、医疗纠纷频发,除了有社会大环境的原因,部分医务工作者缺乏敬业精神是一个严峻的问题。很多医学院校在培养医学生的时候将技术与人文相分离;知识与信仰相分离;敬业精神的培养与专业技能的培养相分离,重才不重德。真正成功的医学教育应该把敬业精神的培养与专业技能的培养相融合,学生、教师包括学校要认识到这样的融合有利于学生将来的就业、创业,有利于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也有利于学校的长远发展。因此,担负着医学专业教育重任的高职医学院校必须重视学生敬业精神的培养。

高职护理专业学生在校学习的时间短,学习内容多,学习任务重,很多高职医学院校护理专业并没有专门开设《职业道德》这门课程,敬业精神的教育就零散的分散在各门学科,既没有系统性也没有连续性。那么如何在高职护理专业学生中进行敬业精神的培养,这是我们应该认真思考研究问题。在高职高专的思政必修课中有一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中有敬业精神的教育内容,但对高职护理专业的学生而言针对性不强。因此,要加强高职医学生敬业精神的教育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课堂教学。以高职高专思政必修课中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为依托进行课堂教学。但课中涉及到职业道德中的敬业精神教育的内容比较单一和零散。因此,首先解决教学资源的问题。在课堂教学实施之前,任课教师通过到医院进行临床调研,收集第一手的案例资料,进行归纳整理汇编。除此之外到用人单位进行走访,收集用人单位对护理专业毕业生敬业精神方面的评价,以及用人单位对护士敬业精神方面的具体要求。综合这些调研资料,再结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中敬业教育的教学内容,编写出《敬业精神培养读本》作为课程教材的补充内容。在课堂教学充分运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改变传统的职业道德教育课只是老师进行理论讲授的方式,将课堂还给学生,大量使用案例教学法,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总结出敬业精神内容中的要点,并思考在实际工作岗位中该如何践行。

(二)课外延伸。一般高职医学院校的公共课都只有一个学期的教学周期,在没有课堂教学为依托的情况下,敬业精神培养必将向课外延伸。学校应该组织学生在课余时间参加各种以爱岗敬业为主题课外活动,如辩论比赛、专题演讲比赛、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敬业”为主题的征文比赛等。还可以定期邀请优秀的护理专业人员到校对学生进行敬业精神培养为主题的讲座。并且可以由公共课教师和专业课教师这以集体备课的形式将敬业教育渗透在护理专业课教学中。在校期间多安排护理专业的学生到医院见习,在见习的过程中通过自己的观察、思考来强化护士敬业精神的重要性,为今后的实习、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护理专业毕业个人总结范文第3篇

关键词:护理领导力;护理教育;领导力培养

护理领导力是指在护理工作中能通过采取措施或行为,针对护理的服务对象及其家人,以及在工作中的下级、同事及其他医务人员产生一定的影响力,达到协同促进服务对象改善及恢复健康的目的。护理领导力一方面是护理管理者应该具备的素质,另一方面也是所有护生护理人员必须掌握的能力之一。即使是普通护士,在工作中也存在着领导者的地位和角色,如能提升其护理领导力,就能更好的通过专业技能和控制能力来为其护理对象提供更为优质的护理服务[1]。国内外许多研究者对护理领导力的概念进行了界定,但目前仍无统一定义。美国临床护理领导者(CNL)专业角色的设立,是护理领导力理论研究的实际运用,对临床护理工作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我国人口众多,医疗护理工作任务十分繁重,如何有效提高护理人员的领导力,是临床护理工作中的迫切需求。同时,针对护理教育工作及护理管理者而言,CNL的理论及其相关研究对我国现有的护理管理工作有着较为深刻的启示[2]。

一、美国CNL实践情况

(一)CNL设立背景。早在1910年北美护理专家就提出要培养在某专科、专病上具备较高水平的护理人才。2O世纪后期,欧美国家的护理教育工作在理论与实践上都取得了较为长足的进展,并逐步向专业化发展阶段迈进。尤其是在美国,其护理教育及相关领域的快速发展在全世界医疗护理领域有目共睹,然而,面对公众健康需求不断提高、医疗费用持续上升、护理专业人员的进行性相对短缺等诸多突出矛盾,改革原有公共卫生保健体制的需求日益强烈,为此,CNL专业应运而生。

(二)CNL角色定位。早在2000年,美国高等护理教育协会(American Association of Colleges of Nursing,AACN)就尽快改变临床护理环境与护理教育模式[1],提出了一个新的专业角色――临床护理领导者或称临床护士长(clinical nurse leader,CNL),目的是将有能力、有经验的护士留在患者床边,全面提升护理的实际效果和患者的满意度[3]。临床护士长不再是单纯护理工作的管理者,而演变为提供高质量护理服务工作的同时,针对个体或群体提出最佳护理设计方案,并进行有效的客观评价,同时,还肩负统筹、协调护理小组的高效运转工作。由此带来了护理院校护理管理授课内容和教授方式的全新改变。

(三)CNL培养模式。美国CNL教育内容丰富,培养方式多样,具有一整套比较完善的机制,除了掌握专科知识以外,还需要有文学、艺术、科学等方面的基础,在培养方式方法上多种多样,同时,对临床护理管理思维、实践能力和领导艺术培养的重视程度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2004年,AACN提出,将护理领导力作为注册护士专业实践及绩效标准的一项重要内容,在此之后,美国各大护理院校开始逐步设置护理领导力的培训课程,并逐步深入开展了护理领导力的相关研究工作。2008年,美国Cummings教授等人系统研究并全面阐述了促成护理领导力的基本要素,包括个人的行为和实践、个性特点、医院环境、实践环境等,并提出教育活动是提高护理领导力最主要的措施之一。同时,护理领导力培养方面的研究工作目前主要集中在四个主要方面:护理领导力发展的结果、特殊领导角色的准备、特殊技能的发展以及特殊的课程或项目。与此同时,有关护理领导力及其类型的相关理论研究及其描述方法也有了长足的发展,比如领导特质理论、领导行为理论和领导权变理论,这些理论从不同的角度及方向阐述了护理领导者应具备如何特质和相关的领导能力[2]。

二、我国护理领导能力的培育现状

(一)理论与现实脱节。我国受旧的护理观念的影响,对于护理领导力理论的相关研究尚属起步阶段,相关的研究成果较少。少数专家学者针对我国实际情况,提出了一些具体的理论,相对较有影响力的主要有以下三个:一是中国科学院科技领导力研究课题组提出的感召力、前瞻力、影响力、决断力和控制力的“五力模型”;二是领导力专家杨思卓教授提出的“360度领导力模型”,包括学习力、决策力、组织力、教导力、执行力和感召力等6个能力;三是李超平教授等提出在中国文化背景下变革型领导4个维度的学习提高,包括德行垂范、愿景激励、领导魅力和个性化关怀[1]。由于理论上的众说纷芸、莫衷一是,再加上各大医院护理管理者的工作性质不甚相同,临床任务十分繁重,导致护理领导力理论的研究与实践联系不够紧密、运用不够到位。

(二)缺乏正规的培训。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逐步提高和医疗护理事业的发展进步,各大医院以及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对同时具备管理知识和才能的护理专业人员需求呈井喷式的快速上升,这对护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无论是从工作性质还是工作方式上都有了很大的转变。然而,目前这些医疗机构从事临床护理的管理者或是即将成为管理者的护理人员,由于相关科学完备的培养机制并未建立,他们中的大多数在正式就职之前并没有经过严格正规的领导力课程的相关教育培训,即使有部分医疗机构进行了相关的培训工作,也往往局限于单位内部简单的短期培训,或是聘请一些年资较长的护理管理者以讲课的形式进行一些经验介绍,形式及内容上空洞,理论及实践的操作性差,不仅耽误时间,也没有达到提高相关护理人员领导力的目的,最终导致一线护理领导者的相关管理能力和管理艺术水平始终不能得到有效提高[4]。不仅如此,现任管理层的护理领导者往往拥有一套自己的管理经验,要在短期时间内改变原有管理模式较为困难,而被管理者缺少相应的学习与管理机会,一直处于被管理状态,做得更多的是服从而不是去创新。

(三)领导力教育滞后。我国护理院校本科护理学教学模式以课堂授课为主要学习方式,授课教师普遍是护理学专业毕业,然后直接担任教员,有些教员也经历过短期的临床实习及相关培训,然而,这些护理教员实际的临床管理经验和能力水平与其担负的职责使命严重不符。在这种“世袭制”传统护理教学模式下,授课内容陈旧乏新,教学方法和模式固定呆板,严重滞后于当前时展的客观要求,所教授的护理本科生毕业后进入临床一线护理工作后,所掌握的护理管理理论水平与实际实践工作能力严重脱钩现象十分普遍。同时,我国各大院校护理专业所用教材一般是采用《护理管理学》第3版(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其实质的教学内容主要是介绍管理学体系和相关的护理管理流程,其中概念性内容过多,而且比较抽象,不利于学生很好的理解掌握,临床实习阶段普遍反映课堂上所学的管理知识基本得不到应用。

三、对我国护理管理教育的启示

目前,我国护理事业正处速发展的大好时期,社会对临床护理管理水平需求日益增长,必须抓住这一难得的历史发展机遇进行护理管理教育的体制及内容的改革。美国在培养CNL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对我们的相关教育改革工作有很好的指导和借鉴意义。我们应当紧密联系我国护理工作的实际情况,在美国等欧洲国家相关CNL理论与实践成果的基础上,逐步构建符合我国医疗卫生基本国情的护理管理人才培养教育机制。

(一)积极建立新型教学模式。各大医学护理院校的护理授课方式应积极探索多样化的教育模式。比如日常授课中可以将临床护理管理实际案例引入课堂,采取分组的方式让学生模拟实际临床护理工作中的角色,设定目标任务,引导学生将所学习掌握的管理学知识进行实际应用,授课教师可在一旁进行观察指导,深入了解掌握学生所掌握的知识结构和层次,课后进行总结评价,客观真实的对学生在处理实际案例中的表现进行评价。采用这种情景式的教学模式,有利于改变传统课堂的沉闷气氛,同时,可以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角度来说,这种教学模式能使学生较好的消化吸收所掌握的理论知识,发挥潜移默化作用。同时,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模式PBL(Problem Based Learning)是目前普遍采用的现代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以学生为课堂的主体,将课堂交给学生,让他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知识。将PBL与情景式教学的临床案例相结合,能够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深刻理解与掌握。总之,提升学生护理领导力要求教育工作者不断积极实践,将各种新型教学方法引入课堂,建立新型的教学模式,是当前提升护理领导力教学水平的重要措施。

(二)注重培养护理管理能力。领导力是护理专业实践工作中必不可少的能力素质,对各个学历层次的护理专业学生都应该积极进行这方面能力素质的教育培养。学历层次低的护理专业学生应当接受基准的领导力培训课程,而高学历护理专业学生则应当接受全面而系统的领导力教育培训,从而才能体现我国护理专业人员管理能力及领导力水平培养的层次性、递进性,促进相关人员领导力水平的长足发展。因此,建议我国在护理学教育中增加领导力管理模块的实践,安排有经验的临床护理领导者授课,定期组织实际案例讨论,增加护士长岗位体验与护理部实习经历,让学生将课堂上知识更好的运用于实际工作中。同时进行分层次教育,可在具备一定管理能力的班长或宿舍长中进行培养试点,从而带动其他学生提升自我素质,争当护理领导者。

(三)强化师资力量的带教能力。临床护理领导力是一种实践性要求较高的能力素质,单纯掌握相关理论并不能反映实际护理工作中的领导力水平。一是各级医学护理院校应当有计划、分批次地安排理论授课教师到各大医院进行护理实践锻炼和岗位轮训,从源头上加强师资的护理领导力;二是要定期组织临床护理带教老师与临床护理管理人员进行经验交流与座谈,使得临床带教教员能第一时间了解临床护理领导力方面的新知识、新成果;三是临床护理带教老师要跟踪了解学生真实想法,不断丰富授课内容和形式,着力消除课程呆板、信息滞后的弊端和不足。最后,在临床带教过程中,积极聘请拥有丰富临床经验的护理领导者作为客座教师,实行一对一地挂钩帮带,传授、分享实际临床经验,完善后续教学工作,让前辈的经验能有快速有效的传授给学生,这样才能有效的全面提升我国护理专业学生的护理领导力水平。

参考文献:

[1] 侯睿,杨培常,翟军亚.美国设立CN L对我国护理管理教学的启示.全科护理.2012年6月第1O卷第6期下旬版(总第255期).

[2] 张勤娥,李秋洁,洪素.护理领导力培养的研究现状,中国护理管理.2013年12月15日第13卷第12期.

护理专业毕业个人总结范文第4篇

云南省大理卫生学校,云南大理 671000

[摘要]目的 探讨中职儿科护理学教学与护考如何对接。方法 自2011起,对所教授的护理专业班级采用儿科护理学教学与护考紧密结合的教学方法。结果 2012年护考通过率为64.0%, 2013年护考通过率为69.0%,2014年护考通过率为77.0%。结论 通过中职儿科护理学教学与护考对接方法的应用,护考通过率逐年提高,值得推广。

[

关键词 ]中职儿科护理学;教学;护考对接

[中图分类号]R4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654(2013)05(c)-0046-02

Exploration and Research in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Pediatric Nursing Care Docking Test

LI Baoli

Dali Health School,Yun nan 671000,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vocational teaching pediatric nursing and nursing test how docking. Methods From 2011 onwards, the professor of nursing classes using teaching methods of teaching and nursing pediatric nursing exam closely integrated. Nursing exam result 2012 pass rate of 64.0%, in 2013 nursing exam pass rate of 69.0%, in 2014 nursing exam pass rate of 77.0%. Conclusion applications vocational teaching and pediatric nursing care test docking methods, nursing exam pass rate has increased annually, worth promoting.

[Key words]Vocational pediatric nursing; Education; Nursing docking test

[作者简介]李宝丽(1972.10-),女,本科,云南省大理州宾川县人,讲师,研究方向:《儿科学》、《儿科护理学》专任教师;有执业医师证,内科主治医师。

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简称护考)是我国护理学专业学生毕业后从事临床护理工作的准入考试。根据我国2008颁布实施的《护士条例》规定:护理专业毕业生在完成8个月的临床实习后即可以参加当年的全国护考。至2011年,我国对护考进行改革,在原来的基础上加大了对考生实践能力的考核,着重考查学生对病情的分析判断及处理能力[1]。对于仅仅在临床实习不到一年的中职护理学生来说,考试难度大,护考通过率较低,而护考是否通过不但与学生的就业,而且与学校的声誉息息相关。因此,如何提高中职学生护考通过率,就成了学生和广大中职教师关注的焦点,一般来讲,除了学生个人努力外,护理教学方法的正确与否也与护考通过率密切相关。本研究旨在探讨中职儿科护理学教学与护考如何对接才能最大限度的提高护考通过率,为中职儿科护理学教学方法的改革提供一定的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该校2009—2011年分别招收护理专业学生,每级三个班,分别有198名,203名及211名学生,均为初中毕业生,在本校已就读一年半,具备一定的医学理论基础。

1.2 方法

《儿科护理学》是护理专业临床主干学科之一,该校一般安排在第二学年下学期讲授,是护考必考课程,儿科护理学试题一般占护考总试题的13%~16%。随着笔者对教学、护考认识和实践的深入,自2011年起,采用儿科护理学教学与护考紧密结合的教学方法,具体方法如下。

1.2.1 提高护考认识,加强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对学生进行护考相关知识的讲解,让学生充分了解护考的具体情况,使学生清楚意识到毕业后只有持有护士执业资格证才能顺利就业和从事临床护理工作。督促学生在校期间积极、主动、自觉学习理论知识,临床实习期间注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提前为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做准备。

1.2.2 紧贴护考大纲,对教材内容去繁就简,采用模块化教学 首先,应该深入了解和吃透护考大纲,将教材内容进行梳理提炼,去繁就简,在教学过程中注重考点,突出重点,突破难点。采用模块化教学,一般来讲,中职学校所使用的儿科护理学教材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小儿生长发育的规律及影响因素;第二部分为儿童保健;第三部分为儿科各系统疾病的护理。对这三部分内容,教学过程中应明确进行划分,根据护考大纲要求的内容,教学中应该重点讲解,对于大纲没有要求的内容,而临床中又有应用的内容,也应该重点了解,这样既有效应对了护考,也有利于临床知识面的拓展。另外,还应注重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方法的应用,通过提出问题、查找资料、讨论问题,以获得问题的解决,这种从传统讲授为主转变为讲授研讨相结合教学方法的应用,不但能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学习积极性,而且将基础学科和临床实践相结合,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其学习效率[2]。

1.2.3 帮助学生提高理解和记忆知识点的能力 儿科护理学中各系统疾病的护理是考试的重点,主要包括临床常见疾病的临床表现,治疗和预后及护理要点,这部分部分内容系统性较强,与临床实际工作联系紧密,不但需要专业的医学知识,还要具备临床工作经验,也就是说要具备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是很多学生不足的地方。对这部分内容的学习,提倡理解后再记忆。如对发热患儿要注意保持体温稳定,当体温超过 38.5℃时可采用物理、化学药物的方法进行降温,而对麻疹患儿,高热时需兼顾透疹,不宜用药物或物理方法强行降温,尤其禁用乙醇拭浴,而对水痘患儿可用物理降温,但不能用阿司匹林。这些知识点都是需要理解疾病的特点,然后再进行记忆。另外,在教学中注重口诀记忆法[3],如婴儿发育的过程,粗运动发育可编成口诀为:二抬四翻六会坐、七滚八爬周会走。精细运动发育可编成口诀为:一握二伸三抓扒、六换七捏九食拇。

1.2.4 重视病案教学 教学中注意采集并整理各种疾病的真实案例,在每节课结束后,老师提供典型病例进行分析,起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理论与实际结合的能力。如:患儿男,5月,发热5 d,伴咳嗽气喘3 d,加重1 d。查体:体温39.4℃,脉搏146次/min,呼吸34次/min,精神较差,面色苍白、口周发绀,双肺呼吸音粗,可闻及中细湿罗音,血WBC18×109/L,N0.75,X线:双肺纹理增粗,有斑片状阴影。医生初步诊断:支气管肺炎。教师应依次提出问题,支气管肺炎的诊断依据是什么,治疗原则及药物的选择,护理措施有哪些?理论依据是什么,最后教师进行总结。

1.2.5 注重习题练习,巩固知识点 通过积累和精炼,我校儿科教研小组已初步建立了有近1000道题的《儿科护理学护考题库》,并应用在教学实践中,每天教学结束后都布置一定的习题进行课后练习,巩固当天学习的知识点,每部分内容学完后,让学生完成历年护考真题相关部分的练习,以查验知识的掌握情况。护考前,应进行模拟试题训练,寻找差距,对薄弱知识点进行重点突破。

1.2.6 考前集中辅导 近年来,我校针对护考生在临床实习期间学习自觉性、积极性较差、且忙于临床实践,不能有效保证学习时间的情况,采用自主报名、考前集中辅导的形式,加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在4个周的集中辅导中,围绕《护士资格考试大纲》,制定考前辅导计划,在教师精讲、串讲课程内容的同时,学生通过做《护考题库》的试题进一步加深理解和记忆。最后一周安排为模拟考试,达到增强学生的心理适应能力和查缺补漏的作用。

2 结果

2011年采用教学与护考对接的方法后, 2012年护考通过率为64.0%, 2013年护考通过率为69.0%,2014年护考通过率为77.0%。护考通过率持续提高。见表1。

3 讨论

儿科护理学是一门研究从出生到 14 周岁的小儿生长发育规律、儿童保健、疾病防治和护理的科学[4]。它与成人临床各科护理学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但在解剖、生理、病理等方面与成人护理又存在着很大差别,并且同年龄阶段的儿童之间也存在一定的差异,从而造成了儿科护理学的具体数据多,概念多和需要掌握的知识点繁杂等特点,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儿科护理学的教学难度和学习难度[5]。护考是中专护理学生顺利就业和毕业后从事临床护理工作的必备条件。护考制度不断在改革,护考考题越来越接近临床和注重实践能力,考题难度加大。因此,对中职儿科护理学教师来讲,如何创新教学的模式,适应新的护考制度以及培养学生临床实践能力,就变成了目前儿科护理学教学中非常突出的问题。本研究通过对中职儿科护理学教学与护考对接的探索研究发现,只有在教学中提高学生对护考的认识,紧贴护考大纲,对教材内容去繁就简,采用模块化教学,以问题为导向,帮助学生提高理解和记忆知识点的能力,重视病案教学,以及注重习题练习,巩固知识点,考前集中辅导等教学方法的应用,能够有效提高教学与护考的有效对接,使学生的护考通过率明显提高,较常规教学方法具有一定的优势,值得在教学过程中应用推广。

[

参考文献]

[1]罗丽芳,杨丽萍,聂小莉. 儿科护理学教学与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相结合的探索[J].当代护士,2014,3(1):139-140.

[2]谢玲莉,秦云.PBL教学法在儿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J].中外健康文摘,2013,10(21):335-336.

[3]边琼萍.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成长-浅谈《儿科护理学》教学体会[J]. 医学信息,2012,25(4):14.

[4]贾文颖. 护考与中职儿科护理学课堂教学有效对接[J].教育界,2014,24(8):94.

护理专业毕业个人总结范文第5篇

关键词:护士 离职意愿 工作满意度

俗话说,三分治疗,七分护理。临床护理工作,作为医疗活动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担当主角的护士,对保证医院工作正常运作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据统计,目前我国护士总量趋势不容乐观。据有关研究表明,护士离职率与护士工作满意度呈负相关,即护士工作满意度越高,离职率越低。本文从我院自2008年以来护士离职情况,分析我院护理人员离职原因,就如何降低护士离职率提出建议。

一、目前我院护理人员队伍情况

目前我院共有护理专业毕业人员380人,其中编内护士157人,占41.3%,编外护士223人,占58.7%。目前在管理岗位7人,临床护理岗位335人,医技功能科室岗位25人,工勤岗位2人,病案、图书、随访等二级科室11人。实际从事与护理工作相关的有364人,脱离本专业从事其他工作16人。我院目前开放病床600张,除去管理、医技科室、门诊、手术室和ICU病房护士,实际从事病房护理工作的护士有284人。根据三级甲等医院病房护士总数与实际床位比不低于0.5:1的护理人员配备要求,目前临床护理人员配备还有一些差距。

二、我院自2008以来护理人员离职情况

三、离职护士的特点

我们对本院自2008年以来离职护士基本情况作了简单的统计,包括用工形式、学历、职称和年龄情况三个方面。总结近年来我院离职护士大致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离职护士中,编外护士占绝大部分,可能与用工形式导致收入差距明显所致。

第二,大专学历护士居多,与本院护士学历结构有关。目前我院护理人员专科以上学历占89%,一些中专起点的护士也通过自学考试、成人教育形式继续攻读高一级学历。随着护士学历水平的不断提高,护士对收入、职称晋升、自我发展的期望值越来越高。

第三,初级职称护士占离职护士的95%,可以看出年轻护士敢于面对新的环境,愿意对现状作出改变。年资较高或职称中级以上护士一般感觉已适应目前环境或在本院内已成为护理骨干,对现状较为满意。

第四,离职护士年轻化。30岁以下离职护士占79%,从年龄上分析,离职时30岁以下的护士绝大部分为“80后”、“90后”护士,独生子女居多,家庭环境良好,承受压力阈值较低。2012年离职护士达到20人,是历年来最高的一年,与当时医院正值“创三甲”阶段,工作任务繁重有关。迎评阶段职工任务繁重,加班加点成为“家常便饭”,一些年轻的护士觉得压力空前的大,有的甚至是刚入职两个星期就提出辞职。

四、护理人员流失的原因分析

1.薪酬原因。薪酬原因是导致护士离职的主要原因。从以上统计可知,近年离职人员中49%为护士,而当中有85%为编外护士。目前我院编外医技人员共281人,护士占79%,编外护士成为护理队伍的主力军。为稳定护理队伍,近年来医院在编外职工薪酬方面努力完善,尽量将收入差距降到最低。但客观上,医院作为财政核补的单位,不能做到按需定编。为了解决临床护理人员紧缺的状况,我院采取人事方式聘用护理人员,即人才市场与编外护理人员签订合同建立人事关系,再由人才市场派遣到我单位使用。这一部分的合同制工作人员,参照编内职工享受工资福利待遇,以及购买“五金”保险。但是,因为体制的限制,在某些行政拨款项目上依然有所区别。部分编外护士觉得付出劳动多,但收获不平衡,心理上的落差会让他们产生消极情绪。

2.家庭角色冲突,照顾家庭问题。离职的护士,年龄在35岁以下的占89.3%,这一部分人正值婚育年龄,但护士繁忙的“三班倒”工作使家庭与工作矛盾尖锐化,面临家庭问题,多数护士愿意重新选择更适合的工作。

3.护理工作压力大,生活质量较差。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对医疗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上护理模式的变化,人员配置的不足,护士的工作越来越繁忙,工作责任和风险越来越大,其承受的工作压力越来越明显。另一方面,护士倒班频繁,让他们的生物钟紊乱,常常处于超负荷状态。但其所从事的工作要求他们不断地去学习新的专业技能,培训、考试接踵而来,月月考、季季考,心理精神压力大,导致身体处于亚健康状态。很多护士随着年龄的增长,得职业病、慢性病的现象更加明显,而他们往往又是有经验、有能力的资深护士。近年来,我院由于身体状况不佳要求换岗护士增多,导致护士队伍不稳定或结构欠合理。

五、护士离职率与工作满意度的关系

工作满意度通常是指某个人在组织内进行工作的过程中,对工作本身及其有关方面(包括工作环境、工作状态、工作方式、工作压力、挑战性、工作中的人际关系等等)有良性感受的心理状态。比较流行和广泛使用的是美国著名人力资源管理公司Monster提出的六条价值标准:成功、独立、认同、支持、工作条件、人际关系。护士的工作满意度包括生活质量、工作环境、收入与福利、职业认同、职业规划等方面。工作满意度与离职率之间呈负相关,工作满意度越高,离职意愿就越小。从以上原因分析可看出:没有正确的职业规划、工作压力大、工作环境差、没有得到重视及社会地位较低等都可导致护理人员工作满意度下降。如何提高护士的工作满意度,从而更好地稳定护理队伍,是我们需要研究的问题。

六、建议

1.尊重护士,关心护士的需求。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于1943年在《人类激励理论》论文中所提出“基本需求层次理论”。该理论将需求分为五种,像阶梯一样从低到高,按层次逐级递升,分别为生理上的需求、安全上的需求、情感和归属的需求、尊重的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在平时的工作中,作为管理者,应关心护士不同层次的需求。注意培养护士爱岗敬业精神,加强护士责任心教育,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关心护士生活,及时了解护士思想动态,帮助解决生活困难和化解家庭矛盾,使护士减少后顾之忧。合理安排护理排班,避免倒班过频现象,优化护理工作流程。重视护士的节日,使他们感受到被重视,被尊重。如举办5.12护士节庆祝活动、开展“优秀护士”、“文明示范岗”、“护理操作能手”评比活动和护士文艺汇演等。在评优活动中,丰富护士文化生活,营造和谐、团结、协作、健康向上的工作氛围,消除护士职业疲惫感,提高护士的积极性。

2.改善护士工作环境,关心护士生活。要让护士能够获得与其从事的护理工作相适应的卫生防护与医疗服务。重视病房环境管理,加强院感知识培训,加强病房消毒工作和定期进行院感监测,教育护士严格执行护理操作,做好标准预防,掌握防范策略,确保患者安全和自身安全防护。

3.规划护士职业生涯。要使护士也能像医生一样受到社会的尊重,能够追求个人价值的实现,在个人发展上有更好的平台。加强医护沟通协作,改变护士单纯执行医嘱的工作状态,让他们更多地参与到科室管理中来。医院在岗位设置,职称聘任等工作中,充分考虑护士的实际情况,如起点偏低、科研能力较弱等情况,给予相应的倾斜政策。如岗位聘用时,根据护理人员总量确定各级护理岗位比例,制定护理专业的考核评优制度和竞岗办法。制定常规培训、专科培训及重点培训计划。注重年轻护士的培训,充分发挥老护士的“传、帮、带”作用,建立起合理的护理梯队。鼓励护士参加学历教育,我院护理人员攻读本科以上学历,学费全部给予报销,充分体现我院对护理人员教育的重视程度。近三年来,取得本科学历95人,在读本科85人。

4.建立健全考核制度。建立基于护理工作量、质量、患者满意度并结合护理难度、技术要求等要素的考核制度,将考核结果与护士的评优、晋升、薪酬分配相结合,实现优劳优得,多劳多得,调动护士积极性。对护理工作做好量化考核,对护士的超额付出,在考核中给予加分奖励,处理荣誉和利益问题要公平公正,提高护士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5.继续探索编外护士管理之路。1986年,Siegrist提出付出-获得不平衡(ERI)理论认为,工作的意义就在于人们付出自己的劳动,并因此得到相应的报酬奖励、尊重和认可,从而获得工作安全感,且有较好的职业发展前景等。编外护理人员作为护理队伍的主力军,应保持一定的稳定性。有研究表明,编外护士未能实现与编内护士的同工同酬,是他们离职的主要原因之一。近年来,我院招聘的护士学历要求在大专以上,护士素质较之前有了较大的提高。编外护理人员由于用工形式的不同,危机感比编内职工强烈,所以更愿意去学习、不断提高个人技能,他们当中不乏学历高、技能强并有一定管理能力的人员,医院对他们可使用“模拟转编”的管理办法。对于特别优秀的编外护理人员,在绩效工资、职称聘任和职务任免方面可以参照在编职工做法,大胆让编外护理人员担任骨干甚至是护士长等管理职务。公开招聘为护士的合理流动提供了更加公平、公开透明的平台。编外护理人员与应届毕业生和社会人员,以同等的机会和条件参加医院的公开招聘,让我们能够更好地留住护理人才,也让他们找到了成就职业的归宿。近三年,我院先后有 20名优秀的护理人员通过自身努力成功入编,大大鼓舞了编外护士的士气,提高了大家的工作积极性。大家都觉得,只要不断地提高自身素质和专业技能,是有希望争取到正式编制的机会。因此,要正确对待合同制护士,提高福利待遇,真正考虑他们的职业发展规划,给予他们一定的职业发展空间,实现正式护士与合同护士的“零差距”,从而降低护士离职意愿及行为,稳定护士队伍。

规范、成熟的护理工作是提高医院医疗服务质量的保证,而建立一支稳定的、能力强、积极性高的护理队伍,是实现这个目标的有力保障。尊重护士,提高护士的工作满意度,对降低护士离职率有着积极的作用。因此,逐步建立起一套规范化、人性化、合理化的护士管理制度是我们要不断探索的方向。

参考文献

[1]罗晓等.涪陵区护士离职意愿及影响因素的相关性研究[J].重庆医学,2012(22):2336-2337

[2]麻立娟等.护士工作压力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医院管理,2013(1):75-76

[3]齐志华等.襄阳地区三甲医院神经内科护士流失原因分析及对策[J].现代护理,2012(1):109-111

[4]三级肿瘤医院评审标准.2011年版

[5]刘晶等.合同制护士付出-获得不平衡与离职意愿的相关研究[J].护理管理杂志,2012(12):7-8

[6]刘方红等.基于“模拟转编”的医务人员同工同酬改革实践[J].中国医院管理,2013(2):55-56